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摘要】目的:观察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为临床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
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分离的45株肺炎链球菌,并选择Etest 及K-B法检测其耐药性。
结果:(1)45株肺炎链球菌未发现对青霉素、万古霉素耐药,但对四环素、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红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2)43株伴ermB基因、2株伴mefA基因。
结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耐药性低;耐药产生机制主要是因ermB基因介导的靶位出现变化。
【关键词】耐药机制;肺炎链球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中图分类号】R37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084-02目前,肺炎链球菌是造成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因素,它能够导致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等严重疾病,极大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
近几年,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肺炎链球菌对其耐药率不断升高[2]。
本研究选择45株肺炎链球菌,观察其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分离的45株肺炎链球菌,菌株均来源于门诊、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
疾病类型:26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2例肺炎、5例败血症、2例脑膜炎。
标准菌株(ATCC49619)来源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2 方法(1)抗菌药物纸片: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红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及四环素纸片等(全部纸片均来源于英国Oxoid公司;培养基均来源于梅里埃公司哥伦比亚及M–H琼脂);(2)所有菌株均采用绵羊血琼脂培养基实施接种,然后置于5%二氧化碳培养箱(箱内温度:37℃;孵育时间:18h~24h)。
筛选肺炎链球菌过程中应依次进行革兰染色、触酶试验及Optochin试验等操作过程,然后进行细菌学鉴定;(3)选择K-B法测定菌株耐药性,判断结果以CLSI/NCCLS法为准;(4)将0.5麦氏单位菌液涂抹于绵羊血琼脂培养基,然后将克林霉素、红霉素纸片置于其上且两者保持大约20mm距离,并放于5%二氧化碳培养箱(箱内温度:37℃;孵育时间:18h~24h),最后检查试验结果,判断耐药表型;判断标准:如果两个纸片均未发现抑菌圈,则为组成型耐药(cMLS);如果对红霉素耐药,但邻近的克林霉素抑菌圈却存在缺损,则可判断为诱导型耐药(iMLS);如果对红霉素耐药,但对克林霉素敏感,则可判断为M型耐药。
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的研究1. 引言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导致肺炎、中耳炎和流感等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该菌可以感染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越来越严重,这给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治疗带来了困难。
针对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进行相关研究,可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该病给公共卫生带来的风险和威胁。
本文将从肺炎链球菌的基本概述、感染机制以及耐药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2. 肺炎链球菌基本概述肺炎链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是一种圆形或卵圆形的细菌,其直径约为0.5-1.25微米。
该菌存在于许多人的呼吸道、口腔、上呼吸道等部位,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一些高危群体(如幼儿、老年人、免疫抑制患者等)易受肺炎链球菌感染。
感染者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3. 肺炎链球菌感染机制肺炎链球菌通过身体的内外界面进入人体内,侵入呼吸道黏膜层,开始进行定植、繁殖和发病。
其感染机制主要包括黏附、入侵、中毒和隐匿等方面。
3.1 黏附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第一步是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黏附,这是感染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黏附过程主要依赖于细胞外多糖(polysaccharides)和腺苷酸酰化酶(autolysin)等因子的参与。
多糖可以通过与宿主细胞的受体结合来实现黏附作用,而腺苷酸酰化酶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从而在肺泡表面造成创伤并对细胞进行粘合。
3.2 入侵一旦肺炎链球菌与上皮细胞发生黏附,其细胞壁的一些蛋白质如双份蛋白(dimeric protein)和九价肺炎球菌结合蛋白(PspA)等也会参与到肺炎链球菌进行粘合和传递时所需的功能中。
它们能够抵抗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机制,并迅速定位和侵入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3.3 中毒肺炎链球菌在感染过程中可以释放毒素,进一步加剧病情。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的耐药性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的耐药性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Penicillin 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RSP) (PRSP)不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也对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等多种抗生素耐药,其耐药水平也越来越高,耐药机制是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
近期应用抗生素、接触密集人群及有既往住院史是PRSP感染的危险因素。
由PRSP引起的脑膜炎和急性中耳炎较为难治,需应用非常规抗生素。
控制这一全球性问题需要研究新的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应用。
开发有效的肺炎链球菌疫苗将有助于控制其流行。
长期以来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
MIC在0.005-0.01mg/L之间。
1967年澳大利亚首次报道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MIC为0.5mg/L,此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报道,且耐药率迅速上升。
