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提取工艺
红霉素的发酵及提取工艺
红霉素的发酵工艺
2>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最适合的碳源为蔗糖、其次为葡萄糖、 淀粉、糊精。生产上常用葡萄糖和淀粉为混合碳源,效 果与使用葡萄糖相似。 氮源的代谢对红霉素合成影响很大,当适于菌体生 长的氮源耗尽时,菌体才停止生长并迅速合成红霉素。 红霉素生产中一般都用有机氮源,其中以黄豆饼粉、玉 米浆为最佳。由于黄豆饼粉菌时泡沫较多,故一、二级 种子罐及后期补料用部分花生饼粉代替,但全用花生饼 粉则最终产品会出现带会现象。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少量 硫酸铵,可促进菌丝生长。
接种 发酵菌种接种菌龄必须掌握恰当时机,接种过早或过晚都将不 利于发酵的进行。发酵接入菌种太年轻,前期生长缓慢,产物开 始形成时间推迟,整个发酵周期延长;如果太老,菌量虽多,却 导致生产能力下降,菌体过早自溶。 菌体浓度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发酵接种量较大且保持在合适的浓度,则缩短细菌生长期,使 产物合成时间提前;但是如果接种量过大,超出适宜值,则生长 过快,物料黏度增加,导致溶氧不足,最终影响产物合成 碳源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按菌体利用快慢而言,分为迅速利用 的碳源和缓慢利用的碳源。前者(如葡萄糖)能较迅速地参与代谢、 合成菌体和产生能量,并产生分解代谢产物,因此有利于菌体生 长,但有的分解代谢产物对产物的合成可能产生阻遏作用;后者 (如乳糖)为菌体缓慢利用,有利于延长代谢产物的合成,特别有 利于延长抗生素的生产期,也为许多微生物药物的发酵所采用。
提取红霉素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红霉素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 学习有机溶剂萃取和分离纯化技术。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红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菌谱。
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从红霉素原料中提取红霉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红霉素原料、乙醇、乙醚、蒸馏水、硫酸钠、活性炭等。
2. 实验仪器:烧杯、分液漏斗、旋转蒸发仪、电热套、水浴锅、锥形瓶、滤纸、玻璃棒等。
四、实验步骤1. 红霉素原料的处理将红霉素原料研磨成粉末,过筛,取适量粉末放入烧杯中。
2. 溶剂萃取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搅拌均匀,使红霉素充分溶解。
然后,将溶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钠,静置,待有机层和水层分层。
3. 分离纯化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放出下层水溶液,保留有机层。
向有机层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过滤,收集滤液。
4. 旋转蒸发将滤液转移至锥形瓶中,放入旋转蒸发仪中,加热蒸发,待溶剂蒸发完毕,得到红霉素粗品。
5. 结晶将红霉素粗品溶解于适量的乙醇中,置于冰箱中结晶,待结晶完全后,过滤,收集结晶,干燥,得到红霉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成功从红霉素原料中提取出红霉素,得到红霉素粗品。
2. 结果分析(1)实验过程中,有机溶剂萃取法能有效提取红霉素,提高了提取效率。
(2)通过旋转蒸发和结晶,可以进一步纯化红霉素,得到较高纯度的产品。
(3)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无安全事故发生。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成功从红霉素原料中提取出红霉素,并进行了初步纯化。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适用于红霉素的提取。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 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温度控制,防止溶剂挥发过多。
3.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条件。
4.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器材进行清洗,保持实验室卫生。
红霉素提取的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红霉素提取的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红霉素提取的工艺流程及其注意事项红霉素,一种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红霉素及其生产萃取工艺
浓缩液加入一定量的碱或NaSCN,可以得到 红霉素碱或者硫氰酸红霉素结晶,晶体过滤后,
再用丙酮溶解,去除不溶物,在丙酮液中加入水
使红霉素结晶出来,晶体烘干得到成品,而丙酮 溶液用三达EA技术回收丙酮,剩余母液可以返 回浓缩工序利用或返回到离交工序。
发酵设备
红霉素提取的简单步骤是先将发酵液进行预处理, 得滤液。将滤液pH调节至9.8~10.2,用乙酸丁(戊) 酯萃取,得乙酸丁酯萃取液。然后再用乙酸丁酯以 同样的pH进行第二次溶媒萃取,得第二次乙酸丁 酯萃取液。在第二次丁酯萃取液中,加入定量的丙 酮,冷至﹣5℃以下,放置结晶,即析出红霉素, 经离心、分离、干燥,就得成品。
欧阳帆 5801309024
红霉素的基本结构
红霉素是由红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erythreus)所产生的大环内脂(macrolide)系的代 表性的抗菌素。其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粉末;
无臭,味苦;微有引湿性。在甲醇、乙醇或丙酮 中易溶,在水中极微溶解。
药理作用
