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建构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培育(一)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培育(一)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培育(一)摘要: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在目前和未来环境中,以比其他竞争者更具有吸引力的办学成本与毕业生质量进行人才培养的能力与机会”。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由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协调能力与领导能力构成。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有三种途径,要经过四个阶段。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随着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进一步重视,高职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各地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浙江省就有五十余所。

但办学资源是有限的,众多高职院校的出现势必会加剧校际竞争。

笔者以为,当前我国全面开放高职办学的阶段已基本结束,竞争局面已初步形成,优胜劣汰已在所难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论在这里同样发挥作用。

只有那些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院校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因此,探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培育途径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内涵“竞争是个人(或集团或国家)间的角逐,凡两方或多方力图取得并非各方均能获得的某些东西时,就会有竞争”(引自《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竞争力反映的是参与竞争的主体争夺某种东西或取得某种资源的能力,它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

如果从企业的角度去探讨竞争,则其竞争力体现在获取专有资源、占领市场与谋取利润的能力。

《世界经济论坛》1985年发表的《关于竞争力的报告》将企业竞争力解释为“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其国内外竞争者更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进行设计和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

高职院校与企业相比,明显属于两种不同类型和性质的组织,但有关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对高职院校竞争力内涵的分析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企业的任务是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其竞争力的强弱体现在产品价格的高低与质量的优劣上,竞争力强的企业的产品总是为消费者所热衷购买;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高级技能人才,其竞争力的强弱体现在高职院校的“产品”——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优劣与技能水平的高低上,一所竞争力强的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必定是社会急需并广为欢迎的。

试论广东省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试论广东省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当地 经济和社 会发展 的需要 ,经常研究和解 决职教 考. 教育研究, 0 () 2 0 . 0 2
中心发展中存在的各类全局眭问题。其中, 常见的中
况通 报会议制 、 现场办公会议 制等。议事制度属于职
【】 3楼世秒 . 村职业 教育发 展 的制 约 因素 分析 . 1农
心议 事形 式主要包括 : 工作 例会制 、 席会议 制 、 联 情 中国农业教育, 0 ( . 2 5] 0 ) [ 姜群英 . 村职 业教育管 理体制 创新 . 通 4 ] 农 职教 教 中心的宏观统筹管理范 畴 ,会议 的主持者 应当 由 讯 .0 78. 2 0 () 职教 中心主任 即主要县级领导来担任 。 【】 5 张志增. 对新 时期进一 步办好 县级职教 中心的
维普资讯
热 门话 题

史 业 簦 熬宣
堡 塑 璺 曼 篁 塑2
试论广东省高职院校核 心竞争力的构建
广东省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 系 伍百军
湖北省中南 民族大学研究生部 吕淑芳
【 摘要 】 高职 院校 核心竞争力是与现代市 场竞争 , 特别是与现代企 业竞争相伴 而生 , 它又有其独特 的发 但 展内涵 、 特征和途径 。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发展正处于转 型期 和关键期 。本 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和 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 , 构建适合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 关键 同】 广东省 高职院校 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理论 是美 国学者普拉 哈拉德和 哈默 高职教育具有鲜明 的职业性 ,其高技能人才 的 它是 指“ 在一 培养决定 着一个地区生产和服务 的总体水平 ,是科 尔首先提 出的一种 企业 发展 战略理论 , 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的核心要素 ,最终决定 着 组织内部经 过整合 了的知识和技术 , 尤其是关于如何 。 国家和 民族在 国际上 的综合竞 争力 。广东省是位 于 协调多种生产 技能和整合不 同技术的知识 和技 能” 使得 “ 核心竞争 中国东部 的一个经济发 达的省份 ,其高 职院校的发 后来学者 们将 这一理论推 向了高潮 , 展为该省经济 的崛起起到 了推动的作用。近年来 , 高 力” 成了近年来较 为流行 的管理新概 念 , 其重 点是在

高职教育应注重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论文

高职教育应注重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论文

高职教育应注重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论文[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方向应以技能培育为主要目标,这种技能型人才又是建立在“职业”与“技术”基础之上的,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更应注意“职业”与“技术”相结合。

