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二模语文卷及答案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6331d9c852458fb760b56bf.png)
【精品】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①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托夫勒谈到过去的教育是为工业化配套的:上课的铃声、课程大纲、学校普遍的班主任及大队、中队干部,这些“二战’’后前苏联以计划经济推动工业化重建创设的、为工业社会配套的教育体系的设置,被中国学校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①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托夫勒创造性地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教育:小班化、多师同堂、在家上学趋势、在线和多媒体教育;回到社区,培养学生适应临时组织的能力,培养能做出重大判断的人、在新环境中迂回前行的人、在变化的现实中不断发现新关系的人.①今天,基于云、物联网、数据库技术、社会网络技术等的成熟应用,托夫勒当年感性的预知的理念性的东西已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信息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和感官的东西,更是可捕捉、可量化、可传递的数字存在。
教育革命一词,正是托夫勒最早所说,而带来这个革命的真正原因已经明确:那就是大数据。
①如果着眼于今后所有的大数据技术将连接人与人、人与世界,未来将成为一个混合人和技~.术共同进化的“混合时代”的话,那我们就不应该仅仅陶醉于对大数据的某个应用.在人类由抽象数字存在而转变成更加实体的数据存在的未来,人的行为的变化,应是关注的焦点.①大数据时代,解放了的知识本身被学校扔掉,学校不再是知识的独家代理商,人的本身才是教育的重点。
我在某大学讲授《网络工程》时,将课堂教学的资源放到网上,数据总量达到75G.大学三年级的60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对这门课程的点击量达到70000次,所花时间占他们该学期所有1 0门课程学习时间的60%。
我通过任务教学、可视化诱导、日志排名、学习效果反馈、社交网络等常用的或者定制的插件,调动了学生巨大的热情。
同样的,复旦大学将开源的SAKAI放到网上,数百门课程师生可自由使用,相比起为考核而设立的各级精品课程网站,效果天差地别。
2023届安徽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2023届安徽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991bcd7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d.png)
D. 本诗所描绘的夜景,给人带来轻松惬意的美感享受。全诗以写景起,以抒情作结,情景之间融合无迹,浑然一体。
16. 王维与綦毋潜同为“田园山水诗派”名家。请结合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綦毋潜的《春泛若耶溪》两首诗,谈谈他们各自所抒发的情感。
B.第六句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水面初平云脚低”都写出了春天水面涨平的情景。
C.尾句以景结情,以料峭春风、如烟柳枝收束全诗,增添了诗人的惆怅意绪,含蓄隽永。
D.全诗用字精当,“自”“空”等字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之中,虽经雕琢而不失本色。
16.古诗词中常存在逻辑现象。钱锺书曾说“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请从这一角度简要赏析“损花微雪似无情”一句。
2023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野老①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②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③。
王师未报收东郡④,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①作于安史之乱中760年,此年吐蕃虎视眈眈。②澄潭:杜甫草堂旁百花潭。③琴台:浣花溪北的汉司马相如弹琴处。④东郡:故乡洛阳。
16. 辛弃疾善于借送别、饮宴等社交题材来抒写胸襟。下阕先写他人,后写自身,情感富于变化,跌宕起伏。请结合下阕内容,概括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答案】15. C 16. ①首先词人以昂扬的笔调,想象友人得以重用的景象,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福。
②接着情感转入低沉,借“故人”之问,道出借酒浇愁的困境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d7a456195f312b3069a549.png)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读文化不能追求“娱乐至死”有媒体近日对当下种种文化现象、精神现象出现的“娱乐至死”的问题,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其中,也提到了眼下我们的一些图书尤其是畅销书的阅读趋势,就是一味追求所谓的“恶搞”“解构”和“颠覆”。
一本畅销书中有这样的桥段:“如果投拍一部唐朝黑帮片,男主角当选李白。
人家不仅是才华过剩到疑似外星人的诗仙,还是资深酒鬼、懂法术的注册道士、排名全国第二的剑客、热爱打群架的古惑仔……原来,李白就是一个会写诗的韦小宝啊!”不难看出,图书市场上这种“就俗不就雅”“娱乐至死”的现象,实际上是这个文化消费时代一种感性欲望文化的产物。
当下的这样的图书出版已经走入了盲区,故意放低姿态,只看重图书的商业属性而放弃了其文化立场,出版图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刺激大众的购买,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
这实质上是图书出版人已经放弃了原本的思想原则、精神格调,而向只求赚钱的商人靠拢了……的确,当今文化发展和精神价值选择呈现多元、开放的情形,阅读生活中常流行各种形式的阅读文化主张和读书时尚,有所谓“厚黑读物”的阅读,有庸俗、搞笑的“颠覆阅读”,有解构、歪曲经典的阅读,它使历史名著文化气息荡然无存,经典的审美尊严扫地,仅仅充满了荒谬的快乐。
甚至一个时期以来,这些阅读形式成了市场的“热点”,成为一种趋势,败坏了阅读的风气和本质,使人们渐渐远离了纯净的阅读、美好的阅读、神圣高贵的阅读。