PRSP的耐药机制肺炎链球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发生改变,使其与青霉素的亲和力减低。
肺炎链球菌有6种PBP:1a、1b、2x、2a、2b和3,其中PBP2b最为重要,如果青霉素结合到PBP2b上并使之抑制即导致细菌溶解和死亡;反之,PBP2b发生突变,青霉素不能产生作用,则导致PRSP。
在PRSP高耐菌株中(MIC≥2μg/m1)可有多达4种PBP(主要是1a、1b、2x、2b)同时发生改变[7]。
肺炎链球菌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
目前,国内PRSP的发生率在4%左右,明显低于欧洲国家,在亚洲也属于中等水平,且MIC多小于1mg /L,因此,在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病原菌中,PRSP尚不构成严重威胁,青霉素仍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但是耐药没有国界,中国日前PRSP发生率尚低.但决不意味着不要重视,而是应该进一步加强PRSP的耐药监测。
对于PRSP感染临床治疗推荐使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新喹诺酮类(如司帕沙星)。
若属PRSP严重感染则需应用万古霉素或加用利福平。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检测及其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me h ns o te o o c s e mo ie ( c a im fS rptc cu u na S.p e ro ie s ltsi h j n ra,b t B si t o n ts r p pn n ua na )ioae nZ ei gae a o hK— l meh d a dE-etweea — p
较 me E 基 因更 强 的 红 霉 素耐 药性 。 f 关 键 词 : 炎链 球 菌 ; 药 性 ;r 基 因 ; e E 基 因 肺 耐 emB mf
中 图分 类 号 : 3 8 1 文 献 标 识 码 : R7. A
Re it n e d t c i n a d m a r ld ntb o i - e i t n e ha s o ss a c e e to n c o i e a i i tc r ss a t m c nim f
mB a d me E e e n h r t rmy i eit n ewe ea aye .F rt e e1 8 S n f g n sa dt eey h o cnr ssa c r n lzd o h s 3 .pn u n a s lts 3 5 ( 2 / 3 ) e mo ieioae ,9 . 1 9 1 8
pid t ee miet esn ivt f1 8 S l od tr n h e st i o .pn u n a oae o nn n iitc ,a d teemB n fE e e nt o eio e i y 3 e mo iei ltst iea t ois n h r s b a dme g n si h s s —
潘 方 平 , 璐 怡 , 云 飞 , 爱 华 吴 叶 孙
摘 要: 目的 了解 浙 江 地 区肺 炎 链 球 菌 临 床 菌 株 对 临 床 常 用 抗 生 素 耐 药 性 以 及 肺 炎 链 球 菌 对 大 环 内酯 类 抗 生 素 耐 药
肺炎链球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肺炎链球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肺炎链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其会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肺炎链球菌引发的感染性疾病依旧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
近几年来,我国肺炎链球菌感染性疾病患者逐年增高,可能与耐药或者多重耐药菌株的日趋流行等因素有关。
本次研究深入的分析了肺炎链球菌那药机制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耐药机制;感染性疾病;抗生素肺炎链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双球菌,人类鼻咽部位是其寄生的主要场所,有研究数据显示,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其受到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几率高达50%左右,并且,成年人携带肺炎链球菌的几率也在5%~20%之间[1]。
在儿科,肺炎、中耳炎以及鼻窦炎等标本中,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均比较高,所以认为肺炎链球菌也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感染后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对一些老年人群如果受到肺炎链球菌感染后,其发生致死性细菌性脑膜炎以及脓毒血症的几率增加。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患者仅次于结核病[2]。
所以,肺炎链球菌那耐药性也就成了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医学问题之一。
1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上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比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
这是因为肺炎链球菌不产生β-内酰胺酶。
PBPs突变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之一,发生突变后的PBPs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之间的亲和力减弱,导致产生了耐药性。
murM基因也是导致肺炎链球菌产生耐药的主要因素,肺炎链球菌murM基因的主要产物为氨基酰连接酶,这种成分会对Ala-tRNA或者 Ser-tRNA进行催化,促使其与肽聚糖合成的一种中间产物Ⅱ进行连接,而最后生成的连接物则会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以及青霉素等进行耐药。
细菌感受态指的是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后从环境中摄取来的一种大分子物质其所具备的独特形态,在经过人工化学试剂检验后发现,其能够使很多细菌处于感受态,但是如果不采用人工化学试剂,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产生感受态的细菌则很少[3]。
肺炎链球菌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抗生素; 耐药性
[ 摘 要] 肺炎链球菌感染可引起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脑膜炎等疾病,临床上常采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
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近年来,肺炎链球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耐药或多
pneumococcal strains. S. pneumoniae does not produce any β-lactamases and its resistance against β-lactam antibiotics is
mainly caused by mutation of 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 ( PBPs) and then the gene mutation in PBP mutation-independent
