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控的现状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控的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采购在政府运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政府采购是政府行为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政府使用纳税人的资金进行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一种方式。
政府采购的规模越来越庞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采购内控的现状和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政府采购内控的现状1. 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政府采购内控方面的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导致采购过程中存在诸多隐患。
2. 信息不对称:在政府采购中,供应商和采购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比较常见,造成了采购活动的不公平和不透明。
3. 廉洁风险增加:政府采购领域存在一些廉洁风险,一些采购人员可能会利用职权寻求个人私利,或者与供应商串通作案,导致贪污腐败问题。
二、政府采购内控的对策1. 完善内部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规范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健全的内控体系,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规范和合法进行。
2. 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加强信息的披露和公开透明,促进采购活动的公平竞争和规范执行,避免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
3. 强化廉洁风险防范: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队政府采购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和防范,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打击贪污腐败行为,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廉洁进行。
4. 加强人员教育培训: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政府采购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意识,加强队政府采购内控的执行和监督。
三、结语政府采购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政府采购内控的建设,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强化廉洁风险防范,加强人员教育培训,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规范、公平和廉洁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社会资金的合理使用,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促进政府采购活动的健康发展。
政府公共采购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政府公共采购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政府公共采购是一项重要的公共管理领域,旨在确保政府采购的公正、透明和高效,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然而,政府公共采购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前政府公共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缺乏统一的政府公共采购管理制度目前我国政府公共采购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各地存在很大的差异。
政府公共采购涉及到多个部门和领域,包括财政、审计、税务、工商、价格、监管等部门,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导致采购过程中存在大量不规范、不透明和腐败现象。
二、政府公共采购市场缺乏竞争政府公共采购市场缺乏真正的竞争,很多采购项目前期评估不足,招标方案设计缺乏科学性和技术含量,导致参与竞标的企业数量较少,竞争程度低,给政府采购造成了一定的风险。
三、采购过程缺乏透明度政府公共采购的透明度不够,不符合公民公众的知情权利和参与权利,采购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充分、不真实,采购文件设计不规范、不完整、不清晰,导致采购过程缺乏可信度和公正性,容易导致不良后果和舆情风险。
四、政府公共采购监管存在漏洞政府公共采购监管存在漏洞,尤其是对于采购人和供应商之间的协商、合同执行等环节的监管不够到位,缺少必要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容易导致质量问题、投诉和违法行为等问题的发生。
五、公共采购财务管理不规范公共采购财务管理缺乏规范性和透明度,存在审批程序繁琐、财务流程复杂、资金使用不透明等问题,容易造成经费的关口压缩和挤占,严重影响政府公共采购的效能和公信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政府公共采购体制机制创新、强化采购人和供应商的责任感和风险意识、规范采购过程、强化监管机制、加强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未来政府公共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加强采购创新和合作政府公共采购管理需要创新采购模式和方法,加强采购规划、市场调研、供应商评估和采购决策等环节的深度和广度,推广采购框架协议、竞争性对话、建设性招标等先进的采购方法,引导采购人和供应商开展长期合作,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和采购关系。
我国政府采购服务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政府采购服务现状及对策分析我国实行供给侧改革以来对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度调整,人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激增。
目前我国在政府主导型的公共服务体系下,存在着效率不高、人民满意度较低、透明度较低等方面的缺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满足公共服务需求,促使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国家提出了政府购买服务运行机制。
新型政府购买服务的核心是政府提供服务费用和部分财政补助,其余部分向社会企业筹资,政企结合。
近期PPP模式的兴起使政府购买备受关注。
政府购买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市场上购买公共服务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政府购买正处于探索阶段,在现实生活中政府购买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
标签:政府采购;公共品;预算改革一、我国政府采购现状政府采购作为我国政府财政支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是一种单纯的购买行为,它是财政支出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能有效实现社会供需平衡,扶持和保护民族产业,促进科技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对于公益事业和社会经济都能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
但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都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逐渐加大,政府采购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如今及未来社会发展的宏观趋势,但是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本身存在一些自身的缺陷。
