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与水资源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5节 水循环与水资源PPT课件
大气水(0.001%)
云、雾、霜、露、雨、雪的形成
触目惊心的数字
目前,全球约有100多个国家缺水,13亿人缺少 饮用水,30亿人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要求,有 40%的河流被污染,每年至少有1000万人因饮用 水不合格而致病
淡水奇缺,水比油贵
污水排放,污染水源
破坏森林,水土流失
富营养化引发“赤潮”,使生物死亡
淡水资源的缺乏不是个别国家所独有的问题,而是 全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1977年联合国水事会议都提出了水危机不久将成为继石 油危机之后另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世界银行1995年的调 查报告指出: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正面临着水危 机,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
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相互凝聚,越聚越大,下降的 过程中,冰晶熔化成水,这就是雨.
小水珠在下降的过程中, 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水珠快 速凝固成冰珠,在上升气流带动下上升,冰珠越结越大, 下落时,就是冰雹.
高空很寒冷,水蒸气急剧降温,直接凝华成六角形 小冰晶,这就是雪.
夜晚或早晨,地面气温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就形成雾.
一水多用
(1)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 (2)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 它完全可以保证冲厕所需要的水量. (3)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 筷,去油又节水. (4)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
洗澡节水
用喷头洗淋浴: (1)学会调节冷热水比例. (2)不要将喷头的水自始 至终地开着,更不应敞开着. (3)尽可能先从头到脚淋湿一下,就全身涂肥皂搓洗, 最后一次冲洗干净. (4)洗澡要专心致志,抓紧时间,不要悠然自得,或 边聊边洗.更不要在浴室里和好朋友大打水仗.
视频:水循环
市优质课水循环完整ppt课件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推广低碳生活等方式,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适应气候变化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 洪抗旱能力;合理利用和保护水 资源,保障生态用水需求;加强 气候变化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
促进可持续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国 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01
02
03
04
凝结定义
水蒸气冷却后重新凝结为水滴 或冰晶的过程。
凝结条件
温度降低、湿度增大、凝结核 等条件可促进凝结。
凝结过程
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冷空气或 凝结核,形成水滴或冰晶,最
终形成云或雾。
凝结影响因素
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凝结核 的多少等条件影响凝结速率。
云的形成与降水
云的形成
水滴或冰晶在空中聚集形成云 ,云的形态和高度取决于水汽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灾害等 问题日益严重,对水资源管理与 保护带来巨大挑战。
机遇
随着科技发展和理念更新,水资 源管理与保护领域也面临许多发 展机遇,如节水技术、污水处理 技术、水资源综合管理等。
水循环研究的前沿技术与展望
遥感技术与GIS的应用
0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水循环的实时监测和数
据获取。
水文模型与数值模拟
02
发展更精确的水文模型,提高对水循环模拟和预测的准确性。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03
研究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
生态保护的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水循环课件ppt
地下水影响因素
地下水受地质结构、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03
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气候因素
温度
01
温度影响水分的蒸发和流失速度。温暖的气候可以促进水分蒸
发和循环,而寒冷的气候则减缓水的循环。
降雨量
02
降雨量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供应。多雨地区通常有更活
跃的水循环,而干旱地区则可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04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
生活用水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如饮食、清洁、洗浴等。
农业用水
农业是水资源的主要用户之一,通过 灌溉使农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保证 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产量。
工业用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来冷却 机器、洗涤产品、制造化学反应等。
生态用水
水还维持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如湿 地、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都需要水 来维持生命。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分布的不稳定性增加,干旱和洪涝灾 害频繁发生,对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
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量都在不断增加 ,同时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使得可利用水资源 量进一步减少。
水循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高效节水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效节水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 滴灌、喷灌等灌溉技术,以及生活节水器具等。
降水过程
降水过程包括水蒸气在大 气中冷凝成云雾或雨雪等 不同形式的降水,然后降 落到地表。
降水影响因素
降水受大气环流、气候、 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水汽输送
水汽输送定义
水汽输送是指水蒸气在大气中长 距离输送的过程。
水汽输送过程
地下水受地质结构、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03
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气候因素
温度
01
温度影响水分的蒸发和流失速度。温暖的气候可以促进水分蒸
发和循环,而寒冷的气候则减缓水的循环。
降雨量
02
降雨量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供应。多雨地区通常有更活
跃的水循环,而干旱地区则可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04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
