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模测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988d8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9.png)
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含四个大题,共22题。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默写.(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3)锦帽貂裘,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面对难题,我们有时会在反复尝试中自我怀疑,但再坚持一会儿,或许就能如《游山西村》中所言,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那一刻。
【答案】①. 独怆然而涕下②. 人生自古谁无死③. 千骑卷平冈④. 山重水复疑无路⑤. 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独、怆、涕、骑、冈、疑、柳。
(二)(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当今之时,君子谁贤?”对曰:“卫灵公。
臣观于朝廷。
灵公之弟曰公子梁牟,其知足以治千乘之国,其信足以守之,而灵公爱之;又有士曰王林,国有贤人必进而任之。
无不达也;不能达,退而与分其禄,而灵公尊之;又有士曰庆足,国有大事,则进而治之,无不济也,而灵公说之;史①去卫,灵公邸舍②三月,琴瑟不御③,待史之入也而后入。
臣是以知其贤也。
”【注释】①史:史鰌,卫国大夫,以正直闻名于世。
②邸舍:客栈。
③御:用,古代君王所用称“御用”。
2024年河北省九地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河北省九地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4e7d8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3.png)
2024 年河北省九地市初三模拟联考 (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1~2题 14分)1. 学校开展“书香伴我成长”读书活动,请你阅读展板的内容,回答问题。
读史使人(míng zhì),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shàn biàn):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míng zhì)____________②(shàn biàn)__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逻辑_____________②相宜_____________(3)文段中的“伦”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音序检字法检索,应先查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
(4)下列句子中的“但”字,与原文中“人之才智但有滞碍”的“但”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 钢琴艺术的持续发展虽然离不开技法的进步,但“炫技”是手段,根本目的是要满足听众的听觉感受和心理需求。
B. 辽阔的草原上,但见麦浪随风起伏,如翻滚的波涛。
C. 但凡有一点希望,也不能放弃,必须努力争取。
D. 中秋佳节,街头的灯光打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字样,传递着国人内心的期盼与美好。
【答案】(1)①. 明智②. 善辩(2)①. luó jí ②. xiāng yí(3)①. L ②. lun (4)A【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2024年青岛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青岛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7c427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e.png)
2024年青岛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调研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如雷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1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
旅途中,学习神话故事,我们认识了让这个世界生气péng()勃起来的女娲。
学习白求恩精神,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A);徜徉动物世界,我们见识了研究动物行为科学家的(B);遥望piāo miǎo()的天上街市,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习童话,我们见识了滑稽可笑的人物;吟诵“夜阑卧听风吹雨”,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_______。
语文之旅,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同学们,相约读书写作,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尽情畅游语文世界吧!(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péng()勃徜()徉piāo miǎo()(2)在文段A、B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瞻前顾后怪诞不经B.拈轻怕重荒谬绝伦C.拈轻怕重怪诞不经D.瞻前顾后荒谬绝伦(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而且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2024年济南市济阳区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济南市济阳区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6ae75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b.png)
2024年济南市济阳区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一、(16分)实验中学开展“书法艺术展”,请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撰写前言请大家阅读小语同学草拟的展览前言,完成1~2小题回眸千古华夏,汉字历经甲骨成泥、钟鼎斑驳、竹简绢帛的岁月洗礼,终于繁衍成恢弘璀璨、魅力无穷的方块字。
汉字,宛如人类的史诗,凝固的音乐,弥蔓着千古的风韵;它亦是思想奔流的河床,灵魂飘逸的舞姿,将世间的繁华与沧桑演绎得纤毫毕现。
逆流而溯,汉字仿佛那君子好逑的《诗经》,魂兮归来的《楚辞》,承载着古人的情感与智慧;汉字是庄子的逍遥云游,孔子的颠沛流离,凝聚着先贤的哲思与情怀;汉字是珠落玉盘的琵琶,高山流水的琴瑟,演奏出美轮美奂的旋律;汉字是笔走龙蛇的书法写意,梅兰竹菊的纸身墨影,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汉字亦是似字非字的仙风道骨、人生变数的篆隶楷草,书写着世间万物的千姿百态。
