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比审批表

配合比审批表

鹤庆县2011年农村公路通达工程

标准试验审批单

承包单位: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合同号:第三合同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 一、基本要求 1.普通混凝土要兼顾性能与经济成本,最主要的是要控制每立方米胶凝材料用量及水泥用量,走低水胶比、大掺合料用量、高砂率的设计路线; 2.普通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主要参数参考下表 ; ②普通混凝土掺合料不宜使用多孔、含碳量、含泥量、泥块含量超标的掺合料; ③确保外加剂与水泥及掺合料相容性良好,其中重点关注缓凝剂、膨胀剂等与水泥及掺合料的相容性,相容性不良的外加剂,不得用于配制混凝土; 3 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用excel编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中通过调整参数以符合表1给出的范围。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普通混凝土ordinary concrete 干表观密度为2000~2800kg/m3的水泥混凝土。 2.1.2 干硬性混凝土stiff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时间(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2.1.3塑性混凝土plastic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2.1.4流动性混凝土pasty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2.1.5大流动性混凝土flowing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不小于160mm的混凝土。 2.1.6抗渗混凝土impermeable concrete 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 2.1.7抗冻混凝土frost-resistant concrete 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2.1.8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concrete 强度等级不小于C60的混凝土。 2.1.9泵送混凝土pumped concrete 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2.1.10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 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缝的结构混凝土。 2.1.11 胶凝材料binder 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12 胶凝材料用量binder content 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2.1.13 水胶比water-binder ratio 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 2.1.14 矿物掺合料掺量percentage of mineral admixture 矿物掺合料用量占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1.15 外加剂掺量percentage of chemical admixture 外加剂用量相对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混凝土浇筑报验申请表

报验申请表 工程名称:巴黎左岸3#楼 致:河南元方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我单位已完成了基础承台垫层混凝土浇筑工作,现报上该工程报验申请表,请予以审查和验收。 附件: 1、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技术复核记录 承包单位(章)林州市二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日期 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巴黎左岸3#楼分项工程名称混凝土工程项目经理李海亮施工单位林州市二建集团有限公司验收部位基础承台垫层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鲁东旭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GB50204-2002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1 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 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试件留置 数量应符合规定(7.4.1) 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试块已随机取样2 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 件应在浇注地点随即取样。同一工程、同 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7.4.2) / 3 混凝土原材 料每盘称量 的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2% 粗、细骨料±3% 水、外加剂±2% 4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 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 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 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 凝土初凝之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 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7.4.4) 混凝土符合规定要求 一般项目 1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规定 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规定执行 (7.4.5) / 2 后浇带的留置、浇筑应按规定执行 (7.4.6) / 3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规定及时采取有 效地养护措施(7.4.7) 符合规定要求 施工单位检查 评定结果主控项目合格,一般项符合规范规定。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浅谈C50砼配合比验证

浅谈C50混凝土配合比验证 中铁二十三局一公司滕州项目部王坤 内容摘要通过进行C50混凝土配合比验证的多次试验,简要论述其设计原则与原材料的掺配比例、试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验证方法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水泥混凝土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它是由水泥、水、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拌和而成的。 在国道104滕州城区改线段工程施工中大量运用到C50混凝土,其主要用于空心板梁、上跨铁路桥预制箱梁、调平层、桥面铺装等部位,对混凝土的要求很高,除了要达到强度要求外,其二还要有耐久性,防止其产生裂缝、凹陷,其核心是要具备密实性和含气量,三、所使用的混凝土要具备和易性,保证其坍落度,避免造成离析及泌水,以使桥梁达到内实外美的效果。 在此主要论证C5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验证方法的相关内容。 1 配合比设计原则 水泥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四个原则: (1)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 (2)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满足施工的要求; (3)混凝土硬化后耐久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4)各种材料的比例符合成本最低的要求,即经济性。 2 原材料的选择 (1)选择水泥时,应注意其特性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的影响。应以能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性小、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本次试验采用的是鲁南中联P·O52.5的水泥,28天抗压强度为59.5MPa。符合招标技术规范文件中P·O52.5水泥活性不低于57MPa的要求。 (2)桥涵混凝土的细骨料,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的中砂。砂对C50以上混凝土的拌和物和易性的影响比碎石大。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混凝土的坍落度与砂的细度模数有一定的关系,相同砂率下,细度模数越小,坍落度越小,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越差。本次试验采用的砂为邹城王村中砂,细度模数为2.75。 (3)碎石最好选用连续级配,这样更容易使混凝土达到最佳密实,骨料的最大粒径宜选用小于25㎜,应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的碎石。山东山亭生产大量碎石,规格为5-16㎜,粒径饱满圆润,针片状颗粒少。距工程施工距离较近,运输方便,且满足本工程对碎石的规范要求,因此,本次试验采用此粗骨料。 (4)掺合料:试验中采用的掺合料为邹城电厂生产的Ⅰ级粉煤灰。 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的作用有四点:其一,可以填充骨料颗粒的空隙并包裹它们形成润滑层,由于其容量只有水泥的2∕3左右,而且粒形好能填充的更密实,其二,粉煤灰对

