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执行力——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21 0 2年 7月
重 庆 电子 工程 职 业 学 院 学报
o r lo o q n n  ̄ fEl c r n c u na fCh n ̄ i a Co e e o e to i
Vo . 1 N O. 1 2 4 l1 2 2 u . 01
格转 型 而来 . 行 主体 的整 体 水平 和 一些 老牌 本 科 执 院校 相 比相 对 比较 薄弱 .在执 行方 案 的过 程 中 . 因 自身 能 力 和工作 态 度 等 问题 . 执行 标 准尺 度把 握 不
学校 的决 策 通过 层层 传 递 .不 仅 降低 了工作 效 率 .
往往 具体 到 基层 时 . 策 已走 样 。一 件事 情几 个 部 政
理 . 响 了执 行 的效 果 。 影 1 机构设 置缺 乏科 学性 . . 2 职责 不清 随着 高职 院 校规 模 的扩 大 . 了原 有 的 岗位 体 除
么宏 伟或 高校 组 织机 构 多 么科学 合 理 . 都无 法 发挥 作 用 。 因此 . 执行 力是 高校 的核 心竞争 力 。
执 行力 是 目标 与结 果 之 间不 可缺 失 的一 环 . 是
准, 出现 执 行 速 度 慢 、 定 的 目标 计划 或 出 现延 误 制
组织 能 否实现 预定 目标 的决定 性 因素 。执 行是 各类
组 织 在 一 年 3 5天 里 最基 本 的 常态 . 行力 . 以 6 执 可
或 在工 作过 程 中不 了了之 : 目标计 划 在 执行 过 程 中
果没有执行 力或执行 力欠缺 、 不到位 , 无论战略谋划 多么宏伟或 高校组织机构 多么科 学合理 , 都无 法发挥作 用。 关键 词 : 行 力 ; 执 高职 院校 ; 心竞争 力 核
浅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
[ 中圈分类号】 G 4 68
【 文章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04 (0 1 5 00 — 3 6 150 2 1 )0 — 19 0 '
A if ako au t nS se o r mp t v f t n l i t Bre l nEv lai ytm f T o Co e Co ei e i a l i t o Na o P o
[ y r s ntnl epoh hro tn clg; rc ptv;apsuu ;l c Ke wod 】 ao- vliti evci ao eec e m etecm u hre l  ̄ i e l g aol o o i i c e oe g
m nai ; a ao t etbi el tnye l v ui s m y t s
带来持续竞争优势 的核心能力。
培养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 ;推进高考选拔制
度 改 革 ,开 展高 职 院校 单独 招 生试 点 ,获 得广 泛 的社 会 支 持 ; 持 服 务 宗 旨 , 化社 会 责 任 , 高 了 服务 地 区经 济 社 坚 强 提 会 经 济 发展 的能力 ; 开展 对 口支 援 。 大跨 省 招 生 , 动 优 扩 推
第 1 卷第 5 1 期 21 年 1 0 1 0月
湖 南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 AL oF HI N 卫 I s R P m 0 RN 7 NA N 『T Y oL 唧 C
Vo. 1 No 5 11 .
