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假鱼粉的鉴别

合集下载

掺假鱼粉的质量鉴定

掺假鱼粉的质量鉴定
率的方法。
碎 , 见或少见肌 肉束 , 不 此鱼粉 则为掺假鱼 粉 , 作进一 步的 须
鉴定 。 优质鱼粉含盐量均低 , 口尝几乎感觉不到成 味 , 而劣质 鱼 粉成味较重。优质鱼粉咀嚼几乎感觉不到沙子 , 而沙分高的劣
23鱼 粉成 分 的定量 分析 .
在实验室 , 通常情况 下先进行 镜检 , 即在生物镜下 观察鱼
片, 有时可见小珍珠样 的鱼 眼珠 。和以上特 征相差较远的其他 颗粒或粉状物多为掺假物 , 可据掺假物的显微特征加 以鉴别。 植物性 的原料掺假特 征很明显 ,如棉籽粕 中的棉仁多 为 淡 黄色 , 并镶嵌有黄褐色色 素块 的无定形块状 , 极易与细小 的
鱼 肉混淆 。但用 眼科镊夹棉仁时 , 呈不定型破碎或呈 细小 圆颗
度, 但只要对 样品 的显微 特征熟悉 , 理计算认真 , 可获 处 仍然
得 比较 精确的定 量分析结果 ,常采用的方法有 比率法和称重
法。
比率法是利用充分熟悉样 品的显 微特征 ,观察各种原料 在视野 中所 占面积 ,通过 容重和面积计 算其 含量百分率 的方 法 。称重法 就是利用不 同的原料的 比重 不同来测算含量百分
质鱼粉明显有沙子打牙 的感觉 。 烧灼也 可用 于鱼粉 中掺尿素的简易鉴别 。具体做法是 , 取 鱼粉 2 0克 , 干净的铁 片上 , 放在 用电炉或煤炉加热。铁 片温度 约 7 ℃时 , 0 如果 鱼粉发 出轻微的刺鼻 氨味, 即可确定为掺假鱼
粉。 另外 , 洗 也 可 用 于 鉴 定 鱼 粉 中 的 动 、 物 蛋 白和 沙 子 。 淘 植
粉、 虾壳粉 、 贝壳粉等 。 的则将 鱼的下脚料 、 有 鱼溶浆及劣质的
出后 , 吸管洗 出杯 底的沉淀 物 , 用 放在平 面玻 璃上细心 观察 ,

掺假鱼粉的六种鉴别方法

掺假鱼粉的六种鉴别方法

掺假鱼粉的六种鉴别方法
鱼粉是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主要来源。

由于鱼粉价格较高,加上鱼粉内在质量不易鉴别,因而掺杂掺假现象严重。

农户在购买伍粉时可采用以下6种方法进行辨别,以防上当。

1.石蕊试纸法。

取少量的鱼粉燃烧,待有烟雾产生时,用湿润的石蕊试纸测试,如果试纸早现红色,说明鱼粉中掺有植物性蛋白原料或者植物杂质。

2.闻烟法。

取少量伍粉燃烧,纯正的鱼粉会散发出烧焦头发的气味;如果散发出烧谷物的芳香气味,则证明鱼粉不纯。

3.加热法。

将30g左右的鱼粉放在茶杯内,然后加入10~15g的大豆粉和适量的水,加盖并加热15~20分钟,开盖时如有氨味,说明该鱼粉掺有尿素。

4.浸泡法。

将少量鱼粉放入茶杯中,然后加入浓度为95%的酒精,浸泡15~20分钟,再滴入1~2滴浓盐酸,如果呈现深红色,说明掺有木屑。

5.沉淀法。

将鱼粉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后将上浮物滤去。

如此反复多次,直至杯中只剩沉淀物为止。

然后取出杯中的沉淀物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如果鱼粉中掺有沙粒,则很容易被发现。

6.碱溶解反应法。

将鱼粉置于10%的氢氧化钾溶液中煮沸,能溶解的为真鱼粉,不能溶解的为假鱼粉,不溶物即鱼粉巾的掺假物。

- 1 -。

鱼粉掺假检测实用技术

鱼粉掺假检测实用技术

1 9—
21年第6 00 期
声。
江 西 饲 料
粉。 47 掺 入 非 蛋 白 氮 的 检 测 .
4 掺 入 木质 素的检 测 . 2
①取被检粉碎鱼粉少许平铺人表面皿 中, 用
间苯 三 酚液 ( 2 g间苯 三 酚 溶人 1 0 mL 0 乙醇 0 9' %
471 掺人尿 素 的检 测 ..
① 取 两份 1 . g鱼粉 于两 支试 管 中 ,其 中一 5
支 加 少 许 黄 豆 粉 , 管 各 加 蒸馏 水 5 mL 振 荡 , 两 , 置 6—0 0 7 ℃恒温 水 浴锅 3 m n i ,滴 6 7滴 甲基 红 — (.%乙醇 ) 01 ,如 加 黄 豆 粉 的试 管 出现 较 深 紫 红 色。 则说 明鱼粉 中有 尿素 。
32 掺 水 解 羽 毛 粉 .
好。 鱼粉 价格 较高 , 其今 年特 昂贵 。 些 不法 商 尤 一 贩为 谋取 巨额 利润 在鱼 粉 中掺假 掺 杂 。本 文全 面
介绍 了 比较实 用 的鱼粉 掺假 检测 技 术 。
1 感 官检验 法 标 准鱼 粉 颗粒 大 小 一般 比较 均 匀 一致 , 大 有 量 疏 松 呈 粉 状 的 鱼 肌 纤 维 和 少 量 的骨 刺 鱼 鳞
江 西 饲 料
21年第 6 00 期
西 图分 类号 :8 64 ¥ 1 .8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6 3 f0 0 0 — 0 9 0 10 — 1 7 2 1 )6 0 1 — 2
鱼 粉是 饲 料 行业 非 常 重要 的原 料 之一 , 是全
鱼 眼等成分 ; 色泽 均 一 , 浅 黄 黄 棕 或 黄 褐 色 呈 灰 白色 或 灰 褐 色 。 有 极 少 量 的 白 鱼 粉 : 握 有 也 手 疏 松感 , 不结 块 , 发粘 , 不 不成 团 ; 具有 烤鱼 香 味 , 稍有 鱼腥 味 , 无酸 败 杂 质 , 的鱼 骨 或 刺 , 大 酸

【鉴定】鱼粉原料掺假的六种检测方法

【鉴定】鱼粉原料掺假的六种检测方法

【鉴定】鱼粉原料掺假的六种检测方法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饲料工业也不断发展壮大,饲料原料的贸易也日趋繁荣起来。