注意与一般本科相区分,提高高职院校同学的就业竞争力,表达高职院校的技能特色,注意同学动手力量的培育。

所谓核心力量,就是在人的力量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力量。

现代职业所要求的很多力量,已经不仅属于某种职业,而是很多职业的共同基础,这种基础的力量是一种可迁移的力量,它使劳动者能够快速适应岗位的改变,顺当进行职业活动。

这种可迁移的力量叫做核心力量,它具有普遍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的特点。

核心力量的培育对于高职同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高职竞争力、表达高职教育目标和特色的关键。

高职同学应具备的核心力量如下。

一、学习力量学习力量主要是指对学习技术的把握力量和学习方法的应用力量,还包括在学习过程中所持的学习看法。

对学习技术的把握力量即运用各种先进的媒体技术不断获得学问的力量;学习方法的应用力量是指运用有效的方法,学习并应用新学问、新技能的力量,包括对自己的力量、特点的系统的自我熟悉,能够找到适合个人条件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自觉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学习看法是学习者形成并应用学习力量的不竭动力。

学习力量必需作为高职同学的核心力量重点培育,这是由于:终身学习要求学习者更多地实行自我负责与自我调整的学习方式并学会学习;高职同学只有具有学习力量,能学习、会学习,并能够娴熟应用媒体技术,才能自如地、准时地猎取自己所需要的学问,拓宽自己的学问领域,为自己职业力量的迁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信息力量信息力量是推断、选择、整合、猎取和使用信息的力量。

具有信息力量的同学,能够高效和有效地存取信息;能够批判地、适当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和制造性地使用信息。

对信息力量的要求是学问经济和信息迅猛进展的结果。

试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试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大 程度上 取决 于其 微 观主体 —— 高职 院校 的发 展思 路 和策略 。从 管理 理 论 的角 度讲 , 就 是要 构 建 高 也 职 院校 的核 心竞 争 力 , 其 在 竞 争 激 烈 的 内外 环 境 使 中 , 过优 胜 劣汰机 制 , 通 保持 自身优势地 位 和持续 发 展潜 力 。 . 核 心 竞 争 力 ( h ’ r o eec) C. 普 T ec ecmptne 是 o K.
() 1价值性——能为用户 ( 服务对象 ) 带来 长期 形成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 的关键 性 的利益 和价 值 l 。高职 院校 的直接 用 户是 主要应该有服务理念 、 _ 2 J 以人为本理念 、 安于其位培养 人才 理念 、 终身 教 育 理 念 、 色 理念 、 场 理 念 和 效 特 市 学生 , 间接 用户 是 企 事 业 单位 、 庭 、 方 政 府 和整 家 地
近年来 , 国高 等 职业教 育取 得 了较大发 展 , 我 不 仅表 现为外 在 的数 量 、 模 的扩张 , 规 而且 体现 出 内在
的质的提升 , 其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受到了广泛关注。 但 由于自身的弱稚性 、 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复 杂 性 , 国高等 职业 教 育发 展 面 临 重 重 困难 。如何 我 克服困难 , 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 在很


引言
学 说 ”1 _ l 。整 合 我 国学 者 对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研 究 , j 我 们 认 为 , 心竞 争力是 一个 组织 长 时期形 成 的 、 织 核 组 特 有 的 、 涵于组 织 内部 的 、 蕴 能保 持持 续竞 争优 势并 取 得发 展主 动 的组 织 整体 能力 。将核 心 竞争 力理论

市场化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组织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与路径探索

市场化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组织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与路径探索

市场化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组织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与路径探索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学科建设、科研能力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导致高职院校整体的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

如何在市场化的环境下,打造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就市场化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组织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与路径进行探索。

1. 改进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和社会需求的满足。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在教学设施、实训基地和师资力量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就业质量。

提升教学质量、改进办学水平是高职院校组织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首要任务。

2.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能力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导致科研成果较少,影响学校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影响力。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能力是高职院校组织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学生就业率二、高职院校组织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探索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教学改革,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加强课程建设,推行课程思政,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通过这些举措,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科研投入,提升科研能力。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和设施,吸引优秀科研人才。

加强科研项目申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出。

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形象。

通过这些举措,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增强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总体构成应该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要素:1、师资力量是决定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高职院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高职院校竞争力的体现,而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主要指标是专任教师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2、管理能力是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根本体现。

管理能力是学校利用、挖掘、整合现有的或潜在的办学资源,实现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的能力。

包括行政管理能力、后勤保障管理能力、教学管理能力、专业建设能力、科研能力、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能力等。

