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及练习题答案教案
《眼睛与光学仪器》 教学设计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了解常见光学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眼睛成像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矫正方法的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关爱视力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眼睛的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
(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3)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2、教学难点(1)眼睛调节作用的原理。
(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和有趣的微观世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看到这些景象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眼睛与光学仪器。
2、眼睛的结构和成像原理(1)利用多媒体展示眼睛的结构示意图,讲解眼睛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
(2)结合物理学中的凸透镜成像原理,讲解眼睛的成像过程。
让学生理解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情况,进一步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
3、眼睛的调节作用(1)提出问题:我们看近处和远处的物体时,眼睛是如何调节的?(2)讲解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调节焦距,从而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焦距变短;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长。
(3)让学生亲自体验眼睛的调节作用,比如看近处的书本,再看远处的窗户,感受眼睛的变化。
4、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1)展示近视眼和远视眼患者看物体的情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成因。
(2)讲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远视眼则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使像成在视网膜后方。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2. 让学生了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如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眼睛的组成部分: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
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物象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观察微小物体。
望远镜: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观察远处物体。
显微镜:利用物镜和目镜的组合,形成放大实像的原理,观察微小生物体或细胞。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眼睛和光学仪器的原理和应用。
2. 利用模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眼睛和光学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眼睛和光学仪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眼睛和光学仪器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3. 讲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让学生了解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眼睛和光学仪器的理解和感受。
5. 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观察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描述眼睛的结构和功能,解释视觉的形成过程。
2. 学生能够说明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如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眼睛和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和观察效果。
六、教学延伸1. 探讨光学仪器的创新和发展,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在光学仪器领域的应用。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3.7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和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进一步了解凸透镜的应用,如照相机、显微镜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示结合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了解眼睛的结构,经历模拟眼睛成像的实验过程,认识眼睛的成像原理。
通过阅读讨论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
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可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通过对照相机实物的观察和实际操作,了解照相机的主要结构和拍照的大体过程。
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和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了解两者的功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能主动用所学的有关透镜的知识实际制作一些光学器具,如小照相机、望远镜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成像原理,知道怎样矫正和保护视力;了解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主要构造和原理。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矫正视力的方法;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大家知道,眼睛是认识世界的窗户,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要注意眼睛的卫生。
板书:透镜与影像(二)新课教学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教师:眼睛的作用跟凸透镜一样,可把物体的景像投影到视网膜上。
你了解眼睛的结构吗?你知道视觉的形成过程吗?现在,有部分同学带有近视镜,你知道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吗如何矫正呢?1)指导学生观进行交流讨论,了解人眼的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
来自物体的光→角膜→水样液→瞳孔→晶状体→一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类比: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想一想:眼睛看物体符合凸透镜成像的哪一条规律?让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教学设计
c.介绍近视、远视的矫正方法,如戴眼镜、激光手术等。
2.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a.教师演示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成像情况。
b.讲解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c.介绍凸透镜、凹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照相机、投影仪等。
a.眼睛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保护方法。
b.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c.光学仪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通过课后习题的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观察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并撰写一篇观察日记,内容可以包括:
a.光学现象的描述。
b.光学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c.光学现象对生活的启示。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眼睛与光学仪器的知识点。
2.强调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第十五章的课后习题,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
b.光学仪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c.使用光学仪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3.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内容包括:
a.眼睛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b.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c.光学仪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及时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通过观察日记的撰写,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习惯。
3.7眼睛与光学仪器—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案例
小组合作是本章节教学的重要手段。我将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性格特点,合理分组,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分享,共同完成光学实验、探讨问题解决方案等。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反思与评价
案例中充分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学知识。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探究式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小组合作促进交流共享
小组合作是本案例的又一亮点。通过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光学实验和问题探讨。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技巧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机会。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实验、观察、模拟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光学知识,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对光学原理进行深入理解。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增强学生保护眼睛、关爱视力的意识,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习惯。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4.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通过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我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物理人才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健康成长。
八年级物理电子备课教案3.7眼睛与光学仪器
3.像和物与凸透镜的位置如何?
物距:u>2f像距:f<v<2f
照相机的原理
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
照相机的使用
人与相机距离在u>2f的地方,调焦、调光圈
【例1】某人照完半身像,想再利用同一个照相机照一张全身像,这时他应该离相机远些还是近些?同时调节调焦环,使胶片远离镜头还是靠近镜头?
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
(1)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可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2)开普勒望远镜:目镜是凸透镜,物镜也是凸透镜,目镜的焦距短,但物镜的焦距长。可看到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
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问:望远镜看到的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很大,能够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容易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所以25cm叫做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
保护我们的眼睛已经刻不缓!!!