为肺炎链球菌不产生 β-内酰胺酶或无 β-内酰胺酶
( vancomycins) 、多粘菌素 B 等多粘菌素类( polymyx-
泛。 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耐药机制复杂多样,但
如细菌产生分别水解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青
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 β-内酰
胺酶( β-lactamase) 、头孢菌素酶 ( cephalosporinase)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首
色葡萄球菌等绝大多数病原性球菌不同,一般公认
活性 [13] 。 在 GenBank 公布的肺炎链球菌全基因组
序列中,除早年耐药 R6 株有两个产物注释为金属
β-内酰胺 酶 超 家 族 蛋 白 ( metallo-beta-lactamase su-
perfamily protein) 的基因( spr0538 和 spr1490) 外,多
肺炎链球菌抗菌素耐药的研究进展
Jae-Hoon SongDisclosuresExpert Rev Resp Med. 2013;7(5):491-498.肺炎链球菌抗菌素耐药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抗菌素的广泛使用以及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的引入,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及其血清型已逐渐发生演变。
尤其在不同类型的抗菌素耐药之间,全球很多地区大环内酯类抗菌素耐药都明显增加。
据报告,在亚洲国家分离出的菌株中,大环内酯类耐药的比例超过70%。
尽管对其它β-内酰胺类抗菌素,如头孢呋辛等的耐药性也有增加,但由于耐药性判断折点的变化,非脑膜内分离到的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菌株已急剧减少。
多药耐药已成为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治疗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在亚洲国家尤其如此。
继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7)广泛应用之后,血清型19A肺炎球菌已成为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其与肺炎球菌多药耐药发生率的增加也有关联。
但追加了3、6A、19A等血清型的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广泛使用,可能有助于减少耐药19A肺炎球菌的克隆传播。
引言肺炎链球菌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肺炎、菌血症及脑膜炎等多种类型的疾病。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增加及抗菌素耐药性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肺炎球菌感染性疾病所造成的负担已出现了逐渐加重的态势。
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耐多种抗菌药物现象的出现,因肺炎球菌感染治疗失败所导致的负担明显加重。
1967年首次报告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几十年来,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耐药以及多药耐药(MDR)现象均已在世界范围内出现,而这主要与抗菌药物应用的增加及细菌耐药性克隆(例如西班牙23F克隆)的传播有关。
根据已发表的数据,亚洲国家耐抗菌素肺炎链球菌的患病率比西方国家高很多。
近年来,已经对肺炎球菌耐药流行病学产生了最重要影响的事件是肺炎球菌疫苗(PCV)的应用。
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7)包含了引起小儿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IPD)中最常见的血清型,4、6B、9V、14、18C、19F和23F等。
肺炎链球菌的研究现状和耐药机制与应对措施
部移行感染 等过程 中的关键毒力 因子 ;被 其水解释放 的游
离 唾液酸不仅是细菌 的重要 营养源 ,而且是促进细 菌生 长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目( 8 1 3 7 0 1 0 4) ; 教育部留学归国
分医师和患者经常选择 的药 物之一 。但抗生素使用存 在很 多不合理 的地方 ,药物 易于获取 ,且应用指征宽松 。甚 至 不少 患者在就 医之前 ,常常 自行购买并 口服抗生素治疗 。
( 2 )抗生素 的不合理选 择 :很多人不 了解抗生素作用机制
健康成人及 4 o % J L 童鼻咽部都有肺炎链球 菌寄 居,其释放 的细菌 可借 飞沫在人群 中传播 。研究表 明鼻咽部寄居是肺 炎链球 菌移行感染或与流感病毒混合感 染的一个重要 前提 条件 。如细菌从鼻咽部移行进 入耳 咽管 、鼻窦或肺部 ,稳
定 寄居就会转变为活动感染 ,引起 中耳炎 、鼻窦炎或肺炎 ; 在某些 患者也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 。肺 炎链 球菌 的致病
和不 良反应 ,常选择 广谱抗生素 。而抗生素选择原则是 优 先使用窄谱 、低级抗 生素而非广谱 、高级抗生素 ,轻度 或
中度感染尽量避免使用抗 生素。( 3 )抗生素滥用导致 的多
菌 的寄居和感染 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肺 炎链 球菌唾液酸 酶 N a n A 是该菌生物膜形成 、鼻 咽部 寄居 、促进细菌 向肺
种 不 良反应 :由于个体差 异任何药物都能引起不 同程度 的 过敏反应 ,抗生素 同样 也会 引起过敏反应 。导致过敏反应 的常见抗生素包括青霉 素类 、头孢菌素类 、氨基糖类 和氯 霉 素等 。抗生素 的不 良反应包括肝损害 、肾损 害 、 神经 系 统损害等。部分 喹诺 酮类如莫 西沙星有时延长患者 Q T 问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_于农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于 农,张孝忠,关国坤(解放军第211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92株肺炎链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
结果 青霉素耐药株占25%,头孢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随青霉素的M IC 升高而对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下降。
青霉素敏感株的6%、中度耐药株的57%和高度耐药株的100%对1种以上的其他抗生素耐药。
全部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
12株多种抗生素耐药者均对青霉素中度以上耐药。
结论 万古霉素是治疗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微生物中图分类号:R37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529(2000)02-0152-02 肺炎链球菌是临床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其对青霉素耐药性的增加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1]。