汉字能载道,它既有妩媚温婉之态,又有雄浑滂礴之势,既有儒家之理,又有佛家之善,还有道家之空。
1.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及字形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弥蔓B.逆流而溯(shuò)C.妩媚(wǔ)D.滂礴2.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纤毫毕现B.颠沛流离C.美轮美奂D.笔走龙蛇任务二抒写感受3.同学们参观展览后,纷纷写下自己的感受,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这次展览,我对中国的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B.书法展上的每一幅作品都仿佛在诉说故事,让我深受触动。
C.楷书作品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其端庄秀丽,尽显汉字之美。
D.这些作品既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突显了同学们的精湛技艺。
任务三践艺铸魂阅读实验中学公众号上的新闻语段,完成4~5小题近日,A。
展览现场,有的作品端庄秀丽,如同山间清泉,流淌着宁静与和谐;有的作品龙飞凤舞,犹如天边行云,展现着自由与灵动;B。
广大师生通过笔触的轻重缓急,墨色的浓淡相宜,将文字赋予了生命与情感,让人陶醉其中。
2024中考二模语文(上海卷)(全解全析)
![2024中考二模语文(上海卷)(全解全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2a569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7.png)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上海卷)语文·全解全析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
(13分)1.默写(1)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2),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所欲有甚于生者,。
(《鱼我所欲也》)(4)学校组织同学们前往江南古镇进行春游。
小黑看着古镇人头攒动的场景,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春天的气息,他脱口而出,吟诵了《江南春》中的两句诗“ ,。
”【答案】身世浮沉雨打萍稻花香里说丰年故不为苟得也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注意易错字:萍、稻、苟、莺、郭。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校戏剧社准备拍摄微剧来推介名士欧阳修,请你参与。
【甲】忆滁州幽谷①欧阳修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
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
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
谁与援琴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②中。
【乙】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③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仲淹使陕西,辟④掌书记。
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奉使河东。
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
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
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由是州得存。
《宋史·欧阳修传》(节选)【丙】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其英魄灵气不随异物⑤腐散,而长在乎箕山⑥之侧与颍水之湄。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节选)【注释】①本诗是欧阳修在汴京任职时,回忆起自己在滁州任上植树的情景所作。
①翠微:青翠的山。
①司谏:官职名。
①辟:征召、荐举。
①异物:特指人死后的遗体。
①箕山、颍水:许由拒绝了尧的禅让,隐居于箕山之下,颍水之阳。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邱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邱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e4168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5.png)
202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题 14分)班级举行“水润燕赵”主题朗诵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两个学习任务。
【任务一】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盛夏时节,赞皇县天台湖景区风光旖旎,乌雀翩然,流水潺潺,碧波(dàng yàng),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登上塔坡山,可以俯瞰天台湖,感受一种(zhèn hàn)的美。
那种美让人窒息,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湖面上还有一个半岛,好似一幅泼墨山水画。
由于天气的原因,有时候水汽在水面蒸腾,形成一层薄雾,袅袅升腾宛如仙境一般。
水雾缥缈,构成了一道别样的美景,美不胜收。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dàng yàng)______________②(zhèn hàn)_______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泼墨_____________②薄雾____________(3)文段中的“窒”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部。
(4)根据下面《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对“胜”的解释,文段中“美不胜收”的“胜”意思是()A. 胜利;打败(别人):取~;以少~多B. 优美的(景物、境界等):一景;~境C. 能够承担或承受: ~任;不~D. 比另一个优越:事实~于雄辩【答案】(1)①. 荡漾②. 震撼(2)①. pōm ò ②. bó wù(3)穴(4)C【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90a27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b.png)
