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酸奶的制作与作用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酸奶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酸奶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酸奶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酸奶并观察其产生的变化,了解酸奶的发酵过程及其对人体的好处。

实验材料:
- 牛奶
- 酸奶菌粉
- 温度计
- 热水壶
- 玻璃容器
- 搅拌勺
- 塑料膜
- 刻度杯
实验步骤:
1. 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玻璃容器中,用刻度杯测量牛奶的量。

2. 用温度计检查牛奶的温度,确保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一般约为43°C)。

3. 将适量的酸奶菌粉(根据包装说明)撒入牛奶中,并用搅拌勺充分搅拌均匀。

4. 将玻璃容器盖上塑料膜,放置于温暖的地方静置约8-12小时。

5. 观察酸奶发生的变化:酸奶变得更加稠厚,呈现出酸味,并产生了乳酸。

6. 尝试酸奶,并记录其口感、颜色等特点。

实验结果及讨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看到酸奶是通过牛奶中的乳糖被乳酸菌分解产生乳酸而形成的。

乳酸可以增强肠道健康的菌群,并有助于人体对营养的吸收。

因此,酸奶是一种有益健康的食物,适量食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拓展实验:
1. 用不同温度的牛奶制作酸奶,比较其发酵速度和结果。

2. 用不同种类的牛奶(如全脂牛奶、低脂牛奶)制作酸奶,比较其口感和营养成分。

3. 调整酸奶菌的量或种类,观察酸奶的发酵过程和结果有何不同。

生物自制酸奶实验报告(3篇)

生物自制酸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学习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6日实验地点:生物实验室实验材料:1. 全脂牛奶(1000ml)2. 酸奶发酵剂(10g)3. 玻璃瓶(2个)4. 温度计5. 热水袋6. 筷子7. 记录本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全脂牛奶倒入玻璃瓶中,注意不要留有气泡。

2. 加热牛奶:将牛奶加热至40-42℃,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确保温度准确。

3. 加入发酵剂:待牛奶冷却至37℃时,将酸奶发酵剂加入牛奶中,搅拌均匀。

4. 密封瓶子:将玻璃瓶密封,确保发酵过程中不会有空气进入。

5. 保持温度:将密封好的瓶子放入热水袋中,保持温度在40-42℃之间,约发酵8-10小时。

6. 观察现象:每隔2小时观察酸奶的变化,记录酸奶的状态。

7. 终止发酵:当酸奶呈现凝固状态,表面有光泽,无明显气泡时,发酵完成。

实验结果:1. 外观变化:发酵过程中,牛奶逐渐变得浓稠,表面出现白色膜状物,这是乳酸菌生长和发酵的结果。

2. 口感变化:发酵后的酸奶口感酸甜适中,具有浓郁的酸奶风味。

3. 发酵时间:经过8小时的发酵,酸奶达到最佳状态。

实验分析:1. 发酵原理:酸奶的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导致牛奶凝固,同时产生酸奶的酸味和香气。

2. 温度控制:发酵过程中,温度对乳酸菌的生长和发酵有重要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发酵效果。

3. 发酵剂选择:发酵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酸奶的品质。

本实验使用的是市售的酸奶发酵剂,其含有多种乳酸菌,有利于酸奶的发酵。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酸奶,并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发酵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酸奶的制作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选择合适的发酵剂,才能制作出美味的酸奶。

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影响发酵效果。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防止杂菌污染。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酸奶的制作与作用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酸奶的制作与作用

研究性学习报告学科:生物课题名称:酸奶的制作与作用》《组长:成员:指导老师:日期: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99 / 29/ 3酸奶的制作原理一.)给酸IDF、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乳品联合会(FA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在添加(或不添加)乳粉(或脱脂乳粉)的乳中(杀菌乳奶做出定义为:酸乳(即酸奶),由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作用进行乳酸发酵而制成的凝乳状产品,或浓缩乳)成品中必须含有大量的、相应的活性微生物。

进一步在乳酸首先将乳糖分解为2分子单糖,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酸奶形成原理:从而使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胶粒中的胶体磷酸钙转变成可溶性磷酸钙,时,酪蛋白发生凝集沉淀,形成酸奶。

.7酪蛋白胶粒的稳定性下降,并在PH4.6 -4酸奶的制作过程二.酸奶的制作工艺可概括为配料、预热、均质、杀菌、冷却、接种、(灌装:用于凝固型酸奶)、发酵、冷却、(搅拌:用于搅拌型酸奶)、包装和后熟几道工序,变性淀粉在配料阶段添加,其应用效果的好坏与工艺的控制有密切关系:1.配料:根据物料平衡表选取所需原料,如鲜奶、砂糖和稳定剂等。

变性淀粉可以在配料时单独添加也可与其他食品胶类干混后再添加。

考虑到淀粉和食品胶类大都为亲水性极强的高分子物质,混合添加时最好与适量砂糖拌匀,在高速搅拌状态下溶解于热奶(55℃—65℃,具体温度的选择视变性淀粉的使用说明而定),以提高其分散性。

2.预热:预热的目的在于提高下道工序——均质的效率,预热温度的选择以不高于淀粉的糊化温度为宜(避免淀粉糊化后在均质过程中颗粒结构被破坏)。

3.均质:均质是指对乳脂肪球进行机械处理,使他们呈较小的脂肪球均匀一致地分散在乳中。

在均质阶段物料受到剪切、碰撞和空穴三种效应的力。

变性淀粉淀粉由于经过交联变性耐机械剪切能力较强,可以保持完整的颗粒结构,有利于维持酸奶的粘度和体态。

4.杀菌:一般采用巴氏杀菌,乳品厂普遍采用95℃、300S的杀菌工艺,变性淀粉在此阶段充分膨胀并糊化,形成黏度。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 酸奶的制作与作用分析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 酸奶的制作与作用分析