O t 0 l c .2 1
浅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
李 怡 ’ 曾新洲 。
(. 1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长沙 400 ;. 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 1282 长 湖南 长沙 400 ) 100
高校英语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十个指标
高校英语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十个指标前言竞争是存在于物种和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便在激烈的、互为排他性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竞争者在激烈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状态,我们称之为竞争力。
大学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一所大学在竞争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独一无二的能力,是吸引、争夺、拥有、控制以及创造社会价值,并为社会提供知识、人才、服务的能力,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
不同高校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同一所高校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
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正式颁布,“复合型人才”一词第一次在教学大纲中被提出,围绕“英语+专业(或者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近年来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的热门话题。
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在高校外部,全国几百所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高校的英语专业似乎都采取类似的模式。
在高校内部,许多准英语专业(商学、国际贸易、法律、电子商务等)也不断加大英语教学内容的分量和难度。
高校管理者、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都想知道这些英语专业和准英语专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不同阶段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总结出十大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并探究这些变化中存在的内在规律以及发展趋势,从而为高校英语专业未来的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比较成熟的五大核心竞争力指标(一)基本的五项技能1978年,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外语学院、综合大学英国语言文学专业以及高等师范英语专业的教学计划,明确培养规格是:使学生具有准确的听、说、读、写、译英语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汉语写作能力。
30年过去了,不论人才培养方向是语言、文学、商务还是翻译,这五项技能都只能不断加强而不能削弱。
尽管如此,在相当长时间内,翻译和汉语并没有得到同等的重视。
专家认为(戴伟栋:68),这五种技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立身之本,最好地体现了外语学科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也是低年级阶段主要的言语训练模式:1.内容浅易。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研究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其定义、分析、提升策略、评价指标和对学校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研究发现,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教学质量、实践能力和行业合作关系等方面的优势。
针对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并设计了评价指标来衡量其竞争力。
总结了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本研究将有助于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提升自身竞争力,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定义、分析、提升策略、评价指标、影响、重要性、发展建议、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息息相关。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变革的加剧,产业学院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增加,高职院校产业学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当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产业学院的角色也逐渐由简单的人才培养转变为与产业结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具备了核心竞争力,产业学院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其优势和劣势,提出有效的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深入探讨其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分析其竞争力的来源和构成要素,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提升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评价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可以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推动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2 1年9 00 月
1 、你对专业与课程 的设置 能力与创新。我们现
在的职业高校很多 的专业和课 程是不适合 的 ,那么你 培养 出来的产品肯定是不行 的 ,你这个专业本身就不 对路 ,培养出的人才肯定有 问题 。所 以第一大要素学 校对专业 课程的设置能力 与创新怎么样 。
陈继权董事长是我 的好朋友 ,他们 就是 为高校生产各
种模拟的平 台等等 ,教学手段平台的创新要适应实 际
的产品没人要 。因为现在中 国没有其他替代产品 ,只
来 ,它需要具备 哪些核心 的功能 ,具备 哪些产 品的增
值 服务 。这些 就是 非 专业技 能 的 内容 ,这 些 内容我 认 为包括 学 生 的职业 道德 、沟通 能力 ,因为他 进入
社会需要沟通 ,怎样融人社会 的能力 ,包括他 的人文
有一体 化 的 ,基 本上 是 国有性 质 的 ,在 生产 上是 垄
断 的 ,没有 竞争 。即使所 谓 的 民办 大学 ,也 受教 育 部控制得非 常严格 ,这就是 我们今 天论坛要探讨 的问 题 ,也就是说 摆在我们 面前的 ,在 未来5 、1年 、 年 0 2 年 ,教育改革 的终极 目标是怎样使大学 生产 的 “ 0 产
素养 、心 理心 态 的健康 。现 在很 多年 轻人 进入 社会
后 ,不知道怎么融入社会 ,所 以现在有所谓8 后 ,很 0
