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压轴题题型总结(有答案)

合集下载

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含答案)

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含答案)

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含答案)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4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B(﹣2,0),点C(8,0),与y轴交于点A.(1)求二次函数y=ax2+bx+4的表达式;(2)连接AC,AB,若点N在线段BC上运动(不与点B,C重合),过点N 作NM∥AC,交AB于点M,当△AMN面积最大时,求N点的坐标;(3)连接OM,在(2)的结论下,求OM与AC的数量关系.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x﹣与x轴交于A、B 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点E(4,n)在抛物线上.(1)求直线AE的解析式;(2)点P为直线CE下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PC,PE.当△PCE的面积最大时,连接CD,CB,点K是线段CB的中点,点M是CP上的一点,点N是CD 上的一点,求KM+MN+NK的最小值;(3)点G是线段CE的中点,将抛物线y=x2﹣x﹣沿x轴正方向平移得到新抛物线y′,y′经过点D,y′的顶点为点F.在新抛物线y′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FG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Oy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1)求A、B两点的坐标及抛物线的对称轴;(2)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3)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求a的值;(4)设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过点A(﹣1,0),B(3,0),C(0,3)点M、N为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M作MD∥y轴,交直线BC于点D,交x轴于点E.(1)求二次函数y=ax2+bx+c的表达式;(2)过点N作NF⊥x轴,垂足为点F,若四边形MNFE为正方形(此处限定点M在对称轴的右侧),求该正方形的面积;(3)若∠DMN=90°,MD=MN,求点M的横坐标.5.如图,直线y=﹣x+c与x轴交于点A(3,0),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B.(1)求点B的坐标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M(m,0)为x轴上一动点,过点M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直线AB及抛物线分别交于点P,N.①点M在线段OA上运动,若以B,P,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PM相似,求点M的坐标;②点M在x轴上自由运动,若三个点M,P,N中恰有一点是其它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三点重合除外),则称M,P,N三点为“共谐点”.请直接写出使得M,P,N三点成为“共谐点”的m的值.6.如图,抛物线y=﹣x2+x+2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1)试求A,B,C的坐标;(2)将△ABC绕AB中点M旋转180°,得到△BAD.①求点D的坐标;②判断四边形AD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在该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BMP与△BAD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抛物线y=ax2+bx﹣a﹣b(a<0,a、b为常数)与x轴交于A、C两点,与y轴交于B点,直线AB的函数关系式为y=x+.(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与C点坐标;(2)已知点M(m,0)是线段OA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x轴的垂线l分别与直线AB和抛物线交于D、E两点,当m为何值时,△BDE恰好是以DE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3)在(2)问条件下,当△BDE恰好是以DE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动点M 相应位置记为点M′,将OM′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ON(旋转角在0°到90°之间);i:探究:线段OB上是否存在定点P(P不与O、B重合),无论ON如何旋转,始终保持不变,若存在,试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ii:试求出此旋转过程中,(NA+NB)的最小值.8.如图,抛物线y=ax2+bx﹣2的对称轴是直线x=1,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A的坐标为(﹣2,0),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D⊥x轴于点D,交直线BC于点E.(1)求抛物线解析式;(2)若点P在第一象限内,当OD=4PE时,求四边形POBE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若点M为直线BC上一点,点N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和点N,使得以点B,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上,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温馨提示:考生可以根据题意,在备用图中补充图形,以便探究】9.如图甲,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点C,经过B、C两点的抛物线y=x2+bx+c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顶点为P.(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以C,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0<x<3时,在抛物线上求一点E,使△CBE的面积有最大值(图乙、丙供画图探究).10.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直线y=x+1相交于A(﹣1,0),B(4,m)两点,且抛物线经过点C(5,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点B重合),过点P作直线PD⊥x轴于点D,交直线AB于点E.①当PE=2ED时,求P点坐标;②是否存在点P使△BE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如图所示,顶点为(,﹣)的抛物线y=ax2+bx+c过点M(2,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A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不与点M重合),点B是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点C是直线y=x+1上一点(处于x轴下方),点D是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一点,若以点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求k的值.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x2+bx+c经过A、C两点,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D为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①连接BC、CD,设直线BD交线段AC于点E,△CDE的面积为S1,△BCE 的面积为S2,求的最大值;②过点D作DF⊥AC,垂足为点F,连接CD,是否存在点D,使得△CDF中的某个角恰好等于∠BAC的2倍?若存在,求点D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如图,矩形OABC的两边在坐标轴上,点A的坐标为(10,0),抛物线y=ax2+bx+4过点B,C两点,且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D(﹣2,0),点P是线段CB上的动点,设CP=t(0<t<10).(1)请直接写出B、C两点的坐标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P作PE⊥BC,交抛物线于点E,连接BE,当t为何值时,∠PBE=∠OCD?(3)点Q是x轴上的动点,过点P作PM∥BQ,交CQ于点M,作PN∥CQ,交BQ于点N,当四边形PMQN为正方形时,请求出t的值.14.如图,抛物线y=a(x﹣1)(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其顶点为D.(1)写出C ,D 两点的坐标(用含a 的式子表示);(2)设S △BCD :S △ABD =k ,求k 的值;(3)当△BCD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对应抛物线的解析式.15.如图,是将抛物线y=﹣x 2平移后得到的抛物线,其对称轴为直线x=1,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A (﹣1,0),另一个交点为B ,与y 轴的交点为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N 为抛物线上一点,且BC ⊥NC ,求点N 的坐标;(3)点P 是抛物线上一点,点Q 是一次函数y=x +的图象上一点,若四边形OAPQ 为平行四边形,这样的点P 、Q 是否存在?若存在,分别求出点P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6.如图,已知抛物线y=ax 2+2x +c 与y 轴交于点A (0,6),与x 轴交于点B (6,0),点P 是线段AB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及其顶点坐标;(2)当点P 移动到抛物线的什么位置时,使得∠PAB=75°,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3)当点P 从A 点出发沿线段AB 上方的抛物线向终点B 移动,在移动中,点P 的横坐标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变动,与此同时点M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O 向终点O 移动,点P ,M 移动到各自终点时停止,当两个动点移动t秒时,求四边形PAMB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并求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17.如图1,抛物线C1:y=x2+ax与C2:y=﹣x2+bx相交于点O、C,C1与C2分别交x轴于点B、A,且B为线段AO的中点.(1)求的值;(2)若OC⊥AC,求△OAC的面积;(3)抛物线C2的对称轴为l,顶点为M,在(2)的条件下:①点P为抛物线C2对称轴l上一动点,当△PAC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②如图2,点E在抛物线C2上点O与点M之间运动,四边形OBCE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面积的最大值和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如图,抛物线y=﹣x2+bx+c与直线AB交于A(﹣4,﹣4),B(0,4)两点,直线AC:y=﹣x﹣6交y轴于点C.点E是直线AB上的动点,过点E作EF ⊥x轴交AC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1)求抛物线y=﹣x2+bx+c的表达式;(2)连接GB,EO,当四边形GEOB是平行四边形时,求点G的坐标;(3)①在y轴上存在一点H,连接EH,HF,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以A,E,F,H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求出此时点E,H的坐标;②在①的前提下,以点E为圆心,EH长为半径作圆,点M为⊙E上一动点,求AM+CM它的最小值.19.如图1,抛物线y=x2+bx+c经过A(﹣2,0)、B(0,﹣2)两点,点C 在y轴上,△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过点D作DE⊥AC于点E,以DE为边作矩形DEGF,使点F在x轴上,点G在AC或AC的延长线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矩形DEGF沿GF所在直线翻折,得矩形D'E'GF,当点D的对称点D'落在抛物线上时,求此时点D'的坐标;(3)如图2,在x轴上有一点M(2,0),连接BM、CM,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设矩形DEGF与四边形ABM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直接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1交y轴于点A,交x轴正半轴于点B(4,0),与过A点的直线相交于另一点D(3,),过点D作DC ⊥x轴,垂足为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P在线段OC上(不与点O、C重合),过P作PN⊥x轴,交直线AD 于M,交抛物线于点N,连接CM,求△PCM面积的最大值;(3)若P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设OP的长为t,是否存在t,使以点M、C、D、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c过点(﹣2,2),(4,5),过定点F(0,2)的直线l:y=kx+2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点B在点A的右侧,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B在抛物线上运动时,判断线段BF与B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判断;(3)P为y轴上一点,以B、C、F、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设点P(0,m),求自然数m的值;(4)若k=1,在直线l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QBF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及△QBF的最大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如图1,经过原点O的抛物线y=ax2+bx(a≠0)与x轴交于另一点A(,0),在第一象限内与直线y=x交于点B(2,t).(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第四象限内的抛物线上有一点C,满足以B,O,C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求点C的坐标;(3)如图2,若点M在这条抛物线上,且∠MBO=∠ABO,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使得△POC∽△MOB?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抛物线y=ax2+bx+3经过点A(1,0)和点B(5,0).(1)求该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该抛物线与直线y=x+3相交于C、D两点,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且位于x轴下方,直线PM∥y轴,分别与x轴和直线CD交于点M、N.①连结PC、PD,如图1,在点P运动过程中,△PCD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②连结PB,过点C作CQ⊥PM,垂足为点Q,如图2,是否存在点P,使得△CNQ与△PBM相似?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4.如图,直线y=kx+b(k、b为常数)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4,0)、B(0,3),抛物线y=﹣x2+2x+1与y轴交于点C.(1)求直线y=kx+b的函数解析式;(2)若点P(x,y)是抛物线y=﹣x2+2x+1上的任意一点,设点P到直线AB 的距离为d,求d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求d取最小值时点P的坐标;(3)若点E在抛物线y=﹣x2+2x+1的对称轴上移动,点F在直线AB上移动,求CE+EF的最小值.2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C:y=ax2+bx+c与x轴相交于A,B两点,顶点为D(0,4),AB=4,设点F(m,0)是x轴的正半轴上一点,将抛物线C绕点F旋转180°,得到新的抛物线C′.(1)求抛物线C的函数表达式;(2)若抛物线C′与抛物线C在y轴的右侧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求m的取值范围.(3)如图2,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C上一点,它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点P 在抛物线C′上的对应点P′,设M是C上的动点,N是C′上的动点,试探究四边形PMP′N能否成为正方形?若能,求出m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6.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点B(3,0),C(0,﹣2),直线l:y=﹣x ﹣交y轴于点E,且与抛物线交于A,D两点,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A,D重合).(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P在直线l下方时,过点P作PM∥x轴交l于点M,PN∥y轴交l于点N,求PM+PN的最大值.(3)设F为直线l上的点,以E,C,P,F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构成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5与x轴交于A(﹣1,0),B(5,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D是y轴上的一点,且以B,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点D的坐标;(3)如图2,CE∥x轴与抛物线相交于点E,点H是直线CE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H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与BC,CE分别交于点F,G,试探究当点H 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CHEF的面积最大,求点H的坐标及最大面积;(4)若点K为抛物线的顶点,点M(4,m)是该抛物线上的一点,在x轴,y 轴上分别找点P,Q,使四边形PQKM的周长最小,求出点P,Q的坐标.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c与y轴交于点C,其顶点记为M,自变量x=﹣1和x=5对应的函数值相等.若点M在直线l:y=﹣12x+16上,点(3,﹣4)在抛物线上.(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y=ax2+bx+c对称轴右侧x轴上方的图象上任一点为P,在x轴上有一点A(﹣,0),试比较锐角∠PCO与∠ACO的大小(不必证明),并写出相应的P点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3)直线l与抛物线另一交点记为B,Q为线段BM上一动点(点Q不与M重合),设Q点坐标为(t,n),过Q作QH⊥x轴于点H,将以点Q,H,O,C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S表示为t的函数,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并求出S可能取得的最大值.29.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A,B,C三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4,0),连接AC,BC.动点P从点A出发,在线段A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 作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O出发,在线段O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作匀速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PQ.(1)填空:b=,c=;(2)在点P,Q运动过程中,△APQ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3)在x轴下方,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M,使△PQM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运动时间t;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②,点N的坐标为(﹣,0),线段PQ的中点为H,连接NH,当点Q关于直线NH的对称点Q′恰好落在线段BC上时,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30.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2ax﹣9a与坐标轴交于A,B,C三点,其中C (0,3),∠BAC的平分线AE交y轴于点D,交BC于点E,过点D的直线l 与射线AC,AB分别交于点M,N.(1)直接写出a的值、点A的坐标及抛物线的对称轴;(2)点P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一动点,若△PAD为等腰三角形,求出点P的坐标;(3)证明:当直线l绕点D旋转时,+均为定值,并求出该定值.31.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点A(﹣2,0),交y轴于点B(0,).直线y=kx过点A与y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是D.(1)求抛物线y=x2+bx+c与直线y=kx的解析式;(2)设点P是直线AD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D重合),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D于点M,作DE⊥y轴于点E.探究: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四边形PMEC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作PN⊥AD于点N,设△PMN的周长为m,点P的横坐标为x,求m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m的最大值.3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1,0),C(3,0),D(3,4),以A为顶点的抛物线y=ax2+bx+c过点C,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AD向点D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 ⊥x轴交抛物线于点M,交AC于点N.(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t为何值时,△ACM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3)点Q从点C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CD向点D运动,当t为何值时,在线段PE上存在点H,使以C,Q,N,H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3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B点坐标为(4,3),抛物线y=x2+bx+c经过矩形ABCO的顶点B、C,D为BC的中点,直线AD与y 轴交于E点,与抛物线y=x2+bx+c交于第四象限的F点.(1)求该抛物线解析式与F点坐标;(2)如图(2),动点P从点C出发,沿线段C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同时,动点M从点A出发,沿线段AE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E运动.过点P作PH⊥OA,垂足为H,连接MP,MH.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①问EP+PH+HF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求出t的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②若△PMH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此时t的值.34.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与y轴相交于点A(0,m)其中m<0,与x轴相交于点B(4,0).抛物线y=ax2+bx(a>0)的顶点为F,它与直线l相交于点C,其对称轴分别与直线l和x轴相交于点D和点E.(1)设a=,m=﹣2时,①求出点C、点D的坐标;②抛物线y=ax2+bx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以G、C、D、F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当以F、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ED相似且满足三角形FAC的面积与三角形FBC面积之比为1:3时,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35.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点A(﹣1,0)、B(3,0).(1)求b、c的值;(2)如图1直线y=kx+1(k>0)与抛物线第一象限的部分交于D点,交y轴于F点,交线段BC于E点.求的最大值;(3)如图2,抛物线的对称轴与抛物线交于点P、与直线BC相交于点M,连接PB.问在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QMB与△PMB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6.已知二次函数y=ax2+bx﹣2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A的坐标为(4,0),且当x=﹣2和x=5时二次函数的函数值y相等.(1)求实数a、b的值;(2)如图1,动点E、F同时从A点出发,其中点E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边向终点B运动,点F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AC方向运动.当点E停止运动时,点F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EF,将△AEF沿EF翻折,使点A落在点D处,得到△DEF.①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DCF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设△DEF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3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直线y=﹣x+n与x轴、y 轴分别交于B、C两点,抛物线y=ax2+bx+3(a≠0)过C、B两点,交x轴于另一点A,连接AC,且tan∠CAO=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是射线CB上一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H,交抛物线于Q,设P点横坐标为t,线段PQ的长为d,求出d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点P在线段BC上时,设PH=e,已知d,e是以y为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y2﹣(m+3)y+(5m2﹣2m+13)=0(m为常数)的两个实数根,点M在抛物线上,连接MQ、MH、PM,且.MP平分∠QMH,求出t值及点M的坐标.3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5ax+4a与x轴交于A、B(A点在B 点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1)如图1,连接AC、BC,若△ABC的面积为3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点P为第四象限抛物线上一点,连接PC,若∠BCP=2∠ABC时,求点P的横坐标;(3)如图3,在(2)的条件下,点F在AP上,过点P作PH⊥x轴于H点,点K在PH的延长线上,AK=KF,∠KAH=∠FKH,PF=﹣4a,连接KB并延长交抛物线于点Q,求PQ的长.39.如图,抛物线y=﹣x2﹣2x+3 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A,B,C三点的坐标.(2)点M为线段AB上一点(点M不与点A,B重合),过点M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AC交于点E,与抛物线交于点P,过点P作PQ∥AB交抛物线于点Q,过点Q作QN⊥x轴于点N.若点P在点Q左边,当矩形PMNQ的周长最大时,求△AEM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当矩形PMNQ的周长最大时,连结DQ.过抛物线上一点F作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AC交于点G(点G在点F的上方).若FG=2DQ,求点F的坐标.40.如图,抛物线y=ax2﹣2ax+c(a≠0)与y轴交于点C(0,4),与x轴交于点A、B,点A坐标为(4,0).(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的顶点为N,在x轴上找一点K,使CK+KN最小,并求出点K的坐标;(3)点Q是线段AB上的动点,过点Q作QE∥AC,交BC于点E,连接CQ.当△CQE的面积最大时,求点Q的坐标;(4)若平行于x轴的动直线l与该抛物线交于点P,与直线AC交于点F,点D 的坐标为(2,0).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得△ODF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4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B(﹣2,0),点C(8,0),与y轴交于点A.(1)求二次函数y=ax2+bx+4的表达式;(2)连接AC,AB,若点N在线段BC上运动(不与点B,C重合),过点N 作NM∥AC,交AB于点M,当△AMN面积最大时,求N点的坐标;(3)连接OM,在(2)的结论下,求OM与AC的数量关系.【考点】HF: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由B、C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抛物线解析式;(2)可设N(n,0),则可用n表示出△ABN的面积,由NM∥AC,可求得,则可用n表示出△AMN的面积,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得其面积最大时n 的值,即可求得N点的坐标;(3)由N点坐标可求得M点为AB的中点,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M=AB,在Rt△AOB和Rt△AOC中,可分别求得AB和AC的长,可求得AB与AC的关系,从而可得到OM和AC的数量关系.【解答】解:(1)将点B,点C的坐标分别代入y=ax2+bx+4可得,解得,∴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x+4;(2)设点N的坐标为(n,0)(﹣2<n<8),则BN=n+2,CN=8﹣n.∵B(﹣2,0),C(8,0),∴BC=10,在y=﹣x2+x+4中令x=0,可解得y=4,∴点A(0,4),OA=4,∴S=BN•OA=(n+2)×4=2(n+2),△ABN∵MN∥AC,∴,∴==,∴,∵﹣<0,∴当n=3时,即N(3,0)时,△AMN的面积最大;(3)当N(3,0)时,N为BC边中点,∵MN∥AC,∴M为AB边中点,∴OM=AB,∵AB===2,AC===4,∴AB=AC,∴OM=AC.【点评】本题为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三角形的面积、二次函数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在(1)中注意待定系数法的应用,在(2)中找到△AMN和△ABN的面积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3)中确定出AB为OM和AC的中间“桥梁”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x﹣与x轴交于A、B 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点E(4,n)在抛物线上.(1)求直线AE的解析式;(2)点P为直线CE下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PC,PE.当△PCE的面积最大时,连接CD,CB,点K是线段CB的中点,点M是CP上的一点,点N是CD 上的一点,求KM+MN+NK的最小值;(3)点G是线段CE的中点,将抛物线y=x2﹣x﹣沿x轴正方向平移得到新抛物线y′,y′经过点D,y′的顶点为点F.在新抛物线y′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FG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HF: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抛物线的解析式可变形为y=(x+1)(x﹣3),从而可得到点A 和点B的坐标,然后再求得点E的坐标,设直线AE的解析式为y=kx+b,将点A和点E的坐标代入求得k和b的值,从而得到AE的解析式;(2)设直线CE的解析式为y=mx﹣,将点E的坐标代入求得m的值,从而得到直线CE的解析式,过点P作PF∥y轴,交CE与点F.设点P的坐标为(x,x2﹣x﹣),则点F(x,x﹣),则FP=x2+x.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EPC的面积=﹣x2+x,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得x 的值,从而得到点P的坐标,作点K关于CD和CP的对称点G、H,连接G、H交CD和CP与N、M.然后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可得到点G和点H的坐标,当点O、N、M、H在条直线上时,KM+MN+NK有最小值,最小值=GH;(3)由平移后的抛物线经过点D,可得到点F的坐标,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可求得点G的坐标,然后分为QG=FG、QG=QF,FQ=FQ三种情况求解即可.【解答】解:(1)∵y=x2﹣x﹣,∴y=(x+1)(x﹣3).∴A(﹣1,0),B(3,0).当x=4时,y=.∴E(4,).设直线AE的解析式为y=kx+b,将点A和点E的坐标代入得:,解得:k=,b=.∴直线AE的解析式为y=x+.(2)设直线CE的解析式为y=mx﹣,将点E的坐标代入得:4m﹣=,解得:m=.∴直线CE的解析式为y=x﹣.过点P作PF∥y轴,交CE与点F.设点P的坐标为(x,x2﹣x﹣),则点F(x,x﹣),则FP=(x﹣)﹣(x2﹣x﹣)=x2+x.∴△EPC的面积=×(x2+x)×4=﹣x2+x.∴当x=2时,△EPC的面积最大.∴P(2,﹣).如图2所示:作点K关于CD和CP的对称点G、H,连接G、H交CD和CP 与N、M.∵K是CB的中点,∴k(,﹣).∴tan∠KCP=.∵OD=1,OC=,∴tan∠OCD=.∴∠OCD=∠KCP=30°.∴∠KCD=30°.∵k是BC的中点,∠OCB=60°,∴OC=CK.∴点O与点K关于CD对称.∴点G与点O重合.∴点G(0,0).∵点H与点K关于CP对称,∴点H的坐标为(,﹣).∴KM+MN+NK=MH+MN+GN.当点O、N、M、H在条直线上时,KM+MN+NK有最小值,最小值=GH.∴GH==3.∴KM+MN+NK的最小值为3.(3)如图3所示:∵y′经过点D,y′的顶点为点F,∴点F(3,﹣).∵点G为CE的中点,∴G(2,).∴FG==.∴当FG=FQ时,点Q(3,),Q′(3,).当GF=GQ时,点F与点Q″关于y=对称,∴点Q″(3,2).当QG=QF时,设点Q1的坐标为(3,a).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知:a+=,解得:a=﹣.∴点Q1的坐标为(3,﹣).综上所述,点Q的坐标为(3,)或′(3,)或(3,2)或(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主要应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找到KM+MN+NK取得最小值的条件是解答问题(2)的关键;分为QG=FG、QG=QF,FQ=FQ三种情况分别进行计算是解答问题(3)的关键.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Oy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1)求A、B两点的坐标及抛物线的对称轴;(2)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3)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求a的值;(4)设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一、二次函数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A(﹣1,0),B(3,0),与y轴交于点C(0,3),顶点为G.(1)求抛物线和直线AC的解析式;(2)如图,设E(m,0)为x轴上一动点,若△CGE和△CGO的面积满足S△CGE=S△CGO,求点E的坐标;(3)如图,设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ts,点M为射线AC上一动点,过点M作MN∥x轴交抛物线对称轴右侧部分于点N.试探究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P,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直线AC解析式为:y=3x+3;(2)点E 坐标为(1,0)或(﹣7,0);(3)存在以P,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t的值为或或.【解析】【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即能求出抛物线和直线AC解析式.(2)△CGE与△CGO虽然有公共底边CG,但高不好求,故把△CGE构造在比较好求的三角形内计算.延长GC交x轴于点F,则△FGE与△FCE的差即为△CGE.(3)设M的坐标(e,3e+3),分别以M、N、P为直角顶点作分类讨论,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殊线段长度关系,用e表示相关线段并列方程求解,再根据e与AP的关系求t 的值.【详解】(1)∵抛物线y=ax2+bx+c过点A(-1,0),B(3,0),C(0,3),, 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设直线AC解析式为y=kx+3,∴-k+3=0,得:k=3,∴直线AC解析式为:y=3x+3.(2)延长GC交x轴于点F,过G作GH⊥x轴于点H,∵y=-x2+2x+3=-(x-1)2+4,∴G(1,4),GH=4,∴S△CGO=OC•x G=×3×1=,∴S△CGE=S△CGO=×=2,①若点E在x轴正半轴上,设直线CG:y=k1x+3,∴k1+3=4 得:k1=1,∴直线CG解析式:y=x+3,∴F(-3,0),∵E(m,0),∴EF=m-(-3)=m+3,∴S△CGE=S△FGE-S△FCE=EF•GH-EF•OC=EF•(GH-OC)=(m+3)•(4-3)=,∴=2,解得:m=1,∴E的坐标为(1,0).②若点E在x轴负半轴上,则点E到直线CG的距离与点(1,0)到直线CG距离相等,即点E到F的距离等于点(1,0)到F的距离,∴EF=-3-m=1-(-3)=4,解得:m=-7 即E(-7,0),综上所述,点E坐标为(1,0)或(-7,0).(3)存在以P,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设M(e,3e+3),则y N=y M=3e+3,①若∠MPN=90°,PM=PN,如图2,过点M作MQ⊥x轴于点Q,过点N作NR⊥x轴于点R,∵MN∥x轴,∴MQ=NR=3e+3,∴Rt△MQP≌Rt△NRP(HL),∴PQ=PR,∠MPQ=∠NPR=45°,∴MQ=PQ=PR=NR=3e+3,∴x N=x M+3e+3+3e+3=7e+6,即N(7e+6,3e+3),∵N在抛物线上,∴-(7e+6)2+2(7e+6)+3=3e+3,解得:e1=-1(舍去),e2=−,∵AP=t,OP=t-1,OP+OQ=PQ,∴t-1-e=3e+3,∴t=4e+4=,②若∠PMN=90°,PM=MN,如图3,∴MN=PM=3e+3,∴x N=x M+3e+3=4e+3,即N(4e+3,3e+3),∴-(4e+3)2+2(4e+3)+3=3e+3,解得:e1=-1(舍去),e2=−,∴t=AP=e-(-1)=−+1=,③若∠PNM=90°,PN=MN,如图4,∴MN=PN=3e+3,N(4e+3,3e+3),解得:e=−,∴t=AP=OA+OP=1+4e+3=,综上所述,存在以P,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t的值为或或.【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计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考查了分类讨论和方程思想.第(3)题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找到相关线段长的关系是解题关键,灵活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能简便运算.2.如图,抛物线y=x2﹣mx﹣(m+1)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A(x1,0),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B(x2,0)(OA<OB),与y轴交于点C,且满足x12+x22﹣x1x2=1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以点B为直角顶点,BC为直角边作Rt△BCD,CD交抛物线于第四象限的点E,若EC =ED,求点E的坐标;(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S△ACQ=2S△AOC?