1、不要边走边读;
2、不要躺在床上阅读;
3、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读;
4、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信息阅览
眼睛的度数=(1/f)X100
(焦距的单位一定要用“米”)
远视眼镜的度数用正数来表示,近视眼镜的度数用负数来表示。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有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难点: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教学准备
投影仪
课时
教
学
过
最新初中物理教案《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精品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 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2.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到达矫正视力的目的.3.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4.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分析怎样矫正近视眼与远视眼.2.尝试应用的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科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解释有关现象, 获得初步的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 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2.有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眼睛和照相机.【教学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课前准备课件、眼睛模型、照相机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完成光路图:二、新课教学:1996年, 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 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大家知道, 眼睛是认识世界的窗户, 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要注意眼睛的卫生.同学们都有一双眼睛, 你们能否想象出, 人是如何通过眼睛去观察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照相, 那么照相机(出示)是怎样给你留下成长的足迹、精彩的瞬间的呢?为了解决你的问题, 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与照相机、眼睛、眼镜相关的知识.〔一〕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为什么有的人会近视?进行新课:1.眼睛:〔1〕眼睛的结构:各局部的作用……晶状体:睫状体:视网膜:〔2〕眼睛如何看到物体:课本图示总结:眼睛实际上是一个可以改变透镜焦距〔厚度〕的高档照相机.2.近视眼与远视眼的产生原因:〔1〕近视眼:原因:晶状体太厚, 折光能力太强、眼球前前方向太长结果: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2〕远视眼:原因:晶状体太薄, 折光能力差、眼球前前方向太短结果: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面探究:如何调整?3.眼镜:〔1〕近视眼镜:让光线发散……凹透镜〔2〕远视眼镜:让光线会聚……凸透镜4.眼镜的度数:度数越大, 折光能力越强.远视眼镜〔凸透镜〕……正数近视眼镜〔凹透镜〕……负数〔二〕影像的保存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胶卷相当于光屏原理:被拍摄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2倍焦距, 才能在胶卷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的使用方法:照相机对准被拍摄的景物后, 旋转相机前面的“调焦环〞移动镜头, 即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 使胶片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按下“快门〞, 镜头翻开, 使光线进入并射向胶片. 快门速度是快门开合的时间, 或称曝光时间. “光圈〞通过改变光孔的大小控制进入照相机的光线数量, 这与眼睛的虹膜通过改变瞳孔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数量相似. 照相胶片上涂有化学物质, 在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 通过化学反响, 所成的像固定在胶片上, 变成底片. 将底片冲洗后, 就能将像印在相纸上.〔三〕眼睛的好帮手在实际生活、工作等方面, 有时需要观察一些微小的物体, 如SARS病毒, 有时需要观察很远很远的物体, 如观察某些天体. 利用透镜的性质, 人们制成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光学仪器.活动1:认识显微镜1)指导学生结合实物及图片, 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及作用.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物体放在物镜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 成倒立放大实像, 这个像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图示:指导学生阅读“电子显微镜〞.活动2:认识望远镜1)指导学生结合实物及图片, 认识望远镜的构造及作用.2)弄清望远镜的工作原理:物体放在物镜2倍焦距以外, 成倒立缩小实像, 这个像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图示:指导学生浏览“哈勃空间望远镜〞.小结1.眼睛的成像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2.照相机原理.板书设计第七节眼睛与光学仪器一、透镜与影像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①的眼睛看物体相当于凸透镜成像.②人的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靠晶状体的调节作用.2.近视眼与远视眼产生的原因3.视力的矫正:近视眼配戴凹透镜, 远视眼配戴凸透镜4.眼睛的度数二、影像的保存三、眼睛的好帮手1.显微镜的构造、作用、工作原理.2.望远镜的构造、作用、工作原理.附八上第五章章末1一、选择题〔每题3分, 共33分〕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它的真实含义是〔〕【分析】相同体积的木头和铁, 铁的密度大, 铁的质量大, 铁的重力大, 所以铁比木头重.【解答】铁比木头重, 是指相同体积的木头和铁, 铁的密度大.应选A.2.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有四个容量相等的瓶子, 分别装满水银、海水、纯水和酒精(ρ水银>ρ海水>ρ纯水>ρ酒精), 那么所装液体质量最大的是〔〕【分析】由ρ=得:m=ρV【解答】因V相同, 分别装满水银、海水、纯水和酒精〔ρ水银>ρ海水>ρ纯水>ρ酒精), 那么水银的质量最多, 故A正确.应选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夏天来了, 小红喜欢自制冰棒, 她将一杯水放入冰箱中, 水全部结成冰, 那么水结冰后〔〕, , 密度变小, , 密度变大【分析】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无关;①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与质量、体积无关, 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温度有关.【解答】水结冰的过程中, 状态发生变化, 物质多少没有变化, 所以质量不变, 体积膨胀, 密度减小.应选B.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兰州一中的佳佳同学考取了北京大学, 她爸爸将自己的金戒指拿到打金店加工改为了一块金奖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金戒指熔化倒进金牌模具时质量减少了外表积大了, 故质量增加了C.金牌由景德镇带到北京大学质量会改变【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根本属性, 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解答】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根本属性,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所以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由此可知ABC所阐述内容都不正确.应选D.5.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 把质量都为300g的铝块、铁块、铜块分别浸没在这三杯水中〔水均未溢出〕, 那么水面最高的是(ρ铝<ρ铁<ρ铜) 〔〕A.放入铝块的杯子B.放入铁块的杯子【分析】结合题意, 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计算即可.【解答】铝块、铁块、铜块的质量相同,①ρ铝<ρ铁<ρ铜,根据公式:可知,V铝>V铁>V铜,所以铝块排开的水的体积大, 水面上升的最高.故答案为:A.6.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为月球对物体吸引力的6倍, 宇航员把月球上的石头带到地球上, 那么石头的 ( ), 质量变为6倍, 密度也变为6倍, 质量不变, 密度不变, 质量不变, , 质量变为6倍, 密度变为6倍【分析】〔1)质量、密度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是不变的量;〔2)重力是由于地球、月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重力G=mg,重力大小除了与物体质量有关外,还与g有关.【解答】〔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会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等有关,与位置无关;〔2)在月球上,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物体在月球上所受到的重力也是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故ACD是错误的,正确的只有B.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对重力、质量、密度三个物理量的理解;抓住三个物理量的实质,对四个选项细致分析.7.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 不揽瓷器活〞, 指的是〔〕A.瓷器的硬度大B.瓷器的密度大【分析】金刚石俗称“金刚钻〞,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 它是一种由纯碳组成的矿物,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 用途非常广泛, 例如:工艺品、工业中的切割工具;【解答】金刚钻是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 它的硬度比瓷器的硬度大, 所以它能钻透瓷器.