c25混凝土配合比表

混凝土需要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才能形成,而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称为标号,分为C10、C15、C20、C25等,C25混凝土配合比是多少呢 更多与混凝土、装修相关的资讯,请点击浏览 一、c25混凝土配合比 1、C25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水:砂:碎石 372 :175 :593 :1260 1 ::: 2、调整水灰比 调整水灰比为,用水量为175kg,水泥用量为Mco=175/=417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579kg,Mgo=1229kg 3、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进行试拌: 配合比1: 水泥:水:砂:碎石 = 372:175:593:1260 = 1:::;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 = :::; 拌和后,坍落度为30mm,达到设计要求; 配合比2: 水泥:水:砂:碎石 = 417:175:579:1229 = 1:::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 =::: 拌和后,坍落度仅20mm,达不到设计要求,故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用量500g,增加拌和用水210g,再拌和后,坍落度达到35mm,符合设计要求。此时,实际各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 = ::: 经强度检测(数据见试表),第1组、2组配合比强度均符合试配强度要求,综合经济效益,确定配合比为第1组,即: 水泥:水:砂:碎石 1 ::: 372 :175 :593 :1260kg/m3 二、c25混凝土配合比表 1、现浇碎石混凝土配合比(单位:立方米) 定额编号 1 2 3 4 5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检验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检验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注:1、将所取样品充分混合后通过0.9mm方孔篩,均分为试验样和封存样,封存样加封条,密封保管3个月。2、安定性:体积安定性不良主要是指水泥硬化和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一般是由于熟料中所含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或掺入的石膏过多。 3、不合格品和废品: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凡细度、终凝时间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料掺加量超过最大限和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的指标时为不合格品。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 4、混凝土的取样:每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一次浇筑1000m3以上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每层楼或每工作台班浇筑浇筑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混凝土抽样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混凝土施工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

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验标准及检测方法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注: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取样与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③每一次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④每一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⑤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管理流程及资料申报

配合比试验管理流程图

配合比申报应包含以下资料 1. 选定配合比成果报批单(采用“工程报验申请表(A.0.3表)”,(配合比签批人员:施工单位中心试验室主任;监理部中心试验室主任); 2.配合比设计书; 3.配合比选定报告,采用“铁建设〖2009〗27号”中表号“铁建试报13”表格格式; 4.配合比选定报告附件(包括三方面资料) 4.1选定配合比的基本计算项目报告 所选定配合比的总碱含量、三氧化硫含量和氯离子含量计算书。 4.2选定配合比的基本检验项目报告 (1).所选定配合比各龄期(包括1d、3d、28d、56d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采用“铁建设〖2009〗27号”中表号“铁建试报14”表格格式; (2).所选定配合比的电通量试验检测报告,采用“铁建设〖2009〗27号”中表号“铁建试报21”表格格式; 4.3选定配合比的特殊检验项目报告(根据设计要求选用) (1).所选定配合比的混凝土抗渗等级试验报告(仅用于隧道衬砌混凝土),采用“铁建设〖2009〗27号”中表号“铁建试报20”表格格式;

