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自然灾害公共危机管理策略探析
我国古代公共危机应急救援的历史经验与有益启示
我国古代公共危机应急救援的历史经验与有益启示[摘要】我国古代在公共危机应急救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充实和持续发展,形成富有实践指导价值的理论思考,在制度建设、救援理念、发展方向等方面对我国当前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极具启示意义。
【关键词】古代救荒;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历史经验【作者简介】夏一雪,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科研所,讲师,博士;郭其云,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科研所所长,副教授,硕士;杨隽,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院长,教授,博士;董希琳,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科研部部长,教授,硕士,河北廊坊065000 【中图分类号】 C9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4- 4434(2012)07 - 0055 -06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研究同样需要明史鉴古,以资当下。
我国古代在公共危机应急救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救援措施,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充实和持续发展,形成富有实践指导价值的理论思考,对我国当前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极具启示意义。
一、我国历代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概述1.公共危机与灾荒公共危机,是指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国家、社会安全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机事件。
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灾荒,是“以人与人社会关系之失调为基调,而引起人对于自然条件控制之失败所招致之物质生活上之损害与破坏也”。
对照这两个概念,可以发现其在内涵上的共同性,即都是源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平衡关系被破坏,都会导致一定方面一定程度上的损失;但是其在外延上又有不同,即公共危机的范围要大于灾荒,灾荒主要与四类公共危机中的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相对应。
因此,尽管我国古代“灾荒”的范围要小于当代的“公共危机”,但是借鉴历代应对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仍然对当前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的天灾与灾害防治
中国古代的天灾与灾害防治中国古代的天灾与灾害防治,是一个广泛的话题。
古代的中国人经历了许多的自然灾害,如洪水、旱灾、地震、火灾、瘟疫等等,这些自然灾害给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统治者和普通百姓都曾非常重视天灾和灾害的防治。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的天灾和灾害防治措施。
一、洪水灾害和治水措施洪水对古代中国是最为普遍的灾害之一。
历史上,洪水往往造成重大的伤害和死亡,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由于古代中国的水利设施的不完善,洪水和水灾频繁发生,为了应对这种自然灾害,中国的政府和百姓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治水措施。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所谓的“三绝策”。
这个策略的具体内容是:一是绝源,即在河道上游设置水库、堰坝等水利设施,以减少洪水的来势;二是绝中,即在河道中游设置堤坝、挡水墙等设施,以减缓洪水的流速和压力;三是绝口,即在河道口安装闸门、水门等设备,以减少洪水流入下游地区。
这种“三绝策”在古代中国历史上被多次采用,如唐代的郑成功、明代的李时中等人都曾成功地治水。
二、旱灾和灌溉技术旱灾对古代中国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
在古代中国,由于缺乏现代水利技术的支持,大范围的旱灾往往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为了应对旱灾,古代中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最重要的就是灌溉技术的发展。
在古代,中国的灌溉技术主要有引水、旋风灌溉和排灌三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引水。
引水是指利用山泉、溪水等地下水源为农田灌溉,也称山泉灌溉。
古代中国的引水技术非常先进,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的“梳田引泉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挖开渠道引水到田地进行灌溉。
在隋唐时期,又出现了一种叫做“龙门引泉法”的技术,这种方法采用了水力学的原理,利用高山上游的水力作用,将水引入田地,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三、瘟疫和医疗卫生瘟疫是古代中国最为可怕的灾害之一,尤其是在战争时期,瘟疫死亡率更是高居不下。
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历史经验
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历史经验
中国古代历史上,灾害治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在古代社会中,灾害多种多样,如水灾、旱灾、虫灾、地震等等。
