现代产业经济学 第章
现代产业经济学导论课件
现代产业经济学导论
任课教师:赵丰义
引 论
教学目的 I.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II. 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III.基本理论框架 IV. 研究方法
章首导言
I.
中国经济的发展史:产业发展的历史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农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II. 工业: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发展迅速 III. 服务业:恢复性高速增长时期→结构改善和产业 升级时期 IV. 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和全球价值链,企业并 购与高集中度
第二节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竞争市场
I.
II. III.
一、垄断竞争市场 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商品的一种市场组织 各个厂商的产品不是同质的(垄断性),但彼此间是非 常接近的替代品(竞争性) 大量厂商,每个厂商所占市场份额都很小
自由进入和退出
I. II. III.
二、寡头垄断市场 极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 市场组织:分为纯粹寡头市场和差别寡头市场 形成原因 规模经济 对资源的控制 政府的扶植和支持
第一章 市场结构
教学目的
四种市场结构的含义与区别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垄断市场上的价格歧视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 寡头市场的价格决定 了解市场结构的计量与分析工具
章首案例
中国电信业:垄断 寡头竞争
1994年7月19日,成立中国联通,打破了由中国电信垄断的中 国电信市场。(一变二) 1999年2月14日,原中国电信拆分成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 中国卫星通信3个公司。同时,网通公司、吉通公司和铁通公 司获得了电信运营许可证,形成“数网竞争”的经营格局。 (二变七) 2002年5月16日,原中国电信集团按地域南北拆分,电信南方 21省仍叫中国电信,原北方10省电信公司、网通公司以及吉 通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网通。(七变六) 2008年5月24日,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 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国内电信 运营商由6家变为3家。(六变三)
产业经济学讲义(ppt 229页)
煤炭、海运、电力化肥 等产业部门合理化
8
(2)1955年以后,经济振兴,尽快赶超欧美经济 发达国家
分阶段推进贸易自由化 和资本化 确定带动整个经济起飞 的战略产业
(3)60-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
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学界为了给产业政策的制定和 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对产业经济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 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两大部分服 流务 通部 部门 门
流通业
四个层次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 为提高文化水平和素质
业 服务的行业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 行业部门
14
(4)在其他国家的运用 ①澳大利亚、新西兰(矿业属第一产业,运输
属第二产业) ②日本(矿业属第二产业) ③ 美国库兹涅茨分类法
A部门(农业产业)
I部门(工业产业)
10
§1.3 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从理论上看,有利于填补经济学学科研究的 空白,丰富和充实经济学学科体系。
宏观经济学:忽视了产 业 工业经济学:单一产业 演变发展规律 产业经济学:兼顾各产 业
二、现实意义
从实践上看,产业经济学意义更加重大 (1)研究产业经济学,制定正确产业政策,有利于 我国实现两个转变 (2)研究产业经济学,制定正确产业政策,有利于 产业结构高度化,促进经济发展 (3)有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形成规模经济 (4)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合理布局
(4)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的生产结构分类法 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将产业分为七大项: A.基础材料产业:矿业、化工、建材、钢铁、有
色金属、金属材料 B.加工组装产业:一般机械、电气机械、运输工
S 部门(服务产业)
15
2. 生产结构分类法
(1)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时,
产业经济学第一章
• 随后,国内又陆续翻译出版了几本西方学者研 究产业组织的著作,如K.W.克拉克森和R.L. 米勒的《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 J.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述 著作的翻译出版,对我国产业组织范式的转变 起到了推动作用。
进入90年代以后,新范式下产业组织理 论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
• 于立、王询.当代西方产业组织学.东北财经大 学.1996年
• 金碚.产业组织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
•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杨公仆、夏大尉.现代产业经济学 .上海财经大学出 版社.1999年
• 王俊豪.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0年
• 周新生.产业兴衰论.西北大学出版社 , 2000年
评价: 贡献:最早对产业进行的划分。
缺陷:没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三次 产业的结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2) 克拉克:
