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13号线两河站~北京路站暗挖区间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青岛地铁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青岛地铁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青岛地铁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初稿)2010年8月目录1总则 (3)2 术语 (4)3明挖车站(区间)工程施工 (6)3.1 一般规定 (6)3.2 明挖车站及隧道 (6)3.2.3基坑支护 (8)3.2.4 基坑回填 (8)3.2.5 钢筋加工及安装 (9)3.2.6 混凝土灌注 (11)3.2.7 结构外防水 (12)4暗挖区间工程施工 (13)4.1 一般规定 (13)4.2 竖井 (13)4.3 地层超前支护及加固 (13)4.4 光面与预裂爆破 (15)4.5 隧道开挖 (17)4.6 初期支护 (19)4.7 防水层铺贴及二次衬砌 (21)4.8 监控量测 (22)4.9风、水、电临时设施及通风防尘 (24)5暗挖车站工程施工(根据其他标段研究内容增加) (26)6 防排水工程施工 (27)6.1 一般规定 (27)6.2 防水混凝土 (27)6.3 卷材防水层 (30)6.4 涂膜防水层 (31)6.5 特殊部位防水 (32)7 辅助工程施工 (33)7.1 路基施工 (33)7.2 井点降水 (34)7.3 地层稳定措施 (36)7.4 涌水处理措施 (37)1总则1.0.1 为给青岛地铁土建工程的施工和施工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和行为准则,制订本规范。

1.0.2本标准适用于青岛市新建、改建、扩建等地铁土建工程的施工,凡在本标准中未做规定的,均按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执行。

1.0.3 隧道施工应在地铁修建总体施工规划下,制订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考虑隧道长度和断面、工期要求、地质条件和当地自然条件等,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

1.0.4 必须执行质量检查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材料试验工作。

施工中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进行技术、质量、安全教育,确保工程质量,并坚持文明施工。

1.0.5 应制订安全制度和措施,加强通风、照明、防尘、降温及防水和防止有害气体的工作。

浅埋暗挖地铁区间隧道渐变下穿河流及桥梁施工工法

浅埋暗挖地铁区间隧道渐变下穿河流及桥梁施工工法

浅埋暗挖地铁区间隧道渐变下穿河流及桥梁施工工法浅埋暗挖地铁区间隧道渐变下穿河流及桥梁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发展的迅速扩张,地铁建设已经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手段。

而地铁线路建设中,涉及到河流及桥梁下穿的隧道工程施工,由于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对工程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因此,浅埋暗挖地铁区间隧道渐变下穿河流及桥梁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二、工法特点1. 渐变下穿施工:通过逐渐降低隧道下部挖空埋深的方式,实现对桥梁和河流的逐层下穿。

这种渐变下穿的施工方法减少了对河流和桥梁的破坏,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

2. 填充材料选择: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选用合适的填充材料,如高强度轻质混凝土等,以增强桥梁和河床的承载能力,确保施工过程的稳定性。

3. 高效施工:采用先铺设隧道渐变下穿所需的支撑结构,然后进行挖空施工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暗挖施工方式,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浅埋暗挖地铁区间隧道渐变下穿河流及桥梁施工工程。

特别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条件复杂、且施工环境有限的情况下。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施工工艺原理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和逐渐降低隧道下部挖空埋深的方式,实现对桥梁和河流的渐变下穿。

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地质勘察:详细了解工程区域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情况,确定合适的填充材料和施工方案。

2. 填充材料选择: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以增强桥梁和河床的承载能力。

3. 支护结构设计:设计支护结构,确保在挖空施工过程中桥梁和河流不会受到破坏。

4. 渐变下穿施工:通过逐层挖空和填充的方式,实现对桥梁和河流的渐变下穿。

五、施工工艺1. 准备工作: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道路畅通,搭建支撑结构和施工平台。

2. 桥梁支撑:在桥梁下方安装支撑结构,以增强承载能力,防止施工过程中对桥梁的损坏。

3. 渐变挖空:根据设计要求,逐层挖空,同时坚固支撑结构确保施工安全。

浅谈地铁车站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技术

浅谈地铁车站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技术

浅谈地铁车站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技术发表时间:2018-10-01T13:55:19.7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作者:刘靖东[导读] 摘要:地铁是当今城市具备的基础设施之一,它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它也为城市环节交通压力产生积极作用。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江苏苏州 215000摘要:地铁是当今城市具备的基础设施之一,它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它也为城市环节交通压力产生积极作用。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保持着不断提高的状态,地铁的建设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地铁的建设水平对于一座城市的建设规模以及经济发展又能产生反作用力,为此实践中地铁的建设一直都是关注的重点。