为了应对这些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灾害治理的机制和方法。
1.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国古代为了应对水灾,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
例如,修建大型水库、堤防、运河、排灌沟等防洪工程,增加排水量,减小水患影响。
2.气象观测和预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气象学非常发达,人们善于观察天象和气象现象,及时预警灾害。
例如,观测雨量、研究气象变化规律等等。
3.物资调配和救济措施:在古代社会中,领导常常通过物资调配和救济措施来缓解灾害带来的影响。
例如,发放救济粮食、建设救济仓库等等。
4.救灾精神的弘扬:在古代,救灾是一种传统美德,人们非常弘扬救灾精神。
例如,出现灾害时,士人常常自发组织救灾队伍,帮助受灾的人们。
总之,中国古代为了应对灾害,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灾害治理机制。
这些经验对今天的灾害治理仍然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中国古代备荒救灾的历史经验
中国古代备荒救灾的历史经验
中国古代历史上,备荒救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验。
在古代,中
国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困扰,如旱灾、洪水等。
为了解决因灾导致的粮
食短缺和食品危机,中国古代制定了许多备荒救灾的政策和措施。
一项重要的经验是粮食储备。
古代中国的政府建立了粮食储备系统,以备荒时使用。
这些粮食储备通常由政府直接管理,通过政府购粮、储存和管理,以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的粮食短缺。
政府还制定了相
应的收购政策,向农民征集粮食储备,以确保国家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来救济受灾地区。
古代中国的备荒救灾还注重提高农业生产力。
政府通过改进农业
技术、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以及加强农业管理,提高了农田的产出。
这些措施帮助提高了农民的粮食产量,以应对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
此外,古代中国还注重农田水利建设。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对于防灾减灾和提高农田产量至关重要。
中国古代政府投资大量精力
和资源来修建渠系、水库、排灌设施等,以保证农田灌溉和排水顺畅。
这些水利建设不仅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还为受灾地区提供了灾后
恢复的基础设施。
此外,中国古代注重通过减税减赋的方式支持受灾地区。
政府会
减免或延缓对受灾地区的税赋征收,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帮助他们
渡过灾后重建的困难时期。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备荒救灾的经验包括粮食储备、提高农业生
产力、注重水利建设以及减税减赋等措施。
这些经验在古代有效地应
对自然灾害,保证了人民的生计和社会的稳定。
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
三、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 策略与措施
1、预防措施:通过加强灾害预警监测,制定相应的灾害预防措施。例如, 针对地震灾害,可以建立地震预警系统,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针对火灾风险, 可以建立严格的火源管理制度,加强消防设施的配备和定期检查。
2、应急措施:一旦发生灾害,应迅速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进行救援和修复。 例如,火灾发生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和抢救文物;地震发生时,应立即 关闭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7、资金投入:加大对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政 府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文化遗产的防灾减灾工作,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格局。
8、公众参与: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工作。通过举 办公众讲座、展览等活动,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同时, 建立公众参与的监督机制,对防灾减灾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估。
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是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例如,加强水利工程的建 设,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
5、注重社区减灾能力建设
社区是城市防灾减灾的基础单元。需要加强社区减灾能力建设,提高居民的 防灾意识和技能,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宣传活动。
五、总结
本次演示从灾害风险分析、规划原则和目标、规划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城市防 灾减灾规划研究。为了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灾害对城市造成的损失, 需要制定合理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在规划过程中,需要遵循预防为主、全面规 划、突出重点
