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b076d97650e52ea551898d4.png)
人教版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
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铄在京剧斑lán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赏心悦目。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也会在文化的熏陶下变得厚重而雅致。
(选自《文化是民族的根》)(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斑lán(_____)绽(_____)放承载(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弓弦”的“弓”是________画,“义不容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下面的病句。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习题(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间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3ddf55a240c844768eaee47.png)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年内将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
报告一提出就引发现场热烈反响。
B.历史大剧《东方战场》昨日已盛大收官。
截至目前,该剧全网播放量逼近大约300亿。
C.教育部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采取多校划片原则。
D.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许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2 .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无误的一项是()A.《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梦得,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C.朱自清,原名自华,字秋实,号佩弦,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你我》《踪迹》《背影》等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杰出的幽默大师.代表作品有散文《济南的冬天》《骆驼祥子》《茶馆》等.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她说话时带有一种不常听到的抑扬顿挫的声调。
B.世锦赛中美对抗中,詹姆斯强壮的身体令身材单薄的易建联黯然失色。
C.大圣一条如意棒,翻来覆去战天神。
D.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一些老朋友。
4 . 下列短语不完全同类的是()A.太阳升我们高兴大家唱歌老师讲课B.喷出火焰看到长城夸奖我安排任务C.热得难受跑得出汗干得很好放松下来D.一泓泉水生日礼物完全相信大家相信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书写及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斑斓(lán)机抒(zhù)惩罚(chéng)疙瘩(gē)九曲连环(qǔ)B.咳嗽(sou)慷概(kǎi)独裁(cái)憎恶(zèng)载歌载舞(zài)C.里弄(lòng)强笑(qiǎng)烦躁(zào)侮辱(wǔ)伛着身子(yǔ)D.深霄(xiāo)揩油(kāi)戌机(róng)碑帖(tiè)大气磅礴(bó)二、字词书写6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初三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试题答案解析
![初三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0ccd945022aaea988f0f01.png)
初三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试题(二)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追溯.(sù)狡黠.(xiá)污秽.(huì)接踵.而至(zhǒng)B. 蓦.然(mù)睥.睨(bì)桑梓.(zǐ)忧心忡.忡(chōng)C. 牛犊.(dǔ)撺.掇(cuān)诘难.(nán)锲.而不舍(qì)D. 行.辈(háng)诡谲.(jǘ)驰骋.(pìn)相得益彰.(zhàng)【答案】A【解析】B. 蓦.然(mò),睥.睨(pì)。
C. 牛犊.(dú),诘难.(nàn),锲.而不舍(qiè)。
D. 诡谲.(jué),驰骋.(chěng),相得益彰(zhā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截然不同饥肠辘辘浮光略影前仆后继B. 走投无路震耳欲聋相辅相成慢不经心C. 浑为一谈风云变幻箪食壶浆诚惶诚恐D. 哄堂大笑耐人寻味心有灵犀轻歌曼舞【答案】D【解析】A. 浮光略影——浮光掠影。
B. 慢不经心——漫不经心。
C. 浑为一谈——混为一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B.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 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D. 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答案】C【解析】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不合语境。
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a795c5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b.png)
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二模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取缔(dì)伫立(zhù)应酬(yìng)转弯抹角(mò)B.慰藉(jiè)顷刻(qǐng)涟漪(yī)风雪载途(zài)C.倒坍(tān)荫庇(pì)招徕(lài)浑身解数(xiè)D.晌午(xiǎng)锃亮(zhèng)诘问(jié)缄默不语(jiān)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喧嚣驰骋珠丝马迹开卷有益B.臆测嶙峋变本加厉眼花缭乱C.禁锢吿罄一泻千里物竞天择D.蓬嵩旁骛一视同仁断章取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父母普遍是“老黄牛”,呕心沥血培养孩子,有求必应不图回报。