该品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与青霉素近似, 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绿色 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粪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梭状芽孢杆菌 罗红霉素粉剂、白喉杆菌、炭疽杆菌 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革兰阴性菌,如淋球菌、 螺旋杆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军团菌、脑膜 炎双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拟杆菌、部分痢疾杆 菌及大肠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对支 原体、放线菌、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奴卡 菌、少数分枝杆菌和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金黄 色葡萄球菌对该品易耐药。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
生化制药四班红霉素的制备工艺课件
在红霉素的合成过程中,某些代谢物 可能会对关键酶产生反馈抑制作用, 从而调节红霉素的合成速率和产量。
03 红霉素的制备工艺流程
菌种选育和种子扩大培养
菌种选育
选择高产红霉素的菌种,通过突 变、诱变等方法提高菌种的产量 。
种子扩大培养
将选育好的菌种在种子罐中进行 扩大培养,为发酵生产提供足够 的菌体量。
红霉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抗生素的研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医药行业 的发展。
红霉素的生产现状和挑战
目前,红霉素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使用的菌种是弗氏链霉菌。
随着全球抗生素市场的不断扩大,红霉素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为了 满足市场需求,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提高发酵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 同时,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开发新型抗生素也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
根据不同应用领域,如口服 制剂、注射剂等,进行市场细
分。
客户需求
客户对红霉素的质量、价格 、供货稳定性等方面有不同需
求。
红霉素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发展趋势
红霉素的制备技术不断 改进,新剂型不断涌现
。
未来展望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问 题日益严重,红霉素作 为经典抗生素仍将发挥
重要作用。
政策影响
相关政策法规对红霉素 的生产和市场销售有重
稳定性评价
应对红霉素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包括对其在温度、湿度、光 照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考察,以便确定其有效期和储存条 件。同时,应定期对留样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
05 红霉素的生产成本和市场 前景
红霉素的生产成本分析
直接生产成本
主要包括原材料、能源、设备折旧、劳动力 等费用。
红霉素生产工艺流程
污水净化
污水进入沉淀池,向其中加入碱式氯化铝 进行沉淀,再将上清液通入酸化池进行酸 化,进入厌氧塔,在进入中心调控池,在 进入好氧池。检测BOD是否达到国家标准
≤150.
其生产流程如下:
❖ 废水Alcl3沉淀池酸发池(PH 7.3)厌氧塔 中央 调控池曝气池检测(COD<300)排放
红霉素生产工艺
〈 空气净化
种子罐
↓
原料配比
发酵罐
精干包 ← 晶体
发酵
预处理
(板框过滤)
粗分离
↓
精分离
↓ 加入硫氢酸钠
← ← ← 抽滤
结晶
制备பைடு நூலகம்霉素盐
↓
废液回收
酸碱处理
重新使用
空气的净化
❖ 采风塔(含滤网) ❖ 采风进入除过滤器(五纺布) ❖ 再进入空气压缩机(无油润滑空压机),温度升高到
160℃ ❖ 冷凝器 ❖ 旋风分离器 ❖ 进入发酵车间前先经旋风分离器除去冷凝水滴 ❖ 加热器(除湿) ❖ 经空气粗过滤器和精过滤器(聚胼风乙烯膜)过滤后通
发酵温度:32-33℃ 发酵终点:PH升高、粘度增加、效价不再提
高
发酵液预处理
发酵液预处理:
调节PH到8.5-9.0使其发酵液中的蛋白
变性凝聚,在加入碱式氯化铝8-12%使其蛋
白的离子化膜和水化膜沉淀30分钟。
粗提取
粗提取:
絮凝:一边加NaOH一边加酸性AlCl3(8~12%) 抽滤:通过板框压滤机对其进行固液分离(加硫酸 锌) 注: 一个板框压滤机装有54个板和55个框
中央调控池的COD控制在1000~2000,曝气池的COD 控制在800~1800。
废水处理
红霉素及其生产萃取工艺
副作用
1.胃肠道反应,可有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 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
2.过敏反应,可有荨麻疹及药物热。 3.可引起肝脏损害,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升高,出现黄疸等。
4.静注或静滴乳糖酸红霉素可引起血栓性静脉 炎,静注发生的可能性较多。肌注局部刺激性大, 可引起疼痛及硬结,因此不宜肌注。
部分红霉素成品药
•
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 怕吃苦 才能在 知识的 海洋里 自由遨 游。。1 3:48:54 13:48:5 413:48 6/22/20 20 1:48:54 PM
•
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电建事业的明白 关心和 支持。2 0.6.221 3:48:54 13:48J un-2022 -Jun-20
谢谢各位!