管理能力是在长期的积淀和传承中逐步得到不断提高的,是高职院校竞争力强弱的核心表现。

3、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发展竞争力的源泉。

高职院校的创新能力是指学校不断进行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办学模式创新,并把这些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育人成果、教学成果、产学研成果,进而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的能力。

4、实践教学水平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实质上,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教学工作必须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宗旨,高职院校通过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教育中心教学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标志之一,因此实践体系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我院核心竞争力提升要注意的主要问题:1、我院核心竞争力建构必须考虑内涵提升。

内涵提升就是要在学院的内涵建设上下功夫,通过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符合高职教育质量要求的、受社会欢迎的毕业生。

正确处理外延与内涵的关系,就是要坚持“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相结合;外延扩张与内涵升华相结合;结构优化与特色创新相结合”。

由于我院是所太年轻的学院,只有3年的高职办学历史,至今还没有一届毕业生,教学管理仅是忙于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还没有完全形成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意识;实践教学的投入、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和改革、后勤保障规范管理等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很好的沉淀、传承和经验;对办学特色的真正内涵还缺乏研究和考证,因此我院的发展必须在内涵上做文章,通过内涵发展,使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更加清晰;通过内涵发展,增强学院的办学质量意识,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通过内涵发展,加快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步伐,使学院的各项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为2012年的评估奠定基础。

浅谈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浅谈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浅谈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摘要: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高职教育自身特点发展而成的。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凝合性、核心性等特点,由内涵层、中间层、外显层构成。

本文结合一些高职院校的成功做法,通过对影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发挥水平的五个方面因素的分析,初步提出了培育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相互竞争的态势。

随着竞争的加剧,伴随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因为,我国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的,其在办学理念、组织结构、办学机制、管理制度、培养模式等方面总是难以摆脱中专的影子,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

我国高职院校要想自我突破,取得进一步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制胜,必然涉及竞争力,而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核心竞争力。

所以,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就成为摆在高职院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议题。

吸收和借鉴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成果,谋求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培育和提升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增强我国高职院校的竞争实力,创造竞争优势,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是C.K.·普拉哈拉德和G.H.·哈默尔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文章中率先提出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组织长时间形成的、组织特有的、蕴涵于组织内部的、能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并取得主动发展的组织整体能力①。

将核心竞争力理论应用于高职院校的发展,不难得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即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通过组织学习、资源整合、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所形成的能为其在教育市场竞争中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和掌握进一步主动发展的整合能力②。

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实训基地的构建思路及成果案例的分析介绍,论述了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关键要素a引言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本质是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以提供优质教育产品或服务为目标,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为核心,在对资源、能力和知识等要素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而使学校内在的一般竞争力提升而形成的对学校发展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独特的核心能力。

他的关键应该是专业体系和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专业体系和实训基地建设可以形成学校的竞争特色,给社会和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和效益,从而形成竞争对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难以超越、不能模仿或无法复制的竞争力。

当然,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总体构成应该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有机整体,本文主要谈谈其关键要素之一的实训基地的构建思路及其为高职学院提升核心竞争力所取到的作用。

2009年8月,本专业获得了我省机电一体化技术实习实训基地重点建设项目,在主持这一省重点建设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建设思路:一、实训基地体制机制建设思路实训基地以“校企共建”为建设模式,实践教学时是实习实训场所,产品生产时是生产车间,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以“生产中育人,在育人中生产”的机制运行,实现校企环境校企文化融合;构建“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实现对外培训和技术服务。

制定和完善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和办法,形成鼓励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和合作企业优先录用人才的制度和环境,确保基地建设有序进行。

如依托湖南省农机局政府机关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在本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实习实训基地内建成了“校中厂”--湖南省农机展示中心(农机4s店)。

实训基地实训指导老师为其开发了一整套的“农机4s店标准规程、流程、制度”,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业务,得到培训并成为技术精品的本专业学生再向用户提供维修技术售后服务,较好地服务了“三农”和地方经济建设。

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要素及培育路径

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要素及培育路径

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要素及培育路径[摘要]面对未来的竞争,高职院校必须解决构建核心能力的问题。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层次及要素,然后指出高职院校应当对自身的竞争力进行识别与评价,最后重点分析了培育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路径我国高职院校经过近几年跨越式的发展,已达到一千多所,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高职院校在实现了规模与速度的发展之后,面临着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之间以及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之间的竞争。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许多高职院校都在寻找和培育自身的竞争力。