B.傅雷曾坐在桌前对着家书流泪,龙应台更是在给儿子写信时潸然泪下。
C.不要以为“亲情作业”举足轻重,孩子与父母交流越多,心就贴得越紧。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文化是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在书法醇美放入墨香中,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绽放闪烁跳动飘散B.飘散绽放跳动闪烁C.闪烁跳动绽放飘散D.绽放闪烁飘散跳动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陈涉世家》节选自这部通史。
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的叔叔于勒》。
C.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
2023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含答案
![2023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eb20e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c.png)
2023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共4分)玉凤,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它属于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
这位王后能征善战,经常主持各种大型祭祀,拥有自己的封地,经济独立,也向商王室纳贡。
武丁朝雄踞中原,开疆拓土,毫不夸张地说,妇好打下了半壁江山。
作为王后和女将,以智慧和实力,担当家国事业,b ó得众人的尊重。
生活中,为武丁生儿育女,作为妻子和母亲,她温润如玉。
爱武装也爱红zhu āng 的双面佳人,堪称完美女性的典范。
妇好的玉凤,恰似她优美的身姿,定格在历史的风景线上,为后人所敬仰。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sh ì tu òB. s ì t àC.sh ì t àD. s ì tu ò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b ó ( )得 红zhu āng ( )2.古诗文默写。
(8分) 主题古诗文名句 花 ①欧阳修用“ , ”展现琅琊山花香树密的美丽景色。
(《醉翁亭记》)鸟 ②崔颢用“ , ”写黄鹤的传说,抒发了物是人非、岁月不待人的感伤。
(《黄鹤楼》)鱼 ③孟子用“ , ”表达自己在两难时会选取更珍贵的东西。
(《鱼我所欲也》)虫④李商隐用“ , ”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无题》) 3.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是孟子对“大丈夫”的要求,你认为《西游记》中谁可以称得上“大丈夫”?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阐述。
题号一 二三 四 总分 等级一 二 得分(2)“如果逐一去掉诗歌的要素,那么最后剩下的、不能再去掉的一定是情感”,请结合下面一首诗,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
人教版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898228770bf78a64295484.png)
九年级学业模拟考试试卷语文温馨提示:(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狼嘷(háo)冗长(rǒng) 旱獭(tǎ) 水泄不通B.砭骨(biān)参差(cī) 星宿(xiù) 潸然泪下C.枷锁(jiā)蹂躏(lìn) 熟稔(niǎn) 巧言令色D.青荇(xìng)秾丽(nóng) 涸辙(hé) 手舞足蹈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着傣族姑娘们优美曼妙的舞姿,游客们纷纷拍手称快。
B.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真的是不容分说,点一点鼠标,你就可以在广阔的网上恣意漫游。
C.小刘是一个热心的人,非常乐于助人,凡请他帮忙的事他都无所不为。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孩子能否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通过“一二·九”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同学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C.多读多写,至今仍不失为好的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
D.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深入开展“自我养成、自我成长”的主题活动。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③②①B.⑤④②③①C.⑤④③②①D.④⑤①②③5.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初三二模语文考试卷
![初三二模语文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102587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5.png)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悠然自得(yōu)B. 恍若隔世(huǎng)C. 骄阳似火(jiāo)D. 碧波荡漾(dà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她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B. 他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这离不开他平时的刻苦训练。
C. 他的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让人百读不厌。
D. 他的家庭虽然并不富裕,但他却很快乐。
3.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 红尘中,谁料道,一晌贪欢。
4. 下列词语中,与“日薄西山”意思相近的是()A. 月落乌啼B. 日落西山C. 日薄西山D. 日出东方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为什么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B. 这件事是谁做的,你知道吗?C. 你喜欢读书吗?D. 我问:“你今天好吗?”他回答:“我很好。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小溪潺潺,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什么。