生活用水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如饮食、清洁、洗浴等。
农业用水
农业是水资源的主要用户之一,通过 灌溉使农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保证 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产量。
工业用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来冷却 机器、洗涤产品、制造化学反应等。
生态用水
水还维持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如湿 地、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都需要水 来维持生命。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分布的不稳定性增加,干旱和洪涝灾 害频繁发生,对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
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量都在不断增加 ,同时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使得可利用水资源 量进一步减少。
水循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高效节水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效节水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 滴灌、喷灌等灌溉技术,以及生活节水器具等。
降水过程
降水过程包括水蒸气在大 气中冷凝成云雾或雨雪等 不同形式的降水,然后降 落到地表。
降水影响因素
降水受大气环流、气候、 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水汽输送
水汽输送定义
水汽输送是指水蒸气在大气中长 距离输送的过程。
水汽输送过程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课件(共19张PPT)
新课讲授
1.云:太阳照射到江、河、湖、海,使水蒸发,水蒸气上升到温度较低的高空,_______成小水珠或______成小冰晶,形成一朵朵白色的云。
2.雨:白云若遇到冷空气,云中的小水珠或小冰晶相互凝聚,越来越重,云层增厚,大水珠下落到地面便形成雨;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成大水珠,也会形成雨。
液化
凝华
典例
水蒸气
水
冰
吸热
汽化
放热
液化
放热
凝固
吸热
熔化
放热
凝华
吸热
升华
典例
1.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地球上的水中约97.47%是海洋咸水,是人类无法直接利用的;地球上的淡水约占2.53%,其中1.74%以上的淡水被固化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冰盖中,目前人类还难以利用,其余的分布在土壤、地下、江河、湖泊和大气中。
5.雾:若地面附近的水蒸气较多,并遇上冷空气,则水蒸气会以空中的尘埃为核心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雾。
凝华
与雾的形成有关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液化
6.露:夏天,地面很热,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特别高,黎明前的气温较低,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便_______成露。
7.霜:冬天的早晨,地面的气温特别低,水蒸气便_______成为白茫茫的霜。
4.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水生态保护治理力度,黄河干流已超20年不断流,西辽河干流在断流20年后已连续多年实现了生态水量下泄,断流河道和萎缩干涸湖泊的修复取得了积极进展。
1.尽量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并采取先进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使水资源能够循环使用。
液化
凝华
熔化
3.雹当云中的水滴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0℃以上的高空时,会______成雪珠、小冰晶或雹子;当气流减弱时,雪珠、小冰晶或雹子回落;上升气流再增大时,它们再次上升;如此上下翻腾,它们逐渐成为大冰雹,直接落到地面。
1.云:太阳照射到江、河、湖、海,使水蒸发,水蒸气上升到温度较低的高空,_______成小水珠或______成小冰晶,形成一朵朵白色的云。
2.雨:白云若遇到冷空气,云中的小水珠或小冰晶相互凝聚,越来越重,云层增厚,大水珠下落到地面便形成雨;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成大水珠,也会形成雨。
液化
凝华
典例
水蒸气
水
冰
吸热
汽化
放热
液化
放热
凝固
吸热
熔化
放热
凝华
吸热
升华
典例
1.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地球上的水中约97.47%是海洋咸水,是人类无法直接利用的;地球上的淡水约占2.53%,其中1.74%以上的淡水被固化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冰盖中,目前人类还难以利用,其余的分布在土壤、地下、江河、湖泊和大气中。
5.雾:若地面附近的水蒸气较多,并遇上冷空气,则水蒸气会以空中的尘埃为核心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雾。
凝华
与雾的形成有关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液化
6.露:夏天,地面很热,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特别高,黎明前的气温较低,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便_______成露。
7.霜:冬天的早晨,地面的气温特别低,水蒸气便_______成为白茫茫的霜。
4.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水生态保护治理力度,黄河干流已超20年不断流,西辽河干流在断流20年后已连续多年实现了生态水量下泄,断流河道和萎缩干涸湖泊的修复取得了积极进展。
1.尽量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并采取先进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使水资源能够循环使用。
液化
凝华
熔化
3.雹当云中的水滴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0℃以上的高空时,会______成雪珠、小冰晶或雹子;当气流减弱时,雪珠、小冰晶或雹子回落;上升气流再增大时,它们再次上升;如此上下翻腾,它们逐渐成为大冰雹,直接落到地面。
高考地理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共37张PPT)
降水
水汽输送
下渗 地下径流
蒸 降水 发
图中①河流与图11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 ①河流 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 ;
②河流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请在下面模式图中选择两条竖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 称,以正确表示图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
府南河水源源不断注入 岷江,水始终没有流尽
无数江河滔滔之水日夜 不息地奔向海洋,大海 却始终不满不溢
大气环流、洋流,使赤道附近的温度降低了13度,高纬 度地区的温度升高了19到23度。
“地形雕塑师”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逐年增大的黄河三角洲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 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
二、水循环 1.类型和环节
(1)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2)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3)陆地内循环:蒸发(蒸腾)、降水 2.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3)塑造地表形态
