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风险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ALARP 风险管理原则,以及风险管理过程和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检讨等,以期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特别是即将开通轨道交通城市的运营企业提供借鉴。
标签: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管理;风险评估1 风险定义及特点风险表示危险的程度,即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总体的度量。
发生可能性和发生后果是风险的两大要素。
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
风险隐藏在各个角落,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客观性。
风险客观存在,不可能彻底消除,只能采取适当的方法降低发生的概率和减轻发生后果的大小。
(3)不确定性。
风险是否会发生无法确定,发生时间无法确定,发生后产生的后果无法确定。
(4)变化性。
风险会因时间/空间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如高新科技的应用,会演变或发展出其他风险。
2 城轨交通运营风险管理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首要目标,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必须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乘客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的乘车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通过对运营中潜在的危害进行持续有效的识别、分析、评价、衡量、控制,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并根据风险的级别,选择适合的方式和措施进行控制,达到降低风险的目标,从而将运营事故中的人员伤亡、运营中断等风险消除或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2.1 风险管理组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做出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需要有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根据组织架构不同的工作职责,对风险做出全过程管控。
图 1 为一种经过实践行之有效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通过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可有效地管理运营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风险,确保运营安全。
(1)风险控制委员会。
为风险管理最高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①制定公司风险管理相关政策,确定公司适用的风险矩阵;②监管风险控制系统运作,批准新风险、更新风险,评估控制措施,监控现存风险;③讨论批准R1、R2 风险减轻控制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研究及应对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研究及应对策略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上升,城市交通压力日益严重,地铁已成为有效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设施。
近几年,天津地铁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由于地铁工程施工技术难度较高、周边环境复杂、地下不安全因素众多,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风险管理主体为有效降低施工风险带来的损失,编制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管理水平已经走在了国内行业的前列。
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分析,从体系管理、人才管理、技术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完善和优化风险管理系统。
关键词:地铁工程;风险管理;问题分析1风险管理现状地铁具有运量大、快捷方便、安全准时、受限制条件小等优点,已经成为全球各大城市解决拥堵问题的必选。
近年来,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和体现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一大批城市上马了地铁项目。
2017年末,我国大陆地区共34个城市开通了地铁交通运营,共计144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5022公里;建设地铁项目的城市44个,建设线路约4500公里,有26个城市建设线路超过100公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天津4个城市超过了200公里。
地铁建设方兴未艾,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警惕的是,地铁工程都是地下工程,因地下环境的不确定性、周边环境的复杂性、施工水平的局限性,地铁工程的建设具有很大的风险性[1]。
仅2008年至今,全国在施地铁工程发生等级事故20余起,其中杭州地铁1号线萧山湘湖站基坑发生坍塌,造成17人死亡,损失最为惨重。
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关于地铁工程的风险管理总结研究偏少,多数地铁安全风险管理的书籍集中于运营阶段。
虽然近几年政府和企业开始重视风险管理的研究,并加大了风险管理的投入,但与施工需求仍不匹配[2]。
故此,加快风险管理研究及加大风险管理投入,是当前面临的十分紧迫的问题。
2风险管理主要问题解析2.1缺乏风险管理专业人才我国地铁工程专业人才储备相对较少,尤其是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水平高、职业素质高、对风险管控能够做出科学管用措施的高端人才十分匮乏。
城市轨道交通毕业论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风险与安全管理毕业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毕业论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风险与安全管理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压力也与日俱增。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环保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其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安全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主题。
本论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风险与安全管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风险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风险,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等。
本章将对这些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2.1 设备故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依赖于大量的设备,包括轨道、列车、信号系统等。
设备故障可能导致运营延误甚至事故发生,给乘客和运营方带来巨大的危害。
本节将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2 人为破坏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系统,常受到人为破坏的威胁,如纵火、破坏设备等。
人为破坏不仅会造成运营中断和设备损坏,还可能对乘客和周边社区的安全造成威胁。
本节将分析人为破坏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并探讨相应的保护措施。
2.3 自然灾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也是无法忽视的风险。
自然灾害可能导致轨道、车辆和设备损坏,甚至引发事故。
本节将分析自然灾害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3.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涉及到各个环节,包括设备维护、运营监控、乘客安全培训等。
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培训不到位等。
本章将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3.1 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安全政策、安全目标、安全组织和安全流程等内容。