在此基础上,对三种分类法对经济发展 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 研究——克拉克大分类法。
(3) 我国80年代中期引入三次产业划分 法: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农、林、牧、 渔。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 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煤气的制造 和供给业; 第三产业:除一、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
(2)农重轻分类法: 农:“大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 渔业; 轻:“轻工业”,主要是消费资料的产 品,如纺织、食品、印刷等; 重:“重工业”,主要是生产生产资料 的工业,如钢铁、石油、化工、煤炭、 电力等。
评价:
特点:直观、简便易行,可以大致反映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 对宏观上进行国民经济的计划和控制有 相当的使用价值。
第二十一章 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经济学》PPT课件
3.中国生 物产业的
发展
我国生物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依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 (1)科研投入较低,研发力度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 (2)生物安全规范体系不健全。 (3)融资渠道单一。 (4)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
白色农业是指微生物资 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 业,包括高科技生物工程 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
21.4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绿色制造业
所谓绿色制造就是将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达到最小程度的制造模式。它不仅要了解 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各个阶段对环境的影响,而 且要从产品的设计阶段着手进行基于环保的决策, 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 )最小和资源利用效率最高。
21.6 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战略产业
21.6.2 环保产业
1.环保产业的 概念
环境保护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止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 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产品生产、商业流通、 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总称, 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环境工 程建设、环境保护服务等方面。
3.实现新发展,必须全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新部署
• (1)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 (2)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4)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5)把握机遇扩大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 (6)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和建设美丽中国。
再生能源,提供环境无害化的消费品
农业服务生态化 •生态农业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产业经济学课堂PPT
12
.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产业组织 产业政策
13
.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产业发展
产业是具有同类特征的企业的集合,它有着与单个企 业发展不同的发展规律。
产业发展的主要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发 展周期、影响因素、产业转移、资源配置、产业政策 等问题
.
关联方式分类法
关联方式分类法就是将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 关联方式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 法。
技术关联分类法(是按照一些比较密切的技术 关联关系,划分企业的经济活动。)
原料关联分类法(是按照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原 材料,性能相似的投入物或活动对象相似为依 据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归类的一种划分方法。)
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由个量分析到总量分析到 产业分析的过程。
3
.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个量分析
个量分析又称为微观经济分析,他以单个经济 为主体的经济行为作为分析对象,考察厂商如 何将其所拥有的有限资源适当地分配与其准备 生产的各种商品或劳务上,以求得利润最大化; 消费者或家庭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与其准备 消费的各种商品或劳务上,取得最大的效用满 足。
广义先行产业包括了先导产业和狭义的先行产 业。
34
.
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 创立。
第一阶段:农业和畜牧业 第二阶段:以机械大工业迅速发展为标志 第三阶段:20世纪初,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进
入非物质生产部门
35
.