在这种境况下,我们必须构建一套既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又符合国际经济发展规律的政府采购体系。
二、我国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在利益面前供应商失守诚信的问题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的角色意义重大,供应商的诚信问题直接关系到政府采购的公平和质量问题。
供应商诚信的缺失,容易造成公平竞争的缺失。
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供应商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与其他政府采购部分产生整体利益关系,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关系到许多个利益主体。
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供应商与政府采购代理结盟形成一个利益整体利用他们自身的特权和资源谋取私利。
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李玲利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财政专业内容摘要:政府采购在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节约财政开支,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影响已超过单纯的财政支出管理,涉及到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以及国内国际经济合作领域。
鉴于此,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有必要研究和探索,建立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政府采购制度。
关键词:政府采购寻租反腐倡廉一、我国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政府的寻租行为。
政府采购中寻租的途径和形式多种多样。
按照《政府采购法》的集中采购模式,政府采购行为从审批、采购执行、验收、付款整个过程,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利益,即政府采购主管部门(财政部)集中采购机构、物品使用单位和供应商。
政府采购制度通过购买、验收、付款的三者分离, 构成相互制衡的机制。
政府采购行为的流程一般是由物品使用单位提出采购计划, 在经过批准得到资金支持后, 由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负责具体采购, 货物由使用单位验收。
使用单位检验货物符合合同规定,予以接受后, 结算中心才支付货款。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机制,从而保证采购行为的公开、公平、规范和高效, 防止不良行为的产生。
但在具体操作中,由于现行政府采购管理水平、监管力度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使政府采购在执行过程中常常与原始意图发生偏差,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物品使用单位和采购主管部门之间的寻租实行政府采购法后,物品采购的大部分权力要转移到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这对物品使用单位的部门利益是削弱。
物品使用单位希望能通过向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寻租, 提高采购限额标准, 缩小采购范围, 或者变集中采购为分散采购。
其目的都在于尽可能维护自己对物品的采购权, 增加自己对供应商和其他部门设租的机会。
在实际运行中, 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的颁布很不规范, 随意性很大,许多地、市、州没有得到授权就自行发布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 这为物品使用单位向采购主管部门进行寻租提供了便利。
政府采购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政府采购现状与对策的思考1. 引言政府采购是指政府机构为履行公共职能或提供公共产品,以政府资金购买货物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对于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政府采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就政府采购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政府采购现状2.1 政府采购的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政府采购的规模不断扩大,政府采购金额逐年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公共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政府采购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2.2 政府采购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供应商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
政府机构往往对于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了解较少,而供应商往往有专业的信息和资源。
这导致政府采购中的选择和评价过程不够公正和透明。
2.3 政府采购的程序性问题政府采购的程序性问题主要表现在招标程序不规范、投标文件不完整、评标标准不公正等方面。
这使得政府采购的过程容易出现腐败和不公正的现象,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3. 对策的思考3.1 建立更加透明和公正的招标程序政府采购需要建立更加透明和公正的招标程序,规范招标流程,提高招标标准的公正性。
同时,加强对招标过程的监督,确保招标程序的合规性和公正性。
3.2 增加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的机会为了解决供应商在政府采购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可以积极开展供应商培训和指导,提高供应商的专业素质和信息获取能力。
此外,政府可以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并将其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增加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的机会。
3.3 提高政府采购的专业水平政府需要加强对政府采购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能力。
政府采购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市场经验和良好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完成政府采购的任务。
3.4 强化对政府采购过程的监督和惩治腐败行为政府应加强对政府采购过程的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相应的惩罚机制,严惩腐败行为。
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与规范
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与规范政府采购是指政府及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为目的,使用财政资金进行采购的活动。
为了确保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和高效,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与规范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政府采购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与规范的对策。
一、政府采购制度的现状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合理和不规范的现象。