然而,当前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政策制定不规范、安全流程不完备等。
本节将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建议改进的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和基础设施之一。
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也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的管理研究。
一、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的特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具有以下特点:1.高风险性:轨道交通运营是一项复杂而高风险的活动。
由于人员众多、设备繁杂、运营规模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2.多元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来源广泛。
包括列车事故、设备故障、天气变化、乘客行为等多个方面。
3.复杂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涉及到诸多环节,包括线路建设、车辆制造、运营管理等。
因此,安全风险管理需要协调各方的合作与配合。
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1.法律法规:各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管理进行规范。
2.技术手段:通过安装监控设备、信号系统、联锁系统等技术手段,提高运营的安全性。
3.维护保养:定期对轨道交通线路、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虽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风险高和多元性,安全管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的挑战与对策1.人员素质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他们的素质关系到运营的安全性。
因此,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水平。
2.设备更新: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老化是运营安全的一大隐患。
需要及时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应急预案:事故发生时,如何迅速应对和救援是关键。
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加强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4.安全文化建设:运营企业和乘客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对轨道交通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安全意识培养和宣传教育,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推动全社会形成安全观念。
四、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经验借鉴国际上一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经验值得借鉴,如:1.欧洲国家在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可以与国内厂家进行技术交流和学习。
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摘要:运营线路保护区风险管理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重要项目,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多种风险管理方法,以达到对保护区安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
通过对保护区施工项目的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使保护区施工项目对地铁结构可能造成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
保护区安全风险管理应当是一个完善的、成熟的系统,通过系统的管理过程,能够动态地评估、预防和处理风险,使保护区施工项目的风险在控制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护区;保护区风险管理研究引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客流量不断提高,如何确保运营轨道交通保护区安全成为各运营单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此情况下,需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的管理策略,从而指导实际工作,提升运营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的安全性。
1运营线路保护区范围及施工分类运营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一、地下车站主体结构与区间结构外边线外侧50m内;二、地面车站、高架车站与线路轨道结构外边线外侧30m内;三、出入口、通风亭、变电站、电缆隧道等附属建、构筑物结构外边线外侧10m内;四、过河隧道结构外边线100m内。
保护区施工类型:一、外部基坑工程,外部基坑工程对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影响过程主要为围护结构施作、土层加固、降水、土方开挖、支撑拆除及换撑、主体结构回筑、土方回填等。
二、穿越工程,外部作业穿越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可采用盾构法、顶管法、明挖法、拉管法等工法。
三、其它工程,包括:(1)爆破作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应采取控制爆破作业,不得进行硐室爆破、深孔爆破等药量较大的爆破作业。
(2)桩基础工程,(3)地下水作业(4)浅基础工程。
2运营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安全风险管理研究2.1构建保护区风险管理体系保护区巡查管理:运营单位建立保护区巡查队伍,制定保护区巡查制度,开展保护区巡查工作。
巡查工作内容:未经轨道集团审查通过的施工作业行为;轨道交通高架线路垂直投影区域内,禁止圈占土地、私自占地停放机动车辆或者机械设备、堆放货物或者杂物;在桥墩或者桥梁上钻孔打眼,私拉电线及其他承力绳索;损坏隧道、桥梁、轨道、路基、车站等设施、设备;其他可能危及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行为;地铁保护区标识巡视检查。
城市轨道交通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摘要: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它象征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促进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现阶段,在轨道交通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这不仅会浪费成本、付出巨大的代价,更不利于百姓安全放心使用,导致人们对轨道交通可信程度下降。
这就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的项目的质量应该不断得到改善,提高工程的管理保证工程的质量。
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总结了当前阶段轨道交通在工程建设环节中存在的主要特征,并据此出发,分析相关的改进方案,以期为提高工程质量提出些许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引言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一般在城市地下施工,工程建设复杂,涉及专业方向多。
据统计,2002年—2016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共计发生246起,其中,建造速度越快的年份事故发生频率越高,施工工法不同,事故发生的频率也不相同。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建设过程中风险安全处理不当,没有科学的风险应对措施;而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经验不足,存在质量安全管理问题。
因此,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质量安全风险管理问题,对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1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工程的特征1.1项目的工程量大成本高城市的轨道交通遍布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地铁以及轻轨等常用的交通工具,是一项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
但是这种工程项目往往耗资巨大、规模庞大。
就地铁而言,每千米的建设所需要的投入的成本能够达到4至5亿元。
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施工难度非常大的地形以及地貌时,成本会更加高。