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y=x2﹣2x﹣3;(2)E 113+113+3)点Q的坐标为(﹣3,12)或(2,﹣3).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1+x2=m,x1•x2=﹣(m+1),代入x12+x22﹣x1x2=13,求出m1=2,m2=﹣5.根据OA<OB,得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那么m=2,即可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BE、O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BE=12CD=CE.利用SSS证明△OBE≌△OCE,得出∠BOE=∠COE,即点E在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设E点坐标为(m,﹣m),代入y=x2﹣2x﹣3,求出m的值,即可得到E点坐标;(3)过点Q作AC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F,连接CF,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S△ACQ=S△ACF.由S△ACQ=2S△AOC,得出S△ACF=2S△AOC,那么AF=2OA=2,F(1,0).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为y=﹣3x﹣3.根据AC∥FQ,可设直线FQ的解析式为y=﹣3x+b,将F(1,0)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FQ的解析式为y=﹣3x+3,把它与抛物线的解析式联立,得出方程组22333y x xy x⎧=--⎨=-+⎩,求解即可得出点Q的坐标.【详解】(1)∵抛物线y=x2﹣mx﹣(m+1)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A(x1,0),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B(x2,0),∴x1+x2=m,x1•x2=﹣(m+1),∵x12+x22﹣x1x2=13,∴(x1+x2)2﹣3x1x2=13,∴m2+3(m+1)=13,即m2+3m﹣10=0,解得m1=2,m2=﹣5.∵OA<OB,∴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m=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连接BE、OE.∵在Rt△BCD中,∠CBD=90°,EC=ED,∴BE=12CD=CE.令y=x2﹣2x﹣3=0,解得x1=﹣1,x2=3,∴A(﹣1,0),B(3,0),∵C(0,﹣3),∴OB =OC ,又∵BE =CE ,OE =OE ,∴△OBE ≌△OCE (SSS ),∴∠BOE =∠COE ,∴点E 在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设E 点坐标为(m ,﹣m ),将E (m ,﹣m )代入y =x 2﹣2x ﹣3,得m =m 2﹣2m ﹣3,解得m =1132±, ∵点E 在第四象限,∴E 点坐标为(113+,﹣113+); (3)过点Q 作AC 的平行线交x 轴于点F ,连接CF ,则S △ACQ =S △ACF .∵S △ACQ =2S △AOC ,∴S △ACF =2S △AOC ,∴AF =2OA =2,∴F (1,0).∵A (﹣1,0),C (0,﹣3),∴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3x ﹣3.∵AC ∥FQ ,∴设直线FQ 的解析式为y =﹣3x +b ,将F (1,0)代入,得0=﹣3+b ,解得b =3,∴直线FQ 的解析式为y =﹣3x +3.联立22333y x x y x ⎧=--⎨=-+⎩, 解得11312x y =-⎧⎨=⎩,2223x y =⎧⎨=-⎩, ∴点Q 的坐标为(﹣3,12)或(2,﹣3).【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其中涉及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待定系数法求直线的解析式,抛物线与直线交点坐标的求法,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利用数形结合与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3.已知如图,抛物线y=x2+bx+c过点A(3,0),B(1,0),交y轴于点C,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点P从C点沿抛物线向A点运动(点P不与点A重合),过点P作PD∥y 轴交直线AC于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PD长度的最大值;(3)△APD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若能请直接写出点P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MA﹣MC|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x2﹣4x+3;(2)94;(3)点P(1,0)或(2,﹣1);(4)M(2,﹣3).【解析】试题分析:(1)把点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解方程组得到b、c的值,即可得解;(2)求出点C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再根据抛物线解析式设出点P的坐标,然后表示出PD的长度,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答;(3)①∠APD是直角时,点P与点B重合,②求出抛物线顶点坐标,然后判断出点P为在抛物线顶点时,∠PAD是直角,分别写出点P的坐标即可;(4)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MA=MB,再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知点M为直线CB与对称轴交点时,|MA﹣MC|最大,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再求解即可.试题解析:解:(1)∵抛物线y=x2+bx+c过点A(3,0),B(1,0),∴93010b cb c++=⎧⎨++=⎩,解得43bc=-⎧⎨=⎩,∴抛物线解析式为y=x2﹣4x+3;(2)令x=0,则y=3,∴点C(0,3),则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3,设点P(x,x2﹣4x+3).∵PD∥y轴,∴点D(x,﹣x+3),∴PD=(﹣x+3)﹣(x2﹣4x+3)=﹣x2+3x=﹣(x﹣32)2+94.∵a=﹣1<0,∴当x=32时,线段PD的长度有最大值94;(3)①∠APD是直角时,点P与点B重合,此时,点P(1,0),②∵y=x2﹣4x+3=(x ﹣2)2﹣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1).∵A(3,0),∴点P为在抛物线顶点时,∠PAD=45°+45°=90°,此时,点P(2,﹣1).综上所述:点P(1,0)或(2,﹣1)时,△APD能构成直角三角形;(4)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对称轴垂直平分AB,∴MA=MB,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MA﹣MC|<BC,∴当M、B、C三点共线时,|MA﹣MC|最大,为BC的长度,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k≠0),则3k bb+=⎧⎨=⎩,解得:33kb=-⎧⎨=⎩,∴直线BC的解析式为y=﹣3x+3.∵抛物线y=x2﹣4x+3的对称轴为直线x=2,∴当x=2时,y=﹣3×2+3=﹣3,∴点M (2,﹣3),即,抛物线对称轴上存在点M(2,﹣3),使|MA﹣MC|最大.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二次函数的对称性以及顶点坐标的求解,(2)整理出PD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3)关键在于利用点的坐标特征作出判断,(4)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出点M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2x+c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是该抛物线的顶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AC的解析式;(2)请在y轴上找一点M,使△BDM的周长最小,求出点M的坐标;(3)试探究:在拋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点A,P,C为顶点,AC为直角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直线AC的解析式为y=3x+3;(2)点M的坐标为(0,3);(3)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73,209)或(103,﹣139),【解析】分析:(1)设交点式y=a(x+1)(x-3),展开得到-2a=2,然后求出a即可得到抛物线解析式;再确定C(0,3),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AC的解析式;(2)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确定D的坐标为(1,4),作B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B′,连接DB′交y轴于M,如图1,则B′(-3,0),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此时MB+MD的值最小,则此时△BDM的周长最小,然后求出直线DB′的解析式即可得到点M的坐标;(3)过点C作AC的垂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P,如图2,利用两直线垂直一次项系数互为负倒数设直线PC的解析式为y=-13x+b,把C点坐标代入求出b得到直线PC的解析式为y=-13x+3,再解方程组223133y x xy x⎧-++⎪⎨-+⎪⎩==得此时P点坐标;当过点A作AC的垂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P时,利用同样的方法可求出此时P点坐标.详解:(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x﹣3),即y=ax2﹣2ax﹣3a,∴﹣2a=2,解得a=﹣1,∴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当x=0时,y=﹣x2+2x+3=3,则C(0,3),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px+q,把A(﹣1,0),C(0,3)代入得3p qq-+=⎧⎨=⎩,解得33pq=⎧⎨=⎩,∴直线AC的解析式为y=3x+3;(2)∵y=﹣x2+2x+3=﹣(x﹣1)2+4,∴顶点D的坐标为(1,4),作B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B′,连接DB′交y轴于M,如图1,则B′(﹣3,0),∵MB=MB′,∴MB+MD=MB′+MD=DB′,此时MB+MD的值最小,而BD的值不变,∴此时△BDM的周长最小,易得直线DB′的解析式为y=x+3,当x=0时,y=x+3=3,∴点M的坐标为(0,3);(3)存在.过点C作AC的垂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P,如图2,∵直线AC的解析式为y=3x+3,∴直线PC的解析式可设为y=﹣13x+b,把C(0,3)代入得b=3,∴直线PC的解析式为y=﹣13x+3,解方程组223133y x xy x⎧-++⎪⎨-+⎪⎩==,解得3xy=⎧⎨=⎩或73209xy⎧=⎪⎪⎨⎪=⎪⎩,则此时P点坐标为(73,209);过点A作AC的垂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P,直线PC的解析式可设为y=﹣x+b,把A(﹣1,0)代入得13+b=0,解得b=﹣13,∴直线PC的解析式为y=﹣13x﹣13,解方程组2231133y x xy x⎧-++⎪⎨--⎪⎩==,解得1xy=-⎧⎨=⎩或103139xy⎧=⎪⎪⎨⎪=-⎪⎩,则此时P点坐标为(103,﹣139).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73,209)或(103,﹣139).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二次函数的性质;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理解两直线垂直时一次项系数的关系,通过解方程组求把两函数的交点坐标;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会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最短路径问题;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5.已知,点M 为二次函数2()41y x b b =--++图象的顶点,直线5y mx =+分别交x 轴正半轴,y 轴于点,A B .(1)如图1,若二次函数图象也经过点,A B ,试求出该二次函数解析式,并求出m 的值. (2)如图2,点A 坐标为(5,0),点M 在AOB ∆内,若点11(,)4C y ,23(,)4D y 都在二次函数图象上,试比较1y 与2y 的大小.【答案】(1)2(2)9y x =--+,1m =-;(2)①当102b <<时,12y y >;②当12b =时,12y y =;③当1425b <<时,12y y < 【解析】 【分析】 (1)根据一次函数表达式求出B 点坐标,然后根据B 点在抛物线上,求出b 值,从而得到二次函数表达式,再根据二次函数表达式求出A 点的坐标,最后代入一次函数求出m 值.(2)根据解方程组,可得顶点M 的纵坐标的范围,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1)如图1,∵直线5y mx =+与y 轴交于点为B ,∴点B 坐标为(0,5)又∵(0,5)B 在抛物线上,∴25(0)41b b =--++,解得2b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2(2)9y x =--+ ∴当0y =时,得15=x ,21x =- ∴(5,0)A代入5y mx =+得,550m +=,∴1m =-(2)如图2,根据题意,抛物线的顶点M 为(,41)b b +,即M 点始终在直线41y x =+上,∵直线41y x =+与直线AB 交于点E ,与y 轴交于点F ,而直线AB 表达式为5y x =-+解方程组415y xy x=+⎧⎨=-+⎩,得45215xy⎧=⎪⎪⎨⎪=⎪⎩∴点421(,)55E,(0,1)F∵点M在AOB∆内,∴45b<<当点,C D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直线x b=)对称时,1344b b-=-,∴12b=且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下,顶点M在直线41y x=+上综上:①当12b<<时,12y y>;②当12b=时,12y y=;③当1425b<<时,12y y<.【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难度系数大同学们需要认真分析即可.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抛物线y=a(x﹣2)2﹣2和y=a(x﹣h)2,抛物线y=a (x﹣2)2﹣2经过原点,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A,与其对称轴交于点B;点P是抛物线y=a(x﹣2)2﹣2上一动点,且点P在x轴下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y=a(x﹣h)2于点D,过点D作PD的垂线交抛物线y=a(x﹣h)2于点D′(不与点D重合),连接PD′,设点P的横坐标为m:(1)①直接写出a的值;②直接写出抛物线y=a(x﹣2)2﹣2的函数表达式的一般式;(2)当抛物线y=a(x﹣h)2经过原点时,设△PDD′与△OAB重叠部分图形周长为L:①求PDDD'的值;②直接写出L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h为何值时,存在点P,使以点O、A、D、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直接写出h 的值.【答案】(1)①12;②y =212x ﹣2x ; (2)①1;②L =2(22)(02)21(221)4(24)2m m m m π⎧+<⎪⎨-++<<⎪⎩…; (3)h =±3 【解析】 【分析】(1)①将x =0,y =0代入y =a (x ﹣2)2﹣2中计算即可;②y =212x ﹣2x ; (2)将(0,0)代入y =a (x ﹣h )2中,可求得a =12,y =12x 2,待定系数法求OB 、AB 的解析式,由点P 的横坐标为m ,即可表示出相应线段求解;(3)以点O 、A 、D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DD ′=OA ,可知点D 的纵坐标为2,再由AD =OA =4即可求出h 的值. 【详解】解:(1)①将x =0,y =0代入y =a (x ﹣2)2﹣2中, 得:0=a (0﹣2)2﹣2, 解得:a =12; ②y =212x ﹣2x ;. (2)∵抛物线y =a (x ﹣h )2经过原点,a =12; ∴y =12x 2, ∴A (4,0),B (2,﹣2),易得:直线OB 解析式为:y =﹣x ,直线AB 解析式为:y =x ﹣4 如图1,222111,2,,,(,0),(,),,222P m m m D m m E m F m m D m m '⎛⎫⎛⎫⎛⎫--- ⎪ ⎪ ⎪⎝⎭⎝⎭⎝⎭,①221122,222PD m m m m DD m '⎛⎫=--== ⎪⎝⎭PD 2m 1DD 2m'∴== ②如图1,当0<m ≤2时,L =OE +EF +OF =2(22)m m m m ++=+,当2<m <4时,如图2,设PD ′交x 轴于G ,交AB 于H ,PD 交x 轴于E ,交AB 于F ,则222111,2,,,(,0),(,4),,222P m m m D m m E m F m m D m m '⎛⎫⎛⎫⎛⎫--- ⎪ ⎪⎪⎝⎭⎝⎭⎝⎭, 2211(4)23422PF m m m m m ⎛⎫=---=-+- ⎪⎝⎭,2222322m 22,PG m 22m 2422FH PH PF ===-+-=-+ ∵DD ′∥EGEG PE DD PD '∴=,即:EG •PD =PE •DD ′,得:EG •(2m )=(2m ﹣12m 2)•2m ∴EG =2m ﹣12m 2,EF =4﹣m ∴L =EG +EF +FH +GH =EG +EF +PG2212242222m m m m ⎛⎫=-+-+-+ ⎪ ⎪⎝⎭221m (221)m 42+=-+++ 2(22)m(0m 2)21m (221)m 4(2m 4)L ⎧+<⎪∴=⎨+-+++<<⎪⎩…;(3)如图3,∵OADD ′为菱形 ∴AD =AO =DD ′=4, ∴PD =2,23PA =23h ∴=±【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菱形的性质,抛物线的平移等,解题时要注意考虑分段函数表示方法.7.如图,抛物线y =ax 2+bx ﹣1(a ≠0)交x 轴于A ,B (1,0)两点,交y 轴于点C ,一次函数y =x +3的图象交坐标轴于A ,D 两点,E 为直线AD 上一点,作EF ⊥x 轴,交抛物线于点F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F 位于直线AD 的下方,请问线段EF 是否有最大值?若有,求出最大值并求出点E 的坐标;若没有,请说明理由;(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存在点G ,使得G ,E ,D ,C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请直接写出点G 的坐标.【答案】(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3x2+23x﹣1;(2)4912,(12,72);(3)点G的坐标为(2,1),(﹣2,﹣2﹣1),2,2﹣1),(﹣4,3).【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2)由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设点E的坐标为(m,m+3),点F的坐标为(m,1 3m2+23m﹣1),由此得到EF=﹣13m2+13m+4,根据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解答即可;(3)分三种情形①如图1中,当EG为菱形对角线时.②如图2、3中,当EC为菱形的对角线时,③如图4中,当ED为菱形的对角线时,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1)将y=0代入y=x+3,得x=﹣3.∴点A的坐标为(﹣3,0).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x1)(x﹣x2),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1,0),∴y=a(x+3)(x﹣1).∵点C的坐标为(0,﹣1),∴﹣3a=﹣1,得a=1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3x2+23x﹣1;(2)设点E的坐标为(m,m+3),线段EF的长度为y,则点F的坐标为(m,13m2+23m﹣1)∴y=(m+3)﹣( 13m2+23m﹣1)=﹣13m2+13m+4即y=-13(m﹣12) 2+4912,此时点E的坐标为(12,72);(3)点G的坐标为(2,1),(﹣2,﹣2﹣1),2,2﹣1),(﹣4,3).理由:①如图1,当四边形CGDE为菱形时.∴EG 垂直平分CD ∴点E 的纵坐标y =132-+=1, 将y =1带入y =x +3,得x =﹣2. ∵EG 关于y 轴对称, ∴点G 的坐标为(2,1);②如图2,当四边形CDEG 为菱形时,以点D 为圆心,DC 的长为半径作圆,交AD 于点E ,可得DC =DE ,构造菱形CDEG 设点E 的坐标为(n ,n +3), 点D 的坐标为(0,3)∴DE =22(33)n n ++-=22n ∵DE =DC =4, ∴22n =4,解得n 1=﹣22,n 2=22.∴点E 的坐标为(﹣22,﹣22+3)或(22,22+3) 将点E 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可得点G ,点G 的坐标为(﹣22,﹣22﹣1)(如图2)或(22,22﹣1)(如图3)③如图4,“四边形CDGE 为菱形时,以点C 为圆心,以CD 的长为半径作圆,交直线AD 于点E ,设点E 的坐标为(k ,k +3),点C 的坐标为(0,﹣1). ∴EC =22(0)(31)k k -+++=22816k k ++. ∵EC =CD =4, ∴2k 2+8k +16=16, 解得k 1=0(舍去),k 2=﹣4. ∴点E 的坐标为(﹣4,﹣1) 将点E 上移1个单位长度得点G . ∴点G 的坐标为(﹣4,3).综上所述,点G 的坐标为(2,1),(﹣22,﹣22﹣1),(22,22﹣1),(﹣4,3).【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轴对称变换、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对称解决最值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8.已知抛物线2(5)6y x m x m =-+-+-. (1)求证:该抛物线与x 轴总有交点;(2)若该抛物线与x 轴有一个交点的横坐标大于3且小于5,求m 的取值范围;(3)设抛物线2(5)6y x m x m =-+-+-与y 轴交于点M ,若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恰好是点M ,求m 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m?3<;(3)56m m ==或 【解析】 【分析】(1)本题需先根据判别式解出无论m 为任何实数都不小于零,再判断出物线与x 轴总有交点.(2)根据公式法解方程,利用已有的条件,就能确定出m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到结果. (3)根据抛物线y=-x 2+(5-m )x+6-m ,求出与y 轴的交点M 的坐标,再确定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关于直线y=-x 的对称点的坐标,列方程可得结论. 【详解】(1)证明:∵()()()222454670b ac m m m ∆=-=-+-=-≥ ∴抛物线与x 轴总有交点.(2)解:由(1)()27m ∆=-,根据求根公式可知,方程的两根为:257m m x ()-±-=即1216x x m =-=-+, 由题意,有 3<-m 6<5+1<?m 3∴<(3)解:令 x = 0, y =6m -+ ∴ M (0,6m -+)由(2)可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为(-1,0)和(6m -+,0), 它们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分别为(0 , 1)和(0, 6m -), 由题意,可得:6166m m m 或-+=-+=- 56m m ∴==或 【点睛】本题考查对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根的判别式,对称等,解题关键是熟练理解和掌握以上性质,并能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9.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0cm ,∠ABC =120°,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4cm /s 的速度,沿A →B 的路线向点B 运动;过点P 作PQ ∥BD ,与AC 相交于点Q ,设运动时间为t 秒,0<t <5.(1)设四边形PQCB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的关系式;(2)若点Q 关于O 的对称点为M ,过点P 且垂直于AB 的直线l 交菱形ABCD 的边AD (或CD )于点N ,当t 为何值时,点P 、M 、N 在一直线上?(3)直线PN 与AC 相交于H 点,连接PM ,NM ,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得直线PN 平分四边形APMN 的面积?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S=﹣231003t +0<t <5); (2) 307;(3)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如图1,根据S=S △ABC -S △APQ ,代入可得S 与t 的关系式;(2)设PM=x ,则AM=2x ,可得3,计算x 的值,根据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可得3AM=AO+OM ,列方程可得t 的值;(3)存在,通过画图可知:N 在CD 上时,直线PN 平分四边形APMN 的面积,根据面积相等可得MG=AP ,由AM=AO+OM ,列式可得t 的值. 【详解】解:(1)如图1,∵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BD=∠DBC=12∠ABC=60°,AC ⊥BD , ∴∠OAB=30°, ∵AB=20,∴OB=10,3 由题意得:AP=4t ,∴PQ=2t ,AQ=23t , ∴S=S △ABC ﹣S △APQ , =11··22AC OB PQ AQ -, =111020322322t t ⨯⨯-⨯⨯ , =﹣23t 2+1003(0<t <5); (2)如图2,在Rt △APM 中,AP=4t , ∵点Q 关于O 的对称点为M , ∴OM=OQ , 设PM=x ,则AM=2x , ∴AP=3x=4t , ∴x=3, ∴AM=2PM=3, ∵AM=AO+OM ,∴3=103+103﹣23t ,t=307; 答:当t 为307秒时,点P 、M 、N 在一直线上; (3)存在,如图3,∵直线PN 平分四边形APMN 的面积, ∴S △APN =S △PMN ,过M 作MG ⊥PN 于G ,∴11··22PN AP PN MG = , ∴MG=AP ,易得△APH ≌△MGH ,∴3,∵AM=AO+OM ,同理可知:3﹣3,3333t ,t=3011. 答:当t 为3011秒时,使得直线PN 平分四边形APMN 的面积.【点睛】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对称的性质,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面积,二次根式的化简等知识点,计算量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动点运动时所构成的三角形各边的关系.10.已知,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点A (﹣1,0)和C (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A +PC 的值最小?如果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点M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MAC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M 的坐标.【答案】(1)223y x x =-++;(2)当PA PC +的值最小时,点P 的坐标为()1,2;(3)点M 的坐标为()1,1、()1,2、81,3⎛⎫ ⎪⎝⎭或21,3⎛⎫- ⎪⎝⎭. 【解析】 【分析】()1由点A 、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BC 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P ,此时PA PC +取最小值,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B 的坐标,由点B 、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BC 的解析式,利用配方法可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点P 的坐标;()3设点M 的坐标为()1,m ,则22CM (10)(m 3)=-+-,()22AC [01](30)10=--+-=,()22AM [11](m 0)=--+-,分AMC 90∠=o 、ACM 90∠=o 和CAM 90∠=o 三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二次方程或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得出m 的值,进而即可得出点M 的坐标. 【详解】解:()1将()1,0A -、()0,3C 代入2y x bx c =-++中, 得:{103b c c --+==,解得:{23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2连接BC 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P ,此时PA PC +取最小值,如图1所示.当0y =时,有2230x x -++=, 解得:11x =-,23x =,∴点B 的坐标为()3,0.Q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23(1)4y x x x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x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0y kx d k =+≠, 将()3,0B 、()0,3C 代入y kx d =+中, 得:{303k d d +==,解得:{13k d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y x =-+. Q 当1x =时,32y x =-+=,∴当PA PC +的值最小时,点P 的坐标为()1,2.()3设点M 的坐标为()1,m ,则22(10)(3)CM m =-+-,()22[01](30)10AC =--+-=()22[11](0)AM m =--+-分三种情况考虑:①当90AMC ∠=o 时,有222AC AM CM =+,即22101(3)4m m =+-++,解得:11m =,22m =,∴点M 的坐标为()1,1或()1,2;②当90ACM ∠=o 时,有222AM AC CM =+,即224101(3)m m +=++-,解得:83m =, ∴点M 的坐标为81,3⎛⎫⎪⎝⎭;③当90CAM ∠=o 时,有222CM AM AC =+,即221(3)410m m +-=++,解得:23m =-, ∴点M 的坐标为21,.3⎛⎫- ⎪⎝⎭综上所述:当MAC V 是直角三角形时,点M 的坐标为()1,1、()1,2、81,3⎛⎫⎪⎝⎭或21,.3⎛⎫- ⎪⎝⎭【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一次)函数解析式、二次(一次)函数图象的点的坐标特征、轴对称中的最短路径问题以及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1由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2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抛物线的对称性找出点P 的位置;()3分AMC 90∠=o 、ACM 90∠=o 和CAM 90∠=o 三种情况,列出关于m 的方程.11.如图,直线y =﹣x +4与x 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B ,C 两点,与x 轴另一交点为A .点P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BC 上由点B 向点C 运动(点P 不与点B 和点C 重合),设运动时间为t 秒,过点P 作x 轴垂线交x 轴于点E ,交抛物线于点M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①,过点P 作y 轴垂线交y 轴于点N ,连接MN 交BC 于点Q ,当12MQ NQ =时,求t 的值;(3)如图②,连接AM 交BC 于点D ,当△PDM 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t 的值. 【答案】(1)y =﹣x 2+3x +4;(2)t 的值为12;(3)当△PDM 是等腰三角形时,t =1或t ﹣1. 【解析】 【分析】(1)求直线y=-x+4与x 轴交点B ,与y 轴交点C ,用待定系数法即求得抛物线解析式. (2)根据点B 、C 坐标求得∠OBC=45°,又PE ⊥x 轴于点E ,得到△PE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PB =求得BE=PE=t ,即可用t 表示各线段,得到点M 的横坐标,进而用m 表示点M 纵坐标,求得MP 的长.根据MP ∥CN 可证MPQ NCQ V V ∽,故有12MP MQ NC NQ ==,把用t 表示的MP 、NC 代入即得到关于t 的方程,求解即得到t 的值. (3)因为不确定等腰△PDM 的底和腰,故需分3种情况讨论:①若MD=MP ,则∠MDP=∠MPD=45°,故有∠DMP=90°,不合题意;②若DM=DP ,则∠DMP=∠MPD=45°,进而得AE=ME ,把含t 的式子代入并解方程即可;③若MP=DP ,则∠PMD=∠PDM ,由对顶角相等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CFD=∠PMD=∠PDM=∠CDF 进而得CF=CD .用t 表示M 的坐标,求直线AM 解析式,求得AM 与y 轴交点F 的坐标,即能用t 表示CF 的长.把直线AM 与直线BC 解析式联立方程组,解得x 的值即为点D 横坐标.过D 作y 轴垂线段DG ,得等腰直角△CDG ,用DG 即点D 横坐标,进而可用t 表示CD 的长.把含t 的式子代入CF=CD ,解方程即得到t 的值. 【详解】(1)直线y =﹣x +4中,当x =0时,y =4 ∴C (0,4)当y =﹣x +4=0时,解得:x =4 ∴B (4,0)∵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B ,C 两点 ∴1640004b c c -++=⎧⎨++=⎩ 解得:34b c =⎧⎨=⎩∴抛物线解析式为y =﹣x 2+3x +4(2)∵B (4,0),C (0,4),∠BOC =90° ∴OB =OC∴∠OBC =∠OCB =45° ∵ME ⊥x 轴于点E ,PBt ∴∠BEP =90°∴Rt △BEP 中,2PE sin PBE PB ∠==∴BE PE t ==, ∴4M P P x x OE OBBE t y PE t ===﹣=﹣,== ∵点M 在抛物线上∴2243445M y t t t t +++=﹣(﹣)(﹣)=﹣, ∴24MP MP y y t t +=﹣=﹣ , ∵PN ⊥y 轴于点N∴∠PNO =∠NOE =∠PEO =90° ∴四边形ONPE 是矩形 ∴ON =PE =t ∴NC =OC ﹣ON =4﹣t ∵MP ∥CN ∴△MPQ ∽△NCQ ∴12MP MQ NC NQ == ∴24142t t t -+=-解得:12142t t =,=(点P 不与点C 重合,故舍去) ∴t 的值为12(3)∵∠PEB =90°,BE =PE ∴∠BPE =∠PBE =45° ∴∠MPD =∠BPE =45°①若MD =MP ,则∠MDP =∠MPD =45° ∴∠DMP =90°,即DM ∥x 轴,与题意矛盾 ②若DM =DP ,则∠DMP =∠MPD =45° ∵∠AEM =90° ∴AE =ME∵y =﹣x 2+3x +4=0时,解得:x 1=﹣1,x 2=4 ∴A (﹣1,0)∵由(2)得,x M =4﹣t ,ME =y M =﹣t 2+5t ∴AE =4﹣t ﹣(﹣1)=5﹣t ∴5﹣t =﹣t 2+5t解得:t 1=1,t 2=5(0<t <4,舍去)③若MP =DP ,则∠PMD =∠PDM如图,记AM 与y 轴交点为F ,过点D 作DG ⊥y 轴于点G ∴∠CFD =∠PMD =∠PDM =∠CDF ∴CF =CD∵A (﹣1,0),M (4﹣t ,﹣t 2+5t ),设直线AM 解析式为y =ax +m ∴()2045a m a t m t t -+=⎧⎨-+=-+⎩ 解得:a tm t =⎧⎨=⎩ , ∴直线AM :y tx t += ∴F (0,t ) ∴CF =OC ﹣OF =4﹣t ∵tx +t =﹣x +4,解得:41tx t -=+, ∴41D x tt DG -=+==, ∵∠CGD =90°,∠DCG =45° ∴)2421t CD DG t -+==,∴)2441t t t -+﹣ 解得:21t =﹣综上所述,当△PDM 是等腰三角形时,t =1或21t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二次方程,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涉及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要充分利用等腰的性质作为列方程的依据.12.已知,如图,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顶点为(1,9)M ,经过抛物线上的两点(3,7)A --和(3,)B m 的直线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AB 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A M 两点之间的部分(不包含,A M 两点),是否存在点D ,使得2DAC DCM S S ∆∆=?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 在抛物线上,点Q 在x 轴上,当以点,,,A M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答案】(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8y x x =-++,直线AB 的表达式为:21y x =-;(2)存在,理由见解析;点P (6,16)-或(4,16)--或(17,2)+或(17,2).【解析】 【分析】(1)二次函数表达式为:y=a (x-1)2+9,即可求解; (2)S △DAC =2S △DCM ,则()()()()()21112821139112222DAC C A S DH x x x x x x =-=-++-++=--⨯V ,,即可求解;(3)分AM 是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AM 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解:(1)二次函数表达式为:()219y a x =-+, 将点A 的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1a =-,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8y x x =-++…①, 则点()3,5B ,将点,A B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并解得: 直线AB 的表达式为:21y x =-; (2)存在,理由:二次函数对称轴为:1x =,则点()1,1C , 过点D 作y 轴的平行线交AB 于点H ,设点()2,28D x x x -++,点(),21H x x -,∵2DAC DCM S S ∆∆=, 则()()()()()21112821139112222DAC C A S DH x x x x x x =-=-++-++=--⨯V , 解得:1x =-或5(舍去5), 故点()1,5D -;(3)设点(),0Q m 、点(),P s t ,228t s s =-++, ①当AM 是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时,点M 向左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16个单位得到A ,同理,点(),0Q m 向左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16个单位为()4,16m --,即为点P , 即:4m s -=,6t -=,而228t s s =-++, 解得:6s =或﹣4, 故点()6,16P -或()4,16--; ②当AM 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由中点公式得:2m s +=-,2t =,而228t s s =-++, 解得:17s =±故点()17,2P 或()17,2;综上,点()6,16P -或()4,16--或()17,2或()17,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平行四边形性质、图形的面积计算等,其中(3),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13.已知矩形ABCD 中,AB =5cm ,点P 为对角线AC 上的一点,且AP =25cm .如图①,动点M 从点A 出发,在矩形边上沿着A B C →→的方向匀速运动(不包含点C ).设动点M 的运动时间为t (s ),APM ∆的面积为S (cm ²),S 与t 的函数关系如图②所示: (1)直接写出动点M 的运动速度为 /cm s ,BC 的长度为 cm ;(2)如图③,动点M 重新从点A 出发,在矩形边上,按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匀速运动.同时,另一个动点N 从点D 出发,在矩形边上沿着D C B →→的方向匀速运动,设动点N 的运动速度为()/v cm s .已知两动点M 、N 经过时间()x s 在线段BC 上相遇(不包含点C ),动点M 、N 相遇后立即停止运动,记此时APM DPN ∆∆与的面积为()()2212,S cm S cm . ①求动点N 运动速度()/v cm s 的取值范围;②试探究12S 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12S S ⋅的最大值并确定运动速度时间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10;(2)①2/6/3cm s v cm s ≤<;②当154x =时,12S S ⋅取最大值2254. 【解析】 【分析】(1)由题意可知图像中0~2.5s 时,M 在AB 上运动,求出速度,2.5~7.5s 时,M 在BC 上运动,求出BC 长度;(2)①分别求出在C 点相遇和在B 点相遇时的速度,取中间速度,注意C 点相遇时的速度不能取等于;②过M 点做MH ⊥AC ,则125MH CM ==得到S 1,同时利用12()PAD CDM ABM N ABCD S S S S S S ∆∆∆+=---(N )矩形=15,得到S 2,再得到12S S ⋅关于x 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求得最大值 【详解】(1)5÷2.5=2/cm s ;(7.5-2.5)×2=10cm (2)①解:在C 点相遇得到方程57.5v= 在B 点相遇得到方程152.5v= ∴5=7.515=2.5vv⎧⎪⎪⎨⎪⎪⎩解得 23=5v v ⎧=⎪⎨⎪⎩。