3.47%
海洋水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淡水
广义的水资源
0.0007%
陆地上的淡水
目前人类利 用的淡水
河流水
冰川 其它淡水 易利用淡水
狭义的水资源
湖泊淡水 浅层地下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国家
径流量(亿 占世界 人均径流量(立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危机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淡水总量有限,水资源分布不均,季节变化大 (2)人为原因: 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用水量大增; ②水污染和浪费严重,造成水质型缺水; ③植被破坏严重,陆地蓄水能力减小。
水循环与水资源_精品课件
点
以 夏 雨 秋 水补 两 给 季 为 主
一 ① 时间集 中 ② 不连续 ③ 水量变 化大
①降水 量的多少 ②降水 量的季节分 配 ③降水 量的年际变 化
普 遍,尤以 东部季风 区最为典 型
补 补 给类型 给季节
补给 特点
我 主 国主要 要影响 分布地 因素 区
径流量的 季节变化
季 节性积 雪融水 补给
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 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如下图所示:
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自 然
措施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原因
修建水库
节约用水 措施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 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人 为 水资源浪费严重
① 太阳辐 射 ② 西 气温变 北和青藏 化 高原地区 ③ 积雪和 冰川储 量
补 补 补 给类型 给季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特
点
我 主要影响 国主要 因素 分布地 区
径流量的 季节变化
湖 泊水补 给
① ①取决于 较稳定 湖泊与河流的 全 ② 相对位置 年 对径流 ②湖泊水 有调节 量的大小 作用
普 遍
①
稳定 地 下水补 给 ② 全 一般与 年 河流有 互补作 用
节约、合理使用,水资 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 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水资源污染严重
(2009年高考广东卷)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 环。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水循环》课件(共20张PPT)
2. 运 用 水 循 环 的 原 理 , 分 析 常 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循环过程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过程及类型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_水__圈、_大__气__圈、_岩__石__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 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
2 课后总结
拓 展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回流四个环节。 蒸发是指水从地表或水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但温度越高,蒸发速度 越快。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起点,也是大气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凝结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较冷的空气或物体表面时,转化为小水滴或冰晶的过程。凝结是水循环的重 要过程之一,它是大气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滴或冰晶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上的过程。降水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它是大气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 回流是指水流从地表或水体表面流回水源的过程。回流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 。回流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主要 补给来源之一。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a蒸发、b_水__汽__输__送__、c降水、d_地__表__径__流__、e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A
f_________
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j蒸发、h植物蒸腾、c降水
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水循环示意图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过程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过程及类型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_水__圈、_大__气__圈、_岩__石__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 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
2 课后总结
拓 展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回流四个环节。 蒸发是指水从地表或水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但温度越高,蒸发速度 越快。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起点,也是大气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凝结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较冷的空气或物体表面时,转化为小水滴或冰晶的过程。凝结是水循环的重 要过程之一,它是大气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滴或冰晶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上的过程。降水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它是大气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 回流是指水流从地表或水体表面流回水源的过程。回流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 。回流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主要 补给来源之一。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a蒸发、b_水__汽__输__送__、c降水、d_地__表__径__流__、e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A
f_________
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j蒸发、h植物蒸腾、c降水
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水循环示意图
海陆间循环
关于水循环的知识课件(PPT29张)
物态变化 过程伴随 着能量的
转移
珍贵的水资源
水到底能为人类做什 么?