首先,政府采购流程复杂,审批程序繁琐,导致采购效率低下。
其次,采购标准和评审标准的制定不够科学和规范,容易导致滥用职权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再次,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公开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二、政府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政府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流程不规范:政府采购流程复杂、环节繁多,审批程序冗长,导致采购效率低下,成本增加。
2. 标准不科学:政府采购标准和评审标准制定不合理,容易导致标的物的质量和价格过高,无法实现最佳采购效果。
3. 透明度不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公开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信息公示和监督机制,容易产生腐败和贪污问题。
4. 监督不到位:现有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力度不够,对采购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足。
三、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与规范对策1. 简化流程:优化政府采购流程,减少冗长的审批程序,提高采购效率。
2. 科学制定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标准和评审标准,确保采购品质和价格的合理性。
3. 加强监督与公开:建立健全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加强对采购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提高透明度和公开程度。
4. 加大惩治力度: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依法严肃处理采购过程中存在的腐败和贪污问题。
5. 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多家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通过竞争来提高采购品质和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6. 人才培养:重视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素质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7.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共享和管理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关于我国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关于我国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引言政府采购是指政府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国家财政资金购买商品、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作为公共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政府采购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政府采购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缺乏透明度目前,我国政府采购存在着透明度不高的问题。
很多政府采购项目在招标、评审等环节缺乏公开和公平,导致采购过程容易受到腐败和不正当行为的干扰。
此外,对于政府采购的结果和执行情况,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有限,难以监督政府采购的过程和效果。
对策一:建立透明度制度为解决透明度不高的问题,政府可以建立透明度制度,并加强对政府采购过程的监督。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平台,公开招标、评审等环节的信息。
•强化对政府采购过程的监督,定期进行审计和评估。
•加强对政府采购结果和执行情况的信息公开,提高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
问题二:缺乏竞争性我国政府采购存在着供应商竞争性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某些政府采购项目在招标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限制条件,使得只有少数供应商符合条件,导致竞争性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采购的规模庞大,给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带来较大的门槛,也限制了竞争的程度。
对策二:促进竞争性为提高政府采购的竞争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简化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标条件和程序,降低门槛,吸引更多供应商参与竞争。
•扶持和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通过培训、贷款等方式提高其参与政府采购的能力。
•定期开展竞争性磋商,促进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提高采购效果。
问题三:缺乏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
一些地方政府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权力滥用、腐败等问题,但相关责任人往往难以受到有效的惩处。
此外,政府采购的监督机构职责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能力。
对策三:建立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为解决缺乏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政府采购过程的监督,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并赋予其必要的权力和职责。
浅谈我国政府采购中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政府采购中现存的问题及对策一、题目:我国政府采购中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探析二、问题一:政府采购制度存在的挑战近年来,我国政府采购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但政府采购制度也存在一些挑战,如采购程序不够透明,程序不规范,公示不及时等。
首先,政府采购的过程需要具备透明度,但是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部分中介机构或个人可以从中获利,导致透明度降低。
其次,当前政府采购过程中程序方面仍有堵点,如流标、废标、重标等状况频繁发生,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原则。
同时,政府采购过程中的公示不及时,也导致有关方面难以及时获知招标项目信息及相关情况。
为应对这些挑战,政府需逐步优化政府采购的流程与规则,建设透明化政府采购平台,并健全相应的执法机制,保证政府采购审核评估工作的公开公正。
三、问题二:政府采购案件发生频繁政府采购案件发生频繁,给政府采购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影响。
政府采购案件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如质量问题、清查问题、报批问题等等。
一些问题的出现,加剧了整个政府采购项目的复杂性,降低了采购效能。
为了防止政府采购案件的发生,应对问题进行有效监管,在招标前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和信用评估,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制度。
加强政府采购意识和公共事务意识教育,强化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有效降低政府采购案件事发的几率。