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
产业经济学各章知识要点
第二章产业分类1、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2、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技术产业和新技术产业的统称,它是指其应用的技术代表了世界技术高水平的新的发展趋势,且在经济发展中增长较快的产业。
3、基础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
4、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起着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
5、先行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因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而必须优先发展的产业。
6、产业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主要有哪些?产业分类标准产业分类方法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马克思两部类分类法物质生产特点的不同农轻重分类法工业生产的特点不同霍夫曼分类法产业发展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关系不同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集约程度不同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产业地位分类法产业技术先进程度与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统计标准标准产业分类法第三章产业结构1、三次产业构成不同的类型:按照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不同进行排序,越是排在前面的产业占得比重越大,地位越重要。
在图形上表现为金字塔型,鼓型,哑铃型和倒金字塔型等四大类型。
2、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具体来说,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不断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
由此可见,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
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主要是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的要求。
4、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又称高级化,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
5、产业结构有哪些类型?(一)三次产业构成不同的类型:金字塔型,鼓型,哑铃型,倒金字塔型。
产业经济学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ppt课件
ppt课件
5
(二)产业经济学揭示自身特有的经济规律
• 产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就既不同于宏观经济学 所揭示的宏观经济总量的行为规律,也不同 于微观经济学揭示的单个经济主体的行为规 律,而必定有自身所特有的运动规律。
•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从产业出发来揭示产 业的发展和变化、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 作用和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等诸如此 类产业本身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产业的不平衡,导致系统崩溃;
• 研究产业经济要着眼于整个产业系统的动态过程,不能局限于某 时某刻的整体产业结构最优,而应着眼于整个产业变动过程中的
最优;
• 研究产业经济不能局限于产业内部或某一国家本身,而应将产业
放在整个国际经济大环境中加以分析研究。
ppt课件
19
2、唯物辩证方法论
• 在研究产业经济过程中,我们既要根据唯物辩证法实事 求是的观点承认各国的产业分工、产业结构在某个特定 的时刻确实是有差异、有静态比较优势等,又要以发展 的观点、以解放思想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努力探求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方法。
• 该理论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 绩效的基础;市场行为取决于市场结构,而市 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市场绩效受市场结 构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是反映产业资源配 置优劣的最终评估标志;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又会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未来的市场结构。
• SCP模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以 后各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SCP 模式的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
• 产业经济学研究中,大量的研究成果就是 通过艰苦的统计分析总结出来的。统计分 析工具也是实证分析的基本工具。
• 在具体研究某一国、某一时段的产业问题 时又必须考虑到各国自身的特点,故又要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产业经济学第一章
学校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及行事历工作安排,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我校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德育工作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围绕学校工作中心,精心安排了“文明守纪”、“良好习惯养成”、“光辉的旗帜”、“争先创优”等主题教育月活动,从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狠抓养成教育入手,注重务实,探索途径,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全面性,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1.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十分注重学生的常规管理,尤其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是利用班队会、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演讲对学生进行品德熏陶。
二是以文明监督岗为阵地,继续强化了“文明班集体”的创建评比活动,通过卫生、纪律、两操等各项常规的评比,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三是继续加大值周检查的力度,要求值周领导、教师、学生按时到岗,在校门口检查、督促学生有秩序出入校园,从而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形成了良好的局面。
2.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最重要的力量,为了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素质水平,学校在第十二周组织开展了班主任工作讲座,在学期末举行了班主任工作交流,在活动中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总结经验,交流心得,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3.充分发挥主题班队会的教育功能。
主题班队会,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特殊而卓见成效的方式之一。
为了充分发挥主题班队会的教育意义,第十三周,四(3)中队举行了“祖国美,家乡好”主题队会观摩活动,有效规范了我校主题中队会程序,强化了主题队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作用。
