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感染与肾脏疾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生虫感染与肾脏疾患

佚名

23.寄生虫感染与肾脏疾患

肾脏疾患的原因很多,变态反应性疾病、感染、肾血管病变、代谢异常以及药物、毒素和严重循环衰竭等,均可引起肾脏损伤或急性肾功能衰竭。人体寄生虫感染也是引起肾脏疾患的少见原因之一,可因寄生虫直接寄

生于肾组织而造成损伤,或因寄生虫抗原与人体的免疫反应间接导致肾脏组织损伤。在寄生虫感染所引起的肾

病中,后者的重要性逐渐受到人们所认识,现将这两种情况介绍如下。

23.1 寄生虫在肾脏直接寄生

发病机制;因寄生虫直接破坏肾组织.引起局部组织变性坏死;寄生虫本身或肿大的虫囊压迫周围的肾组织

而引起的相应病变,如压迫肾盂、肾盏引起粘膜水肿充血,压迫肾盂、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肾结石;虫囊破

裂或成虫逸出可引起肾绞痛;虫囊破裂的碎片在尿路中的异物刺激可产生尿频、尿痛;尿路损伤继发细菌感染

可引起肾孟肾炎,甚至肾脓肿;肾实质严重受压或破坏者则影响肾功能。

23.1.1 丝虫

寄生人体的丝虫有7种,在我国流行者只有班氏和马来丝虫。马来丝虫多寄生于四肢浅淋巴系统内,以下

肢为多,表现为四肢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象皮肿。班氏丝虫多寄生深部淋巴系统内,以下肢、阴囊、腹股沟

及肾盏等处为多见,主要引起泌尿生殖系等的病变。夏同礼(1983)报道1例丝虫性肾盂肾炎,患者以无痛性全

程血尿为主诉,以有肾盂内占位性病变而行肾切除术。肾切面见肾盏囊性扩张,该处肾乳头坏死,肾实质变薄,坏死之肾乳头处有成堆圆形虫体切面。

班氏丝虫病引起血尿者并不少见,往往误诊肾结核或肾肿瘤。其所引起血尿的性质与寄生部位有关,当丝

虫寄生并梗阻乳糜池和胸导管时,引起肾丛淋巴回流受阻,在压力超过末梢淋巴管张力时,淋巴管破裂。破裂

部位多在肾盂、输尿管等处,而使淋巴流和尿路相通,发生乳糜尿。若伴有血管破裂,则发生乳糜性血尿。如

果丝虫寄生于乳糜池以下,如主动脉旁淋巴组织内,则只有淋巴液混入尿液,发生淋巴尿。若丝虫寄生于肾内

淋巴丛的盲端,亦即肾乳头处,则不发生严重的淋巴逆流、当伴有局部血管破裂时,仅发生血尿。

23.1.2 细粒棘球蚴

细粒棘球蚴可在人体各器官寄生,引起各器官的包虫病。肾包虫病的发生率,据国内资料统计约为0.4%一4%,国外报道有高达20%者。原发性者常为单个囊肿,继发者则常多发。一般在肾上极比肾下极多见。上极囊肿因肝、脾等实质性脏器阻碍其生长,因此发展缓慢;而下极周围抗力较小,囊肿发展较快,并常向前面发展

而致腹部畸形。无并发症的肾包虫囊肿呈隐性经过,自感染到出现临床症状约数十年,因囊肿长期压迫肾盂、

肾盏致粘膜水肿充血。如囊肿位于肾盂或输尿管附近,可压迫管腔引起部分阻塞。囊肿如破裂入肾盂.易引起继

发感染,使症状加剧。输尿管如长期被包虫碎屑阻塞,可形成肾盂积水,也有合并肾结石者。

临床表现视囊肿是否破入泌尿道而异。闭合型的(未破裂入肾盂)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体积较小的囊肿衰亡