本文主要就地铁车站的建设加以分析,具体针对车站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对相关研究人员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地铁车站;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技术引言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一些规模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都设置了地铁设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通压力问题。

地铁的施工技术水平需要保持在很高的水平才可以确保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转。

地铁的施工技术可以分为很多的板块,每一个板块都对最终地铁的运行状态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地铁车站属于地铁设施的关键部分,它的建设水平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暗挖隧道属于其中关键的施工内容,而且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需要借助于防水施工技术,为此实践中要加以重视。

一、明确地铁车站建设区域的环境1、水文地质环境地铁车站建设之前需要就区域内以及外部的水文地质环境加以调查分析,将选址工作做到极致。

水文地质环境对于地铁车站最后的质量以及建设的过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而言水文地质环境的检测主要是看选择的车站地址附近有没有大型地表水体,还要看这一区域周围有没有常年性的溪流水沟等。

地形地貌往往都会决定一个区域它的地下水情况,而且也决定了岩性以及裂隙发育的情况。

青岛地铁13号线北京路站主体施工方案(新改)

青岛地铁13号线北京路站主体施工方案(新改)

青岛市红岛—胶南城际(井冈山路—大珠山段)轨道交通工程北京路站主体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国交建青岛轨道交通R3线工程项目五工区二○一六年六月一日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5)《青岛市轨道交通工程验收标准》(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15)(7)《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8)施工图设计北京路站~车站结构~车站主体部分(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0)《青岛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关于规范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工作的通知》(青市政管字〔2013〕28号)(11)《R3线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试行)(青西轨道发〔2015〕2号)(12)《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试行)》(13)《》(JGJ46—2005)(14)北京路站综合接地系统施工图(15)《》(JGJ107—2010)(1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3)(17)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1.2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遵照招标文件各项标准和条款要求;(2)积极响应和遵守招投标文件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的规定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款内容;(3)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管线保护、文明施工等要求,确保施工顺利展开;(4)充分考虑和研究工程特点和重、难(关键)点,紧紧围绕施工主线,配足配强现场管理机构和施工队伍,投入先进、配套的施工机械设备,均衡、高效组织施工生产,确保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5)以设计施工图及有关规范为依据,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6)强化组织机构,加强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可控;(7)坚持优化技术方案,不断推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8) 执行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文明施工,重视环保,珍惜土地,合理利用。

地铁区间隧道浅埋暗挖穿越软流塑地层施工技术

地铁区间隧道浅埋暗挖穿越软流塑地层施工技术

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浅埋暗挖穿越软流塑地层施工技术内容提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浅埋暗挖穿越软流塑地层施工技术。

从方案的比选到施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确定以及施工方案的实施效果做了较细致介绍。

关键词:浅埋暗挖城市地铁软流塑地层1 工程概况1.3软流塑地层暗挖隧道施工难点以上软~流塑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具有高压缩性、高灵敏度、强度低,易产生蠕动现象,开挖后自稳能力极差,易坍塌,地面沉降难以控制。

在软流塑地层中施工浅埋暗挖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施工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⑴围岩自稳能力极差,开挖后易产生坍方,严重时可能发生涌泥现象,使施工无法进行;⑵地面沉降难以控制,在道路区,过大沉降易引起路面开裂,甚至坍陷,影响交通安全;在管线和建筑物区,地面沉降过大,易造成地下管线破坏和建筑物开裂,危及建筑物安全。

2 软流塑地层隧道施工方案2.1施工方案确定软流塑地层隧道施工拟采用台阶分步开挖法,但必须采用适当的辅助工法加固地层。

常用的辅助工法有注浆加固(小导管超前注浆、大管棚+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密排大管棚注浆)、软弱围岩仰拱超前法、旋喷或搅拌加固、冻结加固等。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方案比选如下表,根据比较结果决定采用大管棚+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加固方案。

为分析开挖过程中洞周塑性区、开挖对地面沉降、地面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采用平面有限元对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

分析及综合比较结果如表2,施工中采用大管棚+小导管超前预注浆方案格式说明施工方案的综合比较表表22.2大管棚+小导管超前预注浆方案长管棚结合小导管注浆和掌子面超前预注浆法,是在隧道拱部打设长管棚和小导管注浆,对拱部进行加固和超前支护,并对隧道掌子面的地层进行注浆改良,然后在管棚和加固拱圈的保护下进行开挖、支护与衬砌,该方法在软弱地层浅埋隧道施工中能有效地控制地面沉降。