研究性学习报告学科:生物课题名称:酸奶的制作与作用》《组长:成员:指导老师:日期: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酸奶的制作原理一.)给酸IDF、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乳品联合会(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在添加(或不添加)乳粉(或脱脂乳粉)的乳中(杀菌乳奶做出定义为:酸乳(即酸奶),由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作用进行乳酸发酵而制成的凝乳状产品,或浓缩乳)成品中必须含有大量的、相应的活性微生物。

进一步在乳酸首先将乳糖分解为2分子单糖,酸奶形成原理: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从而使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胶粒中的胶体磷酸钙转变成可溶性磷酸钙,时,酪蛋白发生凝集沉淀,形成酸奶。

.7酪蛋白胶粒的稳定性下降,并在PH4.6 -4酸奶的制作过程二.酸奶的制作工艺可概括为配料、预热、均质、杀菌、冷却、接种、(灌装:用于凝固型酸奶)、发酵、冷却、(搅拌:用于搅拌型酸奶)、包装和后熟几道工序,变性淀粉在配料阶段添加,其应用效果的好坏与工艺的控制有密切关系:1.配料:根据物料平衡表选取所需原料,如鲜奶、砂糖和稳定剂等。

变性淀粉可以在配料时单独添加也可与其他食品胶类干混后再添加。

考虑到淀粉和食品胶类大都为亲水性极强的高分子物质,混合添加时最好与适量砂糖拌匀,在高速搅拌状态下溶解于热奶(55℃—65℃,具体温度的选择视变性淀粉的使用说明而定),以提高其分散性。

2.预热:预热的目的在于提高下道工序——均质的效率,预热温度的选择以不高于淀粉的糊化温度为宜(避免淀粉糊化后在均质过程中颗粒结构被破坏)。

3.均质:均质是指对乳脂肪球进行机械处理,使他们呈较小的脂肪球均匀一致地分散在乳中。

在均质阶段物料受到剪切、碰撞和空穴三种效应的力。

变性淀粉淀粉由于经过交联变性耐机械剪切能力较强,可以保持完整的颗粒结构,有利于维持酸奶的粘度和体态。

4.杀菌:一般采用巴氏杀菌,乳品厂普遍采用95℃、300S的杀菌工艺,变性淀粉在此阶段充分膨胀并糊化,形成黏度。

研究性学习 酸奶的制作及其原理的探究

研究性学习 酸奶的制作及其原理的探究

年级:2013级班级:21班2014年8月目录·中学研究性学习开题评价表·中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评价表(1-5)·关于酸奶制作及其原理探究的资料搜集报告·中学研究性学习结题评价表·中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中学研究性学习成绩评定表中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课题题目酸奶制作及其原理探究指导教师李课题组成员``````课题背景说明酸奶作为保健饮品,不仅含钙量高、营养成分丰富,而且易消化,可降低胆固醇。

但乳酸菌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却是我们一直不曾解开的难题。

正值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为我们拓宽视野、开拓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的渴求和兴趣使我们开始了这项研究性课题。

面对一个未知的领域,我们充满了幻想与希望。

相信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会成功地完成这项课题,从而解开成长中的一个个问号。

研究课题的目的1.了解酸奶制作的一般工艺。

2.掌握酸奶制作过程中乳酸菌的具体作用以及发酵条件。

3.初步事件发酵过程。

研究课题涉及的相关学科生物化学研究方法查阅有关资料询问老师行动研究任务分工:负责安排组织活动的开展;撰写开题结题报告。

:查找资料请教老师:实验操作。

:操作实物。

实验步骤1)洗净粗口玻璃瓶或瓷瓶(罐头瓶因口太大易发生杂菌污染不能使用),装满牛奶,用洁净的双层塑料膜盖盖住瓶口,并用线绳捆好,线绳捆扎要松,因在加热过程中瓶内会产生很多蒸汽,如捆扎太紧,薄膜就会鼓破,易发生污染。

2)把装有牛奶的玻璃瓶放入锅内煮沸30分钟,水浸没牛奶面为宜,不要盖锅盖,然后取出冷却到手背触及不烫手时即可。

3)倒人2%~4%的市场销售的新鲜纯酸奶,如佳宝牌纯酸奶,勤农牌纯酸奶等。

加入买来的酸奶后立即把塑料膜扎紧,以保证瓶内的无氧环境。

4)室温下10小时后(夏季30℃以上的室温即可),鲜奶乳凝如同豆腐脑,酸奶即成。

5)把酸奶瓶放入0~5℃的冰箱中冷藏2~4小时,即可食用。

实验二 酸奶的制作

实验二 酸奶的制作
实验二 酸奶的制作
一. 实验目的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
学习并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
注意并学会分析解决在酸奶制作过程中 所遇到的问题
二. 实验原理
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 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 剂),经发酵后型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 的果味型为多。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 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 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 保健品。
三. 实验仪器与材料
牛奶、酸奶、纸杯、保鲜膜
四. 实验步骤
消毒
混合 将牛奶和酸奶以200ml:30g的比例
混合在纸杯中,用汤匙搅拌均匀
发酵 用保鲜膜封住杯口,放入烘箱30-40
度发酵6-12小时
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经发酵 后,乳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 这些变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种 营养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酸奶由纯牛 奶发酵而成,除保留了鲜牛奶的全部营 养成分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还可产 生人体营养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如V B1、VB2、VB6、VB12等。
但酸奶不能加热喝,而牛奶可以加热喝, 对一些胃怕凉的人来说喝鲜奶比较合适。 酸奶的含糖量高一些,不太适合胖人和 正在减肥的人喝。婴儿肠胃发育不健全, 也不适合喝酸奶,最好喝牛奶。

自制酸奶生物实验报告

自制酸奶生物实验报告

自制酸奶生物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自制酸奶的过程,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以及酸奶中的微生物作用。

实验材料- 鲜牛奶- 酸奶菌种- 保温杯- 温度计- 储奶瓶或玻璃瓶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酸奶菌种取出并放置于室温下,使其适应环境。