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学业水平评估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用0.5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第一部分(1~5题11分)班级举行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是小语撰写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审读,完成下面小题。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作为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自强不息的内含极为丰富,在其众多表现中,我们认为,不论个人成长还是团队发展,艰难困苦的阻遏是常态,不屈不挠,发奋图强,才可以打破停滞,创造辉煌。
不被困难、挫折击倒,以坚定信念追光而行,这样的榜样我们很熟悉。
范仲淹少时家贫无依,啖粥而读;后仕途坎坷,因苦劝仁宗不可废后被贬睦州,倾尽心血的庆历新政不了了之……但,他不为困厄所缚,穷不移节,苦不改志,刻苦攻读荣登进士;五十多岁贬官从戎,又大刀改革,阔斧“防御”,终使西夏对大宋俯首称臣。
在踽踽独行的岁月里,范仲淹迎风战雨,活成了世人敬佩的模样。
他告诉我们:走出困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步履不停,不屈攀登。
他用鲜活的生命历程告诉我们:人若自强,一切苦难都是浮云。
1. 你发现演讲稿中有两个易读错的字,特意注音如下:(1)停滞_______(2)模样___________2. 因不认识“踽”字,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用部首检字法,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查到这个字读“jǔ”,意思是“形容独自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3. 朗读时,你发现有两个字写错了,修改如下:(1)_______应改为_______(2)_______应改为_______4. 你发现加横线的观点句读起来不太顺畅,想在“不屈不挠”前加上一个关联词语,你在“只要、只有”两词中,选择了_________5. 这个演讲稿的事例单薄一些,请你补写一个不被困难、挫折击倒,自强不息的事例。
中考语文 第二次模拟考试 广东卷(答案与解释)2024届中考语文
![中考语文 第二次模拟考试 广东卷(答案与解释)2024届中考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39ea140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a.png)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广东卷)语文·全解全析(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30分)1.默写诗文。
(共10分,答对1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2),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3)谁双兔傍地走,?(《木兰诗》)(4)气蒸云梦泽,。
,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古诗词中的“泪”往往更能感人肺腑。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则以“①,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守边之苦与思乡之切;夏完淳《别云间》以“②,③”,表达了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痛之情。
(6)展开中华民族史诗般的画卷,每一幅都闪耀着英雄的风采。
辛弃疾一心报国,梦回战场,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道:“①,②,沙场秋点兵。
”曹刿面对困难,挺身而出,“‘③,④。
’乃入见。
”……岁月长河,历史足迹不可磨灭;时代变迁,英雄精神熠熠生辉。
【答案】(1)便引诗情到碧霄(2)萧关逢候骑(3)安能辨我是雌雄(4)波撼岳阳城坐观垂钓者(5)①羌管悠悠霜满地②无限山河泪③谁言天地宽(6)①八百里分麾下炙②五十弦翻塞外声③肉食者鄙④未能远谋【解析】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本题的“霄、萧、候、辨、雌雄、撼、羌、麾下、炙、鄙”等字词容易写错。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4题。
(10分)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举办的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体育赛事,也是中国体育备战巴黎奥运会成果极为重要的“模拟考试”。
2024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语文(辽宁卷)
![2024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语文(辽宁卷)](https://img.taocdn.com/s3/m/2b7c8a0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3.png)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辽宁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7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空犷.(kuàng)玄.虚(xuán)呢喃.(nán)惟余莽.莽(měng)B.眺.望(tiào)促狭.(jiá)譬.如(pì)眼花潦.乱(liáo)C.阴晦.(huì)赞誉.(yù)灰烬.(jìn)忸怩.作态(ní)D.妄.想(wàng)解剖.(pāo)豢.养(huàn)孜孜.不倦(zhī)2.(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中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白天,竹园内游人络绎不绝,孩子们在_______地奔跑玩耍,老人们坐在圆椅上兴致勃勃地聊天,入夜,华灯齐放,竹园内的立体方形路灯显现出_______的竹的图案,星星点点的射灯从不同角度情深意笃地映出竹的绿和竹林的_______,漫步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特别是有月的夜晚,月光沐着竹林,微风摇着竹影,使人顿生对竹的诸多_______。
A.纵情栩栩如生静谧遐想B.忘情栩栩如生宁静遥想C.纵情绘声绘色宁静遐想D.忘情绘声绘色静谧遐想3.(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1898年,初尝世态寒凉的青年鲁迅,带着对新知..的渴求,离开故乡。
他去南京上新式学堂,去日本学医,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于传统科举的道路。
但在学医途中,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于是,鲁迅结束留学回国,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1918年,他听从《新青年》同人的召唤..,加入新文化阵营,发表《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口号。
此后,他不断发表作品,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向令人窒息的“铁屋子”发出有力的冲击。
先生一生56载,创作近300万字,翻译近300万字。