四、问题三:政府采购信息公示不完整政府采购项目的信息公示十分重要,但当前政府采购项目的信息公示工作仍存在缺失和不规范的情况,政府采购过程中的信息公开程度较低,难以评估政府采购项目的效果、可行性和社会效益,阻碍了政府采购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高开放式公开采购项目信息的规范和完整性,制定有效的政府采购公示制度,并建立政府采购信息公示平台,以充分保障政府采购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五、问题四:政府采购中的廉洁问题政府采购中的廉洁问题一直存在。
这是由于政府采购市场存在诸如商业贿赂、暗箱操作等黑暗交易现象。
政府采购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政府采购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采购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管理手段,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政府采购管理旨在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保证公共财政的合理支出,并促进市场的竞争与规范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对政府采购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推动政府采购管理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政府采购管理的现状。
目前的政府采购管理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缺乏透明度。
政府采购信息的公开程度不够,导致了信息不对称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二是缺乏竞争性。
在某些地区,政府采购存在着定点采购的情况,限制了供应商的选择范围,无法真正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配置。
三是缺乏规范性。
政府采购往往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容易出现招投标过程不规范、合同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已经逐渐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强化信息公开。
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建立政府采购信息平台,供应商和公众可以及时了解政府采购项目的情况,促进政府采购过程的监督和约束。
二是提高竞争性。
政府采购应注重扩大供应商的选择范围,加强招投标制度的完善,提高供应商的参与意愿和能力。
三是强化评价指标和标准。
加强科学性和公正性评价指标的建立,制定更加规范的评审流程和规则,确保政府采购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四是激发市场活力。
政府采购应推动市场竞争,鼓励创新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参与。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供应商的多样性,同时也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然,在政府采购管理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首先是管理体制的滞后。
由于政府采购涉及政府、企业、市场等多个主体,体制机制的调整对政府采购管理的改革起到关键作用。
但是,由于政府体制改革的推进难度较大,很多地方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其次是监管手段的不足。
政府采购监管的能力和手段相对薄弱,政府采购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难度较大。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现状和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发生了不少的变革,这些变革对政府采购的效率和透明度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但政府采购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政府的采购行为缺乏公正性、合理性和可控性。
本文将结合现有的信息和数据,对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和分析。
政府采购的意义政府采购是指政府部门或使用政府资金采购商品、服务和工程的行为。
政府采购是一种行政行为,其目的在于满足政府部门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是政府落实公共服务职能的方式之一。
政府采购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帮助政府实现资源分配的合理化和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政府采购的法律基础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基于《政府采购法》制度框架,通过《政府采购实施条例》、《政府采购评审办法》等法规文件的支撑来实现落地。
政府采购的法律基础保证了政府采购行为的合法性、规范性和透明度。
政府采购的变革近年来,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
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将政府采购行为转变为综合评价的过程。
综合评价采取了开标直接入围的方式,消除了过去的“石库门”,更多地采用电子竞价或电子招标的方式。
同时,采取限定性招标和询价等方式,便于小型企业能够更容易地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政府还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来提供政府采购的信息,这也有助于加强政府采购行为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
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在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既有成功之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一、针对突出问题的应对措施不足。
政府采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十分复杂,存在种种的“灰色地带”,社会监督和内部控制都存在盲区。
因此,政府需要引入更具有说服力的评价机制,在突出问题发生时及时采取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二、竞争不公和信息不对称。
政府采购市场受到几大供应商的垄断,这使得政府采购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同时,由于供应商与采购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往往会被迫接受质量低劣、价格过高的产品和服务。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采购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政府采购是指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为履行职能需要而开展的采购活动。
政府采购的规模庞大,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的收支和社会资源的配置。
随着政府采购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采购市场已成为一个发展迅速并愈加规范的市场。
政府采购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采购依赖性高、采购程序复杂、缺乏透明度及监督等。
加强对政府采购现状的分析,以及寻求相应的对策,对于改善政府采购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府采购的现状1. 规模庞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庞大是政府采购现状的一个显著特点。