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型及答案

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型及答案

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型及答案类型一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mx 2+23mx +n 经过P (3,5),A (0,2)两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B ,将直线AB 沿y 轴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直线l ,直线l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C 点,求直线l 的解析式;(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个点P ,使P 点与A ,C 两点构成等边三角形?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如果存在,试求出它的坐标.解:(1)根据题意得⎩⎪⎨⎪⎧3m +6m +n =5,n =2,解得⎩⎪⎨⎪⎧m =13,n =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3x 2+233x +2.(2)由y =13x 2+233x +2,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B (-3,1).依题意,可得C (-3,-1),且直线l 过原点. 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kx , 则-3k =-1,解得k =33, ∴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33x . (3)存在点P (-23,2),使得△PAC 为等边三角形. 如答图,连接AC ,∵A ,B ,C 三点的坐标为(0,2),(-3,1),(-3,-1), ∴AB =OA =2,OC =2,AC =2 3. ∴tan ∠BAO =32-1=3,∠BAO =60°.又∵AB ∥l ,BC 平行于y 轴,∴四边形ABCO 是菱形,∠CAO =30°.故要使△PAC 为等边三角形,只要使∠PAC =60°,PA =AC . 过A 点作x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P ,则有∠PAC =6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3,A 点的坐标为(0,2),A 点与P 点关于对称轴对称, ∴PA =23=AC .即存在点P (-23,2)使得△PAC 为等边三角形.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CDE 的三个顶点分别是C (3,0),D (3,4),E (0,4).点A 在DE 上,以A 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C ,且对称轴x =1交x 轴于点B .连接EC ,AC .点P ,Q为动点,设运动时间为t 秒.(1)填空:点A 坐标为 (1,4);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1)2+4_.(2)在图1中,若点P 在线段OC 上从点O 向点C 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E 上从点C 向点E 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当t 为何值时,△PCQ 为直角三角形?(3)在图2中,若点P 在对称轴上从点A 开始向点B 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运动,过点P 作PF ⊥AB ,交AC 于点F ,过点F 作FG ⊥AD 于点G ,交抛物线于点Q ,连接AQ ,CQ .当t 为何值时,△ACQ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解:(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1,矩形OCDE 的三个顶点分别是C (3,0),D (3,4),E (0,4),点A 在DE 上,∴点A 坐标为(1,4),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 (x -1)2+4,把C (3,0)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 可得a (3-1)2+4=0,解得a =-1.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1)2+4. (2)依题意有OC =3,OE =4, ∴CE =OC 2+OE 2=32+42=5, 当∠QPC =90°时,∵cos ∠QCP =PC CQ =OCCE, ∴3-t 2t =35,解得t =1511; 当∠PQC =90°时,∵cos ∠QCP =CQ PC =OCCE, ∴2t 3-t =35,解得t =913.∴当t =1511或t =913时,△PCQ 为直角三角形.(3)∵A (1,4),C (3,0),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 ⎩⎪⎨⎪⎧k +b =4,3k +b =0,解得⎩⎪⎨⎪⎧k =-2,b =6,故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2x +6.∵P (1,4-t ),将y =4-t 代入y =-2x +6中,得x =1+t 2,∴Q 点的横坐标为1+t2,将x =1+t2代入y =-(x -1)2+4中,得y =4-t 24.∴Q 点的纵坐标为4-t 24,∴QF =(4-t 24)-(4-t )=t -t 24,∴S △ACQ =S △AFQ +S △CFQ =12FQ ·AG +12FQ ·DG =12FQ (AG +DG )=12FQ ·AD =12×2×(t -t24)=-t 24+t =-14(t -2)2+1, ∴当t =2时,△ACQ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1.3.如图,抛物线C 1:y 1=tx 2-1(t >0)和抛物线C 2:y 2=-4(x -h )2+1(h ≥1).(1)两抛物线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 (0,-1)和 (h,1);(2)设抛物线C 2的对称轴与抛物线C 1交于点N ,则t 为何值时,A ,B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设抛物线C 1与x 轴的左交点为点E ,抛物线C 2与x 轴的右边交点为点F ,试问,在第(2)问的前提下,四边形AEBF 能否为矩形?若能,求出h 值;若不能,说明理由.解:(1)抛物线C 1:y 1=tx 2-1的顶点坐标是(0,-1), 抛物线C 2:y 2=-4(x -h )2+1的顶点坐标是(h,1). (2)∵AM ∥BN ,∴当AM =BN 时,A ,B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当x =h 时,y 2=1,y 1=tx 2-1=th 2-1, ∴BN =|1-(th 2-1)|=|2-th 2|.①当点B 在点N 的下方时,4h 2-2=th 2-2, ∵h 2≠0,∴t =4;②当点B 在点N 的上方时,4h 2-2=2-th 2, 整理,得t +4=4h2,∵当t >0时,t +4>4;当h ≥1时,4h2≤4,∴这样的t 值不存在,∴当点B 在点N 的下方时,t =4; 当点B 在点N 的上方时t 值不存在.(3)能,理由如下:由(2)可知,两个函数二次项系数互为相反数, ∴两抛物线的形状相同,故它们成中心对称. ∵点A 和点B 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相同, ∴两抛物线的对称中心落在x 轴上. ∵四边形AEBF 是平行四边形,∴当∠EAF =90°时,四边形AFBE 是矩形.∵抛物线C 1与x 轴左交点坐标是(-12,0),∴OE =12.∵抛物线C 2与x 轴右交点坐标是(h +12,0)且h ≥1,∴OF =h +12.∵∠FAO +∠EAO =90°,∠EAO +∠AEO =90°, ∴∠FAO =∠AEO .又∵∠FOA =∠EOA =90°, ∴△AEO ∽△FAO ,AO OE =OFAO,∴OA 2=OE ·OF ,即12(h +12)=1,解得h =32>1,∴当h =32时,四边形AEBF 为矩形.类型二1.已知抛物线y =a (x -m )2+2m (m ≠0)经过原点,其顶点为P ,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A .(1)P 点坐标为m , 2m );A 点坐标为(2m , 0);(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2)求出a ,m 之间的关系式;(3)当m >0时,若抛物线y =a (x -m )2+2m 向下平移m 个单位后经过(1,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4)若抛物线y =a (x -m )2+2m 向下平移|m |个单位后与x 轴所截的线段长,与平移前相比有什么变化?请直接写出结果.解:(1)P (m,2m ),A (2m,0).(2)将x =0,y =0代入y =a (x -m )2+2m 得 am 2+2m =0,∵m ≠0, ∴am +2=0,am =-2,a =-2m.(3)当m >0时, 抛物线y =a (x -m )2+2m 向下平移m 个单位后:y =a (x -m )2+m , 由于经过(1,1),∴a (1-m )2+m =1,am 2-2am +a +m =1,又am =-2, 所以a =m -3代入am =-2,解得a 1=-1, m 1=2;a 2=-2, m 2=1.此时抛物线的关系式为y =-(x -2)2+4或y =-2(x -1)2+1. (4)与x 轴所截的线段长,与平移前相比是原来的22或62倍. 说明:①当m >0时,则a <0,原抛物线y =a (x -m )2+2m 经过原点,故可化为y =ax 2-2amx ,向下平移m 个单位后为y =ax 2-2amx -m ,(am =-2,a =-2m)平移前:d =2m ,平移后:d ′=|x 1-x 2|=2m ,②当m <0时,则a >0,原抛物线y =a (x -m )2+2m 经过原点,故可化为y =ax 2-2amx ,向下平移-m 个单位后为y =ax 2-2amx +m ,(am =-2,a =-2m)平移前:d =-2m ,平移后:d ′=|x 1-x 2|=-6m , ∴与x 轴所截的线段长,与平移前相比是原来的22或62倍.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经过A (0,4),B (2,0),C (-2,0)三点.(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x轴上另有一点D(-4,0),将二次函数图象沿着DA方向平移,使图象再次经过点B;①求平移后图象的顶点E的坐标;②求图象A,B之间的曲线部分在平移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解:(1)根据抛物线经过三点的坐标特征,可设其解析式为y=a(x+2)(x-2)(a≠0),再代入点A(0,4),解得a=-1,故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x-2)=-x2+4(a≠0).(2)经过点A(0,4),D(-4,0)两点的直线DA,其解析式为y=x+4.①抛物线沿着DA方向平移后,设向右平移了m个单位,则顶点E为(m,m+4),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可设为y=-(x-m)2+(m+4),将点B(2,0)代入,得0=-(2-m)2+m+4,解得m1=0(舍去),m2=5;顶点E为(5,9),②如答图1,根据抛物线的轴对称性与平移的性质,A,B之间的曲线部分所扫过的面积显然等于平行四边形ABFE的面积,也等于2个△ABE的面积.解法一:如答图2,过点E作EK⊥y轴于点K,S△ABE=S梯形OBEK-S△AOB-S△AKE=12(2+5)×9-12×4×2-12×5×5=15,图象A,B之间的曲线部分在平移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为2S△ABE=30.解法二:如答图2,过点E作EK⊥y轴于点K,过点B作BM⊥x轴交KM于点M,过点A 作AN⊥y轴交BM于点N(将△ABE的面积水平与铅直分割——一种面积的常规分割法则).直线BM的解析式是x=2,与DA直线y=x+4相交得到点G为(2,6),所以线段BG =6,S △ABE =S △AGB -S △EGB =12×6×2+12×6×3=15,所以图象A ,B 之间的曲线部分在平移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为2S △ABE =30. 3.如图,抛物线C 1:y 1=ax 2+2ax (a >0)与x 轴交于点A ,顶点为点P .(1)直接写出抛物线C 1的对称轴是直线x =-1,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顶点P 的坐标 (-1,-a );(2)把抛物线C 1绕点M (m,0)旋转180°得到抛物线C 2(其中m >0),抛物线C 2与x 轴右侧的交点为点B ,顶点为点Q .①当m =1时,求线段AB 的长;②在①的条件下,是否存在△AB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③当四边形APBQ 为矩形时,请求出m 与a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直接写出当a =3时矩形APBQ 的面积.解:(1)∵抛物线C 1:y 1=ax 2+2ax =a (x +1)2-a ,∴对称轴是直线x =-1,顶点P 坐标为(-1,-a ).(2)①由旋转知,MA =MB ,当y 1=0时,x 1=-2,x 2=0,∴A (-2,0), ∴AO =2.∵M (1,0),∴AM =3,∴AB =2MA =2×3=6; ②存在.∵A (-2,0),AB =6,∴B (4,0). ∵A (-2,0),P (-1,-a ), ∴AP =12+-a2=1+a 2,BP =25+a 2.当AB =AP 时,1+a 2=62,解得a =35(负值已舍去); 当AB =BP 时,25+a 2=62,解得a =11(负值已舍去); 当AP =BP 时,1+a 2=25+a 2,不成立, 即当a 取35或11时,△ABP 为等腰三角形. ③如答图,过点P 作PH ⊥x 轴于H ,∵点A 与点B ,点P 与点Q 均关于M 点成中心对称,故四边形APBQ 为平行四边形,当∠APB =90°时,四边形APBQ 为矩形,此时△APH ∽△PBH ,∴AH HP =HP BH ,即1a =a2m +3,∴a 2=2m +3,∴m =12a 2-32.当a =3时,m =12×32-32=3,∴S =(2m +4)a =(2×3+4)×3=30.4.如图,抛物线C 1:y =x 2+bx +c 经过原点,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2,0),将抛物线C 1向右平移m (m >0)个单位得到抛物线C 2,C 2交x 轴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交y轴于点C .(1)求抛物线C 1的解析式以及顶点坐标;(2)以AC 为斜边向上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 ,当顶点D 落在抛物线C 2的对称轴上时,求抛物线C 2的解析式;(3)若抛物线C 2的对称轴上存在点P ,使得△PAC 为等边三角形,求m 的值.解:(1) ∵抛物线C 1经过原点(0,0)及(2,0), ∴⎩⎪⎨⎪⎧c =0,4+2b +c =0,解得 ⎩⎪⎨⎪⎧b =-2,c =0.抛物线C 1的解析式为y =x 2-2x =(x -1)2-1. 其顶点坐标为(1,-1).(2)设抛物线C 2的解析式为y =(x -1-m )2-1, 则其对称轴DE 为x =m +1(m >0),化简y =(x -1-m )2-1=x 2-2(m +1)x +(m +1)2-1, 设抛物线C 2与y 轴交于点C (0,c ), 则c =(1+m )2-1=m 2+2m .过点C 作CH ⊥DE 于点H ,如答图1, ∵△A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D =AD ,∠ADC =90°,∴∠CDH +∠ADE =90°,∴∠HCD =∠ADE . ∵∠DEA =90°,∴△CHD ≌△DEA , ∴AE =HD =1,CH =DE =m +1, ∴EH =HD +DE =1+m +1=m +2.由 OC =EH 得 m 2+2m =m +2,解得 m 1=1,m 2=-2(不合题意,舍去), ∴抛物线C 2的解析式为y =(x -2)2-1.图1 图2(3)如答图2,连接BC ,BP ,由抛物线对称性可知 AP =BP , 则点A (m,0),对称轴DE 为直线x =m +1(m >0), ∴点B 的坐标为(m +2,0). ∵△ACP 为等边三角形, ∴AP =CP =BP ,∠APC =60°.∴C ,A ,B 三点在以P 为圆心PA 为半径的圆上, ∴∠CBO =12∠CPA =12×60°=30°,∴BC =2OC ,∴根据勾股定理得OB =BC 2-OC 2=3OC , ∴3(m 2+2m )=m +2, 解得m 1=33,m 2=-2(不合题意,舍去), ∴m =33.类型三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4),直线x=-2与x轴相交于点B,连接OA,抛物线y=-x2从点O沿OA方向平移,与直线x=-2交于点P,顶点M到点A时停止移动.(1)线段OA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是y=2x;(2)设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M的横坐标为m,问:当m为何值时,线段PA最长?并求出此时PA的长;(3)若平移后抛物线交y轴于点Q,是否存在点Q使得△OM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y=2x.(2)设M点的坐标为(m,2m)(-2≤m<0),∴平移后抛物线解析式为y=-(x-m)2+2m.把x=-2代入y=-(x-m)2+2m,得y=-m2-2m-4,∴P点的坐标为(-2,-m2-2m-4),∴PA=-m2-2m-4+4=-(m+1)2+1,∴当m=-1时,PA最长,此时PA=1.(3)存在,理由如下:当x=0时,y=-(0-m)2+2m=-m2+2m,则Q(0,-m2+2m),∵OQ=m2-2m,OM=m2+m2=-5m,当OM=OQ,即-5m=m2-2m,即m2-(2-5)m=0,解得m1=0(舍去),m2=2-5,此时Q点坐标为(0,25-5);当OM=MQ,作MH⊥OQ于H,如答图1,则OH=QH,-2m=m2-2m-(-2m),即m2+2m =0,解得m1=0(舍去),m2=-2,此时Q点坐标为(0,-8);当QM=QO,作QF⊥OM于F,如答图2,则OF=MF=-52 m,∵OQ∥AB,∴∠QOF=∠BAO,∴Rt △OFQ ∽Rt △ABO ,∴OF AB =OQ OA ,即-52m 4=m 2-2m 25,整理得4m 2-3m =0,解得m 1=0(舍去),m 2=34(舍去),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Q 点坐标为(0,25-5)或(0,-8).2.如图,一次函数y =-x -2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 =ax 2+bx -4的图象交于x 轴上一点A ,与y 轴交于点B ,在x 轴上有一动点C .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4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D ,对称轴为直线x =n (n <0),n 是方程2x 2-3x -2=0的一个根,连接AD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S △ACB =3S △ADB 时,求点C 的坐标.(3)试判断坐标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C ,使得以点A ,B ,C 组成的三角形与△ADB 相似?若存在,试求出点C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在y =-x -2中,令y =0,则x =-2. ∴A (-2,0).由2x 2-3x -2=0,得x 1=-12,x 2=2,∴二次函数y =ax 2+bx -4的对称轴为直线x =-12.∴⎩⎪⎨⎪⎧4a -2b -4=0,-b 2a=-12,解得⎩⎪⎨⎪⎧a =2,b =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2+2x -4. (2)∵S △ADB =12BD ·OA =2,∴S △ACB =3S △ADB =6. ∵点C 在x 轴上,∴S △ACB =12AC ·OB =12×2AC =6,∴AC =6.∵点A 的坐标为(-2,0),∴当S △ACB =3S △ADB 时,点C 的坐标为(4,0)或(-8,0). (3)存在. 令x =0,∵一次函数与y 轴的交点为点B (0,-2), ∴AB =22+22=22,∠OAB=∠OBA=45°.∵在△ABD中,∠BAD,∠ADB都不等于45°,∠ABD=180°-45°=135°,∴点C在点A的左边,如答图.①AC与BD是对应边时,∵△ADB∽△BCA,∴ACBD=ABAB=1,∴AC=BD=2,∴OC=OA+AC=2+2=4,∴点C的坐标为(-4,0).②当AC与AB是对应边时,∵△ADB∽△CBA.∴ACAB=ABBD=222,∴AC=2AB=2×22=4,∴OC=OA+AC=2+4=6,∴点C的坐标为(-6,0).综上所述,在x轴上存在点C,点C的坐标为(-4,0)或(-6,0).使得以点A,B,C组成的三角形与△ADB相似.类型四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Oy 中,正方形A 1B 1C 1O ,A 2B 2C 2C 1,A 3B 3C 3C 2,…,按如图的方式放置.点A 1,A 2,A 3,…,A n 和点C 1,C 2,C 3,…,C n 分别落在直线y =x +1和x 轴上.抛物线L 1过点A 1,B 1,且顶点在直线y =x +1上,抛物线L 2过点A 2,B 2,且顶点在直线y =x +1上,…,按此规律,抛物线L n 过点A n ,B n ,且顶点也在直线y =x +1上,其中抛物线L 2交正方形A 1B 1C 1O 的边A 1B 1于点D 1,抛物线L 3交正方形A 2B 2C 2C 1的边A 2B 2于点D 2,…,抛物线L n +1交正方形A n B n C n C n -1的边A n B n 于点D n (其中n ≥2且n 为正整数).(1)直接写出下列点的坐标:B 1 (1,1),B 2 (3,2),B 3_(7,4)_ _;(2)写出抛物线L 2,L 3的解析式,并写出其中一个解析式的求解过程,再猜想抛物线L n的顶点坐标 (3×2n -2-1,3×2n -2);(3)① 设A 1D 1=k 1·D 1B 1,A 2D 2=k 2·D 2B 2,试判断k 1与k 2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点D 1,D 2,…,D n 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若是,直接写出这条直线与直线y =x +1的交点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解:(1)B 1(1,1),B 2(3,2),B 3(7,4).(2)抛物线L 2,L 3的解析式分别为y 2=-(x -2)2+3,y 3=-12(x -5)2+6.抛物线L 2的解析式的求解过程:对于直线y =x +1,设x =0,可得y =1,∴A 1(0,1). ∵四边形A 1B 1C 1O 是正方形,∴C 1(1,0).又∵点A 2在直线y =x +1上, ∴可得点A 2(1,2),又∵B 2的坐标为(3,2), ∴抛物线L 2的对称轴为直线x =2, ∴抛物线L 2的顶点坐标为(2,3), 设抛物线L 2的解析式为y =a (x -2)2+3, ∵L 2过点B 2(3,2),∴当x =3时,y =2, ∴2=a ×(3-2)2+3,解得a =-1, ∴抛物线L 2的解析式为y =-(x -2)2+3. 抛物线L 3的解析式的求解过程:∵B 3的坐标为(7,4),同上可求得点A 3的坐标为(3,4), ∴抛物线L 3的对称轴为直线x =5, ∴抛物线L 3的顶点为(5,6).设抛物线L 3的解析式为y =a (x -5)2+6, ∵L 3过点B 3(7,4),∴当x =7时,y =4,∴4=a ×(7-5)2+6,解得a =-12,∴抛物线L 3的解析式为y =-12(x -5)2+6.猜想抛物线L n 的顶点坐标为(3×2n -2-1,3×2n -2).猜想过程:方法1:可由抛物线L 1,L 2,L 3,…的解析式为y 1=-2(x -12)2+32,y 2=-(x -2)2+3,y 3=-12(x -5)2+6,…,归纳总结.方法2:可由正方形A n B n C n C n -1顶点A n ,B n 的坐标规律A n (2n -1-1,2n -1)与B n (2n -1,2n -1),再利用对称性可得抛物线L n 的对称轴为直线x =2n-1+2n -1-12,即x =2n -2+-22=3×2n -2-1.又∵顶点在直线y =x +1上,∴可得抛物线L n 的顶点坐标为(3×2n -2-1,3×2n -2);(3)①k 1与k 2的数量关系为k 1=k 2.理由如下:同(2)可求得L 2的解析式为y =-(x -2)2+3,当y =1时,1=-(x -2)2+3,解得x 1=2-2,x 2=2+2,∴A 1D 1=2-2=2(2-1),∴D 1B 1=1-(2-2)=2-1, ∴A 1D 1=2·D 1B 1,即k 1= 2.同理可求得A 2D 2=4-22=22(2-1),D 2B 2=2-(4-22)=22-2=2(2-1),∴A 2D 2=2·D 2B 2,即k 2=2,∴k 1=k 2. ②∵由①知,k 1=k 2,∴点D 1,D 2,…,D n 在一条直线上; ∵抛物线L 2的解析式为y =-(x -2)2+3, ∴当y =1时,x =2-2,∴D 1(2-2,1); 同理,D 2(5-22,2),∴设直线D 1D 2的解析式为y =kx +b (k ≠0),则⎩⎨⎧-2k +b =1,-22k +b =2,解得⎩⎪⎨⎪⎧k =3+27,b =3+27,∴直线D 1D 2的解析式为y =3+27x +3+27,∴⎩⎪⎨⎪⎧y =x +1,y =3+27x +3+27,解得⎩⎪⎨⎪⎧x =-1,y =0.这条直线与直线y =x +1的交点坐标为(-1,0).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组有规律的点:A 1(0,1),A 2(1,0),A 3(2,1),A 4(3,0),A 5(4,1),….依此规律可知,当n 为奇数时,有点A n (n -1,1),当n 为偶数时,有点A n (n -1,0).抛物线C 1经过A 1,A 2,A 3三点,抛物线C 2经过A 2,A 3,A 4三点,抛物线C 3经过A 3,A 4,A 5三点,…,抛物线C n 经过A n ,A n +1,A n +2三点.(1)直接写出抛物线C n 的解析式;(2)若点E (e ,f 1),F (e ,f 2)分别在抛物线C 27,C 28上,当e =29时,请判断△A 26EF 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第2题图(3)若直线x =m 分别交x 轴,抛物线C 2 017,C 2 018于点P ,M ,N ,作直线A 2 018 M ,A 2 018 N ,当∠PA 2 018M =45°时,求sin ∠PA 2 018N 的值.解:(1)根据顶点式容易求出C 1,C 2,C 3,C 4的解析式分别为:y 1=(x -1)2; y 3=(x -3)2;……y 2=-(x -2)2+1; y 4=-(x -4)2+1;……可以发现这组抛物线解析式的特点: 当n 为奇数时,y n =(x -n )2; 当n 为偶数时,y n =-(x -n )2+1. (2)△A 26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答图1,由一般到特殊,可得抛物线C 27的解析式为y 27=(x -27)2,且过点A 27,A 28,A 29 ,抛物线C 28的解析式为y 28=-(x -28)2+1,且过点A 28,A 29,A 30.∵点E (e ,f 1),F (e ,f 2)分别在抛物线C 27,C 28上,e =29,∴f 1=(29-27)2=4, f 2=-(29-28)2+1=0,∴点E (e ,f 1),F (e ,f 2)坐标分别为E (29,4),F (29,0); ∵A 26的坐标是(25,0),点F (29,0)与点A 30重合, ∴A 26A 30=29-25=4,EF =4,且与y 轴平行, ∠EF A 26=90°,∴△A 26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图1图2 第2题答图(3)由(1)中发现的规律可知,抛物线C 2 017,C 2 018的解析式分别为y 2 017=(x -2 017)2,y 2 018=-(x -2 018)2+1.点A 2 018坐标为(2 017,0).由(2)的研究经验发现,可以退回到简单的抛物线C 3,C 4的情况来研究.如答图2,在点A 2 018(2 017,0)的左侧,当m =2 016时,M (2 016,1),此时有∠PA 2 018M =45°,N (2 016,-3),sin ∠PA 2 018N =31010;在点A 2 018(2 017,0)的右侧,当m =2 018时,M (2 018,1),此时有∠PA 2 018M =45°,N (2 018,1),sin ∠PA 2 018N =22. 综上,当∠PA 2 018M =45°时,sin ∠PA 2 018N =31010或22.3.已知抛物线C n :y n =-12x 2+(n -1)x +2n (其中n 为正整数)与x 轴交于A n ,B n 两点(点A n 在B n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D n .(1)填空:①当n =1时,点A 1的坐标为 (-2,0),点B 1的坐标为(2,0); ②当n =2时,点A 2的坐标为 (-2,0),点B 2的坐标为 (4,0);(2)猜想抛物线C n 是否经过某一个定点,若经过请写出该定点坐标并给予证明;若不经过,请说明理由;(3)①判断△A 2D 2B 4的形状;②猜想∠A n D n B n 2的大小,并给予证明.解:(1)①n =1时,抛物线解析式为y =-12x 2+2,当y =0时,-12x 2+2=0,解得x 1=2,x 2=-2,∴点A 1的坐标为(-2,0),点B 1的坐标为(2,0); ②当n =2时,抛物线解析式为y =-12x 2+x +4,当y =0时,-12x 2+x +4=0,解得x 1=-2,x 2=4,∴点A 2的坐标为(-2,0),点B 2的坐标为(4,0). (2)y n =-12x 2+(n -1)x +2n =-12(x +2)(x -2n ),当x =-2时,y =0,所以抛物线C n 经过定点(-2,0).(3)①n =2,抛物线解析式为y =-12x 2+x +4,当x =0时,y =4,则D 2(0,4),∵n =4时,抛物线解析式为y =-12x 2+3x +8,当y =0时,-12x 2+3x +8=0,解得x 1=-2,x 2=8,∴点B 4的坐标为(8,0).∵A 2D 22=22+42=20,B 4D 22=82+42=80,B 4A 22=102=100, ∴A 2D 22+B 4D 22=B 4A 22,∴△A 2D 2B 4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A 2D 2B 4=90°; ②∠A n D n B n 2=90°.理由如下:当y =0时,y n =-12(x +2)(x -2n )=0,解得x 1=-2,x 2=2n ,∴点A n 的坐标(-2,0),点B n 的坐标为(2n,0); ∴点B n 2的坐标为(2n 2,0), 而D n (0,2n ),∵A n D 2n =(2n )2+22=4n 2+4,B n 2D 2n =(2n 2)2+4n 2=4n 4+4n 2,B n 2A 2n =(2n 2+2)2=4n 4+8n 2+4,∴A n D2n+B n2D2n=B n2A2n,∴△A n D n B n2为直角三角形,∠A n D n B n2=90°.类型五1.对于直线l 1:y =ax +b (a <0,b >0),有如下定义:我们把直线l 2:y =-1a(x +b )称为它的“姊线”.若l 1与x ,y 轴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l 2与x ,y 轴分别相交于C ,D 两点,我们把经过点A ,B ,C 的抛物线C 叫做l 1的“母线”.(1)若直线l 1:y =ax +b (a <0,b >0)的“母线”为C :y =-12x 2-x +4,求a ,b 的值;(2)如图,若直线l 1:y =mx +1(m <0),G 为AB 中点,H 为CD 中点,连接GH ,M 为GH 中点,连接OM ,若OM =56,求出l 1的“姊线”l 2与“母线”C 的函数解析式; (3)将l 1:y =-3x +3的“姊线”绕着D 点旋转得到新的直线l 3:y =kx +n ,若点P (x ,y 1)与点Q (x ,y 2)分别是“母线”C 与直线l 3上的点,当0≤x ≤1时,|y 1-y 2|≤3,求k 的取值范围.解:(1)对于抛物线y =-12x 2-x +4,令x =0,得到y =4,∴B (0,4),令y =0,得到-12x 2-x +4=0,解得x =-4或2,∴A (2,0),C (-4,0).∵y =ax +b 的图象过点A ,B ,∴⎩⎪⎨⎪⎧b =4,2a +b =0,解得⎩⎪⎨⎪⎧a =-2,b =4.(2)如答图所示,连接OG ,OH .∵点G ,H 为斜边中点,∴OG =12AB ,OH =12CD .∵l 1:y =mx +1,∴l 1的“姊线”l 2为y =-1m(x +1),∴B (0,1),A (-1m ,0),D (-1,0),C (0,-1m),∴OA =OC ,OB =OD .∵∠AOB =∠COD ,∴△AOB ≌△COD , ∴AB =CD ,∠ABO =∠CDO ,∴OG =OH . ∵OG =GB ,OH =HC ,∴∠GOB =∠ABO ,∠HOC =∠OCD .∵∠ODC +∠OCD =90°,∴∠ABO +∠OCD =90°, ∴∠GOB +∠HOC =90°,∴∠HOG =90°, ∴OG ⊥OH ,∴△OGH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M 为GH 中点,∴△OM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OG =2OM =106,∴AB =2OG =103, ∴OA =1032-12=13,∴A (13,0),∴C (0,13),D (-1,0).∴l 1的“姊线”l 2的函数解析式为y =13x +13,“母线”C 的函数的解析式为y =-3x2-2x +1.(3)l 1:y =-3x +3的“姊线”的解析式为y =13x +1,“母线”C 的解析式为y =-x2-2x +3,∴直线l 3:y =kx +1, ∵当0≤x ≤1时,|y 1-y 2|≤3,不妨设x =1,则y 1=0,y 2=k +1,由题意k +1=±3,解得k =2或-4, ∴满足条件的k 是取值范围为-4≤k ≤2.2.我们定义:两个二次项系数之和为1,对称轴相同,且图象与y 轴交点也相同的二次函数互为友好同轴二次函数.例如:y =2x 2+4x -5的友好同轴二次函数为y =-x 2-2x -5.(1)请你分别写出y =-13x 2,y =13x 2+x -5的友好同轴二次函数;(2)满足什么条件的二次函数没有友好同轴二次函数?满足什么条件的二次函数的友好同轴二次函数是它本身?(3)如图,二次函数L 1:y =ax 2-4ax +1与其友好同轴二次函数L 2都与y 轴交于点A ,点B ,C 分别在L 1,L 2上,点B ,C 的横坐标均为m (0<m <2),它们关于L 1的对称轴的对称点分别为B ′,C ′,连接BB ′,B ′C ′,C ′C ,CB .①若a =3,且四边形BB ′C ′C 为正方形,求m 的值;②若m =1,且四边形BB ′C ′C 的邻边之比为1∶2,直接写出a 的值. 解:(1)∵1-(-13)=43,∴函数y =-13x 2的友好同轴二次函数为y =43x 2. ∵1-13=23,1×(23÷13)=2, ∴函数y =13x 2+x -5的友好同轴二次函数为y =23x 2+2x -5. (2)∵1-1=0,∴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函数没有友好同轴二次函数.∵1÷2=12,∴二次项系数为12的二次函数的友好同轴二次函数是它本身. (3)∵二次函数L 1:y =ax 2-4ax +1的对称轴为直线x =--4a 2a=2, ∴其友好同轴二次函数L 2:y =(1-a )x 2-4(1-a )x +1.①∵a =3,∴二次函数L 1:y =ax 2-4ax +1=3x 2-12x +1,二次函数L 2:y =(1-a )x 2-4(1-a )x +1=-2x 2+8x +1,∴点B 的坐标为(m,3m 2-12m +1),点C 的坐标为(m ,-2m 2+8m +1),∴点B ′的坐标为(4-m,3m 2-12m +1),点C ′的坐标为(4-m ,-2m 2+8m +1),∴BC =-2m 2+8m +1-(3m 2-12m +1)=-5m 2+20m ,BB ′=4-m -m =4-2m .∵四边形BB ′C ′C 为正方形,∴BC =BB ′,即-5m 2+20m =4-2m ,解得m 1=11-1015,m 2=11+1015(不合题意,舍去),∴m 的值为11-1015. ②当m =1时,点B 的坐标为(1,-3a +1),点C 的坐标为(1,3a -2),∴点B ′的坐标为(3,-3a +1),点C ′的坐标为(3,3a -2),∴BC =|3a -2-(-3a +1)|=|6a -3|, BB ′=3-1=2.∵四边形BB ′C ′C 的邻边之比为1∶2,∴BC =2BB ′或BB ′=2BC ,即|6a -3|=2×2或2=2|6a -3|,解得a 1=-16,a 2=76,a 3=13,a 4=23,∴a 的值为-16,76,13或23.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出如下定义:已知两个函数,如果对于任意的自变量x ,这两个函数对应的函数值记为y 1,y 2,都有点(x ,y 1)和(x ,y 2)关于点(x ,x )中心对称(包括三个点重合时),由于对称中心都在直线y =x 上,所以称这两个函数为关于直线y =x 的特别对称函数.例如:y =12x 和y =32x 为关于直线y =x 的特别对称函数. (1)若y =3x +2和y =kx +t (k ≠0)为关于直线y =x 的特别对称函数,点M (1,m )是y =3x +2上一点.①点M (1,m )关于点(1,1)中心对称的点坐标为 (1,-3).②求k ,t 的值.(2)若y =3x +n 的图象和它的特别对称函数的图象与y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求n 的值.(3)若二次函数y =ax 2+bx +c 和y =x 2+d 为关于直线y =x 的特别对称函数. ①直接写出a ,b 的值.②已知点P (-3,1),点Q (2,1),连接PQ ,直接写出y =ax 2+bx +c 和y =x 2+d 两条抛物线与线段PQ 恰好有两个交点时d 的取值范围.解:(1)①∵点M (1,m )是y =3x +2上一点,∴m =5,∴M (1,5),∴点M 关于(1,1)中心对称点坐标为(1,-3).②∵y =3x +2和y =kx +t (k ≠0)为关于直线y =x 的特别对称函数,∴3x +2+kx +t 2=x ,∴(1+k )x +(t +2)=0,∴k =-1,t =-2.(2)设y =3x +n 的特别对称函数为y =m ′x +n ′,∴3x +n +m ′x +n ′2=x ,∴(1+m ′)x +n +n ′=0,∴m ′=-1,n ′=-n , ∴y =3x +n 的特别对称函数为y =-x -n ,联立得⎩⎪⎨⎪⎧ y =3x +n ,y =-x -n ,解得⎩⎪⎨⎪⎧ x =-12n ,y =-12n ,∵y =3x +n 的图象和它的特别对称函数的图象与y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12|n -(-n )|×|-12n |=2,∴n =±2. (3)①∵二次函数y =ax 2+bx +c 和y =x 2+d 为关于直线y =x 的特别对称函数, ∴ax 2+bx +c +x 2+d 2=x , ∴(a +1)x 2+(b -2)x +c +d =0,∴a =-1,b =2,c =-d ;②由①知,a =-1,b =2,c =-d ,∴二次函数y =-x 2+2x -d 和y =x 2+d ,∴这两个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 =1和x =0.∵点P (-3,1),点Q (2,1),当d <0时,如答图1,当抛物线C 2:y =x 2+d 恰好过点P (-3,1)时,即9+d =1,d =-8,当抛物线C 1:y =-x 2+2x -d 恰好过点Q (2,1)时,即-4+4-d =1,∴d =-1, y =ax 2+bx +c 和y =x 2+d 两条抛物线与线段PQ 恰好有两个交点时d 的取值范围为-8≤d <-1,如答图2,当0≤d <1时,抛物线C 2与线段PQ 有两个交点,而抛物线C 1与线段PQ 没有交点,∴y =ax 2+bx +c 和y =x 2+d 两条抛物线与线段PQ 恰好有两个交点时d 的取值范围为0≤d <1,即:y =ax 2+bx +c 和y =x 2+d 两条抛物线与线段PQ 恰好有两个交点时d 的取值范围为-8≤d <-1或0≤d <1.。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面积问题)(含简单答案)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面积问题)(含简单答案)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面积问题)1.如图,二次函数25y ax bx =++的图象经过点(1,8),且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其中点(1,0)A -,M 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MCB △的面积;(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N ,使得BCN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抛物线212y x bx c =-++(b 、c 为常数)经过()4,0A 和()0,4B 两点,其顶点为C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及其顶点坐标;(2)若点M 是拋物线上第一象限的一个动点.设ABM 的面积为S ,试求S 的最大值; (3)若抛物线222y mx mx m =-++与线段AB 有两个交点,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 3.如图,抛物线22(0)y ax ax c a =-+>与y 轴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点A 的坐标为(1,0),3OC OA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直线BC 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PBC 的面积等于ABC 面积的三分之二?若存在,求出此时OP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将直线AC 绕着点C 旋转45︒得到直线l ,直线l 与抛物线的交点为M (异于点C ),求M 点坐标.4.如图1,抛物线24y ax bx a =+-经过()10A -,,()04C ,两点,与x 轴交于另一点B .(1)求抛物线和直线BC 的解析式;(2)如图2,点P 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点,是否存在使四边形PBOC 面积最大的点P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抛物线的对称轴EF (E 为抛物线顶点)与直线BC 相交于点F ,M 为直线BC 上的任意一点,过点M 作MN EF ∥交抛物线于点N ,以E ,F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请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5.如图,抛物线24y ax bx =+-与x 轴交于点()2,0A -,()4,0B ,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D 的坐标;(2)动点P ,Q 以相同的速度从点O 同时出发,分别在线段,OB OC 上向点B ,C 方向运动,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E . ①当四边形OQEP 为矩形时,求点E 的坐标;①过点E 作EM BC ⊥于点M ,连接,PM QM ,设BPM △的面积为1S ,CQM 的面积为2S ,当PE 将BCE 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时,请直接写出12S S 的值. 6.如图,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x -,其中点A 的坐标为(3,0)-.(1)求点B 的坐标;(2)已知1a =,C 为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若点P 在抛物线上,且4POCBOCSS=,求点P 的坐标;(4)设点Q 是线段AC 上的动点,过点Q 作QD y 轴交抛物线于点D ,求线段QD 长度的最大值.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2y ax b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30A -,,()1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 是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当ACP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3)Q 是x 轴上一动点,M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若以A ,C ,M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8.如图,直线132y x =-+交y 轴于点A ,交x 轴于点C ,抛物线214y x bx c =-++经过点A ,点C ,且交x 轴于另一点B .(1)直接写出点A ,点B ,点C 的坐标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M ,求四边形ABCM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M 的坐标;(3)将线段OA 绕x 轴上的动点(),0P m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 A '',若线段O A ''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请结合函数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9.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 轴交于()1,0A - 、()4,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0,3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直线BC 的函数解析式;(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PAB 的面积等于ABC 的面积?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如图,抛物线26y ax bx =++与x 轴交于点()6,0B ,()2,0C -,与y 轴交于点A ,点P 是线段AB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AB 的面积最大?(3)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线段AB 于点D ,再过点P 作PE x ∥轴交抛物线于点E ,连接DE .是否存在点P ,使P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如图,直线l :112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C ,经过B ,C 两点的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在直线l 下方的抛物线上,过点P 作PD ①x 轴交l 于点D ,PE ①y 轴交l 于点E ,求PD PE +的最大值;(3)若点P 在直线l 下方的抛物线上,F 为直线l 上的点,以A ,B ,P ,F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构成平行四边形?若能,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2.已知顶点为()1,5A 的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5,1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C ,D 分别是x 轴、y 轴上的两个动点.①当四边形ABCD 的周长最小时,在图1中作直线CD ,保留作图痕迹并直接写出直线CD 的解析式;①点()(),>0P m n m 是直线y x =上的一个动点,Q 是OP 的中点,以PQ 为斜边按图2所示构造等腰Rt PQR △.在①的条件下,记PQR 与COD △的公共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 的最大值.13.抛物线24y x x =-与直线y x =交于原点O 和点B , 与x 轴交于另一点A , 顶点为D .(1)填空: 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 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___.(2)如图1 , 连结OD P ,为x 轴上的动点, 当以O D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 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3)如图2, M 是点B 关于拋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 Q 是拋物线上的动点, 它的横坐标为 (05)m m <<, 连结MQ BQ MQ ,,与直线OB 交于点E . 设BEQ 和BEM △的面积分别为1S 和2S , 设12S t s =, 试求t 关于m 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t 的最值. 14.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0A -,,()30B ,,()03C -,,直线22y x =-与x 轴、y 轴交于点D ,E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M 为该二次函数图象上一动点.①若点M 在图象上的B ,C 两点之间,求DME 的面积的最大值. ①若MED EDB ∠∠=,求点M 的坐标.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4y ax bx =+-与x 轴交于()2,0A -,B 两点,其对称轴直线2x =与x 轴交于点D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2)如图1,点P 为抛物线上第四象限内的一动点,连接CD ,PB ,PC ,求四边形BDCP 面积最大值和点P 此时的坐标;(3)如图2,将该抛物线向左平移得到抛物线y ',当抛物线y '经过原点时,与原抛物线的对称轴相交于点E ,点F 为抛物线y '对称轴上的一点,点M 是平面内一点,若以点A ,E ,F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AE 为边的菱形,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M 的坐标______.16.如图,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点()21,0A m -和点()2,0B m +,与y 轴交于点C ,对称轴轴为直线=1x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是直线AC 上一动点,过点P 作PQ y ∥轴,交抛物线于点Q ,以P 为圆心,PQ 为半径作P ,当P 与坐标轴相切时,求P 的半径;(3)直线()340y kx k k =++≠与抛物线交于M ,N 两点,求AMN 面积的最小值.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3y ax bx =+-与x 轴交于两点()1,0A -和()3,0B ,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E ,连接EC ,作直线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为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时,连接,PB PC ,当23EBC PBC S S =△△时,求点P 坐标;(3)如果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动点Q ,x 轴上有一动点N ,是否存在四边形PQCN 是矩形?若存在,在横线上直接写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8.如图,直线122y x =-+交y 轴于点A ,交x 轴于点C ,抛物线214y x bx c=-++经过点A ,点C ,且交x 轴于另一点B .(1)直接写出点A ,点B ,点C 的坐标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M ,求三角形ACM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M 的坐标;(3)将线段OA 绕x 轴上的动点(),0P m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 A '',若线段O A ''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请结合函数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参考答案:1.(1)245y x x =-++; (2)15(3)存在,点N 的坐标为(5,0)-或(0,5)-或(0,0).2.(1)2142y x x =-++,91,2⎛⎫⎪⎝⎭(2)S 的最大值为4 (3)2m ≥或1249m -<≤-3.(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 (2)不存在这样的点P , (3)M 点坐标是(45),或315()24-,4.(1)抛物线的解析式:234y x x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4y x =-+;(2)当()26P ,时,四边形PBOC 面积最大; (3)能,点N 的坐标为52124⎛⎫ ⎪⎝⎭,或724⎛- ⎝或724⎛- ⎝.5.(1)2142y x x =--,91,2D ⎛⎫- ⎪⎝⎭.(2)①(-;①1215S S =或1279S S =6.(1)(1,0) (2)223y x x =+- (3)(4,21)或()4,5- (4)947.(1)224233y x x =--+(2)3(2P -,5)2(3)(5,0)-或(1,0)-8.(1)03A (,),20B -(,),60C (,),抛物线解析式为:2134y x x =-++; (2)3a =时,四边形ABCM 面积最大,其最大值为754,此时M 的坐标为153,4⎛⎫⎪⎝⎭;(3)当3m -≤≤-33m ≤≤时,线段O A ''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9.(1)239344y x x =-++(2)334y x =-+(3)存在,点P 的坐标为:()13,3P ,23P ⎫-⎪⎪⎝⎭,33P ⎫-⎪⎪⎝⎭10.(1)21262y x x =-++(2)153,2P ⎛⎫ ⎪⎝⎭(3)点P 坐标为()46,或()55.11.(1)2512y x x =-+ (2)3(3)13,2⎛⎫- ⎪⎝⎭或1(1,)212.(1)21119424y x x =-++(2)①4y x =-+;①当02m <≤时,218PQRSm =;当823m <≤时,27448S m m =-+-;当843m ≤≤时,21244S m m =-+;S 的最大值为:47答案第3页,共3页 13.(1)()5,5;()2,4-;(2)点P的坐标为()或()-或()4,0或()5,0; (3)()2150566t m m m =-+<<,当52m =时,t 的最大值为2524.14.(1)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21323y x x x x =+-=--;(2)①DME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52;①点M的坐标为⎝⎭或()12--.15.(1)214433y x x =-- (2)PBDC S 四边形的最大值为17,此时点P 的坐标为()3,5-(3)⎛ ⎝⎭或⎛ ⎝⎭或⎛- ⎝⎭或8,⎛- ⎝⎭16.(1)223y x x =+-(2)2或4(3)817.(1)2=23y x x --(2)⎝⎭或⎝⎭ (3)存在,⎫⎪⎪⎝⎭或⎫⎪⎪⎝⎭18.(1)()0,2A ,()2,0B -,()4,0C ,211242y x x =-++ (2)2,()2,2(3)34m -≤≤-或32m -+≤。

中考压轴题-二次函数综合(八大题型+解题方法)——冲刺2024年中考数学考点押题(全国通用)(解析)

中考压轴题-二次函数综合(八大题型+解题方法)——冲刺2024年中考数学考点押题(全国通用)(解析)