鱼粉用一种或多种鱼类为原料,经去油、脱水、粉碎加工后的高蛋白质饲料原料。

全世界的鱼粉生产国主要有秘鲁、智利、日本、丹麦、美国、前苏联、挪威等,其中秘鲁与智利的出口量约占总贸易量的70%。

据世界粮农组织(2013年)统计称,中国鱼粉年产量约120万吨,约占国内鱼粉消费总量的一半,主要生产地在山东省(约占国内鱼粉总产量的50%)、而浙江省约占25%,其次为河北、天津、福建、广西等省市。

鱼粉是水产饲料中最重要的蛋白源。

因加工方式的不同,鱼粉常被分为直火鱼粉和蒸汽鱼粉两种。

优良的鱼粉呈淡黄色或黄褐色,干燥、不结块、质地膨松,在显微镜下能够看到少量鱼刺和鱼骨,具有鱼粉正常的鱼腥气味,无异臭味及焦灼味;劣质或掺假鱼粉则手感湿润,有结块现象,异味较强。

目前鱼粉中的掺假现象非常普遍。

一般来说,通过粗蛋白、真蛋白、灰分、盐分、钙、磷等常规的检测指标可以有效地控制鱼粉质量,对掺入尿素、食盐、砂土等降低鱼粉品质的掺假情况能够进行控制。

但是,随着鱼粉掺假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掺入少量尿醛聚合物、血粉、羽毛粉和鞣革粉等物质后,用常规的检测方法很难发现。

下面对当前鱼粉掺假中一些特定掺假物的鉴别方法作一些介绍,当通过感观或显微镜观察怀疑鱼粉中掺入某种物质时,可以作为鉴别的参考。

1、鱼粉中掺入植物质的检测凡植物来源的掺假物均含有淀粉和木质素。

淀粉可与碘化钾反应,产生蓝色或蓝黑色化合物;木质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间苯三酚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

故利用上述两种反应,即可迅速检测鱼粉中是否含有植物来源的掺假物。

检测方法:①取被检鱼粉1~2g放入试管中,加4~5倍蒸馏水加热至沸以浸出淀粉。

冷却后,滴入1~2滴碘-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6g加入1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2g碘,溶解后摇匀,置棕色瓶中保存),若溶液立刻出现蓝色或黑蓝色,表明鱼粉中掺入淀粉。

鱼粉的品质鉴定与掺假识别

鱼粉的品质鉴定与掺假识别

鱼粉的品质鉴定与掺假识别摘要:鱼粉是指以全鱼或鱼的部分(含杂碎)为原料,经干法(蒸干、脱脂、粉碎)或湿法(蒸煮、压榨、烘干、粉碎)制成的饲用物质。

鱼粉是蛋白质饲料中品质最优、使用效果最好的一类。

1特征 1.1感官特征纯鱼粉一般为黄棕色或黄褐色,另有少量的白鱼粉、红鱼粉和灰白鱼粉等,依鱼粉是指以全鱼或鱼的部分(含杂碎)为原料,经干法(蒸干、脱脂、粉碎)或湿法(蒸煮、压榨、烘干、粉碎)制成的饲用物质。

鱼粉是蛋白质饲料中品质最优、使用效果最好的一类。

1特征1.1感官特征纯鱼粉一般为黄棕色或黄褐色,另有少量的白鱼粉、红鱼粉和灰白鱼粉等,依鱼品种而有差别;具有烹烤过的鱼香味,并稍带鱼腥味;鱼粉为粉状,含磷片、鱼骨等,可见鱼肉纤维。

1.2显微特征立体显微镜下观察:鱼粉为小颗粒状,表面无光泽。

鱼肉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其肌纤维大多呈短断片状,易碎,卷曲,表面光滑,无光泽,半透明。

鱼骨坚硬,多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碎片,碎片的大小、形状各异,一些鱼骨呈琥珀色,其空隙为深色;一些鱼骨具有银色光。

鱼磷呈薄、平而卷曲的片状,外表面有一些同心环纹。

鉴定鱼粉的主要依据是鱼骨和鱼磷的特征。

生物镜下观察:鱼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碎片,孔隙组织为深色,纺锤形,有波状细纹,从孔隙边缘向外延伸。

2营养特性鱼粉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氨基酸的组成与比例比较平衡,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基本上与猪、鸡等体组织含量一致,这是其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钙和磷不仅富足,而且比例较适当,磷基本上都是有效磷;含有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中没有的维生素B12及部分脂溶性维生素;含促进家畜生长的未明因子;硒的含量较高,含有砷可助生长。

另据报道,鱼粉可减少消化道内的微生物,作用同抗生素。

3质量标准鱼粉的质量标准见下表:表鱼粉的质量标准质量等级国产鱼粉进口鱼粉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颜色黄棕色、黄褐色等鱼粉正常颜色粗蛋白(%)≥55504562~70粗脂肪(%)≤10121210水分(%)≤12121212盐分(%)≤3342砂分(%)≤33424品质鉴定4.1感官鉴定看和触:鱼粉呈棕黄色或黄褐色,粒度不太均匀,可见鱼肉纤维,用手捻感到质地松软,呈肉松状;鱼粉呈咸腥味,具鱼香味或干鱼片味,味淡,沙分高时打牙,盐分高时味咸,自然干制的味臭。

鱼粉常见的掺假物及快速识别

鱼粉常见的掺假物及快速识别

鱼粉掺假鉴别常见的掺假物有:菜籽粕、棉籽饼粕、花生饼粕、芝麻饼粕、大豆粉、麦麸、羽毛粉、血粉、肉骨粉、皮革粉、虾肉粉、蟹壳粉、海带粉、砂土、石粉、贝壳粉、锯末、稻壳粉等快速掺假鉴别1 感官检查法(1)视觉:优质鱼粉颜色一致,呈红棕色、黄棕色或黄褐色等。