据统计,我国政府采购金额超过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4%,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政府采购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等多个领域。
政府采购的规模庞大,直接反映了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意味着政府采购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社会影响力。
2. 资金来源不透明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通常不够透明,这是政府采购现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政府采购经费来源不够清晰,可能存在不当使用资金的情况。
这种不透明的资金来源不仅容易引发腐败问题,也容易导致采购成本的不断上升,最终损害了政府和纳税人的利益。
3. 采购程序繁杂政府采购的程序繁杂也是当前政府采购的一大问题。
政府采购的程序繁杂,往往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和程序,审批的时间长、程序繁琐,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政府采购的程序不够透明,容易引发腐败问题。
这种繁杂的采购程序不仅增加了政府采购的成本,也影响了政府采购效率和效果。
4. 监督不力政府采购的监督不力也是当前政府采购的一大问题。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政府采购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存在着监管权和执行权脱节的情况,导致了政府采购行为的监督不力。
政府采购的监督主体单一,监督手段不够多样化,也是一个导致政府采购监督不力的原因。
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采购⽬录确定了政府采购实施的项⽬范围,是执⾏政府采购制度的关键所在,是政府采购审批管理和操作执⾏的依据,直接影响政府采购制度改⾰的⼴度和深度。
下⾯是⼩编整理的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览。
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 ⼀、政府采购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违规审批现象时有发⽣。
政府采购必须坚持以公开招标采购⽅式为主,并且通⽤类项⽬应当委托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组织实施。
现实中,有些单位⼀味强调特殊性,有些采⽤改变项⽬名称等⼿段,想⽅设法规避公开招标和集中采购,⼀些部门游离于监管部门的控制⽽⾃⾏采购或变相⾃⾏采购,既违反了《政府采购法》及其他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影响了“制度效益”的实现,也损害了政府采购的公信⼒和本应达到的社会经济效果。
2、代理机构缺乏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有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组织开标、评标却⽆监督⼈员监标;有的代理机构把⾃⾝经济收益放在第⼀位,对采购程序等有关规定能松则松、能宽则宽;有的采购机构缺乏应有的责任⼼和把关意识,对有可能发⽣的违法违规现象,放任⾃流。
3、照顾⼈情关系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的采购⼈在采购⽂件中设定特别参数,倾向性⼗分明显,变相指定中标⼈,有的采购⼈与供应商私下通谋,采取种种⽅式规避法律,帮助陪标、窜标和围标;有的采购⼈代表在参与综合评审活动中,不讲原则,故意照顾⼈情关系,导致评标结果不公平。
4、个别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能⼒和⽔平有待提⾼。
政府采购的⼀个亮点就是引⼊专家评审机制。
评审专家的⼯作质量不仅关系到整个采购过程的合法性,也关系到整个采购项⽬质量和价格的先进合理公平公正。
有的评审专家对项⽬的技术要求等⽅⾯的内容不熟悉,⽆法合理评价投标⽂件;有的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匆匆完成评标,评标质量不能令⼈信服;有的专家不能坚持独⽴评审,过分迁就采购⼈和采购代理机构的意见;有的专家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针政策不熟悉,对评标程序、评标内容、评审规则缺乏了解,根据⾃⼰的喜好来裁量;有的专家利⽤⾃⼰的⾝份,主动与采购⼈和供应商联系,为采购⼈“包装”替供应商“代⾔”,直接影响了公平、公正原则。
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政府采购作为公共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旨在保障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然而,在实践中,政府采购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信息不对称、竞争不充分、监管不到位等。
本文将对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政府采购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二、问题分析1. 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采购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供应商和政府部门在信息获取和交换上存在不对等的情况,导致信息不对称。
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往往对供应商的信息掌握不够充分,容易导致采购效果不佳。
2. 竞争不充分问题由于政府采购市场的限制性条件,使得竞争不充分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政府采购往往只针对少数参与者开放,造成供应商数量不多,竞争程度较低,使得采购价格虚高。
3. 监管不到位问题监管不到位是一个导致政府采购问题的重要原因。
政府采购涉及的交易规模庞大,但监管力度不够,容易导致违规和腐败的产生,进而影响采购效果和公众对政府采购的信任度。
三、解决对策1. 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应当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建立政府采购信息公示平台,及时向供应商和公众发布相关采购信息,完善采购公告制度,确保信息的全面和及时披露。
2. 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解决竞争不充分问题,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改革采购流程,提高供应商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招标制度,保证供应商的公平竞争机会,以促进竞争,降低采购成本。
3. 健全监管机制和外部监督体系为解决监管不到位问题,政府应健全监管机制和外部监督体系。
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建立独立的监察机构,加大对政府采购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4. 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为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的质量和效益,政府应加强对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建立健全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完善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业准入标准,提升政府采购工作的专业性和专业水平。
政府采购工作的不足和整改措施
政府采购工作的不足和整改措施汇报人:2023-12-01目录•政府采购工作现状及问题•整改措施一:加强信息透明度•整改措施二:优化采购流程•整改措施三:强化监督机制•政府采购工作未来展望CONTENTSCHAPTER01政府采购工作现状及问题1 2 3政府采购信息发布不规范,采购流程中的关键信息不透明,如采购需求、预算、评标标准等。
缺乏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政府采购过程中,采购方、供应商和公众之间信息流通不畅,导致市场参与者无法全面了解采购信息。
