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
刘珣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二、学科名称的讨论1、对外汉语教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写到:“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刘珣_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精华)
刘珣_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精华)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育,或称其核心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语言甚至更多,称为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注意:不能把第一语言与母语完全等同起来,第二语言也不一定就是外语,如移民国外的子女,学习的第二语言倒可能是自己的母语。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非本族语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但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不能叫做外语,只能叫非本族语。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二、学科名称的讨论1、对外汉语教学(现在在我们国内,其正式名称是“对外汉语教学”)2、汉语教学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英文缩写TCSL)以下是关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名称4、应用语言学5、外语教学法6、外语教育学7、第二语言教学(有取代外语教学这一名称的趋向)三“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提出(P7、8)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教学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授和学习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只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教学的研究通常以教学过程及其规律为对象。
而教育的内涵则丰富得多,指从德智体美方面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我们应当把本学科的研究提升到教育层面上。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一、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精心整理打印版-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一)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吕叔湘: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 把第二语言教学归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范畴,或者直接称之为语言学是不恰当的。
●语言教育学科实在受众多相邻学科理论的启示、综合应用相邻学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而形成了用于解决语言教育问题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它不仅是“理论的应用”也是“可以应用的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1. 普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的理论语言学。
汉语语言学:对汉语进行描写和解释,对其规律进行揭示的具体语言学。
2.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是形式和意义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构成的符号系统。
3.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索绪尔)。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4. 言语有生成性。
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
概念、判断、推理。
7.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9. 功能主语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1) 语言能力competence 和交际能力performance :语言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形式有关,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内在心理机制。
2)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yms 提出,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3) 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
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Turn-taking ,insertion sequence ,closing ,opening ,adjacency pair5)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1. 大脑功能侧化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说神经生理:在生命早期,大脑两半球都有语言的潜在能力,从两岁到青春期(12岁左右),是大脑语言功能向左侧化时期。
关键期假说:Lenneberg(60年代)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以前,由于大脑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前言: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育一一第二语言教育一一对外汉语教育一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or对外汉语教学。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1)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2)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3)双语或多语现象:指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达到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
2、第一语文和官方语言(1)第一语文:(2)官方语言:是一个国家通用的正式语言或认定的正式语言。
它是为适应管理国家事务的需要,在国家机关、正式文件、法律裁决及国际交往等官方场合中规定一种或几种语言为有效语言的现象。
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一般从该国使用范围最广或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选择一种或几种,如中国为普通话,日本为日语,法国为法语。
有的国家只有一个官方语言,如德国,有的国家有好几个官方语言,如印度,有的国家没有法定的正式的官方语言,如美国。
在一些国家的某些地区,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也是官方语言。
3、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1)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母语≠第一语言)(2)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外语≠第二语言)4、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1)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
(2)非本族语: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5、目的语: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6、母语、本族语、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但在有的情况下也可能成了“次要语言”,外语、非本族语、第二语言一般是“次要语言”,但也可能成为“主要语言”。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绪论篇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1、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2、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3、双语或多语现象: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达到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
4、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完全是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时间先后来区分的。
2.母语和外语1、母语和外语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2、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3、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1、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2、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
3、非本族语: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4.目的语1、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2、西方学者们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作了分工: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称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则称为外语。
3、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二、学科名称的讨论1、学科名称:是学科的内容和学科本质特点的反映。
1.对外汉语教学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到:“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2、该名称的局限性: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2.汉语教学这一名称在国际场合用的较多,已为各国学者和教师所接受。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1、以上三个学科名称的关系:在中国进行的“对外汉语教学”是世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部分,且是其中心部分;但她不能包括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对其本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以及中国国内对少数民族进行的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一、引言在全球化的今天,中文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对外汉语教育也因此变得愈发重要。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作为一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著作,对于理解和探讨对外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对外汉语教育的理解和思考。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作者系统地探讨了对外汉语教育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
也能够对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方式和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三、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作者对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
