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高二教案
4.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共1课时)主备人备课成员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材章节: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内容:1. 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2. 种群数量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3. 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掌握种群数量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以及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种群数量增长的趋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关注和认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4. 创新与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5. 思维与表达: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2. 种群数量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3. 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是指在没有资源限制和天敌抑制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的趋势。
例如,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菌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呈现出J型增长。
- 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是指在资源有限和天敌抑制的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逐渐减慢,最终趋于稳定。
例如,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中,植物种群的增长会受到资源的限制,呈现出S 型增长。
2. 教学重点:种群数量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包括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种群中新生个体的数量,死亡率是指种群中死亡个体的数量。
例如,在适宜的环境中,出生率较高,种群数量增长较快;而在恶劣的环境中,死亡率较高,种群数量增长较慢。
生物:4.2《种群的数量的变化》教案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一、课题名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的数量的变化》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①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规律。
②说明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②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②参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生物入侵防范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指导思想: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出现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二节,教材从以下三各方面组织学习内容: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3)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其中,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是必修三模块乃至整个高中生物学中科学方法训练的重点之一。
2.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一第一章学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已经知道了种群的概念,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其概念,并认识了种群密度等数量特征。
这为本节课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奠定了知识基础。
在高中数学课学生学习过指数函数和坐标图的绘制,这为数学模型的建构奠定了能力基础。
3.教学条件分析:“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一探究活动所需时间在7天左右,需要马铃薯培养基、酵母菌菌种,以及恒温培养箱、血球计数板和高压蒸汽灭菌设备。
受实验设备、教学时间所限,我将此实验调整为生物兴趣小组在课前完成实验,然后由小组成员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4.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本节课体现了探究性教学的理念:用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各种科学研究实例都不直接呈现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分析;学生在环环相扣的任务中逐渐建构起种群增长模型,最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
模型构建法是新课程、新教材中提出的新的科学方法,而数学模型又是是高中阶段模型构建法的难点。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解释种群、种群密度、出生 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等 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
探究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或案例分析,让学生 观察和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过程和 规律。
数学模型
介绍并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 型,如指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 长模型等,帮助学生定量描述和理 解种群数量的变化。
巩固练习环节
成功引导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数据分析,使学生成功掌握了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概念,如出生率、死 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
有效利用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
结合实际环境问题深化学生理解
将种群数量变化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种群数量变 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学生认知能力特点
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 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 逻辑方法,分析和解 决生物学问题。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 观察,发现生物学现 象和问题。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有浓 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
处理方法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同 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01
02
03
04
种群数量的概念及其意 义
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 素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 型
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分 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举例说明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分析其产生的条件、特点和量的计算等。
举例说明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并与“J”型曲线作比较。
2、能力目标:能解释“J”型增长和“S”型增长的数学建模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
用数学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波动原因,指出能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阐明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2、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研究种群数量的方法在研究种群数量时,我们常用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步骤为先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即种群数量以什么样的规律在增长?如:细胞20min分裂一次;第二步:提出合理的假设,即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第三步: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即列出表格,根据表格画曲线,推导公式。
可以得出细菌的数量为N n-2n,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
最后一步为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即观察、统计细菌的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1、产生条件: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倍数增长。
