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现象及对策
高校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高校学生“厌学”现象日益严重,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关注焦点。
厌学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绩,也对学生的整体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深入分析高校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进步。
一、原因分析1. 学习压力大:目前,高校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包括来自家庭、社会以及学校的各种压力。
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学校则要求学生在各项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些都给学生增加了很大的学习压力,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2. 缺乏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或专业缺乏兴趣,导致他们无法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出现了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3. 缺乏学习动力: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环境、性格特点等因素,缺乏学习的动力,对学习缺乏积极性。
长期以来,学校过于注重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4. 学习方式不当:一些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当,导致了学习效果不佳,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这些学生可能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科学等问题,需要改进学习方式。
二、对策研究1. 减轻学习压力: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学校应该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家长也应该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分苛刻,让孩子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成长。
2. 注重兴趣培养: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
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学习之外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3. 激发学习动力: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
学校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 教育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学校应该教育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教育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正确运用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厌学症的表现与解决措施
厌学症的表现与解决措施厌学症,又称学习逆反症或学习无助症,是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厌倦学习、懒惰不思进取,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家庭学习中都很难产生积极进取的态度。
如果厌学症对长期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就需要重视并深入了解其表现与解决办法。
壹、厌学症的表现(一)课堂表现1、掉队、成绩下滑。
许多厌学症的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掉队,成绩下滑,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变得敷衍了事。
2、缺乏提问、不参与讨论。
厌学症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缺乏积极性,不对老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回答,并且不善于与同学讨论。
3、难以集中注意力。
由于缺乏兴趣,厌学症学生在课堂上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不能够抓住老师讲解的重点。
(二)家庭学习表现1、对学习时间的懒散。
厌学症的学生在家庭学习中往往对学习时间很不自律,无法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2、机械学习,缺乏兴趣。
由于学习缺乏兴趣,厌学症的学生在家庭学习中往往机械地进行学习,缺乏思考,枯燥乏味。
3、对家长的教育缺乏响应,无法配合。
厌学症学生对家长的教育往往缺乏响应,无法理解家长为其设计的学习安排,并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贰、厌学症的解决办法(一)针对课堂表现因为学习的核心是课堂学习,所以针对课堂上的厌学症表现特点,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建立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并尝试多种引导方法,如故事、玩游戏等帮助学生养成习惯。
2、为学生提供留言板提高学生发言机会,预备学生发表自我见解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自主学习。
3、课程内容的分层次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对课程内容进行分层次教学,让学生能够小步快跑,不断自信,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针对家庭学习表现除了在课堂上采取对策,家庭环境,家长的陪伴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解决厌学症的重要环节:1、营造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家庭学习时,应该为其创造一个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减少学生受到干扰的机会。
2、为学生制定学习规划家长可以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按照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日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厌学现象成因与对策
学生厌学现象成因探究与对策从事教育教学多年,或多或少总会碰到学生迟到、早退、上课走神开小差、无故旷课、弃学等问题,这些都是厌学造成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及早发现并认真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原因所在,采取相应措施,遏制其发展。
这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产生厌学问题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有教育内部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学生本身的原因等等,而且这几方面的原因是相互作用的。
一、教育内部因素1、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
长期以来,社会对学校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也是主要依据成绩,并以此来影响教师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因此使得学校把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势集中在层层拔尖上,甚至有的学校分快慢班,抓快班、保尖子,这样就使多数学生的心理产生包袱,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眼看升学无望,便自暴自弃。
2、课程和教材的设置不合理。
现行课程是以学生升学为主要任务而设置的,还没有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框架。
科目设置过多,分得过细;教材内容过多,授课时间过长,这样使学生复习、消化、思考问题、完成作业、预习课程内容的时间相对减少,而且多数学科要求过高,超过大多数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学生容易畏难而退,对学习失去兴趣。
3、考试制度不合理。
学生在学校的各级各类考试,名目繁多,学生的考试压力沉重。