3、宣传教育:加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 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同时,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 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4、科学研究:开展针对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探索更加 有效的保护方法和措施。例如,研究古建筑材料的耐火性能和抗震性能,以提高 建筑的防灾能力;研究古建筑的修复技术和保护材料,以保护和修复受到灾害破 坏的古建筑。
蝗患为祸:丧钟为谁而鸣?——从时空看清代救灾制度
蝗患为祸:丧钟为谁而鸣?——从时空看清代救灾制度清朝在平定准格尔叛乱之后,清朝疆域达到极盛。
清朝疆域十分辽阔,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
但是要治理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并不容易,历史上有很多帝王打下了疆域辽阔的江山,但因为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最终土崩瓦解。
面对突然而至的灾祸,帝国如何处理,反映了一个帝国的治理能力。
水灾、旱灾、地震、霜雪、蝗灾等对农业社会而言,都是很大的打击,如果没处理好,很可能颠覆一个帝国。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流传千古,但是一场瘟疫葬送了这个辉煌璀璨的文明。
在那场大瘟疫中,雅典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就连雅典统治者执政官伯里克利也染病而亡。
而伟大的罗马帝国也是如此,公元164年,发生第一次大瘟疫,公元250年又一次发生大瘟疫,这一次罗马帝国的总人口锐减,减少了2000多万,最后被蛮族所灭。
14世纪中期,黑死病横行,欧洲2500万人死于非命,欧洲减少了三分之一的人口。
欧洲社会也因这场瘟疫改变。
而位于东方的中国,也是瘟疫非常多的国家。
从公元前7世纪到20世纪,发生过700多次较大规模的瘟疫。
我们认为明朝灭亡于农民起义军,也有学者认为亡于清军入关。
但这些或许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明朝崇祯年间发生了鼠疫,大量人口死于鼠疫。
崇祯六年到崇祯十七年,从山西、陕西、河北、北京。
地方志有记载,“瘟疫,人死大半。
互相杀食。
”再加上饥荒、起义、外敌入侵,明朝更加无力应对灾疫,明清易代之际,人口非正常死亡达4、5000万,无疑这场灾疫拖垮了大明王朝。
而清军入关建立的大清帝国最后在辛亥革命中被推翻,但是大清帝国因何而亡,依旧是学界在争论的问题。
疆域辽阔、盛极一时的大清帝国难道没有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便可以摆脱灭亡的命运了吗?接下来,笔者将从大清帝国如何应对蝗灾,来一窥大清帝国应对危机的能力和灭亡的原因。
一、清代蝗灾时空分布和水灾、旱灾一样,蝗灾是三大自然灾害之一,蝗灾对农业社会的杀伤力极大。
汉末三国灾害频发,古人是如何来防范和应对各种灾害的
汉末三国灾害频发,古人是如何来防范和应对各种灾害的引言: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灾害总是经常发生。
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意外的环境里,在如今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惨遭破坏的情况下,各类灾害爆发的频率比以往更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有了更多的灾害预测手段和应对灾害的方式。
在古代社会,科学技术没有得到显著发展,各类先进的仪器和设备都不存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遇到灾难时,也会有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应对方式,汉朝末年,三国鼎立,自然灾害频频爆发。
官方政府势力减弱,救灾力度大不如从前。
而在民间社会,老百姓自力更生,也摸索出了自救和自强的方法,这一时期的民间会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种种应对方式又有哪些可取之处?人口交易,四处迁徙古代的自然灾害大致可以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以及生物灾害三大类,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坍塌等情况,气象灾害包括洪水和干旱,生物灾害最为严重的就是疫病。
不管是哪一类灾害,最终都会导致一个社会现象,那就是人民群众无法正常进行生产劳动,各类资源储备迅速消耗,资源快速枯竭,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困扰。
比如干旱,干旱会导致降水量减少,土壤水分流失。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无法及时得到最需要补充的水资源,只能干枯至死。
底层农民辛勤劳作,最终换来的是颗粒无收的局面,他们接下来一年的口粮,也不知该往何处寻找。
当一片地区发生相当严重的自然灾害时,这里的社会生产力往往会快速下降,朝廷储备的各种资源,也只能在短时间内维系民众的正常生活。
时间一长,资源消耗殆尽,老百姓只能等死。
古时候没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没有浩大的引水工程,也没有各种能够提升农作物产量的基础设施,在天灾面前,人们所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他们无法增加农作物的供应量,只能在粮食被不断消耗时,为了为数不多的生存资源而大打出手。
地主豪绅往往具有私人武装队伍,不同的势力集团之间会发生争抢,有时为了一袋粮食,可能会有三五十人丧命。
这就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每一粒大米的价值都比一条人命更高。
我国古代的防灾减灾方略汇总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2011•7•上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关于防灾减灾的思想、政策和方略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记录。