2、数学公式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如果第一年数量为No,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t年以后的种群数量公式为:N t=N0·λt3、种群增长率种群增长率指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原个体数的比率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经过计算,我们得出“J”型曲线种群第t年的增长率为λ-1,所以在“J”型增长曲线中,每年的增长率不变;由于“J”型增长曲线的斜率是在不断变化的,逐渐增大,直至无穷,所以其增长速率也就不断增大。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化》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2节的内容,是教材在安排种群的特征之后的内容,学生已有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作为铺垫,在整个模块中这节是能力要求很高的一节课: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并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这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某种生物种群数量改变,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群落乃至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本节内容不仅在本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四、教学方法:1.课前导学:先利用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基础知识,提供疑惑点为课堂探究做基础。
2.合作探究:课堂教学以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则把重难点问题按梯度设置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小组内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问题探讨】【探究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时间(min)2040608010012014016018细菌数量任务2:用公式表示出第n代的细菌数量N n(20min时为第一代):任务3:利用表格中数据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小结: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探究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了改善河流水质从东南亚引进少量亚洲鲤。
假设美国亚洲鲤某一个种群,其起始数量为N0,后一年的数量始终是前一年的λ倍,每年记录其数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课时安排1四、教学过程〖引入〗在第一节中,我们学习了种群数量的影响因素,大家看“问题探讨”,思考讨论准备回答。
〖提示〗1.Nn=2n,N代表细菌数量,n代表“代”。
2.N=2216。
3.细菌数量不会永远按这个公式增长。
可以用实验计数法来验证。
〖问题〗再以“本节聚焦”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力。
〖板书〗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并完成P66图4-4 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
〖旁栏思考题1〗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不够精确。
〖问题〗在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呢?〖答并板书〗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学生活动〗阅读P66第三段到第五段。
〖板书〗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旁栏思考题2〗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①食物和空间田间充裕;②气候适宜;③没有天敌等。
〖板书〗“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 t=N0λt〖问题〗“J”型增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板书〗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学生活动〗阅读P67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提示〗1.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采取器械捕杀、药物捕杀等措施。
2.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①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②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③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
〖旁栏思考题3〗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高中生物人教版种群数量的变化研究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种群数量的变化研究教案引言:本教案将介绍高中生物人教版种群数量的变化研究。
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生态学和生物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对种群数量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生物种群的增长、减少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保护和管理生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群数量的定义及作用种群数量指的是某一物种在一定时期内的个体数量。
种群数量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种群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种群数量的增长和减少对于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种群数量的调查与计算1. 静态法调查:通过对某一时期内种群的普查,统计个体数量来计算种群数量。
2. 动态法调查:通过对种群在不同时期的个体数量进行多次调查,通过数学模型来计算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 直接计数法:对种群个体直接进行计数,适用于个体较少的种群。
4. 间接调查法:通过抓捕、标记、释放等方法进行调查,再根据标记个体所占比例来计算种群数量。
三、种群数量的变化模式1. J型增长曲线:当环境资源充足,生物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即每个个体的繁殖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将会呈现J型曲线增长。
2. S型增长曲线:当环境资源有限,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个体数量的增长减缓甚至停止,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呈现S型增长曲线。
3. M型变化:某些种群数量在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中出现波动,既有增长又有减少,呈现M型变化。
四、种群数量变化的控制因素1. 生物因素:种群数量受到种群内外的相互作用、个体间的竞争、捕食和繁殖行为等影响。
2. 环境因素:种群数量受到水、光照、温度、氧气、食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3. 人为因素:种群数量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栖息地的破坏、污染、气候变化等。
五、案例分析:种群数量的研究实例以某地区鸟类种群数量的研究为例,采用动态法调查,通过多次实地观察和统计,得出不同季节鸟类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造成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结论:通过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物种的增长、减少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教学设计第1册 种群的数量变化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社会责任——人类活动对种群数目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资料一和二,概述建构种群增长J型曲线模型的方法。
2.通过分析资料三,能够描述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产生条件,特点以及现实中的应用。
3.通过分析资料四和五,归纳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学习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创设情境,展示正确洗手的图片,细菌
数量繁殖快
引起学生兴趣
构建J型曲线数学模型资料一: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
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min就通过分裂
繁殖一代
完成表格及公
式
画出曲线
总结构建模型
的方法
资料二:在20世纪30年代时,人们将环颈雉引入到美国的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环颈雉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右图所示
置于0.5mL的培养液中,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数据,经过反复实验,结果如下
思考1:K值是什么?什么原因形成了K 值?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应用: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思考2:种群的增长速率是如何变化的?何时最大?