此外,在轨道交通的日常维护中,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它涉及复杂的领域,需要考虑到众多环节,因此难度大、成本高。
1.2工程质量难以高效管理城市的轨道交通相关的工程大多数是线性的工程,因此就决定了这一工程具有非常大的跨度,会出现大量跨地区的状况,分散化程度较高。
这样的情况下,难以及时有效的共享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的问题,无法实现高效的信息交流。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过程中,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的重要性、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车站、线路、车辆、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组成。
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安全可靠,否则会对乘客和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制度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是城市轨道交通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轨道交通公司应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度和流程。
制度必须科学规范,操作简便。
制度的实施要一以贯之,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2. 健全安全检查机制安全检查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措施整改,保证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安全检查各环节都必须抓紧,确保不漏一项。
检查时要注重抽查,把握疏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是全员负责的。
从车站员工到司机,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
在工作中,必须高度警惕,切实履行职责。
同时,轨道交通公司也要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二、轨道交通风险评估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发生可能会给乘客和系统带来严重的后果,风险评估可以有效地帮助轨道交通公司发现事故隐患和风险因素,提前采取措施防范。
1. 风险源识别风险源识别是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的第一步。
通过对系统各个环节的分析,识别风险源,特别是那些属于关键环节、核心设备和高风险区域。
风险源的识别需要专业团队和专业知识。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风险源的评估,确定其潜在的各项风险。
评估工作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科学严谨的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轨道交通公司针对潜在风险实施有效管理和防范措施的重要手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
然而,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庞大、运营密集,使得安全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展开探讨,探索如何有效提高安全性能,降低事故风险。
第一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特点和安全风险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规模、高密度的交通系统,具有独特的运营特点。
首先,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轨道交通具有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列车运行速度快、频次高。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时间跨度长,通常从早上到深夜,甚至24小时不停运营。
再次,旅客需求量大,每天涉及到数以百万计的人次。
这些特点给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管理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
首先,由于车辆数量众多、客流量大,人为因素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如疏忽操作、蓄意破坏等。
其次,轨道交通系统中的机电设备存在一定的故障风险,如信号系统故障、电力故障等。
此外,恶劣的天气条件、地震等自然因素也可能引发事故。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制定合理的措施和应对策略。
第二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策略和方法为了有效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风险,需要运用合理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安全培训等。
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全面覆盖轨道交通系统的各个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安全性。
其次,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能。
例如,可采用先进的信号系统和列车控制技术,提高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对车站和隧道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并应对潜在风险。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还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保持密切合作。
例如,与公安部门合作,加强地铁警务工作,防范恶意破坏和恐怖袭击。
与城市规划部门合作,合理规划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减少事故风险。
与应急管理部门合作,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摘要:城轨交通网络化运营新模式具有设备设施关联性强、安全管控难点多、客运组织管理复杂,以及运营服务管理更注重统一性、联动性、协调性和共享性等特点,需借助新技术、开发新系统、研制新装备,突破单线运营模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前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我国呈现出高速质量发展的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与建筑、车辆和轨道等30多个学科高度融合,涉及设计和技术管理人员较多、项目协调难等特点。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环境复杂,使得运营突发安全事故的危险性和救援紧急性较高,缺少了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分析1.1环境因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环境风险包括内部小环境、外部大环境两个方面。
内部小环境特指地铁运营空间内环境,例如,目前多数地铁车站内部或设置了办公场所或进行了商业开发,而相关场所装修用材料均为可燃、易燃性,火灾荷载较大;外部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种。
前者主要指地质不良、水灾、地震以及季节因素,后者特指社会政治因素。
1.2管理因素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消防安全管理内容缺乏针对性、内容不够健全、无法真正落实等问题。
运营单位虽然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没有配备足够的高业务水平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也没有充分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安全应急操作技能培训,安全检查巡查长期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无法保证安全隐患的彻底整改。
1.3设备因素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重大安全事故中,电气火灾、机械故障占比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地铁内使用设备电缆、电气系统的区块较多,电缆线路老化、使用不符合规定、电气设备故障短路以及内部排风机、灯光照明、空调机长期超负荷运转等问题,均易导致地铁隧道内部事故。
1.4人员因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人员风险因素涉及乘客、工作人员两个方面。