为了探讨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对近3年来我院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进行实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菌株来源 92株肺炎链球菌来自1994年12月~1997年10月各类临床标本(血、痰、各种穿刺液、咽拭子及眼耳鼻分泌物等),其中青霉素耐药23株(25%),青霉素敏感69株(75%)。
1.1.2 主要试剂 M ueller -H inton 琼脂由上海市医学化验所生产,10种抗生素纸片由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部生产,最低抑菌浓度(M IC )试剂盒由天津金章医用新技术研究所提供。
1.1.3 标准菌株 肺炎链球菌标准菌株AT CC 49619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2 方法1.2.1 菌株分离及鉴定 所有菌株均以常规方法自临床标本分离,以革兰氏染色、触酶试验及奥普托欣敏感试验和生化试验进行鉴定。
1.2.2 药敏试验 采用改良Kirby-Bauer 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试验操作及结果判读按美国临床试验室国家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订的最新规则及标准进行。
肺炎链球菌药敏试验检验结果探讨
肺炎链球菌药敏试验检验结果探讨摘要:目的:肺炎链球菌感染是导致细菌性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然而,肺炎链球菌却对青霉素、红霉素以及三代头孢菌素等多种抗生素耐药,不利于临床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机制,进行耐药性检测和药敏试验。
方法:从2009-2011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痰液中分离出肺炎链球菌30株,对其药敏结果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存在地区差异。
结论:根据药敏结果在本地区选取合理有效的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或者对易感人群进行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药敏试敏检验结果【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05-01肺炎链球菌感染是导致细菌性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它寄居在人体上呼吸道,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肺炎链球菌即引起支气管炎或大叶肺炎,还可能导致中耳炎、脑膜炎等多种疾病。
20世纪60年代以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因此,将青霉素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自1967年首次发现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后,青霉素对其的治疗效果明显减弱。
近年来,又陆续发现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故对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进行药敏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1 材料和方法1.1 菌株来源。
2009-2011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痰液中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30株。
1.2 分离与鉴定。
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结合胆汁溶液试验、optochin敏感试验、atb自动化细菌鉴定仪等鉴定,检出的肺炎链球菌为该标本单一菌种或主要菌种。
1.3 药敏试验。
在nccls的动员下,相关实验室开发了可靠的肺炎链球菌专用的药敏试验方法。
主要有纸片扩散法、微量稀释法和商品试剂盒法。
1.3.1 纸片扩散法[1]。
纸片扩散法使用羊血平板,0.5麦氏浊度菌液接种平板。
纸片法简单易行,将平板上放在35摄氏度,5%co2中培养20—24h。
关于肺炎链球菌 的耐药性分析范文
关于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范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肺炎链球菌 (Pneumococcus) 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上呼吸道的细菌,它是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同时也与其他严重感染如脑膜炎和败血症相关联。
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关 键 词 : 肺 炎 链球 菌 : 耐 药机 制 ; 耐药 基 因 中 图分 类 号 : 9 8 1 R 7 . 4 R 7 . ; 3 8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7 0 ( 0 8 0 — 1 2 ( 10 7 8 2 0 ) 20 5 一 5 )
7I M 转 化敏 感菌 株 R ( 霉 素 和头孢 噻 肟 MI 7t lr 6青 C,
0 0 5mg I . 1 / )。在 R 6 转 化 株 中 , 显 示 对 抗 仍
生素 敏感 ( 青霉素 MI . 3mg I; C 0 0 / 头孢 噻肟 MI C 0 … 5rg L 。而 R 1 . /) a 6 … 转 化株 则显 示 出高 度
青 霉 素 耐 药 有 关 。 时 P P x 和 P P b 也 是 同 B 2 B 2
年 分离到 首株青霉 素 不 敏感 肺 炎链 球 菌 以来 . 青 耐
霉 素肺炎链 球 菌株 逐 年增 加 。 同时 。 对其 他 8内酰
胺类、 大环 内酯类 、 氟喹诺 酮类 、 胺类 、 磺 克林霉 素和 氯 霉素等抗 菌药物 的耐药 率也逐 年增高 。肺炎链 球 菌 所致 的高耐药率 给临 床治 疗 带来 困难 . 引起 了广 泛关 注 。现就肺炎链 球菌 耐药机制 进展作 一综述 。
一
P P1 B a变异介导 高水平青 霉素 耐药 的基 础 。
1 P P x的 氨 基 酸 置 换 : B 2 .B 2 P P x突 变 是 G内 酰 胺 类 抗 生 素 耐 药 的 决 定 子 。 在 P P x肽 基 转 移 酶 B2
区域 (rn p piaed ma , ta s e t s o i TD) 有 2 d n 共 3种 氨 基 酸 , 中氨基 酸置换 在 细 菌耐 药 性形 成 中起 了关 键 其 作用 。用高 度耐药 3 9 肺 炎链球 菌菌株 ( 11 青霉素 抑
儿童肺炎链球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研究
儿童肺炎链球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研究目的:观察儿童肺炎球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并探析其耐药机制。
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68例肺炎链球菌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268株肺炎链球菌菌株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结果:根据K-B纸片扩散试验检测结果分析显示,其中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性最高,其耐药率为100%,其次依次为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本次检测结果未发现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与利福平、氧氟沙星表现出耐药性;通过E-test检测结果显示,该268株肺炎球菌都对3种及三种以上抗生素表现出耐药,其多重耐药性非常高,耐药率高达为100%,其中最主要的多重耐药模式表现为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四环素、青霉素、红霉素。