水------生命之源
大运河是南北航运的”黄金水道”
长江三峡工程利用水资源来发电,灌溉和航运
水不 仅是资 源,也 是自然 美景的 塑造者
水可以供人蓄饮用
水还可以清洁物体 水可以用于植物吸收 水可以用来灌溉,运输,水产养殖. 水可以改善气候,保持生态平衡。 水可以用于工业生产 水可以美化环境
水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 全饮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 预计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将生活在缺水地区。 地球表面的71%覆盖着水,但96.53%是海水,大 量的雨水都降到了海里,但淡水中的68.69%是作 为冰山呆在南北极,还有29.04%的淡水作为地下 水深藏地府,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主要来 自来自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占淡水总量的 0.3%。约9000立方千米,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 大水缸里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汤匙河
冰山上的积雪 _升_华_,直接变 成水蒸气,升 入天空
江河湖海,土 壤,植物中的 水通过汽__化_变 成水蒸气,升 入天空
雨水汇入江河, 流向大海
水循环示意图
水循环过程伴随哪些物态变化?
水蒸气
汽化
液化
升华 吸热
吸热
放热
凝华 放热
水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冰雪
吸热时能量增加 放热时能量减少
听一听小水滴的叙述
五.水循环
雪
云
雨
这些物质分别处于 什么状态?
冰雹
霜
露
雾
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 后,降落到地面,就是雨
《水循环与水资源》物质形态及其变化PPT鉴赏
一、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云
雨
雪
雾
露
霜
水蒸气上升到冷的高空以后,一部分液化成为小水滴,一部分凝华成 小冰晶,形成一朵朵白色的云。
云
水蒸气的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
当云越聚越多,越聚越厚的时候,就要开始下落,在下落过程当中随着温 度升高,云中的小冰晶熔化成小水滴,与云中原有的小水滴一起降落到地 面上,这就是雨。
雪
水蒸气凝华形成
空气中如果有较多的浮尘,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浮尘上,和浮 尘一起漂浮在空气中,这就是雾。
雾 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尘埃上形成的
天气较热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 ,液化成小水珠附在它们的表面,这就是露。
露 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花草上形成
夜晚,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 凝华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
第5节 水循环和水资源
知识回顾
将下列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物态变化用线连接起来
雪糕化了 洒水的地面干了 樟脑丸越放越小
树枝上生成霜 用铁水浇铸工件 蒸锅上方生成“白气”
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陆地和海洋表面 的水通过蒸发进 入大气,大气中 水蒸气冷却后通 过降水又回到陆 地和海洋。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用“人工降雨”来把它变成现实了。
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人工 降雨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骤降
B.空气中的小水珠变成小冰粒是凝固过程
C.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是凝华
过程
D.“人工降雨”中降落下来的雨水是
图4.5-2
水循环课件ppt
02
水的来源与分布
地球上水的总量与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冰川、河流、湖泊和地 下水中,其中海洋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储水区域,占 地球表面积的约71%。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水循环的意义
要点一
总结词
水循环对地球上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水循环对地球上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通过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分得以不断更新和循 环利用,维持了地球上水的动态平衡。同时,水循环也调 节了气候,例如通过蒸发和降水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维 持了地球的气候稳定。此外,水循环还为人类提供了淡水 资源,支持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农业灌溉
水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通 过灌溉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 水分。
居民用水
居民生现状
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水污染 问题严重,水资源分布不均等 问题。
水资源保护的意义与措施
水资源节约利用
水污染防治
通过立法、加强监管等方式,减 少工业、农业、生活等各领域的 水污染排放。
污染
污染物排放可以改变水质,影响水循环中水体的自净能力 和使用功能。污染物可以堵塞河道、湖泊,降低水体的渗 透性和蒸发能力,从而影响水循环。
05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与现状
工业用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 来冷却设备、清洗产品等。
生态用水
维持河流、湖泊等水体的生态 平衡,满足生物多样性的需求 。
温度
水循环ppt课件
降水量
02
降水量决定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多少,从而影响水循环。
风速
03
风速会影响水汽的输送和循环,进而影响水循环。
地形因素
地势
地势的高低会影响水流的流速和方向,从而影响水循环。
坡度
坡度的陡缓会影响水流的流速和侵蚀程度,从而影响水循环。
地貌
不同的地貌类型(如河流、湖泊、海洋等)会对水循环产生不同 的影响。
植被因素
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会影响土壤的保水能 力和水汽的蒸发,从而影响水循 环。
植被类型
不同的植被类型(如森林、草原 、沙漠等)会对水循环产生不同 的影响。
人类活动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如水库、水坝、灌溉系统等)可以改变水循环的自然 过程。
城市化
城市化过程中对土地的利用和排水系统的建设会影响水循环。
水资源保护
城市规划还需要考虑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以保障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
水灾害防控
通过城市规划中的排水系统和防洪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控 水灾害的发生。
环境保护
水质改善
通过水循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水质,减少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
利用水循环技术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02
CATALOGUE
水循环过程详解
蒸发
01
02
03
蒸发定义
蒸发是指水分子从地表、 植物表面、水体表面等处 进入大气中的过程。
蒸发原理
太阳辐射使地表温度升高 ,导致水分蒸发,同时植 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从 叶片散发到大气中。
蒸发影响因素
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 条件以及地表类型、植物 覆盖等因素均可影响蒸发 。
3.1水循环 (共31张PPT)
答:砂田覆盖层增加地表粗糙度,可以削减地表 径流,增加下渗量。
2.读图3.4,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 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答:通过对比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曲线,可以 发现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随季节变化趋势较为 相似,但是砂田的蒸发量总是小于裸田的蒸发 量,说明砂石覆盖层可以有效抑制蒸发,减少 蒸发量。
典例: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
(3)海上内循环
发生范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蒸发,降水 特点: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的近十倍
典例: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水是如何从大海飞 上天空?又回到海
洋的?