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机械性操作练习,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呆读死记,才能竞争取胜。
学生或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或对考试失去兴趣。
与之相反,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不少学校把它们看作“副科”,造成学生片面发展,学习生活单调,使学生容易形成厌倦情绪和疲惫心理,从而产生厌学行为。
4、教师素质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不少教师对所任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缺乏系统学习,缺乏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和灵活应用。
教学不能按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法单调,多采用“填鸭式”,把握不了重点,学生只好苦学、蛮学,整日堆在书堆里,没有思考时间和闲暇时间,从而造成一批学生厌学。
学生厌学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学生厌学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学生厌学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在当前高强度学习和考试日程下,许多学生都会出现对学习的反感和厌倦。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刻分析厌学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策略来解决它。
一、成因分析1.学习压力负担过大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生的学习负担往往很重,而且学习任务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因此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学习压力,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
2.学习环境不良学习环境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环境过于嘈杂、学习场地狭小、教学设备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变得对学习不感兴趣。
3.教育目的不清教育目的不清也是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学生往往对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对学习的渴望也就没有了。
4.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同样会导致学生失去信心和兴趣,从而变得对学习疏远。
二、对策建议1.做好压力管理工作教育者和家长都应该重视学习压力过大的问题,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调整学生的学习负担,尽量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
2.提高学习环境质量我们要把教育中心放在学生身上,使学生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3.明确教育目标教育者需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让他们把学习视为一个实现人生目标的途径,这样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积极心态和动力。
4.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育者需要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产生更多的自信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5.加强学科内涵的深入挖掘教育者还应该注重对学科内涵的深入挖掘,探索学科的内在重点和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科内涵的传达和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学生厌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小学生厌学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和对策。
一、原因分析1.学习任务过于繁重小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较多较繁重,导致小学生产生了学习厌倦感,无法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2.学习方法不当小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缺乏了解和实践,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造成学习厌倦感。
3.学习内容不吸引人教学内容乏味、单调,没有趣味性,不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导致小学生缺乏主动性。
4.家庭教育缺失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科学方法和正确的态度,使得小学生不愿意学习。
二、对策分析1.学校方面(1)减轻学习任务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量和难度,避免让小学生感到压力过大,导致学习厌倦。
(2)改进教育方式学校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解、问答、实验、讨论等等,为小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3)增加课外活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研学、科技、艺术等等,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帮助小学生拓宽知识领域,增加自信心。
2.家庭方面(1)鼓励孩子学习家长应该对孩子有耐心和关爱,以积极鼓励孩子学习。
可以采取一些适当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如制定学习计划、考试复习、讨论教材等等。
(2)树立榜样家长应该注重自身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从自己的言行上树立好榜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合理分配时间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尽量让孩子多参加一些艺术、体育或者其他有意义的活动,扩大孩子的视野,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增加兴趣爱好。
三、小结小学生厌学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都应该加大对小学生厌学的关注。
学校要改进教学方式,家长要关心孩子的情况,采取积极的行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加强与小学生的沟通,鼓励孩子自主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乐趣。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有才华、有智慧、有追求的新一代。
当前农村初中厌学现象的思考及对策
浅谈当前农村初中厌学现象的思考及对策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厌学心理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观察,了解和调查,笔者认为:在当前农村初中生中,多数学生是非观念,爱憎观念,思想道德观念是好的,这是一种自我意识成熟的表现。
但同时,厌学的现象也较为突出,面对当前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日益严重的现状,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一心理问题,如何使他们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寻求心理健康,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初中生厌学现象及成因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理当把握住求学的大好时机,何况我们生活的时代又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应该说更能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热情。
可客观现实却不容乐观,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农村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学校甚至还很严重。
面对严重的厌学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及家长均采取了许多措施,诸如加强德育工作、严格控制辍学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娱乐场所管理等,但是收效并不显著。
