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形

合集下载

美术五年级第一课教案

美术五年级第一课教案

美术五年级第一课教案美术五年级第一课教案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课题第一课形的魅力授课人宋爱秋教学目的 1、让学生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根本元素之一。

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

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点认清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课前准备彩色卡纸、剪刀、各种平面形状等。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授课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他们归类吗?为什么?生答:略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二、开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生答:略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根本元素之一。

〔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有规那么-- 无规那么—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 2.制作步骤〔老师示范〕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幅画。

2.学生练习, 3.老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拾掇和整理:拾掇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考虑: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自我评价。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题:第一课形的魅力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

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具学具: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二、发展阶段: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点、线、形状、色彩等)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幅画。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1、小组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课题:第二课形体的组合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

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几何图形的初步第一课教案

几何图形的初步第一课教案

几何图形的初步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能够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和绘制这些几何图形。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测量、绘制几何图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并区分常见的几何图形,学会测量和绘制这些几何图形。

2.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和绘制几何图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 学习新知识(15分钟)(1)认识正方形教师向学生介绍正方形的定义:四条边长度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然后让学生在纸上绘制一个正方形,并测量它的边长。

(2)认识长方形教师向学生介绍长方形的定义:两对对边长度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然后让学生在纸上绘制一个长方形,并测量它的长和宽。

(3)认识三角形教师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定义:三条边的长度不相等,三个角的大小也不相等。

然后让学生在纸上绘制一个三角形,并测量它的三条边长。

(4)认识圆形教师向学生介绍圆形的定义:一个平面上到一个确定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的集合。

然后让学生在纸上绘制一个圆形,并测量它的直径和半径。

3. 拓展练习(20分钟)让学生在纸上绘制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并测量它们的各项参数。

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比较各自绘制的图形和测量结果。

4. 练习与巩固(15分钟)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几何图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并区分常见的几何图形,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和绘制这些几何图形。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测量和绘制这些几何图形的方法。

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课讲解课程

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课讲解课程

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课讲解课程
一、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1. 定义。

-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例如,我们有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如果把三角形ABC放在三角形DEF上,它们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三角形。

-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例如,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全等,可以表示为△ABC≌△DEF。

2. 对应元素。

- 当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 在△ABC≌△DEF中,A与D、B与E、C与F是对应顶点;AB与DE、BC与EF、AC与DF是对应边;∠A与∠D、∠B与∠E、∠C与∠F是对应角。

- 对应边和对应角是全等三角形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解决全等三角形的相关问题时,准确找出对应边和对应角是关键的一步。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 性质内容。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也就是说,如果△ABC≌△DEF,那么AB = DE,BC = EF,AC = DF。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即∠A=∠D,∠B = ∠E,∠C=∠F。

2. 性质的应用示例。

- 例:已知△ABC≌△DEF,AB = 5cm,∠A = 60°,求DE的长度和∠D的度数。

- 解:因为△ABC≌△DEF,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AB = DE,又已知AB = 5cm,所以DE = 5cm。

-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A = ∠D,已知∠A = 60°,所以∠D = 60°。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生字的形近字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生字的形近字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生字的形近字一、毯(tǎn)1. 形近字:毡(zhān)- 解析:- “毯”是半包围结构,部首是“毛”,本义是厚实有毛绒的成片织品。

如“毛毯”。

- “毡”也是半包围结构,部首是“毛”。

它指用兽毛或化学纤维制成的片状物,可做防寒用品和工业上的垫衬材料等。

如“毡房”“毡子”,和“毯”相比,“毡”一般更薄、更粗糙一些。

二、陈(chén)1. 形近字:阵(zhèn)- 解析:- “陈”左右结构,部首是“阝”,有安放、摆设、旧的等意思。

如“陈列”“陈旧”。

- “阵”左右结构,部首是“阝”。

它主要表示军队作战时布置的局势,也指一段时间。

如“阵地”“一阵风”。

“陈”侧重于事物的状态(陈旧等)或摆放,“阵”侧重于军事方面或者表示时间的片段。

三、裳(shang)1. 形近字:常(cháng)- 解析:- “裳”上下结构,在“衣裳”这个词中读轻声。

它主要指衣服。

- “常”上下结构。

有长久、不变的、普通的等意思。

如“经常”“平常”。

“裳”是与衣物相关的特定字,“常”的意义更加宽泛。

四、虹(hóng)1. 形近字:红(hóng)- 解析:- “虹”左右结构,部首是“虫”,指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