难管 ,9 后可 能更 是一 个挑 战 。人是 一个 隐性 的动 0 物 ,你 进入 社会 不仅 需要 技 能 ,还 需要 非技 能方 面
的因素 。
品”对 路 ,受 市 场 的欢 迎 。这 就要 了解 我们 的 “ 产 品”应该具备什么样 的功能 、什 么样 的内容 ,才 受市
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要素及培育路径
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要素及培育路径[摘要]面对未来的竞争,高职院校必须解决构建核心能力的问题。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层次及要素,然后指出高职院校应当对自身的竞争力进行识别与评价,最后重点分析了培育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路径我国高职院校经过近几年跨越式的发展,已达到一千多所,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高职院校在实现了规模与速度的发展之后,面临着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之间以及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之间的竞争。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许多高职院校都在寻找和培育自身的竞争力。
王前新教授率先提出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观念,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难以被他人所模仿和替代的一种基础性能力,是一个坚实的平台,是高职院校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是竞争力各要素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本质的部分。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应当如何识别和评价,又该如何培育,本文基于此作了一些探讨。
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层次及要素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拥有的内外资源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等角度分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构建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现有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
现有的竞争实力主要包括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条件、专业(群)建设、产学研结合、课程建设等要素;竞争潜力则包括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领导团队、管理机制、学校文化、资源整合能力等要素,竞争潜力要素更能为高职院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现有竞争实力的各个要素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建设和重点实行改革的方面,它决定了高职院校现有的办学优势,体现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硬件”层次。
竞争潜力的各个要素则关系到高职院校未来长期的竞争力,它深刻影响和制约了核心竞争力“硬件”的发展,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软件”层次。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软硬兼施”,对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来讲,核心竞争力的“软件”才是“核心中的核心”。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高 职 教 育 能 与 日新 月 异 的 经 济 发 展 相 适 应 , 进 其 健 康 促
可持续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个 企业 要想 在经 济大 潮 中站稳 脚 跟 , 必须 有 自己的核 心 就
竞争 力 ; 职 院校 , 临如此 激 烈 的竞 争 环 境 , 想 在 优胜 劣 高 面 要 汰 的社会 上立 足 , 须拥 有 自己 的核 心竞 争力 。 必 竞 争 中 , 多 高 职 院 校 茁 壮 成 长 , 是 , 职 院 佼 的 许 但 高 快 速 发 展 并不 意 味着 它 具 有 持 续 发 展 的 动 力 和 能 力 。 相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教 育 学 研 究
随 着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逐 步 成 熟 , 校 不 知 不 觉 高 地 融 入 竞 争 的环 境 , 识 到 竞 争 的 激 烈 , 心 竞 争 力 则 是 认 核 伴 随 知 识 经 济 而 产 生 的 一 个 新 概 念 , 传 统 意 义 上 竞 争 是 概 念 的深 层 次 发 展 。 自 19 90年 美 国 著 名 学 者 Pa a d和 r l ha H m l 哈佛 商业评论 》 a e 在《 上发表《 企业 核心竞争力 》 T e ( i l cr cm eec fh o oa o ) 文 , 出这 一 概 念 以 oe o pt eo tecr rt n 一 n p i 提 来 , 方 一 大批 学 者 紧 随其 后 , 别 是美 国麦 卡 锡公 司研 究 西 特
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建构
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建构[摘要]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指高等职业学院在高职教育竞争中获取的可持续生存和具有发展优势的核心能力。
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加强师资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结合自身优势和周围环境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在构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的关系、创新与特色的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建构途径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含义核心竞争力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该理论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互补系统。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泉,其特点是独特性和难以模仿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面向一线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所以,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以提供优质教育产品或服务为目标,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为核心,在对资源、能力和知识等要素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而使学校内在的一般竞争力提升,并形成对学校发展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它的关键应该是形成学校在竞争中的独特能力,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独特的价值和效益,从而形成竞争对手在较长时期内难以超越的竞争力。
