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核心知识二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五扩展语句压缩语段2压缩语段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五扩展语句压缩语段2压缩语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17df08cfc789eb172dc83f.png)
优质课件
播客的英文名称为Podcast,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视为个 人的网络广播。播客是作者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将其录制的声 音和视频节目,上传到互联网,通过专门软件与便携播放器实 现播放,从而与广大网友分享。网友不必实时接收,也不必端 坐于电脑前,可将节目下载到自己的播放器中,随时随地收 听、收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课件
名师教你解题 1.提取“邻近属概念” 下定义时,首先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 概念,即邻近属概念。邻近属概念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 种是隐含在所给材料中,要考生自己去提取或者归纳;一种是 提取的属概念中没有现成的属概念,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 自己确定。 如[例2]中的属概念是“古老民间艺术”,[例3]中的属概 念是“活动”。
优质课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课件
名师教你解题
优质课件
例2 100个字。
阅读下面几句话,给“飘色”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①飘色是一种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 间艺术。 ②飘色在不同地区又有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 等各种名称。 ③飘色的表演者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以巡游 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
[答案]
飘色又叫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
是一种运用巧妙的力学原理凌空表演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片 段,以巡游的形式,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 民间艺术。
压缩语段、扩展语句-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总复习
![压缩语段、扩展语句-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35483a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f.png)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扩展语句:要求学生能够丰富给定的句子或语段,增加细节、修饰语或背景信 息,使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和完整,这考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压缩语段:则需要学生提炼信息,去除冗余,保持语段核心意义的同时,使表达更加精炼和准确,体 现学生对语言精炼和概括能力的掌握。 2、思维发展与提升:扩展和压缩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判断力。学 生需要理解语句或语段的深层含义,判断哪些信息是核心,哪些是补充,从而做出恰当的添加或删减。 3、审美鉴赏与创造:在扩展语句时,学生可以通过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优美 和富有表现力,展现审美鉴赏力;同时,创造性的表达也体现了个人的审美创造能力。 压缩语段则要求学生保持语段的美学结构和语言的韵律感,即使在精简中也能保持语言的艺术性。4、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扩展或压缩涉及文化背景的语句或语段,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特定文化现象的 理解,还能在语言运用中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
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
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
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第一步:明 “一带一路”,是语段核心话题,围绕此话题,语段对
(二)、新闻的特点 ①时效性:迅速及时。(“新”)
②真实性:用事实说话。
③客观性:相对。
知识讲解
三、新闻6要素:五W一H
5W:Who(何人) When(何时) What(何事) Why(何因)
1H:How(何果)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77b25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0.png)
舍去。
2.注意语言特点。新闻导语是揭示新闻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内容部分,
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语言必须高度概括、简洁凝练。
典例2 请根据下面的一则新闻材料,拟写导语。不超过35个字。
2019年4月29日,
。
当天,“丁丁”“如意”两只大熊猫,先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
碧峰峡基地出发赶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然后搭乘俄罗斯航星航空公司派出
第三步,注意扩展后的句子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否通顺合理,主旨和原 句是否一致等。 典例3 扩展下面的句子。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并保持原意。(不少于 65个字)
阳光照在他脸上,为了父母的期盼,朋友的嘱托和自己心底的那份信念, 他迈开步子朝前走去。