青霉素敏感肺炎球菌与青霉素不敏感肺炎球菌对其他抗生素表现出的多重耐药性不尽相同。
结论:儿童肺炎链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且多重耐药性非常高,耐药率高达为100%,目前临床上对于呼吸道感染患儿大多可以采用氯霉素、阿莫西林以及头孢噻肟等进行治疗,而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基本已无使用价值。
标签:儿童;肺炎链球菌;耐药性机制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drug resistance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on the common antibiotics in children and briefly explore its resistance mechanism. Method:The clinical data about 60 children with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n our hospital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bout drug sensitivity for 60 specimens of isolated streptococcus were summarized. Result: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 analysis of Kirby-Bauer disk diffusion method,streptococcus pneumonia had the highest drug resistance on Erythrocin with 100% of drug resistance rate,followed by Clindamycin,Tetracycline,Paediatric 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Tablets and Chloramphenicol;it was not found tha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 had the drug resistance on Vancomycin,Rifampicin and Ofloxacin;The E-te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60 strain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had the drug resistance on three or more antibiotics with higher multi-drug resistance;the highest drug resistance rate reached up to 100%;the major multi-drug resistance was reflected in Paediatric 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Tablets,Clindamycin,Tetracycline,Penicillin and Erythrocin. The multi-drug resistance for streptococcus pneumonia that was sensitive and insensitive to Penicillin was different.Conclusion:For children,th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has the drug resistance on many kinds of antibiotics with higher multi-drug resistance,which its drug resistance rate reaches up to 100%;Vancomycin,Rifampicin and Ofloxacin can be appli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Keywords:Antibiotics;Children;Streptococcus Pneumonia;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一种条件致病菌,约40~50%健康人携带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研究报告
肺炎链球菌研究报告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是引起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本研究报告旨在总结肺炎链球菌的研究成果并探讨其与人类健康相关的重要性。
肺炎链球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是儿童死亡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发现,肺炎链球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后可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甚至导致死亡。
尤其是在幼儿和老年人中,感染的风险更高。
肺炎链球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菌株的分离和鉴定:通过从患者的病原物中分离和培养链球菌菌株,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鉴定,确定其属于肺炎链球菌。
2. 菌株的耐药性研究:近年来,肺炎链球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
研究人员通过分离和培养耐药性菌株,对其抗生素敏感性进行测试,并探索耐药机制。
3. 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肺炎链球菌引起感染的能力与其菌毒力因子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肺炎链球菌的胞外多糖、毒力蛋白、自凝集素等因子均与其致病能力有关。
4. 疫苗的研发和应用:为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开发有效的疫苗。
现阶段已有多种肺炎链球菌疫苗上市,并在一些国家推广使用。
肺炎链球菌研究的结果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肺炎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可以了解其菌株的分布情况和感染流行趋势,为疫情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研究菌株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为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提供参考。
此外,研究菌毒力因子的作用机制,能够揭示肺炎链球菌致病的分子过程,为研发新型药物和疫苗提供理论基础。
而开发和应用肺炎链球菌疫苗,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肺炎链球菌的研究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索其分离鉴定、耐药性、菌毒力因子和疫苗研发等领域,能够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降低感染的危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生 部 临 床 检 验 中心 。
1 4 方 法 .