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透明度不足,社会公众对政府采购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降低,无法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不足信息透明度不足01政府采购过程中,采购流程不规范,缺乏标准化操作流程,导致采购效率低下。
采购流程不规范02政府采购决策缺乏科学依据,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导致不公正现象。
缺乏科学决策机制03政府采购市场准入机制过于宽松,导致供应商数量过多,竞争激烈,影响采购效果。
供应商准入机制不合理采购流程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政府采购监管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对采购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惩处力度不够。
缺乏社会监督机制政府采购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无法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政府采购部门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缺乏有效监督机制030201CHAPTER02整改措施一:加强信息透明度确保招标信息公开透明,包括招标文件、招标公告、评标结果等。
建立招标信息共享平台,方便供应商查询相关信息。
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确保信息公开合法合规。
公开招标信息公示中标结果01中标结果公示要及时、全面、详细。
02建立中标公示制度,确保中标结果的公正、公平、公开。
03对中标结果进行跟踪监督,防止中标后出现违规行为。
建立供应商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供应商的意见和建议。
对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处理,确保采购过程的公正、公平、公开。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及对策研究政府采购制度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政府财务开支、社会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等多个方面。
但是,由于政府采购环节中存在缺陷和不规范,导致政府采购制度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
一、政府采购制度的现状政府采购制度的现状在我国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涉及到政府各级各类机构的采购行为。
2019年,我国政府采购总额达到了4.6万亿元,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但是,与此同时,政府采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1.不规范的采购程序目前政府采购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规范的采购程序,这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还会让参与采购的企业感到不公平。
例如,在采购过程中,有些政府部门采用不透明的方式来套取价格,或者一味地抬高标准,使得过度消耗公共资源。
2.重流程轻结果政府采购的重点往往是过程中各种环节的严谨,政府采购制度中的规定和条例侧重于把控繁琐的环节,而往往忽视了采购结果的质量。
这导致政府采购中经常出现不合格商品、低效率的情况。
3.缺少公开透明不少政府部门在采购过程中缺乏透明的公示程序,导致政府采购缺乏决策透明度和信息公开性。
这不仅缺乏合理的监督,还容易让某些部门对流程进行操纵,从而达到推波助澜,捞取利益的目的。
二、政府采购制度的问题政府采购制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政府采购程序不规范当前,我国政府采购中依然存在不规范的采购程序,例如在招标文件的准备和发布、公告期当中的评审以及合同的履行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规范的行为,导致政府采购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浪费。
2.政府采购监管不到位监管是政府采购制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但目前的监管形式还很不完善,缺少有效的监管措施,监管力度不够,容易造成政府采购领域的腐败现象、利益输送等问题。
3.完善的信息公开和监审机制缺失政府采购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采购过程不透明,以及一些政府部门对采购信息的掌控和操控。
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引言政府采购作为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公共资源的配置和利益的分配。
然而,在实践中,政府采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信息不对称、竞争程度较低、监管不力等。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信息不对称政府采购在信息获取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供应商信息不透明:部分供应商可能隐瞒了一些重要信息,如经营状态、财务状况等,导致政府无法确保选择供应商的可靠性。
2. 招标文件缺失或模糊:招标文件中有时缺少关键细节,或者描述不清晰,使得潜在投标者难以充分理解项目需求并提供合适的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1. 提高信息披露度: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并要求供应商完整披露相关经营信息和财务状况等重要数据。
2. 完善招标文件:政府在编写招标文件时应详细描述项目需求,确保投标者能够充分理解并提供符合要求的方案。
三、竞争程度不高政府采购市场存在着竞争程度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1. 垄断性供应商:某些领域存在着垄断性供应商,导致政府在采购过程中只有少数几个选择。
2. 低门槛进入市场:政府采购市场进入门槛较低,导致了大量无资质或无经验的企业参与,竞争程度降低。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鼓励多元化供应商:政府可以鼓励更多的供应商进入市场,并提供支持和培训,增加市场上的选择余地。
2. 提高门槛:对于一些关键领域或对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可以适当提高进入门槛,以筛选出具备实力和信誉的供应商。
四、监管不力政府采购监管不力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监管机构权限不明确:监管机构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的权力和责任划分不清,导致督导和监管工作的重复和混乱。
2. 多个层级的批准程序:政府采购涉及多个层级的批准程序,审批时间长、流程繁琐,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为改善这一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清晰的监管职责:明确各级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避免重复劳动,并提高监管效率。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现状及对策一、政府采购的现状1.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竞争环境不公平。
政府采购信息透明度不高,存在很多不对称的情况,有利于特定厂家获取采购信息,导致产生不公平竞争环境。
政府采购的监管不到位也是一个问题。
现行政府采购体制下,虽然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监管制度,但实际监管环节中依旧存在漏洞,监管手段不够全面,很多偷漏税行为难以发现。
政府采购中存在浪费资源的问题。
政府采购投标工程成本高,造成资源浪费。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采购商无法准确评估供应商的承诺,也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
政府采购中腐败问题严重。
腐败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司空见惯,涉及金额巨大,并对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