B. 雪花飘飘,像一只只白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C. 太阳升起,照亮了大地。
D. 花儿绽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7. 下列词语中,与“举世闻名”意思相近的是()A. 名扬四海B. 家喻户晓C. 著名D. 出名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时光荏苒。
B. 春风拂面,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C. 我喜欢读书,喜欢音乐,更喜欢旅行。
D.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间仙境。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那座山高得像一座巨塔。
B. 他的声音大得震耳欲聋。
C. 这里的风景美得如诗如画。
D. 他的眼睛亮得像星星。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B. 这个问题难道还需要解释吗?C. 这个地方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探索吗?D. 你难道不觉得这个问题很有趣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阿Q这个落后、愚昧、自私的人物形象。
九年级第二学期学业质量调研语文试卷(二模试卷 含答案)
![九年级第二学期学业质量调研语文试卷(二模试卷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3b4d4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d.png)
九年级第二学期学业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此中有真意,。
(《饮酒》(其五))(3分)2.是亦不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也》)(3分)3.,俶尔远逝……(《小石潭记》)(3分)4.珊珊同学在参观红色基地时,看到许多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红军战士的事迹,不由地吟诵起《过零丁洋》中的“,”以表达敬意。
(4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丙】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
②下帷绝编: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
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
绝编:这里指读书刻苦。
③迨:等到。
5.【甲】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选出与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迨能倍诵乃止.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C.止.步于此D.树欲静而风不止.(2)虽与之俱.学俱九年级语文共7页第1页7.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画线句。
(3分)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二模语文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二模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d33f628960590c69ec376b6.png)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二模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字词书写1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__________),便是敬。
(2)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zì cán xíng huì(____________)。
(3)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 jiàn(______)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4)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iǎo róu zào zuò。
(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 . “呜呼,无法可想!”是针对什么情况而言的?作者为什么认为“无法可想”?阅读《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完成小題。
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①据报道,河南长垣县一家歌舞厅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24人受伤,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使其1分钟内连爆近10次。
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②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
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
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
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的压力的产品。
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③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
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