14 1 药 敏 检 测 药 敏 试 验 用 Eet条 测 最 低 抑 菌 浓 度 .. ts
制 肺 炎链 球 菌 的 感 染 提 供 参 考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选 择 20 0 8年 1 至 2 1 月 0 0年 9月 问 临 沂 市 人
12 标 本 采 集 和处 理 采 用 一 次 性 无 菌 吸 痰 器 收 集 痰 标 本 , . 样 本 在 接 种 前 先 行 涂 片 细 胞 学 筛 选 , 白细 胞 与上 皮 细胞 之 比 以
素 耐 药 菌株 1 株 , 3 . 。 青 霉 素敏 感 株 ( S P l1株 , 感 率 8 . % , 霉 素 低 度 耐 药株 ( IP 1 2 占 64 PS )l 敏 95 青 P S )0株 , 现 青 霉 素 耐 药 株 发
( RS ) 株 ,S P组 中除 对 红 霉 素 、 林 霉 素 、 方磺 胺 甲嗯 唑 敏 感 度 较 低 外 , 阿 莫 西 林 / P P3 PS 克 复 对 克拉 维 酸 , 二 、 代 头孢 菌 素 , 氟 第 三 氧
敏 感 试 验 和 血 清 学 分 型 , 结 合 B X P R、 霉 素 结 合 蛋 白基 因指 纹 等 分 子 生 物 学 方 法 分 析 菌 株 间 亲 缘 关 系。 结 果 14株 肺 并 O -C 青 2
炎 链 球 菌 中红 霉 素 不敏 感 菌株 3 3株 , 2 . , 中 emB基 因介 导 的 红 霉 素 耐 药 菌株 2 株 , 6 . , f 占 66 其 r 1 占 3 6 meE基 因介 导 的 红 霉
吴佳 学 朱德 全。 , △
( . 东 医学 高等专科 学校 临床 实验 中心 , 东临 沂 2 6 0 ; 1山 山 7 0 0
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
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论文关键词】青霉素结合蛋白青霉素耐药感受态内酰胺类耐药率红霉素【论文摘要】肺炎链球菌存有于人的喉部和鼻子的后部,大约40%的人平时就携带这种病菌,能引发肺炎、菌血症和脑膜炎,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每年导致300万儿童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在过去用青霉素就能够杀死的肺炎链球菌,现在抵抗抗肺炎链球菌存有于人的喉部和鼻子的后部,大约40%的人平时就携带这种病菌,能引发肺炎、菌血症和脑膜炎,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每年导致300万儿童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在过去用青霉素就能够杀死的肺炎链球菌,现在抵抗抗生素的水平越来越强。
科学家则希望通过对肺炎链球菌的基因测序,更好地理解这种细菌并开发出新的抗生素。
近年来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并已出现多重耐药菌株,是临床感染控制中非常棘手的难题。
1耐药性的流行概况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肺炎链球菌总的青霉素耐药率不到5%,而且均为低水平耐药(中介),到90年代初,总的青霉素耐药率迅速上升到17%,当前已经超过30%。
Gordon等在1997年-2001年研究表明肺炎链球菌中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检出率为16.7%,对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R%)是25.0%。
1997年-2000年,我国文献报道的肺炎链球菌耐药率(R+I)还仅在8.8%~22.5%之间,但在最近的调查中,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R+I)已高达42.7%,显示出快速上升的势头。
还有一些最新调查显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超过了70%。
当前,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的数量报道不一,与地区分布相关1、2。
广谱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氨噻)已成功用于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但对这些因子的抗药性也似乎有所增加。
肺炎链球菌已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广泛耐药,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
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在逐年增长,其中尤以青霉素和红霉素最受人们注重。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目的分析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鼻咽部分分离出红霉素耐药链球菌176株进行研究,分别用K-B纸片扩散法和E试验检测其对于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然后用双纸片法测定耐药表型,最后用PCR技术扩增菌株耐药基因和转座子整合酶基因。
结果通过对176株红霉素耐药链球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ermB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90.91%,mefE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37.50%,mefA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0%,96.59%的红霉素耐药菌株中存在intTn转座子整合酶。
mefE(-)ermB (+)和mefE(+)ermB(+)的耐药基因组合占比为91.48%,耐药表型为cMLSB,mefE(+)ermB(-)的耐药基因组合占比为8.52%,耐药表型为M型。
结论我院分离的红霉素耐药链球菌中,耐药性以ermB介导的cMLSB表型最为显著,转座子可能与耐药基因水平转移有关。
标签:肺炎链球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肺炎链球菌是导致中耳炎、菌血症、脑膜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多的肺炎链球菌产生了耐药性,根据研究显示,肺炎链球菌耐药机制的主要基因是mef基因与ermB基因,且主要位于接合性转座子[1]。
为了更好的研究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本文特分离出了176例红霉素耐药菌株进行研究,现将主要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鼻咽部分分离出红霉素耐药链球菌176株进行研究,均经Omin血清和optochin纸片鉴定。
1.2 方法首先,对分离出的176株红霉素耐药链球菌用K-B纸片扩散法和E试验进行检测,以测定其对于抗菌药物的敏感度。
其中,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四环素、氯霉素、苯唑西林等采用K-B纸片扩散法,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红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青霉素等采用E试验检测,结果按抗生素敏感试验标准进行判断。
肺炎链球菌抗生素耐药的流行病学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肺炎链球菌抗生素耐药的流行病学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沈叙庄
【期刊名称】《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年(卷),期】2003(024)003
【摘要】肺炎链球菌是儿科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近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多数文献报道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迅速增加,本文综述了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氯霉素、及SMZ/TMP耐药和万古霉素的耐受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2000~2001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部肺炎链球菌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性监测情况.