2. 制备奶液取一定量的鲜牛奶倒入炖锅中,小火加热至40-50,并持续保持该温度5分钟,达到杀灭有害菌的作用。

之后将牛奶冷却至适宜酸奶菌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一般为40-45)。

3. 接种酸奶菌种将适量的酸奶菌种加入温度适宜的牛奶中,充分搅拌均匀。

4. 发酵过程将接种酸奶菌种的牛奶倒入保温杯或储奶瓶中。

将保温杯或储奶瓶放置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中(一般为40-45),使用温度计监测温度,并将容器密封,保持温度稳定。

发酵时间约为6-8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可适当延长或缩短发酵时间。

5. 冷藏保存发酵完成后,将酸奶放置于冰箱中冷藏保存,以便延长其保质期。

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我们成功制作了自制酸奶。

从实验结果来看,酸奶的质地变得更加浓稠,呈现出均匀细腻的乳白色。

同时,在酸奶中也能够闻到一股特有的酸味。

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酸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

酸奶菌种中的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下繁殖和代谢,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

乳酸的生成导致酸奶呈现酸性,使其质地变得浓稠,并且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能够延长酸奶的保质期。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酸奶制作的原理并亲自动手制作了自制酸奶。

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酸奶中的乳酸菌起着重要的作用。

乳酸菌不仅能够转化牛奶中的乳糖为乳酸,形成酸奶的酸性环境,还能够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吸收。

通过酸奶的发酵过程,我们也更加了解了微生物的作用。

微生物既可以对人类身体产生有益影响,也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

在制作酸奶时,我们需要确保使用优质的酸奶菌种和鲜牛奶,并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从而制作出优质的酸奶。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增加了对酸奶的认识,而且锻炼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对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的理解。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酸奶的制作与作用模板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酸奶的制作与作用模板

研究性学习报告学科:生物课题名称:《酸奶的制作与作用》组长:成员:指导老师:日期: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一.酸奶的制作原理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乳品联合会(IDF)给酸奶做出定义为:酸乳(即酸奶),在添加(或不添加)乳粉(或脱脂乳粉)的乳中(杀菌乳或浓缩乳),由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作用进行乳酸发酵而制成的凝乳状产品,成品中必须含有大量的、相应的活性微生物。

酸奶形成原理: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首先将乳糖分解为2分子单糖,进一步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胶粒中的胶体磷酸钙转变成可溶性磷酸钙,从而使酪蛋白胶粒的稳定性下降,并在PH4.6 -4 .7时,酪蛋白发生凝集沉淀,形成酸奶。

二.酸奶的制作过程酸奶的制作工艺可概括为配料、预热、均质、杀菌、冷却、接种、(灌装:用于凝固型酸奶)、发酵、冷却、(搅拌:用于搅拌型酸奶)、包装和后熟几道工序,变性淀粉在配料阶段添加,其应用效果的好坏与工艺的控制有密切关系:1.配料:根据物料平衡表选取所需原料,如鲜奶、砂糖和稳定剂等。

变性淀粉可以在配料时单独添加也可与其他食品胶类干混后再添加。

考虑到淀粉和食品胶类大都为亲水性极强的高分子物质,混合添加时最好与适量砂糖拌匀,在高速搅拌状态下溶解于热奶(55℃—65℃,具体温度的选择视变性淀粉的使用说明而定),以提高其分散性。

2.预热:预热的目的在于提高下道工序——均质的效率,预热温度的选择以不高于淀粉的糊化温度为宜(避免淀粉糊化后在均质过程中颗粒结构被破坏)。

3.均质:均质是指对乳脂肪球进行机械处理,使他们呈较小的脂肪球均匀一致地分散在乳中。

在均质阶段物料受到剪切、碰撞和空穴三种效应的力。

变性淀粉淀粉由于经过交联变性耐机械剪切能力较强,可以保持完整的颗粒结构,有利于维持酸奶的粘度和体态。

4.杀菌:一般采用巴氏杀菌,乳品厂普遍采用95℃、300S的杀菌工艺,变性淀粉在此阶段充分膨胀并糊化,形成黏度。

高中生研究性报告(细选3篇)

高中生研究性报告(细选3篇)

高中生研究性报告(细选3篇)高中生研究性报告1一、选择课题原因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杆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尤其对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老年人以及乳糖不耐受者,更是适宜的营养品。

酸奶的制作是我国传统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选择此课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还能使学生从中学到一些生活小知识,让学生们体验制作的乐趣。

因此,我们选择此课题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以酸奶的制作为例初步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大致了解酸奶制作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和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

其次,通过研究此课题,不仅加强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同学之间的交往能力,还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锻炼了同学们的学习和动手能力,让我们对此次研究充满无限期待。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了解的酸奶的制作原理(2)知道酸奶的作用(3)分析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4)清楚酸奶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四、研究方法:(1)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2)进行制作酸奶的实验(3)讨论并交流(4)总结并归纳五、研究步骤第一阶段:(20xx年11月—11月底)1.成立课题小组,并进行组内分工;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撰写小组及个人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1.围绕课题在网上查找课题研究所需的资料;2.整理资料并进行小组内交流;3.小组内进行课题研究实践;4,展开小组内经验交流与共享活动。

第三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1.与其他组交流实践经验并展示课题成果;2.撰写小组及个人结题报告。

高中生研究性报告2现代社会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人们所面临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

如何应付这些压力,保持个体的情绪健康,更好地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挑战,是一个现代人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问题。

我国高中学生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于学习、父母、老师和同伴、环境、自我发展和时间六方面,其中学习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源。

酸奶制作研究性学习报告

酸奶制作研究性学习报告

掌握奶源变量的争论性学习报告一、争论背景:寻常我们都常常喝酸奶,都是在超市或小卖部买的,后来觉察网上其实有家制酸奶的方法,心里很想自己做,但是由于种种缘由始终搁置着。