应选A【点评】种物质与其他物质的明显不同之处称为物质的属性, 如果这种区别是物理的, 我们就称之为物质的物理属性.物质的物理属性包含:密度、比热容、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等等.8.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在40℃时用钢尺量得铜棒甲的长度恰为L, 在﹣40℃时用钢尺量得铜棒的长度也恰好为L, 那么在0℃时〔〕〔升高相同温度, 铜比钢膨胀系数大〕A.铜棒甲和乙和长度均为L, 而铜棒乙长度大于L, 而铜棒乙长度小于L【分析】根据升高相同温度, 铜比钢膨胀系数大进行判断.【解答】根据题意可知, 在40℃时用钢尺量得铜棒甲的长度恰为L, 在0℃时, 钢下降了40℃, 那么钢的长度将小于L;在﹣40℃时用钢尺量得铜棒的长度也恰好为L, 那么在0℃时, 铜的长度大于L.应选C.9.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超导体假设能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好处, 各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能够在温室下工作的超导材料.假设科学家已研制出室温下的超导材料.你认为它可作以下哪种用途〔〕A.光敏电阻B.白炽灯泡的灯丝【分析】〔1〕超导体的电阻为零, 但凡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设备都不能利用超导材料;〔2〕二极管用到的是半导体材料.【解答】光敏电阻和发光二极管用半导体材料;白炽灯需要电流通过电阻时发热再发光, 所以都不能使用超导材料;电子设备中的导体如果用超导材料, 可以大大减小设备的体积, 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根据密度公式ρ=,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跟其体积成反比, 不随其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改变【分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但可以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求出其大小.【解答】同种物质, 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 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 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 而比值, 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 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与体积成反比.所以选项D正确, A、B、C错误.应选D.【点评】在分析各物理量的正反比关系时, 一定要结合物理规律及生活实际, 切不可脱离现实而一味分析其数学关系1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1kg棉花和1kg的铁质量一样大, 体积增大, 质量不变, 形状发生了变化, 质量不变, 质量变小【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解答】A、1kg棉花和1kg的铁质量一样大, 正确;B、一杯水结成冰后, 体积增大, 质量不变, 正确;C、玻璃杯打碎后, 形状发生了变化, 质量不变, 正确;D、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 位置改变, 质量不变, 故D错误;应选D.【点评】关键要让学生记住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二、填空题〔每空2分, 共28分〕12.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某同学测石块密度时, 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及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a〕所示, 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再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 如图〔b〕所示, 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那么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分析】〔1〕天平的分度值为, 石块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读游码时, 以左边为准〕;〔2〕石块的体积等于量筒中液面的两次读数之差;〔3〕利用密度公式ρ= 算出石块的密度.【解答】〔1〕由图a知, 石块的质量为:m=50g+20g+10g+4g=84g;(2)石块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3〕石块的密度:ρ= = 3=4.2×103㎏/m3.故答案为:84;20;4.2×103.1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图所示仪器名称________,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后, 应先将________移到零刻度, 假设指针如下图, 应向_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 直到天平横梁在水平位平衡.测量时, 应将砝码置于________盘.【分析】天平测量前应放到水平桌面上, 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 调节两端螺母使横梁平衡.天平平衡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 指针左偏右调, 右偏左调.称量时, 天平左盘放物体, 右盘放砝码.使用天平称量物体时, 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解答】如下图, 所示仪器为天平;①天平的使用规那么是:天平测量前应放到水平桌面上, 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 调节两端螺母使横梁平衡, 左偏右调, 右偏左调, 左右一样,天平平衡.②发现横梁指针向左偏,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③称量时, 天平左盘放物体, 右盘放砝码.所以称量时, 天平左盘放金属块, 右盘放砝码.故答案为:天平;游码;右;左.1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小明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 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下图的图象, 橡皮泥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假设将其中一块橡皮泥切去一半, 那么剩下局部的密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析】在图象中取一定质量和对应的体积, 利用公式ρ=得到橡皮泥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密度大小跟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 跟体积大小, 质量大小都没有关系【解答】由图象知, 当橡皮泥的质量为60g时, 体积为30cm3, 橡皮泥的密度ρ===2g/cm3=2×103kg/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将橡皮泥切去一半, 那么剩下局部的质量变小, 但是橡皮泥的特性没有改变, 所以剩下局部橡皮泥的密度不变, 还是2×103kg/m3.故答案为:2×103;不变.15.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下面几幅图是课本中的一些实验装置图, 请在题中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1〕图a说明: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2〕写出能反映图b装置原理的应用________;〔3〕比拟图c中的两图说明:小车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有关;〔4〕图d说明: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________.【分析】关键是对实验装置图原理的理解, 以及能用这些知识结合生活中制成的装置进行分析判断, 注意根底知识的掌握.【解答】〔1〕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故图a说明: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2〕图b反映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所以图b装置原理的应用为热机;〔3〕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 图c中的两图物体从不同高度滚下, 速度不同说明:小车的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4〕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空间激起电磁波, 所以图d说明: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电磁波.16.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 质量均为m0 , 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列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 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 那么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________.【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混合液体密度的计算, 要理解混合液体的密度用总质量除以总体积,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进行计算.【解答】设液体的体积为V, 那么混合液体的体积为2V, 根据ρ= 可得, 两种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ρ1V, m2=ρ2V, 那么混合液体的质量为m=m1+m2=ρ1V+ρ2V, 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为ρ= .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10分〕17.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我国约有近4亿人配带近视眼镜.据重庆市健康教育所的最新调查显示, 重庆市小学生近视率为35%左右, 中学生近视率那么达70%.矫正近视的主要方法是佩戴近视眼镜.眼镜的主要材料的局部技术指标如下表:材料树脂镜片玻璃镜片铜合金钛合金材料树脂镜片玻璃镜片铜合金钛合金透光量92%91%密度/kg•m-3 1.3×103 2.5×1038.0×103 4.5×103性能较耐磨损耐磨损较耐磨损耐腐蚀〔1〕求一块体积为4cm3玻璃镜片的质量为多少?