中考压轴题-二次函数综合 (八大题型+解题方法)1、求证“两线段相等”的问题:借助于函数解析式,先把动点坐标用一个字母表示出来;然后看两线段的长度是什么距离即是“点点”距离,还是“点轴距离”,还是“点线距离”,再运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或点到x 轴y 轴的距离公式或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分别把两条线段的长度表示出来,分别把它们进行化简,即可证得两线段相等;2、“平行于y 轴的动线段长度的最大值”的问题:由于平行于y 轴的线段上各个点的横坐标相等常设为t,借助于两个端点所在的函数图象解析式,把两个端点的纵坐标分别用含有字母t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再由两个端点的高低情况,运用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计算公式-y y 下上,把动线段的长度就表示成为一个自变量为t,且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动线段长度的最大值及端点坐标;3、求一个已知点关于一条已知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问题:先用点斜式或称K ,且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解析式,再求出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最后用中点坐标公式即可;4、“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到定直线的距离最大”的问题:方法1先求出定直线的斜率,由此可设出与定直线平行且与抛物线相切的直线的解析式注意该直线与定直线的斜率相等,因为平行直线斜率k 相等,再由该直线与抛物线的解析式组成方程组,用代入法把字母y 消掉,得到一个关于x 的的一元二次方程,由题有△=2b -4ac=0因为该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只有一个交点,所以2b -4ac=0从而就可求出该切线的解析式,再把该切线解析式与抛物线的解析式组成方程组,求出x 、y 的值,即为切点坐标,然后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该切点到定直线的距离,即为最大距离; 方法2该问题等价于相应动三角形的面积最大问题,从而可先求出该三角形取得最大面积时,动点的坐标,再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其最大距离;方法3先把抛物线的方程对自变量求导,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当该导数等于定直线的斜率时,求出的点的坐标即为符合题意的点,其最大距离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以轻松求出;5、常数问题:1点到直线的距离中的常数问题:“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到定直线的距离等于一个 固定常数”的问题:先借助于抛物线的解析式,把动点坐标用一个字母表示出来,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建立一个方程,解此方程,即可求出动点的横坐标,进而利用抛物线解析式,求出动点的纵坐标,从而抛物线上的动点坐标就求出来了;2三角形面积中的常数问题:“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与定线段构成的动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一个定常数”的问题:先求出定线段的长度,再表示出动点其坐标需用一个字母表示到定直线的距离,再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建立方程,解此方程,即可求出动点的横坐标,再利用抛物线的解析式,可求出动点纵坐标,从而抛物线上的动点坐标就求出来了;3几条线段的齐次幂的商为常数的问题:用K 点法设出直线方程,求出与抛物线或其它直线的交点坐标,再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把问题中的所有线段表示出来,并化解即可;6、“在定直线常为抛物线的对称轴,或x 轴或y 轴或其它的定直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问题:先求出两个定点中的任一个定点关于定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再把该对称点和另一个定点连结得到一条线段,该线段的长度〈应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即为符合题中要求的最小距离,而该线段与定直线的交点就是符合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其坐标很易求出利用求交点坐标的方法;7、三角形周长的“最值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① “在定直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和两个定点构成的三角形周长最小”的问题简称“一边固定两边动的问题:由于有两个定点,所以该三角形有一定边其长度可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只需另两边的和最小即可;②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到定直线的垂线,与y 轴的平行线和定直线,这三线构成的动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最大”的问题简称“三边均动的问题:在图中寻找一个和动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定直角三角形,在动点坐标一母示后,运用=C C 动动定定斜边斜边,把动三角形的周长转化为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来破解;8、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问题:① “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和一条定线段构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大”的问题简称“一边固定两边动的问题”:方法1:先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定线段的长度;然后再利用上面3的方法,求出抛物线上的动点到该定直线的最大距离;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2底×高;即可求出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同时在求解过程中,切点即为符合题意要求的点;方法2:过动点向y 轴作平行线找到与定线段或所在直线的交点,从而把动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基本模型的三角形,动点坐标一母示后,进一步可得到)()(左(定)右(定)下(动)上(动)动三角形x x y y 21−⋅−=S ,转化为一个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问题来求出最大值;②“三边均动的动三角形面积最大”的问题简称“三边均动”的问题:先把动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基本模型的三角形有一边在x 轴或y 轴上的三角形,或者有一边平行于x 轴或y 轴的三角形,称为基本模型的三角形面积之差,设出动点在x 轴或y 轴上的点的坐标,而此类题型,题中一定含有一组平行线,从而可以得出分割后的一个三角形与图中另一个三角形相似常为图中最大的那一个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的比等于对应高的比可表示出分割后的一个三角形的高;从而可以表示出动三角形的面积的一个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关系式,相应问题也就轻松解决了;9、“一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和另外三个定点构成的四边形面积最大的问题”:由于该四边形有三个定点,,即可得到一个定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所以只需动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就会使动四边形的面积最大,而动三角形面积最大值的求法及抛物线上动点坐标求法与7相同;10、“定四边形面积的求解”问题: 有两种常见解决的方案:方案一:连接一条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方案二:过不在x 轴或y 轴上的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x 轴或y 轴作垂线,或者把该点与原点连结起来,分割成一个梯形常为直角梯形和一些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或差,或几个基本模型的三角形面积的和差11、“两个三角形相似”的问题: 两个定三角形是否相似:(1)已知有一个角相等的情形: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已知角的两条夹边,看看是否成比例 若成比例,则相似;否则不相似;(2)不知道是否有一个角相等的情形: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两个三角形各边的长,看看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则相似;否则不相似;一个定三角形和动三角形相似:(1)已知有一个角相等的情形:先借助于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动点坐标表示出来一母示,然后把两个目标三角形题中要相似的那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那个已知角作为夹角,分别计算或表示出夹角的两边,让形成相等的夹角的那两边对应成比例要注意是否有两种情况,列出方程,解此方程即可求出动点的横坐标,进而求出纵坐标,注意去掉不合题意的点;2不知道是否有一个角相等的情形:这种情形在相似性中属于高端问题,破解方法是,在定三角形中,由各个顶点坐标求出定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用观察法得出某一个角可能是特殊角,再为该角寻找一个直角三角形,用三角函数的方法得出特殊角的度数,在动点坐标“一母示”后,分析在动三角形中哪个角可以和定三角形中的那个特殊角相等,借助于特殊角,为动点寻找一个直角三角形,求出动点坐标,从而转化为已知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定三角形是否相似的问题了,只需再验证已知角的两边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则所求动点坐标符合题意,否则这样的点不存在;简称“找特角,求动点标,再验证”;或称为“一找角,二求标,三验证”;12、“某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与另两个定点构成等腰三角形”的问题:首先弄清题中是否规定了哪个点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若某边底,则只有一种情况;若某边为腰,有两种情况;若只说该三点构成等腰三角形则有三种情况;先借助于动点所在图象的解析式,表示出动点的坐标一母示,按分类的情况,分别利用相应类别下两腰相等,使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建立方程;解出此方程,即可求出动点的横坐标,再借助动点所在图象的函数关系式,可求出动点纵坐标,注意去掉不合题意的点就是不能构成三角形这个题意;13、“某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与另外三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问题:这类问题,在题中的四个点中,至少有两个定点,用动点坐标“一母示”分别设出余下所有动点的坐标若有两个动点,显然每个动点应各选用一个参数字母来“一母示”出动点坐标,任选一个已知点作为对角线的起点,列出所有可能的对角线显然最多有3条,此时与之对应的另一条对角线也就确定了,然后运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每一种情况两条对角线的中点坐标,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可知,两中点重合,其坐标对应相等,列出两个方程,求解即可;进一步有:①若是否存在这样的动点构成矩形呢先让动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再验证两条对角线相等否若相等,则所求动点能构成矩形,否则这样的动点不存在;②若是否存在这样的动点构成棱形呢先让动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再验证任意一组邻边相等否若相等,则所求动点能构成棱形,否则这样的动点不存在;③若是否存在这样的动点构成正方形呢先让动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再验证任意一组邻边是否相等和两条对角线是否相等若都相等,则所求动点能构成正方形,否则这样的动点不存在;14、“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两个图形的面积之间存在和差倍分关系”的问题:此为“单动问题”〈即定解析式和动图形相结合的问题〉,后面的19实为本类型的特殊情形;先用动点坐标“一母示”的方法设出直接动点坐标,分别表示如果图形是动图形就只能表示出其面积或计算如果图形是定图形就计算出它的具体面积,然后由题意建立两个图形面积关系的一个方程,解之即可;注意去掉不合题意的点,如果问题中求的是间接动点坐标,那么在求出直接动点坐标后,再往下继续求解即可;15、“某图形〈直线或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与另两定点构成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若夹直角的两边与y轴都不平行:先设出动点坐标一母示,视题目分类的情况,分别用斜率公式算出夹直角的两边的斜率,再运用两直线没有与y轴平行的直线垂直的斜率结论两直线的斜率相乘等于-1,得到一个方程,解之即可;若夹直角的两边中有一边与y 轴平行,此时不能使用斜率公式;补救措施是:过余下的那一个点没在平行于y轴的那条直线上的点直接向平行于y的直线作垂线或过直角点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的垂线与另一相关图象相交,则相关点的坐标可轻松搞定;16、“某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与另两定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问题;①若定点为直角顶点,先用k点法求出另一直角边所在直线的解析式如斜率不存在,根据定直角点,可以直接写出另一直角边所在直线的方程,利用该解析式与所求点所在的图象的解析式组成方程组,求出交点坐标,再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出两条直角边等否若等,该交点合题,反之不合题,舍去;②若动点为直角顶点:先利用k点法求出定线段的中垂线的解析式,再把该解析式与所求点所在图象的解析式组成方程组,求出交点坐标,再分别计算出该点与两定点所在的两条直线的斜率,把这两个斜率相乘,看其结果是否为-1 若为-1,则就说明所求交点合题;反之,舍去;17、“题中含有两角相等,求相关点的坐标或线段长度”等的问题:题中含有两角相等,则意味着应该运用三角形相似来解决,此时寻找三角形相似中的基本模型“A”或“X”是关键和突破口;18、“在相关函数的解析式已知或易求出的情况下,题中又含有某动图形常为动三角形或动四边形的面积为定常数,求相关点的坐标或线段长”的问题:此为“单动问题”〈即定解析式和动图形相结合的问题〉,本类型实际上是前面14的特殊情形;先把动图形化为一些直角梯形或基本模型的三角形有一边在x 轴或y轴上,或者有一边平行于x 轴或y 轴面积的和或差,设出相关点的坐标一母示,按化分后的图形建立一个面积关系的方程,解之即可;一句话,该问题简称“单动问题”,解题方法是“设点动点标,图形转化分割,列出面积方程”;19、“在相关函数解析式不确定系数中还含有某一个参数字母的情况下,题中又含有动图形常为动三角形或动四边形的面积为定常数,求相关点的坐标或参数的值”的问题:此为“双动问题”即动解析式和动图形相结合的问题;如果动图形不是基本模型,就先把动图形的面积进行转化或分割转化或分割后的图形须为基本模型,设出动点坐标一母示,利用转化或分割后的图形建立面积关系的方程或方程组;解此方程,求出相应点的横坐标,再利用该点所在函数图象的解析式,表示出该点的纵坐标注意,此时,一定不能把该点坐标再代入对应函数图象的解析式,这样会把所有字母消掉;再注意图中另一个点与该点的位置关系或其它关系,方法是常由已知或利用2问的结论,从几何知识的角度进行判断,表示出另一个点的坐标,最后把刚表示出来的这个点的坐标再代入相应解析式,得到仅含一个字母的方程,解之即可;如果动图形是基本模型,就无须分割或转化了,直接先设出动点坐标一母式,然后列出面积方程,往下操作方式就与不是基本模型的情况完全相同;一句话,该问题简称“双动问题”,解题方法是“转化分割,设点标,建方程,再代入,得结论”;常用公式或结论:1横线段的长 = 横标之差的绝对值 =-x x 大小=-x x 右左纵线段的长=纵标之差的绝对值=-y y 大小=-y y 下上 2点轴距离:点P 0x ,0y 到X 轴的距离为0y ,到Y 轴的距离为o x ; 3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A 11,x y ,B 2,2x y , 则AB=目录:题型1:存在性问题 题型2:最值问题 题型3:定值问题 题型4:定点问题题型5:动点问题综合 题型6:对称问题 题型7:新定义题 题型8:二次函数与圆题型1:存在性问题1.(2024·四川广安·二模)如图,抛物线2y x bx c =−++交x 轴于()4,0A −,B 两点,交y 轴于点()0,4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D 在线段OA 上运动,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与AC 交于点Q ,与抛物线交于点P ,连接AP 、CP ,求四边形AOCP 的面积的最大值.(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以点A 、C 、M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答案】(1)234y x x =−−+;(2)四边形AOCP 的面积最大为16;(3)点M 的坐标为35,22⎛⎫−− ⎪⎝⎭或311,2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熟练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把()4,0A −,()0,4C 代入2y x bx c =−++,求出b 和c 的值,即可得出函数解析式; (2)易得182AOCSOA OC =⋅=,设()2,34P t t t −−+,则(),4Q t t +,求出24PQ t t =−−,则()()212282ACP C A S PQ x x t =⋅−=−++,根据四边形AOCP 的面积()22216ACP AOCS St =+=−++,结合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即可解答;(3)设3,2M m ⎛⎫− ⎪⎝⎭,根据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得出232AC =,22254AM m =+,229(4)4CM m =+−,然后分情况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析】(1)解:把()4,0A −,()0,4C 代入2y x bx c =−++得:01644b c c =−−+⎧⎨=⎩,解得:34b c =−⎧⎨=⎩,∴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34y x x =−−+;(2)解:∵()4,0A −,()0,4C ,∴4,4OA OC ==,∴1144822AOC S OA OC =⋅=⨯⨯=△,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4y kx =+, 代入()4,0A −得,044k =−+,解得1k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4y x =+, 设()2,34P t t t −−+,则(),4Q t t +,∴()223444PQ t t t t t=−−+−+=−−∴()()()22114422822ACPC A SPQ x x t t t =⋅−=−−⨯=−++,∴四边形AOCP 的面积()22216ACP AOCSSt =+=−++,∵20−<,∴当2t =−时,四边形AOCP 的面积最大为16; (3)解:设3,2M m ⎛⎫− ⎪⎝⎭,∵()4,0A −,()0,4C ,∴2224432AC =+=,2222325424AM m m ⎛⎫=−++=+ ⎪⎝⎭,()()2222394424CM m m ⎛⎫=−+−=+− ⎪⎝⎭,当斜边为AC 时,AM CM AC 222+=,即()2225943244m m +++−=,整理得:24150m m ++=,无解;当斜边为AM 时,222AC CM AM +=,即2292532(4)44m m ++−=+,解得:112m =;∴311,22M ⎛⎫− ⎪⎝⎭当斜边为CM 时,222AC AM CM +=,即2225932(4)44m m ++=+−, 解得:52m =−;∴35,22M ⎛⎫−− ⎪⎝⎭综上:点M 的坐标为35,22⎛⎫−− ⎪⎝⎭或311,22⎛⎫− ⎪⎝⎭.2.(2024·内蒙古乌海·模拟预测)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40y ax bx a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点A 的坐标为()1,0−,且OC OB =,点D 和点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1)分别求出a ,b 的值和直线AD 的解析式;(2)直线AD 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P ,过点P 作PH AD ⊥于点H ,作PM 平行于y 轴交直线AD 于点M ,交x 轴于点E ,求PHM 的周长的最大值;(3)在(2)的条件下,如图2,在直线EP 的右侧、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 ,过点N 作NG x ⊥轴交x 轴于点G ,使得以点E 、N 、G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 相似?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G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1a =,3b =−,=1y x −−(2)4+(3)存在,点G的坐标为⎫⎪⎪⎝⎭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掌握二次函数的交点式、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最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列出PM 的长与a 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1)先求得C 的坐标,从而得到点B 的坐标,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14y a x x =+−,将点C 的坐标代入求解即可;先求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从而得到点()3,4D −,然后可求得直线AD 的解析式=1y x −−;(2)求得45BAD ∠=︒,接下来证明PM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当PM 有最大值时三角形的周长最大,设()2,34P a a a −−,()1M a −−,则223PM aa =−++,然后利用配方可求得PM 的最大值,最后根据MPH△的周长(1PM=求解即可;(3)当90EGN ∠=︒时,如果OA EG OC GN = 或OA GNOC EN =时,则AOC ∽EGN △,设点G 的坐标为(),0a ,则()2,34N a a a −−,则1EG a =−,234NG aa =−++,然后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即可.【解析】(1)点A 的坐标为()1,0−,1OA ∴=.令0x =,则4y =−,()0,4C ∴−,4OC =,OC OB =Q , 4OB ∴=,()4,0B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14y a x x =+−,将0x =,4y =−代入得:44a −=−,解得1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34y x x =−−;1a ∴=,3b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33212x −=−=⨯,()0,4C −,点D 和点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3,4D ∴−;设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1,0A −、()3,4D −代入得:034k b k b −+=⎧⎨+=−⎩,解得1k =−,1b =-,∴直线AD 的解析式=1y x −−;(2)直线AD 的解析式=1y x −−,∴直线AD 的一次项系数1k =−,45BAD ∴∠=︒. PM 平行于y 轴,90AEP ∴∠=︒,45PMH AME ∴∠=∠=︒.MPH ∴的周长(122PM MH PH PM MP PM PM =++=++=. 设()2,34P a a a −−,则(),1M a a −−, 则()22213423(1)4PM a a a a a a =−−−−−=−++=−−+.∴当1a =时,PM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4.MPH ∴的周长的最大值(414=⨯=+(3)在直线EP 的右侧、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存在点N ,过点N 作NG x ⊥轴交x 轴于点G ,使得以点E 、N 、G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 相似;理由如下:设点G 的坐标为(),0a ,则()2,34N a a a −−①如图2.1,若OA EG OC GN = 时,AOC ∽EGN △. 则 211344a a a −=−++,整理得:280a a +−=.得:a =负值舍去),∴点G为⎫⎪⎪⎝⎭; ②如图2.2,若OA GN OC EN =时,AOC ∽NGE ,则21434a a a −=−++,整理得:2411170a a −−=,得:a =负值舍去),∴点G为⎫⎪⎪⎝⎭, 综上所述,点G的坐标为⎫⎪⎪⎝⎭或⎫⎪⎪⎝⎭. 3.(2024·重庆·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ax bx =+x 轴交于点()1,0A −,()5,0B ,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AC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P 为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 作PD BC ⊥于点D ,过点P 作PE x 轴交抛物线于点E,求4+PD PE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 (3)点C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的点为Q ,将抛物线沿射线CAy ',新抛物线y '与y 轴交于点M ,新抛物线y '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N ,连接AM ,MN ,点R 在直线BC 上,连接QR .当QR 与AMN 一边平行时,直接写出点R 的坐标,并写出其中一种符合条件的解答过程.【答案】(1)2y x x =++(2)当154t =时,PE的最大值,15,416P ⎛ ⎝⎭, (3)R点的坐标为⎛ ⎝⎭或6,⎛ ⎝⎭或(.【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即可;(2)先求得2y x =2x =,过点P 作PG x ⊥轴交BC 于点F ,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C ==DPF OBC ∽,得PF DP BC OB =即PF PD=,从而得PF =,求出设直线BC的解析式后,设2,P t ⎛+ ⎝,则,F t ⎛+ ⎝,从而2PF =+,当点P在E 点右侧时()424PE t t t =−−=−,从而得2154t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当点P 在E 点左侧时:442PE t t t =−−=−时,同理可求.然后比较4+PE 的最大值即可得出答案. (3)先求得1OA=,OC AC =设抛物线2y =H ⎛ ⎝⎭平移后为P ,过点P 作PW ⊥直线2x =,则AOC PWH ∽,得1OA OC AC WP HW PH ====,进而得平移后的抛物线2y x +'=,从而求得()1,0N,M ⎛ ⎝⎭,然后分QR AM ∥,QR MN ∥,QR AN ∥三种情况,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及一次函数的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求解即可得解.【解析】(1)解:∵抛物线2y ax bx =+x 轴交于点()1,0A −,()5,0B 两点,代入坐标得:02550a b a b ⎧−=⎪⎨+=⎪⎩,解得:a b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255y x x =−++(2)解:∵)2225555y x x x =−+=−−+,∴2y x =2x=,顶点为⎛ ⎝⎭ 过点P 作PG x ⊥轴交BC 于点F ,当0x =时,200y =∴(C ∵()5,0B ∴BC ==∵PG x ⊥轴,PD BC ⊥,x 轴y ⊥轴,∴909090CBO BFG DPF PFD PDF BOC ∠∠∠∠∠∠+=︒+=︒==︒,,∵PFD BFG ∠∠=∴DPF CBO ∠∠=∴DPF OBC ∽,∴PF DP BC OB =即PF PD =,∴PF PD =∴44+PD PE =PF +PE ,设直线BC :y kx b =+,把(C ,()5,0B 代入得:05k b b =+⎧⎪=,解得5k b ⎧=−⎪⎨⎪=⎩, ∴直线BC:y =设2,P t ⎛ ⎝,则,F t ⎛+ ⎝,∴22PF ⎛⎛=−+=+ ⎝⎝,∵2y x =2x =,PE x 轴,∴24,E t ⎛−+ ⎝当点P 在E 点右侧时:()424PE t t t =−−=−,当24PE t =−时:∴+PD PE =PF +()221524545416t t ⎛⎫=−+−=−−+ ⎪⎝⎭ ∴当154t =时,的最大值∴2151544⎛⎫= ⎪⎝⎭,∴154P ⎛ ⎝⎭; 当点P 在E 点左侧时:442PE t t t =−−=−时,∴+PD PE =PF +()225424t t ⎫=−=−⎪⎝⎭, ∴当54t =时,的最大值.2,55P t ⎛−+ ⎝∴25544⎛⎫ ⎪⎝⎭∴5,416P ⎛ ⎝⎭,∵> 综上所诉,当点P 在E 点右侧时:即154t =时,的最大值,154P ⎛ ⎝⎭, (3)解:设直线AC :y mx n =+,把()1,0A −,(C , ∴1OA =,OC =∴AC ==设抛物线2y x =H ⎛ ⎝⎭平移后为P , 过点P 作PW ⊥直线2x =,则AOC PWH ∽,∴1OA OC AC WP HW PH ====∴1PW =,HW=∴21,5P ⎛−⎝即1,5P ⎛ ⎝⎭,∴平移后的抛物线)22155555y x x x =−−+=−++', ∴()1,0N令0x =,y '=,∴M ⎛ ⎝⎭ 如图,当QR AM ∥时,设直线AM 的解析式为:y px q =+,把M ⎛ ⎝⎭,()1,0A −代入得:0p q q =−+⎧=解得p q ⎧=⎪⎪⎨⎪=⎪⎩, ∴直线AM的解析式为:y =, ∴设直线QR的解析式为:y x n =∵(C ,Q 和C 关于2x =对称,∴(Q把(Q代入5y x n =+45n +,解得n =,∴直线QR的解析式为:y = 联立直线QR的解析式y =与直线BC:y x =+55y x y x ⎧=−⎪⎪⎨⎪=⎪⎩,解得3x y =⎧⎪⎨=⎪⎩,∴R ⎛ ⎝⎭ 同理可得:当QR MN ∥时,6,5R ⎛− ⎝⎭ 当QR AN ∥时,(R所有符合条件的R点的坐标为⎛ ⎝⎭或6,⎛ ⎝⎭或(. 【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勾股定理,抛物线的性质,抛物线平移,一次函数的平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图形与坐标,掌握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抛物线的性质,抛物线平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图形与坐标,利用辅助线画出准确图形是解题关键.题型2:最值问题4.(2024·安徽合肥·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23y ax bx =+−与x 轴交于()1,0A −,()3,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1)求a ,b 的值;(2)点M 为线段BC 上一动点(不与B ,C 重合),过点M 作MP x ⊥轴于点P ,交抛物线于点N . (ⅰ)如图1,当3PA PB=时,求线段MN 的长; (ⅱ)如图2,在抛物线上找一点Q ,连接AM ,QN ,QP ,使得PQN V 与APM △的面积相等,当线段NQ 的长度最小时,求点M 的横坐标m 的值.【答案】(1)1a =,2b =−(2)(ⅰ)2MN =;(ⅱ)m 的值为32或12【分析】本题考查诶粗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待定系数法和利用函数性质求面积是解题的关键.(1)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2)(ⅰ)先计算BC 的解析式,然后设(),3M m m −,则3PM PB m ==−,1PA m =+,根据题意得到方程133m m +=−求出m 值,即可求出MN 的长;(ⅱ)作QR PN ⊥于点R ,由(ⅰ)可得1PA m =+,3PB PM m =−−,223PN m m =−++,然后分为点Q 在PN 的左侧和点Q 在PN 的右侧两种情况,根据勾股定理解题即可.【解析】(1)由题意得309330a b a b −−=⎧⎨+−=⎩,解得12a b =⎧⎨=−⎩;(2)(ⅰ)当0x =时,3y =−,∴()0,3C −,设直线BC 为3y kx =−,∵点()3,0B ,∴330k −=,解得1k =,∴直线BC 为3y x =−,设(),3M m m −,则3PM PB m ==−,1PA m =+, ∵3PA PB =, ∴133m m +=−,解得2m =,经检验2m =符合题意,当2m =时,222233y =−⨯−=−, ∴3PN =,31PM PB m ==−=,∴2MN =;(ⅱ)作QR PN ⊥于点R ,由(ⅰ)可得1PA m =+,3PB PM m =−−,223PN m m =−++,PQN V 的面积为()21232m m QR −++⋅,APM △的面积为()()1312m m −+,∴()()()211233122m m QR m m −++⋅=−+,解得1QR =;当点Q 在PN 的左侧时,如图1,Q 点的横坐标为1m QR m −=−,纵坐标为()()2212134m m m m −−⨯−−=−,∴R 点的坐标为()2,4m mm−,∵N 点坐标为()2,23m mm −−,∴32RN m =−,∴()22231NQ m =−+,∴当32m =时,NQ 取最小值;当点Q 在PN 的右侧时,如图2,Q 点的横坐标为1m QR m +=+,纵坐标为()()2212134m m m +−⨯+−=−,∴R 点的坐标为()2,4m m−,∵N 点的坐标为()2,23m mm −−,∴21RN m =−, ∴()222211NQ m =−+,∴当12m =时,NQ 取最小值.综上,m 的值为32或12.。

二次函数压轴题及答案

二次函数压轴题及答案

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1、 如图1,已知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A (0, 1)、B (4, 3)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tan ∠ABO 的值;(3)过点B 作BC ⊥x 轴,垂足为C ,在对称轴的左侧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线段AB 于点N ,交抛物线于点M ,若四边形MNCB 为平行四边形,求点M 的坐标.图1思路点拨1.第(2)题求∠ABO 的正切值,要构造包含锐角∠ABO 的角直角三角形. 2.第(3)题解方程MN =y M -y N =BC ,并且检验x 的值是否在对称轴左侧.满分解答(1)将A (0, 1)、B (4, 3)分别代入y =-x 2+bx +c ,得1,164 3.c b c =⎧⎨-++=⎩ 解得92b =,c =1.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是2912y x x =-++. (2)在Rt △BOC 中,OC =4,BC =3,所以OB =5. 如图2,过点A 作AH ⊥OB ,垂足为H .在Rt △AOH 中,OA =1,4sin sin 5AOH OBC ∠=∠=,所以4sin 5AH OA AOH =⋅∠=. 图2 所以35OH =,225BH OB OH =-=.在Rt △ABH 中,4222tan 5511AH ABO BH ∠==÷=.(3)直线AB 的解析式为112y x =+.设点M 的坐标为29(,1)2x x x -++,点N 的坐标为1(,1)2x x +,那么2291(1)(1)422MN x x x x x =-++-+=-+. 当四边形MNCB 是平行四边形时,MN =BC =3.解方程-x 2+4x =3,得x =1或x =3.因为x =3在对称轴的右侧(如图4),所以符合题意的点M 的坐标为9(1,)2(如图3).图3 图4考点伸展第(3)题如果改为:点M 是抛物线上的一个点,直线MN 平行于y 轴交直线AB 于N ,如果M 、N 、B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M 的坐标.那么求点M 的坐标要考虑两种情况:MN =y M -y N 或MN =y N -y M .由y N -y M =4x -x 2,解方程x 2-4x =3,得2x =5).所以符合题意的点M 有4个:9(1,)2,11(3,)2,(2,(2+.图52、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如图1),一次函数334y x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点M 在正比例函数32y x =的图象上,且MO =MA .二次函数 y =x 2+bx +c 的图象经过点A 、M .(1)求线段AM 的长;(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如果点B 在y 轴上,且位于点A 下方,点C 在上述二次函数的图象上,点D 在一次函数334y x =+的图象上,且四边形ABCD 是菱形,求点C 的坐标.图1思路点拨1.本题最大的障碍是没有图形,准确画出两条直线是基本要求,抛物线可以不画出来,但是对抛物线的位置要心中有数.2.根据MO =MA 确定点M 在OA 的垂直平分线上,并且求得点M 的坐标,是整个题目成败的一个决定性步骤.3.第(3)题求点C 的坐标,先根据菱形的边长、直线的斜率,用待定字母m 表示点C 的坐标,再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待定的字母m .满分解答(1)当x =0时,3334y x =+=,所以点A 的坐标为(0,3),OA =3. 如图2,因为MO =MA ,所以点M 在OA 的垂直平分线上,点M 的纵坐标为32.将32y =代入32y x =,得x =1.所以点M 的坐标为3(1,)2.因此AM =(2)因为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A (0,3)、M 3(1,)2,所以3,31.2c b c =⎧⎪⎨++=⎪⎩解得52b =-,3c =.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532y x x =-+.(3)如图3,设四边形ABCD 为菱形,过点A 作AE ⊥CD ,垂足为E . 在Rt △ADE 中,设AE =4m ,DE =3m ,那么AD =5m .因此点C 的坐标可以表示为(4m ,3-2m ).将点C(4m ,3-2m )代入2532y x x =-+,得23216103m m m -=-+.解得12m =或者m =0(舍去). 因此点C 的坐标为(2,2).图2 图3考点伸展如果第(3)题中,把“四边形ABCD 是菱形”改为“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那么还存在另一种情况:如图4,点C 的坐标为727(,)416.3.(本题满分12分)如图1,抛物线y =nx 2-11nx +24n (n <0) 与x 轴交于B 、C 两点(点B 在点C 的左侧),抛物线上另有一点A 在第一象限内,且∠BAC =90°.(1)填空:点B 的坐标为(_ ),点C 的坐标为(_ ); (2)连接OA ,若△OAC 为等腰三角形.①求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②如图2,将△OAC 沿x 轴翻折后得△ODC ,点M 为①中所求的抛物线上点A 与点C 两点之间一动点,且点M 的横坐标为m ,过动点M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l 与CD 交于点N ,试探究:当m 为何值时,四边形AMCN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图1图24、如图1,已知抛物线211(1)444by x b x =-++(b 是实数且b >2)与x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A 位于点B 是左侧),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1)点B 的坐标为______,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 (2)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PCOB 的面积等于2b ,且△PBC 是以点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 ,使得△QCO 、△QOA 和△QAB 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看作相似的特殊情况)?如果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2苏州29”,拖动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存在四边形PCOB 的面积等于2b 的时刻.双击按钮“第(3)题”,拖动点B ,可以体验到,存在∠OQA =∠B 的时刻,也存在∠OQ ′A =∠B 的时刻.思路点拨1.第(2)题中,等腰直角三角形PBC 暗示了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联结OP ,把四边形PCOB 重新分割为两个等高的三角形,底边可以用含b 的式子表示.3.第(3)题要探究三个三角形两两相似,第一直觉这三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Q 最大的可能在经过点A 与x 轴垂直的直线上.满分解答(1)B 的坐标为(b , 0),点C 的坐标为(0,4b ). (2)如图2,过点P 作PD ⊥x 轴,PE ⊥y 轴,垂足分别为D 、E ,那么△PDB ≌△PEC . 因此PD =PE .设点P 的坐标为(x, x). 如图3,联结OP .所以S 四边形PCOB =S △PCO +S △PBO =1152428b x b x bx ⨯⋅+⨯⋅==2b .解得165x =.所以点P 的坐标为(1616,55).图2 图3 (3)由2111(1)(1)()4444b y x b x x x b =-++=--,得A (1, 0),OA =1.①如图4,以OA 、OC 为邻边构造矩形OAQC ,那么△OQC ≌△QOA . 当BA QA QA OA=,即2QA BA OA =⋅时,△BQA ∽△QOA . 所以2()14bb =-.解得8b =±Q 为(1,2.②如图5,以OC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x =1交于点Q ,那么∠OQC =90°。

易错压轴01 二次函数(十大易错压轴题型+举一反三+易错题通关)(解析版)

易错压轴01 二次函数(十大易错压轴题型+举一反三+易错题通关)(解析版)

