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熟料5000t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名称
系别:土木工程系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材 082
学生姓名:张若飞
学号:2008312239
指导教师:张会芳职称:讲师
填表日期: 2012年1月20日
课题来源导师课题课题类别毕业论文
一、论文资料的准备
1.水泥及其生产工艺简介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cement一词由拉丁文caementum发展而来,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硅酸盐类水泥的生产工艺在水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水泥生产随生料制备方法不同,可分为干法(包括半干法)与湿法(包括半湿法)两种。(1)干法生产:将原料同时烘干并粉磨,或先烘干经粉磨成生料粉后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但也有将生料粉加入适量水制成生料球,送入立波尔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之为半干法,仍属干法生产的一种。(2)湿法生产:将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浆后,喂入湿法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也有将湿法制备的生料浆脱水后,制成生料块入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为半湿法,仍属湿法生产之一种。干法生产的主要优点是热耗低(如带有预热器的干法窑熟料热耗为3140~3768焦/千克),缺点是生料成分不易均匀,车间扬尘大,电耗较高。湿法生产具有操作简单,生料成分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好,料浆输送方便,车间扬尘少等优点,缺点是热耗高(熟料热耗通常为5234~6490焦/千克)。分解窑一般分为立窑和回转窑两种。(1)立窑:窑筒体立置不转动的称为立窑。分普通立窑和机械化立窑。普通立窑是人工加料和人工卸料或机械加料;机械立窑是机械加料和机械卸料。机械立窑是连续操作的,它的产、质量及劳动生产率都比普通立窑高。近年来,国外大多数立窑已被回转窑所取代,但在当前中国水泥工业中,立窑仍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建材技术政策要求,小型水泥厂应用机械化立窑,逐步取代普通立窑。(2)回转窑:筒体卧置(略带斜度,约为3%),并能作回转运动的称为回转窑。分煅烧生料粉的干法窑和煅烧料浆(含水量通常为35%左右)的湿法窑。①干法窑:干法窑又可分为中空式窑、余热锅炉窑、悬浮预热器窑和悬浮分解炉窑。70年代前后,发展
了一种可大幅度提高回转窑产量的煅烧工艺──窑外分解技术。其特点是采用了预分解窑,它以悬浮预热器窑为基础,在预热器与窑之间增设了分解炉。在分解炉中加入占总燃料用量50~60%的燃料,使燃料燃烧过程与生料的预热和碳酸盐分解过程,从窑内传热效率较低的地带移到分解炉中进行,生料在悬浮状态或沸腾状态下与热气流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传热效率,使生料在入窑前的碳酸钙分解率达80%以上,达到减轻窑的热负荷,延长窑衬使用寿命和窑的运转周期,在保持窑的发热能力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产量的目的。
②湿法窑:用于湿法生产中的水泥窑称湿法窑,湿法生产是将生料制成含水为32%~40%的料浆。由于制备成具有流动性的泥浆,所以各原料之间混合好,生料成分均匀,使烧成的熟料质量高,这是湿法生产的主要优点。湿法窑可分为湿法长窑和带料浆蒸发机的湿法短窑,长窑使用广泛,短窑目前已很少采用。为了降低湿法长窑热耗,窑内装设有各种型式的热交换器,如链条、料浆过滤预热器、金属或陶瓷热交换器。
2.生料制备
(1)计算机三维模型系统在矿山设计中大量推广应用,矿山勘探时,取得完整的数
据,在设计时,将矿山分成体积较小的CaO、SiO
2、MgO、R
2
O等成分较为均匀的若干有限
单元,在生产时搭配使用,在开采时,根据生产所需的成分,对各有限单元内矿石的化学成分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搭配控制开采,做到所开采的矿石内所需的化学成分的均匀性。
(2)连接破碎机和预均化堆场的皮带输送装置输送的石灰石等物料的分析控制方式从离线分析转为在线分析,在测试装置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是XRF分析测试控制装置和近年来出现的不需制备样品,可连续测试并能更快的对物料成分进行调整的中子测试仪。上述测试装置与矿山计算机联网,能在预均化堆场内控制石灰石CaO标准偏差值小于±0.5%,加上误差精度小于±1%的块状或粉状喂料装置,可以精确控制入磨石灰石和各种校正原料,使原料在入生料磨前达到入人窑生料成分的要求。
(3)生料系统采用辊式磨。辊式磨具有电耗低,生产能力和烘干能力大,场地节省的优点。随着设计、制造技术、材质的改进,国内一些预分解窑生产线的辊式磨磨制生料中的石英砂岩的含量从3.3%至10%,金属磨耗量从3g/t至18g/t,磨辊的使用寿命达到8000h以上,而且磨制的生料颗粒级配均匀,大颗粒石英量少。近年来,新出现的4辊辊式磨较原有的2辊辊式磨体积减小15%,产量高,运转率接近窑的运转率,完全满足生料细度和烘干的需求。
生料制备过程中,由于矿山开采的石灰石等主要原料的成分的均匀性得以提高,测试
装置的分析调整速度快速提高,确保生料入磨前成分均匀,生料库的均化工作量的功能下降,此变化过程对生料质量有利。
3.预分解窑煅烧工艺装备技术
预分解窑煅烧工艺装置是由预热器、分解炉系统、回转窑、篦冷机、三次风管和燃烧器等装备组成,上述装置创造了良好的煅烧条件,确保了熟料在较高的率值和较高的C3S 含量时所需的煅烧温度,以及快速的升温速率,充分的燃烧状况和快速冷却条件,保证了熟料煅烧质量。
(1)预热器和上升管道的形式进一步优化,系统内的单项部件的结构和材质进一步改进,使预热器系统的效率进一步提高,生料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各级预热器系统内进行热交换,不仅在预热器内反复循环的过程中得到加热,还进一步得到均化。分解炉的结构及工艺尺寸使燃料有足够的时间燃烧,三风道燃烧器进一步提高了分解炉内煅烧温度,上述措施不仅提高了入窑物料的分解率,还可以扩大燃料品种,如低挥发分煤的应用。目前一些性能优良的预热器分解炉系统的人窑物料分解率已达94%,因而窑的L/D趋势在缩短,出现了L/D=10~12的短窑。
(2)预分解窑转速已提高至3~4r/min,物料在窑内翻滚次数增加,有利于火焰和烟气对物料进行热交换,相应提高了物料在窑内温度的均匀性,减少物料表面和内部的温差,有利于熟料质量的均匀。由于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短,升温速度快,易生成晶格小于S熟料,有利于粉磨和提高水泥强度。
30μm的C
3
(3)空气梁篦冷机技术解决了厚层篦冷机冷风不易均匀透过料层的技术难点,冷风和高温熟料进行激烈的换热,一方面有利于熟料快速冷却;另一方面提高了二次、三次风温度,目前,篦冷机的热效率已提高至74%以上,且运转率大幅度提高。
(4)大窑门罩技术的出现,三次风从篦冷机中部转为窑门罩抽取,使入分解炉的三次风温和入窑煅烧的二次风温相等,测试表明上述温度超过920℃三次风温的提高,有利于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相应提高了入窑物料分解率。
(5)多风道燃烧器的应用,煤粉经旋流风扩散形成快速燃烧,燃烧器的冲量可使不同挥发分的燃料在窑内燃烧,而且使烧成带具有高的燃烧温度且火焰峰值平稳,有利于熟料煅烧和窑皮的维护。
预分解窑装置技术的进展,系统热耗已降至3000kJ/kg以内,热耗愈低,燃料使用量就少,供燃烧的二次风量和三次风量相应就少,从篦冷机高温部位抽取的热风温度高,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