细度均匀。

劣质鱼分类为汪黄色、青白色或黑褐色,细度和均匀度较差。

掺假鱼粉为黄白色或红黄色,细度和均匀度差。

掺入风化土鱼粉色泽偏黄。

(2)嗅觉:优质鱼粉是咸腥味;劣质鱼粉为腥臭或腐臭味;掺假鱼粉有淡腥味、油脂味或氨味等异味。

掺有棉籽听到和菜籽粕的鱼粉,有棉籽粕和菜籽粕味,掺有尿素的鱼粉,略具氨味,掺入油渣的鱼粉,有油脂味。

(3)触觉:优质鱼粉手捻质地柔软呈鱼松状,无砂粒感;劣质鱼粉和掺假鱼粉手捻有吵粒感,手感较硬,质地粗糙磨手。

如结块发粘,说明已酸败,强捻散后呈灰白色,说明已发霉。

2显微镜检查正常鱼粉形态a、鱼肉:呈黄色或黄褐色,有透明感;b、鱼骨:包括鱼刺、鱼头骨、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碎块,大小形状各异,呈白色至白黄色一些鱼骨屑成琥珀色;c、鱼鳞:平坦或卷曲的片状物,近似透明,有一些同心圆线纹;d、鱼眼:表面碎裂,呈乳色的圆球形颗粒,半透明鱼粉长期堆放,通过空气氧化而自行燃烧,呈褐色。

从镜下看不到油星,且颗粒碎小。

鱼骨同半透明的银色体变为褐黄色的半透明体,鱼肉粗糙,纤维结构看不清楚或根本看不到。

鱼粉掺假的显微镜检查:(1)掺菜籽粕鱼粉中掺菜籽粕镜下可见菜籽粕的种皮特征,种皮为深棕色并且薄,外表面有蜂窝状网孔,表面有光泽,内表面有柔软的半透明白色薄片附着。

菜籽粕的种皮和籽仁碎片不边在一起,籽仁呈淡黄色,形状不规则,无光泽,质脆。

(2)掺棉籽饼粕鱼粉中掺棉籽饼粕镜下可见棉絮纤维附着在外壳碎上及饼粕颗粒上,棉絮纤维为白色丝状物,中空、扁平、卷曲、半透明、有光泽,棉籽壳碎片为棕色可红棕色,厚且硬,沿其边缘有淡褐色和深褐色,的不同色层,并带有阶梯似的表面。

棉籽仁碎片为黄色或褐色,含有许多圆形扁平的黑色或红褪色油腺体或棉酚色腺体。

鱼粉常见的掺假物及快速识别

鱼粉常见的掺假物及快速识别

鱼粉常见的掺假物及快速识别鱼粉掺假鉴别常见的掺假物有:菜籽粕、棉籽饼粕、花生饼粕、芝麻饼粕、大豆粉、麦麸、羽毛粉、血粉、肉骨粉、皮革粉、虾肉粉、蟹壳粉、海带粉、砂土、石粉、贝壳粉、锯末、稻壳粉等快速掺假鉴别1 感官检查法(1)视觉:优质鱼粉颜色一致,呈红棕色、黄棕色或黄褐色等。

细度均匀。

劣质鱼分类为汪黄色、青白色或黑褐色,细度和均匀度较差。

掺假鱼粉为黄白色或红黄色,细度和均匀度差。

掺入风化土鱼粉色泽偏黄。

(2)嗅觉:优质鱼粉是咸腥味;劣质鱼粉为腥臭或腐臭味;掺假鱼粉有淡腥味、油脂味或氨味等异味。

掺有棉籽听到和菜籽粕的鱼粉,有棉籽粕和菜籽粕味,掺有尿素的鱼粉,略具氨味,掺入油渣的鱼粉,有油脂味。

(3)触觉:优质鱼粉手捻质地柔软呈鱼松状,无砂粒感;劣质鱼粉和掺假鱼粉手捻有吵粒感,手感较硬,质地粗糙磨手。

如结块发粘,说明已酸败,强捻散后呈灰白色,说明已发霉。

2显微镜检查鱼粉为黄褐色或黄棕色等轻质物,按鱼肉、鱼骨和鳞的特征查以鉴别。

鱼肉镜下观察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类似肉粉,只是颜色浅。

鱼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银色体,其空隙呈深色的流线形波状线段,似鞭状葡萄板,从根部尚感着整个边缘向外伸出。

鱼鳞表面碎裂,形成乳白色的玻璃珠。

鱼粉长期堆放,通过空气氧化而自行燃烧,呈褐色。

从镜下看不到油星,且颗粒碎小。

鱼骨同半透明的银色体变为褐黄色的半透明体,鱼肉粗糙,纤维结构看不清楚或根本看不到。

鱼粉掺假的显微镜检查:(1)掺菜籽粕鱼粉中掺菜籽粕镜下可见菜籽粕的种皮特征,种皮为深棕色并且薄,外表面有蜂窝状网孔,表面有光泽,内表面有柔软的半透明白色薄片附着。

菜籽粕的种皮和籽仁碎片不边在一起,籽仁呈淡黄色,形状不规则,无光泽,质脆。

(2)掺棉籽饼粕鱼粉中掺棉籽饼粕镜下可见棉絮纤维附着在外壳碎上及饼粕颗粒上,棉絮纤维为白色丝状物,中空、扁平、卷曲、半透明、有光泽,棉籽壳碎片为棕色可红棕色,厚且硬,沿其边缘有淡褐色和深褐色,的不同色层,并带有阶梯似的表面。

6大原料掺假识别法

6大原料掺假识别法

6大原料掺假识别法一、鱼粉。

常掺有棉子饼、菜子饼、尿素、泥沙等物质。

⑴感官检查法:合格的鱼粉颗粒大小一致,肉眼可见大量鱼肌纤维及少量鱼刺、鱼鳞、鱼眼等,颜色呈浅黄色、黄棕色或黄绿色,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黏,有鱼腥味、无异味。

掺假的鱼粉可见形状、颜色不一的杂质,少见或不见鱼肌纤维、鱼刺、鱼鳞、鱼眼等,成粉状或颗粒过细,易结块,手握结实成团,鱼腥味淡,有异味。

⑵气味测试法:取鱼粉约20克和大豆饼10克放入三角瓶中,加入适量水,盖紧瓶盖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盖子,若能闻到氨的气味,则说明掺有尿素。

二、豆饼(粕)。

常掺有泥沙、碎玉米或石粉等物质。

⑴水浸法:取样品25克放入盛有250毫升水的碗中,浸泡2-3小时,然后轻轻搅动,若掺有泥沙,则分层明显,上层为豆饼,下层为泥沙。

⑵碘酒鉴别法:取少量样品放在干净的白瓷盘中铺平铺薄,滴上几滴碘酒,1分钟后,若有物质变为蓝黑色,则说明掺有玉米、稻壳等物质。

三、麸皮。

常掺有滑石粉、米糠等物质。

将手插入一堆麸皮中抽出手,若手上粘有白色且不易抖落的细末,则说明掺有滑石粉。

用手抓一把麸皮用力握,能成团的为纯正麸皮,若握时有胀感,则说明掺有稻糠。

四、骨粉。

常掺有石粉、贝壳粉、细砂等。

⑴肉眼观察法:纯正的骨粉呈灰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部分颗粒呈蜂窝状,掺假骨粉的仅有少许蜂窝状,若是假骨粉则完全没有蜂窝状颗粒,掺贝壳粉的骨粉色泽发白。