高职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学院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同类高职学院简单仿效的,能给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带来价值,创造双赢乃至多赢的独特能力。
其带来的竞争力超越了具体的专业和教学方案,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将院校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整体实力的对抗。
“双高”建设中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及其指标体系构建
12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提出,到2022年,“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1]。
随后,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提出:“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2]。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其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是共生互赢、相依相存的紧密关系。
当前,中国现代化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展现出极强的空间区域化特点,类似产业在某个区域呈现叠加式的集聚,由此诞生了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现象已经逐渐成为提高某区域社会市场竞争力的新动力[3]。
“高水平专业群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构建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高水平高职学校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集中体现”[4]。
在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进程中,高职院校除了注重专业建设与发展,更应突出特色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这不仅可以有效对接地方产业集群、产业链的需求,更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本研究试图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意义、原则、核心要素及其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作者简介宋志敏(1961- ),男,开封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开封,475000)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大项目:地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17SJGLX166),主持人:宋志敏“双高”建设中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及其指标体系构建宋志敏摘 要 高职院校创建专业群不但能够准确对接地方产业集群,适应地方产业链的各类需求,而且也是高职院校提升高质量人才培养供给的有效性、培育学校特色、凸显教学优势以及提高学校社会服务水平的关键策略。
基于AHP的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B * i, 按 下 式 计 算 : C产 ∑ BC (= , … … , iC j 可 B j l 2,
r 。
组 合 权 重 系 数 描 述 了 C 层 各 因 素 相 对 于 A 层 的优 先 顺 序 , 而 作 出 决 策 。 从 f 1 职 院校 核 心 竞 争 力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分 析 二 高 1建 立 高 职 院 校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采 用 多 层 次 权 重 分 析 决 策 方 法 . 高 职 院 校 把
一
正 。
四 是 组 合 权 重 系 数 的 确 定 。将 措 施 层 对 准 则
层 的 权 重 及 准 则 层 对 目标 层 的 权 重 进 行 综 合 . 最 终 得 出措 施 层 对 目标 层 的权 重 。 即 由 判 断 矩 阵 求 得 B层 各 因 素 单 权 重 系 数 为 B, 层 各 因 素 单 权 . C 重 系 数 为 Ci 则 C 层 各 因 素 的 组 合 权 重 系 数 为 . ,
假 如 要 确 定 相 对 重 要 的元 素 ( 目标 ) 有 m 个 : A1A , Am , 它 们 进 行 逐 对 比 较 , 按 上 述 标 度 , 2… 对 并
核 心 竞 争 力 评 价 体 系 分 解 为 三 个 层 次 : 且标 层 A 为 高职 院校核心 竞争力 评价 指标 体系 。准 则层 B 分 为 4个 部 分 : , 教 学 与 科 研 竞 争 力 , : 人 B 为 B 为 才 队 伍 竞 争 力 , 为 资 源 竞 争 力 , 4为 管 理 竞 争 B 力 。政 策 措 施 层 C 分 为 1 0个 部 分 : I 建 立 和 健 C为 全 高 职 院 校 学 生 培 养 体 制 ; 为 产 学 合 作 , 建 立 C 批 优 势 明 显 、 特 色 鲜 明 的 产 学 合 作 基 地 ; 为 C 以 地 方 经 济 建 设 需 求 为 导 向 . 强 化 特 色 专 业 建 设 , 展 优 势 学 科 ; 加 强 实 践 教 学 , 善 教 学 发 C 为 完 质 量 保 证 体 系 。提 高 教 学 水 平 ; 优 化 师 资 队 C 为 伍 结 构 。加 大 师 资 的 培 养 力 度 ; 完 善 二 级 管 C 为 理 制 度 和 内部 控 制 制 度 , 低 成 本 , 高 效 率 ; , 降 提 C 为调 整 学 校 的科研 结 构 、 模 。 高科 研 投 入 和 规 提 产 出 比 ; 。为 积 极 推 动 人 才 管 理 体 制 和 机 制 创 C 新 , 善 高 层 次 人 才 的 引 进 、 聚 和 培 养 机 制 ;9 完 集 C 为 加 强 科 学 决 策 和 民 主 管 理 建 设 . 挥 专 业 委 员 发 会 以及 专家 决策 咨 询 、治教 治学 方 面 的作用 ; C加 为 加 大 科 研 奖 励 力 度 . 动 教 学 科 研 人 员 科 研 积 调 极 性 . 现 科 研 管 理 方 式 由 过 程 管 理 向 目标 管 理 实 转变 。 根 据 上 述 分 解 出 的 三 个 层 次 绘 制 出 高 职 院
高职教育院校评估指标体系
严要求。
3.规范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规范性是指被评估院校应当遵循高职
教育办学的基本规律和教育部已经出台 的各项规定要求; 创造性是指各院校要在满足基本规定 的框架下,能够开拓创新,办出特色。
4.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
学校自评是学校正确认识评估工作和 内涵要求,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以评促管”的重要过程;
养出各种高质量的人才上,最根本的标准是要
培养出国家建设需要和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二、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认识
1.高职教育本质是职业教育 职业是人们获得生存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就是要使得学生能够有一技之 长,要有谋生的手段,它与素质教育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高职院校重点是培 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道德和修养。