这需要我们对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
学生的厌学,有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在的心理原因。
1 主观原因:(1)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基础知识差,成绩跟不上。
(2)学习方法不当,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让人疲倦,厌烦的事情。
2 客观原因:(1)社会原因。
①受社会“流行文化”影响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
②受校外玩乐场所如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等影响,使贪玩的学生学习分心。
③受毕业分配,就业难及滥招生影响。
④受一些知识群体如教师等的生活仍然较为清贫,待遇较低的影响。
(2)家庭因素。
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
强制型的家长对子女用压的办法,按其主观愿望逼迫孩子学习,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放纵型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宠爱型家长对子女百般溺爱,过度迁就,使孩子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
现阶段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现阶段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现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现象,这不仅给自己的学业造成了严重影响,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对于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善现状。
一、成因分析1. 社会压力现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巨大压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往往很高,希望他们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学校也会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要求他们达到一定的学业水平。
这种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会使得学生们感到沉重与疲惫,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厌恶情绪。
2. 学习环境一些大学的学习环境并不够好,教学质量不高、师资水平不够、教学设施陈旧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难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容易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感。
3. 学习兴趣一部分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只是出于家长的选择或是盲目跟随潮流才选择了这个专业。
没有学习的兴趣,学生便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从而容易出现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二、对策建议1. 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学质量的投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调整教学方式大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更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家校合作家长应该更多地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心理和需要,适时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学校也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加大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学习指导。
4. 增强学习自觉性学生本身也要自觉提高学习动力,培养自律意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适当调整学习姿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5. 辅导学习兴趣师生之间要多沟通,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现阶段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解决的办法也是多方的。
现阶段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现阶段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及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教育已经成为了社会重要的一部分,各个家庭也普遍重视子女的教育。
现阶段大学生厌学现象依然存在,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
那么,现阶段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是什么?又该如何采取对策呢?一、成因分析1. 社会压力过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可能会感到学习没有太多的意义,因此出现了厌学情绪。
2. 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大学生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家长或老师的期望并不能成为他们的动力来源,这导致了他们厌学。
3. 课程设置不合理现阶段大学的课程设置不一定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一些学生会觉得学校的课程缺乏吸引力,从而导致了厌学现象的出现。
4. 缺乏学习技巧一些大学生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甚至没兴趣去学习。
以上就是现阶段大学生厌学现象的主要成因,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对策。
二、对策提出1. 加强学业指导学校可以加强对大学生学业的指导,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科目的选择,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2. 增加课程吸引力学校需要思考如何设计更有吸引力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3. 提高就业指导学校、家长和社会需要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和支持,让大学生感到学习的重要性。
4. 培养学习兴趣学校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同时提供相应的学习技巧指导,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
5. 建立健康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适时组织一些学术交流、文化艺术活动,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以上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现阶段大学生厌学现象带来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家长和社会也需要给予学校足够的支持,共同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业。
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大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及对策分析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厌学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心理现象。
随着大学生活的压力增大,学业负担的加重,以及社交、情感等多方面的困扰,很多学生开始出现了对学习的厌倦和抵触情绪。
本文将围绕大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予大学生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心理原因分析1. 学习压力过大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学习压力也开始逐渐增大。