爬梳自先秦以来的部分防灾减灾方略,我们不禁为古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也希望能够以古鉴今、以史明智。
我国古代的防灾减灾方略子荷/整理我国历史上灾荒十分频繁,为世上少有。
上自原始社会,下至明清,灾害频频发生。
相传早在伏羲氏和燧人氏的时候,就已有水涝之灾;黄帝一百年有地震之灾;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凭借他们的智慧与勇敢,同自然灾害展开了不懈的斗争,围绕灾前预防和临灾救济等实践逐步摸索出一些方略,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防灾减灾之路。
两汉时期,我国古代的灾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奠定了此后两千年中国传统灾害观的基石。
此后虽有发展,但根基全在两汉时期。
当时灾害和饥荒方面代表性著作为《汉书•五行志》,其中的理论基础还是阴阳五行灾害观念,灾害的范畴却大大扩展,收录其中的灾害种类神灵,早在夏代的时候我国就形成了尊天敬神的风习,殷代以后降“天”的身影便无所不在。
《礼统》云:“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
”《论语》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礼记》曰:“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人们每遇疑难就祈求于天,岁荒丰歉也不例外。
甲骨卜辞中类似的记载很多,如“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足其年!”春秋战国时灾害范畴的滥觞防灾减灾是伴随于人类进化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古老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
在远古时代,原始人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和抵御野兽的侵袭,制造了石器和木器,作为生产和安全的工具。
早在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就在自己居住的村落周围开挖沟壕来抵御野兽的袭击。
大禹治水和都江堰工程更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付水患的伟大创举。
公元132年,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为人类认识地震作出可贵贡献。
古代文献中对灾害的定义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介绍中国的防灾减灾与灾害管理
地方性标准:各省市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的防灾减灾与灾害管
理标准
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政策法规的制定:由国家防灾 减灾与灾害管理机构制定
政策法规的实施:由各级政府、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共同实 施
政策法规的监督:由国家防灾 减灾与灾害管理机构进行监督
政策法规的修订: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四章
中国防灾减灾与灾害 管理的组织体系
添加 标题
科技应用:科技在防灾减灾与灾害管理中发挥 重要作用,如遥感技术、GIS技术、大数据技 术等
添加 标题
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防灾减灾与灾害 管理的合作与交流,如联合国减灾战略、世界 减灾日等
第三章
中国防灾减灾与灾害 管理的政策法规
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 例》
政府支持:政府鼓励和 支持社会组织和志愿者 参与防灾减灾与灾害管 理,提供政策支持和资 金支持
国际合作:中国与其他 国家在防灾减灾与灾害 管理方面进行合作,共 同应对全球性灾害挑战
企业参与和捐赠
企业参与:企业通过提供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参与防灾减灾与灾害管理工作
捐赠:企业通过捐赠资金、物资等方式,支持防灾减灾与灾害管理工作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研究,提高 防控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物 灾害挑战
第六章
中国防灾减灾与灾害 管理的科技支撑
科技研发与应用
遥感技术:用于灾害监测和预警 大数据技术:用于灾害风险评估和预测 云计算技术:用于灾害信息管理和共享 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
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理念与策略
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理念与策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社会积累了丰富的灾害治理经验。
这些经验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灾害的认知,也为我们今天应对灾害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以下是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主要理念与策略:1.敬天保民中国古代思想认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统治者应顺应天意,敬畏自然,保护民生。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灾害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2.顺天应时中国古代灾害治理强调顺天应时,即根据季节、气候等自然规律进行农事活动,以减少灾害的发生。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3.防患未然中国古代灾害治理注重防患未然,即在灾害发生之前进行预防和准备工作。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灾害预防的重视,以及对减轻灾害损失的追求。
