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2012-12-21 09:54:45)

标签:教育学习杂谈分类:职业教育研究习作

制定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个大的方面进行构建,统筹考虑学院发展内外部环境,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人才培养能力

人才培养打造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外在形式。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名师与师资数量、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数量、高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等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成果等。

1.名师与师资数量

名师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在长期的教书育人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专家、模范、表率的特点,是某个专业方面的领军人物或在某一方面有一定造诣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主体,学校的师资结构应趋于合理,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双师型”教师比例以及企业经历或锻炼年限。

优质教学团队: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数量以及培养机制。

名师工作室:有明确的定位,吸引高层次专业人员或高技能人才从事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或者技术研发等。

2.人才培养规格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3.人才培养质量包括企业评价、一次就业率、就业企业的规模,就业的区域。

4.人才培养数量主要体现为在校生规模上。

5.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结果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结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公正、客观地评价了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的高低,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及整个社会来说其影响是巨大的。

6.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成果这是反映一所高职院校教学水平及学校改革与发展成绩的指标。

(二)科学研究创造力(专业建设的竞争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我们党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时期,如果说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基本的生命线,那么科学研究创造力应逐渐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与关键。特别是与企业的合作中,科技创新更能够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中与其他高校竞争并保持自身的优势,要以专业建设、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为龙头,提升学校的竞争实力,对于

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一指标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大学产业园,科研团队数量或者科研骨干教师数;成果获得省市科学技术奖,获得国家、省、市自然科学奖数目,获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奖数目,三大检索论文数,核心期刊论文数,科技成果转化率,获得国家专利数量,每年度与本科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合作的成果数量;年科研项目数与科研经费到帐数,学校支持的科研专项经费;学院学术讲座级别、重大课题结项报告会及学术交流会数量,与地方主导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区域和行业品牌专业、区域内唯一专业等。

(三)社会服务贡献力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职能之一,高校中的教授与专家应成为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思想库,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应是为地方经济和发展服务的主要力量,专业设置应与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主导产业相吻合,科学研究应针对地方工业企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开展工作。这一指标的要素有: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签约)率、教授挂钩服务企业数/学校教授人数、与地方企业合作科技创新研发项目数,参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咨询与决策及设计方案、产学研范围及比例。(四)资源环境整合力

资源整合应紧紧围绕学院发展的战略目标,首先要明确学院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从而确定办学的理念、思路、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规格、管理模式等,要有效地整合现有的资源,使资源高效地转化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根本。这也是高职院校凝练核心竞争力的前提。这一指标要素有:事业经费,社会筹集资金、来自社会各界捐助,横向课题到帐经费,整合科研创新人员级别及数量,各类国际、国内、地区性竞赛获奖数,第一志愿报考录取率,一次报到率,政府相关部门的相关政策、专项扶持资金数量,参与合作的企业数量及参与度,是区域职教其团或职教园区的牵头单位,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数量,毕业生评价等。

(五)组织管理创新力

组织管理创新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中的一种竞争潜力,是难以测量的,是隐含的,表面上一时难以表现出来的,但组织管理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能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及办学效益的最大化等能力建设上。这一指标要素有:办学理念、定位、思路准确、管理机制的合理性、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校级领导班子及中层管理者的学历水平、每年参加的业务学习培训数量、执行力和创造力;校园信息化水平;(45岁以下)教师比例,师资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带头人水平及数量;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招生均分、生均在校投入。

(六)文化传承能力和影响力

校园文化是指围绕学院教学中心工作所建立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制度体系、知识符号、语言习惯、建筑风格等的集合体。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培育与构建制度文化、学术文化、校园文化,可以增强校园文化的渗透力,可以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充分激发高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文化氛围中,它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中的活力,具有深刻的内涵,是学院组织力的灵魂及创新力的源泉。这一指标包括:带有企业文化精神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相关课程;文化节、体育界、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次数,文化讲座、论坛、学术报告会级别及数量,与企业合作的文化活动数量,与省内外兄弟院校进行文化活动交流的次数;展示宣传学校的稿件级别及数量,与学院合作的新闻媒体级别及数量,学院有统一的形象标识;学校教学环境设计是否体现真实的工作环境,数字化校园建设能实现的功能(数字化图书馆、办公自动化、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有特色鲜明的系(部)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科技文化、学术文化)等。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基础。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竞争力评价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在建立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多目的性原则。

(二)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很多,它们之间有很多因素是相互影响的,甚至存在交叉、重复的,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一个约简的过程,这样才能有利于对其权重表1:高职院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客观的分析。

表1:高职院校高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