答案 示例 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的脸明亮光洁,如同一朵在秋阳下盛 开的白山菊花。为了年迈的父母那长久以来沉积在心底的期盼,为了热心 的朋友那热切而真挚的夜半时分的嘱托,为了自己自小就有的那份坚定而 毅然的信念,他迈开了步子,像风一样朝前走去。
关键技法 拟写新闻标题的两个要点
1.抓住新闻报道的对象和事件。新闻标题要求具有高度概括性,因此除 了标题的必备要素——新闻报道的对象或事件,其他内容可以适当舍去。
2.用语简洁,富有文采。新闻标题用语一般要简洁明快,有时也可以运 用比喻、借代、双关、对偶等修辞手法,使其富有文采。
典例1 [2021浙江,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近年来,各种题材的微纪录片大量涌现。从养胃的美食到养眼的国宝,
答案 示例 ①微纪录片:小视角呈现多彩中国 ②为时代画像的微纪录 片(2分)
解析 材料共三段,第一段说的是各种题材的微纪录片大量涌现以及这些 微纪录片的特点、作用;第二段介绍了美食类、国宝类这两类受欢迎的微 纪录片;第三段再次阐述了微纪录片的作用,即为时代画像。把三段内容综 合起来分析,即可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微纪录片记录时代特征。在拟写 标题时,要体现材料主要内容,且符合字数要求。
最新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最新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扩展语句,压缩语段](https://img.taocdn.com/s3/m/a073d54410a6f524ccbf85f3.png)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精选精练1.请用“古塔”“风铃”“故事”三个词语,写一段以“古塔”为重点的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是一道扩展语句的题目,扩展语句主要有连词成句型扩展,句子扩充型扩展,开放性扩展,此题是连词成句型扩展,从给出的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道意境描述性的扩展,答题时一定要创设出意境,同时注意重点“古塔”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答案:这是一座七层古塔,显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孤寂的风铃,嘶哑地讲述着它所经历的故事。
2.请根据诗句“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其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60字。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细雨初晴的春日,溪边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时节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花树枝头的残花在雨中落尽,循着婉转的啼叫,可以看到在树间嬉戏的黄莺。
3.请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扩展为一段话。
要求: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符合原诗的意境,字数60~80字。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七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2技法突破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七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2技法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a46a67d5a6c30c2258019e49.png)
专题七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考点一扩展语句“扩展语句”考查的是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是通过联想、想象等方式,丰富句子的内容,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往往要求以所给出的材料(词语、句子)为基础,扩展为符合考查要求的一句或几句话。
做到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文句通顺,还要符合情境,有逻辑性,恰当运用修辞等。
或者以古诗词的意象为中心,根据其意境进行扩写。
“扩展语句”考查形式灵活多变,常见的考题形式主要有:(1)联词设境型;(2)丰富句意型;(3)续写补充型;(4)再现情境型;(5)话题扩展型。
题型一联词设境型该题型往往要求运用所提供的几个词语,发挥合理想象,揣摩词语之间的联系,创设一种情境写一段情景交融的话,或阐发一种哲理。
有的要求围绕某个中心,有的要求有明确的重点,还有的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手法。
[例1] 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尤其是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
围绕“溪”“海”“潭”,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展开联想和想象,答案可多种多样。
要注意表意完整,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富有文采,表达出某种感悟。
答案:(示例)人生不过是为了尽力展示生命独特的美丽,如同一条山间小溪,可以越过高山投身辽阔的大海,也可以随遇而安,化成一汪碧绿的清潭。
联词扩展“三步走”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尤其是那些明确具体的要求,包括陈述对象、感情倾向、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及字数限制等。
第二步:探究清楚词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这些寻找解题的突破点(即扩展点)。
第三步:检查分析,完善答案。
考生组织出答案后,还要检查一下题目中显性与隐性的要求是否都一一落实,有无遗漏的地方。
[即时小练]1.(2020·天台中学模拟)请把“生命、季节、年轮”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压缩语段、扩展语句 (含解析)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压缩语段、扩展语句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7bb480bd64783e08122b87.png)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压缩语段、扩展语句考查内容卷别压缩语段扩展语句2019年全国卷Ⅰ√2019年全国卷Ⅱ√2019年全国卷Ⅲ√2018年浙江卷√√2017年浙江卷√2017年天津卷√最新考向从近三年高考语文试卷来看,对于本考点的考查具有以下特点:(1)考查形式多样。