应用:既要保护鱼类资源,又要尽量获得更大的捕鱼量,生产上捕捞到剩余量是多少比较好?
环境阻力表现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资料四: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资料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捕鲸业停了下来,鲸的数量恢复到较高的水平。
战后捕鲸船的吨位不断上升,鲸的捕获量越来越大,导致许多鲸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有的鲸濒临灭绝
【总结】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有哪些?。
第1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人教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1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程基本信息授课教师学科生物年级高二学校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阐述种群数量增长的种类和特点。
3、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4、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动。
核心素养目标:1、S型增长揭示了种群数量在有限条件下通过种内调节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体现了稳态与平衡观。
——(生命观念)2、用数学模型来表征、解释和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因果分析。
——(科学思维)3、通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找到高斯实验中限制大草履虫数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科学探究)4、通过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升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社会责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提倡健康生活,承担社会责任。
2.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及探究实验活动的方案设计教学模式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情境导入—问题探讨—模型建构—曲线分析—实验设计—知识拓展—学以致用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学科素养情境导入展示手上沾染细菌的图片,倡导七步洗手法,提倡健康生活远离病菌。
观看图片健康生活生活观念社会责任教学目标学生要将课程标准铭记在心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社会责任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核心素养问题探讨视频播放——细菌分裂动画提出问题:细菌是如何繁殖的?探究活动一:1.1个细菌,如果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以每2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72小时后细菌的数量为多少?2.如果我们用N表示细菌数量,n表示细菌繁殖的代数,请尝试写出细菌种群增长的公式。
3.以时间为横轴,细菌数量为纵轴,尝试画出细菌种群增长的曲线。
学生观看并思考,回答: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学生分组讨论,并由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展示,同时作出简要说明N n=2n科学探究归纳概括模型建构模型建构教师:对上述曲线进行点评,总结建构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
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生物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规定了“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该条内容标准有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完成建立数学模型;其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三条(详见前面本节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思路高中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其他内容时,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
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本节的引入有两种思路:一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即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二是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内容,事先布置,让学生(或部分学生)在课外完成。
从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或体验引入,结合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讨论相关内容,展开教学。
现以第一种思路为例说明,本节共2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应当遵循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循环上升的轨迹。
1.具体。
教师以“问题探讨”引入,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数学知识,不难回答问题。
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的数学公式有何生物学意义(说明细菌数量增长具有哪些性质)?2.抽象。
进一步让学生讨论: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是怎样建构的?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由此,总结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3.再具体。
联系实例说明种群增长的两种数学模型。
4.再抽象。
结合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得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数学模型;结合实例讨论“K”值。
5.进一步回到具体。
讨论数学模型的生物学意义(说明“J型”和“S型”增长的生物学意义),列举实例。
6.进一步抽象。
-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高二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讲人:万荣中学 费 菲【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的第四章第2节,在第1节课中已经介绍了种群的一些基本特征,而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与种群密度密不可分的是种群的数量,在第2节中,就对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了探讨。
本节,在新课标中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通过建构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并且详细讨论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的产生条件及特点等: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 ”型曲线;在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 ”型曲线。
种群数量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本节最后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意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及正确的资源利用意识。
【学生分析】本课的学习主要是以探究构建数学模型为主,因此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功底。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活动,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几种形势则较易于理解。
【学习目标】1、能说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能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J ”型曲线和“S ”型曲线。
3、了解“S ”型和“J ”型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意义。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重点难点】1、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比较种群数量变化的“J ”型曲线和“S ”型曲线。
【教学过程】 回顾上节内容:1、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以及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
2、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数学模型3、数学模型N t =N 0λt 对应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引入新课:(创设问题 情景,引发学生思考)问题:N t =N 0λt 是在实验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自然界中的种群其数量变化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一、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1、含义: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 ”型。
4.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代入已知数据,得N=5000×(1+5%)^5=5000×1.05^5≈6103(单位:个)。
5. 某森林中树木的数量变化符合对数增长曲线。若树木在初始时刻的数量为5000,且每月的增长率为2%,求树木在8个月后的数量。
2. 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学内容:介绍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包括指数增长曲线、对数增长曲线、逻辑斯蒂增
师生互动:
-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种群数量会呈现不同的增长曲线?