- “红”左右结构,部首是“纟”,表示像鲜血的颜色。

虽然读音相同,但意义完全不同,“虹”与自然现象有关,“红”与颜色有关。

五、蹄(tí)1. 形近字:啼(tí)- 解析:- “蹄”左右结构,部首是“足”,指马、牛、羊等动物生在趾端的保护物,亦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如“马蹄”“猪蹄”。

- “啼”左右结构,部首是“口”,有啼哭、鸟兽叫等意思。

如“啼笑皆非”“啼叫”。

“蹄”与动物的脚相关,“啼”与发声相关。

六、腐(fǔ)1. 形近字:俯(fǔ)- 解析:- “腐”半包围结构,部首是“广”,有腐烂、腐朽等意思。

如“腐败”“腐蚀”。

- “俯”左右结构,部首是“亻”,表示向下,低头。

1.1第1课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1第1课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图1-2
结论
由此得到: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探究
如图1-3,画一个Rt△ABC, 并作出斜边AB上 的中线CD,比较线段CD 与线段AB 之间的数量关 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图1-3
线段CD 比线段AB短. 我测量后发现CD = 1 AB. 2
图1-3
是否对于任意一个Rt△ABC,都有 CD = 1 AB 成立呢? 2
图1-1
结论 由此得到: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议一议
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 如图1-2,在△ABC中, ∠A +∠B=90° , 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吗?
在△ABC中,因为 ∠A +∠B +∠C=180°, 又∠A +∠B=90°, 所以∠C=90°. 于是△ABC是直角 三角形.
第1章
直角三角形
1.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Ι)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边 与边,边与角,角与角之间的一些性质, 直角三角形作为一种特殊的三角形,除 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它还具有 哪些特殊性质呢?
说一说
如图1-1,在Rt△ABC中, ∠C=90°,两锐角 的和等于多少呢?
在Rt△ABC中, 因为 ∠C=90°,由三 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 ∠A +∠B=90°.
如图1-3, 如果中线CD = 1 AB,则有∠DCA = ∠A . 由此受到启发,在图1-4 的Rt△2ABC中,过直角顶点C作 射线 CD交AB于D, 使 ∠DCA= ∠A ,则 CD= AD .
图1-3
图1-4
又∵ ∠A +∠B=90° , DCA+DCB 90 ,
∴ BDCB.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 基本形体切挖》_15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 基本形体切挖》_15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课题:基本形体切挖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准备
泥 美工刀 卡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次备课)
(二、三次备课)
1、导入阶段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2、发展阶段
⑴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⑵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
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
3、本课练习
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拓展
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课形位公差国家标准

第一课形位公差国家标准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直线度误差:f=18-9=9μm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① 先解释累积值的得来:由于水平仪测量的是相临两点的 高度差,作图时需将各点的读数都转换成相对坐标圆点 的值。
② 作图法求解必须以y方向作为评定误差的方向 ③ 通过计算求得直线度误差。
离,取测量截面内对应点最大差值为误差值。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③ 位置度:应用孔轴线的位置度。 孔轴线的位置度公差带:以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小圆柱。 测量:测量坐标原则。 。
定位公差小结: 定位公差是一项综合公差,可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 置误差、方向误差、形状误差。
3、测量方便 如:阶梯轴:可用径向 全跳动代替圆柱度,同轴度 误差
4、形位公差的控制功能 如:圆柱度公差可以控制圆度、素线的直线度误差。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二、形位公差值的确定 1 、公差等级:1、2、3、…….12 。1级最高,12级最
低,6、7级为基本级。 总原则: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最经济的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b、全跳动
① 径向全跳动:指示器沿径向放置,测量时指示器沿轴向
小差值。
移动,被测要素绕基准回转所测的最大与最
② 端面全跳动:指示器垂直端面放置,测量时指示器由外端
向圆心移动,被测要素绕基准回转,最大与 最小读数差即为误差值
测量时用导向套筒,中心顶尖,V形块模拟基准。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三、形位公差项目符号 1、 形状公差: 2、 位置公差:

-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言-教学设计公开课

-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言-教学设计公开课

课题第一课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言教学目标认识领域:通过对不同绘画形式的学习,使学生对其中著名的绘画作品以及其内涵有初步的了解。

技能领域:培养学生从欣赏作品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绘画艺术形式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情感领域: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热爱各种绘画元素和绘画形式,提高学生对不同形式的绘画的鉴赏能力。

创造领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有初步的较为客观的评价,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赏析各种绘画的形式,体会画家感悟的生活方式,初步了解绘画的各种技法。

对绘画中的“形”和“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能初步理解绘画中的某些延伸意义,从而认识到绘画的价值。

教学难点由于绘画的形式和风格较多,需认知的面较广,用以点代面的教学方式,无法系统的讲解相关的知识。

要平衡好重点\难点,选取一些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讲述其。

了解与古人含义,价值和历史地位。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相关的图片数据等。

学生:课本、学生自己收集的图片数据。

教学程序设计(课件应用流程)新课导入:展示一张图片。

这是一位艺术家赠给友人的贺年信,这封信以独特新颖的图像语言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新年祝愿。

提问:你能读懂这封信的内容吗?引出课题:第一课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言提问:绘画的意义何在?展示:我以为至少有这一点在当代不应被淡忘:绘画的意义在于交流。

人之所以要从事绘画,是为了达到交流。

在人需要交流的时候,绘画便有交流的重要意义,在古代如此,现代更是如此。

教师引导:1.提问:古代人是怎样来记录他们的生活的?展示:图片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西班牙)提问:这是反映原始人狩猎生活的原是洞穴壁画局部。

在当可能具有哪方面的意义呢?学生回答:1记录狩猎结果,2表达狩猎心情,3传授生产技能.提问:何为“美”?展示图片:“美”和中文的“羊”字最初来源是一个羊头图形,可见我们祖先在交流中图形表达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示图片:一些象形文字。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课 形的魅力-“黄冈赛”一等奖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课 形的魅力-“黄冈赛”一等奖

《形的魅力》教学设计课题:形的魅力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形的魅力》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是由“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大学习领域相结合的课。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绘画或剪贴等表现方法,将各种几何形或不规则形组合出不同情感的画面。

同时,让学生感受各种不同的“形”在美术作品中的魅力,并理解不同的“形”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赏析和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形有一定的认识,动手能力也有所增强。

本节课打算选用纸为媒介,以学生比较感兴趣易操作的粘贴形式,在了解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的基础上,发散思维进行想象组成画面,开展实践创作活动,并体验其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感受色彩变化的美感,增强其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思路:本课教学采用以下几个环节:寻找“形”——认识“形”——感受“形”的魅力——创作“形”——组合“形”。

通过学习“形”,比较不同形的魅力,培养学生感受“形”的组合产生的魅力。

通过欣赏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开拓学生对抽象画的认识,学习大师对“形”的运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创作提供借鉴。

教学目标:1、观察生活中的多种平面形,了解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的造型特点。

2、尝试剪或画出多种几何形与不规则形,组合成视觉效果不同的画面,体会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成的独特美感。

3、体会生活中形的魅力,乐于用几何形和不规则形进行创意表达。

教学重点:了解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几何形与不规则形,组合成视觉效果不同的画面。

教法方法:根据本课教学需要采用观察分析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图片欣赏开拓学生思维,设计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潜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范图作品、彩纸、剪刀、固体胶等用具。

学生准备:课前进行点、线、面系统知识和色彩知识的复习;彩纸、剪刀、胶棒、硬卡纸等。

课堂实录一、导入:师谈话导入1、出示七巧板。

五年级书法上册《 第一课 字形特点 (一)》教学设计

五年级书法上册《 第一课        字形特点 (一)》教学设计

第一课字形特点(一)教学目的:
1、掌握长、短、方、圆这四种字形的构字规律与写法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书写名人名言的格式,以及如何珍惜时间。

教学用具:
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字,揭示课题。

1、出示小黑板:身之正会
2、齐读,这四个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第一个字属于长形字。

第二个字属于短形字。

第三个字属于方形字。

第四个字属于圆形字。

今天我们来学习“字形特点(一)”。

二、指导书写。

1、出示卡片:身
〈1〉仔细观察,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2〉学生边议论边试写。