钙化后临床上可长期没有症状。随着囊肿增大,上腹部或腰部出现肿块,肿块表面一般光滑,活动范围较大。

患者全身状况良好。若囊肿压迫周围的脏器或组织,则有腰背痛、腹痛、腹部坠胀感等症状。可出现少量蛋白

尿,有时或有血尿。如囊肿破入肾盂肾盏,早期可有上腹部剧烈疼痛,并向下腹部及会阴区放射,不少病例同

时有过敏症状如荨麻疹,心悸等。多数病例有血尿。若包虫碎屑及子囊梗阻尿路,可出现典型的肾绞痛,并因

异物的刺激,产生尿频、尿痛等症状。闭合型的诊断比较困难。在流行区,X线腹部平片见肾阴影增大.应考虑

到本病的可能。囊肿内或周围发现钙化阴影,是晚期肾包虫病的征象,但应和肾结核、孤立性肾囊肿及肿瘤等

的钙化鉴别。应仔细检查尿液,若查到头节,小钩或子囊则有助于确诊。

此外,静脉注射合适的同位素标记的尿路排泄示踪剂,尔后在肾区体表进行肾的扫描,能清晰显示肾阴影,并可从所得图形中示踪物质在肾不同部位浓集的程度.反映出肾实质病变的部位及功能状态,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据报道B型超声波检查亦有诊断价值。免疫学方法如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免疫电泳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等,均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对病人主要采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疗效还不成熟。

23.1.3 肾膨结线虫

肾膨结线虫(Diocsophyma renale)俗称巨肾虫,是较大的寄生线虫之一,可长达l00cm。成虫活时呈血红色,圆柱形,两端略细,角皮层有横纹。在不同宿主体内虫体大小可有差别。在人体内,虫体较小,雄虫9.8一

10.3cm×0.12—0.18cm,雌虫为16—22cm×O.21一O.28cm。虫卵椭圆形,棕黄色,大小60—80um× 39—46um,卵壳厚,两端及表面有许多明显的小凹陷。成虫通常寄生于犬、貂的肾及腹腔内。偶尔感染人,人的感染主要

是由于吃了感染性的淡水色(鱼是转续宿主)、或喝生水吞入含有肾膨结线虫的中间宿主——蛭形蚓科或带丝蚓

科的寡毛环节动物所致。幼虫在体内蜕皮,移行至肾发育成熟。本虫在实验感染中完成生活史需时8—9个月,

虫体在宿主体内的寿命约l一3年。

本病临床症状有腰部钝痛、肾绞痛、反复血尿、尿频,有肾盂炎、肾结石及肾功能障碍等。当虫从尿道逸

出时,可引起尿路阻塞,虫排出后症状即缓解。患者常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等。有关人体病例的报

告甚少,国外确诊的报告共16例,国内张森康等(1981)首次报道了宜昌的人体感染4例,3例寄生于右肾,l

例在左肾,均经尿道徘虫。杨以桡等(1995)再报道l例间歇性尿道排虫伴血尿史,前后共排出成虫15条,经鉴

定为肾膨结线虫。服阿苯达唑5个疗程(400mg,一日三次,10天为一个疗程)而治愈。一般来说,人可能为非适

宜宿主,虫体在人体内发育较差,病理损害亦较轻。国内5例中,2例曾作泌尿系造影,未见明显实质损害。有

关人体感染的实际例数,估计将远超过文献的报道.主要可能因对本虫的生物学特性缺乏认识而漏诊,因此值得

重视。

23.1.4 旋毛虫

人类因摄食含有活的旋毛虫囊包的肌肉而感染。囊包中的幼虫在胃液和肠液的消化作用下,于数小时内脱

囊而出,钻入小肠柱状上皮细胞的微环境内生活。幼虫经过4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雌雄虫交配,受精的卵细

胞在子宫内完成卵胚发育并孵化出幼虫,约在感染后5—7日,即可排出幼虫。产出的幼虫仅少数从肠腔排出,

绝大多数在肠粘膜内侵入局部的肠系膜淋巴管和小静脉,随血循环至全身器官、组织。但只有到达横纹肌的幼

虫才能继续发育长大。每条雌虫一生可产幼虫1500一2000条,产幼期约为4—16周。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所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