⑵稀盐酸溶解法:将样品倒入稀盐酸中,真骨粉会发出“沙沙”声,骨粉颗粒表面不产生气泡,最后基本溶解,稀盐酸液变浑浊。

⑶焚烧法:取少许样品放入试管中,置于火上焚烧,真骨粉产生蒸气,并伴有刺鼻的烧头发味,而掺假骨粉焚烧产生的蒸气和气味较少。

五、贝壳粉。

质量差的贝壳粉呈面粉状或碎骨状,含钙量低。

质量好的贝壳粉应含70%以上的高粱粒大小的小贝壳、30%以内的碎面。

大贝壳粉碎后含钙量为36%。

六、蛋氨酸。

市售掺假蛋氨酸常被掺入淀粉、葡萄糖粉、石粉等物质。

掺假鱼粉的鉴别与检测方法鱼粉鉴别

掺假鱼粉的鉴别与检测方法鱼粉鉴别

掺假鱼粉的鉴别与检测方法(2004年5月28日)鱼粉是生产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也是鱼类主要的动物蛋白源,因此鱼粉质量的好坏,对饲养效果的影响相当大。

根据多年的经验和从事饲料营养分析的经历,笔者总结出检测及鉴别掺假鱼粉的办法。

一、鱼粉掺假的方式(一)、优质鱼粉中掺入劣质鱼粉。

把价低质劣的鱼粉掺入到优质鱼粉中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并以优质鱼粉价格出售。

(二)、鱼粉中掺入外来有机物。

把低成本原料等外来有机物掺入鱼粉中,以假乱真。

如将颜色与鱼粉相似的棉子饼粉和菜子饼粉或血粉掺入鱼粉中,使购买者难以辨认;将锯末粉和稻壳粉掺入鱼粉中,增加鱼粉的疏松度,用手摸起来与优质鱼粉一样疏松;将粗蛋白含量高但可消化蛋白含量低的血粉和羽毛粉掺入鱼粉中,竟得起粗蛋白测定的检验。

(三)、鱼粉掺入外来无机物。

为了增加掺假鱼粉的含蛋量将尿素硫胺等含非蛋白含氮物掺入鱼粉中,以经得起含氮量高低的测定;有时将细砂或石粉掺入鱼粉中,增加鱼粉的比重;更有甚者,直接将水掺入鱼粉中,增加鱼粉的重量,使含水率高达15%—18%,这对鱼粉的贮藏十分不利。

二、掺假鱼粉的鉴别与检测方法根据鱼粉中掺假的方式和掺假的方法特点,对掺假鱼粉采用定量化学分析和微观及宏观定性方法进行鉴别和检测。

一般来说,对于普通的掺假鱼粉,采用定性鉴别及检测法就能够加以识别;对于高科技的掺假鱼粉,要在定性鉴别法的基础上,结合定量化学分析检测法才能鉴别。

(一)、养分组成的定量分析与检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于1983年11月25日发布了一项标准SC118—83(1984年6月1日开始实施),对鱼粉的物理、化学指标、卫生标准、取样方法、检验规则、以及运输条件及要求、仓储条件及要求都一一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其中物理、化学指标见表。

注:1、蛋白质系指蛋白质。

鱼粉中不允许添加非鱼粉原料的含蛋物质。

2、脂肪系指粗脂肪。

3、盐份系指以绿化钠为代表的绿化物。

4、砂份系指酸不溶性灼残渣。

养分组成的定量分析是根据SC 118—83标准中的检测分析方法对被检测鱼粉进行营养分析,结合对照以上物理、化学标准即可判断所检测鱼粉的质量。

浅谈鱼粉掺假鉴别的5大常用方法

浅谈鱼粉掺假鉴别的5大常用方法

浅谈鱼粉掺假鉴别的5大常用方法鱼粉是一种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原料,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饲料中。

其蛋白含量高,蛋白质消化率可达90%左右;氨基酸组成齐全、平衡,其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都较高;钙磷含量较高,比例良好,利用率高;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也特别丰富,此外还含多种未知生长因子,适口性好,因而在水产饲料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其使用量大,市场价格高,所以掺假掺杂现象特别普遍。

下面介绍一些常规的检测手段,来定性地判断鱼粉的掺假掺杂情况。

常用的方法有感官鉴别法、镜检鉴别法、近红外技术鉴别法、物理鉴别法、化学鉴别法和氨基酸组分测定等鉴别法。

1感官鉴别1.1观察色泽色泽一致没有任何“载体”的,比如鱼骨、鱼片、鱼鳞、鱼眼的一般是配方鱼粉。

1.2闻气味好鱼粉有清香鱼粉气味,掺假鱼粉有腥臭味、氨味、酸败味,掺有植物性木质素类原料的有夹杂的植物味道,掺有其他动物源性饲料的混杂动物气味。

1.3口感口感是识别鱼粉的杀手锏。

好鱼粉入口即化,有清香鱼片的味道,掺假鱼粉则含而不化,有辣味、涩味、苦味、哈喇味等。

1.4触觉拇指与食指轻捻鱼粉,好鱼粉细腻光滑,掺假鱼粉粗劣有细小颗粒。

1.5灼烧正常鱼粉电磁炉烘烤有鱼香味,若有难闻、异臭或者芳香味均为掺假鱼粉。

2镜检鉴别在显微镜下,鱼肉颗粒较大,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呈黄色或黄褐色,有透明感,形碎蹄筋,似有弹性;鱼骨(包括鱼刺、鱼头骨)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碎块,大小各异,呈白色至白黄色(一些鱼骨屑呈琥珀色),表面光滑,鱼刺细长而尖,似脊椎状,仔细观察可看到鱼刺碎块中有一大端头或小端头的鱼刺特征,而鱼头骨则呈片状,半透明,正面有纹理,鱼头骨坚硬无弹性;鱼鳞,平坦或卷曲的藻形片状物,近似透明,有一些同心圆线纹;鱼眼,表面碎裂,呈乳色的圆球形颗粒,半透明,光泽暗,较硬。