虽然一般都采用主观题型考查,但其设问形式富有变化。
(2)材料富有时代特色。
(3)压缩语段有单独设题考查的,也有与应用类文本结合考查的,具体考查考生语言运用与建构的能力;扩展语句主要考查选词扩展。
(4)这两个考点也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进一步结合起来考查,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微案一压缩语段微点突破一概括要点概括要点型压缩是指提取材料主要内容,对所给材料进行概括。
根据所给材料的表达特点,可以分为记叙类压缩、描写类压缩、说明类压缩和议论类压缩等形式。
解答概括语段要点类题目“四步骤”第一步,审查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第二步,速读语段材料,确定材料的文体。
第三步,根据文体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压缩。
如:1.说明类语段——层次切分法说明类语段往往层次清晰,结构分明。
因此,在压缩语段时为确保全面,不遗漏要点,要运用“层次切分法”。
具体如下:给语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要点→比较整理概括→查看验证是否达标2.议论性语段——关键语句突破法对议论性的语段压缩必须运用“关键语句突破法”。
具体如下:有中心句把中心句确定为语段的主要内容无中心句查找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对其进行“翻新改造”如果是将提取的有效信息整合成句,要注意语句的通顺,如果是将提取的有效信息整合成几个关键词,注意看一下关键词中内容有无重复之处。
典题演示(2019·全国卷Ⅰ)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
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件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2压缩语段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2压缩语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a6942ca2161479171128d3.png)
5.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 超过 25 字。
森林防火重于泰山。3 月 31 日至 4 月 6 日,黄山市开 展了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为主题的森林防火宣传周 活动。中心城区重要地段电子显示屏上每日不间断进行清 明森林防火宣传;每日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发送提示短信 72 万条;各地在各高速路口、交通沿线和村口路边新增清明 防火内容的宣传横幅各 1000 余条;发放各种宣传单和卡片 近 10 万份;各地还组织了森林防火宣讲队或志愿者服务队
答案 (示例)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国。
解析 “拟写一句话新闻”是一种新闻类语段压缩 题,供压缩的语段多是消息。在提取新闻要素时,首先要 弄清楚语段介绍的主要对象,然后要把最吸引人、最有新 闻价值的内容筛选出来,最后按要求加以概括。
4.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不超过 15 个字) 中新社报道:2015 年 12 月 14 日下午,世界最大货运 飞机安-225 运载约 180 吨设备第 8 次平稳降落石家庄机 场。此次运输为德国某汽车公司用于整车生产的模具,飞 行路线为由德国莱比锡启运,途经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 坦进行技术经停后运抵石家庄机场,再通过陆路运往北京。 安-225 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其最大起飞重量 640 吨。 长度为 84 米,高度为 19 米,相当于六层楼高。该运输机 可以运送超大型货物,机舱的载重量可达到 250 吨,机身
3.拟写新闻导语 标准的新闻导语一般包括: 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消息发出地名称+③发出时间+ ④主体和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的)条件或原因+ ⑥主体事件的简约过程+⑦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 说明:如果试题材料不包括前三项相关材料,前三项 内容可舍去;④⑤两条可互换位置;⑥中的过程要用句子 完成,如果字数要求极严格,可以用主体事件名称带出过 程。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导学案: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全国通用含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导学案: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全国通用含](https://img.taocdn.com/s3/m/52d43e3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c.png)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导学案: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全国通用含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感受脉搏][真题体验]1、〔2022湖南高考〕根据开头句和结束句,发挥你的想象力,创造性地填入中间段落。
大约100字。
苍天有裂,补天迫在眉睫;苍生有苦,女娲忧心如焚!面对万公民的翘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了广阔的绿色世界,世界的崛起,万物的春天,人们载歌载舞。
答案(示例)女娲端坐于云间,双手合十,凝神静气,聚天地万物之正气,凝结五彩之石以补苍天,顿时山呼地应,熊咆龙吟,正气升腾,逆气下沉,彩石凝结。
正气凝结愈快,苍天裂痕愈大,最后关头,女娲用银河之心堵住裂口,天地澄澈。
(补充文本必须与上下文和自然关联相关联。
)解析补写时要联系上下文提供的情境,上文是女娲补天的原因,下文是女娲补天的结果,要补写的部分应该是女娲补天的过程。
表述时,语言要连贯得体,与上下文风格一致,注意字数限制,想象合理。