专家评估是在学校自评基础上,对照 评估体系进行全面检查和分析,做出符 合客观实际的判断。
5.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
静态评估是在尊重学校的历史和现实 状态,对照现行的评估标准作出的评估 判断;
动态评估是遵循“评估标准”制定后 的各项文件要求,更加重视其与时俱进 的状况,重视其发展的进步程度和今后 的改革发展趋势。
五、评估结论标准
评估标准给出的是A、C两级,我们主要讲 解的是C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 的为D级。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 不合格四种。在逐项具体评判时,特别是定性 项目,要经过专家组集体讨论,初定等级范围, 然后依据优秀:4.5~5分;良好:3.5~4.4分; 合格:3~3.4分;基本合格:2.5~2.9分;不合 格:≤2.4分的赋分区间赋分。各位专家赋分相 加后乘以权重数,得出该项目的分值。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论高职院校领导班子的核心竞争力
导班子创 造力 的体 现 。
二 、 职 院 校 领 导 班 子 的 凝 聚 力 高
创新 能力 。 话说 :火 车跑得快 , 俗 “ 全靠车 头带 。 领 导班子建 ”
高职 院校领 导班子要 想具有 核心竞 争力 ,就要 在领导
设 对高职 院校 的发展起着举 足轻重 的作用 。那么 , 高职 院校
一
学 院发 展 的路径 , 是结 合 学 院实 际情 况 的创造 、 才 创新 , 而
不是 纸上谈兵 . 夸其谈 , 夸 以至于让 领导 的指挥 凌驾 于学 院 实际 发展之 上 。只有 结合实 际 的发展 思路才 能真 正为学 院 谋求 生存 之道 。从 学院 的优势 专业 、 打专业 人手 , 主 摒弃 学
展 的 方 向 , 关 系 到 高 职 院校 的 生 死 存 亡 。领 导 班 子 中 的各 也
院上 下才能 团结 一致 , 谋发展 。大家才能 团结 在这样一个 共 领导集 体 的周 围 , 齐心协 力 , 了共 同的事业努 力 。 为 其次 , 注重领导 班子 的表率作 用 。一个领 导班子是否具 有凝 聚力 ,要 看是 否做到 了表率 。能不 能让 大家从 心里尊
就能 团结 同志 , 提高 自身 的凝 聚力 。
三 、 职 院 校 领 导 班 子 的领 导 力 高
变 得 没 有 活 力 , 致 失 去 竞 争 力 。领 导 班 子要 从 最 基 本 的理 以 论 开 始 学 习 .扎 实 的 理 论 功 底 是 一 个 领 导 班 子 创 造 力 的 源
谐 相 处 , 家 为 着 同 一 个 目标 努 力 . 能 为 学 院 带 好 头 , 大 才 全
首先 , 提高 高职 院校领 导班子 的创 造力 , 要从 领导 班子 的思想建 设人手 。思想建 设一直是 领导班子 建设 的关键 , 只 有 领导班 子从 思想上认识 到了 自己该做 什么 , 才能 真正把工 作 落到实处 。高职 院校 的领导班子要认识到高职院校处 于发 展 的关 键时期 、 争 的最前沿 , 何领 导关 系到 高职 院校发 竞 如
武书连 高职院校排名 指标体系
武书连高职院校排名指标体系
武书连的高职院校排名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新生质量:衡量新生入学时的质量,包括高考成绩、自主招生情况等。
2. 教师创新能力: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术成果、专利等。
3. 科研总分:综合评价学校的科研实力,包括科研项目、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
4. 择校顺序:综合评价学校的整体实力,包括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毕业生就业率等。
以上是武书连高职院校排名的主要指标体系,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对高职院校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为考生和家长选择学校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培育
高 职 院 校 培 育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途 径 , 于 增 强 我 国 高 对 职 院 校 的 竞 争 实 力 ,பைடு நூலகம்造 竞 争 优 势 , 进 其 健 康 可 持 创 促
续 发展具 有 十分重 大 的意义 。
一
高 素 质 应 用 型 人 才 。 2 0 年 l 月 《国 务 院 关 于 大 05 O 力 发 展 职 业 教 育 的 决 定 》 是 明 确 指 出 : 实 科 学 发 更 落
展 观 , 发 展 职 业 教 育 作 为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重 要 基 把
、
高 职 院 校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内涵 及 其 特 征
摘 要 : 高职 院校 核 心 竞 争 力 是 指 高 职 院 校 在 高 等 教 育 竞 争 中 获 取 的 可持 续 生 存 和 具 有 发 展 优 势 的 核 心 能 力 , 有 独 特 性 、 具 价值 性 、 部 性 、 展 性 、 以 模 仿性 和 难 以 替 代 性 等 特 征 ; 构成 包括 管 理 能力 、 养 能 力 、 发 能 力 、 新 能 力 、 局 延 难 其 培 研 创 市场 能 力 和
相 似 , 此 , 们 可 以用企业 的核 心竞 争力 理论 来研 因 我 究 高 职 院 校 的 发 展 问 题 。一 般 认 为 , 职 院 校 的 核 高
等 方 面 存 在 的缺 陷 还 无 法 适 应 当 前 的 社 会 环 境 。 高
职 院 校 要 想 自我 突 破 , 更 激 烈 的 竞 争 中 制 胜 , 何 在 如 培育 和提升 核心竞 争力 就成 为摆 在 高职 院校 管 理者
高职院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
第1 5 8期
高 校 图 书 馆 工 作
2 0 1 3年第 6期
【 事业 ・ 管理 】
高职院校图书馆核 心竞争 力评价指标的权 重设 置
●王 涛 ( 江 苏 经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南 京2 1 1 1 6 8 )
[ 摘 要] 权重作为核 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 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是综合评价 的重要 信息 , 也是 评价指标
具 有很 强 的兼容 性 , 与德尔 菲法结 合使 用时 , 为一些
模 型包 括 3个 层次 : 目标 层 、 准则 层 和指标 层 。高 职 院校 图 书 馆 核 心 竞 争 力 评 价 体 系 层 次 结 构 图 见
图2 。
2 . 2 构造判 断矩 阵并计 算
通 过 各层 次 中各 因素两 两 比较 的方 法 , 确定 各
图书馆 核心 竞争 力 受 到业 界 广 泛 关 注 , 在 于它
础, 为高 职 院校 图书馆 核 心 竞争 力 的评 价工 作 开辟
了新 的思路 。
2 采用 A H P法确 定元 素权重 的流 程 首 先采用 A H P法 找 出解 决 问题 涉 及 的主 要 因
不仅体现出一种综合 能力 , 也促使图书馆不断增强
对 高 职院校 图书 馆竞争 力指 标体 系进行 了设计 和相 关分析, 建 立 了指 标 体 系 模 型 _ 1 j , 进 而 从 方 法 和具
体 环 节上 , 深入 、 系统 地 进 行 了研 究 , 由此 得 出 的结
菲法 ( D e l p h i ) 确 定 评 价体 系 的层 次 结 构 ¨ 2 』 , 以此 确 保 评价 层面 与指标 高度相 关 、 各 评价 指标相 互独 立 ,
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探究