在鱼粉中和以上特征相差较远的其他颗粒或粉状物多为掺假物,可据掺假物的镜检特征加以鉴别。

2.1植物性原料鱼粉掺假掺大豆皮粉的鱼粉:鱼粉中掺入大豆皮粉,镜下可见豆皮,为黄色或黄色块状物。

鱼粉掺假鉴别

鱼粉掺假鉴别

(一)鱼粉的掺假检验A.物理方法:(1)感官检查法:根据鱼粉成分的形状、结构、颜色、质地、光泽度、透明度、颗粒度等体征来检查。

① 标准鱼粉一般为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稍显油腻的粉状物,可见到大量疏松呈粉末的鱼肌纤维及少量的骨刺、鱼鳞、鱼眼等物;颜色均匀一致,呈浅黄、黄棕或黄褐色;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不成团;有浓郁的烤鱼味,略有鱼腥味。

② 鱼粉色泽随鱼种而异,墨罕敦鱼粉呈淡黄色或淡褐色,沙丁鱼粉呈红褐色,白鱼粉为淡黄色或灰白色。

加热过度或含油脂高者,颜色加深。

如果鱼粉色深偏黑红,外观失去光泽,闻之有焦糊味,为储藏不当引起自燃的烧焦鱼粉。

如果鱼粉表面深褐色,有油臭味,是脂肪氧化的结果。

如果鱼粉有氨臭味,可能是贮藏中脂肪变性。

如果色泽灰白或灰黄,腥味较浓,光泽不强,纤维状物较多,粗看似灰渣,易结块,粉状颗粒较细且多成小团,触摸易粉碎,不见或少见鱼肌纤维,则为掺假鱼粉,需要进一步检验。

(2)漂浮法:取少许样品放入洁净的玻璃杯中,加入10倍体积的水,剧烈搅拌后静置。

观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如果水面有羽毛碎片或植物性物质(稻壳粉、花生壳粉、麦麸等)或水底有沙石等矿物质,说明月份中掺入该类物质。

(3)气味测试法:根据样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判别是否掺入植物性物质。

真品燃烧时是毛发燃烧的气味,如果出现谷物干炒的芳香味,说明掺入植物性物质。

另外还可以根据气味判别是否掺入尿素。

只需要取样品20克放入小烧杯中,加10克生大豆粉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塞子后如果能闻到氨气味,说明掺入尿素。

(4)汽泡鉴别法: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白醋,如果出现大量汽泡并发出吱吱声,说明掺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等物。

(5)显微镜检法:显微镜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识别出大多数掺假物,但因为需要使用立体显微镜,故一般常用于大中型饲料企业或养殖户。

使用显微镜检法需要熟悉一些常见掺假物的典型显微特征。

谷壳粉中谷壳碎片外表面有纵横条纹;麦麸中麦片外表面有细皱纹,部分有麦毛;棉籽饼中棉籽壳碎片较厚,断面有褐色或白色的色带呈阶梯型,有些表面附有绵丝;菜子饼中菜籽壳为红褐色或黑色,较薄,表面呈网状;贝壳粉颗粒方形或不规则,灰白色,不透明或半透明;花生壳有点状或条纹状突起,也有成锯齿状;碱处理的骨粒出现小孔。

鱼粉的品质鉴定与掺假识别

鱼粉的品质鉴定与掺假识别

02
鱼粉的掺假识别
掺入无机物
01
02
03
掺入石灰粉
鱼粉中掺入石灰粉会导致 钙含量过高,影响鱼粉的 营养价值。
掺入石膏粉
鱼粉中掺入石膏粉会导致 磷含量过高,影响鱼粉的 营养价值。
掺入水泥
鱼粉中掺入水泥会导致钙 、磷含量过高,影响鱼粉 的营养价值。
掺入有机物
掺入羽毛粉
鱼粉中掺入羽毛粉可以增加鱼粉的蛋白质含量, 但会影响鱼粉的营养价值。
对养殖动物造成应激和伤害
掺假鱼粉可能会导致动物出现应激反应,如食欲不振 、体重下降、生长缓慢等,从而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生 产性能。
某些掺假成分可能会对动物的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 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05
鱼粉品质与掺假的监管措施建议
加强生产与流通环节的监管
生产环节
加强对鱼粉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生产过程 符合质量标准,防止在生产环节进行掺假。
掺假鱼粉可能会导致营养不平衡,缺乏某些 必要的营养素,从而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生产
性能。
浪费饲料,增加成本
掺假鱼粉会导致饲料中实际营养成分与标签不符,养 殖户因此需要购买更多的饲料来满足动物的需求,从 而造成浪费和增加成本。
购买掺假鱼粉可能会使养殖户在饲料采购上花费更多 的资金,增加了养殖成本,降低了养殖业的盈利能力 。
流通环节
对鱼粉的流通渠道进行监管,防止不法商贩 在流通环节进行掺假或以次充好。
加强使用环节的抽查与检测
抽查
对使用鱼粉的养殖场、饲料厂等场所进行定期抽查,确 保所使用的鱼粉质量符合要求。
检测
建立鱼粉质量检测实验室,对鱼粉进行成分分析、质量 检测等,确保鱼粉的质量和安全性。
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加强行业自律

饲料级鱼粉掺假鉴别

饲料级鱼粉掺假鉴别

色, 木质素在强酸条 件下 。 与 间苯三 酚反 应 , 可呈
现 红 色 ,因 此 可 以 进行 定性 鉴定 鱼 粉 中的掺 假植
物产 品 。
3 . 1 . 1淀粉的 检 出。 利用碘 一碘 化钾 遇淀 粉变 蓝这一
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机 理 , 可 鉴定 鱼 粉等 动 物性 饲料 中是 否混 有淀
粉质 物质 。 方法 :取试 样 1 ~2 g 于小 烧杯 中 ,加 入 1 0 m g 水加 热 2~3 m i n浸取 淀 粉 ,冷却 后滴 入 1 2滴碘
方法 : 取试 样 少许 用 间苯 三酚溶 液 ( 将问苯_ 二酚 2 g
溶于 1 0 0 mL 9 0 %乙醇 中) 浸湿 , 放置约 5 m i n后 , 滴 加浓盐酸 l 一2滴 , 观察颜色 , 如果 试 样 呈 深 红 色 , 则 表 明试样 中含 有木质 素 。 3 . 1 . 3 碳 酸 盐的检 出。把 少量 试样 放人 稀盐 酸 f HC I :
其空 隙 为深 色 ; 一些 鱼 骨具 有 银 色光 。鱼 骨 碎 片 的 大小 、 形状各异 , 鱼体各部分( 头、 尾、 腹、 脊) 的骨 片 特征 也不 相 同。鱼鳞 为薄 、 平或卷 曲的片状 物 , 近透
明, 外 表 面 有 一些 同心 环 纹 , 有 深 色 带 及 浅 色 带 而
微信号 : z g d wb j
可 以通 过微 信发 送关键 词 “ 目次” , 即可 随时获得 C , - T 1 的篇 名和 作者 名 。
异物 存 在 。通 常需 检 测 的成 分是 真 蛋 白 、 氨基 酸 等
常规成 分。具体检测方法可参照有关 国家标 准进
行 。■( 编 辑: 何 芳)