3.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和重力。
简图记忆
人类能够干预和控制水循环哪些环节?
(1)海陆间循环
发生范围:海洋与陆地之间 主要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
渗,地下径流 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
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2)陆地内循环
发生范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植物蒸腾,蒸发,降水 特点: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3.读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 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答:从图3.5可知,在同一深度上,砂田的土壤含水量 总是大于裸田,说明砂田覆盖层具有蓄水保墒的作用。 综上可知,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下渗、蒸发、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砂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下 渗、抑制蒸发、削减地表径流、蓄水保墒。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影响 (5)影响下渗
铺设渗水砖
路面硬化
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 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 这就是砂田(图3.3)。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 质较好。
《水循环》优质课件PPT
图4-8黄土高原鱼鳞坑
活动 Activity
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 水时,我国气象卫星对洞庭湖 区进行了实时监测。图 4-9 是 气象卫星拍摄的多光谱合成遥 感图像,其中右图中的红色部 分表示洪水新 淹没的范围,通 过与没有发生洪水时的遥感图 像(左图)进行对比分析,就 可以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及面 积。洪水分析是抗洪救灾与减 灾决策的重要依据。读图 4-9, 完成相关任务。
地处低洼地带的居民 要准备沙袋、挡水板 等物品,或砌好防水 门槛,设置挡水土坝, 以防止洪洪涝灾害防治
即使会游泳,也要尽量避免 下水,以免碰到暗流和旋涡。
如水位继续上涨, 暂避的地方已难自 保,则要充分利用 好救生器材逃生, 或者迅速找一些门 板、桌椅、木床、 大块的泡沫塑料等 能漂浮的材料扎成 筏子逃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缓解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
水循环深入大气系统内 部,深刻影响全球气候 的变化。水循环作为大 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 储存和转化者,通过对 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分 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 缓解。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 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 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 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 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 地貌得以发育、演化,形 成多字多彩的地表形态。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 的系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水资源,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 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 个系统中,水在持续不断的运 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 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形成 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水 循环还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 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 陆地水、地下水不会增多,也 不会减少。
活动 Activity
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 水时,我国气象卫星对洞庭湖 区进行了实时监测。图 4-9 是 气象卫星拍摄的多光谱合成遥 感图像,其中右图中的红色部 分表示洪水新 淹没的范围,通 过与没有发生洪水时的遥感图 像(左图)进行对比分析,就 可以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及面 积。洪水分析是抗洪救灾与减 灾决策的重要依据。读图 4-9, 完成相关任务。
地处低洼地带的居民 要准备沙袋、挡水板 等物品,或砌好防水 门槛,设置挡水土坝, 以防止洪洪涝灾害防治
即使会游泳,也要尽量避免 下水,以免碰到暗流和旋涡。
如水位继续上涨, 暂避的地方已难自 保,则要充分利用 好救生器材逃生, 或者迅速找一些门 板、桌椅、木床、 大块的泡沫塑料等 能漂浮的材料扎成 筏子逃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缓解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
水循环深入大气系统内 部,深刻影响全球气候 的变化。水循环作为大 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 储存和转化者,通过对 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分 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 缓解。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 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 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 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 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 地貌得以发育、演化,形 成多字多彩的地表形态。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 的系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水资源,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 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 个系统中,水在持续不断的运 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 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形成 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水 循环还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 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 陆地水、地下水不会增多,也 不会减少。
地球的水资源与水循环
地球的水资源与水 循环
汇报人:
目录
01 地球的水资源 03 地球的水危机
02 水循环的过程 04 地Βιβλιοθήκη 水资源与人类生活地球的水资源
地球上水的分布
海洋: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约为3.611亿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为3795米。
陆地:地球表面的陆地总面积约为1.489亿平方公里,其中冰川、冰盖等约占 10%。 湖泊:地球表面的湖泊总面积约为270万平方公里,其中淡水湖泊约为210万平方公里。
地球的水危机
水危机的原因
人口增长导致水资源需求量增加 工业发展导致水污染和用水量增加 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分布和供给 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
水危机的表现