二、学校管理工作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学期初,学校制定了出明确的目标计划及管理措施,做到了目标明确、工作具体,有效地增强了全体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产业经济学讲义第一篇
27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法 ➢ 产业经济学中,在归纳一般规律时需要统计分析方
法,而在具体研究一国的产业问题时需要运用比较 分析的方法。 ❖ 博弈分析法 ➢ 博弈分析法是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产业经济学 的问题。 ➢ 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研究决策主体的行 为在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 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4
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
B.中国: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学 中国的产业经济学-“东西合璧”,即将以产业组织 为主要内容的欧美产业经济学体系与以产业结构、产业 政策为重点的日本产业经济学体系整合在一起。
❖ 产业的两层含义: a. 产业组织层面: “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 品、服务的企业集合”。 b.产业结构层面:“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 生产相同用途产品的企业集合”。
华北电力大学-经管系
产业经济学
主讲:陈娟
1
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
❖ 产业是由社会分工形成的具有某类相同特征的企业 集合。
❖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 A.欧美:主流的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学 产业组织学(industrial organization)研究的是 市场的运行,特别是企业拥有市场权力的不完全竞 争市场的运行,关注同一市场上企业行为与市场结 构演变的关系,及与之关系密切的公共政策。
➢垄断竞争理论观点: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竞争 和垄断不是截然分开的,由于存在产品的差异 性,真实世界的市场既不是完全竞争的,也不 是完全垄断的,而是垄断和竞争的混合,即垄 断竞争。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企业具有 一定的决定产品价格的市场权力,市场机制的 自发作用是不足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
产业经济学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Industry Economics课程说明:一、产业经济学学科定位及其重要性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经济学科。
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分析,如企业定价理论,企业兼并、技术创新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加速和工业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系统面临结构调整和转换,主导产业选择、企业间有序竞争等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因此,产业经济学这一学科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二、教学目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使学生较为完整掌握产业经济学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经济现象和发展规律;使学生尝试用所学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解释和指导经济活动。
具体来讲,通过本课程学习后,学生学会理解并分析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理解整个经济系统产业之间投入产出关系。
同时,也能够利用现代分析工具(如数理统计工具、博弈论等)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竞争关系,并且能够利用学过知识理解和分析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从而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及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围绕如何实现产业资源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这一中心,按照企业、市场和政府三条主线逐层展开,突出了中国特色和经济全球化对产业经济理论要求,吸收、体现世界产业经济领域最新动态和精华。
全部内容分为六大部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
其中,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为主要讲授内容,产业政策、产业发展可作为了解部分。
四、前期知识储备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学习产业经济学应具备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相关课程知识了解。
所以,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相关课程是其先导课程。
五、考试要求总评成绩由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两部分构成,理论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闭卷)成绩组成,实践考核采取调研报告或课程论文形式进行。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多选1、产业的含义。
(1)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2)产业是某种同类属性的集合。
(3)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简答)2、由于费歇尔和克拉克子啊研究三次产业分类法中所作出的贡献,他们两人一起被公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创始人。
3、三大产业分类法更多地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的关系为标准将全部经济活动划为三大类,即将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一次产业,将加工取自自然界的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二次产业,将从第一、二产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三次产业。
4、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研究方法,经常用于研究(寡头垄断)、(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企业兼并)和(反垄断)规制等问题。
名词1、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
2、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学科。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
4、马歇尔冲突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单选)填空1、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有关联方式分类法、三大产业分类法、国家标准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农轻重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等。
(简答、选择)2、三次产业分类法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
3、第三次产业是指广义上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
4、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产业组织)。
5、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
6、(产业结构优化)是研究产业结构的目的。