阅读的形式很多,有休闲阅读、有性灵阅读、有娱乐阅读,甚至有实用的阅读等等。
但是,我们的图书阅读却是必须拒绝这种“娱乐至死”风气的。
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严肃阅读,也亟须严肃阅读。
事实上,阅读高贵单纯与静穆伟大的荷马史诗,阅读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司汤达、契诃夫、梅里美、尼采等大作家的书,哪一次不是神圣、高贵的精神洗礼?哪一次不是生命和心灵都获得了人性美好和高贵的沐浴?阅读不仅是休闲者的阅读,它还应是一种坚定、理性的文化观、世界观的阅读,是撕去了功利面具后的肃穆仰望,它向往的境界不是华丽俗艳包裹下的观赏型文化,而是悠远文化精神的静静流淌。
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文字版,有答案)
![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文字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8ef2f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8.png)
2023 年中考模拟考试(二)语文学科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默写。
(10 分)(1)经典诗文,总能让人精神丰盈。
朱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书有感》)告诉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陆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告诉我们,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社会在前进,未来无限美好。
(2)古代文人常常将“鸟”写入诗文,以抒发情感。
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通过写莺歌燕舞,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的喜爱之情;欧阳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则巧妙地通过写禽鸟之乐来衬托游人之乐。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 分)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久久负伤着的心里: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 年7 月6 日沪杭路上——《复活的土地》(节选)我奔 chí依旧乘着()的轮子太阳在我的头上用不能再比这更()的光芒燃灼着我的肉体由于它的热力的鼓舞我用嘶哑的声音歌唱了:“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 fǔ的灵魂搁.弃的河畔……”这时候我对我所看见所听见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我甚至想在这光明的际会中死去……1938 年4 月在武昌——《向太阳》(节选)(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025届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bebb2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d.png)
2025届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有什么用?这真的是个的问题。
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有什么用?光合作用不会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一点就停止,人类还是一样昼作夜息。
知道电磁波有什么用?我们一样熟练地使用手机,天涯若比邻;一样用X光检查身体,保障健康。
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但是,这句话不能的理解,认为“科学技术必须是生产力”或者“不能马上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就是无用的”。
布鲁诺绝不是因为预测到今天的人造卫星,才用生命捍卫“日心说”“新宇宙观”的;詹姆斯•麦克斯韦在1865年做出关于电磁学的理论预测时,也肯定不会知道将开启一个新世界。
虽然今天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不再,科学发现到技术突破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但距离仍然存在。
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对自然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
很多时候,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仅仅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有发现美的需求和满足好奇心的渴望。
因为人类的幸福感,()。
也只有在对自然的不断认识中,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我。
这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擢发难数不胜枚举蠡测管窥大相径庭B.众口难调不胜枚举蠡测管窥泾渭分明C.擢发难数琳琅满目孤陋寡闻泾渭分明D.众口难调琳琅满目孤陋寡闻大相径庭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9d7fb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b.png)
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 默写。
(1) 诗词者,融情于景,吟咏性情也。
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月下飞天镜,______ ”,雄伟壮观,想象瑰丽: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 ”,春花绽放,春草吐绿;崔颢《黄鹤楼》一诗中“______ ,______ ”远眺汉阳,绿草如茵;李清照《渔家傲》一词中“______ ,______ ”海天相接,如梦似幻。