(2).所选定配合比的混凝土抗冻等级试验报告(仅对处于冻融破坏坏境的混凝土或对耐久性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采用“铁建设〖2009〗27号”中表号“铁建试报19”表格格式; (3).所选定配合比的弹性模量试验报告(仅对预应力混凝土或当设计有要求时),采用“铁建设〖2009〗27号”中表号“铁建试报17”表格格式; (4).所选定配合比的胶凝材料抗蚀系数报告(仅对预应力混凝土或当设计有要求时)。 5.监理批复的各种配合比选定试验所需原材料试验报告(原材料报告中应附有材质单)。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验证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验证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指采用普通原材料、常规施工工艺,通过掺加外加剂和掺合料配制而成的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的综合性能优良的混凝土。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验证 高性能混凝土是指采用普通原材料、常规施工工艺,通过掺加外加剂和掺合料配制而成的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的综合性能优良的混凝土。具体是:1)拌合料呈高塑或流态、可泵送、不离析,便于浇筑密实。2)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和硬化后的体积稳定,水化热低,不产生微细裂缝,徐变小。3)有很高的抗渗性。其中高工作性是高性能混凝土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即高流动性、高抗分离性、高间隙通过性、高填充性、高密实性、高稳定性;并同时具备低成本的技术经济合理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丰富的技术内容,其核心是保证耐久性。 大广公路蒙冀界至承德段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北起蒙冀交界,南至承德市,与已建京承高速公路相连接。本工程大桥以上的各个部位、预制梁板均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通过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验证,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1 施工前配合比验证 在正式进行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前,对混凝土用水泥、骨料、掺合料、外加剂等主要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质量检验报告进行进场检查,主要原材料的品质指标满足要求。同时满足国家现行规范的相应 要求。 1.1 水泥的技术要求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水泥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掺合料为矿渣或粉煤灰。 1.2 掺合料的技术要求 矿物掺合料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矿物掺合料的品质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矿渣粉。 1.2.1 粉煤灰技术要求 粉煤灰原材料必须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标准中规范的Ⅱ级灰以上标准。 1.2.2 矿渣粉技术要求

报验申请表附件

资料报验申请表附件 A1 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 我方承担的(工程名称)工程附件:1、开工报告;2、(证明文件); A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变更)报审表 我方根据施工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已完成了(工程名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附件: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批表;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A4 报验申请表 模板拆除报验申请表附件:1、模板拆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现浇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拆除施工记录; 饰面砖粘贴报验申请表附件:1、饰面砖粘贴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六层放线报验申请表附件:1、多层高层的各层放线测量记录; 2、施工放线验收记录; 3、施工放线图; 砖砌体分项工程报验申请表附件:1、砖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砖砌体质量控制施工记录 3、构造柱配筋砌体配筋、拉结筋施工记录; 4、中间交接检验记录; 钢筋工程报验申请表附件:1、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4、中间交接检验记录表; 模板工程报验申请表附件:1、模板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中间交接检验记录; 3、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拆除施工记录; 混凝土工程报验申请表附件:1、混凝土配合比及浇筑施工记录; 2、混凝土坍落度检查记录; 3、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4、现浇混凝土全过程施工记录; 5、中间交接检验记录; 6、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模板拆除报验申请表附件:1、模板拆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现浇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拆除施工记录; 电气工程报验申请表附件:1、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照明);

