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笔记)现代汉语讲义

合集下载

(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语音笔记

(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语音笔记

现代汉语语音讲义北京语言大学程娟课程要求课程定位:“现代汉语”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与“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等一起构成本专业的基础课程。

一、教学目的(一)理论方面:系统掌握现代汉语的理论体系,把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的特点。

(二)应用方面:把握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重点,用所学理论指导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

以适应今后继续深造,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学习要求(一)系统观1.把握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

比如语音与词汇,词汇与语法等要素之间的联系。

比如有一些异读词(多音字)有两读,“熟”shu(复音词);shou(单音词)。

又如“天津了,北京了;营长了,团长了,师长了”(名词+了)(名词具有时间、空间推移性)2.把握各要素自身的体系性。

比如语音、词汇、语法等各自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语音部分包括三大系统: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声母、韵母、声调、音节;语音变化系统:变调、轻声、儿化、啊的音变等;普通话的音位系统)(二)敏感性(实践观)文学创作讲究感觉;语言学习要求敏感。

对身边出现的一些语言现象能敏感地捕捉到,而不是熟视无睹。

比如“很”+中国/江南/淑女/琼瑶;真克林顿/东方不败/饼。

以往简单地分析为不规范或活用;现在承认这种语言现象,并进而探讨能够受很修饰的名词的特征。

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分子的缩写)/海龟(归)/北大荒(北京的大龄的还未结婚的女性)。

在词汇学中属于新词语范围,利用谐音产生。

今年桑拿天特别多。

(桑拿的语义变化,从沐浴方式到高温闷热)口与嘴:虎口/门口;烟嘴/壶嘴留学生“前赴后继”:那个商场自打五折起,大家—地去卖东西。

“轻举妄动”:考试的时候,你在没看清题目之前,千万不要—。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讲授处理汉语语言实际问题的技能、方法。

四、参考书目1.吴宗济主编1992《现代汉语语音概要》,华语教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讲义

现代汉语讲义

现代汉语讲义二○一七年九月绪论第一节概说一、语言·汉语·现代汉语(一)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功能)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结构)理解:符号、所指、能指。

符号系统。

(索绪尔:“语言……它是一种符号系统”。

“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本质)(二)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母语。

从古到今,汉语经历了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发展阶段。

古代汉语(主要指文言,源头在先秦)。

近代汉语(变文、唐诗宋词、禅宗语录、宋元话本、明清小说)。

现代汉语(确切地说应是当代汉语:21 世纪初汉民族的母语)。

(三)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母语。

广义的现代汉语,指所有现代汉民族说的汉语(包括海外华人说的“华语”)。

狭义的现代汉语指普通话。

相关的两个概念:1.口语和书面语。

一般以为,口语是用嘴说的语言形式;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形式。

其实,口语和书面语的划分并不这样简单,二者有一系列语体上的差异:句式长短、用词等。

口语是第一位的。

2.文学语言文学语言不等于文学作品里的语言。

文学语言指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是比较规范的、高级形态的语言形式。

二、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一)普通话1956 年2 月6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其中说到:“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理解:普通话的定义分3 个部分,第一指普通话语音采用的是北京语音系统;词汇,是以北方话的词语为基础的;语法,现代白话文作品里体现出来的语法规律(首先是“白话文著作”,与文言文著作对立,再用“现代”加以限制,不包括古代白话文著作,最后用“规范的”加以限制,排除不规范的用法)。

(二)现代汉语方言(1)北方方言地域分布。

代表点:北京话。

使用人口:73%。

次方言区:华北东北、西北、西南、江淮。

《现代汉语》北大汉语教研室 北大版(语音部分详解)

《现代汉语》北大汉语教研室 北大版(语音部分详解)