学生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书本知识的学习,还需要进行实习、实践和社会实践等,这些都给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
长时间的学习和重复的教育内容也会引起学生的乏味感和抵触情绪。
2. 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在大学阶段仍然没有找到自己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对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缺乏兴趣,这导致了学习的被动性和消极性。
没有学习动力的学生往往难以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了对学习的厌倦和抵触情绪。
3. 情感困扰和社交问题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情感困扰和社交问题也是常见的心理原因之一。
学生在与同学、室友的日常交往中会遇到挫折和摩擦,甚至在情感上遭遇失败,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心理状态造成不良影响。
4. 学习方法不当很多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不能高效地掌握和吸收知识,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抵触和厌倦情绪。
学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其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使学习变得更为高效和愉悦。
二、对策分析1. 积极调整心态大学生在面临学习压力时,需要学会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的态度。
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瓶颈和挑战,但只有积极乐观地应对才能够走出困境。
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动机,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够更好地面对学习的压力。
2. 找到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每个学生都应该找到自己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只有找到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生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学习领域,增加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3. 关注情感健康和社交问题在面对情感困扰和社交问题时,学生们应该尽量去释放和宣泄自己的情绪,通过诉说和分享来缓解心理压力。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教育的普及,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不断提高。
但是,小学生厌学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不仅影响了个别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对整个班级产生不好的影响。
下面分析一下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1.教学方法单一: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低,需要老师采取全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但实际上,很多老师采用的是单一的讲授方式,让学生缺少了跨学科、思考性的素材,导致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
2.学习压力大:一些家庭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要求过高,往往给孩子们造成了很大的学习压力。
面对成堆的学习任务,学生无从下手,进而感到学习无望。
这些孩子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越来越不愿意学习。
3.学习内容乏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非常强烈,但有些学校或教师在规定的课程范围内,只是重复枯燥乏味的知识,不让孩子尝试新鲜事物,这样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无趣、无动力。
4.电子产品诱惑:在今天的社会,孩子们越来越依赖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视、游戏机,这些电子产品让孩子处于舒适、轻松的状态,远离了学习的任务。
二、对策1.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思考、动手实践、跨学科的知识练习和技能培养。
2.减轻学习压力:家长应当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让孩子适当地休息和娱乐,不让学习成为孩子心中的负担。
3.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老师应当从真实存在的世界中,尽可能多地提供真实信息,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新鲜、有趣的学习内容。
加强学科的整合和联系,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发现能力。
4.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家长应该严格遵守小学生的电子产品上限时间,让孩子意识到电子产品不是生活的全部,学习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家长最好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关于上网、打游戏的时间行为规范。
综上所述,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们又不能因此而表示失望。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力求孩子们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各种技能和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有能力的、快乐的、充满活力的学习者。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策略研究在农村地区,初中学生厌学现象日益凸显,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
深入探究农村初中学生的厌学心理,并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对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表现1、学习态度消极许多农村初中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和积极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走神。
他们对作业敷衍了事,甚至抄袭他人作业,不主动思考问题,缺乏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逃学旷课现象增多部分学生经常找借口逃学旷课,不愿意待在学校。
他们觉得在学校里没有乐趣,更愿意在外面玩耍或者无所事事。
3、对考试成绩漠不关心厌学的学生通常对考试成绩毫不在乎,无论成绩好坏都不会引起他们的情绪波动。
他们认为学习成绩不能代表什么,对未来也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4、缺乏学习动力这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
他们觉得学习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二、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1、家庭因素(1)家庭教育缺失在农村,许多家长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祖辈的教育方式往往比较陈旧,无法给予孩子有效的学习指导和心理支持。
(2)家庭氛围不佳有些家庭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吵架,或者对孩子过于严厉、溺爱,导致孩子缺乏温暖、和谐的成长环境,从而影响学习情绪。
2、学校因素(1)教学方法单一部分农村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沉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校课程设置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活动和兴趣培养课程,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
(3)评价方式片面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和厌学情绪。
3、社会因素(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农村地区可能存在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如赌博、沉迷网络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产生负面影响。