混凝土配比:技术员必看

此试验数据为标准实验室获得,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4,碎石为5~31.5mm 连续粒级。各等级混凝土配比也可以通过掺加外加剂来调整。 c50混凝土水泥480 砂650 碎石1154 c25水下混凝土水泥383 砂789 碎石1046 c25泵送混凝土水泥370 砂719 碎石1077 c25普通混凝土水泥353 砂691 碎石1128 c30混凝土水泥395 砂661 碎石1174 c30泵送混凝土水泥426 砂718 碎石1076 c20混凝土水泥321 砂646 碎石1253 c15混凝土水泥430 砂774 碎石1026 c40混凝土水泥444 砂627 碎石1164 掺配比例是这样算的。 首先你要先确定你所用的配合比石子的级配是什么,比如5-25mm,5-20mm等。然后对大石子进行筛分,对小石子进行筛分,把两种大、小石子筛分后的数值进行掺配,比如你所用的石子是5-25mm,那么把大、小两种石子的筛分数进行合并,70%的大石子加30%的小石子在掺合一起时,正好符合5-25mm的级配,那么就说明大、小两种石子要7:3掺。 最后按照你所算的掺配数,用大、小两种石子进行掺合,把掺合后的石子筛分,验证一下是否符合目标石子的级配。 C40的做桥梁的70%10-25mm碎石+30%5-10碎石 混凝土标号与强度等级 长期以来,我国混凝土按抗压强度分级,并采用“标号”表征。1987年GBJ107-87标准改以“强度等级”表达。DL/T5057-19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82-1998《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 DL5108-1999《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等,均以“强度等级”表达,因而新标准也以“强度等级”表达以便统一称谓。水工混凝土除要满足设计强度等级指标外,还要满足抗渗、抗冻和极限拉伸值指标。不少大型水电站工程中重要部位混凝土,常以表示混凝土耐久性的抗冻融指标或极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检查检测试验室环境条件:合理的温度应为20±5℃,湿度50%以上,温湿度计是否符合要求,后置水球是否有水,布条是否入水球内; 二、检查检测试验所用仪器设备以及辅助设备是否齐全,设备性能是否完好:对搅拌机进行试转,对电子秤进行整平和归零等,需要用到的设备有100Kg电子称(称量骨料)、30Kg电子称(称量胶材及水)、1Kg电子天平(称量外加剂);称量材料用的器具(托盘、筒、水盆);取料用的器具(铁锹、小铲、抹刀、铁勺);塌落度试验工具(塌落度筒、捣棒、钢直尺、抹刀、湿抹布);容重试验工具(5升容积筒、捣棒、橡皮锤、抹布)等; 三、试验步骤 1.计算理论配合比 计算试配强度f cu,o =f cu,k +σ 计算水胶比W/B,计算完毕后要体现耐久性技术要求 选择单位用水量m w, 并根据减水剂的减水率,换算所需用水量 计算胶材总用量,并根据粉煤灰掺量比例(等量替代法),分别计算水泥m c 及粉 煤灰m f 的单位用量,计算完毕后要体现耐久性技术要求;计算外加剂用量 选择合理砂率β s 根据体积法或者假定容重法,结合砂率计算公式,计算骨料的单位用量m s 、m g 2.根据理论计算配合比进行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 3.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制取规定龄期试件,确定最终配合比 4.施工配合比调整 (注:以上所牵涉到的计算和步骤,计算公式要详细,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四、注意事项 1.试拌开始时,先采用试拌配合比的胶材、、细集料、水及外加剂比例进行涮膛,一般称取7-10L,时间满足整个搅拌机内身充分被浆体湿润,并清除膛内浆体,不得有稀浆留置膛内; 2.正式称取各种材料用量(按20L计算),注意计量精度,称量过程中注意去除皮重即归零; 3.将称量物倒入搅拌机内,注意倒料顺序:砂---胶材(可含外加剂)---碎石---外加剂(粉剂),盖好盖子进行干拌均匀,一般时间在1-2min,再加入水进行正式搅拌,设定搅拌时间一般为2-3min; 4.搅拌完毕后倒入事先湿润的拌盘内,先目测拌合物塌落度,然后用湿润的铁锹将拌合物来回翻拌均匀; 5.工作性检测:检测流动性即塌落度试验:器具要事先润湿,注意装料次数、插捣次数、插捣方法,砂率体现、提筒时间和方式,测定塌落度值的位置以及精确读数;检测粘聚性:用捣棒轻轻敲打侧面,观测拌合物倒塌方式;检测保水性:拌合物底层及周边是否有水析出;另外还要目测拌合物的包裹性能,看砂率是否适中; 6.拌合物容重测取:容积升湿润后称皮重,装料次数分两层,每层插捣25下,螺旋式方式从外至中,每层完毕后在容积升壁外用橡皮锤敲打5-10下,称取重量精确至50g,容重精确至10Kg/m3;注意容重的修正,当实测值与实际重量值相差超过±2%时,需进行修正,各种材料量需乘以修正系数,反之则不必要修正; 7.若所检测拌合物塌落度偏离所需值,需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即重新设计调整配合比,保持水胶比不变,调整水泥浆用量(实测塌落度偏小)或保持砂率不变调整砂石量以降低水泥浆用量(实测塌落度偏大)或同时调整水胶比和砂率(整体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一、配制混凝土所用材料 1、水泥——采用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强度等级为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已检各项指标合格。 2、碎石——采用宝腾碎石厂生产的碎石,按5-20mm碎石占55%,20—37.5mm 碎石占45%,的比例掺配(该配比由委托方提供),混合料经筛分试验,符合5—37.5mm连续级配要求,碎石的各项指标已检合格(委托方提供)。 3、砂——采用陶思浩砂场河砂,属中砂,细度模数Mx=3.0,其它各项指标已检合格(委托方提供)。 4、水——采用饮用水。 二、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o) 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cu,k=25Mpa,无历史统计资料,查表标准差σ= 5.0Mpa,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o=30+1.645×5=38.2 Mpa。 三、计算混凝土水灰比(W/C) 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 (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fce=Rc×fce,k=1.10×42.5=46.8Mpa。 (2)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本单位无混凝土强度加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A=0.46 B=0.07 W/C=Afce÷(fcu,o+ABfce) =0.46×46.8÷(38.2+0.46×0.07×46.8)=0.54 2、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及其强度和耐久性要求,采用水灰比0.54 四、选定单位用水量(m ωо)