汉语主要方言 概况 汉语方言分歧很大,非常复杂,根据方言的主要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七大方言: 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百分之七十 分布区域:长江以北汉族居住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湖北 (东南一带除外) 、四川、云南、贵州四省、湖南省西北一带 说明:北方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内部一致性 较强。包括四个次方言区: 次方 言 分布 区域 华北、东北方 西北方言 言 北京、天津、 西北 各省汉 人 四川、云南、贵州三 安徽、 江苏两省的长江以 河南、河北、 聚居地, 包括山 省及湖北大部(东南 北、 淮河以南地区 (徐州、 西南方言 江淮方言
3
说明:客家人是从中原迁徙至闽、粤、赣三省边缘地带的,与中原地区居民失去联 系后,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一种自成系统的方言。客家人虽居住分散,但客家 话内部差别不太大。 六、闽方言:厦门话和福州话分别是两大次方言的代表 之四点二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广东潮汕地区,海南省大部分地区,台湾省大多数 汉人居住区,以及浙江省南部一些地区,华侨和华裔中也有很多是说闽方言的 说明:闽方言是汉语方言中内部分歧最大,语音现象最为复杂的一个大方言。最主 要的是闽南方言和闽北方言两大支系,细分可以有三到五个次方言: 闽中方 莆仙方 次方言 闽南方言 闽东方言 闽北方言 言 闽南厦门、 漳州、 泉州和龙溪、 以福州为中心 福建北部山 晋江、龙岩(一部分)及台湾 的闽江下游地 区建阳地区 分布区 省,广东潮汕地区,海南岛大 区和以福安为 建瓯、 建阳、 域 部,浙江南部温州地区平阳、 中心的山区各 崇安等县 玉环等县 代表方 厦门话 言 七、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汉族总人口百分之五 分布区域:广东省中部和西南部、广西省东南部,港澳地区,很多海外华侨也以粤 方言为母语 说明:当地人称广州话为“白话” 。粤方言内部分歧不大,四邑(台山、新会、开平、 恩平四县)话、阳江话和桂南平话等有一些有别于广州话的语音特色。 煜按:诸本关于方言人口的记录,似互抄而来,比较一致,但是时间限度不明。这 福州话 建瓯话 永安话 莆田话 县 言 使用人口:汉族总人口百分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北师大版(笔记)讲解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北师大版(笔记)讲解

现代汉语·笔记绪论Ⅰ.现代汉语引论一.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的定义:人们发声器官发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语音符号。

2.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1)口语是第一性的,是书面语得以产生的基础(2)书面语形成之后,反过来也会对口语的发展和规范起一定的影响作用。

3.语言符号的特点:规约性、系统性、生成性、能指性。

4.语言的本质:语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现象。

(3和4 注意看书理解)5.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科学,是一门接近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

6.语言类型: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综合语。

7.语系:九个;印欧语系、汉藏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

8.我国的语系:汉藏、阿尔泰、印欧、南岛、南亚。

二.汉语与汉语言文字学三.现代汉语的含义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重点)Ⅱ.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一.共同语和方言二.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形成1.脉络:(1)书面语:唐宋以后的白话白话文运动————五四—双流合一(2)口语:金元以来的官话国语运动三.现代汉语方言概述1.闽、粤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最大,吴方言次之,客家、赣、湘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比闽、粤、吴方言小。

2.差别成因:主要是由于历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而人口分布、移民迁徙、地理环境、异族接触又是形成的差异的主要原因。

3.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1)北方方言:北方话或官方方言;北京话代表;分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2)吴方言:上海话代表;(3)湘方言:长沙话代表(4)赣方言:南昌话(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代表(6)闽方言:闽南厦门话;闽东福州话(7)粤方言:广州话代表(白话)Ⅲ.现代汉语的特点和规范化一.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声调作用大4.浊音数量少(二)词汇方面1.语素以单音节为主2.复合构词法占优势3.双音节词占优势4.私自词丰富(三)语法方面1.不以词的形态变化为主要语法形式是汉语同印欧语系区别最大的特点,可将汉语直接组装型语言或分析型语言。

现代汉语讲义全部

现代汉语讲义全部

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论一、语言(一)语言的特征1.本质特征: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2.功能特征:思维工具,交际工具;3.结构特征: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二)语言的构成语言的构成要素有三:语音、词汇、语法。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词汇、语法的表现形式。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是语言材料的组织方式。

(三)语言的功能变体:口语、书面语。

•二、现代汉语(一)汉语的分期: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二)现代汉语指的就是五四运动到现在的汉语(白话和白话文)。

古代汉语指的是"五四"以前的汉语。

实际指的是古代书面语,即文言。

"现代汉语通常有广、狭两种含义。

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则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本课程讲述的是普通话。

•(三)汉语的世界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大国之一,汉族是文化发达最早并且是具有高度成就的民族,对人类的文化有很多有价值的贡献,在世界的文化历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语言是文化的形式,因此汉族在输出文化的同时,汉语的语词也输出了,给其他民族语言以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亚洲各民族语言的影响更加显着。