2024年河南省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河南省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8c5cb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e.png)
2024年河南省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共22分)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你班打算开展“探寻汉字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此次活动前期准备的宣传材料。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还是世界众多民族孕育生长、融合发展的象征。
从黄河出发,她书写的不仅是一部中华史,更是一部世界史!世界上没有第二条河流,能够如黄河一样,将梯次分明形态众多的高原、草原、平原连接起来;将异彩纷(chéng)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沟通起来:将上百万年至今的人类活动历史完整地、不间断地贯通起来……她的存在本身是一种证明,人类终将(shū)途同归,百虑一致:她的奔流更是一种宣告,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就是人类走向共生的实践。
(1)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2分)异彩纷(chéng)(shū)途同归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参考方框内句子中“虑”的含义,解释加点词“百虑一致”在文段中的意思。
(2分)百虑一致:2.小豫还想探寻一下古诗词曲中关于黄河的描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他补全空缺处的诗文内容。
(8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在不同文人笔下也蕴含着不同的含义。
在王维《使至塞上》中“①,②”展现出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③,④”蕴含着人生道路艰难的道理;在《木兰诗》中“暮宿黄河边,⑤,⑥寄寓着木兰对家人的思念;在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⑦,⑧,山河表里潼关路”激荡着作者的无限悲愤。
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41184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3.png)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
3.考试开始前,请将姓名和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上交答题纸。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学校本月将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
请帮李明完成下列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
实现梦想的旅途上,二者缺一不可。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① 要树立远大志向,② 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的精神走稳走实人生的每一步。
荀子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yuán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意味着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以③ 的精神牢记最初的梦想,守住内心的志向。
真正踏上追梦旅途后,沿路有平川也有丘壑,有丽日也有阴霾.。
拥有高远的志向,才能在奋进路上引吭.高歌。
走在梦想的路上,④ 遇到挫折,我们是停下前行的脚步,还是目标坚定,处变不惊?志存高远不是好高wù远,脚踏实地不是因循守旧。
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才能将高远的志向变成可及的未来。
1.李明对文稿的两个加点字音和两个字形不太确定。
请帮他选出正确的一项()A.原lí kēng 鹜B.原mái kēng 骛C.源lí háng 鹜D.源mái háng 骛2.李明对文稿中①~①处的词语使用不太确定,请帮他选出正确的一项()A.①不仅还要矢志不渝未免B.①不仅而且坚持不懈未免C.①不仅还要矢志不渝难免D.①不仅而且坚持不懈难免3.李明对文稿波浪线处的成语使用不太确定,请你帮他选出正确的一项()A.始终不渝B.锲而不舍C.坚忍不拔D.孜孜不倦4.李明摘抄了下列语文知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024年淮北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淮北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6cc56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2.png)
2024年淮北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
(1)生活中,优良的家风家训像春雨般润物无声,助力我们健康成长。
优良的家风,是周敦颐“______,______”(《爱莲说》)的洁身自好;优良的家风,是辛弃疾“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报国壮志;优良的家风,是龚自珍“______,______”[《己亥杂诗》(其五)]的无私奉献。
(2)古人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展现景色之美。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展现了花繁草嫩的早春特点;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展现了早晚时分景物的明暗(晴阴)变化。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我的花园里夜间歌唱的蟋蟀非常多。
每一簇红花岩蔷薇都有其合唱队员;每一束薰衣草中也都有自己的乐队。
那枝繁叶茂的野草莓树丛中,那笃耨香树丛中,都成了蟋蟀们的演唱场地。
这个小天地中的小生物们在以自己那优美清亮的声音彼此探问、相互应答,或者可以说是对别的歌手无动于zhōng,只是自顾自地在抒发自己的情怀。
……就在我的四周,蟋蟀在演唱交响曲,此起彼伏,yì扬顿挫。
唱出自己欢乐心声的这些小小的生命使我忘记了群星璀璨。
天空中的那些眼睛平静冷漠地眨巴着,在看着我们,可我们对它们一无所知。
……理性告诉我们,有一些类似于我们的世界,有一些生命在其间进行无穷的变化。
这种宇宙观可谓宏大无比……一小块注入了生命的能感受苦与乐的蛋白质,远远超过庞大的无生命的原料。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每一簇()无动于zhōng() yì()扬顿挫()(2)请将文段中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
(3)以上文段出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______。