这其中包括了语言教学的基本原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技巧的运用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汉语教育服务。
四、对外汉语教育的教材与评估在对外汉语教育的实践中,教材和评估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对外汉语教育的教材设计原则和评估方法得到了充分的探讨,这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的教材选择和评估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五、个人观点与总结通过对《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学习和思考,我对于对外汉语教育有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历史和现状的分析,丰富和改进教学方法,细化和提高教材设计,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我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中文教育服务。
总结起来,对外汉语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始终保持谦虚、学习和进步的态度。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和推动这一过程,为中文的国际传播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本文对《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观点和总结,希望能为大家对于对外汉语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原创]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一)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刘珣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一.绪论篇(10.01)(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1.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2.第一语言: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母语: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外国的语言;目的语: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3.关于学科名称的讨论受历史沿革、约定俗成等因素上的影响,大致有“对外外汉语教学”“汉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外语教育学”“第二语言教学”这几种主流说法。
4.对外汉语教育的的学科任务: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分为理论基础、学科理论、教学实践三部分。
理论基础部分提出于本学科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七个基础学科,即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及哲学。
学科理论为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汉语习得理论、学科研究方法学。
教育实践主要是教学实践,是学科理论服务的对象,是学科理论产生的土壤。
理论来源于实践,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5.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首先是语言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有语言的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已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6.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学科定论的市场在不断缩小,“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得到纠正,“应用语言学学科”论说法日益受到挑战。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得教育,应当定位于语言教育学科。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10.03)1.1949年以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情况可见一斑,而真正发展成为一项事业、成为一门学科则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刘珣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第21次印刷)绪论篇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2·母语和外语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二·学科名称的讨论学科的名称是学科的内容和学科本质特点的反映。
1·对外汉语教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写道:“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这一名称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因此从1982年提出一直使用至今。
但这一名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2·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原本是针对国内教外国人汉语这一事业所起的名字,明显带有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称述这一学科的色彩。
”对外“二字无法为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因此它只适用于中国。
特殊情况下可简化为“汉语教学“。
由于语境清楚,其义自明,一般不会产生误解,不会与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我国母语文教学相混淆。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一名称能涵盖第一语言以外的所有汉语教学,同时又能体现出它与其上位学科——整个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吕叔湘: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把第二语言教学归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范畴,或者直接称之为语言学是不恰当的。
●语言教育学科实在受众多相邻学科理论的启示、综合应用相邻学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而形成了用于解决语言教育问题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它不仅是“理论的应用”也是“可以应用的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1.普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的理论语言学。
汉语语言学:对汉语进行描写和解释,对其规律进行揭示的具体语言学。
2.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是形式和意义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构成的符号系统。
3.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索绪尔)。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4.言语有生成性。
5.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
概念、判断、推理。
7.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8.语言学发展四大思潮(四个阶段)9. 功能主语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1) 语言能力competence 和交际能力performance :语言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形式有关,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内在心理机制。
2)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yms 提出,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3) 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
4) dialogue analysis在交际过程中,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是由结构衔接、语意连贯、排列符合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Turn-taking ,insertion sequence ,closing ,opening ,adjacency pair5)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1. 大脑功能侧化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说神经生理:在生命早期,大脑两半球都有语言的潜在能力,从两岁到青春期(12岁左右),是大脑语言功能向左侧化时期。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详细完整版)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读后感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读后感篇一《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书,哇塞,这可真是让我感慨万千呐!说真的,一开始翻开这本书,我心里直犯嘀咕:“这能有意思吗?”也许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硬着头皮读了下去。
谁能想到,越读越觉得有滋味!书里讲的那些教学方法和理论,就像一道道神秘的密码,等着我去破解。
我觉得吧,对外汉语教学可能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教好的。
它需要老师们有超级强大的耐心和技巧,这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就比如说,怎么让那些外国小伙伴准确地理解咱中华文化里那些深奥的概念,像“阴阳”“五行”啥的,这可难倒我了!我在想,也许得用超级形象的比喻,或者来一场有趣的表演?但这又谈何容易呢!不过呢,读着读着,我又觉得充满了希望。
因为书里也提到了很多成功的案例,让我觉得,只要方法得当,没啥是不可能的。
说不定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一名厉害的对外汉语老师,把咱们的汉语和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那得多牛啊!但回头一想,我现在这水平,能行吗?可能还得加倍努力才行。
哎呀,真是让人又期待又纠结!总之,这本书让我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要想做好一件事,真没那么容易,但只要有梦想,有努力,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篇二《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读后感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唠唠我读《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那些事儿!刚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心里头就犯怵:“这么厚,能读得进去吗?”可当我真正翻开它,嘿,还真就被吸引住了!书里讲的东西,那叫一个丰富!从教学原则到教学方法,从文化差异到语言习得规律,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知识的大宝藏。
我一边读一边想:“原来教外国人学汉语还有这么多门道!”比如说,在讲解汉字的时候,不能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笔画和结构,还得让他们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让我突然意识到,以前自己觉得很简单的汉字,其实蕴含着深深的智慧。
也许,我们应该像讲故事一样给外国学生讲汉字,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和记住。