〔2〕如下图, 一副铜合金架的质量为2×10-2kg, 假设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 求一副钛合金镜架的质量比铜合金镜架质量减轻多少?【分析】〔1〕玻璃片的密度和体积, 根据公式m=ρV可求玻璃片质量,〔2〕铜合金镜架的质量, 根据公式V=可求铜合金镜架的体积, 假设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 镜架的体积不变, 根据公式m=ρV可求这副镜架的质量.【解答】〔1〕玻璃片质量:m=ρ玻璃V玻璃=2.5×103kg∕m3×4×10﹣6m3=0.01kg=10g.〔2〕铜合金镜架的体积:V镜架===2.5×10﹣6m3,镜架体积不变, 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 这副镜架的质量:m钛镜架=V钛合金ρ钛合金=2.5×10﹣6m3×4.5×103kg∕m3=1.125×10﹣2kg.减轻的质量:①m=2×10﹣2kg﹣1.125×10﹣2kg=8.75×10﹣3kg;故答案为:〔1〕玻璃片质量为10g;〔2〕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 这副镜架减轻的质量为8.75×10﹣3kg.四、实验探究题〔每题9分, 共18分〕18.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小明家乡种植的杏树今年获得了丰收, 他想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颗新鲜杏的密度, 进行了以下操作:〔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为使天平横梁平衡, 他应调节横梁右端的________;〔2〕将鲜杏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那么鲜杏的质量为________g;〔3〕为了能将鲜杏放入量筒, 小明选取了容积为200mL的量筒, 他先往量筒中参加适量的水, 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再将这个鲜杏放入量筒, 再次记录读数, 请你帮他计算鲜杏的密度为________kg/m3;〔4〕小明继续实验时不小心将量筒碰倒摔碎了, 他又选取了小烧杯、溢水杯、容积为50mL 的量筒测量鲜杏的体积, 他的做法如下, 请你将以下步骤补充完整. a.先将溢水杯中盛满水, 再将鲜杏轻轻放入溢水杯中, 让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中;b.________;c.记录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你认为小明按上述做法所测出鲜杏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其原因是________.【分析】〔1〕天平的正确使用: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2〕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 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 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3〕物体的体积等于两次量筒中水的体积之差;质量和体积, 利用ρ= 计算物体的密度;〔4〕现在没有量筒, 要使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溢水杯时,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在试验操作中, 由于把水倒入量筒时, 会有少许水附着在烧杯壁上, 测量的水体积就不准确, 所以密度值也就出现了误差.【解答】〔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上, 调节横梁上的螺母, 使横梁平衡;〔2〕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 鲜杏的质量为;〔3〕杏的体积为V=60ml﹣40ml=20ml=20cm3;鲜杏的密度为ρ= = 3=1.06×103kg/m3;〔4〕小明继续实验时不小心将量筒碰倒摔碎了, 他又选取了小烧杯、溢水杯、容积为50mL的量筒测量鲜杏的体积, 实验步骤:a.先将溢水杯中盛满水, 再将鲜杏轻轻放入溢水杯中, 让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中;b.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c.记录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 即鲜杏的体积;向量筒中倒水时, 会有少水附着在烧杯壁上, 因此测量的水体积偏小, 即鲜杏的体积偏小, 从而再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也就偏大了.故答案为:〔1〕平衡螺母;〔2〕;〔3〕1.06×103;〔4〕b、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偏大;向量筒中倒水时, 会有少水附着在烧杯壁上, 因此测量的鲜杏的体积偏小.19.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葡萄酒, 小明想知道自酿葡萄酒的密度, 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1〕将天平放在________上, 游码拔至标尺左端________处, 并调节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如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 他的错误是________, 纠正错误后, 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41.6g;〔3〕取适量的葡萄酒倒入烧杯中, 用天平测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 天平平衡时, 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其总质量是________g;〔4〕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 量筒中的葡萄酒的体积是________cm3 ,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葡萄酒的密度是________kg/m3;〔5〕分析上述方法, 测出葡萄酒的密度会偏________〔填“大〞或“小〞〕.【分析】〔1〕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 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2〕在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3〕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而测量液体质量时, 液体的质量等于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与烧杯质量之差;〔4〕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 要注意读数问题, 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底相平.同时要注意量筒的单位和分度值, 要掌握物体的密度计算公式ρ=;〔5〕当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时, 烧杯壁上会附着着一定量的液体, 从而使体积测量的数值偏大.【解答】〔1〕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 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2〕由图甲可以看出, 在测量的过程中, 调节平衡螺母, 这是错误的;〔3〕用天平称量葡萄酒和的总质量时, 砝码总质量是50g+20g+10g=80g, 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 所以读数为;〔4〕由丙图知, 量筒的分度值为5ml, 所以葡萄酒的体积为40ml, 即为40cm3,又因为烧杯的质量为, 所以葡萄酒的质量为﹣41.6g=40g,葡萄酒的密度为:ρ===1g/cm3=1×103kg/m3;〔5〕当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倒入量筒中时, 烧杯壁上会附着着一定量的葡萄酒, 从而使体积测量的数值偏小, 这样得出的密度值就偏大.故答案为:〔1〕水平台;零刻度线;〔2〕在测量过程中不应调节平衡螺母;〔3〕;〔4〕40;1×103;〔5〕大.五、综合题〔共11分〕20.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5章卷1 阅读以下短文, 并答复以下问题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物质的尺度加工到1 ~10nm, 它的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能与较大尺度时相比, 会发生变化, 这些物质组成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在声、光、电、磁、热、力学等性能呈现出“新奇〞的现象.随着颗粒尺寸变小, 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颗粒性质改变.由此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纳米材料小尺寸效应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⑴特殊光学性质:所有金属在纳米状态时都呈现黑色.尺寸越小颜色愈黑, 银白色的铂变成铂黑, 金属铬变成铬黑.金属超微颗粒对光的反射率很低, 通常低于1%, 约几微米厚度就能完全消光.利用此特性可制造高效率光热、光电转换材料, 以很高效率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电能.还可用于红外敏感元件、红外隐身技术等.⑵特殊热学性质:通常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但当晶体到达纳米尺寸时却截然不同.例如:金的熔点为10640C, 而直径为10nm的金粉熔点降低到9400C, 直径为5nm的金粉熔点降低到8300C.此特性可应用于粉末冶金工业.⑶特殊电学、磁学性质:纳米材料的导电性有所改变.例如:铜颗粒到达纳米尺寸就变得不能导电;通常绝緣的二氧化硅颗粒在时却开始导电.此外, 纳米材料呈现出超顺磁性, 科学家发现鸽子、海膝、蝴蝶、蜜蜂以及生活在水中的趋磁细菌等生物体中都存在超微磁性颗粒, 使这类生物在地磁场导航下能区分方向, 具有回归的本领.⑷特殊力学性质:氟化鈣纳米材料在室温下可大幅度弯曲而不断裂.研究说明, 人的牙齿具有高强度, 是因为它由磷酸鈣等纳米材料构成.纳米金属要比传统金属硬3 ~5倍.金属陶。
八年级物理上册《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教学设计
4.多元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设计实验报告、小组演示、课堂问答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