(2)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陶渊明用“______ ?______ ”(《饮酒•其五》)表明内心清静,自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初心;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______ ,______ ”张扬自己无论身处何境,只要德行美好,都能追求的独立人格的初心。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8.0分)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幽幽七里香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
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
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
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
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
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
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
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
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
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
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
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
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
2023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70b23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2.png)
马鞍山市2023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翻开叫做“思想史”或“哲学史”的著作,接踵排衙而来的,是睿智的哲人系列和经典系列,从孔子到康有为,从《诗经》到《大同书》,天才似乎每个时代都成群结队地来,经典也似乎每个时代都连篇累牍地出。
这种写法也许和思想史遥遥继承的史传文体与目录之学的传统有关,它有它的道理,比如,它可以通过人物生活的时代先后来排列思想史的顺序而不必费尽心机地清理思想的“内在秩序”;又比如,它可以较为清晰地梳理出章节的要点,供阅读者归纳和记忆;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许人们愿意以名头很响的天才为章节,用人们常读的经典文本当资料,可以省却相当多对于社会、历史和生活背景爬梳整理、考订体验的功夫。
这样,以《诗经》《论语》《老子》等为主干的古代经典系统与名为思想史、哲学史的现代经典系统叠合在一起的剪影,就构成了一直笼罩着中国思想史叙述与解释的“新经典话语系统”。
不过,我会隐隐地觉得有些疑问。
第一个疑问是,因为思想史的时间顺序并不完全与历法意义上的时间顺序相吻合,思想史上会有天才笼罩一个时代,也会有天才如流星一样稍纵即逝,有的超越时代的思想,并不按照后人想象中的轨迹按部就班,也有潜藏的思想因子在若干世纪以后,才重新被发掘出来传播开去,虽然这些天才思想可能从一般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中获得常识,但它们最终总是溢出常识之外,成了思想史上的“非连续性”环节,就像福柯在《知识考古学》所说的,那是历史的“断裂”,断裂是与常规的轨道脱节,与平均的水准背离,它常常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上无法确定其来源和去向的突发性现象。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e362b510661ed9ac51f354.png)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共五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正延迟满足是指个体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一种抉择取向。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进行了一次实验,即让学龄前儿童(4~6岁)进行选择:在实验室中等待一段时间后获得很多棉花糖;或是示意研究者不愿意等待,此时只能获得一个棉花糖。
他们发现在儿童中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儿童愿意等,而有的儿童则要求立即得到糖果。
研究者发现延迟满足能力与学业成就、智力水平以及成就需要呈正相关。
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儿童,在10余年后,其申请大学时的SAT测验(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成绩也较高。
学业延迟满足被看作是一种确保目标活动不被打扰,从而使其有效进行的策略,比如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愿意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在晚上也愿意继续坚持看书等。
研究者认为延迟满足对教育和学业表现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自我调控能力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及信息加工,为学习付出更多的心理资源和时间资本。
目前研究证实了学业延迟满足与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有显着相关。
延迟满足是一种资源管理,换句话说,它是学生用以成功完成学业的策略性工具。
善于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来促进学业任务完成的学生延迟满足能力也更好。
随着延迟满足研究领域的扩展,人们在职业中是否为了更高的职位和薪金等选择延迟满足也受到了关注。
对公司来说的一个好消息是,职业延迟满足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职业承诺、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那些愿意延迟满足的人工作绩效也比较突出,付出更多的员工对于自己的工作也是更为满意的。