如:•日本语中的汉语借词很多,有人统计日语中的汉语借词占日语全部词汇的55%,如"中国"、"中华"、"京师"、"疾病"、"生徒(学生)"、"先生"、"汉书(中国书)"、唐风(中国式)、"电话"、"散步"、"手表"、"落花生"、"砂糖"、"米"、"书"等等。

日本的文字可以说有两个组成分,一是汉字,一是假名。

汉字中有一部分是日本自造的字,1981年日本公布的常用汉字还有1945个。

现代汉语讲义

现代汉语讲义

现代汉语讲义绪论现代汉语概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

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重镇。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

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方面,它作为历代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上个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一、现代汉语方言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世界各个民族的语言,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时而分化,时而统一,方言就是在分化和统一的复杂历程中形成的。

一般来说,历史长,使用人口多,通行范围广的语言。

往往会出现较多的方言。

古老的汉语发展到今天,先后产生过多种汉语方言,这种不同的方言各具特色,多彩多姿,引人瞩目。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不同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普通话是特性于全民族,乃至全中国的语言。

语言学家们把方言当作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域变体,方言并不是独立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但方言具有地方性的特征。

只是为某一地区的人民大众所掌握,所使用。

现代汉语各大方言大都经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逐渐形成的。

形成汉语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碍等;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

方言虽然在一定地域中通行,但本身也是一种完整的语言体系。

方言都具有系统的语音结构体系、词汇结构体系和语法结构体系,都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第一节概说现代汉语语法大体知识,包括语素、词语、短语、句子、句群等五个方面。

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语义单位,也是汉语的一级语言单位(语法理论书上表述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事实上它只是最小语义单位)。

虽说那个语法单位是语法家们研究的范围,可是学好它关于咱们把握词语的组成、辨析近义词和同义词也有专门大的帮忙作用。

词语是汉语的二级语言单位,它是咱们语文学习的大体核心,把握大量的词语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咱们做好高考温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

词语知识包括词类、词的结构(熟语,主若是成语)、近义词(同义词)辨析这三个要紧要紧方面(那个地址只从高考的角度切入,事实上还包括“词语的选用”“反义词”“成语”等)。

短语是汉语的三级语言单位,关于短语结构的熟练把握有助于咱们分析语言结构,从而使咱们能够更好地明白得语言的意义。

短语知识要紧包括短语的类型、短语的结构和熟语(主若是“成语”)三个方面。

句子是汉语的四级语言单位,这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而且是难点、重点。

句子知识要紧包括句子的分类、句子的结构和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三个方面。

句群是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那个语言单位与语段的层次结构超级相似,只需要了解一下即可。

汉语语法高考中似乎不涉及,实际在词语的选用,近义词辨析,语病的辨析与修改,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乃至在写作(包括微型写作)方面都有涉及,而且语法知识的熟练系统把握,关于语言水平的提高,关于文章的阅读和明白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语文温习应考中,这些知识的温习、梳理是超级重要和必要的!第二节词语词语在高考中是必考内容,尤其是同义词(近义词)辨析,在语言表达(试题结构中的第六大题)题目当中也有涉及。

写作中的词语运用更不用说,它是写作能力强弱和语言水平高低的集中表现。

因此词语是语文温习中超级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词语的概念词语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从那个概念能够看出来词语的特点:一是能够独立运用,二是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句子也能独立运用)当中最小的。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 语法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 语法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语法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学习要点:了解语法的基本特征,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单位。

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否则就无法交流信息。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从言语表达的角度看,说写者在用词造句时必须遵循语法规则,否则听读者会不知所云或感到别扭。

例如,光有“力量、就、知识、是”几个零散的词,还无法表达意思;把它们加合成“力量就知识是”或“是就知识力量”,也还是不能表达意思,因为这些组合不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则。

只有按照汉语语法规则,把它们组成“主,动,宾”的结构,即说成“知识就是力量”,才能让听读者理解。

又如,当听到外国学生说“一点点我不舒服”“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这类句子时,我们能明白其意,但会感到很别扭,觉得不像中国话。

原因在于这类组合偏离了汉语的语法规则。

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则,前一句中的“一点(点)”不能用来修饰全句,也不能用来修饰形容词,应改为“我有点儿不舒服”。

后一句前后两个分句是让步关系,应改为“即使......也”。

“尽管......也”在汉语中不能搭配。

第二,从话语理解的角度看,听读者在理解话语时必须借助语法规则的指示,否则无法理解。

例如一个不懂“主,动,宾”结构规则、不懂“是”表示判断的语法意义的外国人,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句子的意思的。