王前新教授率先提出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观念,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难以被他人所模仿和替代的一种基础性能力,是一个坚实的平台,是高职院校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是竞争力各要素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本质的部分。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应当如何识别和评价,又该如何培育,本文基于此作了一些探讨。

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层次及要素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拥有的内外资源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等角度分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构建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现有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

现有的竞争实力主要包括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条件、专业(群)建设、产学研结合、课程建设等要素;竞争潜力则包括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领导团队、管理机制、学校文化、资源整合能力等要素,竞争潜力要素更能为高职院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现有竞争实力的各个要素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建设和重点实行改革的方面,它决定了高职院校现有的办学优势,体现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硬件”层次。

竞争潜力的各个要素则关系到高职院校未来长期的竞争力,它深刻影响和制约了核心竞争力“硬件”的发展,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软件”层次。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软硬兼施”,对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来讲,核心竞争力的“软件”才是“核心中的核心”。

论高职院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论高职院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论高职院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摘要:专业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保持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根本。

从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的角度审视,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要素的整合优化是培育高职院校专业竞争力的必然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一、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特征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来源于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其代表人物是哈默·都斯和普拉哈拉德。

1990年二人在《哈佛商业评论》第三期上发表论文“公司核心竞争力”,标志着核心竞争力理论正式提出。

它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进入多种产品市场的潜在途径(延展性);二是为顾客带来较大的最终用户价值(有用性);三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独特性)。

专业核心竞争力是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核心,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课程设置与开发、师资队伍的培养、科研及服务等要素的整合,使专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它也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能为教育投资者,即教育消费者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专业教育核心竞争力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间独特的竞争能力,有利于受教育者效率的提高,能够使受教育者在人才市场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一个专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其他专业所不具备的。

专业核心竞争力是专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能力、资源优势,具有明显的个体文化特征,其他专业或同类高校其他专业都难以模仿、复制。

三是专业发展的延展性,即可持续性,依据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路径(一)科学的专业设置是专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前提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

人才的社会需求作为高职专业设置的前提,是影响高职专业设置的主要因素。

人才的社会需求包括两方面,即人才市场的需求和老百姓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当满足社会对于职业(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以此作为专业设置的逻辑起点。

教学论文论示范性高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关系

教学论文论示范性高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关系

教学论文论示范性高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关系教学论文论示范性高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关系教育部、财政部自2006年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全国有100所高职学院先后被批准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如何将这批学院办成竞争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真正引领全国其他一千多所高职院校的发展,提高中国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是一件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事情,开展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无疑是推进示范院校建设计划的基础性条件。

一、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并定义为:“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一般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孕育于高职院校的文化,深深融合于高职院校内质之中.难以被他人所模仿和替代的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高职院校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是竞争力各要素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本质的部分。

具有五个方面的内涵:(一)核心竞争力是合力。

它是各种能力的总和,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能力的有机结合,而非单一的某种能力.它们之间是一种矢量叠加关系而非标量叠加关系。

它来源于学院不易被其他院校仿效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式、充满活力的学术氛围、校园文化等互相影响的综合因素。

(二)核心竞争力是构建力、生长力。

它是一种动态能力,而不是静态力,是知识、能力的不断积累和有效组合。

这种构建力主要表现在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分立之间以及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力与它们的载体之间存在着支持和构建的关系。

(三)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能力,不是资源,也不是构成要素。

资源和要素都是可以引进的,两者均非核心竞争力。

(四)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持续的、内在的竞争力。

这种蕴涵其中的、独具的竞争力,能使得高职院校在长时间的竞争中能取得主动权和竞争优势,从而超越对手。

打造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文汇报)

打造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文汇报)

打造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单强随着中国现代制造业的崛起、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速,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获得了空前迅猛的发展。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强烈呼声,高等职业教育摆脱了边缘化状态而异军突起,成为高等教育中的另一支生力军。

截止到2003年底,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已达908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8%。

《2003—2007年教育行动振兴计划》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全力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2004年6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打造世界一流职业教育的战略规划。

只有一流的高职院校与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相配合,才能真正获得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众所周知,根据WTO的服务贸易条款,高等教育也将向国际市场开放,而最先开放的就有可能是职业技术教育领域。