刘珣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读书笔记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吕叔湘: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 把第二语言教学归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范畴,或者直接称之为语言学是不恰当的。
●语言教育学科实在受众多相邻学科理论的启示、综合应用相邻学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而形成了用于解决语言教育问题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它不仅是“理论的应用”也是“可以应用的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1. 普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的理论语言学。
汉语语言学:对汉语进行描写和解释,对其规律进行揭示的具体语言学。
2.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是形式和意义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构成的符号系统。
3.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索绪尔)。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4. 言语有生成性。
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
概念、判断、推理。
7.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9. 功能主语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1) 语言能力competence 和交际能力performance :语言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形式有关,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内在心理机制。
2)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yms 提出,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Turn-taking ,insertion sequence ,closing ,opening ,5)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1. 大脑功能侧化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说神经生理:在生命早期,大脑两半球都有语言的潜在能力,从两岁到青春期(12岁左右),是大脑语言功能向左侧化时期。
关键期假说:Lenneberg(60年代)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以前,由于大脑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读书笔记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吕叔湘: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 把第二语言教学归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范畴,或者直接称之为语言学是不恰当的。
●语言教育学科实在受众多相邻学科理论的启示、综合应用相邻学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而形成了用于解决语言教育问题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它不仅是“理论的应用”也是“可以应用的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1. 普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的理论语言学。
汉语语言学:对汉语进行描写和解释,对其规律进行揭示的具体语言学。
2.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是形式和意义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构成的符号系统。
3.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索绪尔)。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4. 言语有生成性。
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
概念、判断、推理。
7.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9. 功能主语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1) 语言能力competence 和交际能力performance :语言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形式有关,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内在心理机制。
2)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yms 提出,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Turn-taking ,insertion sequence ,closing ,opening ,5)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1. 大脑功能侧化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说神经生理:在生命早期,大脑两半球都有语言的潜在能力,从两岁到青春期(12岁左右),是大脑语言功能向左侧化时期。
关键期假说:Lenneberg (60年代)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以前,由于大脑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 吕叔湘: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 把第二语言教学归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范畴,或者直接称之为语言学是不恰当的。
●
语言教育学科实在受众多相邻学科理论的启示、综合应用相邻学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而形成了用于解决语言教育问题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它不仅是“理论的应用”也是“可以应用的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1. 普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的理论语言学。
汉语语言学:对汉语进行描写和解释,对其规律进行揭示的具体语言学。
2.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是形式和意义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构成的符号系统。
3.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索绪尔)。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4. 言语有生成性。
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
概念、判断、推理。
7.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9. 功能主语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 语言能力competence 和交际能力performance :语言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形式有关,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
环境的内在心理机制。
2)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yms 提出,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Turn-taking ,insertion sequence ,closing ,opening ,5)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1. 大脑功能侧化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说
神经生理:在生命早期,大脑两半球都有语言的潜在能力,从两岁到青春期(12岁左右),是大脑语言功能向左侧化时期。
关键期假说:Lenneberg (60年代)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以前,由于大脑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
此时大脑灵活可塑性大,因而比较容易获得语言。
2. 记忆与第二语言学习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
1.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冲突和适应: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
1)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汉语结构最大的特点:重意合不重形式:中国人善于概括、综合,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疏于对局部的客观分析和逻辑推理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关。
➢语言结构的简约性和灵活性。
➢按时间事理排序、说明事物由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词语排列整齐、语义对称
2)语义文化:指词汇所包含的的社会文化涵义,反应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词汇的褒贬义、理据
义、比喻义等
3)语用文化: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
➢称呼
➢问候、道别:明知故问、具体问题(不求答案)
➢道谢、道歉
➢敬语、谦辞
➢褒奖、辞让
➢宴请、送礼
➢隐私、禁忌
语言习得理论
1.学习
定义:广义,指人类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狭义,人类的学习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工具主动地获得社会和个人的经验,而产生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2.
3.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包括:
1)对语言习得过程和学习者语言特征的研究:对比分析、偏误分析、运用分析、话语分析
2)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个体因素的研究,研究学习者生理、认知和情感各方面的个体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3)对语言习得的外部环境,比如课堂教学的环境和社会大环境
4)从学习者内部机制讨论第二语言是如何习得:普遍语法、内在大纲、习得顺序、文化适应,etc
3.双语句法测量法:研究者在于被试的自然会话中利用彩色漫画诱导被试回答问题是运用某一目的语结构或者
语素,根据被试不同的回答情况来进行评分。
4.功能派
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功能法、意念-功能法)70年代欧共体
1)概念: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教学法。
2)语言学理论基础:
➢社会语言学家:交际能力理论
➢功能主义语言学家:韩礼德的功能语言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
➢语言交际观
交际法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系统,其基本功能是社会交际,因而语言的基本单位不仅是其语法结构的特征,也包括话语中的功能范畴和交际意义范畴。
3)心理学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对语言的需要分析”选择语言功能和语言形式
➢心理语言学: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首先确定要表达的内容,然后才有语言表达的形式
交际法并不排斥适当的句型词汇操练,只是强调语言形式是实现语言功能的手段
4)特点: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不仅要求正确性,还要求得体性。
➢选取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
➢教学过程交际化
➢以话语为教学基本单位
➢综合性训练为主
➢话题螺旋式安排语言材料
➢不苛求语言形式
➢错误能不纠正就不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