设计拱部150°范围设立管棚支护,注浆加固范围1.5m,大管棚采用40m长φ108钢管,钢管打孔注浆,大管棚搭接长度3m,环向间距0.35m。

地铁暗挖车站侧穿高架桥桩基的施工措施与对策

地铁暗挖车站侧穿高架桥桩基的施工措施与对策

地铁暗挖车站侧穿高架桥桩基的施工措施与对策李克建;孙伟青;秦爱红【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地铁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穿越城市道路、桥梁、建筑物、地下管线等,以青岛地铁1号线海泊桥站侧穿杭鞍高架桥桩基为例,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对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地铁施工对桩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工程措施建议,以指导设计和施工,也可作为同类工程的参考.【期刊名称】《城市勘测》【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4页(P165-168)【关键词】地铁;暗挖车站;侧穿桥桩;施工措施;对策【作者】李克建;孙伟青;秦爱红【作者单位】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00;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00;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青岛 2661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121 工程概况青岛市地铁1号线为南北走向线路,线路南起峨眉山路站,跨越黄岛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终至城阳区东郭庄村。

线路全长约 60 km,共设车站39座,均为地下站。

青岛地铁1号线海泊桥站车站总长约192 m,车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暗结合法施工,其中暗挖段约 131 m,明挖段约 61 m,车站底板标高 -22.22 m,基础底板埋深约28.39 m~31.36 m,暗挖段顶板覆土深约为 11.5 m~12.4 m。

车站共设4座出入口,2座风亭,部分出入口与地铁4号线换乘。

其中1号线海泊桥站车站主体暗挖段于里程K39+435~K39+445下穿杭鞍高架桥,高架桥桩基距离车站主体拱顶最近水平距离为 1.6 m(车站位置及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本文以1号线海泊桥站暗挖段距离杭鞍高架桥桩基最近处区段为研究对象,以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与对策建议。

图1 海泊桥站位置及平面布置示意图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分区主要为构造剥蚀区及河流侵蚀堆积区,其中起点至里程K39+436为河流侵蚀堆积区,地貌类型主要河流侵蚀堆积一级阶地,地形较为平坦,地面高程 7.5 m~8.8 m;里程K39+436至终点为构造剥蚀区,地貌类型主要为剥蚀斜坡,地形起伏不大,地面高程8.5 m~9.4 m。

青岛地质特点及特殊暗挖车站工法

青岛地质特点及特殊暗挖车站工法

青岛地质特点及特殊暗挖车站工法、隧道衬砌及基坑支护型式青岛市具有典型的土岩二元复合地层结构,如图所示,总体来说,是在强、中、微风化程度的花岗岩岩基上覆盖有不同厚度的第四系土层。

3号线沿线第四系覆盖土层厚度从0~20米不等,车站及区间穿越各种风化岩及土层,纵向很不均匀,整体呈“上软下硬”的特点。

因此,青岛地铁明挖车站基坑、暗挖车站工法以及区间隧道都有相应的独特之处。

(1)拱盖法车站隧道的设计应用浅埋暗挖车站拱顶埋深基本在8~15米的范围内,基本都要穿越强、中风化分界面,因此如何设计出合理的施工工法,处理好软硬岩分界面上下两部分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中山公园站施工工法采用了目前比较新颖的拱盖法,基本思想是:断面整体分为上下两部分进行开挖,上半断面整体处于软弱地层之中,基本不需要爆破施工,采用双侧壁导坑工法,分为左、中、右三部开挖。

在上部三个导洞开挖支护完毕后,并不马上开挖下半断面,而是施做上部断面的拱部衬砌,衬砌的大拱脚落在事先做好的底纵梁基础上,再由底纵梁基础将竖向力传至稳定的基岩,然后在拱部二次衬砌的保护下再进行下半断面的开挖。

由于下半断面已经位于岩层之中,地质条件好,因此可以采用类似于明挖岩石基坑的工法开挖支护即可,即分层爆破开挖,侧壁及时喷锚支护直至开挖完毕,最后做完剩余二衬和站内结构。

这种工法的优点就是以最快的时间做好拱盖,在拱盖的保护下开挖剩余断面,避免了传统工法会最终暴露出整个无衬砌的大断面隧道的工况,并充分利用了下部稳定围岩的承载力,可以最大程度的控制地面沉降和保证施工安全。