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工艺要求(罐车运输),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30—50 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查表确定用水量m ωо=190kg/m 3 五、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o) m co= m ωо/(W/C)=190/0.54=352kg 六、确定砂率(βs) 根据碎石最大粒径31.5mm,水灰比为0.54,砂率选定35%。 七、采用密度法计算砂(m so)和碎石(m go)的材料用量。 m co+m so+m go+m ωо=ρcp m so/ (m so+m go)×100=βs 假定ρcp=2400kg/m3 m so=650 kg/m3 m go=1208 kg/m3 八、提出基准配合比 m co:m so:m go:m ωо=352:650:1208:190=1:1.85:3.43:0.54 1、计算试拌材料用量 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25L混凝土拌合物,各种材料用量: 水泥: 8.8000kg 砂: 16.250kg 碎石: 30.200kg 水: 4.750kg 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混凝土拌合物,实测坍落度为21mm,不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因此在保证水灰比加10%水泥浆,按调整后水灰比0.54试拌25L混凝土拌合物,各种材料用量:

工程检测人员考核混凝土配合比试题2012

混凝土配合比 一、填空 1.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压力表的量程为()MPa。 2.抗渗混凝土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结材料不宜小于()kg。 3.抗渗混凝土原材料应满足:粗骨料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4.实验室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计。 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所采用的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 6.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水胶比≤0.40的混凝土,粉煤灰的最大掺量为()%。 7.进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时,从试样制备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 min。 8.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时,使用坍落度与坍落度扩展度法进行稠度试验,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mm。 9.实验室拌制混凝土时,水和水泥的称量精度为()。 1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要求试验机测量精度为()。 二、选择 1.确定公式f cu,0≥f cu,k+1.645ó时,如果ó通过计算得到,则应满足:当具有1个月~( )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且试件组数不小于30时。 A:2 B:3 C:6 2.抗渗混凝土宜采用()水泥。 A:矿渣硅酸盐水泥 B:复合硅酸盐水泥 C:普通硅酸盐水泥 3. 确定公式f cu,0≥f cu,k+1.645ó时,如果ó通过计算得到,则应满足:当具有1个月~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且试件组数不小于()时。 A:30 B:20 C:10 4《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标准代号()。 A:JGJ55-2011 B:GB/T50080-2002 C:GB/T50081-2002 5.塑性混凝土时拌合物坍落度为()mm~90mm的混凝土 A:10 B:50 C:90 三、判断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时,对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30的混凝土,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0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标准差应取3.0MPa。() 2.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水胶比>0.40的混凝土,粉煤灰的最大掺量为30%。()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所采用的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4.混凝土标准养护室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 5.混凝土强度试验选择试模尺寸时,成型边长为200mm的试件,骨料最大粒径为31.5mm。()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比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步骤,首先按照原始资料进行初步计算。得出“理 论配合比”;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提出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然后根据基准配合比进行表观密度和强度的调整,确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试验室配合比”;最后根据现场砂石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生产配合比”。 2. 2 计算 1、fcu,0=fcu+1.645σ=30+1.645×5.0=38.2Mpa。 2、w/c=aa×fce/(fcu,o+aa×ab×fce)=0.46×45.0/(38.2+0.46×0.07 ×45.0)=0.52 3、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 15kg,掺加1.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δ=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 mW(1-δ)=215×(1-22%)=168kg。 4、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52=323kg 5、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 水泥用量:mc0= mc×(1-16.5%)=270 kg。 粉煤灰用量:mf0= mc×16.5%×1.3=69.3kg。 减水剂用量:mFDN0=( mc0+ mf0)×1.7%=5.77kg。 6、假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40%,则有: mc0+ mf0+ ms0+ mg0+ mW0= mcp mso/(mso+mgo) ×100%=βs 得:细骨料ms0=757kg,粗骨料mg0=1136kg。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20150917