〈3〉指名学生发言,谈谈自己试写的感受。

(即:怎样写好“身”字)
〈4〉指一名学生上台边说边写。

〈5〉师生评议。

〈6〉学生自由练习同一类的字三个。

2、出示小黑板:(贴有写字的图片)
想一想:这些字个有什么特点?如何写好它们?
字形较短:血之
字形较方:正画
字形较圆:会香
3、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1〉学生读一读,讲讲这句话的意思。

〈2〉分析名人名言的书写格式。

〈3〉学生试写,要求注意语句中的长、短、方、圆不同字形的写法。

4、师小结。

三、学生进行钢笔字练习。

P4
教后记:。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教学反思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教学反思

本课《形体切挖》教学中,先由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基本形,然后复习基本形体,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物体与基本形体的关系,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通过分析“凯旋门”与立方体的区别前,我对于凯旋门做了详细的介绍,学生了解了凯旋门的有关资料。

通过分析“凯旋门”与立方体的区别,学生能够回答出“凯旋门”是在立方体的基础上,切挖一个圆柱形体和一个长方体,从而引入详细的介绍“切”和“挖”的概念。

我采用积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很直观的观察到了什么是“切”,什么是“挖”,帮助学生总结出了概念。

在这个环节,学生通过观察,理解概念,认识了一个物体与基本形体必然的联系,一个物体的形体是有基本的形体变化而来的,从这个联系上,学生能够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即艺术的演示,进而理解艺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对圆凳的分析理解,我在课堂上演示了由一个圆柱体变化为一把圆凳的切挖草图的演示,让学生体会了草图切挖的艺术魅力。

然后让学生思考除了这种方式可以体验切挖以外,体验切挖的方式还有哪些,学生能够通过很多种方式来体验切挖,比如在彩泥上,在萝卜上、在红薯上、在土豆上等等。

在切挖体验的前期,我着重强调了关于安全用切挖工具的问题,交待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把左手放到切挖工具运动的方向,安全起刀。

不要随意走动,以免推碰到别人,以免发生意外。

在学生做切挖体验过程中,我在教室巡视学生情况,指导学生,学生得到训练。

在课堂的展示环节,我请些学生向大家介绍:我用的
是什么材料,我先把它做成哪种形体,经过怎样的切挖过程,看到现在的形体,使我联想到什么?从某种程度上,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课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一课 基本形体切挖(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小学班会教案:小学生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我的目标一、教学背景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处于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关键阶段。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我们设计了本次主题班会——“我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目标吗?为什么我们要设立目标?”2. 认识目标的重要性教师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明确目标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发展方向,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

同时,教育学生要为实现目标付出努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4.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反思自己在过去的学习中是否设立了明确的目标,是否为实现目标付出了努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设立并努力实现目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2. 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3. 学生能团结协作,积极向上,为实现目标付出努力。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设立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共同成长。

3. 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了解他们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对绘画中各种图形意义的解读;
2,初步理解图形表意的基本含义;
3能简练阐述自己对图形的独特理解,建立用图形说话的绘画意识.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理解《贺年卡》,《阿尔塔米拉原始洞穴壁画》《和平鸽》意义,简略阐述自己见解,2,尝试用图形说话。

3,解读《阿尔塔米拉壁画》图形符号意义
时代意义——原始艺术,历史编码,研究资料
图形意义——公牛动态,线条轮廓
表达方式——具象写实,岩壁绘画
作者意图——记录,期待,表达
欣赏感受——视觉冲击,语言生动
4理解少女和平鸽中的置换图形创意手法,用简略语言表达自己对和平鸽的不同视点。

探究合作
1,理解绘画语言中的图形表意功能的基础上建立用图形说话的绘画意识,
2,,以造型元素----线为基点理解绘画的表现形式与人类的情感体验之间的关系尝试用不同表现形式来表现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思考
3,思考讨论书中提供四段文字,应采用何种绘画方式与绘画风格表现最为恰当。

4,月光如轻纱般笼罩大地,
5,天边飘过一朵云
6,故乡的荷塘
7,风呼啸着,穿过乌云。

实践提高
选择一段文字并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文字的意境
互相评价彼此作业,交换经验和体会
课堂小结
展示反思学习过程
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一些想法,并小结
课后练习
运用不同的线条用具象,抽象,意象的表现形式画一幅心情日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