欧阳帆 5801309024
红霉素的基本结构
红霉素是由红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erythreus)所产生的大环内脂(macrolide)系的代 表性的抗菌素。其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粉末;
无臭,味苦;微有引湿性。在甲醇、乙醇或丙酮 中易溶,在水中极微溶解。
药理作用
该品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与青霉素近似, 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绿色 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粪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梭状芽孢杆菌 罗红霉素粉剂、白喉杆菌、炭疽杆菌 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革兰阴性菌,如淋球菌、 螺旋杆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军团菌、脑膜 炎双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拟杆菌、部分痢疾杆 菌及大肠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对支 原体、放线菌、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奴卡 菌、少数分枝杆菌和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金黄 色葡萄球菌对该品易耐药。
红霉素生产工艺流程
发酵设备
红霉素提取的简单步骤是先将发酵液进行预处理, 得滤液。将滤液pH调节至9.8~10.2,用乙酸丁(戊) 酯萃取,得乙酸丁酯萃取液。然后再用乙酸丁酯以 同样的pH进行第二次溶媒萃取,得第二次乙酸丁 酯萃取液。在第二次丁酯萃取液中,加入定量的丙 酮,冷至﹣5℃以下,放置结晶,即析出红霉素, 经离心、分离、干燥,就得成品。
红霉素的发酵及提取工艺课件
结晶过程中产生的母液中含有少量 红霉素,可进行再次处理,提高收率。
04
红霉素的质量控制和安全 性
红霉素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质量标准
红霉素的质量标准包括纯度、含量、 微生物限度、有关物质等指标,以确 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检测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微生物限度检 查法等方法对红霉素的质量进行检测, 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感谢观看
质合成起到杀菌作用。
治疗白喉
02
红霉素可以抑制白喉杆菌的生长,减少毒素的产生,对于治疗
白喉有良好效果。
治疗军团菌病
03
红霉素可以有效抑制军团菌的生长,对于治疗军团菌病具有重
要意义。
红霉素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饲料添加剂
红霉素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植物生长调节剂
低浓度的红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无机盐
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提供合成代谢产物 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离子。
氮源
豆粕、玉米浆等有机氮源,提供合成蛋白质、 核酸等细胞成分所需的氮元素。
前体物质
生物素、维生素B1等,促进菌体合成红霉素 所需的酶系合成。
发酵过程控制和工艺优化
温度控制
根据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不 同阶段,控制发酵温度在适当
的范围内。
利用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手段提高红霉素产量的研究
基因工程技术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产生红霉素的微 生物进行基因敲除或敲入,以改变其 代谢流向,提高红霉素的产量。
代谢工程技术
利用代谢工程技术对微生物进行代谢 流分析和代谢通量分析,找出限制红 霉素产量的代谢瓶颈,并通过代谢途 径改造和优化提高产量。
THANKS
红霉素的发酵及提取工艺演示课件