5.知识拓展: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情况,适当拓展与本章相关的光学知识,如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光学镜头的设计等。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远处的物体?眼睛是如何成像的?”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眼睛成像原理的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介绍眼睛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眼睛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如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2.讲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公式和实例,阐述物距、像距、焦距之间的关系,以及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光学问题,提高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1.通过导入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眼睛与光学仪器的奥秘。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形象地展示眼睛和光学仪器的结构和原理,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4.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引导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5.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需要进一步激发,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和光学仪器的构造原理,特别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眼睛与光学仪器长治县二中宋金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⑵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⑶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⑷通过大屏幕理解眼睛成像的原理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校正,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过程。
⑷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研究两种镜片的作用。
⑸实际操作照相机,学会用照相机拍照。
⑹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利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学会相应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⑺关心凸透镜成像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科学知识和相关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⑻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教学重点:(1)眼睛成像原理及视力的矫正。
(2)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校正。
教法:多媒体演示法、创设情景法、讲解法学法:自学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图片欣赏:自然风光。
(感受大自然的美与神奇,认识眼睛作为重要信息来源的作用)二、目标达成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结合课本图3-64,回忆生物课所讲内容: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复习旧知,加强学科渗透。
)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一定有学生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有疑问,可以通过大屏幕解决。
)展示课件: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通过课件中晶状体的调节作用可以让学生清楚认识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物体的。
)提出问题:一旦晶状体不能正常调节,物体的像就不会正好成在视网膜上。
那么它会成在哪里呢?学生活动:研究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
(通过实践认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课件展示: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直观形象的展现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光路图,突破难点。
)自学信息浏览:思考眼镜的度数是怎样算出来的?(通过自学眼镜的度数是怎样算出来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眼睛与光学仪器+示范教案
3.7眼睛与光学仪器一、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强化眼保健意识。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如何矫正的。
通过对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的分析、实验,提高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了解照相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4.了解天文望远镜。
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
三、教学用具成语卡片、自制眼睛模型(水凸透镜,通过连接的注射器来改变焦距)四、相关资源多媒体课件、【知识探究】眼球的结构模拟、【知识解析】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mp4、【知识探究】眼球的结构练习、【知识探究】近视眼的模拟及矫正、【知识探究】远视眼的模拟及矫正、【教学实验】认识显微镜.mp4。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教师讲述: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自然界的美景。
同时想一下,你怎样感受到自然界的美的呢?教师展示多张视觉美图。
生:眼睛。
教师讲述:有了眼睛就一定能看到物体吗?戴眼镜的同学请摘下眼镜再看看画面。
告诉大家,现在你还能看清这幅画面吗?教师讲述:可见眼睛对于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眼睛。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眼睛和眼镜有关的问题。
【新知讲解】(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1.眼睛的视物原理教师讲述:眼球是眼睛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眼球最前端的结构叫做角膜,其他结构分别对应哪个名称,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插图。
建议使用h5资源【知识探究】眼球的结构模拟此图为h5资源截图,请下载使用【知识探究】眼球的结构模拟那么,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教师讲述:睫状体的作用是改变晶状体的厚薄程度。
注意观察晶状体的外形,你有什么发现?生:像一个凸透镜。
教师讲述:不错,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们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3.7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2024-2025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 20242025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我的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眼睛的构造与功能的同时,了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设计思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眼睛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光学仪器的奥秘。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与功能,理解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2.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光学仪器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眼睛的构造与功能,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光学仪器模型,凸透镜,蜡烛,光屏等。
2.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彩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各种光学仪器,如投影仪、放大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仪器的工作原理。
2. 理论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眼睛的构造与功能,让学生理解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3.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凸透镜、蜡烛和光屏,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探讨光学仪器的原理与应用。
5. 成果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光学仪器的应用。
2. 活动重点:眼睛的构造与功能,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光学仪器,了解其工作原理与应用,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课时,我特别关注了几个重点和难点,希望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我选择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我认为,物理学科的学习不仅需要理解抽象的理论,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粤教沪版第一篇:八年级物理上册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粤教沪版3.7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进一步了解凸透镜的应用,如: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