一方面,目前多数地铁站地形构造复杂度较高,若乘客没有遵守乘车规则,就极易导致意外事故。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风险与应急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风险与应急管理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其运营风险和应急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风险和应急管理,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风险2.1 设备故障与损坏城市轨道交通的设备故障与损坏是其运营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列车故障、信号故障和电源故障等都可能导致轨道交通运营中断或延误。
2.2 安全事故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事故是运营风险的严重威胁。
列车相撞、脱轨和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3 车站排队和拥堵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车站排队和拥堵是常见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乘客的出行体验,还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和交通混乱。
2.4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和台风等,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重要风险因素。
这些灾害可能导致线路受损、列车运行受阻,甚至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三、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管理3.1 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可以及时识别潜在风险和危机。
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监测手段,预测和评估运营风险,及早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3.2 安全培训和演练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提升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确保员工熟悉应急预案和操作规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3.3 设备维护和更新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更新,及时更换老化设备,以减少设备故障和损坏的风险。
3.4 应急演练与演习定期组织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演练与演习,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模拟实际紧急情况,发现并改进应急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四、结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风险和应急管理是保障运营安全和乘客出行体验的重要因素。
通过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安全培训和演练、设备维护和更新以及应急演练与演习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和降低运营风险,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这将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摘要:轨道交通对我国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我国人口众多,人口使用面积有限,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通过提升城市轨道的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是提升城市交通是重要的举措。
为此,本文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有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策略及建议,以期能够对目前的运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推动和思考,帮助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企业更好地实施风险管理。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引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大多采用地下工程形式,其投资大、施工周期长、施工工序多,受施工技术、环境及地质复杂的影响,无法预见的风险很多。
在轨道交通建设施工中,要全方位有效控制安全风险,规避风险,各参建单位需要提升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技术工作,从而保障安全风险受控。
同时也要结合实际,不断总结、创新和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技术,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降低安全质量事故发生的概率。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是整个运营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部分,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处置不当,将会危及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带来财产损失,降低人们对轨道交通的信任度,不利于整个轨道交通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运营的安全性,识别和判断风险因素,预防和化解安全隐患,提高运营安全性,提高服务质量,方便人民群众出行,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安全,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车次多、线路覆盖面积广、设备科技含量高、操作难度高、调度复杂等特点,产生风险的原因复杂,任何一个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在运营安全风险管理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对风险的识别不够精准,缺乏前瞻性和预测性,预警的主动性很低,通常都是事后处理的模式。
因此,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有利于促进风险管理从事后处理向事前处理过渡,提高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甚至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将损失降至最低。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了现代化进程,城市轨道交通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也体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水平。
通过对城市轨道运营的科学化管理,实现了对地面交通拥堵情况的缓解,因其快捷、便利、环保、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城市交通中。
但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加强对问题的重视程度,积极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进而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引言安全事故的发生将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保障轻轨运营安全成为公司工作的重点。
鉴于多数城轨交通工程为新建,运营安全管理经验欠缺,新人员增加,网络化运行为城市轨道运营安全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安全风险预测是城轨交通安全管控的核心工作,城轨交通运营安全历史数据、企业安全工作经验是城轨交通运营安全风险预测的重要部分。
城轨交通运营专业性强,对其风险预测难度较大,应用先进理论对城轨交通运营体系进行有效建模分析有助于提高安全风险预测水平。
城市轨道运营安全风险分为系统性与非系统性风险,需根据风险特征采取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1.1管理制度方面存在问题好的运营管理水平,需要由好的管理制度来支撑。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制度也在逐步的完善。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城市轨道运营管理制度仍然具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例如对于轨道的检修和维护,突发情况的处理,重大灾难预警等,这些问题中有的是没有发生过重大情况或重大灾难,还不具备丰富的处理经验。