4.灾后重建中国古代灾害治理强调灾后重建,即在灾害发生后及时进行修复和重建工作,以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民生福祉的关注,以及对社会稳定的追求。
5.以德抗灾中国古代灾害治理注重以德抗灾,即通过道德教化来提高人民的抗灾能力。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道德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民精神力量的发挥。
6.休养生息中国古代灾害治理强调休养生息,即在灾害发生后给予人民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以减轻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7.减政节用中国古代灾害治理强调减政节用,即在灾害发生后减少政府开支,节约资源,以减轻灾害对国家的经济压力。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国家经济稳定的关注,以及对资源节约的追求。
8.藏富于民中国古代灾害治理强调藏富于民,即将财富分散到人民手中,以提高人民的抗灾能力。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关注,以及对人民主体性的尊重。
以上是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主要理念与策略。
这些理念和策略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和应对经验,也为我们今天应对灾害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清代防灾减灾的政策与措施
清代防灾减灾的政策与措施陈桦自然灾害始终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威胁,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的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以及社会生产的个体化和分散形式,致使其破坏性进一步增大。
因此,抗御灾害即成为封建国家乃至全社会的重要任务。
在长期的抗灾实践活动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灾害来临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预防灾害,减少损失的重要。
至清代,全社会已经形成一套适合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防灾减灾的制度与措施。
一储备粮食是传统而古老的防灾减灾的办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农业国家救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储备行为被逐渐制度化,并且得到完善和发展。
在这方面,清代沿袭了明朝的做法,并又有所发展。
总体讲,清代的粮食储备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
国家储备是全社会粮食储备的主体,民间储备则补充国家储备之不足。
清政府为此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最终形成了以国家为主,民间为辅的粮食储备格局。
“常平仓”系统是清代国家粮食储备的主体,按照清朝规定,各地州县均应建立“常平仓”,由当地政府直接管理。
“常平仓”在救济灾荒、扶助贫困、平抑粮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赈灾救荒为其首要功能。
在清代,赈灾粮食的来源主要有三。
第一,仓储;第二,截漕;第三,采买。
其中,仓储粮食是主要的,而且从救灾实效看,也是最迅速和快捷的。
这些被调集于灾区的储备粮,大部分来源于各地的“常平仓”。
“常平仓”防灾减灾的作用是以充足的粮食储备为基础的,为此清政府不仅要求各地建造粮仓,而且还规定了粮食储备的规模。
根据各地人口数量、繁荣程度、交通状况,确定其粮食储备数量,地方政府必须据此足额储备。
“常平仓”储备数额分别以“州县”和“省”为单位予以确定。
清政府最初制定各地储粮数量时,更多地注意的是各地区间的同一性以及制度的划一性,简单地以地区的规模、人口的数量作为制定政策的主要依据和标准,而忽视了不同地区的特殊性以及对粮食储备的实际需求。
其后,随着国家救灾防灾活动的不断进行,清政府逐渐调整思路,开始重视各地粮食需求的实际状况,注重地区的特殊性。
惠民济难垂青史 古代地方官员对灾荒的减防和救济
惠民济难垂青史古代地方官员对灾荒的减防和救济惠民济难垂青史古代地方官员对灾荒的减防和救济古代中国的经济主体是个体的小农经济,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灾害,饥馑便往往随之发生,并会因此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危机,以至于威胁到国家政权的稳定。
所以,中国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对饥馑的防范和赈济。
灾害发生后,所在地区的地方官员在减灾救荒中的作用至为关键。
措施得当,能大大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措施不力,则往往会导致灾民流离失所,甚至激发民变。
临机制宜,救民于水火,是地方官员在救灾工作中的最高境界。
灾害发生,随之出现饥馑,饥民嗷嗷待哺。
灾区官吏如墨守成规层层上报,等得到批准然后再赈救则往往失时。
灾民得不到及时救助,被逼就食他乡,流离失所,成为流民,不但严重影响本地社会经济的恢复,而且势必给整个社会造成潜在的危机。
有作为的官员大多能相机处置,果敢赈灾。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汲黯奉命出使途经河南,恰遇河南遭遇水旱之灾,以致出现了父子相食的惨剧。
汲黯便行使自己"便宜持节"的权力,当即调拨河南仓粟赈济灾民。
归朝复命时,汲黯主动请求汉武帝处他矫制之罪。
汉武帝不但没有处分他,反而赞赏他处置得宜。
《后汉书》中也记载了类似的故事。
第五访任张掖太守时,岁饥,粟每石数千文。
第五访主张立即开仓赈灾,其余官吏惧怕违背规章制度受到谴责,主张按程序上报中央官府,得到批准后再赈济。
第五访认为:如果按照程序逐级上报而延误了赈济灾民的时机,就是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是弃民也",他作为太守"乐以一身救百姓"~愿意自己承担一切责任来保全百姓们的性命,坚决主张立即实施赈济。