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符实,它是靠香味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期第二次模拟检测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期第二次模拟检测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d751d652ea551811a687a4.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期第二次模拟检测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掺.(cān)杂教诲.(huì) 遏.(è)制大煞.(shā)风景B.畸.(jī)形棱.(líng)角揩.(kāi)油藏污纳垢.(gòu)C.贪婪.(lán) 祈.(qí)祷赡.(zhān)养有条不紊.(wěn)D.虐.(nüè)待羁绊.(bàn) 鸡肋.(lèi) 悲天悯.(mǐn)人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3分)( )A.笙箫徇职追根溯源贪赃枉法B.赦免忌讳骇人听闻无功受碌C.蒙昧蠕动合辙押韵姗姗来迟D.缅怀被褥贻笑大方披波斩浪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王调皮捣蛋,常常作奸犯科....,令老师和同学头疼不已。
B.夏天的田野,绿缎铺染,草长莺飞....,将盎然的生命力凸显得淋漓尽致。
C.柳清的字写得东倒西歪,密密匝匝,如群蚁排衙....。
D.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4.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你可以轻而易举作出改变——因为那是你自己的心。
②不仅如此,它还让你惧怕尚未经历过的事情。
③世间之恶的四分之三,皆出自恐惧。
④恐惧的真面目,正隐藏在你当下的内心之中。
⑤因为你心怀恐惧,才会为经历过众多事情而苦恼。
A.③⑤②④①B.①③⑤②④C.③④②⑤①D.①④⑤②③5.阅读下面新闻,并拟写一个标题。
(20字以内)(3分)2019年4月21日,历时15个月完成技术升级换代的全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亮相。
据了解,“蛟龙号”技术升级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蛟龙号”安全性、易维护性,提高作业效率,继续保持国际领先的技术优势。
待海试完成后,“蛟龙号”将以全新的面貌、更加优异的性能投入到深海前沿科学研究、深海资源勘查、深海环境监测保护业务工作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他是无xiá及此,闻先生的书桌,(__ _)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报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无xiá()及此(2)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是“_________”,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辨析下列一组近义词,然后选择词语分别填在文中的空缺处。
A.零乱B.凌乱(4)文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二、现代文阅读科技说明文阅读(A)人工智能(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从诞生以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来看,未来人工智能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成本的需要。
如制造业中智能机器人对生产流水线工人的替代、智能化信息系统对手工作业的替代等。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B)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认为:AI(人工智能)技术会升级换代,进入2.0时代。
它将更紧密地融入人类生活。
30年后的AI2.0必将成为巨人。
到那个时候,大数据智能的研发,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帮助政府和企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前瞻性地创造新产品,进行新投资,确定新政策。
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基础,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
另一个关于A的梦想是:人脑和电脑联通。
潘云鹤认为,人脑和电脑如能直接联合工作,就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
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怎样的改变。
AI的能力似乎无可估量。
可以想象人类未来与AI共存的种种图景:当你在街上碰到陌生人时,系统会产生并处理数据,通过AI程序就能知道你对他的印象如何。
在医院里,AI分析Ⅹ光片的水准,比人类医生还要棒,这些智能机器还可以用于癌症等疾病的到期检查,甚至在你尚不知晓的情况下采取防治措施。
(选自《读者》有删改)(C)人工智能也是一把“双刃剑”。
其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机器排斥人工”。
比如,全球最大的12家投资银行里,最普通的研究人员平均年薪都有50万美元,如此令人羡慕的岗位也存在被替代的可能。
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互联网逐漸成为唯一的信息平台,信息看似变得多而自由,但其实由于人工智能的原因,垄断我们所要获得的信息也就变得容易了。
此外,人工智能的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2016年的围棋人机对弈中,谷歌设计开发的阿法狗与韩国的李世石对弈一局,所消耗的机器运行成本达到了3000美元。
而在此期间,人类对手可能只消耗了一碗石锅拌饭。
(选自微信公众号“失飞的纸飞机”有删改)2 . 下列对三则材料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来看,未来人工智能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成本的需要。
B.通过“脑机混合”增强智能,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可以断言,未来学生的文化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会大大提高。
C.目前,在全球最大的12家投资银行里,包括最普通研究人员在内的大部分岗位已经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D.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别人无法掌控我们需要的信息,信息量将更加丰富,信息使用更加自由。
3 . 下列有关“人工智能也是一把双刃剑”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成本的降低。
B.AI(人工智能)技术会升级换代,进入2.0时代。
它将更紧密地融入人类生活。
C.人脑和电脑直接联合工作,形成了“脑机混合”增强版智能,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无限提高。
D.“双刃剑”是指人工智能有利也有弊。