易错压轴01二次函数易错压轴一: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例1.已知二次函数2(1)5y x =--+,当a x b ≤≤且0ab <时,y 的最小值为2a ,最大值为2b ,则a b +的值为()A .2B .12C .3D .32【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二次函数的增减性,由题意可得0a <,0b >,则y 的最小值为2a 为负数,最大值为2b 为正数.最大值为2b 分两种情况:①结合抛物线顶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求出 2.5b =,结合图象最小值只能由x a =时求出;②结合抛物线顶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图象最大值只能由x b =求出,最小值只能由x a =求出.【详解】解:二次函数2(1)5y x =--+的大致图象如下:①当01a x b <≤≤<时,当x a =时,y 取最小值,即2215()a a =--+,例2.已知Rt ABC △的直角顶点C 与原点O 重合,点A ,B 都落在抛物线24y x =上,则AB 与y 轴的交点为;若OD AB ⊥于点D ,则点D 到点()1,0的最大距离为.则24AM m =,MO m =-,BN =90MAO MOA ∠+∠=︒ ,MOA ∠MAO BON ∴∠=∠,AMO ONB ∴∽ ,AM ON MO NB ∴=,即:2244m n m n=-,1OD AB ⊥ ,14OE =,F 为OE 中点,在Rt DOE △中,1128DF OE ==,练习1.定义:把二次函数()2y a x m n =++与()2y a x m n =---(0a ≠,m 、n 是常数)称作互为“旋转函数”,如果二次函数212y x bx =+-与2214y x cx c =--+(b 、c 是常数)互为“旋转函数”,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2c =-;B .14b c =;C .当x t =时,12y y t +=-;D .不论x 取何值,120y y +=练习2.若关于x 的方程2230x kx k -+-=的一个实数根13x ≥,另一个实数根20x ≤,则关于x 的二次函数223y x kx k =-+-图象的顶点到x 轴距离h 的取值范围是.练习3.已知二次函数()(2y ax a b x b a =-++、b 是常数,0).a ≠(1)若(4)(0),M m m ->在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当0a <时,试判断代数式a b +的正负性;(2)已知对于任意的常数a 、(0)b a ≠,二次函数的图象始终过定点P ,求证:一次函数()()2331y k x k x =++≥图象上所有的点都高于点.P 【答案】(1)a b +为正(2)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题时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是关1.已知二次函数()240y ax ax c a =++>图象上的两点()15,y -和()22,x y ,若12y y >,则2x 的取值范围是()A .25x >-B .22x <-C .251x -<<D .252x -<<-2.已知抛物线2y ax bx =+,当3y ≥-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2x m ≤-或2(0)x m m ≥+>,若点(),9P n 在对称轴左侧的抛物线上,则n 的取值范围是.3.已知二次函数223y x x =+-.(1)将223y x x =+-写成()2y a x h k =-+的形式,并写出它的顶点坐标;(2)当40x -<<时,直接写出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3)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 n =有两个交点A ,B ,若6AB >,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答案】(1)()214y x =+-,顶点坐标为()1,4--(2)45y -≤<(3)5n >【分析】(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转化为顶点式,由顶点式写出顶点坐标;易错压轴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例1.对于二次函数2y ax bx c =++,定义函数()()2200ax bx c x y ax bx c x ⎧++≥⎪=⎨---<⎪⎩是它的相关函数.若一次函数1y x =+与二次函数24y x x c =-+的相关函数的图象恰好两个公共点,则c 的值可能是()A.1-B.0C.1D.22例2.抛物线2y ax bx c =++的对称轴是直线=1x -,且过点(1,0),顶点位于第二象限,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判断;①0ab >且0c <;②420a b c -+>;③80a c +>;④直线22y x =+与抛物线2y ax bx c =++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2x x ,,则12125x x x x ++=-.其中结论正确的是.练习1.如图,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图象与x 轴交于(2,0)-,()1,0x ,其中101x <<.有下列五个结论:①0abc >;②0a b c -+>;③20a c +>;④()(2)0a b a b -->;⑤若m ,()n m n <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1(2)10a x x x +-+=的两个根,则21m n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 .4B .3C .2D .1【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各项系数的符号,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判断式子的符号,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根据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的位置及抛物线与y 轴交点位置,可确定a 、b 、c 的符号,练习2.如图,二次函数²y ax bx c =++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30),,对称轴为直线1x =,下列结论∶①<0abc ;②420a b c -+>;③30a c +=;④抛物线上有两点11(,)M x y 和22(,)N x y ,若121x x <<,且122x x +>,则12y y >,其中正确的是.(只填写序号)【答案】①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判断式子的符号,数形结合是本题最大特点.由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图像与y 轴的交点位置可分别确定a 、b 、c 的符号,从而可判定①;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确定当1x <-时,图像位于x 轴下方,从而当2x =-时练习3.已知二次函数()2210y ax ax a =-+≠,图象经过点()1,m -,()1,n ,()3,p .(1)当2m =-时.①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②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x 的取值范围,使得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若在m ,n ,p 这三个实数中,只有一个是正数,求证:13a ≤-.【答案】(1)①221y x x =-++;②1x <.(2)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及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①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②根据所得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即可解决问题;(2)由这三个点在抛物线上的位置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①当2m =-时,将点()1,2--代入函数解析式得,1.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0a ≠)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4,0,其对称轴为直线1x =,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①0abc <;②240b ac -<;③930a b c ++=;④80a c +=;⑤若关于x 的方程21ax bx c ++=-有两个实数根12,x x ,且满足12x x <,则12x <-,24x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 .5B .4C .3D .22.已知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对称轴为直线1x =,下列论中∶①0a b c -+=;②若点()()()1233,,2,,4,y y y -均在该二次函数图象上,则123y y y <<;③若m 为任意实数,则24am bm c a ++≤-;④方程210ax bx c +++=的两实数根为12,x x ,且12x x <,则121,3x x <->.正确结论的序号为.∴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3,0),2(0)y ax bx c a =++<的图象向上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即为21y ax bx c =+++的图象,∴21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的两个交点一个在(1,0)-的左侧,另一个在(3,0)的右侧,∴若方程210ax bx c +++=的两实数根为12,x x ,且12x x <,则121,3x x <->,故④正确;综上可知,正确的有①③④,故答案为:①③④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二次函数22y ax bx =++(a ,b 是常数,0a ≠).(1)若2a =时,图象经过点()1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写出一组a ,b 的值,使函数22y ax bx =++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并求此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3)已知,二次函数22y ax bx =++的图象和直线4y ax b =+都经过点()2m ,,求证:2212a b +≥.易错压轴三: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求函数值例1.如图,抛物线21y a x =与抛物线22y a x bx =+相交于点()1,P m -,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与两条抛物线分别交于点M ,N ,若点M 是PN 的中点,则12a a 的值是()A .12B .2C .13D .3将()1,P m -,代入1y a x =则12a a b =-,∴()1222a a a =--,∴123a a =,∴123a a =,故选:D .例2.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像过点(1,0)A -和(0,1)C .(1)若此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12x=,点C与点P关于直线12x=对称,则点P的坐标是.(2)若此抛物线的顶点在第一象限,设t a b c=++,则t的取值范围是.练习1.设二次函数24y kx kx c =-+(k ,c 为实数)的图象过点()11,A x y ,()22,B x y ,()33,C x y 三点,且3212x x x <<<,13x x =,124x x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若0k >,则312y y y =>B .若0k >,则321y y y >>C .若0k <,则123y y y >>D .若0k <,则213y y y >>练习2.已知22x m n =++和2x m n =+时,多项式246x x ++的值相等,则当x m n =+时,多项式的值为.【答案】2【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令246y x x =++,可知对称轴为直线2x =-,根据题意,求出2x m n =+=-,即可求解.【详解】解:∵()224622y x x x =++=++,练习3.自变量x 的函数值我们通常记作()f x ,()f n 表示自变量x n =时,函数()f x 的函数值,已知函数()23f x x ax =-+,其中a 为常数.(1)若2a =,求()5f 的值;(2)若存在唯一一个自变量x 的值,使得另一个函数()()g x f x =,()2g x x =+,试求满足条件的a 的值;(3)若存在实数m 且12m -<≤,使得()()223f m f m =-+,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设函数()y f x =对一切实数不均满足(5)(5)f x f x +=-,且方程()0f x =恰好有6个不同的实根,则这6个实根的和为()A .10B .12C .18D .30【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看出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5x =对称,得到函数的零点是成对出现的.根据函数()f x 满足(5)(5)f x f x +=-,可得函数的图象关于5x =对称,从而得到方程()0f x =的6个实数解中有3对,每一对的和为10,由此可得结论.【详解】解:对于任意实数,函数()f x 不均满足(5)(5)f x f x +=-∴函数的图象关于5x =对称,∴函数的零点关于5x =对称,∴方程()0f x =的根关于5x =对称,∴方程()0f x =的6个实数解中有3对,∴成对的两个根之和等于2510⨯=,6∴个实根之和是10330⨯=,故选:D .2.已知关于直线1x =对称的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123,A n y +,()21,B n y -两点,且点A ,B 分别位于拋物线对称轴的两侧,则位于对称轴左侧的点是(填A 或B ),若此时12y y <,则n 的取值范围是.【答案】B 10n -<</01n >>-【分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根据抛物线对称轴为1x =,开口向上,根据已知条件分类讨论得出点B 在对称轴的左侧;根据12y y <,进而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解: 抛物线2y x bx c =++关于直线1x =对称,经过()123,A n y +,()21,B n y -两点,且点A ,B 分别位于拋物线对称轴的两侧,若点A 位于对称轴左侧,则23123111n n n n +<-⎧⎪+<⎨⎪->⎩,解得412n n n <-⎧⎪<-⎨⎪>⎩,不等式组无解,不符合题意;若点B 位于对称轴左侧,则23123111n n n n +>-⎧⎪+>⎨⎪-<⎩,解得412n n n >-⎧⎪>-⎨⎪<⎩,∴不等式组的解为12n -<<;此时12y y <,()()11231n n ∴-->+-,解得:0n <,∴10n -<<,综上,12y y <时,则n 的取值范围是10n -<<,故答案为:B ,10n -<<.3.设二次函数2223y x mx m =+-+(m 为常数)的图象为f .【特例感悟】(1)当2m =,30x -≤≤时,二次函数2223y x mx m =+-+(m 为常数)的最小值是______、最大值是______;【类比探索】(2)当直线()0y m m =-<与图象f 在第一象限内交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A 点横坐标a ,点B 的横坐标b ,7a b =,求在a x b ≤≤范围内二次函数2223y x mx m =+-+(m 为常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纵深拓展】(3)①不论m 为何实数时,图象f 一定会经过一个定点,求出这个定点坐标;②当02x ≤≤时,二次函数2223y x mx m =+-+(m 为常数)的最大值为9,那么图象f 的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横坐标会大于0小于2吗?试说明你的理由,并指出满足条件的对称轴与定点之间的距离.【答案】(1)51-,-;(2)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9;(3)①定点坐标为()1,4;②当02x ≤≤时,图象f 的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横坐标不能大于0小于2.理由见详解,定点()1,4分别到直线=1x -、3x =的距离都是2.【分析】(1)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2x =-,则2415y x x =+-=-,当0x =时,2411y x x =+-=-,即可求解;(2)由28273a m a m=-⎧⎨=-⎩,整理得2716480m m +-=,得到图象f 的对称轴为4x =,进而求解;(3)①222232(1)3y x mx m x m x =+-+=+-+,当1x =时,无论m 为何实数,都有4y =,即可求解;②当02m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在0x m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函数在2m 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即可求解;当对称轴为2x m =->时,函数在02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同理可解.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确定函数对称轴和分类求解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1)当2m =,30x -≤≤时,241y x x =+-,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2x =-,则2415y x x =+-=-,当0x =时,2411y x x =+-=-,易错压轴四: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例1.已知:()2110422m a a a =--≤≤,()414n b b =≤≤,2m n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n 有最大值4,最小值1B .n 有最大值3,最小值32-C .n 有最大值3,最小值1D .n 有最大值3,最小值52例2.已知二次函数()2211y ax b x =--+(a ,b 为常数且0a >),当21x -≤≤-时,y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ab 的最大值为.练习1.4.已知二次函数()()22y x x m =---,当0x m ≤≤时,则()A .若4m >时,函数y 有最小值24m-B .若4m >时,函数y 有最小值24mC .若4m <时,函数y 有最小值24m-D .若4m <时,函数y 有最小值24m【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二次函数最值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先将二次函数解析式化成顶点式,然后根据各选项m 的取值范围,确定对称轴和m 的练习2.已知抛物线1C :228=-y x ,把1C 绕点()1,0旋转180︒,得到抛物线2C ,则2C 的解析式为;在1C 和2C 构成的封闭区域内作直线l y 轴,分别交1C 和2C 与点M ,N ,则MN 的最大值为.【答案】288y x x=-+12【分析】先求出抛物线1C 的顶点为(0,8)-,与x 轴交点为(2,0)和(2,0)-,由旋转的性质可得抛物线2C 的顶点为(2,8),2C 图像上的两点(0,0)和(4,0),设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代入(0,0)即可求出解析式;设2(,28),M m m -则2(,28)N m m m -+,可得24(1)12MN m =--+,进而可求最值;【详解】解:在228=-y x 中,令0y =得2x =或2x =-,∴抛物线1C 的顶点为(0,8)-,与x 轴交点为(2,0)和(2,0)-,将(0,8)-绕点(1,0)旋转180︒,得到抛物线2C 的顶点为(2,8);将(2,0)和(2,0)-绕点(1,0)旋转180︒,分别得到2C 图像上的点(0,0)和(4,0);设抛物线2C 的解析式为2(2)8y a x =-+,把(0,0)代入得:048,a =+,解得2a =-,∴抛物线2C 的解析式为222(2)828y x x x =--+=-+;设2(,28),M m m -则(,2N m m -2228(28)MN m m m ∴=-+--由222828x x x x -+=-可得x ∵在1C 和2C 构成的封闭区域内作直线3131,m ∴-+<<+∴当1m =时,MN 取最大值故答案为:228y x x =-+;练习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0,4A ⎛⎫- ⎪⎝⎭,点11,4B ⎛⎫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22x -≤≤时,求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点P 为此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其僙坐标为m ,过点P 作PQ x ∥轴,点Q 的横坐标为21m -+.已知点P 与点Q 不重合,且线段PQ 的长度随m 的增大而减小.①求m 的取值范围;②当7PQ ≤时,直接写出线段PQ 与二次函数2123y x bx c x ⎛⎫=++-≤< ⎝⎭的图象只有1个交点时m 的取值范围.m 图象只有1个交点,直线13x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直线4132m ∴-<<-时,PQ 当423m -≤≤-时,PQ 综上所述,423m -≤≤-PQ 与图象有2个交点,1.如图,矩形ABCD 中,42AB AD ==,,E 为边AD 上一个动点,连接BE ,取BE 的中点G ,点G 绕点E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F ,连接CF ,则CEF △面积的最小值是()A .4B .154C .3D .114∵矩形ABCD 中,4AB =∴A GEF EHF ∠=∠=∠=∴FEH EBA ∽,EF EG =∴FE FH EHEB EA AB==,2.若点(),1p 在抛物线214y x =上过y 轴上点E 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与抛物线分别交于A ,B ,C ,D ,且M ,N 分别是线段AB CD ,的中点,EMN 面积的最小值为.3.设二次函数214y ax x c =-+(a ,c 是常数)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1)若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30),,,,求函数1y 的表达式,并写出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2)若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且过()a c ,,求此时a ,c 的值.(3)已知1a =,若函数1y 的表达式还可以写成()()1y x m x n =--(m ,n 为常数,m n ≠且2mn =),设二次函数()()2y x m x n =---,求12y y -的最小值.【答案】(1)2143y x x =-+;()21-,(2)当2a =时,2c =;当2a =-时,2c =-(3)4-【分析】(1)将(10)(30),,,代入214y ax x c =-+,可求13a c =⎧⎨=⎩,进而可得2143y x x =-+,化成顶点式可得顶点坐标;(2)令240ax x c -+=,由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则()2440ac ∆=--=,即4ac =,将()a c ,代入214y ax x c =-+得,34c a a c =-+,可求2a =或2a =-或0a =(舍去),然后求解作答即可;易错压轴五:二次函数的平移问题例1.若抛物线242y x x =-+-向上平移()0m m >个单位后,在14x -<<范围内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A .2m ≥B .02m <≤C .07m <≤D .27m ≤<【答案】D 【分析】先根据函数图象平移规则“上加下减求得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结合函数的图象,进而可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42y x x m =-+-+,∵平移后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2x =,∴要使在14x -<<范围内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只需=1x -时对应图象上的点在x 轴下方,4x =时对应函数图象上的点在x 轴上或x 轴上方,如图,∴1420161620m m ---+<⎧⎨-+-+≥⎩,解得27m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问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例2.如图①是杭州亚运会的徽标中的钱江潮头,可近似地看成是顶点在y 轴上的二次函数,如图②所示,已知1OC =,6AB =.当潮头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x 轴正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若记潮头起始位置所在的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三个交点围成的面积为ABC S ,则经过秒后,潮头所在的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三个交点围成的面积恰好为ABC面积的一半.练习1.已知,二次函数21(,y ax bx a b =+-是常数,且0)a ≠的图象经过()2,1,(4,3)A B ,()4,1C -三个点中的两个点,平移该函数的图象,使其顶点始终在直线1y x =-上,则平移后所得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A .有最大值为1B .有最大值为12-C .有最小值为1D .有最小值为12-【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待定系数法的应用;首先判断出抛物线经过点A 、C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根据题意设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令0x =,得到纵坐标与平移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2,1,(4,3)A B 在直线1y x =-上,练习2.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0m >,对于任意的函数值,都满足m y m -≤≤,则称这个函数是有界函数....,在所有满足条件的m 中,其最小值称为这个函数的边界值.例如,如图中的函数是有界函数,其边界值是1.将函数()212,0y x x t t =-+-≤≤≥的图象向上平移t 个单位,得到的函数的边界值n 满足是9542n ≤≤时,则t 的取值范围是.练习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L 过点0,2⎛⎫⎪⎝⎭,顶点坐标为()1,2-.(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L 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求A ,B 两点坐标;(3)将L 向上平移个()0k k >单位长度,与x 轴相交于1A ,1B 两点,若点(),0K k 在线段11A B 上,求k 的取值范围.1.如图,抛物线22y x x =+与直线2y x =+交于A 、B 两点,与直线2x =交于点P ,将抛物线沿着射线AB平移P经过的路程为()A.6B.132C.254D.142.如图,抛物线2286y x x =-+-与x 轴交于点A 、B ,把抛物线在x 轴及其上方的部分记作1C ,将1C 向右平移得2C ,2C 与x 轴交于点B 、D .若直线y x m =+与1C 、2C 共有2个不同的交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当1y x m =+与抛物线1C :2286y x x =-+-相切时,令21286y x x x m =-+-=+,即2276x x m -+--根据相切可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解,即27∆=-解得118m =,当2y x m =+过点()1,0A 时,即:201m =+,解得21m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点(1,0)A -,(5,0)B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抛物线22y x bx c mx =++-,当2123m x m -≤≤+时,y 有最大值12,求m 的值.(3)若将抛物线2y x bx c =++平移得到新抛物线2y x bx c n =+++,当23x -<<时,新抛物线与直线1y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①点时,则485191251n n +-+≥⎧⎨--+≤⎩解得69n -≤≤;②当抛物线245y x x =--与直线易错压轴六: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例1.将抛物线223y x x =-++中x 轴上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到x 轴下方,图像的其余部分不变,得到的新图像与直线y x m =+有4个交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A .5m ≤-B .2154m -≤<-C .2134m -<<-D .3m ≥-【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把求二次函数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与x 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2230x x -++=得()1,0-,()3,0,再利用折叠的性质求出折叠部分的解析式为()()13y x x =+-,即()22313y x x x =---≤≤,然后求出直线y x m =+经过点()3,0时m 的值和当直线y x m =+与抛物线()22313y x x x =---≤≤有唯一公共点时m 的值,即可得解.掌握抛物线与x 轴交点坐标的求法及抛物线与直线交点坐标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也考查了二次函数图像与几何变换.【详解】解:对抛物线223y x x =-++,当0y =时,得:2230x x -++=,解得:=1x -或3x =,∴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为()1,0-、()3,0,∵将抛物线223y x x =-++中x 轴上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到x 轴下方,图像的其余部分不变,∴新图像中当13x -≤≤时,解析式为()()13y x x =+-,即2=23y x x --,如图,当直线y x m =+经过点()3,0时,此时直线y x m =+与新函数图像有3个交点,把()3,0代入直线y x m =+,解得:3m =-,将直线y x m =+向下平移时,有4个交点,例2.已知点()0,0.3A ,)B,()2,0.3C 在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上,则方程20.70ax bx +-=的解为【答案】23-或3【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次函数压轴题专题(含答案)

二次函数压轴题专题(含答案)

二次函数压轴题专题1.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4,0)、B(1,0)、C(﹣2,6).(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2)设直线BC交y轴于点E,连接AE,求证:AE=CE;(3)设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D,连接AD交BC于点F,试问以A、B、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吗?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ABCD是菱形,顶点A、C、D均在坐标轴上,且AB=5,sinB=.(1)求过A、C、D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记直线AB的解析式为y1=mx+n,(1)中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ax2+bx+c,求当y1<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设直线AB与(1)中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E,P点为抛物线上A、E两点之间的一个动点,当P点在何处时,△PAE的面积最大?并求出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经过点A(0,﹣4)的抛物线y=x2+bx+c与x轴相交于B(﹣2,0),C两点,O为坐标原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抛物线y=x2+bx+c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新抛物线,若新抛物线的顶点P在△ABC内,求m的取值范围;(3)设点M在y轴上,∠OMB+∠OAB=∠ACB,求AM的长.参考答案,,由题意得:,=2,=2,的函数解析式可得:,,,)=,=,,=sinB=sinD=﹣﹣x x+4﹣;﹣x x+4,;=x+bx+b=x x+4,即直线x+;,))﹣(××(+.(,)时,.x2y=,即:x2+x+﹣;m=;<。

高考数学常考压轴题及答案:二次函数

高考数学常考压轴题及答案:二次函数

高考数学常考压轴题及答案:二次函数1500字二次函数是高考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考中,常常会涉及到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与其他知识点的联合运用。

本文将介绍高考数学中常考的二次函数压轴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对广大考生备战高考有所帮助。

1. 求二次函数 y = ax^2 + bx + c 的顶点坐标。

答案:二次函数 y = ax^2 + bx + c 的顶点坐标可以通过求导或者利用平移公式来求解。

求导法可以通过将二次函数转化为一次函数来求解,即 y' = 2ax + b,令y' = 0,解得 x = -b / (2a),代入原函数可得 y = c - b^2 / (4a)。

利用平移公式可以将二次函数表示为 y = a(x - h)^2 + k 的形式,其中 (h, k) 就是顶点坐标。

2. 已知二次函数 y = ax^2 + bx + c 过点 (1, 2) 和 (2, 3),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答案:由已知条件可得:2 = a + b + c (1)3 = 4a + 2b + c (2)由 (1) 式减去2倍的 (2) 式,得 -1 = -6a - 3b,即 6a + 3b = 1 (3)由 (1) 式减去 (2) 式,得 -1 = -3a - b,即 3a + b = 1 (4)解方程组 (3) 和 (4) 可得 a = 1/3,b = 2/3。

将 a 和 b 的值代入 (1) 式,可得 c =5/3。

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1/3)x^2 + (2/3)x + 5/3。

3. 设某个二次函数的图像过点 (1, 3) 和 (2, 7),与 y 轴交于点 A,与 x 轴交于点 B 和C,求 B、C 的坐标。

答案:已知二次函数过点 (1, 3) 和 (2, 7),可以得到两个方程:3 = a + b + c (1)7 = 4a + 2b + c (2)由 (2) 式减去4倍的 (1) 式,得 1 = -2a - b,即 2a + b = -1 (3)解方程组 (1) 和 (3) 可得 a = 1,b = -3。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相似三角形问题)(含简单答案)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相似三角形问题)(含简单答案)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相似三角形问题)1.如图,二次函数216y x bx c =++的图象交坐标轴于点()4,0A ,()0,2B -,点P 为x 轴上一动点.(1)求二次函数216y x bx c =++的表达式; (2)将线段PB 绕点P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PD ,若D 恰好在抛物线上,求点D 的坐标; (3)过点P 作PQ x ⊥轴分别交直线AB ,抛物线于点Q ,C ,连接AC .若以点B 、Q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PQ △相似,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 2.抛物线25y ax bx =++经过点1,0A 和点()5,0B .(1)求该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该抛物线与直线25y x =+相交于C 、D 两点,点P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且位于x 轴下方,直线PM y ∥轴,分别与x 轴和直线CD 交于点M 、N .①连结PC PD 、,如图1,在点P 运动过程中,PCD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①连结PB ,过点C 作CQ PM ⊥,垂足为点Q ,如图2,是否存在点P ,使得CNQ 与PBM 相似?若存在,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已知抛物线24y ax ax b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C ,若OB OC =,且03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 ,点P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APD ACB ∠=∠,求点P 的坐标;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 ,过M 作MN x ⊥轴于N ,以A 、M 、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 ∆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M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1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A 的坐标为()1,0-,点C 的坐标为()0,2-.已知点(),0E m 是线段AB 上的动点(点E 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E 作PE x ⊥轴交抛物线于点P ,交BC 于点F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1:2EF PF =,请求出m 的值;(3)是否存在这样的m ,使得BEP △与ABC 相似?若存在,求出此时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当点E 运动到抛物线对称轴上时,点M 是x 轴上一动点,点N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C 、B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5.如图,二次函数212y x bx c =-++图像交x 轴于点A ,B (A 在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0,3)C ,CD y ⊥轴,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 ,且5CD =,P 为抛物线上一点,PE y轴,与x 轴交于E ,与BC ,CD 分别交于点F ,G .(1)求二次函数解析式;(2)当P 在CD 上方时,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C ,P ,G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FBE 相似,若存在,求出CPG △与FBE 的相似比,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D 关于直线PC 的对称点为D ,当点D 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时,此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6.如图,抛物线22y ax bx =++与x 轴交于点A ,B ,与y 轴交于点C ,已知A ,B 两点坐标分别是(1,0)A ,(4,0)B -,连接,AC BC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将ABC ∆沿BC 所在直线折叠,得到DBC ∆,点A 的对应点D 是否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点D 在对称轴上,请求出点D 的坐标;若点D 不在对称轴上,请说明理由;(3)若点P 是抛物线位于第二象限图象上的一动点,连接AP 交BC 于点Q ,连接BP ,BPQ ∆的面积记为1S ,ABQ ∆的面积记为2S ,求12S S 的值最大时点P 的坐标. 7.已知,二次函数23y ax b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C 点,点A 的坐标为()1,0-,且OB OC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04x ≤≤时,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多少?(3)设点C '与点C 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CC '△与POB 相似,且PC 与PO 是对应边?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已知菱形OABC 的边长为5,且点(34)A ,,点E 是线段BC 的中点,过点A ,E 的抛物线2y ax bx c =++与边AB 交于点D ,(1)求点E 的坐标;(2)连接DE ,将BDE △沿着DE 翻折痕.①当B 点的对应点B '恰好落在线段AC 上时,求点D 的坐标;①连接OB ,BB ',若BB D '△与BOC 相似,请直接写出此时抛物线二次项系数=a ______. 9.如图,抛物线22(0)y ax x c a =-+≠与x 轴交于A 、()3,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0,3C -,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M 是x 轴上的动点,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G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 ,使得以点A 、M 、G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直线BC 下方抛物线上一点P ,作PQ 垂直BC 于点Q ,连接CP ,当CPQ 中有一个角等于ACO ∠时,求点P 的坐标.10.如图,抛物线顶点D 在x 轴上,且经过(0,3)-和(4,3)-两点,抛物线与直线l 交于A 、B 两点.(1)直接写出抛物线解析式和D 点坐标;(2)如图1,若()03A ,-,且 94ABDS =,求直线l 解析式; (3)如图2,若90ADB ∠=︒,求证:直线l 经过定点,并求出定点坐标.11.如图1,已知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点P 是线段BC 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 作∥PE BC ,交x 轴于点E ,连接OP 交BC 于点F .(1)直接写出点A ,B ,C 的坐标以及抛物线的对称轴; (2)当点P 在线段BC 下方抛物线上运动时,求BFPE取到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 (3)当点P 在y 轴右边抛物线上运动时,过点P 作PE 的垂线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G ,是否存在点P ,使以P 、E 、G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①AOC 相似?若存在,来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如图,抛物线212ax ax b =-+y 经过()1,0A -,32,2C ⎛⎫⎪⎝⎭两点,与x 轴交于另一点B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的顶点为M ,点P 为线段OB 上一动点(不与点B 重合),点Q 在线段MB 上移动,且2PM MQ MB =⋅,设线段OP x =,2MQ y =,求2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并直接写出PM APPQ BQ-的值;(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线x m =,x n =分别与抛物线交于点E ,G ,与(2)中的函数图象交于点F ,.H 问四边形EFHG 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m ,n 之间的数量关系;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3.已知抛物线213222y x x =-++交x 轴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边,交y 轴于点C .(1)求抛物线顶点的坐标;(2)如图1,若10,2E ⎛⎫- ⎪⎝⎭,P 在抛物线上且在直线AE 上方,PQ AE ⊥于O ,求PQ 的最大值;(3)如图2,点(),3D a (32a <)在抛物线上,过A 作直线交抛物线于第四象限另一点F ,点M 在x 轴上,以M 、B 、D 为顶角的三角形与AFB △相似,求点M 的坐标. 14.如图,抛物线23y ax bx =+-与x 轴交于点()1,0A 、()3,0B ,与y 轴交于点C ,联结AC 、BC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及顶点D 的坐标;(2)如果点P 在抛物线上,CB 平分ACP ∠,求点P 的坐标:(3)如果点Q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DBQ 与ABC 相似.求点Q 的坐标.15.如图,抛物线23y ax x c =-+与x 轴交于(4,0)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0,4)C ,点D 为x 轴上方抛物线上的动点,射线OD 交直线AC 于点E ,将射线OD 绕点O 逆时针旋转45︒得到射线OP ,OP 交直线AC 于点F ,连接DF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点D 在第二象限且34DE EO =时,求点D 的坐标; (3)当ODF △为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D 的坐标.16.如图①,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3),顶点为D (4,-1),对称轴与直线BC 交于点E ,与x 轴交于点F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M 在第一象限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点C 在BM 的垂直平分线上,求点M 的坐标; (3)如图①,过点E 作对称轴的垂线在对称轴的右侧与抛物线交于点H ,x 轴上方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以E ,H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EFB △相似,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2y ax x c =++经过()2,0A -,()0,4B 两点,直线3x =与x 轴交于点C .(1)求a ,c 的值;(2)经过点O 的直线分别与线段AB ,直线3x =交于点D ,E ,且BDO △与OCE △的面积相等,求直线DE 的解析式;(3)P 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的一个动点,在线段OC 和直线3x =上是否分别存在点F ,G ,使B ,F ,G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BF 为一边的矩形?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如图1,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点A 在点B 左侧),与y 轴负半轴交于C ,且满足2OA OB O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D 为y 轴负半轴上一点,过D 作直线l 垂直于直线BC ,直线l 交抛物线于E ,F 两点(点E 在点F 右侧),若3DF DE =,求D 点坐标; (3)如图3,点M 为抛物线第二象限部分上一点,点M ,N 关于y 轴对称,连接MB ,P 为线段MB 上一点(不与M 、B 重合),过P 点作直线x t =(t 为常数)交x 轴于S ,交直线NB 于Q ,求QS PS -的值(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1.(1)211266y x x =-- (2)()3,1D -或()8,10D -(3)点P 的坐标为()011-,或()10,.2.(1)265y x x =-+ (2)37,24⎛⎫- ⎪⎝⎭或()3,4-3.(1)243y x x =-+ (2)()2,2P 或()2,2-(3)存在符合条件的M 点,且坐标为:110(3M ,7)9-,()26,15M ,38(3M ,5)9-4.(1)213222y x x =--; (2)2m =;(3)存在,m 的值为0或3;(4)存在,M 点的坐标为()7,0或()1,0M 或⎫⎪⎪⎝⎭或⎫⎪⎪⎝⎭.5.(1)215322y x x =-++;(2)存在点P ,使得以C ,P ,G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FBE 相似,CPG △与FBE 的相似比为2或25;(3)P 点横坐标55.6.(1)213222y x x =--+(2)点D 不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 (3)(2,3)-7.(1)2=23y x x --(2)函数的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4- (3)存在,(0,9)P -或9(0,)5P -8.(1)13(2)2E , (2)①11(4)2D ,或23(4)6D ,;①47-9.(1)2=23y x x --(2)()0,0,()6,0,8,03⎛⎫ ⎪⎝⎭,10,03⎛⎫⎪⎝⎭(3)57,24⎛⎫- ⎪⎝⎭或者315,24⎛⎫- ⎪⎝⎭10.(1)()2324y x =--,()2,0D (2)334y x =-或1534y x =- (3)证明见解析,定点坐标为423⎛⎫- ⎪⎝⎭,11.(1)A (﹣1,0),B (3,0),C (0,﹣3),对称轴为直线x =1(2)当t =32时,BF PE 最小,最小值为47,此时P (32,﹣154).(3)存在,点P 的坐标为(2,﹣3)12.(1)211322y x x =-++(2)22150322y x x x =-+≤<(),PM AP PQ BQ -的值为0 (3)m 、n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1)m n m +=≠13.(1)(32,258)答案第3页,共3页(3)(2,0)或(-5,0)或13,07⎛⎫ ⎪⎝⎭或2205⎛⎫- ⎪⎝⎭,14.(1)2=+43y x x --,(21)D , (2)111639⎛⎫ ⎪⎝⎭,- (3)(2,−2)或12,3⎛⎫ ⎪⎝⎭15.(1)234y x x =--+(2)(1,6)D -或(3,4)D -(3)(3,4)-或(0,4)或2⎫⎪⎪⎝⎭或2⎫⎪⎪⎝⎭16.(1)21234y x x =-+(2)(4,3(3)存在P 1)或(4,1),使以E ,H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EFB △相似,17.(1)12a =-,4c = (2)23y x =- (3)存在这样的点F ,点F 的坐标为(2,0)或18.(1)2122y x =- (2)()0,1D -或190,8D ⎛⎫- ⎪⎝⎭, (3)24QS PS t -=-+。