结果"顺帝玺书嘉之,由是一郡得全"。
北宋真宗时李允则为潭州知州,当地发生饥荒,"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转运使执不可。
允则曰:'须报逾月,则饥者无及矣'。
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廪贱粜"。
古代中 国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古代中国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古代中国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在古代中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洪水、旱灾、地震、蝗灾等各种天灾,古人凭借着智慧和经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努力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古代中国很早就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
在天文观测方面,古人通过观察星象、日月运行等,来预测可能出现的异常气候和灾害。
例如,当出现彗星、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时,往往被视为不祥之兆,可能预示着即将发生灾害。
在地理方面,对于河流的水位、山川的变化等也有着密切的关注。
比如,在黄河流域,设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监测水位的变化,一旦水位超过警戒线,就会及时向周边地区发出警报。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一些与灾害相关的经验和规律。
例如,根据节气的变化、动植物的反常表现等来预测旱涝灾害。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俗语,就是古人在长期观察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灾害预警经验。
当灾害发生时,古代政府通常会采取积极的救灾措施。
首先是物资救济,包括发放粮食、衣物、帐篷等生活必需品,以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政府会从各地的粮仓调运粮食到灾区,同时还会组织募捐活动,号召富户和官员捐款捐物,共同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其次是减免赋税。
灾害过后,灾民往往无力承担沉重的赋税,政府会根据受灾的程度,适当减免当年或几年的赋税,让灾民有时间和精力恢复生产。
再者是组织灾民进行生产自救。
政府会提供种子、农具等生产资料,鼓励灾民开垦荒地、补种农作物,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同时,还会组织兴修水利工程,改善灌溉条件,提高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
除了政府的救灾行动,民间力量也在灾害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灾害发生时,邻里之间会相互帮助,共同抵御灾害。
一些富户和乡绅会主动拿出自己的粮食和财物,救济灾民。
宗教团体也会参与到救灾中来,通过举办祈福仪式、施粥等活动,安抚灾民的心灵。
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理念
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理念
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理念有:
1.以民为本:在灾害治理中,强调“民本位”思想,将民众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放在首位,关注民生,注重减灾防灾,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视。
2.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理念也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灾害治理过程中,注重顺应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利用自然的力量来减少灾害的影响。
3.预防为主:中国古代灾害治理注重预防,通过建立严密的监测预警机制和灾害应急预案,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灾害风险。
同时,注重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灾害宣传、物资储备、技术培训等,力求在灾害发生前就做好应对准备。
4.综合治理:中国古代灾害治理强调综合治理,即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政策法规等,全方位地减少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因地制宜:在灾害治理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例如,针对不同地区的洪水灾害,采取不同的防洪措施,如修筑堤坝、疏通河道等。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运用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的治国学和微观的治生学。
治国学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
治生学是在发展生产与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的,包括农副业、手工业、市场经营业等。
这两方面所包涵的管理思想极其浩瀚,所形成的管理指导思想和原则对现代的公共危机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系统的危机管理体制包括危机的预防与应对。
它能够将政府的危机管理纳入一个有序、规范的轨道中,将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一政府公共危机的预防管理古往今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对危机的预防。