人工智能发展的危害就是有可能影响就业(机器排斥人工)、垄断信息、运行成本高企。
4 . 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到那个时候”指30年后,起限制作用,明确了具体时间和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B.本选文重点说明“人工智能”发展的美好前景。
C.AI的能力无可估量,也许有一天,人类会被“AI”完全控制,世界将变得更为秩序井然。
D.“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怎样的改变。
”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经历的“最后一课”王火上中学时,语文课本里有小说家都德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最后一课》。
这篇小说以普鲁士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课时的见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达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想不到,在抗日战争中,1941年12月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次日,我在上海租界的东吴附中读书,也经历了一次类似的事件。
一清早,我起身去上学。
外边,细雨蒙蒙,雨丝裹着寒意,天气阴霾。
空中像笼罩着一层灰色的烟幕。
弄堂里,东一簇人,西一撮人,互相在谈论转告着什么。
有人说:“公共汽车和电车都已停驶!”也有人在预测:“看来,日本兵今天要开进租界来了!”……在一种难以形容的纷乱情绪中我走进自己的教室。
宽大的教室里一共不过五个同班同学,我的好朋友俞伯良在,我闪身刚朝门口一站,俞伯良马上招呼我。
我没有回答,将手里的一叠用帆布带捆住的课本和练习本往课桌上一放,对着俞伯平叹了一口气,说:“唉,以后,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上课呢!……”说着,内心痛苦,潸然想掉泪。
听我这样说,同学们有的叹气,有的露出愁闷和气恼。
俞伯良忽然拿粉笔在黑板中央端端正正写了四个大字“最后一课”!他一写,我心里更难过了。
有两个同学也在黑板上跟俞伯良一样,用粉笔加写了“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快将黑板写满了。
然后,其中一名叫吴玉书的同学突然哭了起来,抽搐着趴在桌子上耸动着肩膀呜呜出声。
他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同学。
他这一哭,我泪水忍不住哗哗流下来了。
我正想着去安慰吴玉书,却听见站在窗口俯瞰下边南京路的俞伯良忽然高声大叫:“快看呀!东洋鬼子来了!”啊!日寇来了!进公共租界来了,“孤岛”彻底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者手中了,在敌人的铁蹄下,更黑暗严酷的岁月来临了!正沉浸在痛苦中,忽然听到教室门响,有人来了。
我回头一看,不禁叫了一声:“啊!王老师!”我一声喊叫,俞伯良,吴玉书等也都转过身来,同声叫道:“王老师!”王老师弓着背,嘴里嘘着热气,冷得搓着双手,一本国文本夹在腋下,进了教室。
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军乐声仍在疾风暴雨般地传来。
王老师似乎听而不闻在讲台桌上摊开国文课本,用手扶扶眼镜架,扫视了一下坐在下边的稀稀落落的学生,说:“人来的很少啊!”忽然,看见了黑板上写的“最后一课”的字样,他突然背过身去,掏出一块破旧的白手帕来,用手扶住眼镜架,擦拭起眼镜来。
啊,王老师哭了!稍停,他回过神来,无限感慨地说:“是啊,是最后一课了!”他用桌上的粉笔擦将未写“最后一课”的地方擦拭干净。
在擦拭干净的地方,写下了“新亭对泣”四个字,说:“上课!大家翻到课本后边这一课,今天讲《新亭对泣》这一课。
”翻到103页,见课文一共选了两则《世说新语》上的故事。
《新亭对泣》是第一则。
课文极短,全文不过一百多字。
新亭对泣刘义庆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藉卉饮宴。
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课堂里肃静无声,日本侵略军的军乐声已隐约远去。
又有七八个同学陆续来了。
他们迟到了,但一来就安心地坐下来听讲,都非常专心。
教室秩序从来没有这样严肃、安静过。
王老师痩黄苍老的脸上特别庄重,黑边眼镜下两只眼睛在放光,声音蓦然比平时洪亮了几倍,说:“西晋愍帝建兴四年,匈奴族攻破长安,西晋覆亡。
次年,琅琊王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开始了南北朝对立的局面。
当时,由北而南的士族官吏,一部分如闻鸡起舞的祖逖等是主张抗战恢复中原的,但多数只想偏安江南苟延残喘。
《新亭对泣》正反映了南下士族官吏截然不同的两种思想抱负。
周侯是属于叹气之辈的,王导是慷慨激昂有光复中原之志的。
对比鲜明!……”王老师慷慨激昂地说:“要抗战!要光复神州!决不做楚囚对泣!眼泪应当咽在肚里!把力量用到抗战上去!……”他讲的是课文,又好像讲今天的时局、今天的责任。
王老师讲完课文,掏出那块破旧的白手帕来,左手扶起眼镜架,右手用手帕去擦拭面颊。
我看到:两行晶莹的泪珠顺着老师的鼻梁正流下来。
教室里静得针尖落地也能听清。
老师在啜泣!一刹那间,我也泪流满面了。
同学们都落泪,年纪最小的吴玉书又伤心地趴在课桌上哭泣起来了。
哭泣了短暂的一会儿,王老师止住了眼泪,说:“同学们,也许今后我不会再来教你们的国文了。
谁知道会不会派日本人或汉奸来给你们进行奴化教育呢?但你们只要记得曾经有一个58岁的国文老师给你们上过这样一堂课,那我也算没有白教你们这些学生。
”我心里火辣辣的发热,真想上去热烈拥抱老师呀!战争和刀枪能毁灭许许多多东西,但不能毁灭美的思想、美的人和事,侵略者能用铁蹄占领中国的土地,但他们想征服中国人的心那是妄想!王老师要下课走了。
他用粉笔擦擦去了他写的“新亭对泣”四字,但仍保留着黑板上所有的“最后一课”字样。
用一种依依不舍的声调说:“同学们,再见!下课!”所有学生,一同肃然起立,向老师恭敬地鞠躬,目送着王老师走出教室。
时光流逝,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但我所经历的“最后一课”,印象始终新鲜。
当年所尊敬的老师一定早已作古,当年的同学也都不知身在何处。
但看到我们的祖国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每当回忆起这些辛酸痛苦的往事时,就更有一种无比的欣慰充塞心头。
摘自《王火散文集》有删减5 . 给加点字注音。
①阴霾(________)②潸然(________)③蓦然(________)④啜泣(________)6 . 文章开篇从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写起,有什么作用?7 . 前文描述了上课时,老师将未写“最后一课”的地方擦拭干净,写下了“新亭对泣”四个字,而结尾又写到老师擦掉自己写的“新亭对泣”,留下了同学们写的“最后一课”的字样,体会一下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8 . 文章结尾处作者写道“每当回忆起这些辛酸痛苦的往事时,就更有一种无比的欣慰充塞心头A.”句中的“辛酸痛苦”和“欣慰”各指什么?三、句子默写9 . 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