3)吊脚桩及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型式青岛大部分地区为典型的“上土下岩”或“上软岩下硬岩”地层,地铁明挖车站基坑深约16米,往往穿越上下两种不同性质的地层,常采用俗称的“吊脚桩”组合支护形式,如图所示。

基坑上部土层范围采用桩锚(撑)支护结构,桩体下端嵌入中风化或微风化岩体中一定深度,基坑下部岩层范围采用垂直开挖的岩质边坡锚喷支护。

北京城铁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技术

北京城铁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技术

北京城铁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技术第一章引言 (2)第二章工程概况 (2)第1节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第2节周围环境状况 (3)第三章区间隧道施工及其对楼群的影响 (3)第四章主要技术对策及施工方案 (4)第1节采用导洞、隔离桩方法确保楼房基础安全 (4)第2节隧道开挖采取洞内水平井点降水 (5)第3节修正支护参数、改进隧道施工工艺 (6)第五章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及分析 (7)第1节地表下沉监测结果及分析 (7)第2节楼房基础沉降观测结果及分析 (8)第六章结论 (8)第一章引言北京西直门至东直门的城市铁路是北京市规划的第13 号快速轨道交通线,全长约40 km ,其中和平里至东直门为地下段,采用暗挖施工。

该区段是13 号线的控制工程,能否顺利修通将直接影响到全线是否能够如期通车。

中铁隧道集团承担的第14 标段周围条件极为复杂,尤其是要近距离穿越两栋高层居民楼,在复杂地质环境下隧道施工必须确保居民楼的绝对安全,而且必须做到施工期间不扰民,因此,安全保障措施必须要绝对可靠,这对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1节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第14 标段主要由人工杂填土、第四纪沉积层和圆砾层组成。

杂填土厚度为0. 15~1. 00 m ,最大厚度为4. 2 m;第四纪沉积层厚度为0. 5~18. 7 m ,圆砾层最大厚度为3 m;粉细砂层稍密~中密,饱和,厚度为2. 9 m;以下为粘土层。

该标段范围内,上层滞水水位埋深4. 0 m左右;潜水水位埋深在地面下7. 5 m ,高出隧道开挖拱顶;承压水水位埋深18. 8 m ,位于隧道铺底以下0. 5 m ,对隧道施工无影响。

区间隧道在粘质粉土和粉细砂地层中穿过,上层滞水和潜水已进入隧道断面。

第2节周围环境状况北京城市铁路东直门地下区间为双跨连拱隧道,采用浅埋暗挖中洞法施工。

典型断面开挖宽度为12. 05 m ,开挖高度为7. 397 m ,支护形式为复合式衬砌。

地铁浅埋暗挖隧道crd法施工技术_secret

地铁浅埋暗挖隧道crd法施工技术_secret

地铁浅埋暗挖隧道CRD法施工技术一、前言目前,我们国家有10个城市正在修建地铁,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xx等,已通车里程约256km;正在规划地铁工程的城市有约25个,正在深化设计的约有38条线路。

xx地铁线路区间大部分为地下浅埋。

浅埋的区间隧道,部分采用盾构法施工;部分采用矿山法暗挖,矿山法施工运用“新奥法”基本原理,采用锚喷初期支护,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以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

地铁浅埋暗挖隧道CRD法施工为矿山法中的一种施工方法,在城市中采用此种施工方法,在保证施工地表不陷、不坍的前提下,做到不扰民,维护了市容和街面上正常的交通秩序。

xx地铁一期工程xx土建工程包括世界之窗站及站后折返线,是1号线延长段的临时终点站,也是1、2号线的换乘站。

站后折返区间,位于世界之窗站以西,线路沿深南路布设。

折返线右线(北线)长109m,兼作临时存车线,并预留1号线与规划2号线联络线接口的土建工程;左线长191.257m,左右线平行,线间距15.2m。

为土质隧道、围岩类别低,基本属Ⅰ、Ⅱ类围岩,且埋深浅,区间隧道埋深6.0~10.0m。

区间隧道主要穿过海冲击砾砂、海冲击粘土地层,隧道底板位于砾质粘性土地层上。

地下水位埋深0.85~7.40m,高程3.08~8.36m,站后折返区间隧道CK17+360~+399段为双线大断面,由于断面大,开挖及支护施工难度大,根据设计及现状要求,采用CRD法施工。

