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肠溶片制备方案
红霉素的发酵生产工艺
厌氧塔:甲烷细菌利用乙酸或氢气和二氧化碳形成CH4。
曝气沉淀池:将空气中的氧强制溶解到混合液中的过程。
废水中有机物的回收处理工段:主要是丙 酮的回收,初馏和精馏两道工序。
废液贮罐→粗馏再沸器→粗馏塔→冷却 器→精馏塔→精馏再沸器→精贮藏罐→冷 凝器→冷却塔→冷凝器→贮罐→装桶
发 酵 液
碱 化
加4% 硫酸锌
板
框
调节
过
PH
滤
溶媒 萃取
溶媒 再生 套用
废水 排放
离心 机分
离
晶体 烘干
过
加入
溶媒
滤
NaSCN
相
主要缺点为:
a.需要大量絮凝剂 红霉素过滤时消耗的絮凝剂主要是硫酸锌,并且硫
酸锌作为重金属,过滤菌渣不容易处理。 b.萃取工艺成本较高 红霉素萃取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复合溶媒,溶媒需
此外,对支原体、放线菌、螺旋体、立 克次体、衣原体、奴卡菌、少数分枝杆菌 和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金黄色葡萄球 菌对本品易耐药。
作用机制主要是与 糖核蛋白体的移位过程,妨碍肽链增长,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系抑菌剂
适应症
适用于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新生儿 结膜炎、婴儿肺炎、生殖泌尿道感染(包括非淋 病性尿道炎)、军团菌病、白喉(辅助治疗)及 白喉带菌者、皮肤软组织感染、百日咳、敏感菌 (流感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 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链球菌 咽峡炎、李斯德菌感染、风湿热的长期预防及心 内膜炎的预防、空肠弯曲菌肠炎,以及淋病、梅 毒、痤疮等。
红霉素的发酵 生产工艺
主要内容
1、红霉素的简介 2、红霉素的发酵工艺流程 3、红霉素发酵工艺中的废水及废渣的处理
红霉素肠溶片
室温: 相对湿度:【性状】为 片,除去包衣后显 色。
(规定:应为肠溶衣片或肠溶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规定【鉴别】(2)薄层色谱(详见页 附图) 天平使用见释放度项下取细粉 mg (相当于红霉素 mg )加甲醇ml 2.5mg/ml 的溶液, 滤过,续滤液为供试品液;另取红霉素标准品 mg 加甲醇 ml 2.5mg/ml 的标准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 B )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一甲醇(85:15)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乙醇—对甲氨基苯甲醛—硫酸(90:5:5)的混合溶液,置100℃加热 分钟,即出现 斑点。
供试品溶液所显示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与标准品溶液主斑点位置和颜色 。
(规定: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标准品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相同) 规定【检查】 释放度:供试品溶液: 介质1取T 6片,每片900ml ,每片 取样,滤过ml对照品溶液:乙醇 介质2取 T 1000ml ml ml ml硫酸溶液(75→100)5ml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ml 摇匀,放置40min ,照分光光度法试 验,见 第 页 AT ×900× T 含量% = ×100% = ×1000×( 规定:限度为80%) 规定 红霉素组分: 系统适用性溶液:甲 醇 ml 磷酸盐缓冲液S 红霉素( ) g ml ,放置40min PH3.5标准品溶液:甲醇 ml 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 C 标准 (mg/ml) S 红霉素( )g ml ( 15:1)供试品溶液:甲醇 ml 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 C 样品(mg/ml) T g mlA 对 A 样计算公式: RF= 含量(%)= ×100% C 标 RF × C 样平均装量结果= 含量% × = = 见 页 标示量(规定:按标示量计算,红霉素A 含量不得少于83.5%) 规定 重量差异取本品20片,精称 g 平均片重 gW 平均片重 ×(1± %)= ggggg超限片 规定【含量测定】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标准液:( )乙醇 ml 灭菌水取红霉素标准品 mg溶解 ml供试液:乙醇 ml 磷酸盐缓冲液(pH7.8)取本品4片,研细 溶解 ml ,静置ml 取标准液、供试液各 mlml 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见 第 页。
红霉素肠溶片制备方案
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方案一、片剂基础1.概论片剂(tablets)是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均匀,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片剂现已经成为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剂型之一)。