小学生厌学现状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小学生厌学现状的成因及对策探析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和学习环境的复杂化,小学生厌学现象逐渐凸显。
小学生是学习的起点,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对以后的学习生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对小学生厌学现状的成因进行探析,并提出对策,对于改善小学生学习态度和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生厌学现状的成因1. 学习压力大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越来越大,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有所成。
小学生往往承受着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压力,这种学习压力导致了一部分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 学习内容枯燥无味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大多较为基础和抽象,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就不足为奇。
3. 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小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不善于总结归纳,不会高效地利用时间和资源,这导致他们在学习中感到吃力和无助,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4. 家庭环境影响有些小学生的家庭环境相对较差,家庭成员可能存在矛盾和冲突,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5. 社会环境影响小学生也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例如同学之间的交往和竞争、社会舆论对学习的态度等也会对小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对策探析1. 调整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家长和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不要过分强调分数和竞争,而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2. 学习内容的创新和趣味性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应该加入更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提高学习内容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需要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更加轻松和愉快。
4.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该重视自身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注重家庭教育的基础,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
5.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都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快和放松。
中职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中职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缺乏学习动机: 中职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机,他们可能觉得学习无趣、没有意义或者太难。
缺少自我认识: 中职学生缺乏对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认识,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和学习。
缺少学习技巧: 中职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技巧,无法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
社会压力: 中职学生面对社会的各种压力,如家庭、经济、社会关系等。
对于厌学现象的对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提高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增加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
培养自我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教授学习技巧: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各种学习技巧,如记笔记、阅读技巧等。
解除压力: 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困难和压力,并提供帮助。
浅谈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现象,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
许多农村中小学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导致教育质量不高。
教学设施简陋,缺乏实践教学的条件,使得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降低。
其次,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传统的农村中学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理论,缺乏与实际生活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内容,使得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再次,学生生活条件差。
许多农村中学生生活环境差,家庭经济困难,给他们带来了学习上的困扰。
他们可能要做家务、帮助父母干活,时间和精力都无法完全投入到学习中。
同时,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学生通勤困难,也增加了他们上学的负担。
对于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首先,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升学校的教育资源。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提高师资配置水平。
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用质量优秀的教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应该改善课程设置,引入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
此外,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加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再次,应该改善农村中学生的生活条件,减轻他们的负担。
政府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提供便捷的通勤方式。
此外,要加大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提供资助和奖励措施,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专心学习。
最后,要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引导。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积极参与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和支持。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厌学的现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的形成对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1. 学习内容单调乏味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老师往往会以单调的方式讲解知识,让学生们反感。
死记硬背的背诵、机械化的习题训练,都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学习的恶感。