7、静态分析主要考察研究对象在(某一时间点)上的现象和规律。
8、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认为系统的行为是由(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
9、。
10、单选1、按照这种分类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衰退产业、夕阳产业、淘汰产业等。
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一、名词解释1.产业2.产业组织3.产业结构4.产业关联5.产业政策6.淘汰产业7.新兴产业8.生产要素分类法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该结构决定了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3.产业结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出来。
4.产业关联:最终产品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联系,是产业结构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之一。
5.产业政策: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
6.淘汰产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
7.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不同。
8.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划分的分类法。
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
按照这种分类法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淘汰产业等等。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习题)一、名词解释:1.产业组织2.市场行为3.有效竞争4.市场结构5.市场绩效五、简答题1.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业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三)深化阶段(1970年至今)
提出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论述了企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关系,解释了产业内的专业分工和垂直一体化现象。 讨论了厂商的最佳规模。认为最佳规模取决于许多难以观察和计量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用“生存者技术”原则来确定最佳厂商规模的观点:即凡是长期竞争中得以生存的规模都是最佳规模。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深化阶段(1970年至今)
研究产业组织问题中显示了以下几个特征: 在研究方向上,不再强调市场结构,而是突出市场行为。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数学方法以及博弈论建立一系列的理论模型,以此来研究企业行为。 对经济福利问题的分析较为深入,有许多独到之处。
绩效 价格、生产效率、分配效率、公平、产品质量、技术进步利润
政府政策 规制、反垄断、进入壁垒、税收和补贴、投资激励、就业激励、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形成阶段(1930-1970年)
费歇尔(A.G.B. Fisher),三次产业分类法 克拉克(C. G. Clark), “配第—克拉克定理” 霍夫曼(W.G.Hoffmann), “霍夫曼定理” 列昂惕夫(W.Leontief),投入产出分析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01
02
所以,西方的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其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市场运行,即产业(市场)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注意:这里的“产业”就是狭义的产业,即“市场”。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产业组织 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产业布局 产业政策 其中,产业组织理论居于中心地位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深化阶段(1970年至今)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讲解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讲解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什么是产业,如何理解产业的含义?首先,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成了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由重农学派流行时期专指农业,扩展到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展时期主要指工业,在扩展到近代以后可以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及其细分产业。
到了今天,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
第三,产业的含义具有多样性。
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的转换和社会分工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范畴。
第四,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即同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均具有这样或那样相同或相似的性质。
(如:需求角度上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供给角度上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第五,产业是结语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因为它研究的既不是国民经济总量,也不是企业和家庭的经济行为,产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产业,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例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从产业出发来揭示产业的发展和变化、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等诸如此类产业本身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现代产业经济学》课件
的影响,还对政府官员的行为问题进行了 大量的实证研究; • 最后,对信息时代产业组织的“模块化” 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产业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展望
• 应该更加关注对国家的产业政策等实践问 题的分析和比较;
• 应该更加关注产业发展演化规律问题,如 技术创新、产业集群、模块化组织等;
重影响; • 新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大量地引入了博弈
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 新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关注寡头市场中的结构、行
为和绩效问题的内生化和动态化; • 新产业组织理论运用复杂的数学模型精确描述企
业行为和后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理论在 政策和司法上的运用。
8
研究方法
• 国际产业经济学的主要发展态势: • 首先,对行为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问题
• (4)兼并。克莱顿法第7条于1950年作了重大修改,修改后的这一条,对兼
并行为做了极为严厉的规定,主要针对各类反竞争性的兼并。
30
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体系和目标
• 3、联邦贸易委员会法(FTC法)
• —从反垄断政策的角度看,FTC法的主要任务是对产权的重 组兼并行为进行管理,防止重组兼并中垄断情况的发生。