发酵接种量较大且保持在合适的浓度,则缩短细菌生长期,使 产物合成时间提前;但是如果接种量过大,超出适宜值,则生长 过快,物料黏度增加,导致溶氧不足,最终影响产物合成
碳源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按菌体利用快慢而言,分为迅速利用 的碳源和缓慢利用的碳源。前者(如葡萄糖)能较迅速地参与代谢、 合成菌体和产生能量,并产生分解代谢产物,因此有利于菌体生 长,但有的分解代谢产物对产物的合成可能产生阻遏作用;后者 (如乳糖)为菌体缓慢利用,有利于延长代谢产物的合成,特别有 利于延长抗生素的生产期,也为许多微生物药物的发酵所采用。
丙酸是红霉内脂〈合成红霉素的三中产物之一〉合成的前 体物质,但丙酸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所以发酵时以 丙醇为发酵前体物质,丙醇在发酵时对菌丝的毒性作用 相对较小,对pH的影响也较小,代谢稳定,发酵单位 和产品质量都较高。此外,正丙醇除了起前体作用外, 还对红色糖多孢菌中乙酰CoA合成的诱导物。
在无机元素中,铁离子抑制红霉素的合成。
红霉素的发酵工艺
3)培养条件: (1) 温度:红霉素发酵采用31℃恒温培养。温度过 高时,会产生红霉素C,红霉素C与红霉素A结构相似, 但毒性却是红霉素A的两倍,
(2)pH:整个发酵过程中pH维持在6.6~7.2,菌丝生 长良好,发酵水平稳定。红色糖多孢菌最适生长pH为 6.7~7.0,而红霉素合成的最适 pH为6.7 ~6.9。
氮源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氮源有无机氮源和有机 氮源两类。 如谷氨酸发酵,当NH4+供应不足时, 就促使形成α-酮戊二酸;过量的NH4+,反而促使谷氨 酸转变成谷氨酰胺。 发酵培养基一般是选用含有快 速利用和慢速利用的混合氮源。 如氨基酸发酵用铵 盐(硫酸铵或醋酸铵)和麸皮水解液、玉米浆。
红霉素生产工艺课件
CHAPTER
06
发展前景与展望
红霉素市场需求预测
总结词
随着抗生素市场的不断扩大,红霉素作为经典的抗生素药物,其市场需求也在持 续增长。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抗生素市场的不断扩大,红霉素作为具有广泛抗菌谱的抗生素药物,其 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尤其在兽用抗生素领域,红霉素的需求量较大,且呈增 长趋势。
数据分析
对质量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提 高产品质量。
CHAPTER
05
安全与环保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 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 患。
安全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 意识和操作技能。
。
干燥机
用于去除水分,得到结 晶状的成品红霉素。
设备操作规程
发酵罐操作规程
按照工艺要求,控制温度、压力、湿度 等参数,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
过滤器操作规程
根据过滤介质和物料特性,选择合适 的过滤方式和操作条件,保证过滤效
果和产品质量。
离心机操作规程
根据物料特性和分离要求,选择合适 的离心速度和时间,确保菌体和液体 有效分离。
红霉素生产工艺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红霉素简介 • 红霉素生产工艺流程 • 红霉素生产设备与操作 • 红霉素生产质量控制 • 安全与环保 • 发展前景与展望
CHAPTER
01
红霉素简介
红霉素的特性
01
02
03
抗菌谱广
红霉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 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 皮葡萄球菌等。
红霉素的发酵及提取工艺演示课件
〈2〉生产种子的制备:种子罐及繁殖罐的培养基由 淀粉、葡萄糖、花生饼粉、蛋白胨、硫酸铵和碳酸钙等 组成,灭菌后将子瓶斜面孢子制成孢子悬液,用微控注 射的方式接 入种子罐。种子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 间为65h,繁殖罐培养温度为33℃,培养时间为30~ 32h左右。种子培养成熟并经检验合格后以10﹪的接种 量移入发酵罐。
效。红霉素抗菌谱广,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
阴性菌及一些非典型致病菌有效。本药对葡萄球菌属 (包括产酶菌株)、各组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 破伤风梭杆菌、白喉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