掺假鱼粉的质量鉴定_张大林

掺假鱼粉的质量鉴定_张大林

鱼粉是畜、禽、水产饲料中非常重要的动物性蛋白质原料。

由于其价格相对较高,市场上的鱼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现象相当普遍。

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合格的鱼粉,除一部分是变质鱼粉外,更多的是掺假鱼粉。

用作掺假的植物性原料有稻壳粉、棉粕和菜粕等,动物性原料通常有羽毛粉、蟹壳粉、血粉、虾壳粉、贝壳粉等。

有的则将鱼的下脚料、鱼溶浆及劣质的小干鱼充作全鱼粉。

更有甚者,还有掺入细砂或尿素等非蛋白氮等。

在掺假物中,许多原料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必需氨基酸含量不平衡,使蛋白质吸收率较差。

如血粉中的粗蛋白质可达80%左右,但亮氨酸含量极低,因氨基酸不平衡,消化吸收差;水解羽毛粉的粗蛋白含量高达80%~90%,但其中的蛋氨酸、色氨酸、组氨酸极缺乏,利用价值低。

有的掺假物中还含有有毒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如棉粕中含有棉酚和环丙烯脂肪酸抗营养因子对蛋鸡、种猪、妊娠母猪均不适宜使用。

鱼粉中掺有尿素等非蛋白氮,可造成禽类的大批死亡。

掺入沙分,影响适口性,严重的导致便秘,消化不良。

因此,鱼粉的掺假不但降低了鱼粉本身的品质,而且会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一些掺假成分如果在鱼粉中的含量过大,还可能产生中毒现象。

1掺假鱼粉的感官鉴定用闻、看、尝、烧和洗的方法鉴定。

此法简便易行,在缺乏其他必备化学检测手段的情况下,可采用该法,也可作为实验室检测的辅助手段。

优质鱼粉气味纯正,嗅闻时具有较浓的烤鱼香味,无异嗅。

而变质鱼粉常有怪味和臭味,既无香味又无臭味则有可能掺假,有焦味则为储存不当引起自燃的烧焦鱼粉,有哈味则是由于鱼粉中的脂肪氧化的结果,有氨臭味则为鱼粉储存中的蛋白变性。

质量好的鱼粉较细,手捏松软,无杂质,外观颜色比较均匀,呈黄白色至黄褐色或红褐色,可见丝状的鱼肉松。

掺杂或变质鱼粉,颜色往往发暗或不均匀,多呈褐黑色,油性小或无油性。

如鱼粉为灰白色或灰黄色,鱼味不正,腥味较浓,无光泽,粗看象灰渣,易结块,粉状颗粒较细且多成团,触摸易粉碎,不见或少见肌肉束,此鱼粉则为掺假鱼粉,须作进一步的鉴定。

常见原料的掺杂、伪造的检测与鉴定

常见原料的掺杂、伪造的检测与鉴定

常见原料的掺杂、伪造的检测与鉴定(一)鱼粉的掺假检验A.物理方法:(1)感官检查法:根据鱼粉成分的形状、结构、颜色、质地、光泽度、透明度、颗粒度等体征来检查。

①标准鱼粉一般为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稍显油腻的粉状物,可见到大量疏松呈粉末的鱼肌纤维及少量的骨刺、鱼鳞、鱼眼等物;颜色均匀一致,呈浅黄、黄棕或黄褐色;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不成团;有浓郁的烤鱼味,略有鱼腥味。

②鱼粉色泽随鱼种而异,墨罕敦鱼粉呈淡黄色或淡褐色,沙丁鱼粉呈红褐色,白鱼粉为淡黄色或灰白色。

加热过度或含油脂高者,颜色加深。

如果鱼粉色深偏黑红,外观失去光泽,闻之有焦糊味,为储藏不当引起自燃的烧焦鱼粉。

如果鱼粉表面深褐色,有油臭味,是脂肪氧化的结果。

如果鱼粉有氨臭味,可能是贮藏中脂肪变性。

如果色泽灰白或灰黄,腥味较浓,光泽不强,纤维状物较多,粗看似灰渣,易结块,粉状颗粒较细且多成小团,触摸易粉碎,不见或少见鱼肌纤维,则为掺假鱼粉,需要进一步检验。

(2)漂浮法:取少许样品放入洁净的玻璃杯中,加入10倍体积的水,剧烈搅拌后静置。

观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如果水面有羽毛碎片或植物性物质(稻壳粉、花生壳粉、麦麸等)或水底有沙石等矿物质,说明月份中掺入该类物质。

(3)气味测试法:根据样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判别是否掺入植物性物质。

真品燃烧时是毛发燃烧的气味,如果出现谷物干炒的芳香味,说明掺入植物性物质。

另外还可以根据气味判别是否掺入尿素。

只需要取样品20克放入小烧杯中,加10克生大豆粉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塞子后如果能闻到氨气味,说明掺入尿素。

(4)汽泡鉴别法: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白醋,如果出现大量汽泡并发出吱吱声,说明掺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等物。

(5)显微镜检法:显微镜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识别出大多数掺假物,但因为需要使用立体显微镜,故一般常用于大中型饲料企业或养殖户。

使用显微镜检法需要熟悉一些常见掺假物的典型显微特征。

掺假鱼粉的鉴别及检测

掺假鱼粉的鉴别及检测
畜 牧 兽医
饲料兽药
掺假鱼粉的鉴别及检测
高艳 云 ,陆 宝盛 z
( 河南大德生物技术有 限公 司,河南 郑州 1 .
中 图分 类号 ¥1. 86 8 4 文献 标 识 码 C
4 04; 5 04
2辽宁省开原市种畜禽监督管理站 ,辽宁 开原 12 0) . 130
文 章 编 号 17 — 6 22 1)4 0 5 — 2 6 2 9 9 (000 — 0 0 0
鱼粉不仅 是配合饲料最 常用 的优 质动物性蛋 感 ,不 结块 ,不 发粘 ,不 成 团;具有烤鱼 香味 , 白源 ,其矿物质 、维生素含 量也特 别丰富,适 口 稍有鱼腥 味,无酸 败杂质、大的鱼骨或刺、酸败 性好 ,因而在饲 料生产 中具有 极其重 要 的作用 。 味 。而掺假鱼粉在颜 色、颗粒 以及其他特 征上 都
1 感官检验法
根 据鱼粉 成分 的形状 、结构 、颜 色 、质 地 、 不见或少见鱼肌 纤维 ,则为掺假鱼粉 ,需要进一
光泽度 、透 明度 、颗粒度特征进行鉴 定。标准鱼 步检验 。③ 品尝 。含盐量是判 断鱼粉质量 高低 的 粉颗粒大小一般 比较均匀一致 ,有大量疏松呈粉