小美同学阅读《昆虫记》时,搜集了下面三张图片,其中与以上文段内容相关的一张图片是______(填字母);根据《昆虫记》内容,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的昆虫是______(填字母);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的昆虫是______(填字母)。
2024年常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常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86847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8.png)
2024年常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一、基础知识综合①“一泓碧水开明镜,绵绵青山列翠屏”。
②天目湖集太湖烟波浩渺之势、西湖浓妆淡抹(甲)之美于一湖。
③湖中碧波荡漾、岛屿散落,湖岸曲折yū(乙)回,远处朦胧的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就像几笔淡墨涂在天边。
④湖畔有画若棋盘的田畴,疏密错落的茶园,自然之景与人工造景(丙)。
⑤既然你是一位初来赏满湖春色的游客,也一定有轻松惬意的感受。
1.(1)根据以上文段,写出甲和乙两处相应的拼音和汉字。
浓妆淡抹()yū()回(2)在丙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交相辉映B.相辅相成C.相提并论D.相得益彰2.下列选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句①引用诗句时标点使用正确,该诗句突出了天目湖水清澈,山青翠的特点。
B.句③“碧波荡漾”“岛屿散落”“几笔淡墨”都是偏正短语。
C.句④划线处中谓语是“有”,宾语是“田畴、茶园”。
D.句⑤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正确,“赏”是动词,“惬意”是形容词。
二、综合性学习小语同学收集到以下四则材料,请研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1】清嘉庆二年,常州知府胡观澜修茸大观楼,其高百尺有余,可尽览周边风光。
“有图画不能尽,诚洋洋乎大观也哉。
”大观楼民国初被毁,地方志中尚有简画存世。
【材料2】2023年10月8号,备受瞩目的常州大观楼复建项目签约启动。
大观楼是常州历史上重要的园林景观建筑,项目重建将打造集城市景观、文化消费于一体的“新地标”。
该项目将沿用大观楼原有建筑元素,“与古为新”,将古运河辉煌的大图景在当代城市空间中重现。
为此,常州老城厢文旅空间布局将得以重塑。
挖掘本市厚重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创造文旅发展崭新模式,弘扬常州传统文化并保留历史文脉。
3.有市民对常州要重建古建筑“大观楼”不理解,请你结合【材料2】内容,从重建意义角度完成下联,向该市民解释。
上联:下联:复建大观楼园林景观打造城市新地标【材料3】苏州拙政园借景周边的北寺塔,寄畅园借景近处的龙光塔,用视力范围内的美景配合陪衬,成为了我国园林佳作。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71654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5.png)
2024年初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1,2题13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7分)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物古迹(jī diàn)了亿万年人类的聪慧。
它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我们必须要把(níng jié)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这样,才能更好了解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jī diàn_______________②níng jié_______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精髓_______________②挫折_______________(3)在语段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和B.但C.也D.就(4)“谨”在《新华字典》里主要有两种解释:①谨慎,小心;②郑重地。
文段中“谨记”的“谨”意思是什么?(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光中学开展“珍爱汉字,传承文化”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共6分)(1)填入文中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有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数千年发展,传承着中华文化,傲视着世界文明——这就是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千年来,它为国人提供精神支撑,丰盈着我们的灵魂,砥砺着我们的情操。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珍爱汉字,写好汉字,传承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4年信阳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信阳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17726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b.png)
2024年信阳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1)B(2分)(2)D(2分)2.①人不知而不愠②出淤泥而不染③濯清涟而不妖④会当凌绝顶⑤一览众山小⑥人生自古谁无死⑦留取丹心照汗青⑧赢得生前身后名(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共8分)3.C(3分)4.(1)示例:①我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很不乐观。
②我国大学生普遍对民族乐器了解不多。
③我国大学生大多是通过“课堂上老师传授”和“网络电视传媒”这两种途径了解传统文化的。
(3分)(2)把“传播者”和“接受者”互换位置。
(2分)(3)示例:①坚持内容为重,加强形式创新。
②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要在科技赋能、移动传播、年轻化表达上多下功夫。
③注重用年轻人喜欢的语言和表现方式。
④善用网络渠道和技术手段予以创新传播。
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紧密联接起来,使其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言人。
(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5.①一天中午刚上班的“我”就遇见了顾客退餐的情况,顾客中的女人以为餐费是8块钱,经我们解释后,她依然疑惑不解;②“我”和那女人同时认出了对方,且她先“我”步,想让“我”为她作证;③“我”想起了一个星期前的事,向她讲述了“我”帮她女儿“圆谎”的事情;④明白事情的原委后,“我”建议他们只买可乐,最终,店长把可乐免费送给了他们。
(意对即可。