• —FTC法规定,任何兼并必须获得FTC或者司法部的批准, 未经批准,独立的企业资产不得兼并为一体化的企业。
31
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体系和目标
• (二)美国反垄断法的实施
• —对美国反垄断法的实施来说,最重要的特色是建立了相互制 约的有效的双轨体制。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被授权共同负 责实施反垄断法。
结论:见书中表2-1。
第2章 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24
➢中国行政垄断的社会福利成本估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竞争理论 是在指导实证分析和政策制定上试图兼容竞争活力和规 模经济性而提出来的。 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 济性作用的竞争格局(克拉克,1940)。政府的公共政 策是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或手段。
有效竞争标准的二分法 梅森将以往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的论 述,归纳为两大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 1.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条件; 2.市场绩效标准。
虽然垄断并不一定是由生产集中所致,还涉及产业的进 入壁垒、产品差别化程度等,但在促成垄断的因素中, 生产集中的影响最明显。
政府角度:垄断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分配上发挥 作用,不仅可能出现资源低效率分配,也会使整个经济丧 失赢得进一步发展的活力。
垄断也宣告了古典经济学推崇的完全竞争理论在解释现 实经济运行问题上的破产,究竟如何定义并实现有效的 或合理的市场秩序只能从实践中去研究和把握。
第二节 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从而决定市场 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
SCP分析框架的方法论特征
SCP分析框架有两个重要特征:在分析框架上突出市场结 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
研究的基本结论: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垄断性的 市场行为,进而导致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 的非效率。因此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应该着眼于形成和 维护竞争的市场结构。
对战后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市场国家反垄断政策的 开展和强化产生重要影响。
微观角度:规模经济主要集中于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体 制所带来的成本节约:
1.大量生产推动了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直 接节约劳动、降低成本及提高质量,导致生产效率的提 高和固定成本的下降;
2.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的节约。如大量销售导致单位成 本节约,大量购入导致单位采购费用节约,也可导致管 理费用的相对节约。
第一节 SCP分析框架:理论渊源与方法论特征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间资源配置问题, 特别是从竞争状态来说明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属于微观经 济理论的延续和应用。
一、竞争机制与资源配置效率
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市 场供求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 置,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政府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经 济活动,政府的作用及政策的制定,应着眼于如何维护 正常竞争秩序以保证竞争机制的正常运行。
后继者将有效竞争的标准从二分法扩展为三分法,即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标准,并概括了判断 有效竞争的15条标准。
有效竞争标准的三分法
市场结构标准:
(1)不存在进入和流动的人为限制;(2)存在对上市产品 质量差异的价格敏感性;(3)交易者的数量符合规模经济
要求。
市场行为标准:
(4)企业之间不互相勾结;(5)企业不使用排外性的、掠 夺性的或高压性的手段;(6)在推销时不搞欺诈;(7)不 存在有害的价格歧视;(8)对抗者对其他人是否会追随他 们的价格变动没有完备的信息.
存在的缺陷,如市场结构标准基本上只是放宽了完全竞 争市场的形成条件, “相当多”的标准尺度含糊不清。 但研究仍有作用:
1.不再将不现实的完全竞争作为理想模式追求和政 策制定的出发点;
2.注意从不同的方面提供判断具体的有效竞争基准, 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有了基础;
3.两个标准体系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对竞争是否有 效进行全面分析。
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 1.市场上存在相当多的卖者和买者; 2.任何卖者和买者都不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3.任何卖者集团和买者集团都不存在串谋行为; 4.新企业能够进入该市场。
有效竞争的市场绩效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 1.存在不断改善产品和工艺过程的市场压力; 2.随生产费用较大幅度的下降,价格能向下调整; 3.生产集中在适当的有效率的规模单位下进行,但未 必在最低费用规模下进行; 4.没有长期的设备能力过剩,生产能力和产量是协调 的; 5.可以避免销售活动中的资源浪费。
现实中,在激烈的市场那个竞争中,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 的市场生存能力通常要明显强于哪些非经济规模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竞争,必然使资源不断流向效率更高的 企业,导致生产集中和企业规模扩大。
现实中,即便可能存在存在最大经济规模的极限,在竞争中 赢得优势的企业也往往可以通过转换成为拥有若干经济规模 企业的集团,来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优势和市场占有率。结果 必然使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
市场绩效标准:
(9)利润水平刚好足以酬报创新、效率和投资;(10)质量 和产量随消费者需求而变化;(11)企业尽其努力引进技 术上更优的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流程;(12)没有过度的销 售开支;(13)每个企业的生产过程是有效率的;(14)最 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卖者得到最多的报酬;(15)价格 变化不会加剧周期的不稳定。
最早对竞争机制进行阐述的是亚当•斯密,论述了竞争 机制是如何使每个人都无意识地参加到促进社会全体的 利益的发展中去,通过“看不见的手”,创造出一个最 优的经济社会。达到资源在产业间和产业内企业间的合 理分配,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经济福利最大化。
二、规模经济、垄断与“马歇尔冲突”
规模经济性在许多产业中都能得到印证,而且现代经济增 长中几乎所有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都由其独有的技术经济 特点而显出十分可观的规模经济性,所以规模经济和技术 创新一直被认为是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大 多数企业追求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必然途径。
三、SCP分析框架的形成与方法论特征
SCP分析框架的形成
SCP分析方法由哈佛学派的贝恩提出,以实证研究为主要 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绩效 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 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 (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即SCP 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