1.2运营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的高低,除了完善管理标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以外,还需对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是制度和管理标准的践行者,也是运营管理过程中问题的发现者、维修者、操作人,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因此,运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运营管理水平以及服务水平。
浅谈地铁运营风险及安全管理
浅谈地铁运营风险及安全管理摘要: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在很多城市已经开通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空间大部分是在地下封闭的空间,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影响,地铁运行企业确保运营安全是重点工作。
很多城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新建了城市轨道交通,新增了大量的工作人员,缺乏丰富的运营和安全管理经验,为地铁安全运营和管理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做好地铁运营安全风险预测工作是安全管理控制的关键,要切实加强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将深入研究分析地铁运营风险并提出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地铁、运营风险、安全管理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和进步,城市居民出行问题已经成为解决的重要问题,城市地铁交通具有乘坐方便、快捷等特点,在城市交通中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
当前,城市地铁交通已经是代表城市发展实力的标志,有效的解决了城市交通客流量大和拥堵等问题。
城市地铁大都是建设在市区地下,具有通风不良和应急疏散困难等问题,不好控制火灾等安全事故,容易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城市地铁每天有着数千人的工作人员和上百万人次的乘客,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社会各界格外关注地铁运营安全管理。
一、简述城市地铁交通运营安全管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明显,为了能够更好的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地铁轨道交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地铁交通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是人们出行的首要选择,大部分地铁都是建设在地下封闭空间,部分地区地铁采取了高架形式,地铁建设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且收益较慢。
当前地铁交通安防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和安检排爆等内容,地铁运营企业为了加强安全管理也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等,我国对地铁安全运营管理非常重视,但是,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安全管理问题,地铁交通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火灾、列车相撞、乘客坠轨、人员踩踏等,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风险。
很多城市地铁建设时间较短,缺乏运营经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人们已经认识到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摘要:如今,这是一个经济非常活跃、技术变革迅速、人才丰富的新时代。
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相关问题。
就交通问题而言,我们重点关注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
下文通过建立和分析城市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环境安全风险体系,优化和创新相关施工技术,制定成熟完善的施工环境安全风险应急体系,提高城市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水平。
关键词: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引言: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快,城市化进程也非常快。
同时,交通拥堵问题更加严重,导致人们出行问题严重,影响城市的全面发展。
进入21世纪后,人们开始关注高节能、交通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许多城市投入大量精力组织建设,这为中国地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1国内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现状目前,中国的地铁建设规模非常大,发展速度也非常快。
然而,轨道交通建设的环境相对复杂,环境相对恶劣,因此有必要进行必要的安全风险管理和分析。
轨道交通项目与其他项目有明显的区别。
规模大、风险高是主要特点,而地铁工程主要建设在地下空间,因此存在很多隐藏的、不可预测的因素。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工程质量将难以达到标准要求,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地铁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期间主要在城市中心区域进行。
所以地铁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工期紧,社会影响比较大,导致其风险极高。
因为这些因素,也因为很多单位对风险管理重视不够,或者管理手段相对较差,安全事故屡见不鲜。
结合地铁工程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传统的事后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提高整体安全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国内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2.1相关技术标准、规范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应用的标准和规范难以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会对项目的实际指导起到有效的作用。
根据对项目实际情况的分析,在一些高风险地区,容易出现一些指标难以有效控制或未能发布相应预警,一些指标控制过于严格,导致投资过度,损失严重。
地铁运营风险及安全管理
地铁运营风险及安全管理研究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析是以地铁运营安全为目标,结合现有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归类。
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为背景,阐述地铁运营安全事故,论述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并对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因素管控方案进行探究,希望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因素;运营安全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事故类型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已出现的安全风险事故包括火灾、列车脱轨或坠轨、列车相撞、列车停运、踩踏、爆炸或其他意外。
其中,火灾常表现为因机车电路短路故障而引发车厢着火、因区间隧道内电缆故障(接触网供电中断)而引发火灾等;列车脱轨或坠轨除直接表现为列车或车厢脱轨外,还包括地铁列车脱轨后撞上隧道内墙、铁轨裂损等;列车相撞包括直接相撞、追尾两种类型;列车停运主要包括因变电站跳闸引发地铁系统瘫痪、因供电系统故障导致运营中断等;踩踏多表现为电梯故障引起人员踩踏、乘客违规利用电扶梯运送超重物至货物倾覆、电梯逆行等;爆炸包括车站内爆炸、列车内爆炸等多种类型;其他意外多表现为广告牌脱落、自然灾害(大雪、雷击、暴雨、大风)等。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分析系统安全理论认为事故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刺激引发,导致事故因素包括人机环境管理系统内部相互作用,人机环境管理要素任何环节发生异常状态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发生运营安全事故。
地铁运营中涉及的人机管理环境系统包括系统与非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地铁运营公司无法化解的风险,如自然灾害导致停电等带来风险、由于政府政策变动带来风险等,由于风险触发条件不同,不易为运营公司控制。