每点1分,共4分)6.【A〕句示例: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小心”“窥视”细腻而生动地写出了女儿想让妈妈吃一次麦当劳,一心想瞒着妈妈,生怕被妈妈发现真相的“心虚”心理,表现她的一片孝心。
(2分)【B】句示例: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隐瞒”和“坦白”两种对待亲人的态度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二者背后所代表的深刻含义和辩证关系,赞美亲情的珍贵,呼唤人间温情。
(2分)7.①“我”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学生,心地善良又善解人意。
“我”愿意帮着那个女大学生隐瞒价格,成全她的一片孝心。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a472d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9.png)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卷(二)(本试卷四个大题,共25小题,共8页。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要求完成1~4题。
“青蒿(hāo)一握,以水二升渍(zé),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从古籍中获得灵感,由此发现青蒿素;在浩翰..古籍中寻幽入微,竺可桢绘制出一条物候变迁的曲线——“竺可桢曲线”,浓缩出五千年中华大地的冷暖变化图景。
卷帙(zhì)浩繁的中华古籍,______着先人的智慧,记载着璀璨的文化,诉说着绵延..不绝..,甚至稍一翻阅就会..的中华文明。
岁月不居,书阙有间,部分古籍正慢慢“老去”,褪色、脆化、腐蚀损毁。
我国现存古籍约有20万种,逐一修复整理现存的全部古籍,可能需要300余年。
古籍数字化______。
自2022年10月上线以来,“识典古籍”平台已陆续汇集经、史、子、集等古籍超过2200余部。
该平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免费、公开、稳定、快速、方便的检索和阅读古籍服务。
互动化、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更加______当代人的阅读习惯,沉浸(jìn)式阅读体验拉近了古籍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
古籍具有文物和文献的双重属性,修复好的古籍若只是______,后续研究就无法开展,更无法发挥其文化传承的价值。
数字化是一次解决古籍保护和利用矛盾的尝试。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蒿(hāo)B.渍(zé)C.帙(zhì)D.浸(jìn)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浩翰B.璀璨C.绵延不绝D.腐蚀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聚集迫在眉睫契合束之高阁B.聚集迫不及待契合置之不理C.凝聚迫在眉睫符合束之高阁D.凝聚迫不及待符合置之不理4.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语序不当B.成分残缺C.语义重复D.搭配不当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保存有一片原始热带雨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分布特征属于热带东南亚雨林的类型,证明中国存在典型热带雨林。
2024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语文(全国卷)
![2024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语文(全国卷)](https://img.taocdn.com/s3/m/086c657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3.png)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全国通用)语文(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难度系数:0.68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东风拂人面落花作簪,花香书香溢满藉书园。
2024年3月30日,第2届藉书园杯“阅读未来”征文比赛在济南藉书园书店正式启动。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阅读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一段探索灵魂的旅程。
阅读经典,不仅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而且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
阅读唐诗宋词,胸中俯仰天地的文化豪情qián zī àn zhǎng;阅读红色经典,感悟革命先烈______为国奉献,心中自然______蹈厉抗争的斗争气概和为国为民的奋斗热情;阅读经典散文,品味liú tǎng在心头的那一抹温情。
阅读的回馈是丰厚的,______不仅口齿生香,思想和心志也会充满péng pài能量。
1.(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1)qián zī àn zhǎng( )(2)liú tǎng( )(3)péng pài( ) 2.(2分)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前赴后继泛起含英咀华B.前仆后继涌起含英咀华C.前仆后继泛起寻章摘句D.前赴后继涌起寻章摘句3.(2分)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阅读经典,不仅让精神突破身体和现实,而且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
2024中考二模语文(天津卷)(全解全析)
![2024中考二模语文(天津卷)(全解全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7bf84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8.png)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天津卷)语文·全解全析第Ⅰ卷(选择题共29分)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 7-11小题,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yáo)鄙夷.(yí)侥.幸(jiǎo)前仆.后继(pú)B.腐.烂(fǔ)阔绰.(chuò)娉婷.(tínɡ)根深蒂.固(dì)C.摇曳.(yì)困厄.(è)冠.冕(ɡuàn)血雨腥.风(xīnɡ)D.枉.然(wǎnɡ)惊骇.(hài)劫掠.(luè)自吹自擂.(lěi)【答案】B2.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公共文化“五大惠民工程”之一。
2020年年底,全国共建设农家书屋58.7万家,覆盖了全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累计配送图书超过12亿册,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农家书屋达到16.7万家,在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助力乡村振兴中重要作用。