此外,要注意题干中的一个要求,即“有创意地补写”,不能平铺直叙,简单介绍。
2.[2022年山东高考]阅读以下段落,从“志愿服务”开始,总结志愿服务的作用。
要求:① 综合要点;② 不超过50个字。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
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
2021届全国新高考语文冲刺备考 压缩语段,扩展语句
![2021届全国新高考语文冲刺备考 压缩语段,扩展语句](https://img.taocdn.com/s3/m/49aa9548ed630b1c59eeb5a2.png)
适当采用简称等办法使标题简洁明快。
标题要是非明确,爱憎鲜明。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有的令人气愤,
3.旗帜鲜明 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悲哀,拟写新闻标题时不能
无动于衷,要明确表达作者的立场。
标题要有表现力,除事实以外,还要关注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生动活泼 想到了什么,在感染中给人以启迪,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注意采用
备考 考生应依据高考常见题型,加强对该类题型的认知和训练,避免眼高 建议 手低,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扩展 压缩 两大 考点
考点一 压缩语段 考点二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考点一 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语言文 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 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归纳概括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 言表达形式。压缩语段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 缩能力及表述能力。恰当地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 一是筛选能力,二是概括能力。
确书写。
答案: (示例)“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
类型(2) 拟写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是由一个短句构成的新闻。常常是用一句话把那些有重要意 义的、为群众普遍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出来。让读者在最短的时 间内读到更多的消息。一句话新闻可以写得快、发得快,能大大提高新闻 的时效性。一句话新闻的份量应该是比较重的,其新闻价值应该是很高的, 文字必须十分精炼,只要将主要的人、事交代清楚即可,对一些不重要的 信息要灵活取舍。
③注意附加条件(特别是题干中提示的或限制的条件)。
①选择句式,安排层次。
第三步: 选择形式,组合信息
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通常采用陈述句式:人物+事件+时间 +地点+原因,人物和事件构成主谓句,时间地点安排于状语 位置,原因或作状语或安排于分句中,也可用对偶句。
压缩语段、扩写语句(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压缩语段、扩写语句(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486d9f7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d.png)
压缩语段、扩写语句
语言文字运用模块
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ontents
01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02
知识导航 思维引航
03
04
05
考点突破 考法探究
热考题型 解题策略
真题解悟 命题洞见
01
考情分析
近年来高考压缩语段或扩写语句题考情统计分析
年份和卷别 2024全国甲卷 2021全国乙卷
考点二 压缩语段(新闻类)
【答案】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仪式上 公布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天问一号”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
【解析】题干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而文段是新闻 类材料,偏于叙述类,这样要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全段共5句,可分为3 个层次。第1句为具体事件,第2句是核心话题,第3~5句承接第2句详细介绍。第1 句时间、地点、事件需要保留;第2句统领下文,需要以本句为主,结合下文概 括;第4句“源于……体现……寓意……”以及第5句“展现……”等意义内容则不 是关键信息,不宜涵盖在内。这样分条组织,得出答案。
考查类型
题干
2020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
2020年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 新闻压缩 求 保 留 关 键 信 息 , 句 子 简 洁 流 畅 , 不 超 过
2019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
××个字。
2022浙江高考 2021浙江高考
命题特点
根据文中信息,给“地理标志”下定义。不 下定义
考点二 压缩语段(新闻类)
常见的新闻类压缩语段题有:拟写新闻标题、拟写导语、拟写一句话新闻、概括 新闻的主要信息。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微专题考点四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微专题考点四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https://img.taocdn.com/s3/m/07e94934fe4733687f21aa77.png)
考点四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考点要求]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知识点1:扩展语句——添加枝叶,联想想象,增加意蕴【得分技法】第一,添加枝叶法,就是在只有句子主干的情况下,添加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