非系统风险是地铁运营公司因素引起风险,如由于调度人员操作不当引发风险等,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有效管理控制化解。
地铁交通运营风险的人员因素包括工作人员与乘客;设施设备因素包括车辆系统、供电系统、通信设备、消防系统等;管理因素包括客运组织、工作人员的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安全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安全管理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轨道交通的便捷和安全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安全管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风险轨道交通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故障:轨道交通使用大量机械设备和高科技技术,一旦设备故障,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 人为操作失误:轨道交通处于人流密集区域,人为操作失误容易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
3. 非法行为:轨道交通站点和车厢内存在非法行为,如推销、偷窃等,这些行为也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4. 天气影响:天气因素也是轨道交通的重要安全影响因素,如大雨、暴风雪等极端天气容易影响轨道交通线路的正常运营。
以上这些因素,都需要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当中,得到应有的应对和防范措施。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安全管理为保证轨道交通建设初期的安全,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规划阶段需要建立安全管理和技术保障制度,完善各种安全措施和技术标准,检测和评估规划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 建立专家组和相关专业人士的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3.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范各类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以及考核验收。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处理工程过程中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安全。
关键词:安全规划、技术标准、专家评估、法律合规、问题处理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1. 制定全面而严格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类安全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组织开展规章制度的培训和考核。
2. 定期进行车辆、设备和线路的检查保养,确保运营设备安全运行,并制订操作手册和应急预案。
3.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对进入轨道交通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考试,确保人员具备规范操作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的隐患与风险评估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隐患与风险评估研究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需求的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轨道交通系统在运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隐患与风险。
因此,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隐患与风险进行评估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潜在隐患,并针对风险评估进行深入探讨。
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潜在隐患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面临的潜在隐患主要包括技术隐患、人为隐患和自然灾害隐患。
技术隐患主要指的是系统运营中可能发生的技术故障、设备故障以及施工质量问题等。
人为隐患主要包括恶意破坏、盗窃行为以及潜在的恐怖袭击等。
自然灾害隐患主要指的是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对轨道交通系统的影响。
针对这些潜在隐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
例如,加强设备维修与检查,定期进行系统演练并建立安全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培训与监管,增强安全意识等措施可以减少隐患对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影响。
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风险评估是对系统运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quantification 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对于准确评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风险矩阵评估法、风险指数评估法和风险量化评估法等。
风险矩阵评估法通过定义一套风险等级标准,将潜在风险分为不同的等级。
风险指数评估法则是通过计算潜在风险的各个因素的权重与评分,得出一个总体风险指数。
而风险量化评估法则是通过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得出风险的具体数值。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风险分析与判定。
随后,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完善设备维护计划、加强安全培训和监管等。
三、案例分析: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风险评估为了更好地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我们选取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案例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运营管理的难度提升,安全问题也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和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总结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策略及建议,以期能够对目前的运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推动和思考,帮助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企业更好地实施风险管理。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建议引言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攀升,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也越来越快,规模不断增大。
而轨道交通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交通方式之一,具有人流量大、空间较为密闭的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救援难度非常大,并且会造成较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而研究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正是提高安全保障的重要途径。
1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管理现状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正在由建设为主,转向建设与运营管理共同发展的阶段,在运营管理中,风险管理就是其中一项重点内容,但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如下。
收集信息会受到渠道和方法的限制。
收集的信息存在不充分、不准确的问题,导致对风险不能快速识别,并实时进行分析处理,一般都是在风险事件发生后,风险管理系统才刚开始反应,风险的预警存在一定滞后性,前瞻性不足,这也导致大部分风险事件只能事后处理而不能事前预防。
对影响运营安全的风险源不能精准有效识别。
风险的判断较为被动、主观,管理模式粗放,主要依赖外部表象信息,对风险的判断缺乏预测性,整体的风险管理主动性不足。
存在失灵现象。