A.截至保障发挥B.截止保障发扬C.截至保护发扬D.截止保护发挥【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截至:停止于某期限,但是并未结束,后面仍继续。
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
空一,根据”2020年年底,全国共建设农家书屋58.7万家"语境,此处应是停止于2020年年底期限,但是并未结束,后面仍继续,应使用“截至”;保障:保护防卫生命、财产、权利等不受侵害。
保护:尽自己的努力照顾,爱护,来保护一个人,使他的心理不受损。
空二,根据“在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助力乡村振兴中”语境,此处是保护防卫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不受侵害,应使用“保障”;发挥:①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②把内在的性能、作用、力量尽量表现出来。
发扬: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
福建省福州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62f4e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c.png)
福建省福州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默写题1.根据语境,补写出以下句子的空缺部分。
诗文之美,美在画面。
那是“锦帽貂裘,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豪迈壮阔,是“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清新明丽。
诗文之美,美在情感。
那是“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远大理想。
诗文之美,美在哲思。
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新旧更迭的自然理趣,是“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论语》)中学思结合的辩证关系。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国汉字是形、音、意三者完美的结合体,有着无限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承载①________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无与②________(lún)比的文化奇观。
汉字只有在意蕴上,抑或在形态上,才涌现独特的文化魅力。
它的独特不仅在于它绵延千年,悠长厚重,更在于它独一无二的汉字之美。
汉字形美如画,书写起落有致,形态万千,篆书(________),楷书(________),草书(________),行书潇洒飘逸;汉字音美如歌,四声抑扬,讲究平仄,极具韵律,仿若跳动的音符,和谐悦耳;汉字意美如诗,从形神到意会,意蕴丰富,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连缀成文,散发着诗意的清香。
汉字是东方的明珠③________(guī)宝,因华夏文化的熏染而不断丰厚,更因我们的感受与传承而生生不息。
2.为①处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②③处相应的汉字。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古朴典雅龙飞凤舞端庄工整B.端庄工整古朴典雅龙飞凤舞C.古朴典雅端庄工整龙飞凤舞D.龙飞凤舞古朴典雅端庄工整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24年上海市静安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静安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66625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e.png)
2024年上海市静安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试卷2024.04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复行数十步,。
(《桃花源记》)3.,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4.小明在演讲中引用《<论语>十二章》里的“,”来闸释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丙】吕文懿勤学,至老不倦。
居秘阁①,图书左右,有得即识之,手录口诵,自晨至昃②不辍。
暮归,少暇,即为门人诵解书史。
退则吾伊③声复达于外,盖寝不移时④而起。
所修《宋元通鉴续编》,义例⑤精甚,有先儒所未到者。
书成,须发殆白。
[注释]①秘阁:古代宫中收藏珍贵图书之处。
②昃(zè):指日西斜。
③吾伊:伊吾,咿吾。
读书声。
④不移时:不一会儿。
⑤义例:明义理的事例。
5.乙文作者,他是(朝代)文学家。
(2分)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穷冬烈风()(2)有得即识之()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2分)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下列对甲文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A.颜回没有因为物质条件的贫困而忧愁。
B.孔子反对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富贵。
C.“贤哉,回也!”是倒装句,突出了孔子对颜回高尚品质的赞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仿真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古诗文(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1.默写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钱塘湖春行》。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
(杜甫《望岳》)②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④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②晏殊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借落花、归燕表达了对人生好景易逝的惋惜。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4—5题。
(4分)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4.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5.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白帝城)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指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献出)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侍奉)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6.选文(乙)具体说明了选文(甲)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并简要概括选文(乙)的内容。