2.特点片剂给药途径广泛,能适应医疗预防的多种要求。
剂量准确,只要处方设计、工艺合理,片剂的药物含量差异较小。
片剂为固体制剂,经过压制,片面孔隙小,受外界空气、光线、水分等因素影响小,质量稳定。
口机械化程度高,产量大,成本低。
口运输、携带、贮存、使用方便。
片面上可压出药物的名称或使具有不同颜色,便于识别。
辅料较多,压制成型,生物利用率低。
口婴儿、昏迷者不易服用。
挥发性药物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可能下降。
口缓释、控释片剂不能分开服用,剂量不易控制。
3.片剂的制备(1)概论物料压片通常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即流动性、可压性和润滑性片剂的制法:直接压片法和制粒压片法(2)湿法制粒目的:①改善物料流动性,减少片重差异②改善物料的可压性,便于成型,减少裂片现象③对小剂量药物,制粒可达到含量准确、分散良好、色泽均匀④防止由于粒度、密度差异而引起的分离现象:避免粉尘飞扬和细粉粘冲现象二、工艺流程1.片芯制备1)原辅料预处理:先将红毒素、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分别粉碎,过100目筛,备用;硬脂酸镁过80目筛;羟丙甲纤维素以水溶解,制成1.5%的溶液,备用。
2)制粒:按处方称取红霉素、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合均匀。
加入适量1.5%HPMC溶液,制软材,20目筛制粒。
3)烘干:将所制颗粒摊成薄层,40C烘干。
4)整粒:将已烘干的颗粒以16目筛整粒。
5)中间品检测:称取处方量的硬脂酸镁,加入到上述颗粒中,混合均匀取样,检验颗入中主药含量及水分,根据结果,计算理论片重。
6)压片:以Ф11mm的深四冲压片,检验:外观及脆碎度。
三、质量检查(1)外观检查:取样品100片,平铺于白地板上,置于75W光源下60cm处,距离片剂30cm,用肉眼观察30s。
罗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及释放度
罗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及释放度罗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及释放度罗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及释放度[摘要] 目的:制备质量合格的罗红霉素肠溶片。
方法:以罗红霉素的含量及其释放度来确定包衣参数。
结果:此肠溶片无需包隔离衣,肠溶衣增重10%,释放度较好。
结论:罗红霉素肠溶片包衣参数合理可行。
[关键词] 罗红霉素;肠溶片;制备;释放度[Abstract] Objective:To prepare the qualified Roxithromyc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Methods:To get the coated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and release of Roxithromycin Enteric-coated Tablets.Results:Roxithromyc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didn't need isolated coat,the growth weight of the Enteric-coated was 10%. Conclusion:The coated parameters of Roxithromyc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is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Key words] Roxithromycin;Enteric-coated Tablet;Preparation;Release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新一代红霉素衍生物,为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它优良的药动学特性,使得它在临床上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对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与azithromycin(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相当,较美欧卡霉素、交沙霉素为优,可与其他抗生素如头孢克罗、augmentin[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1)]、多西环素的临床效果相媲美[1]。
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课件
用药方法
02
03
联合用药
口服给药,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 和病原体类型,剂量有所不同, 需遵医嘱。
在某些情况下,红霉素肠溶片可 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以提高 疗效。
治疗效果分析
治愈率
在多数情况下,按照正确的剂量和疗程使用红霉素肠 溶片,可以获得较高的治愈率。