因此,高职院校将面临来自国内研究性大学、境外盈利性高等教育机构和国内高职同行的激烈竞争。

如何准确判断自己的竞争优势,迅速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关系到高职院校未来的存亡。

教育经济学家舒尔茨和克拉克都在很早就借鉴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分析大学的发展策略。

根据中国的实际,我认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制度安排、教学模式和学院文化,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优势,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高职院校的第一个竞争对手是普通本科院校,一方是优质教育品牌、国家财政支持、学历学位完整、师资力量雄厚。

另一方是社会认可度低、投入不足、设备老化、师资薄弱。

双方在生源市场上的竞争优劣立决。

2003年644所本科院校的平均规模是11662人,高职仅为2893人,相差4倍有余。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的体制约束,已经明显迟滞了高校对外部市场的反应和内部效率的需求。

有人认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流的校长或造就一流的大师。

其实,中国不乏教育的远见卓识之士,为什么现在出不了亨利.纽曼、蔡元培式的大学校长,关键在制度安排。

市场化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组织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与路径探索

市场化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组织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与路径探索

市场化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组织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与路径探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高等教育领域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其定位与发展也受到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影响。

在市场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组织打造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必要性和路径探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

一、必要性1. 适应市场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培养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人才。

2. 提高学校知名度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包括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只有具备一定的品牌效应和市场认可度,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

3. 增强经济实力市场化发展下,高职院校除了要满足教学科研任务外,还要拓展经济实力,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

打造核心竞争力可以提升学校的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支持,为学校的经济实力增强提供有力保障。

二、路径探索1. 优化教学体系高职院校要打造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提升教学体系的质量。

这需要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 加强科研创新科研创新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积极引导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构建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3. 拓展产教合作为适应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拓展产教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双向育人计划,联合培养卓越人才。

通过产教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和管理人才,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确保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市场化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组织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与路径探索

市场化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组织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与路径探索

市场化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组织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与路径探索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高职院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市场化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面临着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如何在市场化的大潮中打造核心竞争力,成为高职院校组织发展所面临的必要性与路径探索。

一、必要性1.适应市场化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在发生着变化。

高职院校已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市场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也与日俱增,高职院校组织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满足社会需求。

2.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高职院校组织打造核心竞争力,能够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学校在同类院校中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学生和社会资源投入。

3.提高学校的发展活力和适应能力在市场化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组织若能够打造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更容易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保持学校发展的活力和适应能力。

二、路径探索1.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应通过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预测,进行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和完善专业设置,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

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专业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

2.优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是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提高科研创新能力高职院校组织应更加重视科研创新工作,建立和完善科研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从而提高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

4.拓展产学研合作高职院校应积极发展产学研合作,与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深入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学校对产业的服务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5.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组织应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加强就业指导、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扩大实习实践机会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层次及构成要素分析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层次及构成要素分析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层次及构成要素分析【摘要】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高职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是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赖以生存的坚实平台。

本文重点论述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剖析了核心竞争力的层次,并从办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与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市场资源、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办学特色等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内涵;构成要素一、引言从1999年国家实施扩招政策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被提到了一个重要发展的地位,并被定位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

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异军突起,成效显著,对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然而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底子薄,许多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专业资源、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准备不足,招生规模总量的绝对增长幅度大大超出了各种投入的增长幅度,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学科专业结构失衡、教学管理滞后、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求得生存和发展,是我们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艰巨、紧迫,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渊源于1990年美国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其原意指“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核心竞争力概念自提出后,受到了广大学者和企业家的重视,特别在突破了波特开创的基于产业结构分析的战略管理,核心能力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战略管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当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的,尽管表面上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上突飞猛进,但受原有发展“路径依赖”影响,其办学理念、院校治理、管理机制、培养模式等还未完全高职教育的发展,固有的“劣根性”制约了高职院校整体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水平的可持续提升。

关于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议论文

关于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议论文

关于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议论文一、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一)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最早由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用于分析企业竞争力,专指能为企业为带来客户利益的技术和能力”。

作者把企业比喻成一棵大树,其中,大树的主干和主枝是企业的核心产品,树叶、花或果为企业的最终产品,维持整棵树生存和发展的根系就是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把提高核心竞争力放在首位。

如果把职业教育院校比作一家企业,专业设置是产品生产工序,教师是操作生产工序的工人,学生为最终产品,学生的素质、能力和职业道德能否被市场认可,成为职业教育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因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各种能力相结合的机制产生的结果,不仅仅是具体的教学行为集合。