(2分)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①夙夜..(__________________)..忧叹(__________________)②庶竭驽钝③属.以后事(__________________)④若嗣子可辅.(__________________)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9.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
(4分)(只谈一点即可)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课文《说和做》(臧克家)选段,回答下10—14题。
(15分)①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②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③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④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⑤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⑥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⑦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⑧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⑩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⑪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0.选段有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3分)11.第①段中的“小声说”是指声音低吗?你怎样理解?(2分)12.找出文中与第③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4分)13.第⑨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精神?(3分)14.说说第⑪段的作用,并以“某名人”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
(3分)示例:贝多芬:他,是眼睛的盲者。
他,是音乐的引路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15—18题。
(12分)想起那年读书时谷煜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
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
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
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
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
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
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
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
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
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
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
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怎么办?偷呗。
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
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
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
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
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
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
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原文有删改)15.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分)16.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2分)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17.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18.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4分)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3分)5G,连接美好未来①每年三四月份,草长莺飞日,赏花正当时,玉渊潭公园都会迎来樱花节。
今年的樱花节,游客感到购票更方便,游园体验更舒适。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将5G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节省了游客入园时间。
②无论3G、4G还是5G,这其中的“G”代表Generation(代)的意思。
5G指的是第5代移动通讯网络,它是目前4G网络下一代的升级版。
③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其峰值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Gb ps,甚至能达到25Gb ps。
这将给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的普及提供可能。
目前,用手机在线玩AR、VR 游戏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AR、VR技术所需的网速。
5G时代,人们的移动娱乐生活将更加丰富精彩。
④5G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具有低延迟的特点。
从固定的用户终端,一直到时速500千米的超高速列车,5G保证未来用户的数据连接不会掉线,从而建立一个更智能、更连接的世界。
今年4月3日,全国首例5G远程心脏微创手术由广州教授团队“隔空”指导,高州医院医生主刀实施。
相距400公里,手术画面却几乎没有延迟,身处广州的医学专家仿佛亲临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