对于工作年龄不同的员工,同年龄的大学生要比已经参加工作的人更愿意在工作中延迟满足,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由于工作经验缺乏,愿意为了积累经验而付出更多精力。
2011年,研究者对那些40年前曾经接受过延迟满足实验的60个中年人进行了重新测验,结果发现那些小时候自我控制能力低的成人,在完成认知任务时控制能力仍然较低。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7886fecf121dd36a22d8205.png)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1.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开始再造新城,房地产产业过度发展,以致很多新建的小区十室九空,入住率极低,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②欧洲多国长期坚持的财政高支出、居民高福利的制度已经积羽沉舟,从而导致欧盟经济多年来举步维艰,各国的福利改革阻力重重。
③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突然被解除职务。
媒体认为,特朗普因在美朝首脑会晤等问题上与蒂勒森存在分歧而解除其职务有些罚不当罪。
④校外辅导班泛滥,家长们踊跃报名,这本无可非议。
但过度辅导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学业负担,也给家长们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
⑤令人担忧的是,日本传统革新政党及和平主义势力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已不足以形成遏制日本政坛“保守化和右倾化”的有生力量。
⑥几千年来,“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国口耳相传。
而今年,这个故事即将成为现实:“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③④⑤D. ①⑤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文在寅通常在青瓦台接见外宾,但金英哲由于被视为“天安舰”事件的主谋,且最大在野党强烈抗议,因此决定在平昌奥运场馆接见金英哲B. 我国将加大司法保护力度,依法保护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商业行为,坚决防止违法事件的发生,让企业家安心经营、专心创业、放心投资C. 华为、小米等手机销量保持高速增长固然得益于产品创新、质量提高,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价格的下调,使一些低收入者愿意更换手机D. 日前权威人士指出,在修宪背景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要加快推动治军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某国手在参加“环保杯”象棋公开赛决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上届公开赛的冠军,希望他在明天的比赛中能够承让。
”B. 两位担任校长助理的学生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提出整改意见,责成学校相关领导去落实C. 小明对前来祝贺自己习作发表的小红说:“我续写的那篇《祝福》只能算是狗尾续貂,还是你续写的那篇《故乡》精彩!”D. 李强匆忙来到移动营业厅,正准备选择到哪个窗口去办理业务,此时移动营业厅里的服务员对李强说:“你来干什么?”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21e4005901020206409c00.png)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③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④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⑤水何澹澹,______。
(曹操《观沧海》)⑥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⑦峰回路转,______,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⑧______,身上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2)请默写出杜甫的《春望》中的颔联和颈联。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21.0分)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①站起来,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凛然的气概,昂然的精神,yān然的美丽。
②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蓬勃的冷峻;,.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
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估的。
一个有志气从屈辱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
③诚然,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直插云宵的擎天柱;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叱咤万里的风雷。
但你至少能站成一种正气,一线坚贞,一份坦荡。
④站起来,站出自己不羁的性格!站出自己磊落的襟怀!(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yān______然咬噬______(2)第③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3)“擎天柱”的意思是______。
(4)根据文中划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一句。
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蓬勃的冷峻;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性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49cbd1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9.png)