因而,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并不代表其具有核心竞争力,只有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才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职业院校单个优势专业以及开放管理制度也并不代表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由优势专业带动专业群的建设发展和灵活地应对学生管理的不确定性机制,才是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教育成果社会认可度高。

职业院校通过准确定位,明确自己所服务的企业用人标准,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第二,难以复制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的竞争力是职业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底蕴的价值。

职业院校办学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地域性比较明显,这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另外,职业院校的文化是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的,吸收集体智慧结晶,这是其他学校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一所职业院校容易开办与其他学校相同专业,但缺少相应的文化底蕴,该专业也难以形成竞争力。

第三,核心竞争力的资源整合性。

传统职业院校在某些专业上很难做到资源的有机整合,但受到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影响,某些专业的资源能在纵向和横向得到延展和整合,提高职业教育的生命力。

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作者:彭新宇来源:《职业时空》2008年第06期从2003年教育部组织首批26所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到2004年各省教育部门开始了全面的评估工作,再到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至今已确定7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全国近1 200所高职院校不可避免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激烈竞争。

要在这场竞争中胜出,在高职教育界赢得一席之地,高职院校应提升其的核心竞争力。

这是摆在高职院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整合学校内外各种资源和能力提升而成的,并能在持续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先进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指办学者对学校定位和职能的认识,是一所学校经过办学实践所积淀下来的既体现着学校的历史传统,又反映着学校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展望的精神文化。

它体现学校的个性和魅力,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中起最主要和最持久的作用,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人力资源是创造价值,形成高职院校集合优势的重要而直接的力量,而且是高职院校是否具有竞争力的根本标志。

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技术服务水平和产品研发水平,而这些又直接由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所决定。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教师本身应具有很强的专业应用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而且要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也就是具有“双师素质”。

因此,高职院校之间人力资源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竞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本身就是高职院校竞争力的衡量指标。

3科学的管理体系。

良好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能使高职院校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发挥到最大限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建构[摘要]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指高等职业学院在高职教育竞争中获取的可持续生存和具有发展优势的核心能力。

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加强师资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结合自身优势和周围环境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在构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的关系、创新与特色的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建构途径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含义核心竞争力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该理论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互补系统。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泉,其特点是独特性和难以模仿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面向一线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所以,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以提供优质教育产品或服务为目标,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为核心,在对资源、能力和知识等要素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而使学校内在的一般竞争力提升,并形成对学校发展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它的关键应该是形成学校在竞争中的独特能力,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独特的价值和效益,从而形成竞争对手在较长时期内难以超越的竞争力。

高职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学院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同类高职学院简单仿效的,能给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带来价值,创造双赢乃至多赢的独特能力。

其带来的竞争力超越了具体的专业和教学方案,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将院校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整体实力的对抗。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平台,是保证学校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

它是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孕育于它的文化之中,融合于它的内质之中。

二、高职院校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它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高职教育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WTO的经济运作形态将对高职教育产生重大辐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但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它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相反,伴随发展而来的问题凸现。

高职院校要突破自我,如何培植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项不容回避的议题。

因此,积极探索培育和增强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对于增强我国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建构的途径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理念层,包括学校文化、教学管理理念、创新、特色、信息等;二是组织层,包括人才、管理机制、组织结构、发展战略、学校品牌等;三是发展层,表现为实施一整套实践策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社会宣传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

理念层是发展基础和指导方向,组织层能起到平台的支持作用,发展层则是核心竞争力的实化和物化。

三个层面要相互联动,遵循以教育市场和教育服务消费者为出发点,以提供优质教育产品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的基本原则。

把这三个层面的工作落到实处,主要可以从以下途径入手:1.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

所谓理念,是指远景与方向的指导原则,或者说是组织的最高领导原则。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支配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对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着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作用。

只有构建了科学的办学理念,才能进一步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应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管理的规律转变教育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

2.大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师资力量是决定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高职院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高职院校竞争力的体现,而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主要指标是专任教师的质量、结构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高职院校不能模仿中央部属高校办研究型大学或综合型大学,而应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优化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以质量求生存。

3.注重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高职院校必须要注重制度创新,探索一种符合社会潮流且能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制度。