水资源短缺
水质恶化
水灾害频发
水资源争夺与冲突
水危机的后果
农业减产:水资源短缺导致农田灌溉不足,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生态系统破坏:水危机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工业生产受限:水资源的短缺限制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水危机引发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冲突和移民等
添加标题
调节气候:水循环能够调节气 候,通过蒸发和降水等过程, 将水分输送到大气中,形成云、 雾、雨、雪等天气现象,对气 候起到调节作用。
添加标题
支撑人类社会的发展:水是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循环 能够提供人类所需的水资源, 保障农业、工业、城市等社会 各方面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添加标题
水循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水 循环涉及多个环节和多种自然 力量,如蒸发、降水、径流等, 这些环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水资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水污染和水环境恶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 重要环境问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地球的水资源 03 地球的水危机
02 水循环的过程 04 地Βιβλιοθήκη 水资源与人类生活地球的水资源
地球上水的分布
海洋: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约为3.611亿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为3795米。
陆地:地球表面的陆地总面积约为1.489亿平方公里,其中冰川、冰盖等约占 10%。 湖泊:地球表面的湖泊总面积约为270万平方公里,其中淡水湖泊约为210万平方公里。
地球的水危机
水危机的原因
人口增长导致水资源需求量增加 工业发展导致水污染和用水量增加 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分布和供给 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
水危机的表现
水资源短缺
水质恶化
水灾害频发
水资源争夺与冲突
水危机的后果
农业减产:水资源短缺导致农田灌溉不足,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生态系统破坏:水危机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工业生产受限:水资源的短缺限制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水危机引发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冲突和移民等
添加标题
调节气候:水循环能够调节气 候,通过蒸发和降水等过程, 将水分输送到大气中,形成云、 雾、雨、雪等天气现象,对气 候起到调节作用。
添加标题
支撑人类社会的发展:水是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循环 能够提供人类所需的水资源, 保障农业、工业、城市等社会 各方面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添加标题
水循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水 循环涉及多个环节和多种自然 力量,如蒸发、降水、径流等, 这些环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水资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水污染和水环境恶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 重要环境问题。
水循环ppt课件
循环的近十倍
陆地内循
陆地与陆地 上空之间
①蒸发②植物蒸 腾③降水
补充陆地水体的水 量,为数很少
环
3、水的社会循环
水质会发生 明显变化
生产、生活
抽
处
提
理
河流、湖泊
4、水循环的类型
水 小循环 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
完成的循环。(陆上内循环
循
和海上内循环)
环
大循环
自海洋蒸发的部分水汽, 随气流转移至陆地上空,并以
水在地球的存在模式包括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 泊、河流及海洋中。水通过物理作用,例如:蒸 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表底下流动等,由 一个地方移动至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 洋。
水循环
概念: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不断相互 转化,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 过程就是水循环。 原因: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本节结束
降水形式到达地面后,经过江
河湖泊或渗入地下,再归入海
洋的这种复杂的水循环。(海
陆间循环)
5. 水循环的意义
① 水循环影响地球表层结构。 ② 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不断
更新。 ③ 水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④ 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
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 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于气候的 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⑤ 水的流动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 表形态。 ⑥ 水作为可再生资源,由于水循环才能被周而复始的利用。 ⑦ 水循环可以对土壤产生影响。
全球总贮水量估计为13.86亿立方千米 ① 海洋水:13.5亿立方千米,占97.41% ② 陆地水:0.36亿立方千米,占2.59% ③ 大气水: 1.3万立方千米,占0.001%
陆地内循
陆地与陆地 上空之间
①蒸发②植物蒸 腾③降水
补充陆地水体的水 量,为数很少
环
3、水的社会循环
水质会发生 明显变化
生产、生活
抽
处
提
理
河流、湖泊
4、水循环的类型
水 小循环 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
完成的循环。(陆上内循环
循
和海上内循环)
环
大循环
自海洋蒸发的部分水汽, 随气流转移至陆地上空,并以
水在地球的存在模式包括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 泊、河流及海洋中。水通过物理作用,例如:蒸 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表底下流动等,由 一个地方移动至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 洋。
水循环
概念: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不断相互 转化,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 过程就是水循环。 原因: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本节结束
降水形式到达地面后,经过江
河湖泊或渗入地下,再归入海
洋的这种复杂的水循环。(海
陆间循环)
5. 水循环的意义
① 水循环影响地球表层结构。 ② 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不断
更新。 ③ 水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④ 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
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 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于气候的 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⑤ 水的流动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 表形态。 ⑥ 水作为可再生资源,由于水循环才能被周而复始的利用。 ⑦ 水循环可以对土壤产生影响。
全球总贮水量估计为13.86亿立方千米 ① 海洋水:13.5亿立方千米,占97.41% ② 陆地水:0.36亿立方千米,占2.59% ③ 大气水: 1.3万立方千米,占0.0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流补给:河水的来源