【总页数】4页(P120-123)
【作者】沈叙庄
【作者单位】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4
【相关文献】
1.江苏省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及传播机制 [J], 丁晶晶;苗立云;李燕;蔡后荣
2.肺炎链球菌耐药性检测及其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J], 潘方平;吴璐怡;叶云飞;孙爱华
3.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机制基因研究进展 [J], 莫建坤;李明友;黎永新;雷达
4.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J], 谭赛娟;彭华保;陈虹亮
5.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J], 谭赛娟;彭华保;陈虹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许多欧洲国家,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水平已经超过对青霉素G的耐药水平。国外学者认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可能是红霉素耐药增加的主要原因,回顾过去19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使用和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显示:红霉素的耐药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消耗有很高的相关性,而红霉素的不同耐药机制与不同类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并无关联。其不同耐药机制的地区差异是否与多药耐药株的克隆传播有关,需进一步研究。还有学者报道,携带ermB基因的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MIC值多大于32μg/ml,而携带mefA基因的肺炎链球菌MIC值多小于32μg/ml。根据不同耐药与红霉素耐药高低的关系,有学者提出,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因其特殊的药代动力学,在组织和感染部位的浓度较高,故治疗携带mefA基因的耐红霉素肺炎链球菌应有效,但目前尚无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证实,仍需进一步研究。
肺炎链球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的机制为:肺炎链球菌与其他耐药菌(如草绿色链球菌和其他肺炎链球菌)的脱氧核糖核酸结合后导致西林结合蛋白编码的基因改变,产生的西林结合蛋白可减弱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耐药。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92株肺炎链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青霉素耐药株占25%,头孢菌素、四环素和氯霉素随青霉素的MIC升高而对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下降。青霉素敏感株的6%、中度耐药株的57%和高度耐药株的100%对1种以上的其他抗生素耐药。全部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12株多种抗生素耐药者均对青霉素中度以上耐药。所以万古霉素是治疗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另外,在肺炎链球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性研究中发现,在分离的81株左旋氧氟沙星耐药株中78株(96.3%)经分析有多数喹啉耐药决定区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突变。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机制为:DNA回旋酶变异和药物排出。前者由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介导,后者由pmrA基因介导。根据大批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应用分子技术显示链球菌抗生素耐药性扩散是克隆性扩散。
3耐药性的发生机制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改变。肺炎链球菌有6个PBPS,分子量43~100 kDa,PBP-la与PBP-lb分子量均为100 kDa,PBP-2a(89.4 kDa),PBP-2x(82 kDa),PBP-2b(78 kDa),PBP-3(43 kDa)。敏感肺炎链球菌的PBP-la/lb、PBP-2a/2x/2b都很容易被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而杀菌。肺炎链球菌耐药株PBP-la,2x,2a与2b这4个分子量较大的PBPS则与青霉素的亲和力明显降低。编码表达这几个PBP蛋白的基因为pbpla,pbp2x和pbp2b,这些耐药基因可在同种肺炎链球菌之间转移,横向转移,如由肺炎链球菌把耐药基因转移至草绿色链球菌,则pbp2b基因起着重要的作用。pbpla,pbp2x这两个基因都在体外一步法证明可把肺炎链球菌对超广谱头孢霉素的耐药性转移到敏感菌株中去。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的作用过程包含了PBPS蛋白一系列变异。在一些青霉素耐药的菌株中的PBPS的结构有所改变,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性降低,从而降低了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另外研究发现肺炎链球菌PBPS基因突变,可引起相对低水平耐药(在脑膜炎的治疗中可采用大剂量治疗)。人们发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哌拉西林为代表的裂菌式;另一种是以头孢氨噻为代表的作用方式,这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杀菌并不溶菌,这表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于肺炎链球菌存在一些非PBPS相关的作用机制。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一些非PBPS的耐药相关基因,但并不清楚它们的作用机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与非PBPS基因相关的肺炎链球菌耐药菌株都是感受态缺陷菌株,提示细菌的感受态可能与非PBPS途径的耐药机制相关。感受态是肺炎链球菌在其生长的某一阶段自然形成的一种状态[7],它可以摄取周围裸露的DNA片段。这类似人们熟悉的在实验室制备大肠杆菌的感受态,不同的是大肠杆菌不能自然形成此状态。肺炎链球菌的感受态是由一个叫作感受态刺激因子的17肽诱导形成的。最早发现的一个非PBPS的耐药基因是ciaH,为一种组氨酸蛋白激酶。人们发现在头孢噻肟耐药的肺炎链球菌中,有3株感受态缺陷菌株的PBPS没有异常改变,而发现ciaH的基因有变化。转化变异的ciaH到抗生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中,转化细菌同样程度耐药,提示细菌的耐药与ciaH的变异相关。