第二,联想想象法,即利用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搜寻自己记忆中的情境,把它描绘出来。
第三,增加意蕴法,即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排比)、多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多种句式(整句、散句)及大量动词、形容词等来加强表达效果。
典例1.请将下面的一句话扩展成一段不少于90字的文字,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大豆发芽。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及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时要先审清题干,题干给出一个四字短句,该短句的陈述主体是“大豆”,要求扩展的内容主要是大豆“发芽”的情景,并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90字。
解答的关键在于通过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种子发芽的情景,然后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添枝加叶,形成文字。
值得注意的是,扩写的内容要语言通顺,还要符合事理逻辑。
【答案】示例:一粒大豆从它的荚里蹦到地上,满怀喜悦地抗拒了自己原本的命运。
它不会被农人收割,不会被捡到豆缸里。
在一切还来得及挽救之前,它已经在湿润的泥土里,吸足了夜晚的露水和白天的阳光——它发芽儿了。
典例2.请运用下面的词语,以“闹春”为中心,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傍晚大雪灯笼故乡我【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及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题干要求运用给出的5个词语扩写成一段以“闹春”为中心的不少于100字的文字,考生可以描绘某种情景,也可以表达某种情思,但必须以“闹春”为中心,使用“傍晚”(时间)、“大雪”(天气)、“灯笼”(事物)、“故乡”(地点)、“我”(人物)这5个词语。
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修辞手法的正确使用和字数的限制,做到语言流畅、连贯,思想健康。
【答案】示例:在漫长的等待中,终于迎来了起灯闹春的日子。
【高考复习】2021高考语文: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
![【高考复习】2021高考语文: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https://img.taocdn.com/s3/m/a6bbc06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1.png)
【高考复习】2021高考语文: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考点点拨】“扩展语句”要么围绕主题扩展内容,要么将几个单词扩展成一个段落,要么将抽象对象具体化并生动地概括,或者将图表转换为文本。
他们的主观性很强,注重“添加细节”和生动形象。
因此,应遵循“看得清楚”和“写得清楚”的回答原则。
“看清楚”集中在三点上:第一,看清楚主题的要求,如写作主题、使用的修辞、指定的字数、具体的对象等;第二,清楚地看到预设的情境,如时间、地点、对象、情境等;第三是要清楚地看到情感的表达,无论是由主题所指定的还是由情境所暗示的,但它们都必须是真实的、积极的和健康的。
“写得清楚”是指注意正面和背面的护理,想象力和联想合理,表达准确生动。
关注这两个方面可以更好地拓展这一说法。
“压缩语段”或为新闻拟写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写简短新闻导语;或给概念下定义;或概括文段的主旨内容;或简述图表的内容等。
它与“扩展语句”相反,重在语言的精炼和内容的概括上,其答案一般都是客观而具体的。
解答原则是将具体形象的内容抽象化,将阐述的内容归纳化,将零散的信息集中化,将直观的图表文字化,使语言表达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因此,答题时特别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收集相关的主要信息,去粗取精,去次存主,去具体存抽象,在较为严格规定的字数范围内准确回答出相关的要点,才能获得满意的分数。
[相关练习](一)基础巩固1.阅读以下段落来定义极光。
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区,主要是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这种光的美丽显示,是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的。
出现在北半球的叫北极光,出现在南半球的叫做南极光;南北极光泛称极光。
答复:2、结合下列三个词语,运用比喻手法,将其扩展成一个生动的句子,给人以美的遐想。
山白云羊答:3.以下关于“好文章”的抽象陈述将以生动的语言展示。
好文章应该来自生活,应该抒写真情实感,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使人得到启发,受到教益。
【新高考】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练 11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练 (含解析)
![【新高考】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练 11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练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b8b801dd88d0d233d46aec.png)
专题练11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练一、扩展语句1.请用第三人称手法描述下面的场景。
要求:①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蝴蝶不顾一切地捕捉蝴蝶蝴蝶飞向了远方静静地欣赏蝴蝶蝴蝶落在你的肩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一场大雪,把整个大地装扮一新。
请描绘一个下雪时或雪后人们欢欣鼓舞的场景。
要求:①引用一句古诗词;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1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一首诗,将“轻舟泛月寻溪转”一句扩写成一段话。