【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型,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
(2)组织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
(3)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和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了解两者的功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自觉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2)能利用所学的透镜知识实际制作一些光学仪器,如小照相机、望远镜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难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为什么有的同学眼睛近视须戴一个近视镜,而老年人眼花了后必须戴一个老花镜呢?大家平时都用过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结构和成像原理是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将研究眼睛的结构及视力的矫正,同学们想知道有关眼睛的哪些们题?教师在肯定提问的同时,有选择地摘录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并说明其他的问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探索,也可以课后自己先行去研究。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想一想】眼睛的结构有哪些?【议一议】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点拨】师: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晶状体等之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经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当晶状体变得扁平时,眼睛能看到最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无穷远,当晶状体变得最凸起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距眼25cm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最清楚。
【小结】来自物体的光→角膜→水样液→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晶状体──凸透镜视网膜──光屏眼睛成像:U>2f倒立缩小实像【想一想】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议一议】如何矫正视力?【点拨】师:近视:屈光度过强,眼轴偏长,清晰的图像成在视网膜前,如图3—7—1(a)。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2)〉教学案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一个显微镜的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目镜的放大倍数是25倍,这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__________。
3、望远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的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像。
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的微小物体一般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__、___的__像,这个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u<f)成__、__的__像,通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从而使我们能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物体。
3、望远镜分为_____和_______两类,主要也是由___和____两组透镜组成。被观察的物体一般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之外(u >2f),成___、___的__像,这个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成___、____的__像。
针对练习: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
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
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展示提升
1、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
年级
8
科目
物理
主备
审核
课题
3.7眼睛与光学仪器(2)
课型
预习
展示
班级
姓名
学习
目标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眼睛与光学仪器+精品教案
听讲并思考、讨论
听讲
思考、听讲、记录
听讲
思考、听讲、回答问题
听讲并思考、讨论
听讲并思考、讨论
听Hale Waihona Puke 、思考、回答。听讲、记录听讲、记录
听讲
听讲并思考、讨论
听讲、记录
听讲并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
了解眼睛的结构及成像原理
通过对比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情况及调节方法,了解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不同物体
【ppt9、10】可以让近视的同学说一下感受,讲解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厚,聚光能力太强,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看不清远处物体。
因此引导学生思考,晶状体太厚该怎么办呢?可以佩戴凹透镜矫正: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可以使像往后移动,成在视网膜上。
顺带讲解激光手术的原理,激光手术,全名: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其实就是讲角膜削薄一点,帮助记忆近视眼的成因是因晶状体太厚。
教学方案
课题
第三章光和眼睛第7节眼睛与光学仪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记住眼睛的构造,理解眼睛看见物体的基本原理。
2.能说出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明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能说出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明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ppt7】引导学生看远处和看书本,提问学生,长时间看手机或电脑会怎样?引出眼睛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的不同。
【ppt8】通过光路图和图片可以观察到,眼睛在看远处物体:晶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眼球的组成、视网膜、晶状体、角膜等。
2. 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传递、图像的形成、神经传递等。
3.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透镜、反射镜、光的传播等。
4. 常见光学仪器及其应用:显微镜、望远镜、相机等。
5. 眼睛的保护和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眼睛和光学仪器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实物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3. 组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4. 进行课堂提问和回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眼睛和光学仪器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介绍眼球的组成,讲解视网膜、晶状体、角膜等的作用。
3. 讲解视觉的形成过程:分析光线传递、图像的形成、神经传递等环节。
4. 讲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介绍透镜、反射镜、光的传播等原理。
5. 讲解常见光学仪器及其应用:举例说明显微镜、望远镜、相机等的作用。
6. 眼睛的保护和光学仪器使用方法:提醒学生注意用眼卫生,教授显微镜、望远镜等的使用技巧。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眼睛和光学仪器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眼睛和光学仪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问题解决等。
3.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如显微镜、望远镜的使用等。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眼睛和光学仪器的图片、模型、实物等。
2. 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
3.7+眼睛与光学仪器(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变式2 [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4·河南中考)在“爱眼日”宣传活动 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眼睛的成像,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 晰的像,用此模拟正常眼睛的成像.接下来下列操作可模拟近视眼的 是( B )
A.向水透镜注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右侧 B.向水透镜注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左侧 C.从水透镜抽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右侧 D.从水透镜抽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左侧
返回首页
(3)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更大还是更小的 透镜来矫正呢?_更___小__的;请结合透镜对光的作用来分析选择的理 由:_近__视__程__度__更__严__重__的__同__学__,__其__晶__状__体__焦__距__更___小__,__对__光__的__会__聚__能__力__更_ _强__,__故__需__用__对__光__发__散__能__力__更__强__、__焦__距__更__小__的__凹__透__镜__矫__正____________.