病原体清除率
红霉素对敏感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能有效清除病 原体,缩短病程。
评估红霉素肠溶片在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以确定药物的保存和使用条件。
物理稳定性
研究红霉素肠溶片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理变化,如晶型转变、颜色变化等,以确保药物 制剂的品质和安全性。
05
红霉素肠溶片的临床应 用与效果分析
临床应用方案
01
适应症
红霉素肠溶片主要用于治疗敏感 菌引起的感染,如肺炎、扁桃体 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01
根据药物性质和剂量确定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 和润滑剂的种类和用量。
02
通过实验确定各辅料的最佳配比,确保片剂的硬度 、崩解时限和释放度符合要求。
03
根据实验结果调整处方比例,直至得到符合标准的 红霉素肠溶片。
工艺条件的优化
确定最佳的制粒工艺条件
通过实验研究不同制粒工艺条件对颗粒粒径、粒度分布和流动性的 影响,确定最佳的制粒工艺条件。
症状改善时间
使用红霉素肠溶片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如咳嗽、 发热等症状缓解较快。
不良反应与应对措施
胃肠道反应
01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可适
当调整用药时间或遵医嘱使用止吐、止泻药物。
过敏反应
02
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应立即停
红霉素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2988302A(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21)申请号CN201310005136.7(22)申请日2013.01.07(71)申请人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地址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高新中一道万和医药园(72)发明人衷期群;曾德文;谢华;姚向红;杨松林(74)专利代理机构代理人(51)Int.CI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54)发明名称红霉素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红霉素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地,涉及一种红霉素肠溶微丸,其包括丸芯和包裹在该丸芯表面的肠溶包衣材料,所述丸芯包括活性成分红霉素以及药学可接受的辅料。
该红霉素肠溶微丸可以填充在硬胶囊壳得到的红霉素肠溶胶囊剂,该肠溶微丸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包含红霉素的颗粒或小丸,干燥至水分在一定范围内,为素丸;(2)将步骤(1)所得颗粒或小丸包裹肠溶衣材料,干燥至水分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肠溶微丸;和任选的(3)将步骤(1)所得肠溶微丸填充到硬胶囊壳中,得到肠溶胶囊。
本发明红霉素肠溶胶囊具有良好的药学性质。
法律状态法律状态公告日法律状态信息法律状态2013-03-27公开公开2013-03-27公开公开2013-04-24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2013-04-24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2015-04-29授权授权2015-04-29授权授权2017-02-08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2017-02-08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2019-10-11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权利要求说明书红霉素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说明书红霉素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的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
红霉素的发酵生产工艺
发 酵 液
碱 化
加4% 硫酸锌
板
框
调节
过
PH
滤
溶媒 萃取
溶媒 再生 套用
废水 排放
离心 机分
离
过
晶体
滤
烘干 h
加入 NaSCN
溶媒 相
15
主要缺点为:
a.需要大量絮凝剂
红霉素过滤时消耗的絮凝剂主要是硫酸锌,并且硫 酸锌作为重金属,过滤菌渣不容易处理。
b.萃取工艺成本较高
红霉素萃取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复合溶媒,溶媒需 要大量的酸碱清洗再生,造成溶媒中残留红霉素
h
3
药理作用
本品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与青霉素近似,对革兰 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粪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梭状芽孢杆菌 、白喉杆菌、炭疽杆菌 等有强的抑制作用。