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在风险管理上还不够重视,还没有建立信息收集、风险分析、风险处置及后期评价的闭环管理机制,并且风险管理的系统、规则更新不及时,迭代周期较长,当外界的环境改变、风险特征发生变化后,风险预警的准确性下降很大,难以实现自我更新,去适应这种外界的变化。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估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估研究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对于现代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如规模庞大的投资、复杂的工程施工、运营风险等。
因此,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显得至关重要。
二、风险管理概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风险管理是指对各种可能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对项目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项目的进展和成功。
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旨在识别所有可能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造成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是技术风险、经济风险、政策风险、自然风险等。
通过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可以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风险的概率和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通过建立适当的风险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处理策略。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可以采用概率分析、统计模型、专家判断等方法来进行风险评估。
3.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或减轻其带来的影响。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加强施工管理、制定规范标准等方式进行风险控制。
同时,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制度也是确保风险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4. 风险监测风险监测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的动态监测和跟踪,以及随时调整和完善风险管理措施。
通过建立可靠的风险监测系统和指标体系,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风险,有助于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轻风险的发生。
三、风险评估方法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可以采用多种风险评估方法来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
1. 定性评估法定性评估法是指通过判断和专家经验进行对风险因素的评估,将其归类为高、中、低等级或有、无风险。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并且在早期项目阶段适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交通压力越来越大。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便捷、效率高等优势,国家加大轨道交通建设的投入,使其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交通形式。
轨道交通运营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其运行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类安全问题,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一定的威胁。
相关部门要提高管理意识,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轨道交通运行管理水平,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引言目前,我国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峻。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各城市开始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该交通形式表现出便捷、环保、高经济效益的特征。
为了确保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给乘客提供舒适的出行体验,必须开展运营风险管理工作,依托于系统化、全方位的管理模式来精准控制风险,以此确保城市民众的出行安全。
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经历了五十多年发展,1965-2000年35年间的起步与低速发展阶段,仅有4个城市建成7条合计146公里地铁线路;进入新世纪后开始提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年均新建里程从几十公里增加到几百公里;尤其是“十三五”期间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五年新建线路里程相当于前50年建成线路之总和,新增通车里程近5000公里,年均约900公里。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五十多年的发展,轨道交通技术不断创新,规划线路从一城一线,到多城多线网络化规划;系统制式由单一的地铁发展到轻轨、有轨电车、磁浮、单轨、市域快轨的多制式、多层次交通体系的协凋并存;实现了多线多工作面的安全监控;车辆及机电系统实现国产化,用不到2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近50年的发展,一跃为城市轨道交通大国,基本完成了规模化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共82个城市线网规划规模近35000公里、平均线网密度超过0.57km/km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05T13:57:37.7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作者:孙一超[导读] 选择适合的方式和措施进行控制,达到降低风险的目标,从而将运营事故中的人员伤亡、运营中断等风险消除或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摘要:轨道交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各种形式的风险。
本文基于ALARP风险管理原则,探讨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方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管理;风险评估一、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 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首要目标,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必须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乘客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的乘车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通过对运营中潜在的危害进行持续有效的识别、分析、评价、衡量、控制,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并根据风险的级别,选择适合的方式和措施进行控制,达到降低风险的目标,从而将运营事故中的人员伤亡、运营中断等风险消除或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 (一)风险管理组织? 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做出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需要有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根据组织架构不同的工作职责,对风险做出全过程管控。
另外通过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可有效地管理运营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风险,确保运营安全。
?
1.风险控制委员会。
为风险管理最高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①制定公司风险管理相关政策,确定公司适用的风险矩阵;②监管风险控制系统运作,批准新风险、更新风险,评估控制措施,监控现存风险;③讨论批准 R1、R2 风险减轻控制措施。
?
2.风险检讨委员会。
为风险检讨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包括:①监管相应部门风险控制工作,如控制措施实施;②按不同时间间隔检讨确认相应风险;③检讨确认控制措施有效性及充分性;④更新部门提交的风险记录。
?