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探究【摘要】学生综合素养水平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对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工作中存在的宏观的顶层设计不够完善、评价标准与考核指标不够完善、运用信息化手段不够充分等问题,具体阐述了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最终提出了以大思政环境为基础做好顶层设计、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制定差异化的综合素养评价指标和依托信息化手段将评价指标落细落实等解决办法。
对丰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对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综合素养的水平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特别是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的构建,对丰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教育领域学者围绕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的研究层出不穷,基本肯定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在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在不同时期也面临这不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的意义(一)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丰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从品德健康发展、学业学术发展、就业职业发展和实践能力发展四个方面为抓手着重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从个人发展规划等89个维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调整学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养评价指标,不断丰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最终实现学生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从而提升全面发展水平。
试论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试论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摘要]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战略管理学最前沿的主流学派,也是企业界普遍认可的战略思想。
高职院校引入核心竞争力理论作为管理理念,可以从教育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外部合作创新等方面入手,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教育理念创新管理创新一、核心竞争力理论溯源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融的最新、最高成就之一。
大多数企业把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成功的法宝。
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英国经济学家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的论文中率先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
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
”核心竞争力可更详细地表述为,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而独具的,能够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长期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富有战略价值,不仅能提供顾客看重的价值,也为企业带来较为长期的超额利润)、局部性(企业在某一局部产品或服务或过程上具备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特别优势而确立的竞争优势)、延展性(企业的一种基础性能力是其他各种能力的统领,可使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领域发展)、独特性(企业所特有的并且不易被模仿的能力)、集合性(企业经过整合后的能力)和时间性(指企业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培育和发展,以维持或扩大核心竞争力,缩小与竞争对手之间的领先差距)等六大特征。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定义为:高等职业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高等职业院校内质中而独具的,能够支撑高等职业院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使高等职业院校在长期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也谈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力。在物 质层面 , 方面积极运用必要的手段 , 有效地激起大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另一方面注意
校园硬件条件的改善和提高 ,建设好校园广播电 视系统和 网络系统 。在观念层面上,要进一步倡 导积极 、健康、向上的学风 、教风 、校风。在制
、
引言
当中,能融合他人的优势,努力吸取他人的优秀 文化成果。同时 ,还能看到 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 从而更好反省 ,重新定位 自身。因而 ,在高职院 校的发展过程 中,为实现其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
深 刻启示。这就要求集体决策性组织 ,对高职院
三 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 一)多元化的办学理念 高职院校应该确立多元化的办学理念。而且 办学不应仅局限 j 高等职业技 术教育 ,可以涉及
校管理组织创新进行积极的探索。集体决策性组
织 ,是 “ 学校领导集体、教师、学生充分参与到
二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总体构成应该是一个
复杂和 多元的有机整体 ,其五个要素为 : 人是形 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 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 键、科学的管理体系是发挥整体竞争优势的核心、
赢 ,共同打造核心竞争 力。通过相互取长补短 , 还能激发潜能 ,产生新的竞争力,从而再次提升
2 8 0
核心竞争力。
培养核心竞争力上。在重}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 见 因素时 ,不能忽略对高职院校竞争 力其它因素的
重视,否则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容易使高职院校处
完善的信息系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创
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动力。高等职业教育是以
( 三)创新的管理体系