2. 学习环境单一小学生的学习环境通常比较单一,主要局限在教室和家庭两个场所。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注重的是课堂教学,而忽略了学校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导致学生们缺少对学习内容的实际应用和感受,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 家长期望过高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过高的期望,时刻要求孩子取得好成绩。
孩子的自我认同心理还没有形成,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家长的高压态度更容易让孩子心生畏惧。
4. 缺乏成就感有些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成就感,导致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选择逃避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和鼓励,就会产生消极情绪。
二、对策分析1. 创新教学模式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游戏教学、实践教学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可以通过学科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学校教育应该注重课程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艺术活动等,从而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学校与家庭应该积极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问题。
3. 科学引导家长学校应该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问题。
家长应该从重视学习态度、倾听孩子的需求、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等方面,改变自己过高的期望和过分的干预。
4. 增强学生自信心学校应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挑战,让学生能够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从而获得成长。
中小学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中小学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1. 引言学生厌学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了解学生厌学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2. 厌学的原因2.1 缺乏兴趣许多学生对某些学科或学习内容缺乏兴趣,导致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2.2 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侧重于灌输知识,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
2.3 紧张的学习压力随着竞争的加剧,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这使得他们产生抵触情绪,不愿主动学习。
2.4 家庭环境不利因素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产生着重要影响,缺乏家庭教育支持、父母期望过高或过低等不利因素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 解决厌学的对策3.1 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增加学生参与感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3.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决策的机会,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
3.3 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都应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3.4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父母应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4. 案例分析以某小学为例,学生厌学问题突出。
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组织趣味性学科实践活动、开设富有创意的选修课程等,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5. 结论学生厌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学生、教师、家庭等方面。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寻找根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厌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
通过以上对中小学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方式、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以及加强家庭教育等方面都是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关键。
只有教育工作者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学生摆脱厌学情绪,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小学生厌学现状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小学生厌学现状的成因及对策探析小学生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对象。
现实中不少小学生存在着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的现象。
这种情况的出现既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
那么,小学生厌学现状的成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对策呢?本文将从成因和对策两方面展开探讨。
一、小学生厌学现状的成因1.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进行接受和记忆。
学生们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可能会感到枯燥和乏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2. 学习内容单调有些学校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过分注重死记硬背,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样的学习内容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从而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3. 家庭环境影响一些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的态度和情绪也会产生影响,比如家长对学习的态度和要求过于严格、家庭成员间关系不和睦等,都会给孩子的学习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4. 兴趣爱好缺失有些小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等原因,对学习中所涉及的内容缺乏兴趣爱好,也会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5. 学习压力过大目前,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日益加重,这种过大的学习压力也会让他们感到疲惫和焦虑,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小学生厌学现状的成因,这些因素既来自教学环境,也来自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
那么,针对这些成因,我们又该如何对策呢?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探讨。
二、对策探析1. 多元化教学方法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实践教学等,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2. 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学校可以在学习内容上增加趣味性,注重实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
3. 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家长要对孩子的学习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关爱,避免过度的教育压力。