四川省南江县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大坝枢纽建筑及安装工程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SDSJSYZX-HYD-PHB2015-01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勘测设计研究院试验中心红鱼洞试验室 报告日期:2015年09月17日

批准:审核:校核:编制:

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大坝枢纽建筑及安装工程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1、概述 受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红鱼洞项目部的委托,按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大坝枢纽建筑及安装工程招标文件及相关设计技术要求,现根据相关原材料出厂检测成果提交C25喷射砼、M35净浆、M20砂浆、C15W4F50/ C20W4F50/ C25W4F50/ C25W6F100常态砼等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如下: 2、试验依据 《四川省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大坝枢纽建筑及安装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大坝枢纽工程标混凝土、边坡支护设计技术要求》;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水工混凝土掺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T5330-2005;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14;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 《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7-2007;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2014; 3、混凝土设计指标及配置强度 混凝土设计指标及配置强度表1

4、原材料检测成果 4.1水泥 水泥采用四川南威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海螺牌”P.O42.5R、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品质出厂检测结果如下: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2 由表2可见,“海螺牌” P.O42.5R及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各项被测指标均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有关要求。 4.2速凝剂 为了缩短混凝土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减少回弹损失,需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速凝剂。掺加速凝剂时,应充分考虑其对水泥的适应性。试验拟采用四川攀枝花市吉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JY-AA速凝剂,推荐掺量为5%。出厂试验成果见表3: 速凝剂试验成果表3 从试验结果来看,JY-AA速凝剂各项被测指标满足《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JC477-92)的要求,可用于现场施工。 4.3减水剂 减水剂采用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TJM?-Ⅱ缓凝高效减水剂,其出厂性能试验结果见表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总结 (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规范) 一、术语、符号 普通混凝土 干表观密度为2000kg/m3~2800kg/m3的混凝土。 (在建工行业,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 干硬性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维勃稠度可以合理表示坍落度很小甚至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维勃稠度等级划分为5个。) 塑性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流动性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大流动性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60mm的混凝土。

胶凝材料 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胶凝材料用量 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水胶比 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代替水灰比) (胶凝材料和胶凝材料用量的术语和定义在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已被广泛接受)二、设计方法、步骤及相关规定 基本参数 (1)水胶比W/B; (2)每立方米砼用水量m w; (3)每立方米砼胶凝材料用量m b; (4)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m C; (5)每立方米砼矿物掺合料用量m f; (6)砂率βS:砂与骨料总量的重量比;

(7)每立方米砼砂用量m S ; (8)每立方米砼石用量m g 。 理论配合比(计算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 基本步骤: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计算水胶比; 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 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 确定混凝土砂率; 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 (1)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σ645.1,0,+≥k cu cu f f (1) 式中:0,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高强(C6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 基本特点: 1)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质量480±20kg; 2)水泥用量不低于42.5级,每立方米水泥质量不超过400kg; 3)砂率0.38~0.40,砂率尽量选小些,以降低粘度; 4)使用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宜矿渣(10%~20%)与粉煤灰(10%~15%)复掺; 5)优先选用聚羧酸减水剂,并复配有相容性良好缓凝剂与消泡剂; 6)粗骨料粒径不应大于31.5mm,如果强度等级大于C60,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7)粗骨料的针片状含量不宜大于5.0%; 8)粗骨料的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宜大于0.2%; 9)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 10)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3 基本规定 3.0.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3.0.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3.0.3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3.0.4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表3.0.4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3.0.5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 表3.0.5-1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注:①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应不大于按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20%计算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②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 ③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任一组分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砼配合比确认与施工配合比通知单监理审核要点