同样,若不懂“什么”的否定用法,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你都懂什么~”这句话的含义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在表达时并不是先想好语法规则再说话或写文章的呀,对了,我们在表达时,一般不会这样做。

那语法规则怎么起作用的呢,是下意识地起作用的。

既会下意识地起作用,那为什么还要学呢,因为只靠“下意识”还无法避免语法错误,特别是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

只有自觉地系统地学习了语法规则,才能自觉地更好地利用语法规则,避免在言语交际中出现语法错误。

要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语法规则的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

[语言学]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

[语言学]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汉语:刘邦始建都于汉中,汉中因汉水而得名。

公元前206年,刘邦得天下,国号称“汉”。

后外族人称中原人为汉人,于是沿用下来,因而也有了“汉语”的名称。

汉语虽然是由汉朝而得名的,但汉语的实际存在却远在先秦之前。

对外族人原有“南蛮、北狄、西羌、东夷”之称,后统称北方、西方之少数民族为“胡”人。

公元304年,汉胡民族开始大融合,胡人说汉语不太辬准,于是有“胡言汉(乱)语”的说法,后又派生出许多词语:胡闹、胡扯、胡说、胡缠、胡臭、胡思乱想、胡搅蛮缠、胡说八道,又有了胡椒、胡杨、胡琴、胡萝卜等词语。

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辬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这是1955年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上确定,由国务院颁发的。

这是狭义的现代汉语,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形成共同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辬准音,是符合人们使用汉语的客观情况的。

任何一个民族的共同语都需要有一个地点方言的语音作为辬准音,而不能把不同地方的语音拼凑成一种辬准音,汉民族共同语也是这样。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辬准音,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辽、金、元、明、清以来的800多年,大多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因此,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地位日益重要,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即“官话”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五四”运动以后的“国语”、“国音”也都以北京语音作为辬准音,以北京语音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辬准音,是大势所趋。

需要注意的是,“以北京语音为辬准音”,是指以北京语音系统作为普通话的语音辬准,并不包括北京人口语中的土音以及过多的轻声、儿化现象等。

1现代汉语语法讲义之词语讲义

1现代汉语语法讲义之词语讲义

第一部分:词语知识储备:从词性的角度分,词语可以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实词包括6小类,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1.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2.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行为、心理活动)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会、愿意、可以、是等3.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软、硬、甜、伟大、聪明、大方、雪白、笔直、水灵灵、绿油油等。

4.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如一、十、五十多、第八、老大等。

5.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又叫单位词)的词。

如个、件、幢、下、次、趟、阵、回、年等。

6.代词是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有替代、指示作用。

如你、他们、这、那、彼、谁、哪、什么等。

二、虚词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

1.副词是用来限制、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如:也、都、一共、马上、更加、亲自、必须、竟然等2.介词使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

例如:从、在、朝、根据、以、关于、把、将、比、除了等3.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

如:不但……而且……;既……又……;因此;或者等4.助词是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某种语气。

如:的、得、一般、一样、着、了、被、们、所等5.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语。

如:哈哈、嘿嘿、哎呀、喔、嗯等。

6.拟声词是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语。

如“叭、咣、轰隆、哗啦、乒乒乓乓、叽叽喳喳、噼里啪啦”等。

一、识别词性1、用横线画出句中的名词。

电脑跑步民主日历画家学生疼痛爸爸天气团结前进字典花园唱歌学习旁边昨天2、用横线画出下面的动词。

吃唱增加想法上课念头美术出来睡觉马虎国家希望能够担心考试拍现象他们愿意分析3、用横线画出下列语段中的形容词。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增订本)课后习题详解(语 音)【圣才】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增订本)课后习题详解(语 音)【圣才】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述一、举例说明《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

答:《汉语拼音方案》自诞生以来,在国内外的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可以归纳为拼写语言和技术应用两个方面。

(1)拼写语言拼写语言指的是用《汉语拼音方案》给汉字注音,拼写汉语普通话,设计特殊语文或制订少数民族文字。

①汉字字形不能明显表示读音,中外人士学习汉语都需要《汉语拼音方案》这样一套便捷而国际化的表音工具。

所以,自1958年公布以来,字典、语文课本和有些书报用它给汉字注音,学生用它暂代写不出的汉字,大大方便了人们阅读和表达。

②《汉语拼音方案》可以用来设计聋哑人用的手指语和盲人用的盲字这两种特殊语文。

盲人用手指书写、触摸纸面上的凹凸符号以写字、读书,这些凹凸的盲字是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设计的。