- 学生回答:与环境资源、生物自身特性等因素有关。
- 教师总结: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作用下,种群数量呈现不同的增长曲线。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N=1000/(1+0.1×(4-0))≈1000/5=200(单位:个)。
答案:该昆虫在4年后的数量约为200个。
例题4:某草原上草的数量变化符合指数增长曲线。若草在初始时刻的数量为5000,且每月的增长率为5%,求草在4个月后的数量。
解答:根据指数增长曲线的公式,种群数量N=N0λt,其中N0为初始时刻的种群数量,λ为增长率,t为时间。
6.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教学内容: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教学方法:总结性讲解、布置作业。
师生互动:
-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请同学们课后复习相关内容,做好作业。
- 学生回答:明白了,老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互动提问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新课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加深了对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理解。在巩固练习和课堂提问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环节使学生认识到种群数量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高二生物教案种群数量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
高二生物教案种群数量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高二生物教案:《种群数量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一)_高考网推导出细菌增长的计算公式:2n (n代表“代”)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
(在学生计算数据的同时将模型构建的过程渗入他们的思维中)学生行为:独立思考、计算,并把结果填在表格里细菌数量/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以上两种形式相比,我们可以看出数学表达式能够准确地表示细菌种群的数量变,曲线图能够清晰、直观地描述细菌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合作探究师:【思考】假设:某(例如细菌)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o ,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用Nt表示。
我们能否推导出一个反映一般种群增长的数学表达式呢?学生: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方程式即Nt = No * λt《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师:上述数学表达式的前提是“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意味着该种群生活在的食物、空间充裕,没有敌害、气候适宜等一系列好的环境,那么现实生活中有相似的情况吗?学生:有,1859年一位英国人带来24只野兔到澳大利亚定居,一个世纪以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竟达到了6亿只以上;美国的环颈雉在1937——1942年期间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如右图)师:(小结)通过上述两个实例可以看出,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在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我们称为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现实的例子是支持我们的假设了,即说明假设是正确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得到的数学表达式或曲线图叫做描述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让我们总结一下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提出合理的假设《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师:【展示】生态学家高斯及其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实验图片高斯曾做过培养大草履虫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到了刚才的曲线图。
4.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
教案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导入: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首先,我们来看两那么新闻实例〔PPT展现〕中国的长江江豚濒临灭亡、加州海岸遭小龙虾"入侵"〔播放新闻视频〕从新闻可以看出这些生物种群数量在变化。
种群数量变化有哪些规律,对于自然界以及我们的生产生活都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观看新闻,思索:1.生物种群数量在变化的规律2.这种规律对于自然界以及我们的生产生活都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通过创设详细的情境,让同学感受到活生生的生命现象。
激发同学爱好,调动学习热忱。
新授 1.展现问题探讨中细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的的种群数量变化状况。
〔条件在养分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状况下〕。
2.依据同学的答复进行点评补充。
引导同学利用数据作出细菌数量变化曲线图。
PPT展现:在养分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状况下,依据细菌每20分钟的分裂的状况完成以下任务:【任务1】:计算1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并填入下表:【任务2】:用公式表示出第n代的细菌数量Nn〔20min时为第一代〕。
【任务3】:以表格中得到的数据,以时间为横轴,以数量为纵轴,画出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
有意识的引导同学熟悉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规律。
熟悉到生物学中很多现象和规律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
熟悉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表现形式〔如曲线图,方程式〕提出问题:以上的争论是在试验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状况如何?1.PPT展现两那么实例。
2.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抱负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
该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J〞型曲线,或数学公式:Nt=N0λt3.自然界中“J〞型曲线能始终持续下去吗?如何验证这个观点?4.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J〞“S〞曲线,阴影局部表示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种群数量到达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思索】:曲线图与方程式比,有哪些优缺点?自然界中的种群会不会像问题探讨中细菌那样消失“J〞型增长?依据实例分析,构建“J〞型曲线,并分析其增长速率。
《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概念及基本类型。
2. 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理解数学模型在解释种群数量变化中的应用。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三种基本模型(J型、S型和周期型)并能够应用这些模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群数量变化。
2. 教学难点:建立数学模型,理解并应用这些模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群数量变化。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和相关图表,包括J型、S型和周期型增长模型的图解。
2. 准备生物学实验材料,以便学生观察和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可能对种群数量变化存在的疑惑,以便在课堂上解答。
4. 安排一次课前预习测试,确保学生对相关知识有基本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初中所学种群的概念。
2. 引出问题:种群密度为什么时高时低?(二)新课内容1. 种群密度(1)概念: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种群内个体的数量。