现在学农的时候能供给一个时机我们自己做酸奶,既能熬炼动手力量。

又能积存一门手艺,感觉格外快活,就参与了这项活动。

试验中需要掌握变量,我们想了很久,奶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奶质和形态都能影响酸奶的味道,所以我们选择了掌握奶源变量的酸奶制作争论性学习,探究选取哪一种奶源才会使自制酸奶口感更好。

二、活动目标近几年,发生了用皮鞋制酸奶的大事,让整个社会陷入了诚信危机。

对于青少年,奶制品是生活中必不行少的一局部。

面对酸奶的大事,我们产生了恐惊与担忧。

所以我们想通过自己制作酸奶,感受酸奶生产的过程,同时体会制作每种品牌酸奶的本钱凹凸与口感来源。

我们对于酸奶成品的期盼并不高,期望结果制作出来的酸奶,能在凝固中传递出当代酸奶的香气与奶味。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一〕分组分工,选取试验材料,制定活动方案。

〔二〕材料1、发酵用的原料伊利纯牛奶、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香满楼鲜牛奶、伊利高蛋白脱脂高钙奶粉、雀巢全脂奶粉、家用酸奶发酵剂。

2、工具及仪器RC-H2 日创酸奶机(5 个反响杯)、标签纸数张、量筒、电子天平、称量纸等。

〔三〕试验原理:在42℃恒温环境下 7 小时,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首先将乳糖分解为 2 分子单糖,进一步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胶粒中的胶体磷酸钙转变成可溶性磷酸钙,从而使酪蛋白胶粒的稳定性下降,并在 PH4.6 -4 .7 时,酪蛋白发生凝集沉淀,形成酸奶。

〔四〕试验的设计杯①用 100ml 香满楼鲜牛奶,倒入 100ml 反响杯,参加 0.1g 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②用 14g 雀巢全脂奶粉,加水到 100ml,参加 0.1g 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③用 14g 伊利高蛋白脱脂奶粉,加水到 100ml,参加 0.1g 发酵剂,搅拌均匀。

制造酸奶的实验报告(3篇)

制造酸奶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发酵过程及原理。

2. 掌握酸奶的制备方法。

3. 提高对微生物发酵技术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一种通过乳酸菌发酵牛奶而制成的乳制品。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为乳酸,使酸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酸奶的制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乳酸菌的生长繁殖: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需要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繁殖。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利用牛奶中的营养物质进行代谢,产生乳酸。

2. 乳酸的生成: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将乳糖分解为乳酸,使牛奶的pH值降低,从而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使酸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新鲜牛奶、酸奶发酵剂、无菌试管、无菌棉塞、酒精灯、温度计、计时器等。

2. 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显微镜、培养皿、培养箱等。

四、实验步骤1. 预处理:将新鲜牛奶加热至80℃,持续5分钟,杀死牛奶中的细菌,然后冷却至室温。

2. 加入发酵剂:取一定量的酸奶发酵剂,加入冷却后的牛奶中,搅拌均匀。

3. 分装:将混合好的牛奶分装至无菌试管中,每支试管约10ml。

4. 密封:用无菌棉塞密封试管口,防止氧气进入。

5. 发酵:将试管放入电热恒温水浴锅中,设定温度为42℃,恒温发酵。

6. 记录:每隔一定时间(如2小时、4小时、6小时等)观察酸奶的发酵情况,记录发酵过程中的变化。

7. 结束发酵:发酵至酸奶具有酸味和凝固状态时,取出试管。

8. 观察与比较:将发酵后的酸奶与未发酵的牛奶进行外观、口感、pH值等方面的比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发酵后的酸奶呈凝固状,颜色呈淡黄色,与未发酵的牛奶相比,酸奶的色泽较浅。

2. 口感:发酵后的酸奶口感细腻,酸甜适中,具有酸奶特有的风味。

3. pH值:发酵后的酸奶pH值降低,一般在4.5-4.8之间,表明乳酸菌已将乳糖分解为乳酸。

4. 微生物观察:利用显微镜观察发酵后的酸奶,可见大量乳酸菌存在。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酸奶。

生物酸奶实验报告模板

生物酸奶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探究不同发酵条件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添加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一种发酵乳制品。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为乳酸,使酸奶呈现出特有的酸味和口感。

此外,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益物质,如乳酸、维生素B群等,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鲜牛奶:500g- 蜂蜜:适量- 酸奶发酵剂:1包- 玻璃瓶:5个- 温度计:1个- 热水袋:1个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1台- 热水壶:1个- 烧杯:1个- 搅拌棒:1根四、实验步骤1. 称取500g鲜牛奶,倒入烧杯中。

2. 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

3. 将玻璃瓶清洗干净,用开水消毒后晾干。

4. 将牛奶倒入玻璃瓶中,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5. 从酸奶发酵剂中取出适量菌粉,均匀撒入牛奶中。

6. 将玻璃瓶盖紧,用热水袋包裹,保持温度在38-42℃。

7. 每隔2小时,用温度计检查温度,确保温度稳定。

8. 24小时后,打开瓶盖,观察酸奶的状态。

9. 如酸奶呈均匀的凝乳状,且口感酸甜适中,则实验成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经过24小时发酵,所有实验组均成功制作出酸奶。

- 实验组1:未添加蜂蜜,酸奶口感酸味较重。

- 实验组2:添加适量蜂蜜,酸奶口感酸甜适中。

- 实验组3:添加过多蜂蜜,酸奶口感过甜,发酵效果较差。

2. 结果分析:- 蜂蜜的添加量对酸奶口感和发酵效果有显著影响。

适量添加蜂蜜可以改善酸奶的口感,但过多添加会影响发酵效果。

- 发酵过程中,温度的稳定对酸奶品质至关重要。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乳酸菌的生长和发酵效果。