另一研究则发现在哌拉西林耐药菌株中存在另一个基因cpoA的变化,这些菌株同样是感受态缺陷菌株。研究发现,与ciaH不同,cpoA的变异体仍有一定的感受态诱导活性,只是在较晚的时候发生。与非PBPS相关变异的耐药基因都与细菌的感受态相关,这提示肺炎链球菌的感受态可能影响了它们的表达,但目前的研究都只限于已发现的两种基因ciaH和cpoA对细菌感受态的影响,并没有研究感受态是否影响它们的表达。对头孢氨噻和哌拉西林的最低抑菌浓度监测的实验结果表明,野生菌株与其感受态缺陷菌株的MIC值的确有差异。提示感受态缺陷可影响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但对不同菌株的影响结果却不尽相同。目前所知的非PBPS类耐药基因只有ciaH和cpoA基因,而它们都与感受态相关。研究认为ciaH系统控制了细菌脂质转运的水平,因而该系统对胞壁质的合成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一些学者认为ciaH变异可能导致自身的异常激活,从而刺激细菌萜醇的合成,使脂质联结的胞壁质前体水平升高,增加了胞壁质的合成。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能诱导变异的ciaH活化,产生上述反应,以抵消细胞壁的损伤,使细菌表现出耐药性增高。
肺炎链球菌存在于人的喉部和鼻子的后部,大约40%的人平时就携带这种病菌,能引发肺炎、菌血症和脑膜炎,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每年导致300万儿童死亡。更为严重的是,在过去用青霉素就可以杀死的肺炎链球菌,现在抵抗抗生素的能力越来越强。科学家则希望通过对肺炎链球菌的基因测序,更好地认识这种细菌并开发出新的抗生素。近年来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并已出现多重耐药菌株,是临床感染控制中非常棘手的难题。
2影响耐药性的相关因素
耐青霉素G肺炎链球菌(PRSP)分离率近年来已在世界范围明显上升,特别是某些欧洲国家,美国一些地区,东南亚的某些国家地区PRSP已高达40%~50%[3、4]。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最早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但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在1977年在南非首次发生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引起的肺炎暴发流行[5]。以后世界各地都不断分离出PRSP,并使其成为耐药阳性球菌感染中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与青霉素的耐药性存在着一定关系,见表1。PRSP分离率上升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大量使用及某些治疗方案不合理有很大关系。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在临床上治疗呼。如台湾省[6]用大环内酯类作为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一线药物导致所分离的PRSP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高达98%。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在1994年到1999年间,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肺炎球菌增加了3倍。为了确定肺炎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的机制,研究人员在亚特兰大对4 148个肺炎球菌的分离株进行了长达6年的血清定型和药敏试验。他们指出大环内酯耐药菌株的比例从1994年的16%增加到1999年的32%。研究人员发现,99%的大环内酯耐药菌株存在mefE或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AM。在6年的监测中,ermAM血清型在细菌分离株出现率比较稳定,而mefE的出现率从1994年的9%增加到1999年的26%。到1999年,红霉素对93%带有mefE基因离株的最大抑制浓度增大到8 mg/ml。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涉及到多个方面,靶位改变由耐药基因erm变为mls型耐药。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又分为cMLS内在型耐药和iMLS诱导型耐药。在肺炎链球菌中的elm基因绝大多数为ermB基因,少数由ermTR基因介导。我国以ermB基因介导的内在型耐药为主,对红霉素的耐药水平较高,对林可霉素类和链阳菌素B呈交叉耐药。我国有研究显示,148株红霉素耐药株中,耐药基因以ermB基因(79.1%)介导为主;耐药表型以MLS型耐药(89.2%)为主,其中cMLS占85.1%,iMLS占4.1%,为检测到ermTR基因。ermB基因被转座子携带,例如Tn917和Tn1545。在对日本人84株肺炎链球菌的研究显示出对大环内酯类耐药与Tn917或Tn1545携带的erm基因有关。大环内酯类耐药株被分成以下2组:第1组(19株)显示对红霉素有高度耐药性,但是对罗奇达敏感,是由于Tn1545上ermB基因的存在。第2组(65株)显示对这两种抗生素均有高度耐药性,也是由于Tn917上ermB基因的存在。2组中没有一株对大环内酯类持续耐药,第2组中菌株的ermB基因促进区都有一个缺失并且在主要肽键上还有TAAA插入子。脉冲凝胶电泳和血清学分型显示Tn1545是克隆扩散而Tn917是水平性克隆性扩散,得出的结论是,日本肺炎链球菌大环内酯类耐药株主要是ermB基因被Tn917携带扩散。
1耐药性的流行概况
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肺炎链球菌总的青霉素耐药率不到5%,而且均为低水平耐药(中介),到90年代初,总的青霉素耐药率迅速上升到17%,目前已经超过30%。Gordon等在1997年-2001年研究表明肺炎链球菌中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检出率为16.7%,对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R%)是25.0%。1997年-2000年,我国文献报道的肺炎链球菌耐药率(R+I)还仅在8.8%~22.5%之间,但在最近的调查中,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R+I)已高达42.7%,显示出快速上升的势头。还有一些最新调查显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超过了70%。目前,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的数量报道不一,与地区分布有关[1、2]。广谱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氨噻)已成功用于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但对这些因子的抗药性也似乎有所增加。肺炎链球菌已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广泛耐药,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在逐年增长,其中尤以青霉素和红霉素最受人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