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1. 默写。
(1) 古代文人墨客寄情于酒,释放心中的喜怒哀乐。
刘禹锡用“今日听君歌一曲,①______ ”,酬答好友白居易的热情与关怀;岑参借“②______ ,胡琴琵琶与羌笛”,展现塞外饯别场面的隆重与热烈;欧阳修“酿泉为酒,③______ ”尽情品味美酒的清香与甘醇;李白对着“金樽清酒斗十千,④______ ”,却食不甘味,茫然惆怅。
(2) 读书点亮岁月。
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⑤“______ ,______ ”激励你无私奉献;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⑥“______ ,______ ”激励你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⑦“______ ”激励你注重精神追求而不在乎物质享受。
2.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书籍是我们视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梁,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
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
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
这一道道亮光,将给我们这一叶一叶暗空下的扁舟引航,直至寻找到风平浪静且又万家灯火的港湾。
我们应有这样的古风:沐浴双手,然后捧卷。
在一番庄严肃(mù)的感觉之中,你必将得到书的神谕。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文段横线中填入相应的汉字。
视接千载.______肃mù ______(2) “神谕”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
(3) 下列短语的类型与“万家灯火”结构不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一道亮光B.紧密相连C.风平浪静D.一本好书(4) “沐浴双手,然后捧卷”的古风令人钦佩,古人读书的刻苦精神更让人景仰。
下列成语与古人苦读无关的一项是______A.悬梁刺股B.断章取义C.断齑画粥D.车胤囊萤3. 复兴学校开展“阅读经典”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 学校想邀请安徽著名作家方华先生参加“阅读经典”活动,校团委拟写了一份邀请函,但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按提示修改。
2022年马鞍山市雨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
![2022年马鞍山市雨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27d14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a.png)
2022年马鞍山市雨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10分)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4)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5)杜甫在《望岳》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近望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直抒胸臆,充分表达了词人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
(7)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献礼剧《功勋》中的老英雄张富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深藏功名,主动转业到偏僻贫困地区,默默地工作生活。
他这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解答】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书写)(2)苟全性命于乱世(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注意“淤”的书写)(4)星河欲转千帆舞(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注意“赢”的书写)(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13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石秀禀说起:“这钟离老人仁德之人,指路之力,救济.大恩,也有此等善心良民在内,亦不可屈坏了这等好人。
”宋江听罢,叫石秀去寻那老人来。
石秀去不多时,引着那个钟离老人来到庄上,拜见宋江、吴学究。
宋江取一包金帛赏与老人,永为乡民:“不是你这个老人面上有恩,把你这个村坊尽数洗荡了,不留一家。
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统招专升本语文二模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统招专升本语文二模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b6af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7.png)
