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析郭小川诗的哲理特色

①善于将对人生和事物的思考提升为哲理性主题;

②注重挖掘诗作内在的精神内涵,注重对重大政治问题的思索;

③将深刻的哲理融于激情和生动的形象之中,哲理和诗情相结合,注重诗的意象的创造;

④如《望星空》《一个和八个》中,探究和思考关于个体生命、时代历史潮流与宇宙恒常之间的深刻哲理。

2、刘白羽散文的风格特征

①刘白羽是一位战士型的作家,其散文充满革命激情,他的散文不同于杨朔的“以诗为文”,也不同于秦牧“知识”、“趣味”,他注重的是感情与体验的直接倾吐。

②文笔气势恢弘,语言华美明丽,形成一种壮美的风格。

③一般都篇幅较大,多用长句,善于铺陈、排比,来造成磅礴的气势。

3、、田汉剧作《关汉卿》关汉卿形象

田汉剧作《关汉卿》着力塑造了关汉卿这一理想化的知识分子英雄形象。剧情突出表现了关汉卿为民请命、疾恶如仇与刚强不屈、坚持知识分子独立人格与精神操守的精神品格。关汉卿形象是剧作家“理想化的自我描绘、自我认定”,是一个象征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人物。

4、论述杨朔诗体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杨朔散文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①诗化的语言,注重语句的琢磨推敲,语言隽永含蓄,饱含诗意;

②注重意境的创造,善于借助景物寄情写意,情景交融;

③构思集中,结构严密;

④文字上微露人工斧凿的痕迹,托物言志和结构布局也给人雷同之感。

3、《一代人》

《一代人》是顾城创作的一首朦胧诗;写于1979年;全诗只有短短两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以一组单纯的意象构成了对刚刚过去的“文革”岁月的隐喻,也是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

4、“崛起的一代”

“崛起的一代”用于指称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涌现的青年诗人;是“天安门诗歌运动”之后的新时期诗歌的重要创作群体,涵盖相当宽泛;具体包括:①延续五六十年代诗歌主流传统的,如雷抒雁等;②在“文革”中成长的具有反叛和变革意味的朦胧诗人,如北岛、顾城等;③80年代以后出现的更年轻的诗人,如海子、骆一禾、西川等。

5、“白洋淀诗群”

“白洋淀诗群”是一群在“文革”期间秘密写作,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青年诗人。他们是1969年后先后到河北白洋淀地区(或毗邻地区)插队的北京知青,代表人物有根子(岳重)、多多(栗士征)、芒克(姜世伟)、北岛。这些知青原来大多就读北京有名的中学,出身于知识分子或高干家庭,有比较广阔的阅读范围。他们这一时期的诗作,有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专制、暴力的批判的主题,也写他们生命的受挫和迷惑、孤独和痛苦的体验。

6、顾城诗歌的独特风格

顾城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①致力于营造自己的童话世界,以一个“任性的孩子”的固执去建造一个纯美的诗的世界。

②表现了困惑之中的现代人对生命价值探询的努力,透露出一个信念坚定的追求者的些许悲凉。

③善于捕捉瞬间印象,具有浓烈的主观色彩和丰富的诗意与诗情。

3、《随想录》的思想价值

《随想录》的思想价值:

①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巴金带着个人深刻的认识和痛苦的经历,站在亿万人民的立场上,对“文革”进行反思,这是《随想录》的基本思想。

②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在总结清算“文革”的基础上,巴金反思自身,将自我的谴责与对民族心理和性格弱点的反思连在一起,体现出一种立足自我又超越自我的勇气,因而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③“写真话,吐真情,求真理”的创作态度:巴金以赤子之心勇敢地探求真理,是贯穿于全书的基本精神,表现出一种无畏的批判精神,而且不乏深刻的见解。

5、高行健的“探索戏剧”

高行健是新时期探索戏剧的实践者和理论倡导者,80年代他前后创作了九部探索戏剧,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也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绝对信号》以无场次戏打破了戏剧舞台的时空界限;《车站》借鉴了《等待戈多》的叙事模式以及荒诞剧的表现手法;《野人》中大量传统戏曲的原始形态的表现方式在剧作中复苏,融化为一部多主题剧。

2、结合作品评析朦胧诗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①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②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

③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递切换、瞬间感伤的捕捉等等,是其典型特征。(需联系具体作品分析)

2、“新生代诗歌”又称“后朦胧诗”、“后新诗潮”;酝酿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已经成为中国诗坛的主潮;他们反抗朦胧诗经典化的诗歌理念,具有非英雄和非崇高、荒谬感和随意性、非修辞和口语化等特点;代表性诗人和诗作有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于坚的《对一只乌鸦的命名》等。

3、“文化散文”

“文化散文”:90年代散文创作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文化散文”的出现提出,一大批具有深厚学术修养和人生阅历的学者介入散文创作,加重了散文的知识品味和文化份量,显示了知识分子关注现实问题和参与现实文化建设的“民间情怀”,代表人物如余秋雨、陈平原、赵园和李辉等,形成了90年代散文创作丰富的内涵。

3、如何评价余秋雨散文在当代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

余秋雨的散文品格可归纳为三个要素:有悟性的文人,自然山水和封存久远的历史文化内涵。自然、历史与人这三者,也是由余秋雨开始形成的文化大散文的内涵的总体特征。

评价秋雨散文应该将其放到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的历史语境中。八、九十年代散文文体复苏,余秋雨在这个文学变动的历史时刻出现,本身就有内在的必然性;同时,他的广闻博识,他的人文知识分子的内在修养,他的优美的文笔,造就了他的成功。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评价他为学术散文和文化散文的开路先锋和中坚作家。

余秋雨的散文体现了当代文学“话语转换”的历史变动,即从“知识分子话语”转向“民间话语”。尤其是在《文化苦旅》中,他较好地放弃了知识分子的俯视角,以一种平等姿态的“对话者”与“交谈者”的身份切入对历史文化的评价,引起读者的亲近感。

艾青十个特点:

①独创的审美意象世界。土地、太阳构成两大意象系统。

②自由奔放、具有散文美的诗形。

1、朦胧诗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北岛、顾城、江河、杨炼、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

8.后新诗潮

80年代中期以后,诗歌的发展出现一些变化,一批更为年轻的“第三代诗人”或曰“新生代诗人”、“后新诗潮”在全国各地以民间群落形式自办诗刊诗报,以各种五花八门的名称来标示自我概括的艺术主张,汇成了一股朦胧诗后新诗潮。反英雄、反崇高、平民化成为后新诗潮的总体特征。反意象、反修辞和口语化是后新诗潮在语言实验方面的重要特点

9、探索戏剧

探索戏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现实主义的原则之下合理地借用现代派戏剧的技巧,丰富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推动了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如:《屋外有热流》、《绝对信号》、《狗儿爷涅槃》等;一类是在主流戏剧类型之外,充分借鉴现代主义的戏剧探索,无场次、多声部组合式、小说式结构、写意剧等,如:《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野人》、《魔方》等都属于此类。

12.随想录

是巴金的晚年之作,共150篇,合42万字。作者以时间为序将其编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由香港三联书店和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随想录》是作家叩问、探索、总结历史之旅与心路历程的实录,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内容和独特的文体意义,成为新时期重要的散文创作成果之一。

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5、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了“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

6、朦胧诗:崛起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

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1、“人像展览式”:老舍在《茶馆》一剧中采用的以人物活动力结构要素的独特戏剧结构形式。(1分)这种结构让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穿全剧;(1分)次要人物两代相承;(1分)每个角色自行其事,在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