3.部门风险管控员。
为各部门风险管理直接责任人,主要职责包括:①根据公司安全风险政策,在本部门范围内组织识别、评估,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减轻控制措施;②对识别出的风险及减轻控制措施,向风险控制委员会汇报审批;③实施风险控制委员会批准的风险缓解控制措施;④根据风险检讨委员会要求,审查检讨本部门管理的风险。
? (二)风险管理原则? 风险管理一般采用 ALARP 最低合理可行原则(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即任何风险都不可能通过缓解措施来彻底消除。
风险水平越低,要进一步降低就越困难,且会导致成本呈指数曲线上升,缓解风险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
根据 ALARP 原则,在风险和缓解投入成本之间进行折衷以确定风险的可接受性。
一般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风险划分为4个风险等级:①R1级,高风险,除特殊情况外必须采取缓解措施予以消除或降低的风险;②R2 级,通过风险缓解措施必须予以降低的风险;③R3级,可容忍的风险,通过缓解成本可进一步降低的风险;④R4级,可接受的风险,但需要进行风险的检讨监控。
? 对于R2和R3级风险,根据ALAPR原则,需对风险大小和降低风险所投入的成本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
(三)风险管理过程?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以及风险检讨等。
?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在潜在的危害发生前,通过各种方法系统全面地就可能产生危害的因素进行有效地辨识,并分析其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及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工作的起点,只有将运营中存在的风险识别出之后,才有可能主动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有效地管控。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风险识别,就是找出运营过程中影响安全的危险源及危险源引发事故的必要条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风险可以从以下类别进行识别:①行车类。
如列车脱轨、追尾、挤岔、车门未关闭、受弓网故障、错开车门、列车冒进、夹人夹物、动车、擅入轨行区等。
行车类风险是轨道交通行业最主要的风险,在风险识别时需要重点关注;②非行车类。
乘客自动扶梯受伤、乘客楼梯或地面摔伤、车站大客流拥挤受伤等;③职业伤害。
工作中发生碰撞或撞擊、高空坠落、触电、夹伤、砸伤、辐射、高温或低温、噪声超限等;④火灾。
列车火灾、隧道火灾、控制中心火灾、车站火灾、车辆段火灾等;⑤恐怖事件。
劫持、爆炸、纵火、毒气等;⑥治安事件。
故意破坏设施、打架、盗窃等;⑦恶劣天气。
暴雨、雷击、地震、台风等。
? 风险识别可以通过专家判断、自由讨论、工作危害分析、危害及其操作性能研究、故障模式影响及其重要性分析、安全审计、技术调查、事故审查、故障树分析、安全检查,或事故/事件/幸免事件报告等各种方法,对包括乘客、公众、公司员工和/或承包商员工危害的风险进行识别,识别出的风险报风险控制委员会进行讨论审批,批准后登记进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控。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对风险事件发生后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以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概率)进行量化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
风险评估最常用的工具是风险矩阵,风险矩阵通过综合考虑风险发生造成的影响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两方面因素,来确定风险的等级。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风险等级一般以发生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运营服务中断的时间进行分级,分为灾难性、重大、危机、严重、轻微、极轻微、微不足道等7 级。
风险概率根据发生的可能性分为每周发生、每月发生、每年发生、十年、百年发生、不大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等 7 种概率。
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被识别出的风险经风险评估并确认风险级别后,风险管控员根据风险的特点提出缓解风险的措施和方法,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对于 R1、R2 级别的风险,缓解控制措施需经风险控制委员会讨论批准后进行实施,并对风险缓解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
相关风险缓解措施及其审批实施结果记录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以备风险检讨、风险管理决策使用。
?
4.风险检讨?
风险检讨是指对已识别管控的风险等级、风险缓解控制措施等内容进行定期审查检讨,以便确定风险等级及控制措施在当前环境下的适用性。
对于风险级别为 R1或 R2 的风险,每 6 个月进行 1 次检讨;R3 等级的风险每年进行 1 次检讨;R4 等级的风险每 2 年进行 1 次检讨。
风险检讨的范围包括:是否有更先进的知识和数据支持新控制措施的产生;已建立良好做法的标准是否过时,技术改进能否带来更高的标准;对于涉及多名风险管控员的风险,所有危害管控员需将定期检讨结果发放给风险管控员牵头人。
风险检讨过程及检讨结果记录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以便有效跟踪。
?
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中管理企业所有类别风险的系统,可实现风险管理过程电子化管理。
它提供一个系统化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能够全面管控整个企业相关的风险,并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做出总体影响分析和最终决策。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如下:①风险登记。
增加新识别的风险,查询已登记的风险,修改未提交批准的风险。
风险信息输入后自动生成风险等级,并向风险跟进人发送通知,进行相关事项填报;②风险控制。
建立或更新风险控制人员、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相关确认信息;③风险检讨。
对于需要定期检讨的风险,系统自动生成风险检讨表,并自动发送邮件至风险检讨人。
风险检讨对风险措施及状态进行更新,批量发送检讨邮件,并批量进行风险检讨后的数据更新;④风险报告。
系统提供风险摘要报表、风险登记册、风险管理指数报表及风险动态报表等多维度报表给风险管理人员做决策使用;⑤系统管理。
进行风险类别设置和角色权限设置、创建修改用户帐户、设置系统参数等。
三、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作为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公众交通服务提供者,风险管理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本文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风险管理 ALARP 原则,以及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检讨等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借助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风险全方面全过程的追踪管控,可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提供借鉴。
? 参考文献:?
[1] 张昊. 北京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
[2] 候晓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预控的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