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 几种水体?
大气降水、冰川融水、 地下水、湖泊水,其中 大气降水是主要的补给 水体。
(1)雨水补 给——流量随 降水量变化而 变化。 汛期:雨季 典型河流:长 江
2020年10月2日
(2)积雪 融水补给— —冬季有大 量积雪地区。 汛期:春季 (春汛) 典型河流: 松花江
1.定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 石圈、生物圈四大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渗透、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3.类型:
〈1〉 海陆间循环
〈2〉 内陆间循环
〈3〉 海上内循环
2020年10月2日
14
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
2020年10月2日
15
4、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6
(3)冰川融 水补给—— 大河源头或 干旱地区河 流主要水源。 流量受气温 影响,夏季 流量大。典 型河流:塔 里木河
(4)湖泊水补给——调蓄作用
河流水与湖泊水相互补给
2020年10月2日
8
(5)地下水补给——补给稳定
河水什么时候补给潜水?潜水什么时候补给河水?
2020年10月2日
9
补给类型 补给 补给特点
降水量 分布不均
降水量小,水循环 不活跃的地区,水 资源贫乏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衡量。
2020年10月2日
19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 数量上:
– “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 空间分布上:
–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 时间分配上:
时间
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 雨季 流量较大,流量随降 我国季风区和世界
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上绝大多数河流
雨季形成汛期
季节性积雪 春季 流量变化小,形成春 温带和寒带地区、
融水补给 为主 汛
我国东北地区
冰雪融水 夏季
补给
为主
地下水补给 常年
湖泊水补 常年 给
2020年10月2日
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 变化流量小,冬季断 流
水循环与水资源
学习要求
1、结合图表和数据信息,分析不同河流的水源补给
类型及水量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2、理解并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
主要环节。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
源的影响。
5、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6、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 给水源
流量稳定,中下游湖 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
高山冰川地区、我 国西部高山高原地 区
普遍
普遍。我国松花江
上源和长江中下游
地区典型
10
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曲线反映了哪些内容? 如何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形成的原因?
(1)内容: 流量的大小 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0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概念: 广义 狭义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
2020年10月2日
18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水资源 分布特点
世界 中国
水资源 分布不均
空间分布:具有明 显的地区差异
时间分配:具有季 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降水量大,水循环 活跃的地区,水资 源丰富
7、运用图表、案例分析世界及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
点,并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如何合理开发
利用水资源,解决水资源的供求矛盾。
2020年10月2日
2
一、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的组成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 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 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水体的相互联系:
(2)解决办法
开源措施 节流措施
自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
人为: 生产生活用水增加 水资源污染破坏严重
2020年10月2日
23
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工农业较发达
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人口稠密
原 华北地区 对 因 供水紧张 策
防治水污染
降水少,径流量小
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2020年10月2日
2020年10月2日
12
3、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2020年10月2日
①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 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
②冰川单向补给河流及 其它陆地水体
③河流水、湖泊水、地 下水间有水源互补关 系,总是水位高者补 给水位低者。黄河下 游只有河水补给地下 水。
④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 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
13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 间变率大”
2020年10月2日
20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数量、质量对地区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0年10月2日
图8-13
21
(2)科技发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2020年10月2日
22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危机的成因和解决措施
(1)主要原因
24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水循环是通过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和陆 地上的径流输送而实现的。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 响,而对地表径流输送,下渗,降水等环 节在局部地区却可以施加某些影响。
主要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可以改变水的时空分布,化害为利。
2020年10月2日
16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 使地球各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2. 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 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4. 塑造地表形态
2020年10月2日
11
(2)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分析
①、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 量季节变化、汛期、冰期、断流等情况
②、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 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③、解题思路分析
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径 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 化?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 几种水体?