个标准 。凡优质鱼粉含盐量 均低 , 口尝几 乎感
l 稿 日期 J 0 9 1 — 5 收 0 — 2有相 当 比例 的猪发病 , 种 也有 关系 ;而 氟 苯尼 考和 恩 诺沙 星 这两 种药 遇上 天气 突变 等应 激 因素 时 ,发病率 高达 2 物 ,不论在控 制病 猪死亡率上还是在有效率 治愈 %~ 3 %,加上饲养 管理条件不佳 ,消毒工作不全面 、 率上都表现 出很好 的疗效 。根据本育种 中心 的实
断。本次试验 由于条件 的限制 并没有 进行实验室 发用 药 。② 定 期用 药 :妊娠 母 猪在 分 娩 前 1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掺假鱼粉的鉴别2009-10-29随着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原料,特别是一些优质蛋白质饲料日趋短缺。

一些人为谋取暴利常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向饲料原料掺入一些伪杂物质,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原料品质,给配方制定带来一定困难,而且市使饲料厂和养殖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作为优质蛋白源的鱼粉掺假现象更为突出。

常见的有掺入非蛋白含氮化合物、血粉、羽毛粉和鞣革粉等。

下面对当前鱼粉的掺假的鉴别方法作一些介绍,以供参考。

(一)鱼粉中掺入植物质的检测凡植物来源的均含有淀粉和木质素。

淀粉可与碘化钾反应,产生蓝色或蓝黑色化合物;木质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间苯三酚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

故利用上述两种反应,即可迅速检测鱼粉中是否含有植物来源的掺假物。

检测方法:(1)取被检鱼粉1~2克入试管中,加4~5倍蒸馏水加热至沸以浸出淀粉。

冷却后,滴入1~2滴碘-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6克加入100毫升蒸馏水中,再加入2克碘,溶解后遥匀,置棕色瓶中保存),若溶液即现蓝色或黑蓝色,表明鱼粉中掺入淀粉。

(2)取被检粉碎鱼粉少许平铺入表面皿中,用间苯三酚液(2克间苯三酚溶入100毫升90%乙醇中)浸湿,放置5~10分钟,再滴加2~3滴浓盐酸,若试样中出现散布的红色点,说明鱼粉中掺入了含木质素物质。

(二)鱼粉中掺入血粉的检测血粉中含有铁质,该铁质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作用,能分解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使联苯胺氧化成联苯胺蓝,出现蓝色环、点。

根据环点的有无,即可判断出鱼粉是否掺入血粉。

检测方法:取少许被检鱼粉入白瓷皿或白色滴板中,加联苯胺-冰乙酸混合液数滴(1克联苯胺加入100毫升冰乙酸中,加150毫升蒸馏水稀释)浸湿被检鱼粉,再加3%过氧化氢液一滴,若掺有血粉被检样即显深绿或蓝绿色。

(三)鱼粉中掺入非蛋白氮化合物的检测1、鱼粉中掺入铵盐、尿素的检测铵盐一般均含氨态氮。

尿素在碱性条件下经脲酶催化也可生成氨态氮。

奈氏试剂可与氨态氮反应生成棕红色胶体络合物,并可依红棕-红褐-深红色的颜色变化,判断其掺入量的多少。

检测方法:(1)奈氏试剂法:取被检鱼粉1~2克加入250毫升烧杯中,加蒸馏水25~50毫升,混合均匀后静置20分钟,以便掺入的铵盐或尿素充分溶入水,备用。

另取试管一支,加奈氏试剂2毫升(称碘化钾5克加入5毫升蒸馏水中,边搅拌边滴加25%氯化汞饱和液至稍有红色沉淀出现。

再加40毫升50%NaOH溶液,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混匀入棕色试剂瓶中保存)。

然后沿管壁用滴管加上述被检样浸出液1~2滴,液面立即出现棕红色环,表明有铵盐掺入。

若液面出现白或黄色环,可疑有尿素掺入,再用脲酶法进行进一步检测。

(2)脲酶法① 取10克被检鱼粉于烧杯中,加100毫升蒸馏水搅拌、过滤,取滤液少许于点滴板上,加2~3滴甲基红指示剂(0.1克甲基红溶入100毫升95%乙醇中),再滴加2~3滴脲素酶溶液(0.2克脲素酶溶入100毫升95%乙醇中).在40~50℃水浴上加热1~2分钟,静置5分钟。

若点滴板上呈深红紫色,说明鱼粉中掺入了尿素。

无脲素酶时,可用下法检测。

取两份1.5克被检鱼粉入两支试管中,其中一支加入少许黄豆粉,然后两管各加入5毫升蒸馏水,摇匀后置60~70℃恒温水浴锅中3分钟,再滴加2~3滴甲基红指示剂。

若加生黄豆粉的试管中呈较深紫红色,说明鱼粉中掺入了尿素。

②称取被检鱼粉2~3克加入250毫升三角瓶中,加蒸馏水100毫升,黄豆粉滤液20毫升(5克生黄豆粉人100ml水中浸泡lh,过滤),加塞摇匀。

置40-45℃水浴锅内温热30min(温度不宜超过45℃,否则脲酶失活)、最后用镊子取红色石蕊试纸一条浸人该溶液中,若试纸变蓝;表明被检鱼粉掺有尿素。

(3)定量法。

取一个500ml烧瓶置可凋温电炉上,用玻璃管,皮管连接冷凝管,冷凝管口浸人滴有 3 滴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指示剂和 50ml l%的硼酸接收液中,接通冷凝水,此即定量检测的蒸馏装置。

