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渗透方案之3.1文化景观的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渗透方案之3.1文化景观的构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的观念,包括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概念
2了解文化景观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广义上的文化概念,并理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区别和联系2准确把握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其识别方法,了解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方法,并把实际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2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文化,文化景观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和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
2文化现象和文化景观的区别
教学方法
1文化与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生存的衣,食,住,行每一项都是某种文化的组成部分,学习中应该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见文化。
2对于文化景观的学习,首先应该区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不同之处,也要注意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的区别和联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一专题的内容是我们地理学科当中的文化地理学的一个简要概况,课文对这一文化地理学的大学科进行浓缩,提炼,取其精华所在,组成一个新的专题内容。
讲授新课第三单元文化景观
文化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我们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
“文化”或者说“文化”是什么?文化与人类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从本单元开始,我们就从文化的概念开始,重点学习文化地理学的几个研究主题,即文化源地,文化扩散,文化景观和文化区。
本节课我们先从学习文化的概念入手,从理论方面了解“文化”及其构成的文化景观。
3.1文化景观的构成
本节内容我们主要学习文化的概念,分类和文化景观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一文化的概念
请同学门阅读课文。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文化,但是“文化”是什么?要准确说出这一概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了解文化的概念,我们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1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的内涵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符合文化定义的各种事物称之为文化的外延。
2文化概念的广义和狭义之分
上面所说的文化概念是广义的文化概念,即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而丙同学的观点认为文化仅指社会意识形态,这是狭义的文化概念。
根据广义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两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彼此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文化整体。
物质文化都是人们利用自然界的物质所创造出来的,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利用,改造的深入,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它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是整个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大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在改造,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精神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相对疏远。
常见的物质文化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印刷文本,电脑网络,电视,光盘,磁带,建筑等;常见的精神文化形式有语言,教育,
体育,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戏剧,影视,政治,哲学,科学,法律,制度,道德,宗教,社会风尚等。
但是,两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精神文化并不是指完全抽象的,没有物质形态的文化内容,它也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形态来表现精神方面的内容,例如街头雕塑。
物质文化主要指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相关的文化要素,小的有种子,工具,日常生活用品等,大的有城市,乡村,道路,田地等。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事物既属于物质文化内容,又属于精神文化的某些方面,如北京的故宫建筑,应属于物质文化,但是各个主体建筑的屋顶形式还体现着封建等级思想。
总之,对于文化这一概念,我们应当全面了解。
二文化景观的构成
景观是指各种地理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域综合体,是由其外部和内部的诸因素以及内外的位置关系决定的,有着有机联系的空间单元,它以其独特性而与其其它地区的景观相区别。
地表上的景观可以分为两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完全未受直接的人类活动影响,或受这种影响的程度很小的景观。
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等。
今天的高山地带,极地地带,热带局部地区尚存在这种自然景观,但随着人类这种活动作用的加强,这种自然景观日趋减少。
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改造,并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如园林建筑,书画题记等。
这一概念包括三大要素:一是自然物质是基础;二是人类有自己的创造行为;三是它表现的是人类活动的形态。
例如农田,道路,城市,村落等是人类生成和生活活动的景观;学校,法院,纪念碑,古岩画等人类精神活动的景观,他们都是人类利用自然提供的物质,在原始地表上创造出来的。
总之,文化景观是人类作用与环境所产生的,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人类可以感知的独特景象。
具体地说,它包括几层意思:(1)文化景观是文化的凝聚体,它不是时间意义上的文化发展过程,而是空间意义上的文化的特定形态,是文化变迁的结果;(2)文化景观是“特定空间”的“独特的”文化景象,指明了该区域内文化的同一性,以及与其它地区的差异性;(3)文化景观是人类可以感知的文化景象,它不仅包括了可以看得见的物质文化景象,而且还包括了非物质的人类可以意会和理解的文化景观,如
关系,意识形态,思想状况等。
课堂总结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文化和文化景观两个概念,这是文化地理学的基础,也是我们课文内容中的基础。
学习时我们应联系实际生活,从中深入理解文化的涵义。
希望同学们以周围的生活为例,从民族,语言,服饰,饮食,习俗,工业,农业,城市,乡村等方面,了解文化现象和构成的文化景观,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海林林业局一中杜广平
2009-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