杆菌、百日咳杆菌、空肠弯曲菌属、军团菌属、李斯特
菌、伊斯雷尔放线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梅毒螺旋
体、肺炎支原体、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等也 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发酵液处理:加0.1-0.2%甲醛溶液、4-6%的ZnSO4, 用15-20%的碱液调pH至8.2-8.8
滤液处理:算好醋酸丁酯加入量,碱液调pH至1010.5,边加边搅拌。加适量消乳剂。 保温30-32℃
醋酸丁酯提取液处理:加适量磷酸盐缓冲液,10%醋 酸调pH至5-5.5,分层,去废醋酸丁酯,10%NaOH 调pH到7-8,同时加适量醋酸丁酯。
酸化缓冲液的处理:经中和的酸性缓冲提取液保温 35-45℃,加醋酸丁酸酯萃取,用10%NaOH碱化, 调pH至10-10.3,二次分级萃取,静置分层,得醋酸 丁酯萃取液。经冷冻干燥,分装。
SUCCESS
THANK YOU
红霉素及其生产萃取工艺
红霉素生产工艺流程
发酵设备
红霉素提取的简单步骤是先将发酵液进行预处理, 得滤液。将滤液pH调节至9.8~10.2,用乙酸丁(戊) 酯萃取,得乙酸丁酯萃取液。然后再用乙酸丁酯以 同样的pH进行第二次溶媒萃取,得第二次乙酸丁 酯萃取液。在第二次丁酯萃取液中,加入定量的丙 酮,冷至﹣5℃以下,放置结晶,即析出红霉素, 经离心、分离、干燥,就得成品。
副作用
1.胃肠道反应,可有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 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
2.过敏反应,可有荨麻疹及药物热。 3.可引起肝脏损害,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升高,出现黄疸等。
4.静注或静滴乳糖酸红霉素可引起血栓性静脉 炎,静注发生的可能性较多。肌注局部刺激性大, 可引起疼痛及硬结,因此不宜肌注。
部分红霉素成品药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08:15:1008:15:1008:153/11/2021 8:15:10 AM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21.3.1108:15:1008:15Mar-2111-Mar-21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08:15:1008:15:1008:15Thursday, March 11, 2021
大降低废水排放量,节约资源和污水处理成 本。
浓缩液加入一定量的碱或NaSCN,可以得到 红霉素碱或者硫氰酸红霉素结晶,晶体过滤后,
再用丙酮溶解,去除不溶物,在丙酮液中加入水
使红霉素结晶出来,晶体烘干得到成品,而丙酮 溶液用三达EA技术回收丙酮,剩余母液可以返 回浓缩工序利用或返回到离交工序。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1.3.1121.3.11Thursday, March 11, 2021
红霉素的发酵、提炼工艺及过程
第三节红霉素的发酵、提炼工艺及过程红霉素的产生菌是红色链霉菌(5zrfA‘帅yc‘‘fr)/jA雕M)。
红霉京是多组分的抗生素,其中红留素A为有效组分,红霉素B、红霉素c为杂物。
国产红霉素中c为主要杂质。
红霉素c和A的结构极为相似,但红霉京c抗菌活性比A低很多,其毒性却是它的2 倍。
由于两者在提炼过程难以分离,故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抗菌活性和降低毒性(即减少成品中的红霉素C含量)。
一、菌种我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红霉素的工业生产,采用的产生菌是门2—102菌株,生产水平不高,并易产生噬茵体污染。
随后,选育了抗噬菌体的菌株,并使用自然分离、紫外线、氮芥子气、硫酸二乙酯、亚硝酸、激光及快速中子处理等方法选育高产菌种。
随着菌种选育的发展,从控制红霉素生物合成的代谢路线进行定向筛选,得到抗乙琉氨酸的菌株,并采用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获得高产优质的菌种。
经生产实践,其红霉京A的含量高,c的含量低,结合工艺控制条件的改进,发酵单位提高I叫左右点证了成品的质量。
二、发酵工艺及过程(一)发酵工艺流程沙土袍子羊至罕字十母瓶斜面袍子(二)发酵工艺要点I.种子红霉素斜面袍子培养基是由玉米浆、淀粉、氯化钠、硫酸铵等组成。