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统招专升本语文二模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秦观善写相思离别,其词得力于()A.《花间集》B.《渭南文集》C.《东坡乐府》D.《稼轩长短句》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五代史》属于()A.纪传体通史B.国别史C.编年体通史D.断代史3.下列属于我国汉末三曹之一的是()A.曹植B.曹仁C.曹冲D.曹洪4.作品根植于齐鲁民间文化,汲取西方文学营养,将现实与幻象结合起来的作家是()A.鲁迅B.莫言C.张洁D.老舍5.《××县广播局关于向××县土地局申请划拨建设电视转播台用地的请示》该标题主要的错误是()A.违反报告不得夹带请示的规定B.违反应协商同意后再发文的规定C.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函D.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报告6.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中用以渲染愁情的景物属于()A.严冬景物B.暮春景物C.残秋景物D.初秋景物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是一首()A.豪放词B.婉约词C.田园词D.风雅词8.《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A.七斤B.七斤嫂C.赵七爷D.九斤老太9.秦代著名政治家李斯的代表作是()A.《谏逐客书》B.《过秦论》(上)C.《劝学》D.《论贵粟疏》10.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的宋代词人是()A.李清照B.朱淑真C.柳永D.秦观11.《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A.司马迁B.司马光C.司马昭D.司马相如12.下列著作属于四书的是()A.《尚书》B.《论语》C.《春秋》D.《荀子》13.下列属于儒家五经的是()A.《论语》B.《春秋》C.《大学》D.《中庸》14.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A.辫子事件B.赵七爷的竹布长衫C.九斤老太的唠叨D.张勋复辟15.下列作品中属于语录体的是()A.《庄子》B.《孟子》C.《论语》D.《荀子》16.成语江郎才尽源于()A.刘祯B.江淹C.王粲D.曹丕17.被人告发私改作国史,戴罪入狱的是()A.司马迁B.班固C.班彪D.司马相如1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A.急忙B.迅速C.竭力D.屡次19.下列公文种类中,通常要标注签发人的是()A.上行文B.平行文C.下行文D.所有文种20.其诗既有质朴自然、冲和平淡,也有金刚怒目一面的诗人是()A.屈原B.陶渊明C.李白D.王安石21.其诗被称为诗史的是()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王维22.花妖狐魅,多具人情评价的是以下哪部作品()A.《牡丹亭》B.《聊斋志异》C.《倩女离魂》D.《窦娥冤》23.《山居秋暝》的主要抒情手法是()A.借景抒情B.借典故抒情C.借事抒情D.直抒胸臆24.《国殇》的作者是()A.屈原B.陶渊明C.王维D.侯方域25.托尔斯泰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是()A.《童年》《母亲》《父亲》B.《家》《春》《秋》C.《春蚕》《秋收》《残冬》D.《童年》《少年》《青年》26.下列诗人中属于现代派的是()A.艾青B.郭沫若C.徐志摩D.戴望舒2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的《我爱这土地》()A.海子B.贺敬之C.郭沫若D.艾青28.受精的部位是()A.输卵管漏斗部B.输卵管壶腹部C.输卵管峡部D.输卵管子宫部29.《赵氏孤儿》讲述的是时期的故事()A.春秋B.三国C.南北朝D.战国30.《诗经》收录的诗歌总篇数是()A.160篇B.40篇C.105篇D.305篇二、填空题(20题)31.《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____,下言长相忆32.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造境与写境问题的是____33.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34.硅肺的特征性病变是____和____35.王实甫《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36.天苍苍,野茫茫,____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诗句,描写了北方大草原的风光37.王实甫的《西厢记》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____》38.生命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39.____,杂然赋流形。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2022年中考第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2022年中考第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021ea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e.png)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2022年中考第二模语文试题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古诗文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②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③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⑤陆游的《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一种峰回路转后必将战胜困难的勇气。
⑥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景物自比,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柳宗元《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
须yú,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
那黑云边上镶.着的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痛红。
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
树枝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
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其实不错。
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
”又心里想道:“天下哪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自此,聚的钱不买书了,托人向城里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