4. 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学校和社会资源对小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通过多方面的途径,如图书馆、博物馆等,给孩子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让他们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
谈谈小学生厌学现象及其对策
谈谈小学生厌学现象及其对策据调查发现,近年来部分小学生存在厌学现象。
厌学的比例也很高,尤其是高年级学生。
厌学行为和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繁荣与进步。
一、厌学现象的表现凡有厌学思想的学生,有如下共同特点:学习成绩差、纪律散漫、缺乏自觉性,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失去求知欲望。
具体表现可分为四类:一是上课精神不集中、无精打采、小动作多;二是迟到、早退、旷课的行为较多;三是抄袭他人作业或常缺交,甚至不交作业;四是有妨碍他人学习行为,甚至有违纪违法行为。
二、厌学现象的原因教育教学是一项人类灵魂的塑造工程,具有复杂性、长期性、时代性。
因此,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也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当前,国民经济正在迅速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地区差异。
粤北山区由于地形、交通等方面的影响,使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这给部分家庭,尤其是农村子女送读方面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这直接影响到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产生读书不专心,甚至厌学的情绪。
据调查显示,这种情况在粤北山区的一些学校是较常见的。
(二)、受“读书无用论”影响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日益发展和完善。
有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了,这部分人其中不乏文化层次低下者。
一些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学生,一时难以找到如意工作,就业困难,有的在家待业,有的进厂打工。
种种现象,使得“读书不多,赚钱不少”、“读书无用”的言论流传起来。
学生耳闻目睹了这些社会现象,便树立了所谓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观念,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据“普九”资料辍学原因分析显示,因受“读书无用论”思想影响而厌学、辍学的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特别是在广大农村。
(三)、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社会上一些闲散青年吃喝玩乐,无所事事,他们常把一些学生作为拉拢的主要对象。
一些素质不高的学生,便不自觉地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另一方面是受到一些非法刊物、影视作品,以及带有营利性的电子游戏机室等娱乐场所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并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在生活中明显表现出来具体特征认为读书无用、消极对待学习、逃避学习活动等特征轻度厌学特征对上学本身不感兴趣,但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去学校。
在校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效率低,常常烦躁、多思多虑、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看周围一切都不顺眼,对自己和别人都厌烦重度厌学特征感觉无论如何再也无法投入学习,上学学习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从内心厌恶上学及学习的一切事宜,甚至选择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造成厌学的五大根源自身学习动机不强缺乏正确学习目标。
这部分学生大多学习成绩不佳,学习被动,对学习感到乏味。
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但迫于老师、家长压力,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
家庭教育方式的偏颇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发展和赚钱养家,从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
而有的父母自身生活态度就很消极,整天打麻将,吃喝玩乐,无所事事,无所追求。
现有学校教育体制的影响不少学校只以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目标,很难针对厌学学生特点进行教育。
随着时间加长,考试次数增加等因素,使一部分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困难,导致更加厌学。
师生关系的影响部分教师对优生和厌学学生不同教育价值观。
客观上造成孩子学习机会不均。
教师对厌学学生的消极期望影响了他们的自我判断,使其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动力。
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良社会风气和文化对孩子也产生一定影响。
如“一切向钱看”的扭曲思想,不健康电影录像等也对青春期孩子产生极坏影响。
再或结交社会不良青年耳濡目染,逐渐厌学。
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应对孩子厌学心理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
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
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厌学心理形成原因1、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至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
我们在心理咨询中,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反映他们的厌学心理,有次是这样写的:很久以来,生活令我沮丧不已,我把我高三前前后后想了想,觉得我整个是个失败者。
中考时分数差七分上线,我是用爸妈的辛苦钱上的高中。
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背着这个包袱。
为了对得起爸妈,我拼命的学习,然而,事与愿违,我的成绩越来越差。
现在离高考还有四个月,考试频率很高。
考一次,我就被打击一次,我有时会被老师听似平常的话语羞得无地自容。
就这样,我的心情越来越槽。
在学校,我经常孤孤单单一个人,听到别的同学讨论问题,我想问、想说,可是我觉得自已成绩太差,感到没有资格和他们在一起。
尽管我知道同学之间没有贵贱之分,可是我怕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那种眼神。
每次当我满怀信心和希望坐在教室里,但最终给我的是失望与羞愧。
2、与人际关系差有关。
由于性格原因,有些学生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3、学业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心理。
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老师家长拼命给学生施加压力和学习任务,以致学生完全不能承受,他们很反感老师和家长这样“无理”地对待自已,于是越来越对学习感到厌倦。
4、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
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
应对方法1、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可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
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众多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学生,他的学习一般也不错,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
调查表明,很多厌学的学生,他们一无特长,二成绩也差,有的只是一些不良习惯,如常上游戏厅玩游戏。
(提高科学性和趣味性)2、辅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很多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们的轻视。
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逃学,在外“鬼混”。