于不利地位;不能将办学理念.人力资源、校园 文化等各要素进行简单的综合,务必注意对其进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层次及构成要素分析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层次及构成要素分析【摘要】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高职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是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赖以生存的坚实平台。
本文重点论述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剖析了核心竞争力的层次,并从办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与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市场资源、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办学特色等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内涵;构成要素一、引言从1999年国家实施扩招政策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被提到了一个重要发展的地位,并被定位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
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异军突起,成效显著,对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然而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底子薄,许多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专业资源、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准备不足,招生规模总量的绝对增长幅度大大超出了各种投入的增长幅度,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学科专业结构失衡、教学管理滞后、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求得生存和发展,是我们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艰巨、紧迫,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渊源于1990年美国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其原意指“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核心竞争力概念自提出后,受到了广大学者和企业家的重视,特别在突破了波特开创的基于产业结构分析的战略管理,核心能力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战略管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当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的,尽管表面上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上突飞猛进,但受原有发展“路径依赖”影响,其办学理念、院校治理、管理机制、培养模式等还未完全高职教育的发展,固有的“劣根性”制约了高职院校整体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水平的可持续提升。
基于D-AHP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相 关 研 究 评 述
学者们在研究 和界定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上 存在差异 。有学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 指学校围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将其所拥有的教
性等特点, 可信度较高 , 在核心竞争力评价中经常采
用此方法 。 因此 , 笔者 将基 于 A H P先 确定 高职 院 校 的竞争力评价指标 , 然后进行定 量评价 , 最后 给出 针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的评价指标体系。 高 职 院校 的核 心 竞 争 力 包 括 两 大 方 面 的 因 素: 软竞 争 力 要 素 和 硬 竞 争 力 要 素 。 _ 5 按 照 高 职 院校核 心竞 争力 的构 成要 素并 结合 文献 调研情 况 分析 , 笔者 认为 , 专业 建设 是 高职 院校培 育和 提 高 核心竞 争 力 的根本 , 学 生 的竞 争 力 是 高 职 院 校 核
职 院校 的核心 竞 争 力 。 _ 2 有 学 者认 为高 职 院校 的 核心 竞 争力是 一 种 稀 缺 资 源 , 核 心竞 争 力 的形 成 需要 持久 不懈 的 努力 。有学 者认 为 文化力 是 高职
学热持续高涨 , 生源竞争 1 3 趋激烈 , 对高职院校的
发展 产生 了 巨大 的 冲击 。高 职 院校如 何 在激烈 的
( 2 0 1 1 S J D 8 8 0 0 3 0 ) ; 2 0 1 1 年 度江 苏省教育科 学“ 十二五” 课题 “ 基 于无锡 区域创 新性经济的 高职教育功能
定位 研 究 ” ( D / 2 0 1 1 / 0 3 / 0 9 8 )
2 0世纪 9 0年代末 以来 , 我 国高等教育规模 持续扩张 , 高等教育大众化 的进程加速。高等职
作者简介 : 沈怡明 , 无锡城 市职业技术学 院讲 师, 硕士研 究生, 主要从事教 育经济、 高等职业教 育研 究; 章永 刚, 无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2012-12-21 09:54:45)
标签:教育学习杂谈分类:职业教育研究习作
制定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个大的方面进行构建,统筹考虑学院发展内外部环境,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人才培养能力
人才培养打造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外在形式。
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名师与师资数量、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数量、高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等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成果等。
1.名师与师资数量
名师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在长期的教书育人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专家、模范、表率的特点,是某个专业方面的领军人物或在某一方面有一定造诣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主体,学校的师资结构应趋于合理,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双师型”教师比例以及企业经历或锻炼年限。
优质教学团队: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数量以及培养机制。
名师工作室:有明确的定位,吸引高层次专业人员或高技能人才从事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或者技术研发等。
2.人才培养规格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3.人才培养质量包括企业评价、一次就业率、就业企业的规模,就业的区域。
4.人才培养数量主要体现为在校生规模上。