其中玉米浆质量对袍子的外观及生产能力有直接影响,会出现“黑点”(即灰色焦状茵落)。
有的生产厂以蛋白陈代替玉米浆会使黑点减少甚至不出现,但其袍子量少。
袍子培养基消毒后必须快速冷却为妥,过长对袍子生长不利。
温度37℃,湿度要求50%左右,母瓶斜面培养9d,子瓶斜面培养7d。
要求成熟的把子呈深米黄色,色泽新鲜、均匀、无黑点,把子瓶背面有红色色素,并要求每瓶的袍子数不低于1亿个。
将子瓶斜面把子制成袍子悬浮液,用微孔接种的方式接人种子罐。
种子罐及繁殖罐的培养基由花生饼粉、蛋白陈、硫酸铵、淀粉、葡萄糖等组成。
种子罐的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65h左右;繁殖罐培养温度33℃,培养时间40h左右。
均按移种标准检查,符合要求进行移种。
红霉素提取技术
红霉素提取工艺简介红霉素是由红霉素链霉菌所产生的大环内酯系的代表性的抗菌素。
主要为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抗菌性。
LD50 200―400毫克/公斤,作用机理在于与细菌的聚核糖体结合而抑制肽链的延伸。
红霉素提取工艺中常用到的工艺是板框过滤加溶媒萃取发酵液→碱化→加硫酸锌→板框过滤→调节pH→溶媒萃取→离心分离溶媒相→加入NaSCN→过滤→晶体烘干工艺说明:发酵液经碱化和絮凝处理后,用板框过滤,滤液再用复合溶媒萃取,溶媒相加入硫氰酸钠和冰醋酸,使硫氰酸红霉素结晶出来,晶体经过洗涤、烘干,既得硫氰酸红霉素。
此工艺应用时间较久,工艺稳定。
旧工艺的缺点需要大量絮凝剂红霉素过滤时消耗的絮凝剂主要是硫酸锌,加量约为发酵液的4%,折合到每公斤产品成本约为25-30元,费用很高;并且硫酸锌作为重金属,过滤菌渣不容易处理。
萃取工艺成本较高红霉素萃取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复合溶媒,据统计,生产一公斤硫氰酸红霉素需要消耗溶媒1升;溶媒需要大量的酸碱清洗再生,造成溶媒中残留红霉素的损耗,降低收率。
离心机投资运行成本较高萃取时需要大量的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投资大,能耗高。
针对红霉素旧提取工艺的缺点,现在很多制药公司以及研究机构致力于红霉素提取优化的研究,并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下面进行简单介绍:一、运用超滤膜过滤发酵液,不需要添加助滤剂,过滤成本极低,并可有效去除发酵液营养物质残留和大分子蛋白,有效的避免了萃取中乳化现象的发生,料液质量稳定,设备自动化成都高,人员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艺收率高。
由于过滤时发酵液不需要加入硫酸锌,不用担心重金属污染,滤渣处理也比较容易。
二、新工艺对红霉素的浓缩依靠纳滤技术来完成,纳滤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浓缩技术具有常温下、能耗低、无相变、收率高、无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制药行业的重视。
优化后工艺流程简图发酵液→超滤→纳滤浓缩→加入NaSCN→结晶→过滤烘干大孔树脂分离提取红霉素是近来发展的一种新工艺,总收率相当或高于溶媒法,质量与溶媒法相当。
红霉素
国内主要的生产企业 我国主要有五大红霉素生产企业: 1、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 2、宜都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 3、新疆川宁 4、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河南新乡华星药厂 占了市场90%以上的份额,其中前三家企 业的产能都在2000吨以上,全行业产能累 计已经超过10000万吨,
目前国内在建的红霉素企业
红霉素
法定名称:红霉素 英文名称:Erythromycin 分子式:C37H67O13N;分子量:733 结构式:
理化性质
红霉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 味苦;微有引湿性。在甲醇、乙醇或丙酮中易 溶,在水中极微溶解。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 升高而减少,以温度55℃时为最小。在室温 PH6~8的条件下,其溶液相当稳定。
灭菌的方法
灼烧 干烤 干热灭菌 紫外线 微波 灭菌分类 巴氏消毒法 煮沸法 高压蒸汽灭菌 间歇灭菌法 流通蒸汽灭菌 法
湿热灭菌
蒸汽灭菌工艺条件
罐 名 压力(Mpa) 0.10~0.12 0.10~0.12 0.09~0.10 0.09~0.10 0.10~0.12 0.08~0.09 0.15~0.18 0.10~0.12 温度(℃) 120~123 120~123 118~121 118~120 120~123 115~118 128~130 120~123 保温时间 (min) 30 30 15~20 20 30 闷30 60~80 30