2023-2024学年数学九年级下册苏科版 第5章 二次函数压轴题经典题型(含答案解析).docx

2023-2024学年数学九年级下册苏科版 第5章 二次函数压轴题经典题型(含答案解析).docx

2023-2024学年数学九年级下册苏科版第5章二次函数压轴题经典题型1.如图,已知抛物线y=−1x2+bx+c交x轴于A(-3,0),B(4,0)两点,交y轴于点C,点3P是抛物线上一点,连接AC、B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连接OP,BP,若S△BOP=2S△AOC,求点P的坐标;(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QBA=75°?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作为武汉市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我市新洲区光明村白菜丰收却面临滞销的情况,在武汉市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各地的订单如雪片般“飞”向光明村,千亩白菜的滞销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市政府拟采用水陆联运的方式,派出车队到田间将白菜装车后运往码头再装船销往各地,负责人统计了解装载情况,发现运送到码头的白菜量y(单位:吨)随时间x(单位:小时)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当0≤x≤10时,y是x的二次函数,图象经过A(0,100),顶点B(10,600);当10<x≤12时,累计数量保持不变.(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在码头安装了2台传送设备,在运送白菜的同时,可将码头上的白菜直接传送到船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台传送设备每小时可传送20吨白菜到船上.码头上等待传送上船的白菜最多时有多少吨?全部白菜都传送完成需要多少时间?3.如图1,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且抛物线经过A(-3,0),C(0,3)两点,交x轴于另一点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P在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作PD//y轴,交线段AC于点D,作PE//x轴,交抛物线于另一点E,若2PD=PE,求点P的坐标;(3)如图2,将抛物线平移至顶点在原点,直线PQ分别与x,y轴交于E,F两点,与新抛物线交于P、Q两点,做PQ的垂直平分线MN交y轴于点N,若PQ=2MN,求证:OEOF−OFOE=4OE.4.如图,抛物y=x2−2x−3与x轴相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其中直线l经过点A且与y轴相交于点C(0,12 ).(1)写出A点坐标 ;B点坐标 ;(2)如图,在抛物线上存在点M(异于点B),使得B,M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M的横坐标.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9,P是线段AD边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A、D),连接PC,过点P作PE⊥PC交AB于E.(1)若DP=2,则AE= ;(2)当点P在AD上运动时,对应的点E也随之在AB上运动,求BE的取值范围;(3)在线段AD上是否存在不同于P的点Q,使得QC⊥QE?若存在,求线段AP与AQ之间的数量关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综合与探究如图,抛物线y=a x2+bx+c与x轴交于点A、点B,与y轴交于点C,直线y=2x−6与抛物线交于点B、点C,直线y=−12x−1与抛物线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E,与直线y=2x−6交于点F.(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M(m,n)在抛物线上,当−4≤m≤2时,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3)H是直线CB上一点,若S△ECH=2S△ECF,求点H的坐标;(4)P是x轴上一点,Q是平面内任意一点,是否存在以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者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已知二次函数y=a x2+bx−4(a,b是常数,且a≠0)的图象过点(3,−1).(1)试判断点(2,2−2a)是否也在该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2)若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该函数的表达式.(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x1,y1)和(x2,y2)两点,且当x1≤x2≤2时,始终都有y1>y2,求3a的取值范围.8.如图,灌溉车为绿化带浇水,喷水口H离地竖直高度OH为1.2m.可以把灌溉车喷出水的上、下边缘抽象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抛物线的部分图象;把绿化带横截面抽象为矩形DEFG,其水平宽度DE=3m,竖直高度EF=0.5m.下边缘抛物线是由上边缘抛物线向左平移得到,上边抛物线最高点A离喷水口的水平距离为2m,高出喷水口0.4m,灌溉车到绿化带的距离OD为d(单位:m).(1)求上边缘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喷出水的最大射程OC;(2)求下边缘抛物线与x轴的正半轴交点B的坐标;(3)要使灌溉车行驶时喷出的水能浇灌到整个绿化带,直接写出d的取值范围.9.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抛物线y=−1x2+bx+c与x轴交于点A(−1,0)、B(4,0)两点,2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直线BM:y=2x+m交y轴于点M.P为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BC、BM于点E、F.(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当点P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时,求△PBC的面积;(3)①若点N为y轴上一动点,当四边形BENF为矩形时,求点N的坐标;②在①的条件下,第四象限内有一点Q,满足QN=QM,当△QNB的周长最小时,求点Q的坐标.10.如图,抛物线y=1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边),与y轴交于C,直线2y =12x−2经过B 、C 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 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直线BC 及x 轴分别交于点D 、M.设M(m ,0),点P 在抛物线上运动,若P 、D 、M 三点中恰有一点是其它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三点重合除外),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m 的值.11.当直线y =kx +b (k 、b 为常数且k≠0)与抛物线y =ax 2+bx +c (a 、b 、c 为常数,且a≠0)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抛物线相切,直线叫做抛物线的切线,这个公共点叫做切点,其切点坐标(x ,y )为相应方程组{y =kx +b ax 2+bx +c 的解.如将直线y =4x 与抛物线y =x 2+4,联合得方程组{y =4x y =x 2+4,从而得到方程x 2+4=4x ,解得x 1=x 2=2,故相应方程组的解为{x 1=x 2=2y 1=y 2=8,所以,直线y =4x 与抛物线y =x 2+4相切,其切点坐标为(2,8).(1)直线m:y=2x-1与抛物线y=x2相切吗?如相切,请求出切点坐标;(2)在(1)的条件下,过点A(1,-3)的直线n与抛物线y=x2也相切,求直线n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直线m与直线n的交点坐标;(3)如图,已知直线y=kx+3(k为常数且k≠0)与抛物线y=x2交于C、D,过点C、D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这两条切线交于点P,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CD于点Q,试说明点Q是CD的中点.12.如图,已知抛物线y=a x2+bx+c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C (0,3).(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设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点P在直线BC上方时,求△BPC面积的最大值:(3)若M为抛物线上动点,点N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N使点A、C、M、N为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解:把A (−3,0),B (4,0)代入 y =−13x 2+bx +c ,得{−13×(−3)2+(−3)b +c =0−13×42+4b +c =0,解得{b =13c =4,∴ 抛物线的表达式 为y =−13x 2+13x +4.(2)解:当x =0时,y =4,∴C (0,4),∴OC =4,∵A (−3,0),B (4,0),∴OA =3,OB =4,∴S △AOC =12AO·OC =12×3×4=6,∵S △BOP =2S △AOC ,S △BOP =12OB·|y P |,∴12OB·|y P |=12,|y P |=6,∴当y =6时,−13x 2+13x +4=6,x 2−x +6=0,b 2−4ac =−23<0,∴方程无解,当y =−6时,−13x 2+13x +4=−6,x 2−x−30=0,x 1=6,x 2=−5,∴点P 的坐标为(6,−6)或(−5,−6).(3)解:如图,当点Q 在x 轴上方时,在对称轴上找一点F ,连接BF ,使得QF =BF ,∵∠QEB =90°,∠QBA =75°,∴∠BQE =15°,∵QF =BF ,∴∠BQE =∠QBF =15°,∴∠BFE =30°,∵A (−3,0),B (4,0),点E 是AB 的中点,∴E (12,0),∴BE =12AB =72,∴EF =3BE =732,BF =2BE =7,∴QF =BF =7,∴QE =QF +FE =7+732,∴Q (12,7+732), 作点Q′与点Q 关于x 轴对称,∴∠Q′BA =75°,∴Q′(12,−7−732), 综上所述,Q (12,7+732)或(12,−7−732).2.【答案】(1)解:①当0≤x≤10时,∵顶点坐标为(10,600),∴设y =a (x -10)2+600,将(0,100)代入,得:100a+600=100,解得a =-5,∴y =-5(x-10)2+600=-5x 2+100x+100(0≤x≤10)②当10<x≤12时,y =600(10<x≤12),∴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 ={−5x 2+100x +100(0≤x ≤10)600(10<x ≤12)(2)解:设第x 小时的等待传送上船的白菜为w 吨,由题意可得w =y-40x ,①0≤x≤10时,w =-5x 2+100x+100-40x =-5x 2+60x+100=-5(x-6)2+280,100≤w≤280;当x=10时,w=200,∵-5<0,∴当x =6时,w 的最大值是280;②0≤x≤10时,100≤w≤280;∵当x=10时,w=200,∴传送设备一直工作∴当x>10时,w =600-40x ,全部白菜都传送完成,根据题意得:600-40x =0,解得:x =15(另:0≤x≤10,一直运送;当x>10时,w=200需5小时,共需15小时)∴等待传送上船的白菜最多是280吨;全部白菜都传送完成需要15小时.3.【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 {9a−3b +c =03=c −b 2a =−1解得:{a =−1b =−2c =3∴解析式为:y =−x 2−2x +3(2)解:设直线l AC :y=kx+p ,代入A(-3,0),C(0,3)得k=1,p=3∴l AC :y =x +3设P (m ,−m 2−2m +3)D (m ,m+3)∵P 在直线AC 上方∴PD=−m 2−3m∵PE ∥x 轴,∴P ,E 关于对称轴x=-1对称∴PE=2|−1−m|∵2PD=PE∴−m 2−3m =|−1−m|①当m <-1时,−m 2−3m =−1−m解得m 1=−1−2;m 2=−1+2∵P 在AC 上方,∴-3<m <0,∴m=−1−2,点P 为(-1-2,2)②当m >-1时,−m 2−3m =1+m解得m 1=−2−3(舍)m 2=−2+3∴点P 为(−2+3,23)综上:P 点坐标为(-1-2,2)或(−2+3,23)(3)解: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x 2设l PQ :y =kx +b∴E 为(−b k ,0),F 为(0,b ),OE=b k,OF=-b ∴OE OF −OF OE =−1k+k 联立{y =kx +b y =−x 2x 2+kx +b =0x p +x Q =−k ,x p .x Q =b连接PN ,QN ,过N 作GH ⊥y 轴,作PG ⊥GH 于G ,作QH ⊥GH 于H∵MN ⊥PQ ,PM=MQ ,且PQ=2MN∴ΔPQ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GN ≌△NHQ∴{PG =NH GN =QH∴{y P −y G =x Q −x P =y Q −y N即y P −y Q =x P +x Q 整理得:k (x P −x Q )=x p +x Q即:k 2−4b =1k−1k =4b k即OE OF −OF OE =4OE 4.【答案】(1)(-1,0);(3,0)(2)解: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 y =kx +b ,则 {0=−k +b 12=b ,解得: {k =12b =12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 y =12x +12;分类讨论:①当点M 位于直线AC 下方时,如图点 M 1 ,∵ B 、M 两点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B M 1∥AC ,∴可设直线BM 1的解析式为 y =12x +b 1 ,则 0=12×3+b 1 ,解得: b 1=−32,∴直线BM 1的解析式为 y =12x−32.联立 {y =x 2−2x−3y =12x−32,解得: x 1=−12,x 2=3 (舍),∴此时点M 的横坐标为 −12 ;②当点M 位于直线AC 上方时,如图点M 2和M 3 ,∵直线BM 1的解析式为 y =12x−32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 y =12x +12,∴12−(−32)=2∴直线M 2M 3为直线AC 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M 2M 3的解析式为 y =12x +52 .联立 {y =x 2−2x−3y =12x +52 ,解得: x 1=5+1134,x 2=5−1134 ,∴此时M 的横坐标为 5+1134 或 5−1134 .综上可知M 的横坐标为 −12 或 5+1134 或 5−1134 .5.【答案】(1)73(2)解:由(1)得:AEDP =APDC ,∴AE•DC =AP•DP ,设AP =x ,AE =y ,∴DP =9−x ,∴6y =x(9−x),整理得:y =−16(x−92)2+278(0<x <9),∵−16<0,∴当x =92时,y 最大值=278,∴BE =AB−AE =218,∴此时BE 的最小值为218,又∵E 在AB 上运动,∴BE <6,∴218≤BE <6.(3)解:如图,假设存在这样的点Q ,由(1)可得:AE•DC =AP•DP ,同理可得:AQ•DQ =AE•DC ,∴AQ•DQ =AP•DP ,∴AQ(9−AQ)=AP(9−AP),整理得:(AP−AQ)(AP +AQ−9)=0,∵Q 不同于P 点,∴AP ≠AQ ,即:P 不是AD 的中点,∴AP +AQ =9,∴当P 不是AD 的中点时,总存在这样的点Q 满足条件,此时AP +AQ =9.6.【答案】(1)解:∵直线y=2x-6与x 轴、y 轴交于点B 、点C ,∴B(3,0),C(0,−6),∵直线y =−12x−1与x 轴交于点A ,∴A(−2,0),∵抛物线y =a x 2+bx +c 与x 轴交于点A 、点B ,与y 轴交于点C ,∴{0=9a +3b +c −6=c 0=4a−2b +c ,解得:{a =1b =−1c =−6,∴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x−6;(2)解:∵y =x 2−x−6=(x−12)2−254,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12,∵点M(m ,n)在抛物线上,−4≤m ≤2,∴当x =12时,抛物线有最小值−254,即n 有最小值−254;∵当m =−4时,n =(−4−12)2−254=14;当m =2时,n =(2−12)2−254=−4,即n 有最大值14.∴n 的取值范围为−254≤n ≤14;(3)解:∵直线y =−12x−1与y 轴交于点E , ∴E(0,−1),∵{y =−12x−1y =2x−6,即得:{x =2y =−2,∴F(2,−2),∴E C 2=[−6−(−1)]2=25,E F 2=[2−0]2+[−2−(−1)]2=5,F C 2=[2−0]2+[−2−(−6)]2=20,∴E C 2=E F 2+F C 2∴EF ⊥BC .设H(m ,n).①当H 在EF 上方,∵S △ECH =2S △ECF ,∴12CH ⋅EF =2×12CF ⋅EF ,∴CH =2CF ,即F 是CH 的中点,∴{0+m 2=2−6+n 2=−2,解得:{m =4n =2,∴H(4,2);②当H 在EF 下方,∵S △ECH =2S △ECF ,∴12CH ⋅EF =2×12CF ⋅EF ,∴CH =2CF ,设点G (m ,n )为HC 的中点,如图,即C 是FG 的中点,∴{2+m 2=0−2+n 2=−6,解得:{m =−2n =−10,∴G(−2,−10).∵C(0,−6),∴设点H(j ,ℎ),由G(−2,−10)为HC 的中点,∴{0+j 2=−2−6+ℎ2=−10,解得:{j =−4ℎ=−14,∴H(−4,−14);综上,点H 的坐标为(4,2)或(−4,−14);(4)解:存在一点Q 使存在以B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如图,∵B(3,0),C(0,−6),∴BC =62+32=35,①当BC 为菱形一边时,则P 1(3+35,0),P 2(3−35,0),∴Q 1(0+35,−6),Q 2(0−35,−6),即Q 1(35,−6),Q 2(−35,−6),②当BC 为菱形对角线时,则B P 3=C P 3,设P 3(n ,0),P 3B =P 3C =3−n ,∵P 3O 2+O C 2=P 3C 2,∴(3−n)2=n 2+62,解得:n =−92,∴P 3B =3+92=152,∴Q 3(152,−6).综上 ,点Q 的坐标为(35,−6)或(−35,−6)或(152,−6).7.【答案】(1)解:将点(3,−1)代入解析式,得3a +b =1,∴y =a x 2+(1−3a)x−4,将点(2,2−2a)代入y =a x 2+bx−4,得4a +2(1−3a)−4=−2−2a ≠2−2a ,∴点(2,2−2a)不在抛物线图象上(2)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1−3a )2+16a =0,∴a =−1或a =−19,∴y =−x 2+4x−4或y =−19x 2+43x−4(3)解:抛物线对称轴x =3a−12a , 当a >0,3a−12a ≥23时,a ≥35;当a <0,3a−12a ≤23时,a ≥35(舍去);∴当a ≥35满足所求;8.【答案】(1)解:如图,由题意得A(2,1.6)是上边缘抛物线的顶点,设y =a (x−2)2+1.6,又∵抛物线过点(0,1.2),∴1.2=4a +1.6,∴a =−0.1,∴上边缘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 =−0.1(x−2)2+1.6,当y =0时,−0.1(x−2)2+1.6=0,解得x 1=6,x 2=−2(舍去),∴喷出水的最大射程OC 为6m ;(2)解:∵对称轴为直线x =2,∴点(0,1.2)的对称点为(4,1.2),∴下边缘抛物线是由上边缘抛物线向左平移4m 得到的,∴点B 的坐标为(2,0);(3)2≤d ≤11−19.【答案】(1)解:∵抛物线y =−12x 2+bx +c 与x 轴交于点A(−1,0)、B(4,0)两点,∴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12(x +1)(x−4),∴y =−12x 2+32x +2(2)解:∵y =−12x 2+32x +2,∴y =−12(x−32)2+258,∴P(32,258),∵B(4,0),C(0,2),∴直线BC 的表达式为:y =−12x +2,把x =32代入y =−12x +2得:y =54,∴S ΔPBC =12×(258−54)×4=154(3)解:①过点N 作NG ⊥EF 于点G ,∵y =2x +m 过点B(4,0),∴0=2×4+m ,∴m =−8,∴直线BM 的表达式为:y =2x−8,∴M(0,−8),设E(a ,−12a +2),F(a ,2a−8),∵四边形BENF 为矩形,∴ΔBEH≅ΔNFG ,∴NG =BH ,EH =FG ,∴a =4−a ,∴a =2,∴F(2,−4)、E(2,1),∴EH =FG =1,GH =4−1=3,∴N(0,−3);②∵QN =QM ,∴点Q 在MN 的垂直平分线上,又∵B(4,0),N(0,−3),∴BN =5,∴C ΔQNB =BQ +NQ +5=BQ +MQ +5,∴当点B 、Q 、M 共线时,△QNB 的周长最小,此时,点Q 即为MN 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BM 的交点,∵N(0,−3);M(0,−8),∴D(0,−112),把y =−112代入y =2x−8得:x =54,∴Q(54,−112).10.【答案】(1)解:在y =12x−2中,当x =0时,y =−2;当y =0时,x =4;∴C(0,−2),B(4,0),把C(0,−2),B(4,0)代入到抛物线解析式中得{8+4b +c =0c =−2,∴{b =−32c =−2∴抛物线解析式为y=12x2−32x−2(2)解:m的值为-2或−12或111.【答案】(1)解:直线m:y=2x−1与抛物线y=x2相切,理由如下:由{y=2x−1y=x2得{x1=x2=1 y1=y2=1,∴直线m:y=2x−1与抛物线y=x2相切,切点是(1,1)(2)解:设直线n的解析式为y=mx+n,将A(1,−3)代入得:m+n=−3,∴n=−3−m,∴直线n的解析式为y=mx−3−m,由{y=mx−3−my=x2得x2−mx+m+3=0,∵直线n与抛物线y=x2相切,∴x2−mx+m+3=0有两个相等实数解,∴△=0,即(−m)2−4(m+3)=0,解得m=−2或m=6,当m=−2时,直线n的解析式为y=−2x−1,解{y=−2x−1y=2x−1得{x=0 y=−1,∴此时直线m与直线n的交点坐标是(0,−1);当m=6时,直线n的解析式为y=6x−9,解{y=6x−9y=2x−1得{x=2 y=3,∴此时直线m与直线n的交点坐标是(2,3);答:直线n的函数表达式为y=−2x−1,直线m与直线n的交点坐标是(0,−1)或直线n的解析式为y=6x−9,直线m与直线n的交点坐标是(2,3);(3)解:过C作CM⊥PQ于M,过D作DN⊥PQ于N,如图:设C(m,m2),D(n,n2),直线PC解析式为y=kx+b,将C(m,m2)代入y=kx+b得:m2=km+b,∴b=m2−km①,∵PC与抛物线y=x2相切,∴{y=kx+by=x2有两个相同的解,即x2=kx+b有两个相等实数解,∴△=k2+4b=0②,将①代入②得:k2+4(m2−km)=0,∴k=2m,b=−m2,∴直线PC解析式为y=2mx−m2,同理可得直线PD解析式为y=2nx−n2,由2mx−m2=2nx−n2得x=m+n2,∴P的横坐标为m+n2,设直线CD解析式为y=tx+s,将C(m,m2)D(n,n2)代入得:{m2=mt+sn2=nt+s,解得{t=m+n s=−mn,∴直线CD解析式为y=(m+n)x−mn,在y=(m+n)x−mn中,令x=m+n2得y=m2+n22,∴Q(m+n2,m2+n22),∴CM=x Q−x C=n−m2,DN=x D−x Q=n−m2,MQ=y Q−y C=n2−m22,NQ=y D−y Q=n2−m22,∴CM =DN ,MQ =NQ ,∵∠CMQ =∠DNQ =90°,∴ΔCQM≅ΔDQN (SAS ),∴CQ =DQ ,∴点Q 是CD 的中点.12.【答案】(1)解:由题意得,{a +b +c =09a−3b +c =0c =3 ,解得{a =−1b =−2c =3,∴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x 2−2x +3;(2)解:设点M 的坐标为(x ,−x 2−2x +3),过点P 作PQ//y 轴,交直线BC 于点Q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mx +n ,过点B (-3,0),C (0,3)两点,∴{−3m +n =0n =3 ,解得{m =1n =3,∴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x +3,∴点Q 的坐标为(x ,x +3),∴PQ =y P −y Q =−x 2−2x +3−(x +3)=−x 2−3x ,∴S ΔBPC =S ΔBPQ +S ΔQPC=12PQ ×(x +3)+12PQ ×(0−x)=32PQ =32(−x 2−3x)=−32(x +32)2+278∵−32<0,∴S ΔBPC 有最大值,此时x =−32,S ΔBPC 的最大值为278;(3)解:∵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x 2−2x +3=−(x +1)2+4,∴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为x =−1,设点M 的坐标为(t ,−t 2−2t +3),点N 的坐标为(−1,d ),(Ⅰ)当线段AC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则AM 与CN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如图所示,由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t +12=−1+02d +32=−t 2−2t +3+02 ,解得{t =−2d =0 ,∴此时点N 的坐标为(−1,0);(Ⅱ)当线段AC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则AC 与MN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如图所示,由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t−12=1+020+32=−t 2−2t +3+d 2 ,解得{t =2d =8 ,∴此时点N 的坐标为(−1,8);综上可得,存在点M 、N 使点A 、C 、M 、N 为平行四边形,此时点N 的坐标为(−1,8)或(−1,0).。

2024年中考数学高频压轴题训练——二次函数压轴题(角度问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数学高频压轴题训练——二次函数压轴题(角度问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数学高频压轴题训练——二次函数压轴题(角度问题)(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使P存在,请说明理由.(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在直线上是否存在点,使说明理由.(3)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直线,垂足为,以点为圆心,,且不经过点l C P PM l ⊥M M 2PAB PT S =V M e (4.如图,已知顶点为的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且.(1)求点B 的坐标;(2)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作直线,问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0,6C -()20y ax b a =+≠OC OB =()20y ax b a =+≠CB ()20y ax b a =+≠15MCB ∠=︒24y ax bx =+-()2,0A -()8,0B AC 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证:;(3)点P 在抛物线上,且,求点P的坐标.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与x 轴交于、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 是直线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作于点D ,当的值最大时,求此时点P 的坐标及的最大值.∠=∠ACO ABC PCB ACO ∠=∠()230y ax bx a =+-≠()3,0A ()1,0B -AC MCA MAC ∠=∠AC PD AC ⊥PD PD(1)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是直线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当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3)若M 是抛物线上一点,且,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BC BCP V MCB ABC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E 是AC 延长线上一点,的平分线CD 交⊙于点D ,连接BD ,求点D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如果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综合与实践: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和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点D 在抛物线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小明探究点D 位置时发现:如图1,点D 在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连接,,面积存在最大值,请帮助小明求出面积的最大值;(3)小明进一步探究点D 位置时发现:点D 在抛物线上移动,连接,存在BCE ∠O 'PDB CBD ∠=∠22y ax bx =++()1,0A -()4,0B BC BD CD BCD △BCD △C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过点D 作轴,垂足为M ,点P 在直线P 作,,求的最大值,以及此时点(3)将原抛物线沿射线方向平移个单位长度,在平移后的抛物线上存在点得,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G 的横坐标,并写出其中一个的求解过DM x ⊥PE AD ⊥PF DM ⊥2PE PF +CA 5245CAG ∠=︒(1)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为直线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①连接、,设直线交线段于点,求的最大值;②过点作于点,连接,是否存在点,使得中的,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b =c =D AC BC CD BD AC E DE EBD DF AC ⊥F CD D CDF V 2DCF BAC ∠=∠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D ,使得?若存在,求出所有点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点E 是点B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点F 是直线OB 动点,EF 与直线OB 交于点G .设和的面积分别为值.DOB OBC ∠=∠BFG V BEG V S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为坐标原点,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且点,,与轴的负半轴交于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1)的条件下,连接,点为直线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过点作交于点,交直线于点,若,求点的坐标.(3)在(1)的条件下,点为该抛物线的顶点,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过点作于点,该抛物线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有一点,连接交于点,当时,求的度数.15.已知抛物线与轴相交于点,,与轴相交于点.O 2y x bx c =++x A B (3B 0)y C OB OC =AC P BC P PQ AC ∥AB Q BC D PD DQ =P D C x R R RH AB ⊥H M DM RH Q 2MQ RQ =MQH ∠24y ax bx =++x ()1,0A ()4,0B y C参考答案:的值最大时,此时,。

(完整版),二次函数压轴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二次函数压轴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4,∴ y 5 .
当 y 5 时, x 2,或x 4 .
故 P 点坐标为(-2,5)或(4,5)……………7 分
(3)如图 1,当直线 y x b(b 1) 经过 A 点时,可得 b 1.……………8 分 当直线 y x b(b 1) 经过 B 点时,可得 b 3.…………9 分
1.已知:如图一次函数 y= 1 x+1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A,与 y 轴交于点 B;二次函数 y= 2
1 x2+bx+c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 y= 1 x+1 的图象交于 B、C 两点,与 x 轴交于 D、E 两
2
2
点且 D 点坐标为(1,0)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四边形 BDEC 的面积 S; (3)在 x 轴上是否存在点 P,使得△PBC 是以 P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 所有的点 P,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A(-1,0),B(3,0)………………………………4 分
(2)
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存在点 P,使 SPAB
5 4 SMAB …………………………5 分

p(x, y), 则 SPAB
1 2
AB
y
2
y
,又 S MAB
1 2
AB
4
8,
∴ 2 y 5 8,即y 5. 4
△O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求过 A、B、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直线 CD∥AB 交抛物线于 D 点,求 D 点的坐标; (3)若 P 点是抛物线上的动点,且在第一象限,那么△PAB 是否有最大面积?若有, 求出此时 P 点的坐标和△PAB 的最大面积;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六大压轴题型归纳总结(含答案)

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六大压轴题型归纳总结(含答案)

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六大压轴题型归纳总结【题型1 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几何图形问题】【例1】(2020春•萧山区月考)如图窗户边框的上部分是由4个全等扇形组成的半圆,下部分是矩形,现在制作一个窗户边框的材料总长度为6米.(π取3)(1)若设扇形半径为x,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AB.并求出x的取值范围.(2)当x为何值时,窗户透光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窗框厚度不予考虑)【解题思路】(1)根据2AB+7半径+弧长=6列出代数式即可;(2)设面积为S,列出关于x的二次函数求得最大值即可.【解答过程】解:(1)根据题意得:2AB+7x+πx=2AB+10x=6,整理得:AB=3﹣5x;根据3﹣5x>0,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0<x<3 5;(2)设面积为S,则S=2x(3﹣5x)+32x2=−172x2+6x=−172(x−617)2+1817,当x=617时,S最大=1817.【变式1-1】(2020•安徽模拟)如图,某住宅小区有一块矩形场地ABCD,AB=16m,BC=12m,开发商准备对这块地进行绿化,分别设计了①②③④⑤五块地,其中①③两块形状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地用来种花,②④两块形状大小相同的矩形地用来种植草坪,⑤为矩形地用来养殖观赏鱼.(1)设矩形观赏鱼用地LJHF的面积为ym2,AG长为xm,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矩形观赏鱼用地LJHF面积的最大值.【解题思路】(1)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CD=AB=16,AD=BC=12,根据正方形AEFG和正方形JKCI 形状大小相同,矩形GHID和矩形EBKL形状大小相同,得到DG=12﹣x,FL=x﹣(12﹣x)=2x﹣12,BE=16﹣x,LI=(16﹣x)﹣x=16﹣2x,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过程】解:(1)在矩形ABCD中,CD=AB=16,AD=BC=12,∵正方形AEFG和正方形JKCI形状大小相同,矩形GHID和矩形EBKL形状形状大小相同,AG=x,∴DG=12﹣x,FL=x﹣(12﹣x)=2x﹣12,BE=16﹣x,LI=(16﹣x)﹣x=16﹣2x,∵S矩形LJHF=FL•LJ,∴y=(2x﹣12)(16﹣2x)=﹣4x2+56x﹣192;(2)由(1)得,y=﹣4x2+56x﹣192=﹣4(x﹣7)2+4,∵FL=2x﹣12>0,LJ=16﹣2x>0,∴6<x<8,∵a=﹣4<0,∴当x=7时,y的最大值=4;故矩形观赏鱼用地LJHF面积的最大值为4m2.【变式1-2】(2020•富顺县三模)在美化校园的活动中,某兴趣小组想借助如图所示的直角墙角(两边足够长),用28m长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花园ABCD(篱笆只围AB,BC两边),设AB=xm,花园的面积为Sm2.(1)若花园的面积为192m2,求x的值;(2)写出花园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x为何值时,花园面积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3)若在P处有一棵树与墙CD,AD的距离分别是a(14≤a≤22)和6m,要将这棵树围在花园内(含边界,不考虑树的粗细),设花园面积S的最大值为y,直接写出y与a的关系式.【解题思路】(1)根据题意得出长×宽=192,进而得出答案;(2)由题意可得出:S=x(28﹣x)=﹣x2+28x=﹣(x﹣14)2+196,再利用二次函数增减性求得最值;(3)根据题意确定x的取值范围,利用二次函数增减性计算即可.【解答过程】解:(1)依题意得S=x(28﹣x),当S=192时,有S=x(28﹣x)=192,即x2﹣28x+192=0,解得:x1=12,x2=16,答:花园的面积为192m2,x的值为12m或16m;(2)由题意可得出:S=x(28﹣x)=﹣x2+28x=﹣(x﹣14)2+196,答:x为14m时,花园面积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96m2;(3)依题意得:{28−x≥ax≥6,解得:6≤x≤28﹣a,S=x(28﹣x)=﹣x2+28x=﹣(x﹣14)2+196,∵a=﹣1<0,当x≤14,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又6≤x≤28﹣a,∴当x=28﹣a时,函数有最大值,是y=﹣(28﹣a﹣14)2+196=﹣(14﹣a)2+196.【变式1-3】(2020•温州模拟)某植物园有一块足够大的空地,其中有一堵长为a米的墙,现准备用20米的篱笆围两间矩形花圃,中间用篱笆隔开.小俊设计了如图甲和乙的两种方案: 方案甲中AD 的长不超过墙长;方案乙中AD 的长大于墙长. (1)若a =6.①按图甲的方案,要围成面积为25平方米的花圃,则AD 的长是多少米? ②按图乙的方案,能围成的矩形花圃的最大面积是多少?(2)若0<a <6.5,哪种方案能围成面积最大的矩形花圃?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①设AB 的长是x 米,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 ②列出面积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函数的性质解答;(2)设AB =x ,能围成的矩形花圃的面积为S ,根据题意列出S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再通过求最值方法解答.【解答过程】解:(1)①设AB 的长是x 米,则AD =20﹣3x , 根据题意得,x (20﹣3x )=25, 解得:x 1=5,x 2=53, 当x =53时,AD =15>6, ∴x =5, ∴AD =5,答:AD 的长是5米;②设BC 的长是x 米,矩形花圃的最大面积是y 平方米,则AB =13[20﹣x ﹣(x ﹣6)]=263−23x , 根据题意得,y =x (263−23x )=−23x 2+263x =−23(x −132)2+1696(x >6), ∴当x =132时,y 有最大值为1696.答:按图乙的方案,能围成的矩形花圃的最大面积是1696平方米;(2)设BC =x ,能围成的矩形花圃的面积为S ,按图甲的方案,S =x ×20−x 3=−13x 2+203x =−13(x −10)2+1003, ∴在x =a <10时,S 的值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a 的最大值n 时,S 的值最大,为S =−13(n −10)2+1003;按图乙方案,S =13[20﹣x ﹣(x ﹣a )]x =−23(x −a+204)2+(a+20)224,∴当x =a+204时,S 的值最大为S =(a+20)224,此时a 取最大值n 时,S 的值最大为S =(n+20)224; ∵(n+20)224−[−13(n ﹣10)2+1003]=9n 2−120n+40024>0, ∴(n+20)224>−13(n −10)2+1003,故第二种方案能围成面积最大的矩形花圃.【题型2 利用二次函数解决销售利润问题】【例2】2020年1月,全国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月某工厂购进某防护材料若干千克,成本为每千克30元,物价部门规定其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价但不高于成本价2倍,经试销,销售量y (千克)与销售单价x (元)的关系如图所示.(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若在销售过程中每天还要支付其他费用450元,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当天该工厂日利润最大,最大日利润为多少元?【解题思路】(1)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关系式;(2)利用销量×每件利润=总利润,进而结合二次函数增减性得出答案. 【解答过程】解:(1)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k ≠0),根据图象可得方程组{30k +b =14050k +b =100,解得:{k =−2b =200,∴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2x +200,x 的取值范围是:30≤x ≤60; (2)设日利润为w ,则可以列出函数关系式为: w =(﹣2x +200)(x ﹣30)﹣450 =﹣2x 2+260x ﹣6450, 当x =−b2a=65, 又∵30≤x ≤60,∴当x =60时,w 取得最大值,w =1950,答:当销售单价为60元时,当天该工厂日利润最大,最大日利润为1950元.【变式2-1】某公司推出一款产品,经市场调查发现,该产品的日销售量y (个)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关于销售单价,日销售量,日销售利润的几组对应值如表: 销售单价x (元) 85 95 105 115 日销售量y (个) 175 125 75 m 日销售利润w (元)87518751875875(注:日销售利润=日销售量×(销售单价﹣成本单价))(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x 的取值范围)及m 的值; (2)根据以上信息,填空:该产品的成本单价是 元,当销售单价x = 元时,日销售利润w 最大,最大值是 元; (3)公司计划开展科技创新,以降低该产品的成本,预计在今后的销售中,日销售量与销售单价仍存在(1)中的关系.若想实现销售单价为90元时,日销售利润不低于3750元的销售目标,该产品的成本单价应不超过多少元?【解题思路】(1)根据题意和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求得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可以求得生产成本和w 的最大值; (3)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从而可以取得科技创新后的成本. 【解答过程】解;(1)设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 {85k +b =17595k +b =125,得{k =−5b =600,即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y=﹣5x+600,当x=115时,y=﹣5×115+600=25,即m的值是25;(2)设成本为a元/个,当x=85时,875=175×(85﹣a),得a=80,w=(﹣5x+600)(x﹣80)=﹣5x2+1000x﹣48000=﹣5(x﹣100)2+2000,∴当x=100时,w取得最大值,此时w=2000,故答案为:80,100,2000;(3)设科技创新后成本为b元,当x=90时,(﹣5×90+600)(90﹣b)≥3750,解得,b≤65,答:该产品的成本单价应不超过65元.【变式2-2】(2020•安徽二模)某市在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号召下,大力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帮助农民组建农副产品销售公司,某农副产品的年产量不超过100万件,该产品的生产费用y(万元)与年产量x(万件)之间的函数图象是顶点为原点的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①所示);该产品的销售单价z(元/件)与年销售量x(万件)之间的函数图象是如图②所示的一条线段,生产出的产品都能在当年销售完,达到产销平衡,所获毛利润为w万元.(毛利润=销售额﹣生产费用)(1)请直接写出y与x以及z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年产量多少万件时,所获毛利润最大?最大毛利润是多少?(3)由于受资金的影响,今年投入生产的费用不会超过360万元,今年最多可获得多少万元的毛利润?【解题思路】(1)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y与x以及z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1)的表达式及毛利润=销售额﹣生产费用,可得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再利用配方法求函数最值即可;(3)首先求出x的取值范围,再利用二次函数增减性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过程】解:(1)图①可得函数经过点(100,1000),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a≠0),将点(100,1000)代入得:1000=10000a,解得:a=1 10,故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110x2.图②可得:函数经过点(0,30)、(100,20),设z=kx+b,则{100k+b=20 b=30,解得:{k=−110 b=30,故z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z=−110x+30;(2)W=zx﹣y=−110x2+30x−110x2=−15x2+30x=−15(x2﹣150x)=−15(x﹣75)2+1125,∵−15<0,∴当x=75时,W有最大值1125,∴年产量为75万件时毛利润最大,最大毛利润为1125万元;(3)令y=360,得110x2=360,解得:x=±60(负值舍去),由图象可知,当0<y≤360时,0<x≤60,由W=−15(x﹣75)2+1125的性质可知,当0<x≤60时,W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当x=60时,W有最大值1080,答:今年最多可获得毛利润1080万元.【变式2-3】(2020•邢台二模)一家经营打印耗材的门店经销各种打印耗材,其中某一品牌硒鼓的进价为a 元/个,售价为x元/个(a≤x≤48).下面是门店在销售一段时间后销售情况的反馈:①若每个硒鼓按定价30元的8折出售,可获20%的利润;②如果硒鼓按30元/个的价格出售,每月可售出500个,在此基础上,售价每增加5元,月销售量就减少50个.(1)求a的值,并写出该品牌硒鼓每月的销售量y(个)与售价x(元/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注明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求该耗材店销售这种硒鼓每月获得的利润W(元)与售价x(元/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每月获得的最大利润;(3)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这种硒鼓的进价降低为n元/个,售价为x元/个(n≤x≤48).耗材店在2月份仍然按照销售量与售价关系不变的方式销售,并决定将当月销售这种硒鼓获得的利润全部捐赠给火神山医院,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若要使这个月销售这种硒鼓获得的利润G(元)随售价x(元/个)的增大而增大,请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1)根据实际售价﹣进价=进价×利润率建立关于a的方程,解之可得a的值;用原销售量﹣因价格上涨而减少的销售量可得答案.(2)根据“总利润=每个硒鼓利润×销售量”列出关于x的函数,配方成顶点式,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可得;(3)根据以上相等关系,并结合新进价列出关于x的二次函数,找到其对称轴,利用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求解可得.【解答过程】解:(1)30×0.8﹣a=20%a,解得a=20.y=500﹣10(x﹣30),即y=﹣10x+800(20≤x≤48).(2)根据题意,得W=(x﹣20)(﹣10x+800)=﹣10(x﹣50)2+9000.∵﹣10<0,销售单价不能超过48元/个,即当20≤x≤48时,W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48时,W有最大值,最大值为8960.答:当售价为48元/个时,每月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8960元.(3)根据题意,得G=(x﹣n)(﹣10x+800)=﹣10x2+(800+10n)x﹣800n,对称轴x=80+n 2.∵a=﹣10<0,∵当n ≤x ≤48时,该商品利润G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80+n 2≥48,解得n ≥16. ∵进价是降低的,∴n 的取值范围是16≤n <20.【题型3 利用二次函数解决抛物线形轨迹问题】【例3】(2020秋•渑池县期末)如图,小明在一次高尔夫球争霸赛中,从山坡下O 点打出一球向球洞A 点飞去,球的路线为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当球移动的水平距离为9米时,球达到最大高度12米.已知山坡OA 与水平方向OC 的夹角为30o ,O 、A 两点相距8√3米. (1)求出球的飞行路线所在抛物线的解析式;(2)判断小明这一杆能否把高尔夫球从O 点直接打入球洞A 点,并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分析题意可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9,12),经过原点(0,0),设顶点式可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OA 与水平方向OC 的夹角为30°,OA =8√3米,解直角三角形可求点A 的坐标,把点A 的横坐标x =12代入抛物线解析式,看函数值与点A 的纵坐标是否相符. 【解答过程】解:(1)∵顶点B 的坐标是(9,12),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 (x ﹣9)2+12, ∵点O 的坐标是(0,0)∴把点O 的坐标代入得:0=a (0﹣9)2+12, 解得a =−427,∴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427(x ﹣9)2+12 即y =−427x 2+83x ;(2)在Rt△AOC中,∵∠AOC=30°,OA=8√3,∴AC=OA•sin30°=8√3×12=4√3,OC=OA•cos30°=8√3×√32=12.∴点A的坐标为(12,4√3),∵当x=12时,y=323≠4√3,∴小明这一杆不能把高尔夫球从O点直接打入球洞A点.【变式3-1】如图,运动员甲在距篮下4m处跳起投篮,球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当球运行的水平距离为2.5m 时,达到最大高度3.5米,然后准确落入篮圈.已知篮圈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3.05米.(1)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该运动员身高1.8米,在这次跳投中,球在头顶上方0.25米处出手,问:球出手时,他跳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3)运动员乙跳离地面时,最高能摸到3.3m,问:在(2)的条件下,运动员乙在运动员甲与篮板之间的什么范围内能在空中截住球?【解题思路】(1)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2+3.5,依题意可知图象经过的坐标,由此可得a的值.(2)设球出手时,他跳离地面的高度为hm,则可得h+2.05=﹣0.2×(﹣2.5)2+3.5.(3)当y=3.3m,进而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过程】解:(1)∵当球运行的水平距离为2.5米时,达到最大高度3.5米,∴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0,3.5),∴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2+3.5.由图知图象过以下点:(1.5,3.05).∴2.25a+3.5=3.05,解得:a=﹣0.2,∴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0.2x2+3.5.(2)设球出手时,他跳离地面的高度为hm,因为(1)中求得y=﹣0.2x2+3.5,则球出手时,球的高度为h+1.8+0.25=(h+2.05)m,∴h+2.05=﹣0.2×(﹣2.5)2+3.5,∴h=0.2(m).答:球出手时,他跳离地面的高度为0.2m.(3)由题意可得出:y=3.3,则3.3=﹣0.2x2+3.5解得:x1=1,x2=﹣1,∴2.5﹣1=1.5(m),1.5﹣1=0.5(m)∴乙在距离甲1.5米以内或离篮板0.5米以内能在空中截住球.【变式3-2】(2021•嘉善县一模)已知,足球球门高2.44米,宽7.32米(如图1)在射门训练中,一球员接传球后射门,击球点A距离地面0.4米,即AB=0.4米,球的运动路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当球的水平移动距离BC为6米时,球恰好到达最高点D,即CD=4.4米.以直线BC为x轴,以直线AB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2).(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足球恰好击中球门横梁,求该足球运动的水平距离;(3)若要使球直接落在球门内,则该球员应后退m米后接球射门,击球点为A'(如图3),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1)根据条件可以得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6,4.4),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2)求出当y=2.44时,x的值,取正;(3)先求出y=0时,x的值,取正,减去恰好击中球门横梁时,足球的水平距离.【解答过程】解:(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6,4.4),设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a(x﹣6)2+4.4,把(0,0.4)代入得36a+4.4=0.4,解得a=−1 9,则抛物线是y=−19(x﹣6)2+4.4;(2)∵球门高为2.44米,即y=2.44,则有2.44=−19(x﹣6)2+4.4,解得:x1=10.2,x2=1.8,从题干图2中,发现球门在CD右边,∴x=10.2,即足球运动的水平距离是10.2米;(3)不后退时,刚好击中横梁,∴往后退,则球可以进入球门,而当球落地时,球刚好在门口,是一个临界值,当y=0时,有0=−19(x﹣6)2+4.4,解得:x1=6+35√110,x2=6−35√110,取正值,x=6+35√110,∴后退的距离需小于6+35√110−10.2=(35√110−4.2)米故0<m<35√110−4.2.【变式3-3】(2020•绍兴)如图1,排球场长为18m,宽为9m,网高为2.24m,队员站在底线O点处发球,球从点O的正上方1.9m的C点发出,运动路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当球运动到最高点A时,高度为2.88m,即BA=2.88m,这时水平距离OB=7m,以直线OB为x轴,直线OC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2.(1)若球向正前方运动(即x轴垂直于底线),求球运动的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x取值范围).并判断这次发球能否过网?是否出界?说明理由.(2)若球过网后的落点是对方场地①号位内的点P(如图1,点P距底线1m,边线0.5m),问发球点O在底线上的哪个位置?(参考数据:√2取1.4)【解题思路】(1)求出抛物线表达式;再确定x=9和x=18时,对应函数的值即可求解;(2)当y=0时,y=−150(x﹣7)2+2.88=0,解得:x=19或﹣5(舍去﹣5),求出PQ=6√2=8.4,即可求解.【解答过程】解:(1)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7)2+2.88,将x=0,y=1.9代入上式并解得:a=−1 50,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150(x﹣7)2+2.88;当x=9时,y=−150(x﹣7)2+2.88=2.8>2.24,当x=18时,y=−150(x﹣7)2+2.88=0.46>0,故这次发球过网,但是出界了;(2)如图,分别过点O,P作边线的平行线交于点Q,在Rt△OPQ中,OQ=18﹣1=17,当y=0时,−150(x﹣7)2+2.88=0,解得:x=19或﹣5(舍去﹣5),∴OP=19,而OQ=17,故PQ=6√2=8.4,∵9﹣8.4﹣0.5=0.1,∴发球点O在底线上且距右边线0.1米处.【题型4 利用二次函数解决车过隧道问题】【例4】(2020秋•海淀区校级月考)小宇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是一个单向隧道的断面,隧道顶MCN是一条抛物线的一部分,经测量,隧道顶的跨度MN为4m,最高处到地面的距离CO为4m,两侧墙高AM和BN均为3m,今有宽2.4m的卡车在隧道中间行驶,如果卡车载物后的最高点E到隧道顶面对应的点D的距离应不小于0.6m,那么卡车载物后的限高应是多少米?(精确到0.1m)为解决这个问题,小宇以AB中点O为原点,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上述信息,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2+c.(1)写出M、C、N、F四个点的坐标;(2)求出抛物的表达式;(3)利用求出的表达式,帮助小宇解决这个问题.【解题思路】(1)根据题中信息直接写出M、C、N、F四个点的坐标即可;(2)将点M、C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2+c,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3)在y=−14x2+4中,令x=1.2,求得相应的y值,从而可得点D的坐标,结合卡车载物后的最高点E到隧道顶面对应的点D的距离应不小于0.6m,可得卡车载物最高点距地面的距离,然后精确到0.1m,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过程】解:(1)由题意得:M(﹣2,3)、C(0,4)、N(2,3)、F(1.2,0);(2)将M(﹣2,3)、C(0,4)代入y=ax2+c,得:{4a+c=3c=4,解得:{a=−14 c=4,∴抛物的表达式为y =−14x 2+4;(3)在y =−14x 2+4中,令x =1.2,得:y =−14×1.22+4=3.64,∴点D 的坐标为(1.2,3.64),即点D 与地面的距离为3.64m ,∵卡车载物后的最高点E 到隧道顶面对应的点D 的距离应不小于0.6m ,∴点E 离地面的距离不超过3.04m ,∴卡车载物后的限高应是3.0m .【变式4-1】(2021•海城市模拟)如图,隧道的横截面由抛物线形和矩形OABC 构成.矩形一边OA 的长是12m ,另一边OC 的长是1m .抛物线上的最高点D 到地面OA 的距离为7m .以OA 所在直线为x 轴,以OC 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该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在抛物线形拱壁上需要安装两排灯,使它们离地面的高度相等,如果灯离地面的高度为5m ,求两排灯之间的水平距离.(3)隧道内车辆双向通行,规定车辆必须在中心线两侧行驶,并保持车辆顶部与隧道有不少于13m 的空隙.现有一辆货运汽车,在隧道内距离道路边缘2m 处行驶,求这辆货运汽车载物后的最大高度.【解题思路】(1)设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 =a (x ﹣6)2+7,将点C (0,1)代入所设解析式求出a 的值即可得出函数解析式;(2)将y =5代入解析式求出x 的值,将所求x 的值相减可得答案;(3)求出x =2时y 的值,再减去13可得答案. 【解答过程】解:(1)由题意设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 =a (x ﹣6)2+7,将点C (0,1)代入上式,36a +7=1,解得a =−16,∴该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 =−16(x −6)2+7.(2)把y=5代入y=−16(x−6)2+7中,−16(x−6)2+7=5,解得x1=6+2√3,x2=6−2√3,6+2√3−(6−2√3)=4√3,所以两排灯之间的水平距离为4√3m;(3)把x=2代入y=−16(x−6)2+7中,y=−16(2−6)2+7=133,13 3−13=4,所以这辆货运汽车载物后的最大高度为4m.【变式4-2】(2020•武汉模拟)某坦克部队需要经过一个拱桥(如图所示),拱桥的轮廓是抛物线形,拱高OC=6m,跨度AB=20m,有5根支柱:AG、MN、CD、EF、BH,相邻两支柱的距离均为5m.(1)以AB的中点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支柱CD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支柱每米造价为2万元,求5根支柱的总造价;(3)拱桥下面是双向行车道(正中间是一条宽2m的隔离带),其中的一条行车道是坦克的行进方向,现每辆坦克长4m,宽2m,高3m,行驶速度为24km/h,坦克允许并排行驶,坦克前后左右距离忽略不计,试问120辆该型号坦克从刚开始进入到全部通过这座长1000m的拱桥隧道所需最短时间为多少分钟?【解题思路】(1)根据题目可知A,B,C的坐标,设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代入可求解.(2)把x=5代入可求出支柱的长度,然后算出总造价即可.(3)先求出坦克方队的长,然后算出速度,从而求得通过隧道的时间即可.【解答过程】【解】(1)设y=ax2+c,把C(0,6)、B(10,0)代入,得a=−350,c=6.∴y=−350x2+6.(2)当x=5时,y=−350×52+6=92,∴EF=10−92=112,CD=10﹣6=4,支柱的总造价为2(2×112+2×10+4)=70(万元). (3)∵坦克的高为3米,令y =3时,−350x 2+6=3,解得:x =±5√2,∵7<5√2<8,坦克宽为2米,∴可以并排3辆坦克行驶,此时坦克方阵的长为120÷3×4=160(米),坦克的行驶速度为24km /h =400米/分,∴通过隧道的最短时间为1000+160400=2.9(分).【变式4-3】(2020秋•海州区校级期末)施工队要修建一个横断面为抛物线的公路隧道,其高度为8米,宽度OM 为16米.现以O 点为原点,OM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1所示).(1)求出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隧道下的公路是双向行车道(正中间是一条宽1米的隔离带),其中的一条行车道能否行驶宽3.5米、高5.8米的特种车辆?请通过计算说明;(3)施工队计划在隧道门口搭建一个矩形“脚手架”CDAB ,使A .D 点在抛物线上.B 、C 点在地面OM 线上(如图2所示).为了筹备材料,需求出“脚手架”三根木杆AB 、AD 、DC 的长度之和的最大值是多少,请你帮施工队计算一下.【解题思路】(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8,8),则其表达式为:y =a (x ﹣8)2+8,将点O (0,0)代入上式,即可求解;(2)双向行车道,正中间是一条宽1米的隔离带,则每个车道宽为7.5米,车沿着隔离带边沿行驶时,车最左侧边沿的x =7.5﹣3.5=4,即可求解;(3)点A 、D 关于函数对称轴对称,则设AD =2m ,则AB =y =−18(x ﹣8)2+8=8−18m 2,w =AB +AD +DC =2m +2AB =−14m 2+2m +16,即可求解.【解答过程】解:(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8,8),则其表达式为:y =a (x ﹣8)2+8,将点O (0,0)代入上式得:0=64a +8,解得:a =−18,故函数的表达式为:y =−18(x ﹣8)2+8,即y =−18x 2+2x (0≤x ≤16);(2)双向行车道,正中间是一条宽1米的隔离带,则每个车道宽为7.5米,车沿着隔离带边沿行驶时,车最左侧边沿的x =7.5﹣3.5=4,当x =4时,y =6,即允许的最大高度为6米,5.8<6,故该车辆能通行;(3)设点B (m ,0),则点A (m ,−18m 2+2m ),由抛物线的表达式知,其对称轴为x =8,则BC =2(8﹣m )=16﹣2m =AD ,则AB =−18m 2+2m ,则设:w =AB +AD +DC =2m +2AB =−14m 2+2m +16,∵−14<0,故w 有最大值,当m =4时,w 的最大值为20,故AB 、AD 、DC 的长度之和的最大值是20.【题型5 利用二次函数解决拱桥形问题】【例5】(2020秋•渝水区校级月考)某河上有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离拱顶5m 时,水面宽8m .一木船宽4m ,高2m ,载货后,木船露出水面的部分为34m .以拱顶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A 、B 为抛物线与水面的交点.(1)B 点的坐标为 ;(2)求抛物线解析式;(3)当水面离拱顶1.8米时,木船能否通过拱桥?【解题思路】(1)当水面距拱顶5m 时,水面宽8m ,则B (4,﹣5);(2)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2,将点B 的坐标代入上式即可求解;(3)将x =2代入上式,得y =−516x 2=−54,则54+34=2,而1.8<2,即可求解.【解答过程】解:(1)当水面距拱顶5m 时,水面宽8m ,则点B (4,﹣5),故答案为(4,﹣5);(2)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2,将点B 的坐标代入上式得﹣5=a ×42,解得a =−516,∴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516x 2; (3)将x =2代入上式,得y =−516x 2=−54, ∵54+34=2,而1.8<2,当水面离拱顶1.8米时,木船不能通过拱桥.【变式5-1】(2020秋•泗阳县期末)河上有一座抛物线形的石拱桥,水面宽6m 时,水面离桥拱顶部3m .(1)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一艘装满货物的小船,露出水面部分的高为0.5m ,宽为4m .现因暴雨河水水位上升了1m ,这艘小船能从这座石拱桥下通过吗?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根据题意可以知道A 、B 的坐标,在利用点C 得坐标从而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代入x =2求出y 的值,用其减去1求出可通过船的做最高高度,与0.5比较大小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过程】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 (x ﹣x 1)(x ﹣x 2).A (﹣3,0),B (3,0),C (0,3).y =a (x +3)(x ﹣3).在将点C (0,3)带入y =a (x +3)(x ﹣3)中的得a =−13,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3x 2+3,(2)小船可以通过,理由:当x =2时,y =−13×22+3=53,∵53−1=23>0.5,∴暴雨后这艘船能从这座拱桥下通过.【变式5-2】(2021•衢州)如图1是一座抛物线型拱桥侧面示意图.水面宽AB 与桥长CD 均为24m ,在距离D 点6米的E 处,测得桥面到桥拱的距离EF 为1.5m ,以桥拱顶点O 为原点,桥面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桥拱顶部O 离水面的距离.(2)如图2,桥面上方有3根高度均为4m 的支柱CG ,OH ,DI ,过相邻两根支柱顶端的钢缆呈形状相同的抛物线,其最低点到桥面距离为1m .①求出其中一条钢缆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②为庆祝节日,在钢缆和桥拱之间竖直装饰若干条彩带,求彩带长度的最小值.【解题思路】根据题意设出适当的二次函数表达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表达式,再结合图形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过程】解:(1)根据题意可知点F 的坐标为(6,﹣1.5),可设拱桥侧面所在二次函数表达式为:y 1═a 1x 2.将F (6,﹣1.5)代入y 1═a 1x 2有:﹣1.5═36a 1,求得a 1═−124,∴y 1═−124x 2,当x ═12时,y 1═−124×122═﹣6,∴桥拱顶部离水面高度为6m .(2)①由题意可知右边钢缆所在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6,1),可设其表达式为y 2═a 2(x ﹣6)2+1, 将H (0,4)代入其表达式有:4═a 2(0﹣6)2+1,求得a 2═112, ∴右边钢缆所在抛物线表达式为:y 2═112(x ﹣6)2+1,左边钢缆所在抛物线表达式为:y 3═112(x +6)2+1 ②设彩带的长度为Lm ,则L ═y 2﹣y 1═112(x ﹣6)2+1﹣(−124x 2)═18x 2−x +4═18(x −4)2+2, ∴当x ═4时,L 最小值═2,答:彩带长度的最小值是2m .【变式5-3】(2021•贵阳)甲秀楼是贵阳市一张靓丽的名片.如图①,甲秀楼的桥拱截面OBA 可视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在某一时刻,桥拱内的水面宽OA =8m ,桥拱顶点B 到水面的距离是4m .(1)按如图②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桥拱部分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一只宽为1.2m 的打捞船径直向桥驶来,当船驶到桥拱下方且距O 点0.4m 时,桥下水位刚好在OA 处,有一名身高1.68m 的工人站立在打捞船正中间清理垃圾,他的头顶是否会触碰到桥拱,请说明理由(假设船底与水面齐平).(3)如图③,桥拱所在的函数图象是抛物线y =ax 2+bx +c (a ≠0),该抛物线在x 轴下方部分与桥拱OBA 在平静水面中的倒影组成一个新函数图象.将新函数图象向右平移m (m >0)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函数图象在8≤x ≤9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结合函数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1)根据题意结合图象可以求出函数的顶点B (4,4),先设抛物线的顶点式y =a (x ﹣4)2+4,再根据图象过原点,求出a 的值即可;(2)先求出工人矩原点的距离,再把距离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y 的值,然后和1.68比较即可;(3)根据倒影与桥对称,先求出倒影的解析式,再平移m 各单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m 的取值范围.【解答过程】解:(1)如图②,由题意得:水面宽OA 是8m ,桥拱顶点B 到水面的距离是4m ,。