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一)李白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王维《辛夷坞》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十五讲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精品教案 (新高考)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十五讲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精品教案 (新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b4a41e0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3.png)
第三十五讲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扩展语句”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简单凝练的语句或一组词语,扩展成表达具体明朗、语言丰富多彩的语段。
扩展既要求考生能够从原有的语句中悟出所暗示的范围和方向,又要求在原句(或段)所限制的范围内尽量地发挥。
这种题型既可以考查考生把握理解现有的语句的能力,也可以考查运用语言的能力。
扩展语句试题虽然在高考卷中偶有涉及,但此类题目答案的灵活性又决定了它的考查频率在低位徘徊。
一、扩展语句的一般原则1.强调话题意识。
高考语言表达题,是有一定的中心的,强调话题意识,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而不能游离中心。
2.符合具体语境。
就考题来说,题干包含着语境,试题所给的材料,也包含着一种语境。
一般说来,语境对语言表达起限制和补充两种作用。
考题所提供的语境,更多的是限制作用。
3.建立表达意识。
所扩写的一段话要注意叙述角度一脉相承,语势一气贯通;在句式、结构、风格等方面与上下文和谐一致。
二、扩展语句的考查题型针对扩展语句的设题形式,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考向(一)连缀词语型连缀词语就是要求考生根据命题者提供的若干词语,想象在某种语境中可以顺理成章地嵌入这些词语或者是这些词语中的某几个词语。
考生解答词语连缀型扩展语句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审清题目要求,尤其要注意那些明确、具体的要求,每一项要求都不能遗漏;2.明确词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寻找解题的突破点,即设定合理情境。
“境”可以是一段描写,一种心境,一点说明,一种见解,一番感慨,一种哲理;3.通过添加成分或穿插恰当句子组合成一段话,连缀词语,只要能顺理成章地嵌入指定或选定的词,便符合要求。
典例 1 把下面四个词语连缀成一段话。
要求:表达意思完整,中心突出;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80个字。
苍穹星星云雀歌唱【规范解题】第一步,审清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分析词语,运用描写。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压缩与扩展( 2)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压缩与扩展( 2)](https://img.taocdn.com/s3/m/e200eb4ce2bd960591c6774b.png)
⑤ 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
用箸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
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 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2)下定义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整合信息的能力和 调度语言的能力,难度不大,只要细心排列语序, 弄清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会迎刃而解。
(或具有很强猎奇心理,对历史缺乏兴趣。)
第三方面:满足于传统,忘记了开新。(或阅 读过于功利,影响年轻一代。)
用“……使……”这句句式概括下文说到的与气候有关的 各种因素及其对世界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不超过25个字)
19世纪以来,世界平均气温已经升高0.7摄氏 度。研究显示,温度升高会使作物产量减少。在 低纬度地区,气温即使升高1~2摄氏度,都有可 能导致作物减产。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候较为凉 爽,如果气温升高3摄氏度,再加上空气中二氧化 碳含量高,倒有可能增加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可 是这些地区由于降雨方式的改变和污染造成普遍 缺水,就使得这点好处荡然无存。此外,燃烧矿 物燃料产生的污染物与光发生作用在地球表面生
压缩语段之二—概括类
方法提示:把事实压缩成论据,首先 要关注材料所描述的 ,抓住基本的
;其次 忽视用来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的景物描 写,省去刻画形象的语言、动作、心理、 肖像等细节描写,
【练习巩固】请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
上,将下面一则手机短信压缩到15字以 内。
我正在车上,环境嘈杂,通话不 方便。9点到达目的地。等我到了目 的地,会给你打电话,你也可以给我 打电话。
新闻类语段压缩:
考查方式
一句话新闻 概括新闻要点(一般按要求概括要点) 拟定标题 拟写导语
解题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拟写新闻导语
导语一般在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要将新 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概述出来。
新闻导语一般包括: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消息发出地 名称+③消息发出时间+④主体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 的必要)条件或原因+⑥主体事件的简要过程+⑦主体事 件的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如果试题材料不包括 ①②③的相关内容,①②③可进行舍弃;④⑤可互换位置; ⑥中的过程要完整,如果字数要求很严格,可以用主体事件 名称带出过程。
2 请根据下面的一则新闻材料,拟写导语,不超过 30 个字。