5.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结果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结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公正、客观地评价了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的高低,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及整个社会来说其影响是巨大的。
6.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成果这是反映一所高职院校教学水平及学校改革与发展成绩的指标。
(二)科学研究创造力(专业建设的竞争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我们党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时期,如果说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基本的生命线,那么科学研究创造力应逐渐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与关键。
特别是与企业的合作中,科技创新更能够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中与其他高校竞争并保持自身的优势,要以专业建设、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为龙头,提升学校的竞争实力,对于
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一指标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大学产业园,科研团队数量或者科研骨干教师数;成果获得省市科学技术奖,获得国家、省、市自然科学奖数目,获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奖数目,三大检索论文数,核心期刊论文数,科技成果转化率,获得国家专利数量,每年度与本科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合作的成果数量;年科研项目数与科研经费到帐数,学校支持的科研专项经费;学院学术讲座级别、重大课题结项报告会及学术交流会数量,与地方主导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区域和行业品牌专业、区域内唯一专业等。
(三)社会服务贡献力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职能之一,高校中的教授与专家应成为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思想库,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应是为地方经济和发展服务的主要力量,专业设置应与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主导产业相吻合,科学研究应针对地方工业企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开展工作。
这一指标的要素有: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签约)率、教授挂钩服务企业数/学校教授人数、与地方企业合作科技创新研发项目数,参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咨询与决策及设计方案、产学研范围及比例。
(四)资源环境整合力
资源整合应紧紧围绕学院发展的战略目标,首先要明确学院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从而确定办学的理念、思路、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规格、管理模式等,要有效地整合现有的资源,使资源高效地转化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根本。
这也是高职院校凝练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这一指标要素有:事业经费,社会筹集资金、来自社会各界捐助,横向课题到帐经费,整合科研创新人员级别及数量,各类国际、国内、地区性竞赛获奖数,第一志愿报考录取率,一次报到率,政府相关部门的相关政策、专项扶持资金数量,参与合作的企业数量及参与度,是区域职教其团或职教园区的牵头单位,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数量,毕业生评价等。
(五)组织管理创新力
组织管理创新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中的一种竞争潜力,是难以测量的,是隐含的,表面上一时难以表现出来的,但组织管理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能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及办学效益的最大化等能力建设上。
这一指标要素有:办学理念、定位、思路准确、管理机制的合理性、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校级领导班子及中层管理者的学历水平、每年参加的业务学习培训数量、执行力和创造力;校园信息化水平;(45岁以下)教师比例,师资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带头人水平及数量;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招生均分、生均在校投入。
(六)文化传承能力和影响力
校园文化是指围绕学院教学中心工作所建立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制度体系、知识符号、语言习惯、建筑风格等的集合体。
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培育与构建制度文化、学术文化、校园文化,可以增强校园文化的渗透力,可以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充分激发高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文化氛围中,它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中的活力,具有深刻的内涵,是学院组织力的灵魂及创新力的源泉。
这一指标包括:带有企业文化精神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相关课程;文化节、体育界、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次数,文化讲座、论坛、学术报告会级别及数量,与企业合作的文化活动数量,与省内外兄弟院校进行文化活动交流的次数;展示宣传学校的稿件级别及数量,与学院合作的新闻媒体级别及数量,学院有统一的形象标识;学校教学环境设计是否体现真实的工作环境,数字化校园建设能实现的功能(数字化图书馆、办公自动化、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有特色鲜明的系(部)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科技文化、学术文化)等。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基础。
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竞争力评价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在建立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多目的性原则。
(二)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很多,它们之间有很多因素是相互影响的,甚至存在交叉、重复的,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一个约简的过程,这样才能有利于对其权重表1:高职院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客观的分析。
表1:高职院校高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