然后将怀疑掺有尿素的样本液快速无损地倒人烧瓶中(三角瓶用蒸馏水冲洗3次,使所有残液、残渣全部人烧瓶中),并加蒸馏水至烧瓶1/2处。

加热瓶内溶液至沸腾后调低电炉温度,使溶液保持沸而不溢状态。

当蒸馏出瓶内溶液1/3后,用红色石蕊试纸蘸一下冷凝管口的馏出液,若试纸不变色,停止蒸馏。

用标准的HCI溶液滴定接收液呈灰红色即为终点。

根据所耗HCI毫升数即可计算出试样中掺人尿素的百分含量。

试样中尿素含量%=0.03*V*N/W V一滴定所耗标准HCI液毫升数 N-HCI标准液的实际当量浓度 W一试样重量 0.03一尿素含氮相对V、N的比值。

(4)格里斯试剂法。

该法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尿素与亚硝酸钠作用,产生黄色反应。

若无尿素,则亚硝酸钠与对氨基苯磺酸发个重氮反应,其产物与a 一萘胺起偶氮作用,呈紫红色。

检测方法:取被检鱼粉 1克人烧杯中;加 20ml 蒸馏水混匀,静置 20min。

取上清液 3ml人 50ml三角瓶中,加 1%亚硝酸钠液lml、浓 H2SO41ml,摇匀后静置 5min、待泡沫消失后,加格里斯试剂(酒石酸89克,对氨基苯磺酸10克,α一萘胺1克,混匀研碎,置棕色瓶保存)0.5g,摇匀.显黄色说明被检样掺有尿素,显紫红色说明未掺。

2、鱼粉中掺入双缩脲的检测该法依据双缩脲在碱性介质中可与Cu2+结合成紫红色化合物的原理,检测鱼粉中是否掺有双缩脲。

检测方法:称取被检鱼粉2g入2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静置10min,用干燥滤纸过滤。

取滤液4ml入试管中,加 6mol/LNaOH溶液 1ml,再加 1.5%CuSO4液 lml,摇匀后立即观察,溶液显蓝色表示未掺,显紫红色说明掺有双缩脲,且颜色越深,掺人比例越大。

(四)鱼粉中掺入鞣革粉的检测鞣革粉中铬经灰化后部分可变成6价铬,6价铬在强酸溶液中能与均二苯胺基脲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水溶性铬--二苯硫代偕肼腙化合物。

该反应极为灵敏,微量铬即可检出。

检测方法:取被检鱼粉1~2g入瓷坩锅中,炭化后人茂福炉灰化。

冷却后,川少许蒸馏水将灰分湿润,加 10ml2 NH2SO4液使呈酸性,再加数滴均二苯胺基脲溶液(0.2~0.5克均二苯胺基脲溶入90%乙醇中),片刻后若出现紫红色,即证明有鞣革粉掺人。

注:上述各法同样适于玉米蛋白粉、饲料酵母等的掺假检测。

(五)鱼粉中掺入氯化物的检测1 硝酸银法氯化物与稀硝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根据沉淀有无,即可判定是否接人氯化物。

检测方法:取被检鱼粉 l~2g入 20m1试管中,加 15ml硝酸(1:2),摇匀后静置 2-3min备用;用吸管吸取上述上清液2一3滴于载玻片上,加2~3滴5%硝酸银溶液,若掺有氯化物即产生白色沉淀(同时用正常鱼粉作对比检测);为证实上述结果,可在白色沉淀上滴加1~2滴NH4OH(1+1),滴处沉淀溶解消失,即可进一步确定。

2 硝酸银一铬酸钾法鱼粉中CL-含量较高时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并与铬酸钾作用呈现黄色。

检测方法:取5ml0.01mol/LagNO3液入试管中,加 2滴 10%铬酸钾溶液,然后再加被检样少许,充分混匀。

若试管中溶液呈黄色,说明样中氯离子含量>0.14%(同时做正常鱼粉对比测定)。

(六)鱼粉中掺人钙质的检测碳酸盐与稀盐酸作用,产生CO2气泡,根据气泡有无即可鉴别。

检测方法:取被检鱼粉少许人试管中,加人适量稀HCI(1+3)混摇后观察,若掺入钙质,即有气泡上浮,量大时还会发出吱吱响声。

(七)鱼粉、家禽副产物中掺入禽粪的检测禽粪中含有尿酸,若饲料中混人或掺人禽粪,则可通过检测尿酸确认。

检测方法:置少许被检样子蒸发皿中,加人l+l硝酸充分湿润,在水浴锅上蒸干,若有尿酸存在;则被检样外围呈红褐色。

为确证,可滴加氨水显紫色(紫尿酸液)。

(八)鱼粉中掺入羽毛粉的检测(l)取 2份各 1克左右被检鱼粉入两只 500ml三角瓶中,一瓶加 1.25%H2SO4液 100ml;另一瓶加 5%NaOH液 100ml,划线后煮沸 30min(微火,并不断添加蒸馏水以保持煮沸的酸碱浓度),静置,弃去上清液、用接种棒蘸取两瓶中残渣少许分别置两个载玻片上;要求薄层摊开。

在50-100倍显微镜下观察。

观察可见,经1.25%H2SO4处理的残渣,掺入由浅色羽制得的水解羽毛粉,颜色呈金黄色;掺入由深杂色羽制得的水解羽毛粉,颜色是深褐至黑色。

其镜下主要特征是:完全水解的羽毛粉呈半透明微粒状,像松香颗粒,颜色以黄为主,夹有灰色、褐色或黑色颗粒;光照有反光。

水解不完全的羽毛粉,羽干像半透明塑料管(有时为空心竹节状),呈黄、白至褐色,长短不一,表面光滑、透明、羽毛脱落处多有锯齿边,加热过度者消失。

羽支呈长、短碎片,蓬松,半透明,光泽暗淡,呈白或黄色,若加热过度呈黑色。

羽小支呈粉状,白色或呈奶油色,40倍显微镜下为小而松脆的碎片,有光泽并结团。

羽根呈圆扁管状,黄至褐色,粗糙。

坚硬,有光滑的边。

一般优质水解羽毛粉,上述结构特点往往多被破坏,呈碎玻璃样小粒。

所以镜检时应仔细搜索未水解羽毛或水解不完全羽毛,以利鉴别。

然而经5%NaOH 处理的被检样,因全部被溶,故无法见到任何羽毛痕迹。

(2)取被检鱼粉10克入100ml烧杯中,加人四氯化碳80ml、搅拌后静置沉淀。

将漂浮层倒人滤纸过滤,滤物用电吹风吹于。

取少许风干滤物置载玻片上,于30~50倍显微镜下观察,除见有表面粗糙.具纤维结构的鱼肉颗粒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