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必考名词解释大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土壤:指地球表面能够生长与收获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土壤能够不断地供给植物最大限度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3、自然肥力:指土壤在以生物为主导的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所形成的土壤肥力。

4、人为肥力: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土壤肥力。

5、潜在肥力:指当造不能供作物吸收利用的肥力。

6、有效肥力:指当造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肥力。

7、矿物:指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以及内部结构而天然存在于地壳中的物质。

8、岩石:指矿物的自然集合体。

9、单成岩:由一种矿物形成的岩石。

10、复成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岩石。

11、岩浆岩:地球内部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固结的岩石。

12、沉积岩:经流水搬运,重新沉积,胶结作用而形成的次生岩石。

13、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岩石的物质组成产生定向排列、内部组成改变或重新结晶形成的岩石。

14、风化作用:指暴露于地表的岩石在周围环境因素作用下,由坚硬变疏松,同时化学组成发生变化的作用。

15、物理风化:岩石由大块变小块,由坚硬变疏松,但化学组成没有改变的机械破碎过程。

16、热力风化作用:温度变化会引起岩石的破碎或层状削落。

17、化学风化:使岩石矿物的化学组成产生改变的风化作用。

18、水化作用:岩石的物质与水作用生成含水物质。

19、氧化作用:氧气作为氧化剂,氧化岩石使其变质的作用。

20、生物风化:岩石受生物有机体作用所进行的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作用。

21、残积物:未移动的风化物。

22、坡积物:移动至山坡下堆积的风化物。

23、冲积物:经流水搬运及重新沉积的母质。

24、洪积物:山洪冲积物。

25、湖积物:湖水泛滥沉积形成的母质。

26、海积物:滨海沉积而形成的母质。

27、第四纪红土:第四纪形成的红色粘土。

28、原生矿物:在岩石风化过程中,结构与化学组成没有改变;仅发生机械破碎作用而残留在土壤中的矿物。

29、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逐步改变其结构、性质、物质组成的新矿物。

30、土粒:指土壤中各种大小不同的土壤颗粒。

31、粒级:把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土粒划分为一组,所得的各组即为粒级或粒组。

32、土壤硅铝率:指土壤中二氧化硅与三氧化物的分子比率。

33、土壤质地:指土壤中各种粒级土粒含量的百分组成或搭配比例。

34、土壤生物:指依赖土壤而生存于土壤中的生物。

35、微生物:指肉眼看不到的细小生物。

36、土壤微生物:存在于土壤中的细小生物。

37、矿质化: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

38、反硝化作用:土壤中的硝态氮在反硝化菌作用下转化为氮气损失掉的作用。

39、腐殖质: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产生中间产物再合成大分子有机物。

40、土壤吸收性能:土壤能够吸收与保持各种离子、分子、气体和粗悬浮物的能力。

41、机械吸收:土壤能够机械地截留进入土壤并比其空隙大的土壤颗粒、肥料颗粒的作用。

42、物理吸收:由土粒表面能引起的,能够把分子态物质吸附于土壤表面的作用。

43、物理化学吸收:由于土壤胶体带电荷引起的,通过代换吸收带有相反电荷离子的作用。

44、化学吸收作用:土壤中可溶性物质因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而固定在土壤中的作用。

45、生物吸收作用:土壤微生物与植物把养分吸收固定在体内的作用。

46、土壤阳离子代换量:每一百克干土能够代换吸收代换性阳离子的最大毫克当量数。

47、土壤盐基饱和度:指盐基离子占全部代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率。

48、土壤对阴离子的代换吸收:带正电荷的土壤胶体对阴离子的代换吸收作用。

49、活性酸:指直接扩散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反映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

50、潜性酸:指土壤吸附性氢离子与三价铝离子被代换出来所显示的酸度。

51、代换性酸:用过量中性盐溶液浸提土壤,代换性氢离子、三价铝离子被代换出来所显示出来的酸度。

52、水解性酸:用弱酸强碱盐浸提土壤,吸附性氢离子与铝离子被全部代换出来所显示的酸度。

53、土壤碱度:土壤中氢氧根离子显示的碱性强弱程度。

54、土壤缓冲性:指土壤具有缓和酸碱激烈变化的能力。

55、土壤比度:单位体积土壤固体部分(不包括空隙)的干重量与同体积水重之比。

56、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土体(包括空隙)的干重量。

57、土壤孔隙度:土壤空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58、土壤结构体:分散的土壤单粒经粘结、凝聚胶结作用而形成大小、形状的土团。

59、物理机械性:指土壤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形变,所显示出来的一系列动力学特征。

60、土壤耕性:指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的性状。

61、粘结性:指土粒与土粒之间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能。

62、粘着性:指土壤在润湿状态下粘着于其他外物的性能。

63、土壤可塑性:指土壤在润湿状态下受外力作用能随意改变形状,外力体验后仍能保持改变了形状的性能。

64、下塑性:指土壤刚出现塑性时土壤的含水量。

65、上塑性:指土壤塑性消失时的土壤含水量。

66、塑性值:指上下塑性限的差值。

67、土壤热容量: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土壤温度升高1℃时所需的热量。

68、土壤导热率:单位厚度土层,温差1℃时每秒钟通过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

69、土壤导温率:在纵方向上,单位土层厚度,温差1℃时,每秒钟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使单位容积土体的温度变化值。

70、吸湿水:由土粒表面能作用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而在土粒表面形成的薄层水。

71、吸湿系数:当空气中水汽饱和时土壤含水量。

72、膜状水:由土粒表面能作用,土壤从液态水中吸附水分子而保持吸湿水以外的液态水膜。

73、毛管水:由土壤的毛管吸引力吸持的土壤水分。

74、毛管悬着水:由土壤毛管吸引力作用而吸持的水分。

75、田间持水量:当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

76、毛管上升水:指地下水由于毛管吸引力的作用而上升,保持在毛管孔隙中的水分。

77、毛管持水量:当土壤毛管孔隙都充满水时的土壤含水量。

78、重力水:受重力作用直接向下渗漏的水分。

79、全蓄水量:当土壤所有孔隙都充满水时的土壤含水量。

80、土水势:土壤水分的势能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