政府采购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采购的规模不断增加。
随着政府采购制度日趋完善,政府采购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政府采购市场环境不断优化。
政府采购市场环境逐步趋于透明,竞争环境也在不断改善。
政府采购监督力度不断加大。
政府采购监督力度有所加大,监管环节得到一定程度的规范。
1.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应当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和透明度,通过互联网和其他媒体途径向社会公开政府采购信息,让更多的供应商获取采购信息,改善竞争环境。
2.加强监督和管理政府应当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督机制,完善监督网络,严格查处政府采购中的违规行为。
同时加大对政府采购的审计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提高效益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成本的控制,做到科学合理的采购价格,避免资源的浪费。
应当提高政府采购项目的透明度,确保政府采购项目的公平公正。
4.建立激励机制政府应当建立激励机制,对政府采购中表现突出、为政府采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对政府采购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惩戒。
5. 公平竞争政府应当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鼓励更多的供应商参与到政府采购中来,使政府采购的过程更加公平公正。
以上就是关于政府采购现状及对策的浅谈。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是指政府机关在实施政府采购过程中遵守的相关制度和规定。
政府采购作为政府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文化及国家安全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现状1.现行政策体系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现行政策体系主要由《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实施条例》、《政府采购质量管理规定》、《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定构成。
2.采购方式多样化我国政府采购实行多种采购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和单一来源等。
3.采购金额巨大我国政府采购市场规模庞大,国家财政总支出中政府采购占比约20%以上,年度采购金额超千亿元。
4.监管部门强化为确保政府采购程序公开透明、公正合理,中央及各级政府在监管部门建立和完善了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和利益冲突审查制度。
5.信息公开程度提高近年来,各级政府逐渐提高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程度,公开采购项目、采购过程、竞争环节等信息,为推进政府采购政策实施、促进公平竞争提供了更好的透明度。
二、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未来发展趋势1.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政府采购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领域之一,未来政府将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2.加大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助力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现代化变革,政府将优化采购平台和供应商管理,完善电子招投标、在线评审、数据分析等流程,提高采购管理的精度和效率,实现政府采购过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
3.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将从传统的招标采购到全采购过程管理的升级,从规划立项到要求定价、实施招标、供应商管理、验收收购等环节的全链条管理。
同时,将推广品轮招标、动态采购等新的采购方式,提高采购效率和公平竞争程度。
4.完善政府采购法规体系采购法规的定位更加贴近实际,实现动态更新,推进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协同,提高采购决策、采购合同及时更新等,加强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李玲利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财政专业
内容摘要:政府采购在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节约财政开支,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影响已超过单纯的财政支出管理,涉及到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以及国内国际经济合作领域。
鉴于此,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有必要研究和探索,建立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政府采购制度。
关键词:政府采购寻租反腐倡廉
一、我国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
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政府的寻租行为。
政府采购中寻租的途径和形式多种多样。
按照《政府采购法》的集中采购模式,政府采购行为从审批、采购执行、验收、付款整个过程,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利益,即政府采购主管部门(财政部)集中采购机构、物品使用单位和供应商。
政府采购制度通过购买、验收、付款的三者分离, 构成相互制衡的机制。
政府采购行为的流程一般是由物品使用单位提出采购计划, 在经过批准得到资金支持后, 由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负责具体采购, 货物由使用单位验收。
使用单位检验货物符合合同规定,予以接受后, 结算中心才支付货款。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机制,从而保证采购行为的公开、公平、规范和高效, 防止不良行为的产生。
但在具体操作中,由于现行政府采购管理水平、监管力度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使政府采购在执行过程中常常与原始意图发生偏差,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物品使用单位和采购主管部门之间的寻租
实行政府采购法后,物品采购的大部分权力要转移到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这对物品使用单位的部门利益是削弱。
物品使用单位希望能通过向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寻租, 提高采购限额标准, 缩小采购范围, 或者变集中采购为分散采购。
其目的都在于尽可能维护自己对物品的采购权, 增加自己对供应商和其他部门设租的机会。
在实际运行中, 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的颁布很不规范, 随意性很大,许多地、市、州没有得到授权就自行发布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 这为物品使用单位向采购主管部门进行寻租提供了便利。
(二)采购主管部门和集中采购机构之间的寻租
由于采购主管部门有着采购审批权, 能影响到物品使用单位的选择,集中采购机构为了获得采购权会向采购主管机构寻租。
另外, 政府集中采购的制度、程序、范围和采购限额标准由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制定,与物品使用单位相反,集中采购机构为了增加自身权力范围, 会向采购主管部门寻租以降低采购限额标准扩大采购范围。
并且我国的采购主管部门和集中采购机构往往是一个部门(财政部门)存在着监管漏洞,共同利益的驱使,也使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寻租行为。