六、实验结论1. 成功制作出酸奶,掌握了酸奶的制作方法。

2. 适量添加蜂蜜可以改善酸奶口感,但过多添加会影响发酵效果。

3. 发酵过程中,温度的稳定对酸奶品质至关重要。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制作酸奶过程中,保持手部卫生,避免污染。

生物实验报告酸奶

生物实验报告酸奶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酸奶制作的操作技能。

3.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一种发酵乳制品,其制作原理是利用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使牛奶发酵变酸,产生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具有抑制其他有害菌生长的作用,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牛奶:全脂或低脂均可,尽量选择新鲜、无添加剂的牛奶。

- 糖:适量,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 酵母:市售酸奶发酵剂或乳酸菌粉。

2. 仪器:- 烧杯:500ml- 玻璃棒:1根- 温度计:1支- 烤箱:1台- 电子秤:1台- 食品级密封袋:1个四、实验步骤1. 准备牛奶:将牛奶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糖,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2. 加热牛奶:将牛奶加热至40-45℃,用温度计测量,确保温度准确。

3. 添加酵母:将酵母粉倒入牛奶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4. 静置:将烧杯放入烤箱中,设置温度为45℃,静置发酵8-10小时。

5. 冷却:发酵完成后,将烧杯从烤箱中取出,待牛奶冷却至室温。

6. 分装:将冷却后的酸奶倒入食品级密封袋中,密封。

7. 冷藏:将密封袋放入冰箱中冷藏,可保存2-3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8-10小时的发酵,牛奶成功转变为酸奶,口感酸甜适中,具有一定的弹性。

2. 实验分析:(1)在酸奶制作过程中,温度控制至关重要。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乳酸菌的发酵效果。

(2)糖的添加量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酸奶的口感。

(3)发酵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酸奶的口感会变得过于酸涩。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掌握了酸奶制作的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控制温度、添加酵母等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还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确保实验材料的质量和卫生。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为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贡献力量。

生物实验报告制作酸奶(3篇)

生物实验报告制作酸奶(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自制酸奶的操作方法。

3. 学习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一种以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乳制品。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酸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保健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牛奶:500ml(全脂或低脂均可)- 酸奶发酵剂:1包(含乳酸菌)- 白砂糖:适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玻璃杯:5个- 筷子:1根- 温度计:1个- 热水袋:1个- 计时器:1个2. 仪器:- 灭菌锅:1个- 灭菌器:1个- 电子天平:1个四、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 将牛奶倒入玻璃杯中,用电子天平称量,确保每杯牛奶的量一致。

- 在每杯牛奶中加入适量的白砂糖,搅拌均匀。

2. 灭菌处理:- 将玻璃杯放入灭菌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加热至100℃,保持5分钟进行灭菌。

3. 发酵剂活化:- 将酸奶发酵剂取出,放入温水中浸泡5分钟,使其活化。

4. 混合发酵剂:- 将活化后的发酵剂倒入牛奶中,用筷子搅拌均匀。

5. 发酵:- 将混合好的牛奶杯放入热水袋中,保持温度在42℃左右,发酵8小时。

6. 成品检验:- 发酵完成后,取出酸奶,观察其色泽、口感和气味,确认是否达到酸奶的标准。

7. 冷藏保存:- 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冰箱中冷藏,保存时间为3-5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品色泽:酸奶呈乳白色,均匀一致。

2. 成品口感:酸奶口感细腻,酸甜适中。

3. 成品气味:酸奶具有独特的酸奶香味。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以上步骤,成功制作出符合酸奶标准的自制酸奶。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掌握了自制酸奶的操作方法,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

2.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本实验,提高了对微生物发酵技术的认识。

3.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灭菌处理要彻底,避免杂菌污染。

- 发酵温度要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发酵效果。

酸奶培养制作实验报告(3篇)

酸奶培养制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酸奶的发酵原理,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微生物发酵技术的认识,同时了解酸奶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一种通过乳酸菌发酵的乳制品,其主要原料为鲜牛奶或脱脂牛奶。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的pH值降低,从而引起牛奶中蛋白质的凝固,形成酸奶特有的凝乳状态。

此外,乳酸菌的代谢产物还能赋予酸奶独特的风味。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材料:1. 鲜牛奶(或脱脂牛奶)2. 白砂糖3. 市售酸奶(作为菌种)4. 温度计5. 烧杯6. 玻璃棒7. 硅胶塞8. 发酵箱(或保温箱)9. 计时器实验仪器:1. 电子天平2. 烧杯3. 玻璃棒4. 硅胶塞5. 发酵箱(或保温箱)6.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鲜牛奶、白砂糖、市售酸奶分别称量好,备用。

2. 混合材料:将称量好的鲜牛奶和白砂糖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直至糖完全溶解。

3. 接种:将市售酸奶取出适量,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将其倒入烧杯中,继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4. 消毒:将烧杯用热水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5. 冷却:将烧杯中的牛奶混合物冷却至40-42℃,用温度计测量。

6. 分装:将冷却后的牛奶混合物均匀分装至装有硅胶塞的发酵瓶中,每个发酵瓶约装200ml。

7. 发酵:将发酵瓶放入发酵箱(或保温箱)中,设置温度为40-42℃,发酵时间约为6-8小时。

8. 观察:在发酵过程中,每隔1小时观察酸奶的发酵情况,记录酸奶的凝乳状态、表面光滑度、酸度及香味等。

9. 成熟: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瓶放入冰箱中冷藏,使其成熟24小时以上。

10. 品尝与评价:将成熟的酸奶取出,品尝其口感、酸度、香味等,评价酸奶的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情况:在发酵过程中,酸奶的凝乳状态逐渐形成,表面光滑度提高,酸度逐渐增强,香味逐渐浓郁。

2. 成熟情况: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冰箱中冷藏,经过24小时以上,酸奶的口感、酸度、香味等均达到最佳状态。