古人常语,“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管子》主张“以备时待”,“事无备则废”。
今人则强调“花大钱治疗不如花小钱预防”,英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麦克尔·李杰斯特曾在《危机管理》中指出,“不管对危机的警戒和准备是自发的,还是法律所要求的,危机管理的关键是预防”。
(一)建立政府危机管理控制指挥中心。
第一,建立公共危机防范领导机构,根据公共危机的类型和相关部门职能,下设小组或委员会,设置公共危机管理日常办事机构。
第二,明确危机管理控制机构的职能是对各种潜在危机进行预测,为危机的处理制定有关的策略和步骤,组织综合应急演习,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危机发生后,指挥中心立即做出反应,负责指挥危机的处理。
(二)加强危机训练与危机意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
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思想在管理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最用,其中道家推崇“顺道”,“顺道”即尊崇客观规律,当人民、政府面临危机的时候,最好的做法是顺应客观规律,积极地面对危机,及时地做出反应,迅速有效地处理危机。
例如,我国古代人民在应对较大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灾害,通过亲身的体验和观察,掌握了较多的地震发生的现象规律,提高了人民的地震防范意识。
正德七年,“五月云南地连震十三日,八月云南地大震。
古代危机应急治理
古代危机应急治理示例文章篇一:《古代危机应急治理》嘿,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在古代的时候,如果遇到了大麻烦,比如洪水啦、旱灾啦、战争啦,那人们是怎么应对的呢?今天我就来和你们好好说一说古代危机应急治理的那些事儿!先说这洪水吧,那可是个大灾难!洪水一来,房子被冲垮,田地被淹没,老百姓们流离失所,惨不忍睹。
那古代人咋整的?他们会组织大家一起修筑堤坝呀!就像一群小蚂蚁齐心协力地搬食物一样,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挖土,有的搬石头,还有的负责把这些材料堆起来,努力挡住那汹涌的洪水。
你说这是不是很不容易?还有旱灾,老天不下雨,地里的庄稼都快干死啦!这时候,古代的官员们会组织人们去挖井找水。
我就想问问,要是现在咱们遇到没水喝的情况,能有他们那么勇敢和团结吗?他们为了生存,为了能有一口水,那是拼了命地挖呀挖。
再说说战争,这可太可怕啦!敌人打过来,老百姓们就得赶紧逃命。
但是,古代也有勇敢的将军和士兵呀,他们会带领大家抵抗外敌。
就好像一群狮子在保护自己的领地一样,绝不退缩。
我记得有个故事,说有个地方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百姓们颗粒无收。
这时候,当地的县令站了出来,他号召大家一起节约粮食,还组织富户拿出存粮来救济穷人。
有人就不愿意啦,说:“我自己的粮食凭啥给别人?”县令就说:“大家都是一个地方的人,现在不互相帮忙,以后谁帮你?”你瞧瞧,这县令多有智慧!还有一次,洪水把一个城都快淹了,城里的百姓们都慌了神。
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站出来说:“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大家跟我一起去加固城墙!”一开始没人听他的,都觉得这是白费力气。
可这小伙子不放弃,自己先干了起来。
慢慢地,有人被他感动了,也加入了进来。
最后,城墙保住了,大家都对这个小伙子竖起了大拇指。
古代人在面对这些危机的时候,可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他们靠的就是团结一心,靠的就是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他们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咱们再想想,如果现在遇到了危机,我们能像古代人那样勇敢、团结吗?我觉得呀,咱们也不能差!因为咱们有古代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还有更聪明的头脑。
古代中国灾荒治理中的危机动员与民众参与
古代中国灾荒治理中的危机动员与民众参与
柴小君
【期刊名称】《中国减灾》
【年(卷),期】2024()8
【摘要】“我国灾荒之多,世罕其匹。
”邓拓先生在《中国救荒史》中如是说。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之一。
我国古代历朝统治者制定和施行了系列防灾减灾救灾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制,即“荒政”。
荒政建设萌芽于先秦,秦汉时期奠定了古代中国灾害治理的制度基础。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柴小君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
【相关文献】
1.观察中国古代灾荒的新视角——评《危机与应对——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
2.突发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风险沟通模式——基于专家知识与民众认知差异的视角
3.动员民众参与共创伟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新闻事业
4.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危机治理与西方危机治理模式的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年 5 月
Vol.39 No.3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May.2012
一 、遣 使 宣 慰 ,鼓 舞 抚 慰 地 方 官 员 和 百 姓 在 中 国 古 代 社 会 ,严 重 的 自 然 灾 害 爆 发 后 ,统 治 集团通常会派遣位高权重的官员作为代表去灾区安
收 稿 日 期 :2011-12-15
· 109 ·