大气降水、冰川融水、 地下水、湖泊水,其中 大气降水是主要的补给 水体。
(1)雨水补 给——流量随 降水量变化而 变化。 汛期:雨季 典型河流:长 江
2020年10月2日
(2)积雪 融水补给— —冬季有大 量积雪地区。 汛期:春季 (春汛) 典型河流: 松花江
1.定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 石圈、生物圈四大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渗透、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3.类型:
〈1〉 海陆间循环
〈2〉 内陆间循环
〈3〉 海上内循环
2020年10月2日
14
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
2020年10月2日
15
4、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6
(3)冰川融 水补给—— 大河源头或 干旱地区河 流主要水源。 流量受气温 影响,夏季 流量大。典 型河流:塔 里木河
(4)湖泊水补给——调蓄作用
河流水与湖泊水相互补给
2020年10月2日
8
(5)地下水补给——补给稳定
河水什么时候补给潜水?潜水什么时候补给河水?
2020年10月2日
9
补给类型 补给 补给特点
降水量 分布不均
降水量小,水循环 不活跃的地区,水 资源贫乏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衡量。
2020年10月2日
19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 数量上:
– “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 空间分布上:
–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 时间分配上:
时间
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 雨季 流量较大,流量随降 我国季风区和世界
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上绝大多数河流
雨季形成汛期
季节性积雪 春季 流量变化小,形成春 温带和寒带地区、
融水补给 为主 汛
我国东北地区
冰雪融水 夏季
补给
为主
地下水补给 常年
湖泊水补 常年 给
2020年10月2日
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 变化流量小,冬季断 流
水循环与水资源
学习要求
1、结合图表和数据信息,分析不同河流的水源补给
类型及水量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2、理解并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
主要环节。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
源的影响。
5、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6、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 给水源
流量稳定,中下游湖 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
高山冰川地区、我 国西部高山高原地 区
普遍
普遍。我国松花江
上源和长江中下游
地区典型
10
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曲线反映了哪些内容? 如何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形成的原因?
(1)内容: 流量的大小 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0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概念: 广义 狭义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
2020年10月2日
18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水资源 分布特点
世界 中国
水资源 分布不均
空间分布:具有明 显的地区差异
时间分配:具有季 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降水量大,水循环 活跃的地区,水资 源丰富
7、运用图表、案例分析世界及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
点,并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如何合理开发
利用水资源,解决水资源的供求矛盾。
2020年10月2日
2
一、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的组成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 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 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水体的相互联系:
(2)解决办法
开源措施 节流措施
自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
人为: 生产生活用水增加 水资源污染破坏严重
2020年10月2日
23
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工农业较发达
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人口稠密
原 华北地区 对 因 供水紧张 策
防治水污染
降水少,径流量小
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2020年10月2日
2020年10月2日
12
3、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2020年10月2日
①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 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
②冰川单向补给河流及 其它陆地水体
③河流水、湖泊水、地 下水间有水源互补关 系,总是水位高者补 给水位低者。黄河下 游只有河水补给地下 水。
④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 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
13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 间变率大”
2020年10月2日
20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数量、质量对地区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0年10月2日
图8-13
21
(2)科技发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2020年10月2日
22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危机的成因和解决措施
(1)主要原因
24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水循环是通过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和陆 地上的径流输送而实现的。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 响,而对地表径流输送,下渗,降水等环 节在局部地区却可以施加某些影响。
主要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可以改变水的时空分布,化害为利。
2020年10月2日
16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 使地球各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2. 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 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4. 塑造地表形态
2020年10月2日
11
(2)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分析
①、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 量季节变化、汛期、冰期、断流等情况
②、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 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③、解题思路分析
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径 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 化?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