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戴海燕常州市第三中学

【摘要】事业单位大多是公益服务性单位,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公共职能。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管理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但是。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购臵计划性差、管理制度不健全、核算方法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不仅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也影响着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严重的甚至导致固定资产的流失。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一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虽然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多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管理惯性。

以及一些体制机制的因素,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很多薄弱环节,这影响着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针对性的改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不仅是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总体目标实现的需要,也是确保固定资产安全与完整的需要,同时也是事业单位自身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这不仅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也是事业单

位自身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现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分析如下。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国家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非常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对提高资产管理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不足。

1.会计控制薄弱,管理意识淡薄。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经费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其占有具有无偿性。长期以来,部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重外部形象,轻内部资产管理;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在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与财务管理脱节,未能及时、准确进行会计核算,造成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管理混乱。

如有些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只作经费支出,不作固定资产管理而形成账外资产;有的将捐赠及无偿调入的资产不进行会计核算而形成账外资产;有些单位管钱管物脱节、购用脱节,造成大量的资产闲置,甚至浪费流失。

2.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由于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弱化,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不健全。缺乏规范的购置、保管和使用制度,在管理上无章可循。一些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基础工作薄弱,不按财务制度办事。如有的单位对固定资产处理,只设总账,没有明细账或资产卡片,由于固定资产实行原始计价一贯制的办法,单位会计无法确认盘存资产数

量的多与少,及其价值的增与减,账面资产总值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有的单位虽然有明细账或卡片,但不按要求填写,账账不符、账卡不符、账实不符现象大量存在。采购、验收、使用制度,账、卡、物核算制度,调入、调出、处置制度,相关责任赔偿及追究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此外,很多事业单位内部没有设置资产管理机构。

这种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分离,造成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指导和协调,使固定资产管理的许多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3.资产权益管理弱化,流失情况严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发展的需要,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国家允许一部分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性资产,以弥补事业单位经费不足。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事业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在做,企业单位无偿占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导致资产流失;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导致资产流失;决策失误造成无效资产增加导致的资产隐性流失;而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所导致的资产流失最严重。“非转经”投资方和接受投资方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规定,以投代管、只投不管,无人对资产安全完整真正负责,造成产权虚置,管理缺位。有的直接用经营收入购买交通工具或办公设备,形成账外资产;将经营收入用于职工福利或发放奖金;有的甚至变成单位的“小金库”用于非正常支出;经营收入的财务会计核算不实或根本没有核算,会计监督失控,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二、对策与建议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现结合实际情况,对事业

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出几点对策:1.抓管理意识的强化。按照《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事业单位负责人应真正树立起“第一责任主体”意识,重视固定资产管理,树立起资产效益意识,强化资产管理观念。

要把管物和管钱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克服重资金使用,轻实物管理的倾向,摆正管钱与管物的关系。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把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作为事业单位负责人任期考核的内容,开展广泛的资产管理政策、法规培训,提高事业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业务水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能部门与各事业单位签订国有资产管理责任状,由他们负责将资产管理的各项指标逐一分解到科室、量化到人。此外,社会舆论、新闻媒介要加大对国有资产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扎实有效地管理国有资产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抓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规范化。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把两者有机结合。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坚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建立健全从资产配置、使用、评估、处置等从“入口”到“出口”全过程以及收益分配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细化的制度体系。包括固定资产预算采购制度;授权批准制度;取得与验收、日常保管制度;盘点、调拨、处置制度等。建立资产管理责任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

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

3.抓管理队伍的专业化。队伍是基础。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上,要重视培养管理人员爱岗敬业、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法律法规水平和业务水平。特别是在业务能力上,要使管理人员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逐步提高。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规范和完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保证账账、账实相符。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质,明确了职责,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才会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才有坚实的基础。

4.抓内外监管的强化。内部监督是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其有效性,对于发现的缺陷,及时加以改进,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保证。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主要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财政与审计的双重作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要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事业单位强化内部管理,健全自我约束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总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提高认识,总结以前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形势的发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事业单位要树立全新的资产管理理念,坚持有效控制和制约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