③解放以后,原来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需要制订文字,有的原来有文字但要改进文字。

制订和改革文字大都采用《汉语拼音方案》,并在读音和拼法上与汉语拼音相协调。

④在国际上,《汉语拼音方案》是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的人名、地名、其他专名和文献词语的国际标准。

如在出国护照等国际文件方面的中文都是用汉语拼音拼写的。

(2)技术应用《汉语拼音方案》在技术上的应用主要指其在序列索引、图书检索、中文信息处理、人名地名专名拼写、术语代号、电报、旗语和灯语等方面的应用。

①按照汉语拼音字母序列排序的音序法,在现代汉语的字典、词典里已经逐渐成为汉字序列法的主流。

②图书资料检索方法中音序法的使用也在逐渐增多。

电脑检索是信息化时代的一种国际化信息服务事业,运用拉丁化汉语拼音字母是检索电脑中文资料和使中文图书资料进入国际图书检索网络的条件。

③中文信息处理系统的众多键盘输入法中,汉语拼音输入法是大部分非专职操作人员使用的输入法。

④《汉语拼音方案》还常常代表或帮助汉字在某些领域使用。

我国的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都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代号,称为“国标”(GB)。

“国标”有许多是采用汉语拼音词语的缩写形式来制订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语法)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语法)

第5章语法一、填空题1.划分词类主要以词的________功能为标准。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语法【解析】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

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和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

2.短语可以分别从结构和________这两个方面分类。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功能【解析】短语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

短语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最重要的有两种:一种是结构类,主要看构成短语的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另一种是功能类,凭它进入更大的短语里担任职务的能力,即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相当于哪一类词而进行的分类。

3.蕴涵和预设是句义之间显示其真值条件的两种重要关系。

“李泽明也考上研究生了”________“还有人考上了研究生”;“李泽民是研究生”_________“李泽民是学生”。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预设;蕴涵【解析】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是指,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

预设是指,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都以另一句子的肯定式为前提,则另一句子是该句的预设。

4.从语义上考虑,汉语的宾语主要有________两种类型。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受事宾语、施事宾语【解析】从语义上看,汉语的宾语主要有受事宾语和施事宾语两种。

受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涉及的人或事物,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如“割麦子”)和动作的对象(如“告诉大家”)。

施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可以是人或自然界的事物,比受事宾语少见,多用于少数特定句型中(如“来了一位客人”)。

5.“他踢累了”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________,“他踢完了”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________,“他踢坏了”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________。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之词语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之词语讲义

第一部分:词语知识储备:从词性的角度分,词语可以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实词包括6小类,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1.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2.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行为、心理活动)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会、愿意、可以、是等3.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软、硬、甜、伟大、聪明、大方、雪白、笔直、水灵灵、绿油油等。

4.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如一、十、五十多、第八、老大等。

5.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又叫单位词)的词。

如个、件、幢、下、次、趟、阵、回、年等。

6.代词是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有替代、指示作用。

如你、他们、这、那、彼、谁、哪、什么等。

二、虚词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

1.副词是用来限制、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如:也、都、一共、马上、更加、亲自、必须、竟然等2.介词使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

例如:从、在、朝、根据、以、关于、把、将、比、除了等3.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

如:不但……而且……;既……又……;因此;或者等4.助词是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某种语气。

如:的、得、一般、一样、着、了、被、们、所等5.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语。

如:哈哈、嘿嘿、哎呀、喔、嗯等。

6.拟声词是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语。

如“叭、咣、轰隆、哗啦、乒乒乓乓、叽叽喳喳、噼里啪啦”等。

一、识别词性1、用横线画出句中的名词。

电脑跑步民主日历画家学生疼痛爸爸天气团结前进字典花园唱歌学习旁边昨天2、用横线画出下面的动词。

吃唱增加想法上课念头美术出来睡觉马虎国家希望能够担心考试拍现象他们愿意分析3、用横线画出下列语段中的形容词。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

第一节概说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知识,包括语素、词语、短语、句子、句群等五个方面。

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语义单位,也是汉语的一级语言单位(语法理论书上表述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实际上它只是最小语义单位)。