(2)影响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 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1)J型曲线:理想状态,不考虑环境因素的限制。
(2)S型曲线:受环境因素的制约,数量增长速度逐渐变缓。
3. 模型分析:萨顿的“种群数量变化模型”(1)展示萨顿的“种群数量变化模型图”。
(2)分析模型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3)通过模型分析理解课本P66的“问题探讨”。
4. 展示各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曲线图。
(1)分析曲线变化趋势。
(2)如何对未来的种群数量变化作出预测?(二)小组活动根据班级里所分的小组,布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要求小组内成员共同讨论并得出结论。
题目难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题目:1. 描述一个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并解释原因。
2.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随着季节的变化,种群密度是如何变化的?请绘制一张图表进行说明。
3. 描述一个岛屿上昆虫种群密度的变化过程,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1.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1.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一、教学内容本章节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主要介绍了种群数量的变化。
本章节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种群密度的变化2. 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3. 种群数量的变化因素4. 种群数量的调节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种群密度的概念,掌握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因素,以及种群数量的调节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数据,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 创新与实践:学生能够通过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因素,提出合理的调节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5. 合作与交流: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理解种群密度的概念。
- 举例解释:种群密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种群中个体数量的平均值。
例如,在一个10平方米的区域内,有100只蚂蚁,那么这个区域的蚂蚁种群密度为10只/平方米。
2. 教学重点:掌握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 举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主要包括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例如,在没有资源限制和环境压力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而当种群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受到资源和环境压力的限制,种群数量会呈“S”型增长。
3. 教学难点: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因素。
- 举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因素主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例如,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种群中个体数量的自然增长,而死亡率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个体数量的减少。
4. 教学重点:掌握种群数量的调节方法。
1.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1.2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主备人备课成员教学内容本章节内容来自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适用于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课程。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种群的数量变化,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增长模型、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种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掌握种群的基本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等,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来描述种群的基本状况。
例如,通过调查某个地区的某种动物种群,计算其种群密度,了解其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对该种群的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 理解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如J型曲线和S型曲线,并能运用这些模型来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
例如,通过学习J型曲线,了解其特点和适用条件,从而能够预测在一定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快速增长。
3. 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如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等,并能运用这些因素来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例如,通过分析某个地区的人口变化,了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从而能够预测未来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
4. 能够运用种群数量变化的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控制害虫等。
例如,通过学习种群增长模型,了解不同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差异,从而能够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控制害虫等。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能够运用实验方法来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
例如,通过设计实验来观察某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理解种群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种群数量分析中的重要性。
例如,通过调查某个地区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了解其在种群数量分析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计算和解释种群密度。
2. 教学重点:掌握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如J型曲线和S型曲线,并能运用这些模型来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
新人教版学高中种群及其动态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生物
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科学思维—通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表征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研究方法及实例二、种群的“J”形增长1.含义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形。
这种类型的种群增长称为“J”形增长。
2.数学模型(1)模型假设1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2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2)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