对革兰阴性菌,如淋球菌、螺旋杆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 菌、军团菌、脑膜炎双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拟杆菌、部分痢疾 杆菌及大肠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菌种及活化菌种: 红色链霉菌 红色链霉菌的菌丝体 红 色链霉菌的孢子 菌种活化
h
11
发酵罐: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 发酵罐灭菌:实消 装料系数:75% 补料系统:采用的是电脑在线监控控制补料系统 发酵接种方法:火圈接种法、压力差法。 发酵周
期:一级1-2天,二级种子2天,三级 发酵2-3 天,周期6-7天。 发酵温度:32-33℃ 发酵终点:PH升高、粘度增h 加、效价不再提 高 12
的损耗
c.离心机投资运行成本较高
萃取时需要大量的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投资大能 耗高,并且由于是在溶媒环境中运行,非常危险 。
h
16
基于红霉素原有提取工艺的缺点,三达公司立足自 身资源,整合了膜技术、连续离交技术以及EA(有机溶媒 萃取吸收)技术,开发出了一套全新的红霉素提取新技术 ,新工艺采用超滤膜、树脂以及纳滤膜技术来浓缩和纯化 红霉素料液,替代了原有的板框+萃取来浓缩料液的工艺 ,可以明显的降低红霉素生产成本,再结合新工艺的后续 纯化措施,可有效的提高红霉素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方案
一、片剂基础
1.概论
片剂(tablets)是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均匀,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片剂现已经成为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剂型之一)。
2.特点
●片剂给药途径广泛,能适应医疗预防的多种要求。
●剂量准确,只要处方设计、工艺合理,片剂的药物含
●量差异较小。
●片剂为固体制剂,经过压制,片面孔隙小,受外界空
●气、光线、水分等因素影响小,质量稳定。
口机械化程度高,产量大,成本低。
口运输、携带、贮存、使用方便。
●片面上可压出药物的名称或使具有不同颜色,便于识别。
●辅料较多,压制成型,生物利用率低。
口婴儿、昏迷者不易服用。
挥发性药物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可能下降。
口缓释、控释片剂不能分开服用,剂量不易控制。
3.片剂的制备
(1)概论
物料压片通常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即流动性、可压性和润滑性
片剂的制法:直接压片法和制粒压片法
(2)湿法制粒
目的:
①改善物料流动性,减少片重差异
②改善物料的可压性,便于成型,减少裂片现象
③对小剂量药物,制粒可达到含量准确、分散良好、色泽均匀
④防止由于粒度、密度差异而引起的分离现象:避免粉尘飞扬和细粉粘冲
现象
二、工艺流程
1.片芯制备
1)原辅料预处理:先将红毒素、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羧甲基淀粉
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分别粉碎,过100目筛,备用;硬脂酸镁过80目筛;羟丙甲纤维素以水溶解,制成1.5%的溶液,备用。
2)制粒:按处方称取红霉素、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羧甲基淀粉钠、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合均匀。
加入适量1.5%HPMC溶液,制软材,20目筛制粒。
3)烘干:将所制颗粒摊成薄层,40C烘干。
4)整粒:将已烘干的颗粒以16目筛整粒。
5)中间品检测: 称取处方量的硬脂酸镁,加入到上述颗粒中,混合均
匀取样,检验颗入中主药含量及水分,根据结果,计算理论片重。
6)压片:以Ф11mm的深四冲压片,检验:外观及脆碎度。
三、质量检查
(1)外观检查:
取样品100片,平铺于白地板上,置于75W光源下60cm处,距离片剂30cm,用肉眼观察30s。
检查结果应该符合下列规定:完整光洁,色泽-致: 80-120目色点应<5%,麻面<5%,中药涂抹片除个别外应<10%,并不得有严重花斑及特殊异物:包衣中的畸形片不得超过0.3%。
(2)增重:
取20片薄膜衣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平均片重与片芯平均片重比较。
(3)被覆强度检查:将包衣片50片置于250W红外线灯下15cm处,加热4h 进行检查。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是否合格。
(4)崩解时限(吊篮法) :
取6片,分别置于崩解仪吊篮的6个玻璃管中,开动仪器使吊篮进入
37C+0.1C的水中,并按一定的频率和幅度往复运动(30-32次/min)。
从片剂置于玻璃管时开始计时,至片剂全部崩解成碎片并全部通过玻璃管底部的筛网(直径
2mm)为止,该时间即为片剂的前解时间,应符合规定的崩解时限(普通片为15min)。
如果有1片不符合要求,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