矫正
近视眼 应戴
_凹__透__镜__
制成的 眼镜.
矫正图
返回首页
特点
成因
原理图
远 看不清 视 _近___处 眼 物体.
晶状体太__薄___, 折光能力太_弱__, 或眼球在前后方 向上__太__短___, 成像在视网膜 _后___.
矫正
远视眼(老 花眼)应戴 _凸__透__镜____ 制成的眼 镜.
返回首页
3.(2023·泰安中考)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给人们带 图如图所示,他是_近__视____眼,需要戴_凹____(选填“凸”或“凹”)透 镜矫正.
返回首页
4.[物理观念]李老师正戴着眼镜批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 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李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 A.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李老师是近视眼 C.李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李老师眼睛的晶状体太厚
个性化讲义之眼睛与光学仪器(附录答案)
个性化讲义之眼睛与光学仪器(附录答案)学科:物理学段:学生姓名教师联系教学内容眼睛与光学仪器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这样看见物体的2、知道近视眼、远视眼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3、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并学会调节4、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2、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一、眼睛的结构1、眼睛的结构: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玻璃体,视网膜。
2、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3、瞳孔的作用: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
4、近处物体——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偏折能力强—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远处物体——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偏折能力弱——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二、近、远视眼及其矫正1、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凸,偏折本领强,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2、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薄,偏折本领弱,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三、影像的保存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它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暗盒等部件组成。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暗盒中的感光胶片相当于________。
培养成功素质助力国家未来四、眼睛的好帮手利用透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光学仪器。
它们主要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组凸透镜组成。
【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则: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___(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粤教沪版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眼睛、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了解利用透镜可以矫正视力。
2.过程与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科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解释有关现象,获得初步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教学重点】眼睛视物、显微镜与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教学方法】观察引导、课上交流、巩固总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多媒体投放眼睛与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过渡】大家真的了解我们的眼睛吗,眼睛为何能看到如此多的信息呢?二、新课学习(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眼睛的成像原理类似凸透镜,可以把物体的景象投射到视网膜上,如课本图3-63。
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自己的眼睛,眼球其实是晶状体,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物体经晶状体成像落到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
眼睛靠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焦距从而获得清晰的像。
眼睛的视物原理:看近景时,晶状体变厚,晶状体的焦距变小;看远景时,晶状体变薄,晶状体的焦距变大。
【提问】那么我们同学中有戴眼镜的,这是怎么产生的,又为何需要戴眼镜呢?近视的原因:眼球焦点落在视网膜前,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称为轴性近视。
对来自近处目标的分散光线却具有高度适应能力,只要目标向眼前移动到一定距离,就能获得清晰的视力。
矫正:佩戴凹透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发散一些后再通过晶状体,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交流】那么,同理来看待远视眼,大家试着说一说它的成因以及矫正办法吧。
远视的原因:眼轴较短,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象。
矫正:佩戴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会聚一些后再通过晶状体,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⑵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⑶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⑷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研究两种镜片的作用。
⑸实际操作照相机,学会用照相机拍照。
⑹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利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学会相应的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⑺关心凸透镜成像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科学知识和相关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⑻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2.教材说明本节主要内容有:了解眼睛的结构、成像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研究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作用,了解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使用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
本节属拓展性内容,眼睛和眼镜、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都是前几节所学的透镜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因此,本节内容对于学生巩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增加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态度,形成将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从学生比较熟悉、成像原理又较为简单的眼睛开始,首先介绍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
那么患了近视眼和远视眼如何矫正呢?为什么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接下来的“活动1”就来研究这些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
眼睛看到的景象不能准确地保存和再现,于是人们发明了照相机。
“影像的保存”介绍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
显微镜和望远镜也是利用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精密仪器,但相对来说它们的成像情况比较复杂,所以本节教材最后让学生认识显微镜和望远镜。
传统教材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一般只介绍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式的投影仪使用越来越少,有关知识对学生终身发展来说,实用价值不大,所以本教材没有介绍投影仪;而增加了眼睛和眼镜、显微镜、望远镜,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科技的联系。
本节教学重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照相机已进入千家万户,而眼睛和用眼卫生与学生切身相关,学会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谓终生受用,所以眼睛和照相机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本节没有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只是扩展性地介绍透镜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多为常识性了解的知识,整体难度不大。