(3)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三、种群的“S”形增长1.条件:自然界中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2.原因:随种群数量的增多,生物对食物和空间的竞争趋于激烈,导致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当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的增长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3.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4.应用(以大熊猫为例)(1)大熊猫锐减的重要原因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K值会变小。
(2)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1.在自然界,有的种群能够在一段时期内维持数量的相对稳定。
2.对于大多数生物的种群来说,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
3.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
4.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出现持续性的或急剧的下降。
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
2.具体计数过程: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高二教案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3.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4.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
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三、课时安排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马拉松运动员只能跑1 min左右(~min)。
讨论:可能会导致血糖含量短暂的轻度下降,但仍能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影响运动。
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血糖会因补充肌肉消耗的糖类物质而含量下降,同时,血糖会随时从储能物质的分解、转化等得到补充。
〖板书〗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资料分析及讨论〗
1.提示:不迷信权威、创造性思维、严谨的实验设计等。
2.提示:他们的科学发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发现促胰液素;其二是发现了不同于神经调节的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板书〗激素调节:有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的进行调节。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分析血糖的三个来源和去向(观察教材图2-9)
2.血糖的调节血糖下降的激素:胰岛素(唯一降糖激素)来源:胰岛B细胞
(1)激素调节
血糖升高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来源:胰岛A细胞
(2)神经调节
①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
→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血糖含量升高
②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分泌胰
岛素→血糖含量降低
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3.激素间的作用
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师提示。
1.提示:在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中,血糖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得到补充: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提示:这是因为这些被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部分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了,部分转化为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还有一些被氧化分解了,所以血糖含量很快恢复正常。
〖学生活动〗模型建构:先陈述血糖调节过程再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
(分析与讨论)
〖提示〗1.乙代表胰岛。
2.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应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
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
应用模型进行分析
提示: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
〖板书〗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旁栏思考题〗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反馈调节有正负反馈之分,其中负反馈在日常生活及人体的生理活动中都很常见。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冰箱、空调等的调温系统都是根据负反馈原理来设计的,机体内的许多生理活动,如绝大多数激素的分泌、体温调节等都是负反馈调节的最好例子。
正反馈在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中也是存在的,如排尿反射、血液的凝固过程、分娩过程、月经周期中黄体生成素的释放等。
日常生活中也不乏正反馈的实例,如某位学习刻苦的同学得到表扬后,学习更加刻苦。
〖与社会的联系〗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与人们的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体力活动过少,从而造成肥胖(脂肪堆积)等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
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等多种应激状态,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会大量分泌,从而使血糖升高。
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
糖尿病病人应控制进食糖类食物,减少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适量增加高纤维及淀粉类食物。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
在此基础上,适当使用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
〖板书〗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小结〗略
〖作业〗练习一二
基础题
1.C 、D。
应激素来调节生理活动,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
3.提示:正负反馈调节对于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旦正反馈过程启动,就逐步增强,不可逆地进行,直至反应完成,如排尿反射、血液的凝固过程、分娩过程等。
相比起来,负反馈的重要性似乎远大于正反馈,一是因为它在生理活动中的数量大、涉及面广;二是它不断“纠正”控制信息,从而在维持稳态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以体温为例,人的正常体温在37 ℃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会通过负反馈来改变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趋向正常。
一旦这种反馈失常,体温的急剧波动就会首先殃及大脑及各类器官的代谢,使全身的各项机能出现故障。
拓展题
提示: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类激素,蛋白质的多肽链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内质网对多肽链进行加工,并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加工和转运有关,所以,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需要这些细胞器参与。
大致过程是:在细胞核内,基因完成转录,形成mRNA,mRNA被转送到细胞质,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指导合成多肽链(先形成的长链大分子称为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能穿越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在内质网内加工,成为胰岛素原;然后胰岛素原被运到高尔基体,继续加工成为成熟的胰岛素,由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运输到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