1、鸿洋药业红霉素项目 2、宁夏太平洋 3、山东新时代 4、新疆伊宁 5、宁夏多维
海拉尔项目情况
红霉素项目,设计生产能力是年产5000吨。 7ACA项目,设计生产能力是年产2000吨。
主要用途
硫氰酸红霉素是合成国际医药市场十分畅销的 三大半合成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 克拉霉素的关键中间体原料。 硫氰酸红霉素:国外被广泛用作“动物生长促 进剂”。
红霉素提取工艺
精选可编辑ppt
2
4.红霉素的适应症
临床主要应用于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猩红 热、白喉及带菌者、淋病、李斯特菌病、肺炎链 球菌下呼吸道感染(以上适用于不耐青霉素的患 者对于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本品可作为首 选药应用)。尚可应用于流感杆菌引起的上呼吸 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梅 毒、肠道阿米巴病等。
精选可编辑ppt
10
有机溶剂萃取法是利用红霉素在不同的酸碱度 下有不同的溶解性,在碱性条件下,红霉素易溶 于有机溶剂,而在酸性条件下能使红霉素红有机 溶剂中转移到酸性的缓冲液中,可以经过反复的 萃取,达到浓缩去杂的目的。
(1)发酵液处理:加0.1-0.2%甲醛溶液,4-6%的硫 酸锌,用15-20%的碱液调pH至8.2-8.8,过滤。
精选可编辑ppt
15
精选可编辑ppt
16
的过饱和度、温度、搅精选拌可编速辑pp度t 等。
14
4、成品干燥
干燥是指采用气化的方法以除去产品中水分或 溶剂的操作过程,一般是用加热的方法来实现。干 燥是生物合成产品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目的在于 除去水分或有机溶剂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有利于 加工、贮存和运输。
常用的干燥方法:减压干燥,气流干燥,喷雾 干燥,冷冻干燥。
精选可编辑ppt
13
3、浓缩与结晶
在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丙酮,冷却至-5℃,放置 后析出红霉素晶体。
结晶是指溶质自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形成新相 的过程。同时由于表面分子化学键力的变化使分子 有规律地排列在一定的晶格中,形成固体。
结晶过程的步骤
(1)过饱和溶液的形成
(2)晶核的形成
(3)晶体的成长 影响晶体大小的因素主要有溶液
技术无法将它们分离以获得高纯度的红霉素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燥是生物合成产品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目的在于
除去水分或有机溶剂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有利于 加工、贮存和运输。 常用的干燥方法:减压干燥,气流干燥,喷雾 干燥,冷冻干燥。
的过程。同时由于表面分子化学键力的变化使分子
有规律地排列在一定的晶格中,形成固体。 结晶过程的步骤 (1)过饱和溶液的形成 (2)晶核的形成 (3)晶体的成长 影响晶体大小的因素主要有溶 液的过饱和度、温度、搅拌速度等。
4、成品干燥
干燥是指采用气化的方法以除去产品中水分或
溶剂的操作过程,一般是用加热的方法来实现。干
1.发酵液预处理
(1) 加热法
加热可降低液体的黏度,从而提高过滤的速率
(2)调节悬浮液的pH值
pH值直接影响发酵液中某些物质的电离度和电荷性质,因 此适当调节发酵液的PH值可改善其过滤特性。
(3)凝聚与絮凝
凝聚和絮凝技术能有效地改变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 粒子的分散状态,使聚集起来,增大体积,以便于过滤。
2、提纯方法简介
2.1离子交换法 由于红霉素为大分子的碱性化合物,在水溶 液中能电离为带正电的阳离子化合物,故可采用 阳离子交换树脂来提取红霉素。一般先将树脂转 为钠型或铵型,在接近中性条件下进行吸附,因 为红霉素在pH5.5-7.0的范围内几乎全部电离。 再用碱性的醇溶液自树脂上解吸红霉素,解吸前 先用水、30%及60%的甲醛溶液进行洗涤,洗脱 液再经减压浓缩后进行结晶等。
4.加入助滤剂
助滤剂是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它能使滤饼疏 松,滤速增大。悬浮液中大量的细微胶体粒子被吸附到 助滤剂的表面上,改变了滤饼结构,降低了过滤阻力。
5.加入反应剂