抚基层官员与百 姓。 早 在 南 朝 刘 宋 时 期,由 于 自 然 灾 害 的 频 发 ,遣 使 救 灾 就 已 经 成 为 救 灾 惯 例 和 制 度 。 据 武 剑 青 不 完 全 统 计 :南 朝 刘 宋 年 间 ,朝 廷 为 对 付 频 发的自然灾害,向灾 区 派 遣 救 灾 使 臣 的 次 数 非 常 频 繁,各 类 遣 使 救 灾 的 次 数 高 达 34 次 之 多。 其 中,文 帝元嘉 年 间 16 次,孝 武 帝 年 间 12 次,明 帝 年 间 3 次,后废帝年间2次[2]。唐朝初期,统治者吸取 隋 朝 灭 亡 教 训 ,重 视 百 姓 疾 苦 ,特 别 表 现 为 灾 害 发 生 后 对 灾民的救济和安 抚,赈 给 使、宣 抚 使、宣 慰 使 等 救 灾 官职随之出现 。 [3] 唐朝救灾使臣在安抚百姓时 要 求 做 到 “纾 其 垫 溺 之 苦 ,申 以 劳 来 之 方 ,勉 谕 师 徒 ,安 存 孤老,将我惠泽,冀苏疲人”[4]。客观上,统治集 团 通 过派遣高官巡视灾 区,的 确 能 提 升 基 层 官 员 和 灾 民 的信心。唐越州刺史杨於陵在上表感谢皇帝遣使宣 慰时就称:“(使臣)以 今 月 二 十 九 日 到 臣 本 州,颁 赐 诏 书 ,以 示 恩 化 。 臣 及 官 吏 百 姓 等 咸 蒙 圣 慈 ,特 加 存 问,爰自城 邑,达 于 里 闾,喜 气 浮 川,欢 声 被 野 ”[5]。 笔者以为,杨於陵 言 辞 虽 有 夸 大、逢 迎 之 嫌,但 也 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皇帝遣使在安抚和激励灾区基层 官员和百姓等方面客观上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 宋 代 ,皇 帝 派 遣 的 赈 灾 使 臣 不 仅 要 “勉 谕 师 徒 ”,更 要 采 取 一 系 列 措 施 去 救 济 灾 民 ,元 嘉 四 年 “五 月 □ □ 京师 疾 疫。 甲 午 遣 使 存 问,给 医 药,死 者 若 无 家 属, 赐以棺器”[6]76,元嘉二 十 年 “诸 州 郡 水 旱 伤 稼,民 大 饥 。 遣 使 开 仓 赈 恤 ,给 赐 粮 种 ”[6]91。
我 国 地 域 辽 阔 ,地 质 地 貌 特 征 、气 候 水 文 条 件 都 很复杂,自 古 以 来 就 是 一 个 自 然 灾 害 频 发 的 国 家。 学 者 邓 拓 在 《中 国 救 荒 史 》开 篇 中 就 写 到 :“我 国 灾 荒 之多,世罕其匹,就 文 献 所 可 征 者 言,则 自 西 历 纪 元 前 十 八 世 纪 ,直 至 纪 元 后 二 十 世 纪 至 今 日 ,此 三 千 数 百 余 年 间 ,几 于 无 年 无 灾 ,从 亦 无 年 不 荒 ;西 欧 学 者 , 甚有称我国为‘饥 荒 之 国 度’(The Land of famine) 者,诚 非 过 言。”[1]1 仅 以 两 宋 为 例,短 短 319 年,“遭 受各 种 灾 害 总 计 874 次。 其 中 水 灾 193 次,旱 灾 183 次 ,雹 灾 101 次 ,风 灾 93 次 ,蝗 灾 90 次 ,饥 荒 87 次 ,地 震 77 次 ,疫 灾 32 次 ,霜 雪 之 灾 18 次 ”[1]22。
当前,已 有 不 少 学 者 开 始 关 注 中 国 古 代 自 然 灾 害公共危机管理相 关 问 题 的 研 究,并 产 生 了 一 批 学 术成果,如石涛在《中国经济史研 究》2006 年 第 4 期 发表的《北宋地方 减 灾 管 理 略 述》,对 北 宋 时 期 地 方 官员应对灾害的危机管理策略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 析;甄尽忠发表于《兰台世界》2011 年 第 11 期《元 代 的“灾免”程序、标 准 及 实 效》,对 元 代 统 治 者 在 自 然 灾害中如何运用赈灾免税这一公共危机管理策略进
行了探讨;周至元在 《安 徽 大 学 学 报》(哲 社 版)2002 年第1期撰写发表 《明 代 君 臣 祈 雨 的 宗 教 阐 释》,从 宗教学的视角,对明 朝 统 治 集 团 在 自 然 灾 害 中 如 何 运用禳弭祈仙来安抚和稳定灾民情绪进行了研究; 赵克生在 《史 学 月 刊》2005 年 第 3 期 《义 民 旌 表:明 代荒政中的奖劝之 法》中,以 明 代 为 历 史 背 景,对 统 治 集 团 在 自 然 灾 害 中 如 何 运 用 劝 喻 、旌 表 等 策 略 ,引 导民众参与救灾进行了论述。从对当前学界关于中 国古代自 然 灾 害 公 共 危 机 管 理 研 究 的 已 有 成 果 来 看 ,笔 者 认 为 ,学 者 们 的 著 述 对 推 动 该 课 题 研 究 的 进 一 步 深 入 大 有 裨 益 。 但 是 ,通 过 研 究 发 现 ,虽 然 该 课 题已产生一批研究 成 果,但 是 研 究 视 角 大 多 局 限 于 “中国古代社会的某 一 朝 代 或 某 个 时 期 ”和 “公 共 危 机管理策略的某个 方 面”,还 缺 乏 从 宏 观 层 面 出 发, 对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灾害公共危机管理策略进行全 面考察和梳理。
中国古代自然灾害公共危机管理策略探析
郑大俊,姚 明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摘 要: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地貌特征、气候水文条件都很复杂,自古以来就是一 个 自 然 灾 害 频 发 的 国 家 ,甚 至 在 历 史上一度被西方学者称为“饥荒之国度”。中国古代 社 会 自 然 灾 害 公 共 危 机 管 理 的 主 要 策 略 有 :遣 使 宣 慰,鼓 舞 地 方官员和百姓士气;修省与罪己,释放百姓不满情绪;“劝 分”商 贾,动 员 引 导 社 会 力 量;禳 弭 祈 仙,借 助 神 灵 安 抚 百 姓 ;赈 济 减 税 ,解 决 百 姓 现 实 困 难 ;整 顿 吏 治 ,回 应 百 姓 不 满 诉 求 。 关 键 词 :中 国 古 代 ;自 然 灾 害 ;公 共 危 机 管 理 ;策 略 中 图 分 类 号 :K2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0-2359(2012)03-0109-04
作者简介:郑大俊(1950—),男,湖北荆门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 授,博 士 生 导 师,主 要 从 事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社 会 学 研 究 ;姚 明 (1978— ),男 ,陕 西 宝 鸡 人 ,河 海 大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院 博 士 研 究 生 ,主 要 从 事 公 共 事 业 管 理 研 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