近三年二次函数压轴题(带详解答案)

近三年二次函数压轴题(带详解答案)

近三年全国二次函数压轴题(带详解答案)一.解答题(共40小题)1.如图,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0,3),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B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3)有一个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在AB上向点B运动,另一个点N从点D与点M同时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当点M到达点B时,点M、N同时停止运动,问点M、N运动到何处时,△MNB面积最大,试求出最大面积.2.如图,抛物线y=ax2﹣x﹣2(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已知B点坐标为(4,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试探究△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位置,并求出圆心坐标;(3)若点M是线段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点,求△MBC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M点的坐标.3.已知抛物线y=a(x﹣1)2+3(a≠0)与y轴交于点A(0,2),顶点为B,且对称轴l1与x轴交于点M(1)求a的值,并写出点B的坐标;(2)有一个动点P从原点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求t为何值时PA+PB最短;(3)将此抛物线向右平移所得新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交于点C,且新抛物线的对称轴l2与x轴交于点N,过点C作DE∥x轴,分别交l1,l2于点D、E,若四边形MDEN是正方形,求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已知二次函数y=﹣x2+bx的图象过点A(4,0),顶点为B,连接AB、BO.(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C是BO的中点,点Q在线段AB上,设点B关于直线CQ的对称点为B',当△OCB'为等边三角形时,求BQ的长度;(3)若点D在线段BO上,OD=2DB,点E、F在△OAB的边上,且满足△DOF 与△DEF全等,求点E的坐标.5.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过点A(﹣3,0),B(﹣2,3),C(0,3),其顶点为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点M(1,m),当MB+MD的值最小时,求m的值;(3)若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4)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C相交于点N,E为直线AC上任意一点,过点E 作EF∥ND交抛物线于点F,以N,D,E,F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点E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6.如图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b、c为常数,a≠0)的图象过点O(0,0)和点A(4,0),函数图象最低点M的纵坐标为﹣,直线l的解析式为y=x.(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直线l沿x轴向右平移,得直线l′,l′与线段OA相交于点B,与x轴下方的抛物线相交于点C,过点C作CE⊥x轴于点E,把△BCE沿直线l′折叠,当点E 恰好落在抛物线上点E′时(图2),求直线l′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l′与y轴交于点N,把△BON绕点O逆时针旋转135°得到△B′ON′,P为l′上的动点,当△PB′N′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7.如图,抛物线y=x2+x+c与x轴的负半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连结AB,点C(6,)在抛物线上,直线AC与y轴交于点D.(1)求c的值及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2)点P在x轴正半轴上,点Q在y轴正半轴上,连结PQ与直线AC交于点M,连结MO并延长交AB于点N,若M为PQ的中点.①求证:△APM∽△AON;②设点M的横坐标为m,求AN的长(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8.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抛物线y=﹣x2﹣x+8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连接AB,点M,N分别是OA,AB的中点,Rt△CDE≌Rt△ABO,且△CDE始终保持边ED经过点M,边CD经过点N,边DE与y轴交于点H,边CD与y轴交于点G.(1)填空:OA的长是,∠ABO的度数是度;(2)如图2,当DE∥AB,连接HN.①求证:四边形AMHN是平行四边形;②判断点D是否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并说明理由;(3)如图3,当边CD经过点O时,(此时点O与点G重合),过点D作DQ∥OB,交AB延长线上于点Q,延长ED到点K,使DK=DN,过点K作KI∥OB,在KI上取一点P,使得∠PDK=45°(点P,Q在直线ED的同侧),连接PQ,请直接写出PQ的长.9.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直线y=x+1相交于A(﹣1,0),B(4,m)两点,且抛物线经过点C(5,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点B重合),过点P作直线PD⊥x 轴于点D,交直线AB于点E.①当PE=2ED时,求P点坐标;②是否存在点P使△BE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a≠0)与y轴交与点C(0,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B坐标为(4,0),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为x=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从A点出发,在线段AB上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N从B点出发,在线段B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点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设△MBN的面积为S,点M运动时间为t,试求S与t的函数关系,并求S的最大值;(3)在点M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MBN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如图,某日的钱塘江观潮信息如图:按上述信息,小红将“交叉潮”形成后潮头与乙地之间的距离s(千米)与时间t (分钟)的函数关系用图3表示,其中:“11:40时甲地‘交叉潮’的潮头离乙地12千米”记为点A(0,12),点B坐标为(m,0),曲线BC可用二次函数s=t2+bt+c(b,c是常数)刻画.(1)求m的值,并求出潮头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2)11:59时,小红骑单车从乙地出发,沿江边公路以0.48千米/分的速度往甲地方向去看潮,问她几分钟后与潮头相遇?(3)相遇后,小红立即调转车头,沿江边公路按潮头速度与潮头并行,但潮头过乙地后均匀加速,而单车最高速度为0.48千米/分,小红逐渐落后.问小红与潮头相遇到落后潮头1.8千米共需多长时间?(潮水加速阶段速度v=v0+(t ﹣30),v0是加速前的速度).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4,0),C(m,0)是线段A B上一点(与A,B点不重合),抛物线L1:y=ax2+b1x+c1(a<0)经过点A,C,顶点为D,抛物线L2:y=ax2+b2x+c2(a<0)经过点C,B,顶点为E,AD,B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1)若a=﹣,m=﹣1,求抛物线L1,L2的解析式;(2)若a=﹣1,AF⊥BF,求m的值;(3)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a(a<0),无论m取何值,直线AF与BF都不可能互相垂直?若存在,请直接写出a的两个不同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如图,抛物线y=﹣x2+x+2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1)试求A,B,C的坐标;(2)将△ABC绕AB中点M旋转180°,得到△BAD.①求点D的坐标;②判断四边形AD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在该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BMP与△BAD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经过A(﹣1,0)、B(4,0)、C(0,2)三点.(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D是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点,且满足∠DBA=∠CAO(O是坐标原点),求点D的坐标;(3)点P是该二次函数图象上位于第一象限上的一动点,连接PA分别交BC、y 轴于点E、F,若△PEB、△CEF的面积分别为S1、S2,求S1﹣S2的最大值.15.抛物线y=4x2﹣2ax+b与x轴相交于A(x1,0),B(x2,0)(0<x1<x2)两点,与y轴交于点C.(1)设AB=2,tan∠ABC=4,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1)中,若点D为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当△BCD的面积最大时,求点D的坐标;(3)是否存在整数a,b使得1<x1<2和1<x2<2同时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16.如图1,抛物线C1:y=x2+ax与C2:y=﹣x2+bx相交于点O、C,C1与C2分别交x轴于点B、A,且B为线段AO的中点.(1)求的值;(2)若OC⊥AC,求△OAC的面积;(3)抛物线C2的对称轴为l,顶点为M,在(2)的条件下:①点P为抛物线C2对称轴l上一动点,当△PAC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②如图2,点E在抛物线C2上点O与点M之间运动,四边形OBCE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面积的最大值和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已知,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A(3,0)、B两点,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D为抛物线的顶点,点E在y轴C点的上方,且C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2)求证:直线DE是△ACD外接圆的切线;=S△ACD,求点P的坐标;(3)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找一点P,使S△ACP(4)在坐标轴上找一点M,使以点B、C、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相似,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x﹣与x轴交于A、B 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点E(4,n)在抛物线上.(1)求直线AE的解析式;(2)点P为直线CE下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PC,PE.当△PCE的面积最大时,连接CD,CB,点K是线段CB的中点,点M是CP上的一点,点N是CD上的一点,求KM+MN+NK的最小值;(3)点G是线段CE的中点,将抛物线y=x2﹣x﹣沿x轴正方向平移得到新抛物线y′,y′经过点D,y′的顶点为点F.在新抛物线y′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FG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如图,抛物线y=ax2+bx﹣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已知A (3,0),且M(1,﹣)是抛物线上另一点.(1)求a、b的值;(2)连结AC,设点P是y轴上任一点,若以P、A、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P点的坐标;(3)若点N是x轴正半轴上且在抛物线内的一动点(不与O、A重合),过点N 作NH∥AC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H点.设ON=t,△ONH的面积为S,求S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B 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OA=2,OB=8,OC=6.(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从A点出发,在线段AB上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N从B出发,在线段B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点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当△MBN存在时,求运动多少秒使△MBN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3)在(2)的条件下,△MBN面积最大时,在BC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BPC的面积是△MBN面积的9倍?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B点坐标为(3,0).与y 轴交于点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过点P的直线y=x+m与直线BC交于点E,与y轴交于点F,求PE+EF的最大值;(3)点D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①当△BCD是以B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点D的坐标;②若△BCD是锐角三角形,求点D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22.已知抛物线y=x2+bx﹣3(b是常数)经过点A(﹣1,0).(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坐标;(2)P(m,t)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①当点P'落在该抛物线上时,求m的值;②当点P'落在第二象限内,P'A2取得最小值时,求m的值.23.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分别交于A(﹣1,0),B(5,0)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第二象限内取一点C,作CD垂直X轴于点D,链接AC,且AD=5,CD=8,将Rt△ACD沿x轴向右平移m个单位,当点C落在抛物线上时,求m的值;(3)在(2)的条件下,当点C第一次落在抛物线上记为点E,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试探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以点B、E、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2,1),并且经过点(4,2),直线y=x+1与抛物线交于B,D两点,以BD为直径作圆,圆心为点C,圆C与直线m交于对称轴右侧的点M(t,1),直线m上每一点的纵坐标都等于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证明:圆C与x轴相切;(3)过点B作BE⊥m,垂足为E,再过点D作DF⊥m,垂足为F,求BE:MF 的值.25.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且抛物线经过A(1,0),C(0,3)两点,与x轴交于点B.(1)若直线y=mx+n经过B、C两点,求直线BC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上找一点M,使点M到点A的距离与到点C的距离之和最小,求出点M的坐标;(3)设点P为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上的一个动点,求使△BPC为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坐标.26.如图,已知抛物线y=﹣x2﹣x+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求点A,B,C的坐标;(2)点E是此抛物线上的点,点F是其对称轴上的点,求以A,B,E,F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3)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CM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7.如图1,抛物线y=ax2+(a+3)x+3(a≠0)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B,在x轴上有一动点E(m,0)(0<m<4),过点E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P,过点P作PM⊥AB于点M.(1)求a的值和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2)设△PMN的周长为C1,△AEN的周长为C2,若=,求m的值;(3)如图2,在(2)条件下,将线段OE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OE′,旋转角为α(0°<α<90°),连接E′A、E′B,求E′A+E′B的最小值.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x2+bx+c的顶点M的坐标为(﹣1,﹣4),且与x轴交于点A,点B(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1)填空:b=,c=,直线AC的解析式为;(2)直线x=t与x轴相交于点H.①当t=﹣3时得到直线AN(如图1),点D为直线AC下方抛物线上一点,若∠COD=∠MAN,求出此时点D的坐标;②当﹣3<t<﹣1时(如图2),直线x=t与线段AC,AM和抛物线分别相交于点E,F,P.试证明线段HE,EF,FP总能组成等腰三角形;如果此等腰三角形底角的余弦值为,求此时t的值.29.如图,抛物线y=ax2﹣(2a+1)x+b的图象经过(2,﹣1)和(﹣2,7)且与直线y=kx﹣2k﹣3相交于点P(m,2m﹣7).(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直线y=kx﹣2k﹣3与抛物线y=ax2﹣(2a+1)x+b的对称轴的交点Q的坐标;(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T,使△PQT的一边中线等于该边的一半?若存在,求出点T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如图,抛物线经过A(﹣1,0),B(5,0),C(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点P,使PA+PC的值最小,求点P的坐标;(3)点M为x轴上一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以A,C,M,N四点构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M经过A(﹣1,0),B(4,0),C(2,﹣6)三点.(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G是线段AC上的动点(点G与线段AC的端点不重合),若△ABG与△ABC相似,求点G的坐标;(3)设图象M的对称轴为l,点D(m,n)(﹣1<m<2)是图象M上一动点,当△ACD的面积为时,点D关于l的对称点为E,能否在图象M和l上分别找到点P、Q,使得以点D、E、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2.如图,⊙E的圆心E(3,0),半径为5,⊙E与y轴相交于A、B两点(点A 在点B的上方),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直线l的解析式为y=x+4,与x轴相交于点D,以点C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判断直线l与⊙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动点P在抛物线上,当点P到直线l的距离最小时.求出点P的坐标及最小距离.33.如图,抛物线y=﹣x2+6x交x轴正半轴于点A,顶点为M,对称轴MB交x 轴于点B.过点C(2,0)作射线CD交MB于点D(D在x轴上方),OE∥CD交MB于点E,EF∥x轴交CD于点F,作直线MF.(1)求点A,M的坐标.(2)当BD为何值时,点F恰好落在该抛物线上?(3)当BD=1时①求直线MF的解析式,并判断点A是否落在该直线上.②延长OE交FM于点G,取CF中点P,连结PG,△FPG,四边形DEGP,四边形OCDE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S3,则S1:S2:S3=.34.如图1,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若tan∠ABC=3,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为﹣8、2.(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直线l绕点A以AB为起始位置顺时针旋转到AC位置停止,l与线段BC交于点D,P是AD的中点.①求点P的运动路程;②如图2,过点D作DE垂直x轴于点E,作DF⊥AC所在直线于点F,连结PE、PF,在l运动过程中,∠EPF的大小是否改变?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连结EF,求△PEF周长的最小值.3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1)2+4与x轴交于点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点B的坐标为(3,0),点P在这条抛物线上,且不与B、C两点重合.过点P作y轴的垂线与射线BC交于点Q,以PQ为边作Rt△PQF,使∠PQF=90°,点F在点Q的下方,且QF=1.设线段PQ的长度为d,点P的横坐标为m.(1)求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求d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Rt△PQF的边PF被y轴平分时,求d的值.(4)以OB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BD,当0<m<3时,直接写出点F落在△OBD的边上时m的值.36.某企业接到一批粽子生产任务,按要求在15天内完成,约定这批粽子的出厂价为每只6元,为按时完成任务,该企业招收了新工人,设新工人李明第x天生产的粽子数量为y只,y与x满足下列关系式:y=.(1)李明第几天生产的粽子数量为420只?(2)如图,设第x天每只粽子的成本是p元,p与x之间的关系可用图中的函数图象来刻画.若李明第x天创造的利润为w元,求w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第几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利润=出厂价﹣成本)(3)设(2)小题中第m天利润达到最大值,若要使第(m+1)天的利润比第m 天的利润至少多48元,则第(m+1)天每只粽子至少应提价几元?37.如图,已知抛物线y=﹣(x2﹣7x+6)的顶点坐标为M,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B在点A的右侧),与y轴相交于点C.(1)用配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顶点式:y=a(x﹣h)2+k(a≠0),并指出顶点M的坐标;(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点R,使得CR+AR的值最小,并求出其最小值和点R的坐标;(3)以AB为直径作⊙N交抛物线于点P(点P在对称轴的左侧),求证:直线MP是⊙N的切线.38.若关于x的二次函数y=ax2+bx+c(a>0,c>0,a,b,c是常数)与x轴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x1,0),B(x2,0)(0<x1<x2),与y轴交于点P,其图象顶点为点M,点O为坐标原点.(1)当x1=c=2,a=时,求x2与b的值;(2)当x1=2c时,试问△ABM能否为等边三角形?判断并证明你的结论;(3)当x1=mc(m>0)时,记△MAB,△PAB的面积分别为S1,S2,若△BPO∽△PAO,且S1=S2,求m的值.39.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顶点M 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M′.(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直线AM′与此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C,求△CAB的面积;(3)是否存在过A,B两点的抛物线,其顶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Q,使得四边形APBQ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0.已知点A(﹣2,n)在抛物线y=x2+bx+c上.(1)若b=1,c=3,求n的值;(2)若此抛物线经过点B(4,n),且二次函数y=x2+bx+c的最小值是﹣4,请画出点P(x﹣1,x2+bx+c)的纵坐标随横坐标变化的图象,并说明理由.二次函数压轴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40小题)1.如图,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0,3),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B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3)有一个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在AB上向点B运动,另一个点N从点D与点M同时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当点M到达点B时,点M、N同时停止运动,问点M、N运动到何处时,△MNB面积最大,试求出最大面积.【专题】16 :压轴题.【分析】(1)代入A(1,0)和C(0,3),解方程组即可;(2)求出点B的坐标,再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C,当△PBC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CP=CB;②BP=BC;③PB=PC;(3)设AM=t则DN=2t,由AB=2,得BM=2﹣t,S△MNB=×(2﹣t)×2t=﹣t2+2t,运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解决问题;此时点M在D点,点N在对称轴上x轴上方2个单位处或点N在对称轴上x轴下方2个单位处.【解答】解:(1)把A(1,0)和C(0,3)代入y=x2+bx+c,解得:b=﹣4,c=3,∴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4x+3;(2)令y=0,则x2﹣4x+3=0,解得:x=1或x=3,∴B(3,0),∴BC=3,点P在y轴上,当△PBC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如图1,①当CP=CB时,PC=3,∴OP=OC+PC=3+3或OP=PC﹣OC=3﹣3∴P1(0,3+3),P2(0,3﹣3);②当BP=BC时,OP=OB=3,∴P3(0,﹣3);③当PB=PC时,∵OC=OB=3∴此时P与O重合,∴P4(0,0);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0,3+3)或(0,3﹣3)或(0,﹣3)或(0,0);(3)如图2,设A运动时间为t,由AB=2,得BM=2﹣t,则DN=2t,∴S△MNB=×(2﹣t)×2t=﹣t2+2t=﹣(t﹣1)2+1,即当M(2,0)、N(2,2)或(2,﹣2)时△MNB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1.【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等知识,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抛物线y=ax2﹣x﹣2(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已知B点坐标为(4,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试探究△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位置,并求出圆心坐标;(3)若点M是线段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点,求△MBC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M点的坐标.【专题】16 :压轴题;35 :转化思想.【分析】方法一:(1)该函数解析式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只需将B点坐标代入解析式中即可.(2)首先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确定A点坐标,然后通过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来推导出直径AB和圆心的位置,由此确定圆心坐标.(3)△MBC的面积可由S=BC×h表示,若要它的面积最大,需要使h取△MBC最大值,即点M到直线BC的距离最大,若设一条平行于BC的直线,那么当该直线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时,该交点就是点M.方法二:(1)略.(2)通过求出A,B,C三点坐标,利用勾股定理或利用斜率垂直公式可求出AC ⊥BC,从而求出圆心坐标.(3)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过M点作x轴垂线,水平底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得出△MBC的面积函数,从而求出M点.【解答】方法一:解:(1)将B(4,0)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得:0=16a﹣×4﹣2,即:a=;∴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2)由(1)的函数解析式可求得:A(﹣1,0)、C(0,﹣2);∴OA=1,OC=2,OB=4,即:OC2=OA•OB,又:OC⊥AB,∴△OAC∽△OCB,得:∠OCA=∠OBC;∴∠ACB=∠OCA+∠OCB=∠OBC+∠OCB=90°,∴△ABC为直角三角形,AB为△ABC外接圆的直径;所以该外接圆的圆心为AB的中点,且坐标为:(,0).(3)已求得:B(4,0)、C(0,﹣2),可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2;设直线l∥BC,则该直线的解析式可表示为:y=x+b,当直线l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时,可列方程:x+b=x2﹣x﹣2,即:x2﹣2x﹣2﹣b=0,且△=0;∴4﹣4×(﹣2﹣b)=0,即b=﹣4;∴直线l:y=x﹣4.所以点M即直线l和抛物线的唯一交点,有:,解得:即M(2,﹣3).过M点作MN⊥x轴于N,S△BMC=S梯形OCMN+S△MNB﹣S△OCB=×2×(2+3)+×2×3﹣×2×4=4.方法二:(1)略.(2)∵y=(x﹣4)(x+1),∴A(﹣1,0),B(4,0).C(0,﹣2),∴K AC==﹣2,K BC==,∴K AC×K BC=﹣1,∴AC⊥BC,∴△ABC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ABC的外接圆的圆心是AB的中点,△ABC的外接圆的圆心坐标为(,0).(3)过点M作x轴的垂线交BC′于H,∵B(4,0),C(0,﹣2),∴l BC:y=x﹣2,设H(t,t﹣2),M(t,t2﹣t﹣2),∴S=×(H Y﹣M Y)(B X﹣C X)=×(t﹣2﹣t2+t+2)(4﹣0)=﹣t2+4t,△MBC∴当t=2时,S有最大值4,∴M(2,﹣3).【点评】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该题的难度不算太大,但用到的琐碎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相关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理出思路的关键.3.已知抛物线y=a(x﹣1)2+3(a≠0)与y轴交于点A(0,2),顶点为B,且对称轴l1与x轴交于点M(1)求a的值,并写出点B的坐标;(2)有一个动点P从原点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求t为何值时PA+PB最短;(3)将此抛物线向右平移所得新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交于点C,且新抛物线的对称轴l2与x轴交于点N,过点C作DE∥x轴,分别交l1,l2于点D、E,若四边形MDEN是正方形,求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专题】16 :压轴题.【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1中,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连接BA′交x轴于P,点P即为所求.(3)如图2中,设抛物线向右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x﹣m)2+3.想办法用m表示点C的坐标,分两种情形,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把A(0,2)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可得,2=a+3,∴a=﹣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3,∴抛物线的顶点B坐标为(1,3).(2)如图1中,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连接BA′交x轴于P,点P即为所求.∵A′(0,﹣2),B(1,3),∴直线A′B的解析式为y=5x﹣2,∴P(,0),∴t==时,PA+PB最短(3)如图2中,设抛物线向右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x﹣m)2+3.由,解得x=,∴点C的横坐标,∵MN=m﹣1,四边形MDEN是正方形,∴C(,m﹣1),把点C的坐标代入y=﹣(x﹣1)2+3,得到m﹣1=﹣+3,解得m=3或﹣5(舍弃),∴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3)2+3.当点C在x轴下方时,C(,1﹣m),把点C的坐标代入y=﹣(x﹣1)2+3,得到1﹣m=﹣+3,解得m=7或﹣1(舍弃),∴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7)2+3.【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最短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问题,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已知二次函数y=﹣x2+bx的图象过点A(4,0),顶点为B,连接AB、BO.(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C是BO的中点,点Q在线段AB上,设点B关于直线CQ的对称点为B',当△OCB'为等边三角形时,求BQ的长度;(3)若点D在线段BO上,OD=2DB,点E、F在△OAB的边上,且满足△DOF 与△DEF全等,求点E的坐标.【专题】16 :压轴题.【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先求出OB和AB的长,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BO=90°,由对称计算∠QCB=60°,利用特殊的三角函数列式可得BQ的长;(3)因为D在OB上,所以F分两种情况:i)当F在边OA上时,ii)当点F在AB上时,当F在边OA上时,分三种情况:①如图2,过D作DF⊥x轴,垂足为F,则E、F在OA上,②如图3,作辅助线,构建△OFD≌△EDF≌△FGE,③如图4,将△DOF沿边DF翻折,使得O恰好落在AB边上,记为点E,当点F在OB上时,过D作DF∥x轴,交AB于F,连接OF与DA,依次求出点E的坐标即可.【解答】解:(1)将点A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得:﹣×42+4b=0,解得b=2,∴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2x.(2)∵y=﹣x2+2x=﹣(x﹣2)2+2,∴B(2,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如图1所示: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OB==2,BA==2.∵C是OB的中点,∴OC=BC=.∵△OB′C为等边三角形,∴∠OCB′=60°.又∵点B与点B′关于CQ对称,∴∠B′CQ=∠BCQ=60°.∵OA=4,OB=2,AB=2,∴OB2+AB2=OA2,∴∠OBA=90°.在Rt△CBQ中,∠CBQ=90°,∠BCQ=60°,BC=,∴tan60°=,∴BQ=CB=×=.(3)分两种情况:i)当F在边OA上时,①如图2,过D作DF⊥x轴,垂足为F,∵△DOF≌△DEF,且E在线段OA上,∴OF=FE,由(2)得:OB=2,∵点D在线段BO上,OD=2DB,∴OD=OB=,∵∠BOA=45°,∴cos45°=,∴OF=OD•cos45°==,则OE=2OF=,∴点E的坐标为(,0);②如图3,过D作DF⊥x轴于F,过D作DE∥x轴,交AB于E,连接EF,过E 作EG⊥x轴于G,∴△BDE∽△BOA,∴=,∵OA=4,∴DE=,∵DE∥OA,∴∠OFD=∠FDE=90°,∵DE=OF=,DF=DF,∴△OFD≌△EDF,同理可得:△EDF≌△FGE,∴△OFD≌△EDF≌△FGE,∴OG=OF+FG=OF+DE=+=,EG=DF=OD•sin45°=,∴E的坐标为(,);③如图4,将△DOF沿边DF翻折,使得O恰好落在AB边上,记为点E,过B作BM⊥x轴于M,过E作EN⊥BM于N,由翻折的性质得:△DOF≌△DEF,∴OD=DE=,∵BD=OD=,∴在Rt△DBE中,由勾股定理得:BE==,则BN=NE=BE•cos45°=×=,OM+NE=2+,BM﹣BN=2﹣,∴点E的坐标为:(2+,2﹣);ii)当点F在AB上时,过D作DF∥x轴,交AB于F,连接OF与DA,∵DF∥x轴,∴△BDF∽△BOA,∴,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得:OB=BA,∴BD=BF,则∠BDF=∠BFD,∠ODF=∠AFD,∴OD=OB﹣BD=BA﹣BF=AF,则△DOF≌△DAF,∴E和A重合,则点E的坐标为(4,0);综上所述,点E的坐标为:(,0)或(,)或(2+,2﹣)或(4,0).。