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着一张纸,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才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
【B】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①此身②,不同桃李混③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①著:放进,置入。
②此身:指白梅。
③混:混杂。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黄湾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二)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现在,‚拷问‛一词经常见诸各类媒体。
有人撰文对这种用法持反对意见,认为‚拷问‛即拷打审问,其‚语义先天性地带有或多或少的暴力色彩‛,现在媒体不约而同地用带有‚封建暴力‛色彩的词,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里‛,‚显得格格不入‛。
②对文章中所倡导的‚语言丈明‛,彻底根除‚封建暴力‛意识,笔者深表赞同。
然而,这与‚拷问‛等词语的使用,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③这是个语言问题,应该从语言的角度加以讨论。
我们知道,词语是社会文化观念的客观反映。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
当历史进入新的阶段,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后,是否为了适应新的需求,把原来带有时代色彩的词语都抛弃掉,而创制新的词汇系统?当然没有必要!因为‚新‛是‚旧‛的自然演进,新的社会生活、新的文化观念、新的思维意识,都是对旧的社会生活、旧的文化观念、旧的思维意识的继承与发展。
同理,反映时代特征的词汇系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演变,‚旧词‛完全可以变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词‛。
④‚拷问‛是个古词语,南北朝时期北齐人魏收所撰的《魏帮》中就用过这个词,此书《高祖孝文帝纪下》有句云:‚自今月至明年孟夏,不听拷问罪人。
‛其中的‚拷问‛即指拷打审问。
喜欢看古戏剧、古小说的人都知道,‚拷问‛在古代确实是‚一种很残酷的暴力行为‛,‚往往是受刑人皮开内绽、鲜血淋漓而不得不招供,甚至屈打成招‛。
但是,这已经成为历史,在现在的文明社会里,‚刑讯逼供‛是不允许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有明文规定禁止‚刑讯逼供‛,违者即构成‚刑讯逼供罪‛,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在这种背景下,‚拷问‛一词即成为一个历史词,其本义‚拷打审问‛便失去了适用基础。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现在人们‚旧词新用‛,让‚拷打审问‛引申指‚时社会上某些负面现象的产生的责任及社会根源进行严厉追究‛。
这种‚新‛用,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媒体上‚这个词屡屡出现‛便是明证。
⑤那么,‚拷问‚一词的‚旧词新用‛,是否会让人联想到其旧义的‚封建暴力‛色彩,从而影响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⑥不会!因为如今用的是‚新义‛,在新的话用环境中使用‚新义‛,客观上会限制对‚旧义‛的联想。
比如‚鞭策‛原指用鞭子拍打,今指督促、激励;‚腰斩‛原指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犯人从腰部斩为两截,今指把同一或相连的事物从中割断;‚枪毙‛本指用枪将人击毙,现今也比喻建议被否决或文章不予发表。
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现在人们在使用这些词语的时候,谁会联想到其原义而感受到了‚暴力‛色彩?就算真有人看到这类词语而想到其原本的意义,说不定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呢!就‚拷问‛一词而言,时一些不合理的负面现象,从精神层面进行‚拷柯审问‛,这不正符合人们所期待的‚公平正义‛吗?⑦对社会上不合理的理象.尽管大胆地‚拷问‛吧,这绝对与‚封建暴力‛无关。
(选自《咬文嚼字》2011年第12期,有改动)1.下列关于“拷问”的表述,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拷问”即拷打审问,是古代审讯犯人时一种很残酷的暴力行为,今天仍是一个带有“封建暴力一色彩的古语词。
B.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的法律禁止刑讯逼供的背景下,“拷问”的本义已经不存在了。
C.“拷问”一词的词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现今的语用环境中,已经由原来的“拷打审问”演变为“严厉追究”。
D.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各类媒体从精神层面上进行全面而深刻地反思,“拷问”一词渐渐流行起来。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开篇引述“有人”对各类媒体热用“拷问”一词提出的批评,目的要为作者进行再批评而树立靶子。
B.第②段是过渡段,作者名义上赞同“语言文明”的意识而实际L否定“有人”的观点,自然过渡到对自己观点的阐述。
C.在③廷)段中,作者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分别论证了语言演变、现代词语来源和“拷问”新用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D.最后三个段落与第①段紧密呼应,就媒体中大量运用“拷问”一词提出自己看法,认为媒体用得完全正确。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新的词义都是对旧的词语意思的引中和发展,因此“新词”都是“旧词”的自然演进。
B.“旧词新用”是因为原来的意义失去了适用基础,如果不派生新义就不能被人们接受。
C.一些本义具有“暴力”色彩的词在新的语用环境中使用,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
D.人们在使用已经被普遍接受的词语的“新义”时,一般会限制对该词“旧义”的联想。
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
幼颖异。
年十三,举家陷山贼中,得脱归。