(三)供应商和集中采购机构之间的寻租
尽管《政府采购法》中规定采购机构在执行采购计划时可以选择采用多种采购方式( 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等) 防止寻租行为的发生。
但《政府采购法》没有明确规定公开招标程序和适用情形; 并且竞争性谈判方式也存在着许多的“黑洞”,“陪标”事件时有发生,法律的不完善为采购机构的寻租行为提供了便利。
由于集中采购多是大额订单,利益的驱使也让许多供应商愿意寻租以获取高额利润。
(四)供应商和物品使用单位之间的寻租
供应商清楚自己中标后期的大部分工作必须和物品使用单位打交道,为了顺利通过商品验收, 或为了以后的合作,供应商会选择对物品使用单位寻采购中心,但采购权的“利空”可能会促使其利用验收权进行设租。
(五)供应商和结算中心的寻租
政府采购大多是由物品使用单位验货合格后, 由结算中心负责结算货款,供应商为了防止结算中心人为拖欠货款, 加快资金周转,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时也被迫向结算中心寻租, 以便尽早拿到货款。
(六)供应商和采购主管部门的寻租
政府采购主管部门成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物品使用单位和结算中心共同的主管单位。
与以前供应商需要向物品使用单位寻租的情况相比,现在供应商要向集中采购机构、结算中心、物品使用单位等多个部门寻租,租金增大。
这样的话,供应商与其对政府采购的各个环节进行寻租, 不如直接向主管部门寻租。
供应商为了成为政府采购中的物品供应者,采取高额佣金或其他手段使主管部门与之合作, 而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则利用自己的权力优势进行寻租。
由于寻租活动的存在, 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生产活动的低效率。
同时政府采购相关官员的设租行为,腐化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破坏了社会的正当价值观念,破坏了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 破坏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和信誉。
三、我国政府采购进一步完善的措施
(一)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创新
政府采购目前仍存在不少腐败和不公平的现象,所以要防止腐败和不公平,降低政府采购的风险,必须要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机制。
首先创建一个良好的政府采购法制环境。
同时要以实践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基本法,完善修订政府采购配套法,并且依法制定有关政策、规章和制度,制定有关政府采购的地方政府规章和部门规章。
财政部目前已全面开展治理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的专项工作,各地方省、市、区县也纷纷成立了专项治理小组,并为此开通了举报电话和信箱。
以有效预防政府采购当中的商业贿赂现象,消除商业贿赂对政府采购的影响。
中办发9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在政府采购等领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活动,具体治理重点是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
其中,采购代理机构既包括各级政府设立的集中采购机构,又包括社会代理机构。
(二)政府采购运行制度创新
即在政府采购实施机构-政府采购中心的组织下,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和步骤进行采购。
科学的采购程序大体应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确定采购需求。
采购需求由各采购单位提出,报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在审查各采购实体的采购需求时,既要考虑采购预算的限额,同时还要考虑各采购单位的采购要求的合理性。
2.实施采购。
首先确定采购方式,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采购方式有招标采购、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谈判采购等。
但是每个项目的情况不同,采购方式也有所不同。
选择适当的采购方式非常重要,采购方式选择得当,不但可以加快采购速度,而且还可以节约投资,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消耗。
其次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预审,或对供应商的资格做出要求,只有合格的供应商才能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再次执行采购方式。
一旦确定了采购方式,就必须严格按照已定采购方式的程序和要求操作,如果确有必要改变采购方式,必须告之供应商。
四是签订合同。
无论通过何种采购方式,最终都要形成一个合同。
合同给予符合采购实体事先公布评审标准的供应
商,供应商在签订采购合同时,须按标准交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以保证合同商能够按合同规定履行其义务。
3.履约验收。
在此阶段,供应商必须按合同的各项规定,向采购实体提供货物、工程或服务,采购实体和合同商都不得单方面修改合同条款,否则属于违约,违约方必须按合同规定向合同的另一方赔偿损失。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或执行完毕,采购实体对合同执行的阶段性结果或最终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估。
合同验收一般由专业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来进行,验收结束后,验收小组要做验收记录,并分别在验收证明书和结算验收证明书上签字。
财政部门按验收证明书及采购合同的有关规定,与供应商进行资金结算。
政府采购的有关资料需要很好装订,长期存归档以备审查。
有的项目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更需要保存完好。
(三)加大寻租成本
其一, 提高政府官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
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可以增大政府官员的寻租成本, 减少其利用权力寻租的机会。
其二, 加大惩罚力度。
一旦贪污或行贿行为被查处, 就要对相关双方处以高额罚款、监禁等处罚, 提高寻租的成本。
其三. 加强监管力度如果我国能根据实际国情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监督管理机构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制衡机制, 也就能有效地遏制政府采购中的寻租问题。
(四)电子化采购是政府采购改革的方向。
从国际政府采购发展趋势看,政府采购的电子化是改革的方向,目前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运用,电子化政府采购与传统采购方式相比,不仅可以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 还能医治信息不对称问题,消除空间障碍,提高采购时效,降低采购成本,政府采购网络化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建立具有现代技术与手段的政府采购网络管理系统, 不仅便于各级政府、各级采购管理机构、投标者、科研等部门查询、研究、决策及其运用; 还可以为政府采购提供采购所需专家人才、改善政府采购的数据和信息资料以及提供合格的供应商。
网络系统保证政府采购透明和有效, 政府采购部门及其官员的行为“像金鱼缸里的鱼一样”得到有关机构的监督, 以保证采购既经济节省又能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增长。
参考文献:
(1)周文红《浅谈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创新的路径》,《管理前沿》2005年第9期
(2)李丁《如何做好货物类政府采购工作》,《北京物资流通》 2006年第4期
(3)康辉伊丛丛《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在政府采购中的应用》,《物流科技》2004年第3期
(4)张晓晶雷云罡《政府采购中的垄断腐败》《科学决策月刊》2007年4月
(5)兆丰《政府采购难以市场化》,《互联网周刊》 2006年4月
(6)罗蔚《政府采购遭遇多事之秋》,《产权导刊》 2007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