《四川日报》讯(记者王成栋) 2019 年 4 月 29 日,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天,“丁丁”“如意”两只大熊猫,先从中国大熊猫 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出发赶往成都双流国际机 场,然后搭乘俄罗斯航星航空公司派出的专机直飞俄罗
下定义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 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这种题型一般是为考生提供一个 详细完整的信息材料,里面包含一个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 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
下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就是把概念所反 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揭示出来,表达上一般用“被定义概念 (种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的形式。
1.拟写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提挈全篇,浓缩文意,是新闻的“眼睛”。拟 写标题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 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不必拘泥于新闻要素是否齐全, 往往不需要时间、地点。因为标题下有具体内容,故只要 求两个必备要素:主体(人物或单位或事物)和事件。
1 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 《人民日报》西安 2019 年 5 月 7 日电(记者张丹华) 陕西省政府 7 日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
3.整合信息,合理表达
把 被 “ 定 义 者 ”“ 种 差 ”“ 属 概 念 ”, 用 “是”“叫”等这一类连接词连接起来,使之符合“被定 义概念(种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的表 达方式。整合后的句子要做到排序合理、语句通畅,不能 改变原意,也不能出现语病。
总之,做“下定义”题,掌握以上步骤是必要的,但考生 的筛选信息和变换句式的能力则是基础和关键。
1.把握语段中心
任何语段,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的,要读懂语段是 围绕什么展开的,即语段的陈述对象是什么。陈述对象即 关键词之一。记叙类语段抓叙述的对象(人、事),议论类语 段抓中心论点或中心话题,说明类语段抓说明对象。
2.明确与陈述对象相关的内容
关注语段中介绍陈述对象的内容,比如对其定义、特 性的阐释,或者以其为中心谈论的其他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抓住新闻主体提及的报道对象 (“丁丁”“如意”两只大熊猫)、报道事件[“丁丁”“如 意”离开四川(或“成都”),启程前往俄罗斯莫斯科动物
园],然后按要求作答即可。
[ 答 案 ] 大 熊 猫 “ 丁 丁 ”“ 如 意 ” 离 开 四 川 ( 或 “ 成 都”),启程前往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
斯。中方派出饲养员和兽医随行照顾,直至两只大熊猫完 全适应莫斯科动物园的生活。
为迎接两只大熊猫的到访,莫斯科动物园按照中方专 家的建议改造了大熊猫馆。大熊猫馆包括两个室外运动 场、两个室内运动场及专门的食物调制间、竹子保鲜室、 监控室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保证大熊猫吃到可口食物,莫斯科动物园与
我省竹子、竹笋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从我省空运新 鲜竹子、竹笋到莫斯科。
3.拟写一句话新闻
拟写一句话新闻,主要抓两点:一是充分利用新闻的 导语。导语如果满足了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等方面的要求,只需对其进行适当压缩就可以写成一句话 新闻。二是整合新闻主体信息。有时候,新闻的主要信息 在导语中并不呈现,在新闻中也没有明显的层次表现,这就 需要我们认真结合新闻主体的具体内容,标出新闻的内容 要点,再根据新闻“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的 要求,对内容要点进行整合。其思路可概括为:何人于何 时在何地做何事,怎么样。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面面 俱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要保留的是“何人做何 事”。
3 请把下面的一则材料压缩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40 个字。
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烛辉煌,游人惊 叹声不断,自从 94 年前化身为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一次 在晚间开放。故宫宫墙被红灯笼装点得熠熠生辉,伴随着 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和京剧的演出,伴随着名画《千里江 山图》被投映到宫殿屋顶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 被大规模点亮。故宫博物院票务系统也开通了预约免费参 观抢票活动,预约门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这是故宫首次 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此举让 600 岁的故宫变得更 加年轻,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
“压缩语段”要求把一段话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 信息提取出来,归纳概括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言表达形 式。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综合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新闻压缩
新闻类压缩语段题旨在考查辨识、筛选、提炼所给新 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 语言表达技能题,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点,体现了多方面的 能力,并且较好地反映了高考命题贴近时代生活的走向。