虽说这个语法单位是语法家们研究的范畴,但是学好它对于我们把握词语的构成、辨析近义词和同义词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词语是汉语的二级语言单位,它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基本核心,掌握大量的词语是写作的基础,也是我们做好高考复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语知识包括词类、词的结构(熟语,主要是成语)、近义词(同义词)辨析这三个主要主要方面(这里只从高考的角度球入,实际上还包括“词语的选用”“反义词”“成语”等)。

短语是汉语的三级语言单位,对于短语结构的熟练把握,有助于我们分析语言结构,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

短语知识主要包括短语的类型、短语的结构和熟语(主要是“成语”)三个方面。

句子是汉语的四级语言单位,这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而且是难点、重点。

句子知识主要包括句子的分类、句子的结构以及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三个方面。

句群是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这个语言单位与语段的层次结构非常相似,只需要了解一下即可。

附: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语素的概念语素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自由、半自由、不自由)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词语的概念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词语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短语的概念短语短语的语法种类短语的结构种类(成语)句子的概念句子句子的种类(用途和语气、结构、骈散等来划分)句子的结构(单句、复句)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语病的辨析与修改※句群(句子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歌诀]五级语言单位,意义结构切分。

语素、词语、短语,还有句子、句群。

汉语语法高考中似乎不涉及,实际在词语的选用,近义词辨析,语病的辨析与修改,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甚至在写作(包括微型写作)方面都有涉及,而且语法知识的熟练系统掌握,对于语言水平的提高,对于文章的阅读和理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代汉语_北京师范大学·周一民___复习笔记__完整版

现代汉语_北京师范大学·周一民___复习笔记__完整版

现代汉语·笔记绪论Ⅰ.现代汉语引论一.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的定义:人们发声器官发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语音符号。

2.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1)口语是第一性的,是书面语得以产生的基础(2)书面语形成之后,反过来也会对口语的发展和规范起一定的影响作用。

3.语言符号的特点:规约性、系统性、生成性、能指性。

4.语言的本质:语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现象。

(3和4 注意看书理解)5.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科学,是一门接近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

6.语言类型: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综合语。

7.语系:九个;印欧语系、汉藏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

8.我国的语系:汉藏、阿尔泰、印欧、南岛、南亚。

二.汉语与汉语言文字学三.现代汉语的含义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重点)Ⅱ.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一.共同语和方言二.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形成1.脉络:(1)书面语:唐宋以后的白话白话文运动————五四—双流合一(2)口语:金元以来的官话国语运动三.现代汉语方言概述1.闽、粤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最大,吴方言次之,客家、赣、湘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比闽、粤、吴方言小。

2.差别成因:主要是由于历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而人口分布、移民迁徙、地理环境、异族接触又是形成的差异的主要原因。

3.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1)北方方言:北方话或官方方言;北京话代表;分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2)吴方言:上海话代表;(3)湘方言:长沙话代表(4)赣方言:南昌话(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代表(6)闽方言:闽南厦门话;闽东福州话(7)粤方言:广州话代表(白话)Ⅲ.现代汉语的特点和规范化一.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声调作用大4.浊音数量少(二)词汇方面1.语素以单音节为主2.复合构词法占优势3.双音节词占优势4.私自词丰富(三)语法方面1.不以词的形态变化为主要语法形式是汉语同印欧语系区别最大的特点,可将汉语直接组装型语言或分析型语言。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增订本)课后习题详解(文 字)【圣才】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增订本)课后习题详解(文 字)【圣才】

第三章文字第一节汉字的性质和特点一、为什么说汉字是语素文字?答:(1)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是汉语的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如“国、走、大、很、吗”就是现代汉语的语素;而“国、走、大、很、吗”这几个汉字记录的就分别是汉语里“国、走、大、很、吗”这几个语素。

(2)作为语素文字的汉字,它用不同的字形表示不同的语素。

它不但能区分读音不同的语素,如“国”和“走”,而且还能区分读音相同的语素,如“衣、医、依”。

(3)有少数汉字单独不表示语素,如“徘、徊、琵、琶、葡、萄”,要组合成“徘徊、琵琶、葡萄”才能表示语素。

这样的字在全部汉字中只占少数,不反映汉字的本质。

这样一些字的存在,不妨碍汉字是语素文字的论断。

二、你对汉字是表意文字的说法有什么看法?答:(1)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大多数的字都有意义。