生物研究性报告制作酸奶

生物研究性报告制作酸奶

奶制品与生活结题报告一、牛奶知识1、牛奶概述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

牛奶顾名思义是从雌性奶牛身上所挤出来的。

在不同国家,牛奶也分有不同的等级,目前最普遍的是全脂、低脂及脱脂牛奶。

目前市面上牛奶的添加物也相当多,如高钙低脂牛奶,就强调其中增添了钙质。

牛奶的化学成分很牛奶中的矿物质种类非常丰富,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钙以外,磷、铁、锌、铜、锰、钼的含量都很多。

最难得的是,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

复杂,至少有100多种,主要成分由水、脂肪、磷脂、蛋白质、乳糖、无机盐等组成。

一般牛奶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为:水分:87.5% 脂肪:3.5% 蛋白质:3.4%乳糖:4.6% 无机盐:0.7%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本身不能合成的,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我们进食的蛋白质中如果包含了所有的必需氨基酸,这种蛋白质便叫作全蛋白。

牛奶中的蛋白质便是全蛋白。

牛奶中的无机盐也称矿物质。

牛奶中含有Ca2+、Mg2+、K+ 、Fe3+ 等阳离子和PO43-、SO42-、Cl-等阴离子;此外还有微量元素I、Cu、Zn、Mn等。

这些元素绝大部分都对人体发育生长和代谢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无机盐,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人体中90%的钙集中在牙齿和骨骼上。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钙,同样孕妇及成人、中老年人,也需要补充钙质,缺乏钙会影响牙齿和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佝偻病。

大自然中的钙是以化合态存在的,只有被动、植物吸收后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钙,才能更好地被人体所吸收利用。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活性钙,是人类最好的钙源之一,1升新鲜牛奶所含活性钙约1250毫克,居众多食物之首,约是大米的101倍、瘦牛肉的75倍、瘦猪肉的110倍,它不但含量高,而且牛奶中的乳糖能促进人体肠壁对钙的吸收,吸收率高达98%,从而调节体内钙的代谢,维持血清钙浓度,增进骨骼的钙化。

生物实验发酵酸奶的原理

生物实验发酵酸奶的原理

生物实验发酵酸奶的原理酸奶是一种通过发酵牛奶而制成的有益的食品。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可以促进肠道健康和消化系统的功能,因此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这篇文章将营养学和生物学原理结合起来,深入探讨制作酸奶的生物实验和原理。

1. 酸奶发酵酸奶是由牛奶中的乳糖经过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的发酵而产生的。

乳酸杆菌在牛奶中执行以下反应:乳糖+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 乳酸+ CO2 + H2O这个过程产生了乳酸和二氧化碳。

乳酸使牛奶变酸,这是酸奶的标志,而二氧化碳则帮助酸奶变得更加丰富和蓬松。

发酵的过程通常需要约7到12小时,温度在37C至43C之间。

2. 酸奶的营养价值酸奶是一种非常营养的食品,非常适合人类进食。

它含有各种不同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钙,B族维生素,维生素D等。

酸奶比牛奶中的钙更易于被吸收,因为乳酸有助于钙的吸收,这有助于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

此外,酸奶中的乳酸杆菌益生菌还可以制造维生素K和其他营养素,有效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并维护肠道健康。

3. 生物制作酸奶的原理生物制作酸奶需要乳酸杆菌和恰当的环境因素来发酵牛奶。

以下是制作酸奶的主要步骤:第一步:选择好牛奶。

选择全脂牛奶,这样酸奶会更加丰富和口感更加醇厚。

牛奶需要在70至85C的温度下煮沸,并在温度下等待冷却至43C。

第二步:加入酸奶菌。

从超市或专门店购买酸奶、酸奶菌或酸奶的激活剂,保证甄别到的菌株可以在牛奶中正常繁殖。

在保持43C恒温下,慢慢加入酸奶菌,并将其充分搅拌均匀。

第三步:储存酸奶。

将混合物装入密封容器中,储存在43C的温度下,让它保持在这个温度直到酸奶成形。

这通常需要7至12小时,取决于所使用的菌株、温度和时间。

第四步:添加调料。

可以根据个人喜爱加入水果、蜂蜜等调味品,以调整口感。

4. 总结通过对酸奶发酵和营养价值的深入了解,我们了解到它是一种非常健康和美味的食品,具有多种不同的营养素和好处。

高中生物酸奶实验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酸奶实验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酸奶实验教案模板
实验名称:酸奶制作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掌握酸奶中益生菌的重要性,培养
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实验时间:2小时
实验材料:
1. 1升全脂牛奶
2. 2勺活性酸奶菌(酸奶素)
3. 温度计
4. 大碗
5. 盖子
6. 毛巾
实验步骤:
1. 将牛奶倒入大碗中,使用温度计测量牛奶的温度,确保温度在40-45摄氏度之间。

2. 加入2勺活性酸奶菌(酸奶素)到牛奶中,搅拌均匀。

3. 将混合好的牛奶倒入密封容器中,用盖子盖好。

4. 将密封容器放入温暖的地方(如保温箱或暖气旁),用毛巾包裹保温。

5. 静置12-24小时,让益生菌发酵。

6. 打开容器检查酸奶是否已经凝固,如果已经凝固,即可食用。

实验注意事项:
1. 制作过程中要保持清洁卫生。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工具和容器,确保下次使用时干净卫生。

3.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温度稳定,以确保益生菌的发酵效果。

实验延伸:
1. 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牛奶或添加不同水果颗粒等材料,观察酸奶的口感和味道有何变化。

2. 尝试用不同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观察酸奶的质地和口感有何不同。

实验评估:
学生将根据自己制作的酸奶进行口感和味道的评价,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对实验进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报告学科:生物课题名称:《酸奶的制作及作用》组长:成员:指导老师:日期: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一.酸奶的制作原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国际乳品联合会(IDF)给酸奶做出定义为:酸乳(即酸奶),在添加(或不添加)乳粉(或脱脂乳粉)的乳中(杀菌乳或浓缩乳),由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作用进行乳酸发酵而制成的凝乳状产品,成品中必须含有大量的、相应的活性微生物。