[答案]己亥年正月十五(或“元宵节”)故宫(或“紫 禁城”)首次在晚间被灯光装点并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
4.概括新闻要点
新闻要点和一句话新闻有所不同,它比一句话新闻要 详细,包含的信息要点更多;除新闻的要素外,原材料中其 他内容要点也应在字数允许的范围内被概括出来。概括信 息要点时,可根据新闻材料的内容和试题所限定的字数来 确定概括的详略程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则新闻共 4 句话,首句是导语,介绍新闻的主
要内容,即:2019 年 4 月 21—28 日(时间),第 55 届世乒赛 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人物/对象+事件)。第二句分别介 绍了赛事取得的成绩,没有主次;第三句由“包揽”“全 部”“取得全面胜利”等词可知强调中国队包揽 5 枚金 牌(结果);第四句在最后单独介绍男单球员马龙的成绩, 强调了此次赛事的其中一个关键信息:马龙成为 50 多年 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结果)。
序列。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226
万老区人民从此告别绝对贫困,走上了奔向全面小康的幸 福大道。
延安是革命老区,同时也是一个贫困面较大的经济欠
发达地区。近 4 年来,中央和各级财政累计向延安投入扶 贫资金达 62.5 亿元。延安精准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 生态扶贫等“八个一批”工程,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
施策,有力助推了当地告别绝对贫困的进度。
如今的延安,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 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区人 民信心十足,正为开创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而接力奋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拟写新闻标题时,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可在导 语中筛选相关信息,因为导语是对新闻主体的高度概括; 没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应在新闻主体部分筛选相关信息。 分析这则新闻,第一段为导语,抓住新闻的报道对象“延安 市延川、宜川两县”,事件“退出贫困县序列”,再从事件 的意义“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 “走上了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最后对此进行深入 提炼即可拟写出答案。拟写答案时,要把握关键词,尽可能 采用原文中负载重要信息的词语来组织答案。
[答案]关键信息:①2019 年 4 月 21—28 日;②第 55 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③中国队包揽 5 枚金 牌;④马龙成为 50 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提取关键词
关键词指的是能体现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中心概 念的词语,一般放在文段的前面,让读者了解文段的基本内 容。提取关键词主要考查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 能力。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善于 运用恰当的词语表达。提取关键词,要注意三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抓住题干中“一句话新闻”的
要求,从时间、对象、事件等方面筛选关键信息,具体如下: 时间——己亥年正月十五(或“元宵节”)。 对象——故宫(或“紫禁城”)。 事件 1——首次在晚间大规模点亮古建筑群。 事件 2——首次在晚间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 然后将其整合成一句简明、通顺、流畅的话即可。
例:记忆是我们过去的生活实际中认识过的事物或 做过的事情在我们头脑中遗留的印迹。 该定义中,“记 忆”为“被定义概念”,“印迹”是比“被定义概念”外 延大一级的“邻近的属概念”,而“我们过去的生活实际 中认识过的事物或做过的事情在我们头脑中遗留的”则 是“记忆”区别于其他“印迹”的特有属性,也就是“记 忆”与“印迹”这个“属概念”下其他“种概念”在内涵 上的差别,即“种差”。
解答“下定义”题目的步骤:
1.分析材料,确定“属概念”
下定义时,首先需要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 念”大一级的概念,即“属概念”。如果提供的材料中没 有恰当、现成的“属概念”,就需要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 确定“属概念”。
2.筛选信息,分析“种差”
所谓“种差”,是某事物不同于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是“种概念”在这个“邻近的属概念”下面同其他并列的 “种概念”之间的本质差别。这一步骤中,既要准确筛选 语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不缺失,又要归纳相同信息, 删除重复或冗余信息,保证语句简洁。
4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 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5 个字。
2019 年 4 月 21—28 日,国际乒联第 55 届世界乒乓球 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 /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 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 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 5 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 4 比 1 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 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 50 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 单三连冠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