如汉字“人”的意义是指能制造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汉字“红”的意义是像鲜血那样的颜色。

而拼音文字的字母只有读音、没有意义。

如英文字母b,它的音值是双唇浊塞音,但是没有意义。

(2)有人着眼于这个特点,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这种说法不够明确,容易产生误解。

汉字记录的是汉语语素,语素有音又有义,汉字的音和义实际是汉语语素的音和义。

如果抛开了语素,在语言这个层级体系里,并没有单独的意义层或意义级可以由汉字去记录。

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容易使人误解为汉字可以脱离语言直接和思维联系,直接表示意义,而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不采取汉字是表意文字的说法。

三、汉字有什么特点?答:(1)汉字和汉语基本适应。

汉字是单音节的文字,汉语语素是以单音节为主的语素,用单音节的汉字来记录单音节的汉语语素,二者基本适应。

(2)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拼音文字的字母只有形和音,没有义;汉字的单字不但有形和音,而且还有义。

用汉字来记录汉语语素,语素的音和义就变成了汉字的音和义。

(3)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

①汉语语素意义的变化比语音的变化慢,也就是用字的变化比字音的变化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分化为不同的语言,但由于各种原因、各种条件也形成了多种方言。汉语方言到底该分为几大类,至今学术界意见不一。地区,长江以南的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沿江地带,云、贵、川三省,湖北省大部(西南角除外),湖南省西北角以及广西省北部。使用人口约占汉人的71.2%。
(二)现代汉语指什么?
任何一个人类社会都使用语言。但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一般说来是各不相同的。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或者说特性。任何语言的任何表达单位都是一个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简称“音义结合体”);在其语音系统里,都有元音和辅音,都存在着音节结构;在其词汇系统里,都有虚词和实词的类别,都有称代性词语;在其语法系统里,都不止一种结构规则,在语法构造上都可以一层套一层地进行组合。这一些都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的共性。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对本民族的人来说,一定有一个共同能接受的形式;但对外族人所使用的语言来说,无论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又往往都各具特色。正因为这样,不同民族的人如要进行交际,就得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所以,任何语言既有共性,又有民族性。正是这种语言的共性和民族性,形成了不同的民族语言。民族语言既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式,一个民族的文化正是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保存下来和传播开来的。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无论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很大差异。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现在看起古书来都会感到很吃力,有的甚至看不懂。但是语言又有极大的稳固性。除语音变化比较大以外,现代汉语里所用的词,大多是几千年沿用下来的;语法的变化更小。也正因为这样,古书看起来虽很吃力,但我们学习了古代汉语,就能把它们看懂了。
吴方言。吴方言区包括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镇江不包括在内),浙江省大部。使用人口约占汉人的
8.3%。
1
我们所说的语言,既包括口语,也包括书面语。书面语可以说是口语的一种延伸,它是人类借助于文字将口语记录下来并加以加工、提炼的产物。文字的产生实在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没有文字,人与人之间,只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了文字,人们不仅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利用文字把自己的思想、看法、感情等传给远方的亲朋好友;而且也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利用文字把自己的思想、看法、感情等传给后人。可见,文字的使用扩大了语言的交际作用,使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人都有可能彼此进行交际,更为人类社会保存了可贵的文化遗产,包括在生产斗争和一切实践活动中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使人类能在前人业绩的基础上不断地把人类社会推向前进。
汉语就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就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关于汉语,我们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汉语历史悠久,说汉语的人又是那么多,大约有十二亿人口,这在全世界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可以相比的;而自有史以来汉语没有分化为多种语言,这在全世界各种语言中是罕见的。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但汉字体系自古以来能基本保存下来,并至今仍然能通行,这在世界各种文字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北大) 现代汉语讲义
绪 论
一、现代汉语指什么?
(一)先说说语言是什么
在说明“现代汉语到底指的是什么”之前,我们想,有必要先简单跟大家说说“语言是什么”的问题。
作为一个人,他在社会生活中,有两种活动是始终伴随着他的,一是思维,也就是想问题,思考问题;一是与他人交际,也就是与他人交流思想,交流看法,交流感情。而这两种活动都基本上要靠语言来进行,离开语言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思维和交际。事实上,整个社会都需要靠语言来协调。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某个人类社会一下子都不会说话了,都不会认字、不会写字了,这个人类社会将会怎么样?肯定就会乱作一团。所以说,语言和社会是互相依存着的,语言是人类籍以思维和彼此互相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