因此,老师和家长,尤其是家长及时想办法,辅导学生的学习,工作忙和有条件的可请家教,只有学生学习提高了,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3、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
老师和家长往往一厢情愿地给学生施压,还嫌不够,家长在家也要孩子开夜车,甚至恐吓学生,考不上大学,你就会完蛋,就别来见我。
当孩子的心理和能力达不到和承受不了时,就会厌学,有的干脆离家出走。
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结合中学生心理特点施教,做到富教于乐,劳逸结合。
4、辅导学生的人际关系。
学生人际关系差,也是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函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个性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差。
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
因此,对这些性格存在缺陷的同学,要伸出友爱之手,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5、老师和家长要注意批评的尺度,成功时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悦。
中学生的承受能力远不如成年人,但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和家长,在批评学生时,就要注意场合和尺度,以激励为主,少用批评、责怪为妙。
对学生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能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
(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厌学怎么办?厌学一般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情绪上的失调状态,它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
厌学的学生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的苦闷和畏惧感,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他们对教师或家长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不好,有的还兼有品德问题,当孩子厌学情绪严重或受到一定诱因影响时,往往会发生旷课、逃学或辍学现象。
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教育的失误:学生学习负担重,压力大,是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频繁的考试,“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压抑了孩子的好奇心;强迫学习,滥用惩罚,束缚了孩子的求知欲,学习的难度与孩子的能力不相吻合,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对孩子学习的自发性和积极性未予以应有的尊重,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师对孩子缺少关心和爱抚等,都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
2、教养方式的不当: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只看分数,不重实际潜能的开发,一旦孩子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就给以责骂或惩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有些家长想方设法为孩子创设受教育的环境和条件,给孩子报这个提优班,那个补差班;学习上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却偏偏忽视了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有些家长有意无意的向孩子灌输重钱轻学的思想,对孩子的厌学情绪有很大的影响。
3、学习评价的偏颇:老师和家长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重视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与微小进步不能及时的给与激励和鼓励。
使学生感到父母老师的爱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学习好,从而将自己与学习对立起来,逃避厌倦。
4、教材内容的陈旧,单调,枯燥:在对中学语文学习的一项调查中表明:62%的人由于对所选课文内容无兴趣或难懂,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5、教育者:教育方式不当或不尊重受教育者,因厌其师而倦其道,由于老师在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支配下,对学生说了些过头的话,做出某些过激的行为,从而引起学生反感,学生因为对老师的反感而讨厌上老师的课,极力回避与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到对某一科目的厌学。
6、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有些学生由于性格的原因,在人际交往方面较差,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又不能很好处理,导致同学们不喜欢与他交往,缺乏同龄伙伴的关心,从而感到学校没意思,产生厌学心理,再者有些年龄较小的学生受到大同学威胁,对学校生活产生恐惧,从而逃避,或者结交了一些不良朋友,形成了一个消极团体,团体成员对学习的态度相互感染,也是形成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
7、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会给学生增加许多阻力,不断地挫折感降低学生的自信心,造成精神苦闷,比如:学习中经常遇到挫折,如考试失利,排名落后,努力难以取得成就,从而感到自己不是学习这块料,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兴趣,失去信心。
产生厌烦心理。
8、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很多学生将学习看成是完成父母老师交给的任务,缺乏内在动力和兴趣,同时父母不经意地表达,如: “这回我儿子给我考了个90分,不错”“你怎么才给我考这个几分”等等,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意识上的偏差,感到学习作业都是大人给的负担,而不是自己的事,所以遇到困难就逃避退缩,没责任心,没有内在动力,不愿学习。
如何对待孩子的厌学,教师父母应该注意的地方:1、减轻学习压力:就学校教育来说,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爱心和责任感,努力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积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艺术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以使学生愿学、乐学。
就家庭教育来说,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要与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期望值过高,或要求过严,就会使孩子把学习视为一种痛苦的差事和负担,以致丧失学习兴趣。
2、正确处理学与玩:不少教师和家长认为,玩和学是对立的,成绩差的孩子更没有资格去玩,其实,在玩中仍然是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的,而且,这种学习是在“玩中学”,积极、主动、愉快、轻松,不感到厌倦。
保护好孩子在游戏中的求知欲,实现游戏中的玩心向学习中的玩心转化,(即:兴趣迁移)是一项高明的教育艺术。
3、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要让孩子在学习本身中感受到乐趣,而不要给孩子强加过多的责任:家长的面子(美国:这是安妮中国:这是某某的女儿安妮)教师的光荣,集体和学校的名誉,甚至社会的未来。
不要把这些都强加给学生,有一位成绩不错的学生,在一次考试失败后妈妈教训他:“你考出这样的成绩怎么好意思,我都没法和别人说”孩子也不断自责:“我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学生,我没脸回学校”孩子差点因精神崩溃而导致休学。
4、科学评价学习:第一:重视过程评价:家长老师不能只关注孩子的测验,考试成绩,而要更关心孩子是怎么样思考的,活动是怎样安排、采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等。
总之要关注孩子是如何发展而不是发展的怎么样,这样才能调动孩子的热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
第二:不要做终结性评价,给孩子以努力的机会。
在竞争性游戏中,总是有输有赢,但谁也不会阻止输者去争取赢得胜利,相反,赢者会鼓励输者继续参与竞争,所以游戏中的输者总是抱有能赢得希望,也就“百折不挠”了。
电子游戏正是以这样的特点调动起人的潜能,向磁石般牢牢地吸引住几乎每一个游戏者。
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也要如此,不断给孩子以希望,不断给孩子以计划,让孩子找到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