酸奶形成原理: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首先将乳糖分解为2分子单糖,进一步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胶粒中的胶体磷酸钙转变成可溶性磷酸钙,从而使酪蛋白胶粒的稳定性下降,并在PH4.6 -4 .7时,酪蛋白发生凝集沉淀,形成酸奶。

二.酸奶的制作过程酸奶的制作工艺可概括为配料、预热、均质、杀菌、冷却、接种、(灌装:用于凝固型酸奶)、发酵、冷却、(搅拌:用于搅拌型酸奶)、包装和后熟几道工序,变性淀粉在配料阶段添加,其应用效果的好坏及工艺的控制有密切关系:1.配料:根据物料平衡表选取所需原料,如鲜奶、砂糖和稳定剂等。

变性淀粉可以在配料时单独添加也可及其他食品胶类干混后再添加。

考虑到淀粉和食品胶类大都为亲水性极强的高分子物质,混合添加时最好及适量砂糖拌匀,在高速搅拌状态下溶解于热奶(55℃—65℃,具体温度的选择视变性淀粉的使用说明而定),以提高其分散性。

2.预热:预热的目的在于提高下道工序——均质的效率,预热温度的选择以不高于淀粉的糊化温度为宜(避免淀粉糊化后在均质过程中颗粒结构被破坏)。

3.均质:均质是指对乳脂肪球进行机械处理,使他们呈较小的脂肪球均匀一致地分散在乳中。

在均质阶段物料受到剪切、碰撞和空穴三种效应的力。

变性淀粉淀粉由于经过交联变性耐机械剪切能力较强,可以保持完整的颗粒结构,有利于维持酸奶的粘度和体态。

4.杀菌:一般采用巴氏杀菌,乳品厂普遍采用95℃、300S的杀菌工艺,变性淀粉在此阶段充分膨胀并糊化,形成黏度。

5.冷却、接种和发酵:变性淀粉是一类高分子物质,及原淀粉相比仍然保留一部分原淀粉的性质,即多糖的性质。

在酸奶的pH值环境下,淀粉不会被菌种利用降解,所以能够维持体系的稳定。

当发酵体系的pH值降至酪蛋白的等电点时,酪蛋白变性凝固,生成酪蛋白微胶粒及水相连的三维网状体系骨架成凝乳状,此时糊化了的淀粉可以充填骨架之中,束缚游离水分,维护体系稳定性。

6.冷却、搅拌和后熟:搅拌型酸奶冷却的目的是快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主要是防止发酵过程产酸过度及搅拌时脱水。

变性淀粉由于原料来源较多,变性程度不同,不同的变性淀粉应用于酸奶制作中的效果也不相同。

因此可以根据对酸奶品质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变性淀粉。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制作酸奶所用的仪器、材料为灭菌设备、发酵罐或发酵室、加热罐、紫外线灯、玻璃瓶或瓷瓶或专用纸盆、鲜牛奶、白糖、乳酸菌种(保加利亚杆菌及嗜热链球菌)等。

制作步骤:1.玻璃瓶等消毒灭菌。

玻璃瓶在灭菌器内灭菌半小时,如用蒸锅灭菌需45分钟,接种室内需紫外线灭菌50分钟,接种工具在高压蒸汽灭菌器内灭菌30分钟。

2.牛奶灭菌。

把鲜牛奶装入加热罐,并加入10—12%的白糖,在85—90℃下灭菌30分钟或用其它方法灭菌。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以不破坏牛奶原有营养成分为佳,灭菌后冷却。

在灭菌前或灭菌过程中最好除去上层油脂,使牛奶脱脂。

3.接种。

把温度低于43℃的灭菌牛奶分装于灭好菌的玻璃瓶中,按牛奶2%—4%的接种量在接种室内接种并搅拌均匀,注意罐装要满,不留空隙,接好后立即封口,以保证乳酸发酵的厌氧条件。

然后再送入0—5℃的冷藏室内进行冷藏后熟8-10小时,即可上市销售。

经后熟酸乳因含酯类,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冷藏的作用一方面可防止酸度增加,防止杂菌污染,另一方面可使质地结实,乳清回收,从而使酸乳质量的稳定性大为提高。

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工作人员要穿无菌工作服,戴无菌手套、口罩,手要清洗干净,不可不戴口罩就接种以防杂菌污染。

4.质量标准。

优质酸乳外观呈乳白色或稍带黄色,表面光滑,凝乳结实,组织细腻,质地均匀,允许有少量乳清析出,无气泡,酸甜适度,不得有辛辣味及其它异味。

如果酸乳中有气泡或瓶盖上鼓或有辛辣味及其它异味,说明鲜乳在发酵过程中已被杂菌污染不能食用。

如生产种(发酵剂)出现以上情况,坚决不能用于生产,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如在适温下超时,乳凝很少、乳清分离,甚至不乳凝,出现大量悬浮物并出现臭味,说明菌种衰退严重或菌种已被杂菌污染,应停止使用。

如菌种衰退,可把衰退的菌种在斜面培养基上培养,进行提纯复壮,再进行繁殖,即可得到优良的生产种。

自制方法夏季30℃以上的室温即可。

只不过乳凝时间要长一些,室温越高,乳凝时间越短。

方法是洗净粗口玻璃瓶或瓷瓶(罐头瓶因口太大易发生杂菌污染不能使用),装满牛奶,用洁净的双层塑料薄膜盖住瓶口,并用线绳捆好,线绳捆扎要松,因在加热过程中瓶内会产生很多蒸汽,如捆扎太紧,薄膜就会鼓破,易发生污染。