相比而言,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需要学生动脑思考理解其中的道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3.教学建议本节内容多为常识性了解的知识,建议采用自学、讨论、实践操作、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教材、挂图、多媒体、实物、网络等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透镜的广泛应用,。
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这部分教材首先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和成像原理,知道视觉形成的大致过程,然后学习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不要求学生记住眼睛各部分的组成。
关于眼睛的结构和成像原理,可采用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回忆生物课上学过的有关知识,了解眼睛怎样看见物体;然后讨论交流、解疑答惑。
学生讨论发言时,最好用多媒体投出眼睛的结构及其成像图(也可以用挂图),让学生结合图片讲解,学生之间可相互补充;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先让学生讨论,教师再作评析。
为更好地驾御课堂教学,教师课前要多了解一些跟眼睛和眼镜有关的知识,以备学生提问。
如学生问:“正常的眼睛既可眺望远景,又能细看近物。
物距变了,像距不变,竟然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为什么?”原来晶状体是有弹性的,它周围的肌肉可以根据视物的远近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从而使像总成在视网膜上。
当眼部肌肉松弛时,晶状体相对变扁一些,其焦距变大,这时远处物体的像能够成在视网膜上,从而使人看到远处的物体。
正常眼睛能看到的最远点在无限远处。
当眼部肌肉紧张时(“使劲”看近物),晶状体会变凸,焦距变小,近处物体的像能够成在视网膜上。
正常眼睛能看到的最近点约在离眼睛10~15cm的地方。
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楚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叫做明视距离。
可见,眼睛是一个精巧的变焦成像系统,然而这个变焦系统一旦不能正常调节,就会形成近视眼或远视眼。
活动1 研究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活动1”的目的是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研究“为什么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而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活动1的第1个问题要事先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
第2个问题,比较的方法是开放的,学生可以通过用手摸镜片、放在太阳光下观察其会聚或发散作用、成像等方法,得知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第3个问题,可让学生观察教材图3-65和图3-66,思考回答。
近视眼的晶状体过凸,会聚本领过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前,患者应配戴凹透镜做的眼镜,让光适当发散,使清晰的像略向后移,成在视网膜上。
远视眼的晶状体较为扁平,会聚本领偏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后,患者应配戴凸透镜做的眼镜,让光适当会聚,使清晰的像略向前移,成在视网膜上。
为加强认识,还可让学生做做下面的模拟实验,直观地体验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作用:如图3.7-1所示,凸透镜表示眼睛的晶状体,光屏表示视网膜,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表示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
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尝试移动光屏,发现当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后,像又变得清晰,这说明近视眼患着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同理研究远视眼的成因和远视眼镜的作用。
学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可以让学生搞一图3.7-1个小调查,了解班级或学校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和原因,介绍一些用眼卫生的知识,提醒学生注意保护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眼睛带给我们观察、阅读、行走、驾驶的快乐……生活、工作时刻离不开它,千万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以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影像的保存照相机是人们经常接触的物品,了解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常识。
教学时最好利用照相机实物(或模型)结合挂图(或多媒体投影),让学生观察学习: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被拍摄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2倍焦距,才能在胶卷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为了使学生对照相机了解得更实际些,可向学生介绍照相机的使用方法:照相机对准被拍摄的景物后,旋转相机前面的“调焦环”移动镜头,即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使胶片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按下“快门”,镜头打开,使光线进入并射向胶片。
快门速度是快门开合的时间,或称曝光时间。
“光圈”通过改变光孔的大小控制进入照相机的光线数量,这与眼睛的虹膜通过改变瞳孔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数量相似。
照相胶片上涂有化学物质,在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反应,所成的像固定在胶片上,变成底片。
将底片冲洗后,就能将像印在相纸上。
上述内容仅是出于实用目的而向学生介绍,不让学生死记条文,不作考试要求,因为学生对这些实用的知识比较感兴趣,也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如果学校条件允许,最好让学生能实际操作照相机。
如果学生家中有照相机,可让学生课下拍摄一些照片,并与同学交流拍照的体会。
如果没有条件,教师可发动学生用凸透镜作镜头、纸盒作暗箱、半透明玻璃纸作胶片,自制模型照相机(如图3.7-2所示),并练习调节。
眼睛的好帮手显微镜和普通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透镜组成的。
显微镜的作用是:通过物镜和目镜形成物体放大的虚像,从而使我们能观察到肉眼无法看清的细微物体。
望远镜的作用是:通过目镜观察到的虚像,相比物体来说好像被移近了,从而使我们看清远处的物体。
对于显微镜和望远镜,只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不要求学习物镜和目镜的成像过程。
如果学校条件允许,最好让学生实际操作显微镜和望远镜。
如果没有望远镜,可以让学生做一做下面的实验:取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把焦距小的透镜放在眼睛附近,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保持两镜平行,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稍远的物体。
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看看有什么发现。
(提醒学生不要对着太阳等光源观察!以免损伤眼睛)另外,建议学生课下登录互联网,分别搜索“显微镜”和“望远镜”,查阅更多的相关信息,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对科技进步产生的巨大影响,并与同学交流。
4.教学评价●课堂测评1.学了本节内容,你是否感悟到眼睛的构造之巧、之妙?人类的发明之巧、之妙?你对科学产生了怎样的情感?2.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 像。
3.在图3.7-3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物体时的光路,在A 、B 、C 、D 四个光路中, 描述了正常眼睛的成像情况; 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矫正远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凸透镜 半透明玻璃纸图3.7-2图3.7-34.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一架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 ,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 cm 时,底片上会得到一个 像。
5.如图3.7-4所示,是在一些交通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
它们的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
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A.照相机B.放大镜C.显微镜D.望远镜6.说说显微镜和望远镜在构造、作用等方面的异同点。
7.某校同学在学习了眼睛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的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
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其装置如图3.7-5所示。
⑴在此实验装置中,水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 相当于人眼球中视网膜。
⑵当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要在视网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晶状体会变得更凸、还是较扁?请你用此实验装置进行探究,要求写出实验过程。
⑶请你说出近视眼的成因;并用此实验装置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过程。
【参考答案】1.略。
2.凸透镜 倒立缩小的实3.AC D 凹 B 凸4.凸 80 倒立缩小的实5.A6.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相似,都是由物镜和目镜两组凸透镜组成。
显微镜的作用是:通过物镜和目镜形成物体放大的虚像,从而使我们能观察到肉眼无法看清的细微物体。
望远镜的作用是:通过目镜观察到的虚像,好像被移近了,从而使我们看清远处的物体。
7.⑴光屏⑵更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