力学慕古。
康熙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十二年,乞省亲归。
十三年,耿精忠反,郑锦据泉州,光地奉亲匿山谷间,锦与精忠并遣人招之,力拒。
十四年,置疏蜡丸中,遣使间道赴京师,上得疏动容,嘉其忠,擢侍读学士。
行至福州,以父丧归。
十七年,同安贼蔡寅结众万余,以白巾为号,掠安溪。
光地募乡勇百余人扼守,绝其粮道,贼解去。
十九年,授内阁学士。
入对,言:‚郑锦已死,子克塽幼弱,部下争权,宜急取之。
‛且举内大臣施琅,习海上形势,知兵,可重任。
上用其言,卒平台湾。
初,畿辅屡遭水患,上以漳河与滹沱合流易泛滥,命光地导漳自故道引入运河,杀滹沱之势。
寻奏霸州等七县,因溶新河,占氏田一百三十九顷,请豁免赋额,从之。
由是下流益畅,无水息。
四十四年,拜文渊阁大学士。
时上游心理学,旁阐六艺,御纂朱子全书及周易折中、性理精义诸书,皆命光地校理,日召入便殿研求探讨。
五十七年,卒,年七十七。
遣恒亲王允祺奠醊,赐金千两,谥文贞;使工部尚书徐元梦护其丧归。
复谕阁臣:‚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
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雍正初,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
弟光坡,性至孝,家居不仕,潜心经术。
子钟伦,举人,治经史性理,旁及诸子百家,从其叔父光坡治三礼,于周官、礼记尤精,称其家学。
从子天宠,进士,官编修,有志操,遵于经学,与弟钟侨、钟旺俱以穷经讲学为业。
钟侨进士,官编修,督学江西,以实行课士,左迁因子监丞。
钟旺,举人,授中书,充性理精义纂修官。
(选自《清史稿·列传第四九》,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举家陷山贼中举:全。
B.以白巾为号,掠安溪掠:掠夺。
C.寻奏霸州等七县寻:不久。
D.以实行课士课:选拔。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①以父丧归。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①护其丧归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C.①知朕亦无过光地者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①有志操,邃于经学②而君幸于赵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光地幼时聪颖异常,学习勤奋,仰慕古贤。
为官后回乡探望亲人,正遇上有人造反,派人来招纳他,被他坚决拒绝。
B.李光地有爱民之心,能体恤民情。
因疏浚河道,占用了霸州等七个县的民田百余顷,他就奏请皇上豁免相应的赋税。
C.当时,皇上潜心理学,涉猎阐释六经的书,下令编《朱子全书》和阐释《周易》等很多书,都命李光地负责校对整理。
D.李光地的弟弟李广坡,为人特别孝顺,辞去官职后,在家专心于经学研究,悉心培养后辈,子侄们在学问上颇有造诣。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黄疏蜡丸中,遣使间道赴京师,上得疏动容,嘉其忠。
(2)且举内大匝施琅,习海上形势,知兵,可重任。
阅读下面两首咏物诗,然后完成8~9题。
柳絮李中柳絮雍裕之年年二月暮,散乱杂飞花。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
雨过微风起,狂飘千万家。
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8.这两首诗运用了哪种相同的修辞手法来写“柳絮”的?请结合诗歌加以简析。
9.这两首诗在立意上是否相同?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六小题)(6分)(1)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
”(《论语》)(2),鸟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3)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4),一夜飞度镜湖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6)未老莫还乡,。
(韦庄《菩萨蛮》)(7),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8)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三、(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一袋美元(俄罗斯)阿列克谢·利特维诺夫星期五的早晨,莫斯科精神病院。
‚大夫,我可以进来吗?‛一个微微谢顶,略有些驼背的中年人走进心理科门诊部。
‚当然,请进,你觉得哪不舒服吗?‛个子瘦高、戴着咖啡色眼镜的大夫不冷不热地问,但并未放下手中的报纸和笔,他正在玩填字游戏。
‚不知道。
我看人们都来找精神病大夫,所以我也来了。
‛‚嗯,太好了。
那你最好立刻承认自己是精神病。
现在有许多人都因为钱的缘故而得了这种病。
‛他边填字边说。
‚哦,上帝,这太可怕了。
我正是为钱的事找您来的,大夫。
‛‚哼,我猜对了吧。
你说说看,是怎么回事?‛大夫听到‚钱‛字,立刘放下了笔。
‚大夫,我希望你能帮帮我。
我前两天拾了很大一笔钱……‛‚钱?一大笔?拾的?有多少?‛大夫的脸凑近中年人,镜片后的目光一下子灼灼闪亮。
‚一口袋。
‛‚啊?一口袋!你别激动,慢慢说。
‛‚我没激动,大夫。
请你轻点抓我的手好吗?‛大夫松开了手,扶了扶眼镜。
‚一大口袋美元,都是一百元一张的。
星期二早晨,我起来锻炼身体,刚一出小区门,就看到地上有一个袋子,拾起来,觉得很沉,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美元。
‛‚哦,美元!‚‚大夫,您把我扣子揪下来了。
嗯,是美元,没错。
嗯,我就想——‛‚打住!我是心理学大夫,来猜一下。
这么多钱,你打算自己留下来,对不?‛‚您没猜对。
我想,人家会找来的,就在家等了两天,结果没人来。
‛‚等了两天?你大脑没受过碰撞吧?‛‚没有。
‛‚比如,偶然……‛‚您是问,我撞没撞到什么东西上?没有,没撞过,也没让人敲打过。
‛‚哦,什么也没有,我随便问问。
也就是说,你等了两天也没人来要钱。
‛‚是的。
大夫……‛‚打住!这次你决定把钱留下来了?‛‚不是,大夫。
我去警察局问了一下,可他们说已经好久没人采这交钱、找钱了。
接着,我就去银行,让他们检验一下,看这些钱是不是假的。
‛‚太好了。
你很聪明,好样的。
那么多钱没人要,说不定就是假的。
对了,你再想一想,你以前没从高处摔下采过吗?比如马上、房上……‛‚从来没有。
‛‚那太好了。
请问你们家族有癫痫病史吗?‛‚没有。
‛‚你肯定吗?比如你的爷爷奶奶……‛‚没有。
‛‚嗯。
这就奇怪了。
那请你对我说实话,当你用湿手抓电线时有什么感觉?‛‚我从来没有用手碰过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