把装有牛奶的玻璃瓶放入锅内煮沸30分钟,水浸没牛奶面为宜,不要盖锅盖,然后取出冷却到手背触及不烫手时即可倒入2%—4%的市场销售的新鲜纯酸奶,加入买来的酸奶后立即把塑料膜扎紧,以保证瓶内的无氧环境。

室温下10小时后,鲜奶乳凝如同豆腐脑,酸奶即成。

把酸奶瓶放入0—5℃的冰箱中冷藏2—4小时,即可食用,白糖可在灭菌时加入,也可在吃时加入,量以个人口味而定,也可不加。

可在作时单独作一小瓶,如乳凝很好,可留作菌种,但不能多次使用,因家中无法保证无菌操作,菌种放入冷藏室即可。

如瓶口薄膜上鼓,里面有气体产生,说明已进入产气菌,只可食用,不能再留作菌种。

三、酸奶的营养价值酸奶的发酵过程使奶中糖、蛋白质有20%左右被水解成为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链和氨基酸等),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

经发酵后,乳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这些变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

酸奶由纯牛奶发酵而成,除保留了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还可以一产生人体营养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如VB1、VB2、VB6、VB12等。

酸奶由纯牛奶发酵而成,除保留了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奶酸菌还可产生人体营养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如VB1、VB2、VB6、VB12等。

作用一是能将牛奶中的乳糖和蛋白质分解,使人体更容易消化和吸收。

二是酸奶有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促进和加强消化的功效。

三是乳酸菌能减少某些致癌物质的产生,因而具有防癌作用。

四是能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繁殖,并减弱腐败菌在肠道内产生的毒素。

五是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特别适宜高血脂的人饮用。

六是一般来说,无论是手术后,还是急性、慢性病愈后的病人,为治疗疾病或防止感染都曾服用或注射了大量抗生素,使肠道菌丛发生很大改变,甚至一些有益的肠道菌也统统被抑制或杀死,造成菌群失调。

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每天喝0.25-0.5千克,可以维持肠道正常菌丛平衡,调节肠道有益菌群到正常水平。

所以大病初愈者多喝酸奶,对身体恢复有着其他食物不能替代的作用。

因此,对于久病初愈的人来说也是最需要的。

酸奶除了营养丰富外,还含有乳酸菌,所以具有保健作用。

这些作用是:1.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形成生物屏障,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入侵。

2.通过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促进肠道蠕动及菌体大量生长改变渗透压而防止便秘。

3.酸奶含有多种酶,促进消化吸收。

4.通过抑制腐生菌在肠道的生长,抑制了腐败所产生的毒素,使肝脏和大脑免受这些毒素的危害,防止衰老。

5.通过抑制腐生菌和某些菌在肠道的生长。

从而也抑制了这些菌所产生的致癌因子,达到防癌的目的。

6.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乳酸菌可以产生一些增强免疫功能的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防止疾病。

含有大量活性菌的酸奶可以帮助改善乳糖不耐、便秘、腹泻、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病症。

美国农业部的人类营养学研究中心正在塔夫斯大学进行老年研究工作,研究员吉恩迈尔表示,酸奶不仅可以改善肠道环境,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无独有偶,台湾的一项研究也发现,酸奶能提高某些消炎药的治疗效果。

7.降低血压: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研究员艾尔瓦罗·阿良索博士介绍说,研究发现,在那些每天饮2—3份或更多酸奶的人中,高血压的发病危险比那些不喝的人降低了50%。

当下市场上一些生产者把"含乳饮料"打着"酸牛奶"的旗号销售,故意混淆这两种原本不同的产品概念。

一些含乳饮料厂家开始在产品名称上大打"擦边球",在产品包装上用大号字标出"酸奶"、"酸牛奶"、"优酸乳"等含义模糊的产品名称,只有细看才能发现旁边还另有几个关键的小字----"乳饮料"、"饮料"、"饮品"。

据了解,"酸牛奶"和"含乳饮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配料上"酸牛奶"是用纯牛奶发酵制成的,属纯牛奶范畴,其蛋白质含量≥2.9%,其中调味酸牛奶蛋白质含量≥2.3%。

而含乳饮料只含1/3鲜牛奶,配以水、甜味剂、果味剂。

所以,蛋白质含量一般不低于1%,其营养价值和酸奶不可同日而语,根本不能用来代替牛奶或酸奶。

含乳饮料又可分为配制型和发酵型,配制型成品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称为乳饮料,另一种发酵型成品中其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7%称为乳酸菌饮料,都有别于真正的酸奶或牛奶。

根据包装标签上蛋白质含量一项可以把它们及酸奶或牛奶区别开来。

功效这种“牛奶因子”有天生的降血脂降胆固醇、阻碍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功能,而且酸奶中还含有一种乳酸,能有效的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繁殖,抑制有害物质的产生,促进肠子的蠕动,因而极具减肥瘦身价值。

[3-4]我们之所以说酸奶是很好的减肥食品,是因为它富含的乳酸菌。

乳酸菌进入肠道后,会增生双歧杆菌,抑制有害菌的活动,令肠道环境得以改善,有效地治疗慢性便秘的问题。

同时,酸奶也是乳制品,乳制品中的钙能减少甲状旁腺激素的数量,而甲状旁腺激素正是阻碍酵素的活动,令体内脂肪燃烧的进程减慢。

瘦身作用发酵后牛奶的蛋白质还保留着,钙的含量也没有损失,酸奶还比其他的钙源补钙效果更好。

最让减肥女性们惊喜的是,燃烧脂肪的重要元素——B族维生素,在发酵后会增加。

酸奶有很强的饱腹感,喝了特饱,而且营养也很丰富,既有碳水化合物,又有脂肪、蛋白质,还有那么多种维生素,热量也不高,所以在餐前喝一小杯,可以减少你的进餐量。

甚至可以用酸奶来多代餐充饥。

酸奶含有大量的活性乳酸菌和短链脂肪酸,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从而治疗便秘,减轻体重营养分析1.酸奶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酸,因而能增强人的消化能力,促进食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