高职院校要坚定不移地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以教师为本、以学术带头人为中心的制度;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专业咨询机构;建立培训制度,定期选派学术带头人和骨干人才到国外企业和高校培训、深造;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学术评价和人才竞争机制;摈弃人才培养和选拔上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实行干部年轻化、职称年轻化制度;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推行分权、授权制;激发教师的创造性,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和创新探索精神;营造宽松的有利于创造型人才发展的学术环境,使教师付出的努力得到公正的回报。

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才能有效地发挥人才的应有作用,才能产生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科研和一流的管理。

高职院校还要注重管理创新,实行和推广新的管理模式。

管理能力是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根本体现。

管理能力是学校利用、挖掘、整合现有的或潜在的办学资源,实现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的能力。

包括教学管理能力、专业建设能力、科研能力、为企业服务能力等。

管理能力是长期的积淀和传承过程中逐步得到和不断提高的,是高职院校竞争力的表现。

众所周知,多数高职院校脱胎于中等专业学校,原先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发展要求。

若高职院校固守原来的那一套,必定要被时代的潮流无情淘汰。

这就要求领导班子、管理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建立健全学院内部规章制度,依法治校。

管理的关键在于用人。

就人事管理来说,高职院校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管理与学校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

就教学管理来说,管理工作更要服务于学校的使命,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使教师全身心投入科研与教学工作。

4.加强实践教学工作。

加强实践教学工作是建构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

实质上,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教学工作必须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宗旨,高职院校通过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标志之一,因此实践教学体系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5.结合自身优势和周围环境,构建本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每所高职学院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

独特性源于集合性,因而核心竞争力是不易简单仿效或复制的。

这种独特的教育资源提供的教育服务也是独特的,因而使学院具有市场控制力,能为学院带来竞争优势。

在专业设置方面,每一所高职院校必须有自己的特点。

其专业方向应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

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应该结合本地区特点,通过企业调查、市场分析,以行业为依托划分专业或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面向,使专业设置做到贴近市场、面向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才能创建领先于其他院校的品牌专业及社会效益和口碑。

高职院校的特色不是照搬来的,而是遵循教育规律,经过历史沿革和积淀,并结合自身实践逐步积累而形成的。

四、高职院校在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高职院校构建核心竞争力时,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外延和内涵的关系。

一方面,学校外延的不断扩张,包括投资数量上的增加、校园面积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这是学校发展的一种表现,它可以给学校竞争力增强打好基础、创造机会,但一味地外延扩张,不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外延发展也可能是内涵建设的隐患,甚至有可能导致学校的发展步入恶性循环的局面;另一方面,学校核心竞争力建构必须考虑内涵提升,就是要在学校的内涵建设上下工夫,通过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符合高职教育质量要求的、受社会欢迎的毕业生。

正确处理外延和内涵的关系,就是要坚持“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相结合;外延扩张与内涵升华相结合;结构优化与特色创新相结合”。

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部分办学时间不长,处在“管理水平不高、建设力度不大、办学特色不明”的状态。

“管理水平不高”指的是部分学校的教学管理仅是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没有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意识;“建设力度不大”指的是实践教学的投入、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科研工作等都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很好的经验;“办学特色不明”指的是部分学校不了解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真正内涵,往往把自己学校的某些专业,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举措作为特色,把没有被实践检验、被社会承认的做法作为特色,也有的把其他学校已经成熟的做法经改头换面、简单“包装”看做是自己的特色。

所以,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在内涵上做文章,通过内涵发展,使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更加清晰;通过内涵发展,增强学校的办学质量意识,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通过内涵发展,加快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步伐,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在高职院校建构核心竞争力时,还要正确理解并处理好创新与特色的关系。

一方面,学校需要创新性发展,通过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构建创新的管理方式,创造一个有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管理环境。

任何一所知名度高的学校,必然有几个学科、专业独具特色,作为其支撑的亮点。

另一方面,学校在创新基础上形成特色,学校的特色形成更需要学校注重其整体优势的发挥,即使是某一方面的创新,也应融入学校整体的竞争优势之中,从而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学校特色的形成,需要建立创新的教育平台,以专业建设促进发展,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分类指导,分层次建设;以改革为动力推进专业建设,注重培养目标和“因材施教”;以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寻求内部的实力优势、体制优势和综合性优势,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中,创新战略是许多学校的选择。

有一些学校可能通过自己的创新竞争力而成为市场竞争的强者,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可以任意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努力、不断积累、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