砼配合比确认与施工配合比通知单监理审核要点 一、混凝土配合比验证与配合比确认的概念要明确 1.砼配合比验证 水工砼施工规范要求,在开仓浇筑前期,将第三方试验室的砼配合比设计试验成果(试验配合比),用检测合格的原材料,经现场试拌,检测其拌合物性能(和易性、含气量)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检测硬化砼的早期强度或28天强度是否与第三方试验室的检测数据基本一致;若不满足应依据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进一步调整,直至满足所有要求,以上过程叫做配合比验证。在这里28天的强度要大于试验配合比的配置强度。配置强度在第三方试验的报告中可以查到。 关注点共三个: ①和易性是否符合要求,取决于结构断面尺寸、钢筋间距、运输和入仓方式,以及施工环境对坍损的影响等; ②在标养条件下,7天龄期强度与28天龄期强度为对数关系,大体上,可用早期强度推算(预估)后期强度。 在水胶比不变的前提下,验证配合比早期强度的检测结果至少应与第三方的试验结果持平,或略高于第三方更好。若超强过大,验证配合比的适宜性要进行分析,否则,在技术、经济等方面会有不利影响。 ③砼拌合物含气量的大小和控制偏差,决定了工程实体长期耐久性能的好坏,因此要特别关注。含气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2.砼配合比确认: 监理人员对试验室上报的验证结果,依据南水北调专用技术标准、施工规范、标段的配合比设计大纲、第三方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试验配合比),

以及项目招投标文件和图纸等,予以审核、批准的一组活动,被称为配合比确认。 验证结果须由验证过程的所有检测原始记录、过程管理记录和汇总整理的检测(含适宜性分析)报告。 监理人应有试验见证、确认的痕迹,并在工作日志中作为质量监控的重要事项作好记录。 二、施工配合比通知单审核要点 1.审核目的是:通过对工地试验室出具的施工配合比通知单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的核查,确保施工配合比与推荐配合比完全相同,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的用量与推荐配合比相等。 2.审核要点: 1)拟用砂石料含水率的检测原始记录是否真实(没有砂石骨料含水率的实际检测,配合比调整是没有根据的); 2)调整用水量是否与检测结果一致; 3)扣水或补水后,砂石料的用量是否做相应增减; 4)外加剂溶液的含水量是否在单位用水量中扣除; 5)超逊径调整后,砂石料材料用量是否平衡,在饱和面干状态下(理想状态、施工控制状态)各类别、粒级的砂石用量是否与推荐配合比相等。 3.配合比换算正确无误的特征 通过超逊径调整(各粒级用量划拨到位)、砂石料和外加剂含水量调整和加减运算,得出的施工配合比与第三方实验室推荐试验配合比的每立方米各种材料用量之和须完全相等。最大误差应小于±0.1kg/m3 ,该误差是计算过程中的数值计算和有效数字修约造成的,不影响拌合物生产的质量。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规程

混凝土配合比规程 3.0.1 在进行水泥土室内配合比试验前,应完成下列工作: 1 搜集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2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设计的目的,确定水泥土配合比试验所需的各种材料及其性能。 3 结合工程情况,了解当地相关经验、水泥土配合比试验资料和影响水泥土强度的因素。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尚应了解其它地区类似工程经验。 3.0.2 水泥土室内配合比及相关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应确定以下内容: 1 用水泥加固不同种类软土的可能性。 2 加固各种软土最合适的水泥品种。 3 水泥土的水泥掺入比、水泥浆水灰比和外加剂。 4 水泥土强度增长的规律,建立不同龄期强度之间的换算公式。 5 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重度、压缩模量、变形模量、抗剪强度和渗透系数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3.0.3 水泥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评定应以90d龄期为准,当有可靠经验时,可用较早龄期的参数进行推算。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按现行相关规范要求执行。 3.0.4 每种配合比至少应进行7d、28d、90d三种龄期的试验。

原材料 4.0.1 试验用土应符合以下要求: 1 试验用土应从工程现场取样。 2 土样应进行天然含水率的试验,如有特殊要求时,可增加土样其它相关性能的试验。 3 土样应风干、碾碎,过5mm筛备用,并测定其含水率。 4.0.2 试验用水泥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水泥宜用强度等级为32.5级及以上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应采用工程现场拟使用的新鲜水泥,特殊用途的水泥土可采用特种水泥。 2 试验前应测定水泥质量,并应符合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的要求。 4.0.3 试验用水宜采用饮用水或自来水,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工程现场用水。 4.0.4 试验用外加剂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可根据工程需要和土质条件选用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掺量应通过试验或工程经验确定。 2 外加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