二次函数压轴题集锦带答案(2024年中考真题)

二次函数压轴题集锦带答案(2024年中考真题)

二次函数压轴题集锦带答案(2024年中考真题)1.(24年安徽中考)已知物线2y x bx =-+(b 为常数)的顶点横坐标比抛物线22y x x =-+的顶点横坐标大1. (1)求b 的值;(2)点11(,)A x y 在抛物线22y x x =-+上,点11(,)B x t y h ++在抛物线2y x bx =-+上. (i)若3h t =,且10,0x t >,求h 的值; (ii)若 11x t =-,求h 的最大值.2.(24年包头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2yx bxc 与x 轴相交于()1,0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顶点为()2,M d ,连接AM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1,若C 是y 轴正半轴上一点,连接,AC CM .当点C 的坐标为10,2⎛⎫ ⎪⎝⎭时,求证:ACM BAM ∠=∠;(3)如图2,连接BM ,将ABM 沿x 轴折叠,折叠后点M 落在第四象限的点M '处,过点B 的直线与线段AM '相交于点D ,与y 轴负半轴相交于点E .当87BD DE =时,3ABD S △与2M BD S '△是否相等?请说明理由.3.(24年成都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30L y ax ax a a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其顶点为C ,D 是抛物线第四象限上一点. (1)求线段AB 的长(2)当1a =时,若ACD ∆的面积与ABD ∆的面积相等,求tan ABD ∠的值:(3)延长CD =交x =轴于点E =,当AD DE =时,将ADB ∆沿DE 方向平移得到A EB ''∆.将抛物线L 平移得到抛物线L ',使得点A ',B '都落在抛物线L '上.试判断抛物线L '与L 是否交于某个定点.若是,求出该定点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4.(24年重庆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40y ax bx a =++≠经过点()1,6-,与y 轴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侧),连接tan 4AC BC CBA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P 是射线CA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 作PE x ⊥轴,垂足为E ,交AC 于点D .点M 是线段DE 上一动点,MN y ⊥轴,垂足为N ,点F 为线段BC 的中点,连接AM NF ,.当线段PD 长度取得最大值时,求AM MN NF ++的最小值(3)将该抛物线沿射线CA 方向平移,使得新抛物线经过(2)中线段PD 长度取得最大值时的点D ,且与直线AC 相交于另一点K .点Q 为新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QDK ACB ∠∠=时,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Q 的坐标.5.(24年浙江中考)已知二次函数2y x bx c =++(b ,c 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2,5)A -,对称轴为直线12x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1)若点(1,7)B 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0)m m >个单位长度后,恰好落在2y x bx c =++的图象上,求m 的值(3)当2≤a ≤n 时,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94,求n 的取值范围.6.(24年呼伦贝尔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像经过原点和点()4,0A .经过点A 的直线与该二次函数图象交于点()1,3B ,与y 轴交于点C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点C 的坐标;(2)点P 是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 在直线AB 上方时,过点P 作PE x ⊥轴于点E ,与直线AB 交于点D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 ①m 为何值时线段PD 的长度最大,并求出最大值;①是否存在点P ,使得BPD △与AO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P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24年广州中考)已知抛物线232:621(0)G y ax ax a a a =--++>过点()1,2A x 和点()2,2B x ,直线2:l y m x n =+过点(3,1)C ,交线段AB 于点D ,记CDA 的周长为1C ,CDB △的周长为2C ,且122C C =+.(1)求抛物线G 的对称轴 (2)求m 的值(3)直线l 绕点C 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 秒后(045)t ≤<得到直线l ',当l AB '∥时,直线l '交抛物线G 于E ,F 两点. ①求t 的值①设AEF △的面积为S ,若对于任意的0a >,均有S k ≥成立,求k 的最大值及此时抛物线G 的解析式.8.(24年绥化中考)综合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与直线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3,4A ,()0,1B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过点B 作BC x ∥轴交抛物线于点C ,连接AC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1tan tan 6BCP ACB ∠=∠.若存在,请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提示:依题意补全图形,并解答)(3)将该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2111110y a x b x c a =++≠,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相交于点D ,点E 为原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F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一点,当以点B ,D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时,请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9.(24年上海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平移抛物线213y x =后得到的新抛物线经过50,3A ⎛⎫- ⎪⎝⎭和(5,0)B .(1)求平移后新抛物线的表达式(2)直线x m =(0m >)与新抛物线交于点P,与原抛物线交于点Q . ①如果PQ 小于3,求m 的取值范围①记点P 在原抛物线上的对应点为P ',如果四边形P BPQ '有一组对边平行,求点P 的坐标.10.(24年乐山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我们称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为“完美点”.抛物线222y ax ax a =-+(a 为常数且0a >)与y 轴交于点A .(1)若1a =,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若线段OA (含端点)上的“完美点”个数大于3个且小于6个,求a 的取值范围;(3)若抛物线与直线y x =交于M ,N 两点,线段MN 与抛物线围成的区域(含边界)内恰有4个“完美点”,求a 的取值范围.11.(24年甘肃武威中考)如图1,抛物线()2y a x h k =-+交x 轴于O,()4,0A 两点,顶点为(2,B .点C 为OB 的中点.(1)求抛物线2()y a x h k =-+的表达式;(2)过点C 作CH OA ⊥,垂足为H,交抛物线于点E .求线段CE 的长.(3)点D 为线段OA 上一动点(O 点除外),在OC 右侧作平行四边形OCFD .①如图2,当点F 落在抛物线上时,求点F 的坐标;①如图3,连接BD ,BF ,求BD BF +的最小值.12.(24年枣庄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2,3P -在二次函数()230y ax bx a =+->的图像上,记该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为直线x m =.(1)求m 的值(2)若点(),4Q m -在23y ax bx =+-的图像上,将该二次函数的图像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当04x ≤≤时,求新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3)设23y ax bx =+-的图像与x 轴交点为()1,0x ,()()212,0x x x <.若2146x x <-<,求a 的取值范围.13.(24年四川广安中考)如图,抛物线223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A 坐标为(1,0)-,点B 坐标为(3,0).(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P 是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BC 于点D ,过点P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E ,请探究2PD PE +是否有最大值?若有最大值,求出最大值及此时P 点的坐标;若没有最大值,请说明理由.(3)点M 为该抛物线上的点,当45∠=︒MCB 时,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M 的坐标.14.(24年四川南充中考)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点()1,0A -,()3,0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C ,点P 为线段OC 上一点(不与端点重合),直线PA ,PB 分别交抛物线于点E ,D ,设PAD 面积为1S ,PBE △面积为2S ,求12S S 的值; (3)如图2,点K 是抛物线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过点K 的直线(不与对称轴重合)与抛物线交于点M ,N ,过抛物线顶点G 作直线l x ∥轴,点Q 是直线l 上一动点.求QM QN +的最小值.15.(24年四川泸州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23y ax bx =++经过点()3,0A ,与y 轴交于点B,且关于直线1x =对称.(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1x t -≤≤时,y 的取值范围是021y t ≤≤-,求t 的值;(3)点C 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的一个动点,过点C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AB 于点D,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以B,C,D,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求出该菱形的边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6.(24年河北中考)如图,抛物线21:2C y ax x =-过点(4,0),顶点为Q .抛物线22211:()222C y x t t =--+-(其中t 为常数,且2t >),顶点为P .(1)直接写出a 的值和点Q 的坐标.(2)嘉嘉说:无论t 为何值,将1C 的顶点Q 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一定落在2C 上. 淇淇说:无论t 为何值,2C 总经过一个定点.请选择其中一人的说法进行说理.(3)当4t =时①求直线PQ 的解析式.①作直线l PQ ∥,当l 与2C 的交点到x 轴的距离恰为6时,求l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4)设1C 与2C 的交点A,B 的横坐标分别为,A B x x ,且A B x x <.点M 在1C 上,横坐标为()2B m m x ≤≤.点N 在2C 上,横坐标为()A n x n t ≤≤.若点M 是到直线PQ 的距离最大的点,最大距离为d ,点N 到直线PQ 的距离恰好也为d ,直接用含t 和m 的式子表示n.17.(24年武汉中考)抛物线215222y x x =+-交x 轴于A ,B 两点(A 在B 的右边),交y 轴于点C .(1)直接写出点A ,B ,C 的坐标(2)如图(1),连接AC ,BC ,过第三象限的抛物线上的点P 作直线PQ AC ∥,交y 轴于点Q .若BC 平分线段PQ ,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点D 与原点O 关于点C 对称,过原点的直线EF 交抛物线于E ,F 两点(点E 在x 轴下方),线段DE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G ,连接FG .若90EGF ∠=︒,求直线DE 的解析式.18.(24年四川德阳中考)如图,抛物线2y x x c =-+与x 轴交于点()1,0A -和点B ,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02x <≤时,求2y x x c =-+的函数值的取值范围;(3)将拋物线的顶点向下平移3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M ,点P 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一动点,求PA PM +的最小值.19.(24年湖北中考)如图,二次函数23y x bx =-++交x 轴于(1,0)A -和B ,交y 轴于C .(1)求b 的值.(2)M 为函数图像上一点,满足MAB ACO ∠=∠,求M 点的横坐标.(3)将二次函数沿水平方向平移,新的图像记为L ,L 与y 轴交于点D ,记DC d =,记L 顶点横坐标为n .①求d 与n 的函数解析式.②记L 与x 轴围成的图像为,U U 与ABC ∆重合部分(不计边界)记为W ,若d 随n 增加而增加,且W 内恰有2个横坐标与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

二次函数压轴题题型总结有答案

二次函数压轴题题型总结有答案

二次函数压轴题解题思路一、基本知识1会求解析式以及一些关键点的坐标如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两函数图像的交点等;2.会利用函数性质和图像3.相关知识: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点的坐标、方程;图形中的三角形、四边形、圆及平行线、垂直;一些方法:如相似、三角函数、解方程;一些转换:如轴对称、平移、旋转;二、典型例题:一、求解析式可参考一下部分试题的第一问;二、二次函数的相关应用第一类:面积问题例题. 2012莱芜如图,顶点坐标为2,﹣1的抛物线y=ax2+bx+ca≠0与y轴交于点C0,3,与x轴交于A、B两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抛物线的解析式:y=x﹣22﹣1=x2﹣4x+3.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BC交于点D,连接AC、AD,求△ACD的面积;练习:1. 2014兰州如图,抛物线y=﹣x2+mx+n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D,已知A﹣1,0,C0,2.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CD是以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E时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E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F,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CDBF的面积最大求出四边形CDBF的最大面积及此时E点的坐标.第二类:.构造问题1构造线段2014枣庄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与x 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点P是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D重合.1求∠OBC的度数;2连接CD、BD、DP,延长DP交x轴正半轴于点E,且S△OCE =S四边形OCDB,求此时P点的坐标;3过点P作PF⊥x轴交BC于点F,求线段PF长度的最大值.2构造相似三角形2013莱芜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A﹣3,0、B1,0、C﹣2,1,交y轴于点M.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D为抛物线在第二象限部分上的一点,作DE垂直x轴于点E,交线段AM于点F,求线段DF长度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D的坐标;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作PN垂直x轴于点N,使得以点P、A、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MAO相似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构造平行四边形2014莱芜如图,过A1,0、B3,0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y=4﹣x 于C、D两点.抛物线y=ax2+bx+c经过O、C、D三点.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M为直线OD上的一个动点,过M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使得以A、C、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此时点M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AOC沿CD方向平移点C在线段CD上,且不与点D重合,在平移的过程中△AOC 与△OBD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S,试求S的最大值.x2+bx+c与y轴交于点C0,-4,与x轴4构造等腰三角形2013泰安如图,抛物线y=12交于点A,B,且B点的坐标为2,0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是AB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PE∥AC,交BC于E,连接CP,求△PCE面积的最大值.3若点D为OA的中点,点M是线段AC上一点,且△OMD为等腰三角形,求M点的坐标.5构造直角三角形2014四川内江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A﹣、C0,4,点B在抛物线上,CB∥x轴,且AB平分∠CAO.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线段AB上有一动点P,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Q,求线段PQ的最大值;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ABM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6构造角相等2014娄底如图,抛物线y=x2+mx+m﹣1与x轴交于点Ax1,0,Bx2,0,x1<x2,与y轴交于点C0,c,且满足x12+x22+x1x2=7.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能不能找到一点P,使∠POC=∠PCO若能,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7构造菱形2013枣庄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A点在原点的左侧,B点的坐标为3,0,与y轴交于C0,-3点,点P是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连接PO、PC,并把△POC沿CO翻折,得到四边形POP′C,那么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OP′C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的最大面积.8构造对称点11莱芜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4,OB=2,抛物线y =ax2+bx+c经过点A、O、B三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M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试求AM+OM的最小值;3在此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点P 与点O 、A 、B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求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构造平行线:2014山东烟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顶点A ,C 分别在y 轴,x 轴上,∠ACB =90°,OA =,抛物线y =ax 2﹣ax ﹣a 经过点B 2,,与y 轴交于点D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B 关于直线AC 的对称点是否在抛物线上请说明理由; 3延长BA 交抛物线于点E ,连接ED ,试说明ED ∥AC 的理由.10构造垂直:2014宜宾市如图,已知抛物线y = x 2+bx +c 的顶点坐标为M 0,–1,与x 轴交于A 、B 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判断△MAB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过原点的任意直线不与y 轴重合交抛物线于C 、D 两点,连结MC 、MD ,试判断MC 、MD 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11构造圆2014年淄博如图,点A 与点B 的坐标分别是1,0,5,0,点P 是该直角坐标系内的一个动点.1使∠APB=30°的点P 有 个;2若点P 在y 轴上,且∠APB=30°,求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yxO MDCBA3当点P在y轴上移动时,∠APB是否有最大值若有,求点P的坐标,并说明此时∠APB 最大的理由;若没有,也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求解析式二、二次函数的相关应用第一类:面积问题2012莱芜解:1y=x﹣22﹣1=x2﹣4x+3.2S△ACD=ADCD=××2=2.32+,1﹣、2﹣,1+、1,2或4,﹣1.2014兰州解1y=﹣x2+x+2;2y=﹣x﹣2+,P 1,4,P2,,P3,﹣;3S四边形CDBF =S△BCD+S△CEF+S△BEF=﹣a﹣22+∴a=2时,S四边形CDBF的面积最大=,∴E2,19.第二类:.构造问题1构造线段2014枣庄1△O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C=45°. 2P2,﹣3.3线段PF 长度=﹣x P 2+3x P =﹣x P ﹣2+,1<x P ≤3,当x P =时,线段PF 长度最大为.2构造相似三角形2013莱芜 1y=.2DF 的最大值为.此时D 的坐标为.3存在点P,使得以点P 、A 、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MAO 相似.设Pm,.在Rt△MAO 中,AO=3MO,要使两个三角形相似,由题意可知,点P 不可能在第一象限.①设点P 在第二象限时,∵点P 不可能在直线MN 上,∴只能PN=3NM,故此时满足条件的点不存在.②当点P 在第三象限时,∵点P 不可能在直线MN 上,∴只能PN=3NM, P 的坐标为﹣8,﹣15. ③当点P 在第四象限时,若AN=3PN 时,此时点P 的坐标为2,﹣.若PN=3NA,此时点P 的坐标为10,﹣39.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8,﹣15、2,﹣、10,﹣39.3构造平行四边形 2014莱芜解:1y=﹣x 2+x .2存在. 或或.3∴S=S △OFQ ﹣S △OEP =OFFQ ﹣OEPG=1+t +t ﹣t t=﹣t ﹣12+当t=1时,S 有最大值为.∴S的最大值为.4构造等腰三角形PBE ABCSS=PBE S 12=x×4-1323x+835构造直角三角形2014四川内江 1y=﹣x 2+x+4.2当t=1时,PQ 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 3①当∠BAM=90°时,MH=11.M ,﹣11. ②当∠ABM=90°时,M ,9.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点M 的坐标为,9和,﹣11.6构造角相等2014娄底解1依题意:x 1+x 2=﹣m,x 1x 2=m ﹣1,∵x 1+x 2+x 1x 2=7,∴x 1+x 22﹣x 1x 2=7,∴﹣m 2﹣m ﹣1=7,即m 2﹣m ﹣6=0,解得m 1=﹣2,m 2=3,∵c=m ﹣1<0,∴m=3不合题意∴m=﹣2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 2﹣2x ﹣3;2能如图,设p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PO,PC,过点P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D .若∠POC=∠PCO 则PD 应是线段OC 的垂直平分线∵C 的坐标为0,﹣3∴D 的坐标为0,﹣∴P 的纵坐标应是﹣令x 2﹣2x ﹣3=,解得,x 1=,x 2=因此所求点P 的坐标是,﹣,,﹣7构造菱形2013枣庄 解:1.2此时P 点的坐标为,. 3 S 四边形ABPC =++==. 易知,当x=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此时P 点坐标为,,四边形ABPC 的最大面积为. 8构造对称点11莱芜1212y x x =-+;2MO+MA 的最小值为42;3①若OB ∥AP P4,-4,则得梯形OAPB;②若OA ∥BP,点P 412--,,则得梯形OAPB;③若AB ∥OP,此时点P 不存在;综上所述,存在两点P4,-4或P 412--,使得以点P 与点O 、A 、B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2=23y x x --2232-AOC S ∆POB S ∆POC S ∆239622x x -++23375()228x --+3232154-7589构造平行线:2014山东烟台解: y=x2﹣x﹣.2连接CD,过点B作BF⊥x轴于点F,则∠BCF+∠CBF=90°∵∠ACB=90°,∴∠ACO+∠BCF=90°,∴∠ACO=∠CBF,∵∠AOC=∠CFB=90°,∴△AOC∽△CFB,∴=,设OC=m,则CF=2﹣m,则有=,解得m=m=1,∴OC=OF=1,当x=0时y=﹣,∴OD=,∴BF=OD,∵∠DOC=∠BFC=90°,∴△OCD∽△FCB,∴DC=CB,∠OCD=∠FCB,∴点B、C、D在同一直线上,∴点B与点D关于直线AC对称,∴点B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在抛物线上.3过点E作EG⊥y轴于点G,设直线AB的表达式为y=kx+b,则,解得k=﹣,∴y=﹣x+,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x+=x2﹣x﹣.解得x=2或x=﹣2,当x=﹣2时y=﹣x+=﹣×﹣2+=,∴点E的坐标为﹣2,,∵tan∠EDG===,∴∠EDG=30°∵tan∠OAC===,∴∠OAC=30°,∴∠OAC=∠EDG,∴ED∥AC.10构造垂直:2014宜宾市解:1y=x 2﹣1.2OA=OB=OC=1,∴AM=BM,∴△M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即=解得m=﹣,∵==﹣n,==,∴=,∵∠CGM=∠MHD=90°,∴△CGM∽△MHD,∴∠CMG=∠MDH,∵∠MDH+∠DMH=90°∴∠CMG+∠DMH=90°,∴∠CMD=90°,即MC⊥MF. 11构造圆2014年淄博解:1∵抛物线y=﹣x 2+mx+n 经过A ﹣1,0,C0,2.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x+2;2∵y=﹣x 2+x+2,∴y=﹣x ﹣2+,∴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OD=.∵C0,2,∴OC=2.在Rt △OCD 中,由勾股定理,得CD=.∵△CDP 是以C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CP 1=CP 2=CP 3=CD .作CH ⊥x 轴于H,∴HP 1=HD=2,∴DP 1=4.∴P 1,4,P 2,,P 3,﹣;3当y=0时,0=﹣x 2+x+2∴x 1=﹣1,x 2=4,∴B4,0.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kx+b,由图象,得,解得:,∴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x+2.如图2,过点C 作CM ⊥EF 于M,设Ea,﹣a+2,Fa,﹣a 2+a+2,∴EF=﹣a 2+a+2﹣﹣a+2=﹣a 2+2a0≤x≤4.∵S 四边形CDBF =S △BCD +S △CEF +S △BEF =BDOC+EFCM+EFBN,=+a ﹣a 2+2a+4﹣a ﹣a 2+2a,=﹣a 2+4a+0≤x≤4.=﹣a ﹣22+∴a=2时,S 四边形CDBF 的面积最大=,∴E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函数压轴题解题思路一、基本知识1会求解析式以及一些关键点的坐标(如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两函数图像的交点等)。

2.会利用函数性质和图像3.相关知识: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点的坐标、方程。

图形中的三角形、四边形、圆及平行线、垂直。

一些方法:如相似、三角函数、解方程。

一些转换:如轴对称、平移、旋转。

二、典型例题:(一)、求解析式可参考一下部分试题的第一问。

(二)、二次函数的相关应用第一类:面积问题例题. (2012•莱芜)如图,顶点坐标为(2,﹣1)的抛物线y=ax2+bx+c(a≠0)与y轴交于点C(0,3),与x轴交于A、B两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抛物线的解析式:y=(x﹣2)2﹣1=x2﹣4x+3.)(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BC交于点D,连接AC、AD,求△ACD的面积;练习:1. (2014•兰州)如图,抛物线y=﹣x2+mx+n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D,已知A(﹣1,0),C(0,2).(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CD是以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E时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E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F,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CDBF的面积最大?求出四边形CDBF的最大面积及此时E点的坐标.第二类:.构造问题(1)构造线段(2014•枣庄)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点P是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D重合).(1)求∠OBC的度数;(2)连接CD、BD、DP,延长DP交x轴正半轴于点E,且S△OCE=S四边形OCDB,求此时P点的坐标;(3)过点P作PF⊥x轴交BC于点F,求线段PF长度的最大值.(2)构造相似三角形(2013•莱芜)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A(﹣3,0)、B(1,0)、C(﹣2,1),交y轴于点M.(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D为抛物线在第二象限部分上的一点,作DE垂直x轴于点E,交线段AM于点F,求线段DF长度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D的坐标;(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作PN垂直x轴于点N,使得以点P、A、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MAO相似?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构造平行四边形(2014•莱芜)如图,过A(1,0)、B(3,0)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y=4﹣x于C、D 两点.抛物线y=ax2+bx+c经过O、C、D三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M为直线OD上的一个动点,过M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使得以A、C、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此时点M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AOC沿CD方向平移(点C在线段CD上,且不与点D重合),在平移的过程中△AOC与△OBD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S,试求S的最大值.造等腰三角形(2013•泰安)如图,抛物线y=12x2+bx+c与y轴交于点C(0,-4),(4)构与x轴交于点A,B,且B点的坐标为(2,0)(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是AB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PE∥AC,交BC于E,连接CP,求△PCE面积的最大值.(3)若点D为OA的中点,点M是线段AC上一点,且△OMD为等腰三角形,求M点的坐标.(5)构造直角三角形(2014•四川内江)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A(﹣3.0)、C(0,4),点B在抛物线上,CB∥x轴,且AB平分∠CAO.(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线段AB上有一动点P,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Q,求线段PQ的最大值;(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ABM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6)构造角相等(2014•娄底)如图,抛物线y=x2+mx+(m﹣1)与x轴交于点A(x1,0),B(x2,0),x1<x2,与y轴交于点C(0,c),且满足x12+x22+x1x2=7.(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能不能找到一点P,使∠POC=∠PCO?若能,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7)构造菱形(2013•枣庄)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A点在原点的左侧,B点的坐标为(3,0),与y轴交于C(0,-3)点,点P是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连接PO、PC,并把△POC沿CO翻折,得到四边形POP′C,那么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OP′C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的最大面积.(8)构造对称点(11莱芜)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4),OB=2,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O、B三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M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试求AM+OM的最小值;(3)在此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P与点O、A、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OByx(9)构造平行线:(2014•山东烟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顶点A,C分别在y轴,x轴上,△ACB=90°,OA=,抛物线y=ax2﹣ax﹣a经过点B(2,),与y轴交于点D.(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B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是否在抛物线上?请说明理由;(3)延长BA交抛物线于点E,连接ED,试说明ED△AC的理由.(10)构造垂直:(2014宜宾市)如图,已知抛物线y= x2+bx+c的顶点坐标为M(0,–1),与x轴交于A、B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判断△MAB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过原点的任意直线(不与y轴重合)交抛物线于C、D两点,连结MC、MD,试判断MC、MD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11)构造圆(2014年淄博)如图,点A与点B的坐标分别是(1,0),(5,0),点P是该直角坐标系内的一个动点.(1)使△APB=30°的点P有个;(2)若点P在y轴上,且△APB=30°,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3)当点P在y轴上移动时,△APB是否有最大值?若有,求点P的坐标,并说明此时△APB最大的理由;若没有,也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求解析式(二)、二次函数的相关应用第一类:面积问题(2012•莱芜)解:(1)y=(x﹣2)2﹣1=x2﹣4x+3.yxOMDCBA第24题图(2)S△ACD=AD•CD=××2=2.(3)(2+,1﹣)、(2﹣,1+)、(1,2)或(4,﹣1).(2014兰州)解(1)y=﹣x2+x+2;(2)y=﹣(x﹣)2+,P1(,4),P2(,),P3(,﹣);(3)S四边形CDBF=S△BCD+S△CEF+S△BEF=﹣(a﹣2)2+∴a=2时,S四边形CDBF的面积最大=,∴E(2,1)9.第二类:.构造问题(1)构造线段(2014枣庄)(1)△O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C=45°.(2)P(2,﹣3).(3)线段PF长度=﹣x P2+3x P=﹣(x P﹣)2+,(1<x P≤3),当x P=时,线段PF长度最大为.(2)构造相似三角形(2013•莱芜)(1)y=.(2)DF的最大值为.此时D的坐标为().(3)存在点P,使得以点P、A、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MAO相似.设P(m,).在Rt△MAO中,AO=3MO,要使两个三角形相似,由题意可知,点P不可能在第一象限.①设点P在第二象限时,∵点P不可能在直线MN上,∴只能PN=3NM,故此时满足条件的点不存在.②当点P在第三象限时,∵点P不可能在直线MN上,∴只能PN=3NM,P的坐标为(﹣8,﹣15).③当点P在第四象限时,若AN=3PN时,此时点P的坐标为(2,﹣).若PN=3NA,此时点P的坐标为(10,﹣39).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8,﹣15)、(2,﹣)、(10,﹣39).(3)构造平行四边形(2014•莱芜)解:(1)y=﹣x2+x.(2)存在.或或.(3)△S=S△OFQ﹣S△OEP=OF•FQ﹣OE•PG=(1+t)(+t)﹣•t•t=﹣(t﹣1)2+当t=1时,S有最大值为.△S的最大值为.(4)构造等腰三角形PBE ABCS S=PBE S 12==-13x 2-232(5)构造直角三角形(2014•四川内江) (1)y=﹣x 2+x+4.(2)当t=1时,PQ 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 (3)①当∠BAM=90°时,MH=11.M (,﹣11). ②当∠ABM=90°时,M (,9).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点M 的坐标为(,9)和(,﹣11).(6)构造角相等(2014•娄底)解(1)依题意:x 1+x 2=﹣m ,x 1x 2=m ﹣1,∵x 1+x 2+x 1x 2=7,∴(x 1+x 2)2﹣x 1x 2=7,∴(﹣m )2﹣(m ﹣1)=7,即m 2﹣m ﹣6=0,解得m 1=﹣2,m 2=3,∵c=m ﹣1<0,∴m=3不合题意∴m=﹣2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 2﹣2x ﹣3; (2)能如图,设p是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PO ,PC ,过点P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D .若∠POC=∠PCO 则PD 应是线段OC 的垂直平分线∵C 的坐标为(0,﹣3)∴D 的坐标为(0,﹣)∴P 的纵坐标应是﹣令x 2﹣2x ﹣3=,解得,x 1=,x 2=因此所求点P 的坐标是(,﹣),(,﹣)(7)构造菱形(2013•枣庄) 解:(1).(2)此时P 点的坐标为(,). (3) S 四边形ABPC =++==.易知,当x=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此时P 点坐标为(,),四边形ABPC 的最大面积为.(8)构造对称点(11莱芜)(1)212y x x =-+。

(2)MO+MA 的最小值为42。

(3)①若OB ∥AP P(4,-4),则得梯形OAPB 。

②若OA ∥BP ,点P(412--,),则得梯形OAPB 。

③若AB ∥OP ,此时点P 不存在。

综上所述,存在两点P(4,-4)或P(412--,)使得以点P 与点O 、A 、B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

2=23y x x --2232-AOC S ∆POB S ∆POC S ∆239622x x -++23375()228x --+3232154-758(9)构造平行线:(2014•山东烟台)解:y=x2﹣x﹣.(2)连接CD,过点B作BF△x轴于点F,则△BCF+△CBF=90°△△ACB=90°,△△ACO+△BCF=90°,△△ACO=△CBF,△△AOC=△CFB=90°,△△AOC△△CFB,△=,设OC=m,则CF=2﹣m,则有=,解得m=m=1,△OC=OF=1,当x=0时y=﹣,△OD=,△BF=OD,△△DOC=△BFC=90°,△△OCD△△FCB,△DC=CB,△OCD=△FCB,△点B、C、D在同一直线上,△点B与点D关于直线AC对称,△点B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在抛物线上.(3)过点E作EG△y轴于点G,设直线AB的表达式为y=kx+b,则,解得k=﹣,△y=﹣x+,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x+=x2﹣x﹣.解得x=2或x=﹣2,当x=﹣2时y=﹣x+=﹣×(﹣2)+=,△点E的坐标为(﹣2,),△tan△EDG===,△△EDG=30°△tan△OAC===,△△OAC=30°,△△OAC=△EDG,△ED△AC.(10)构造垂直:(2014宜宾市)解:(1)y=x2﹣1.(2)OA=OB=OC=1,△AM=BM,△△M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即=解得m=﹣,△==﹣n,==,△=,△△CGM=△MHD=90°,△△CGM△△MHD,△△CMG=△MDH,△△MDH+△DMH=90°△△CMG+△DMH=90°,△△CMD=90°,即MC△MF.(11)构造圆(2014年淄博)解:(1)∵抛物线y=﹣x2+mx+n经过A(﹣1,0),C(0,2).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2)∵y=﹣x2+x+2,∴y=﹣(x﹣)2+,∴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OD=.∵C(0,2),∴OC=2.在Rt△OCD中,由勾股定理,得CD=.∵△CDP是以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CP1=CP2=CP3=CD.作CH⊥x轴于H,∴HP1=HD=2,∴DP1=4.∴P1(,4),P2(,),P3(,﹣);(3)当y=0时,0=﹣x2+x+2∴x1=﹣1,x2=4,∴B(4,0).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由图象,得,解得:,∴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x+2.如图2,过点C作CM⊥EF于M,设E(a,﹣a+2),F(a,﹣a2+a+2),∴EF=﹣a2+a+2﹣(﹣a+2)=﹣a2+2a(0≤x≤4).∵S四边形CDBF=S△BCD+S△CEF+S△BEF=BD•OC+EF•CM+EF•BN,=+a(﹣a2+2a)+(4﹣a)(﹣a2+2a),=﹣a2+4a+(0≤x≤4).=﹣(a﹣2)2+∴a=2时,S四边形CDBF的面积最大=,∴E(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