加入反应剂和某些可溶性盐类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沉 淀,如CaSO4,AlPO4等。生成的沉淀能防止菌丝体粘结, 使菌丝具有块状结构,沉淀本身可作为助滤剂,且能使胶 状物和悬浮物凝固,改善过滤性能。
二.红霉素的产生菌及育种
• 1950年,Lily研究室首次从菲律宾的一个土样中 筛选到了一株产生红霉素的红色链霉菌(现称为 红色糖多胞菌)。该菌在合成培养基上生长时, 气生菌丝为白色,孢子丝呈不紧密的螺旋状,孢 子呈球状。 • 我国20世纪60年代以红色多糖胞菌为菌种开始红 霉素的工业生产,该菌的发酵效价低,且易感染 噬菌体。随后,国内学者不断以该菌为原始菌进 行了诱变育种,获得了生产性能良好的菌株。
2.2有机溶剂萃取法
发酵液预处理、过滤 将滤液pH调节到10-10.2,用醋酸丁酯萃取
提取液用pH5-5.5的酸性缓冲液反萃取
将pH调节到10.2-10.5,用醋酸丁酯二次萃取 提取液加入一定量丙酮,冷却至-5℃,放置后析出红霉素结晶 过滤,干燥,得成品
(3)醋酸丁酯提取液处理:加适量磷酸盐缓冲 液,10%醋酸调pH至5-5.5,分层,去废醋酸丁酯 ,10%NaOH调pH到7-8,同时加适量醋酸丁酯。
4.红霉素的适应症 临床主要应用于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猩红 热、白喉及带菌者、淋病、李斯特菌病、肺炎链 球菌下呼吸道感染(以上适用于不耐青霉素的患 者对于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本品可作为首 选药应用)。尚可应用于流感杆菌引起的上呼吸 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梅 毒、肠道阿米巴病等。
三.红霉素的分离具有以下特点:
①目标产物浓度低。在发酵液中,红霉素的浓度很 低,约占0.14%、0.18%。分离对象的初始浓度 越低,分离提纯的成本就越高; ②红霉素的性质不很稳定,且发酵液容易被污染, 这就对能够采用的分离技术手段造成了严格的限 制; ③红霉素发酵液中杂质的浓度相对较高,其中一些 杂质的性质和红霉素很相似,用一些常规的分离 技术无法将它们分离以获得高纯度的红霉素产品 ④红霉素往往直接作为医药用品,需要符合特殊的 质量和安全要求。
四.红霉素的分离提取工艺
1.发酵液的预处理 2.红霉素分离提取的方法 (1)离子交换法 (2)有机溶剂萃取法 (3)膜分离法 3.浓缩与结晶 4.成品干燥
1、发酵液的预处理
在发酵生产中,发酵液中存在大量菌丝体、菌 种代谢产物、剩余培养基以及抗生素主要组分以 外的其他复合组分。所以,在抗生素提取、精制 之前,必须进行预处理、过滤,以除去这些干扰 物质。 预处理的方法完全取决于可分离物质的性质, 如对PH和热的稳定性、是蛋白质还是非蛋白质、 分子的质量和大小等等。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 种:
(4)酸化缓冲液的处理:经中和的酸性缓冲提 取液保温35-45℃,加醋酸丁酯萃取,用10%NaOH 碱化,调pH至10.2-10.5,二次分级萃取,静置分 层,得到醋酸丁酯萃取液。经冷冻干燥,分装。
3、浓缩与结晶
在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丙酮,冷却至-5℃,放置
后析出红霉素晶体。
结晶是指溶质自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形成新相
红霉素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一.红霉素简介
1.分子式 C37H67NO13 分子量 733 3.理化性质 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培养液中同时产生红霉 素B及C等几种类似体,利用其对溶剂溶解度的不同加以除 去。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在空 气中有吸湿性,易溶于乙醇、氯仿、丙酮及醚等,微溶于 水。成盐后溶解度增加。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水溶液在 冷藏下较稳定,室温时效价即逐渐降低。遇酸不稳定,在 微碱时较稳定,在pH4以下效价显著降低。
有机溶剂萃取法是利用红霉素在不同的酸碱度 下有不同的溶解性,在碱性条件下,红霉素易溶 于有机溶剂,而在酸性条件下能使红霉素红有机 溶剂中转移到酸性的缓冲液中,可以经过反复的 萃取,达到浓缩去杂的目的。 (1)发酵液处理:加0.1-0.2%甲醛溶液,4-6%的 硫酸锌,用15-20%的碱液调pH至8.2-8.8,过滤。 (2)滤液处理:加入适量醋酸丁酯,碱液调pH至 10-10.2,边加边搅拌。加入适量消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