二、 CRD法施工特点及适用范围1、特点(1)地铁浅埋隧道采用CRD法施工,很好的解决了大断面隧道开挖的安全性问题,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拆装方便、灵活,经济效益显著。

(2)该法是在借鉴新奥法的某些理论基础上,在xx地铁工程施工中总结出来的一整套完善的地铁隧道修建理论和操作方法。

与新奥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适合于城市地区松散土介质围岩条件下,隧道埋深小于或等于隧道直径,以很小的地表沉降修筑隧道的技术方法。

2024年地铁隧道暗挖工程安全专项技术方案

2024年地铁隧道暗挖工程安全专项技术方案

2024年地铁隧道暗挖工程安全专项技术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是地铁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安全始终是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为了保障地铁隧道暗挖工程的安全施工,特制定以下技术方案:
1. 安全考虑:
在进行地铁隧道暗挖工程时,首先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地下管线、附近建筑物等因素,并在设计施工方案时充分考虑各种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能够安全顺利进行。

2. 施工前准备:
在正式进行隧道暗挖工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施工前勘察和测量工作,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3. 施工过程控制:
在隧道暗挖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

例如,在进行土方开挖时,要定期进行地质监测,及时发现地质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在进行支护施工时,要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固性和密闭性,以防止发生坍塌或渗水等事故。

4. 应急处理:
在地铁隧道暗挖工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如地质灾害、技术故障等。

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方案,明确不同情况下应急处理的步骤和责任人,以最大限度地减小事故带来的损失。

5. 施工后验收:
在地铁隧道暗挖工程完成后,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和验收。

同时,还需要及时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综上所述,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和科学的技术方案设计,地铁隧道暗挖工程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为城市交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地铁暗挖区间隧道施工方案

地铁暗挖区间隧道施工方案

地铁暗挖区间隧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城市地铁的一条新线路区间隧道暗挖施工。

该区间隧道总长度为XXX米,穿越了多个地质层,包括XXX层岩石、XXX层土层、XXX层软岩层等。

本项目施工内容包括洞顶顶管、地质勘探、明洞开挖、隧道支护、洞身排水、洞底泥水处理等。

二、施工方法1.地质勘探: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地下水测量,确保施工安全。

2.洞顶顶管: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顶板下陷,需要进行洞顶顶管作业。

施工方案包括钻孔、安装立管和抽取软土。

3.明洞开挖:采用局部挖掘方法进行明洞开挖,主要工艺流程包括爆破、清理爆破杂料、地面支护和环形支护。

4.隧道支护: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

例如,在软岩层使用钢支撑和锚杆支护,在固岩层使用喷锚网片和锚杆支护等。

5.洞身排水:采用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井点排水和暗排水。

6.洞底泥水处理:在挖掘过程中,必须处理洞底积水和淤泥。

可以采用抽水机和固液分离设备将泥水分离,达到环保要求。

7.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安全规范,包括设置防护网和警示标志、配备安全装备、培训工人安全意识等。

三、施工流程1.资源准备阶段:包括准备施工设备、材料和人员,确保施工所需资源的充足。

2.地质勘探阶段: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地下水测量,确保施工的地质条件。

3.洞顶顶管阶段:进行洞顶钻孔、安装立管和抽取软土,确保顶部的稳定。

4.明洞开挖阶段: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明洞的爆破和清理工作,同时进行地面支护和环形支护。

5.隧道支护阶段:根据地质条件进行隧道支护,包括钢支撑、锚杆支护、喷锚网片等。

6.洞身排水阶段: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井点排水和暗排水。

7.洞底泥水处理阶段:采用抽水机和固液分离设备将洞底泥水进行处理。

8.施工验收阶段: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施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四、质量控制1.施工前必须进行细致的地质勘探和地下水测量,确保施工的地质条件。

2.施工过程中要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严格执行设计方案。

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法

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法

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法1.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地质勘探、设计方案的确定、施工方案的编制等。

在地质勘探阶段,需要对隧道区间的土质、岩层、地下水位等进行详细调查,以确定隧道的稳定性和施工难度。

在设计方案确定后,需要编制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的具体步骤和工序。

2.隧道开挖:隧道开挖是隧道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目前常用的隧道开挖方法有普通开挖法、顺斜开挖法、随机开挖法等。

具体的选择取决于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

-普通开挖法:适用于开挖较短隧道或地质条件较好的场合。

其主要步骤包括地面预留开挖和地下现场开挖两个阶段。

地面预留开挖是为了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和工作区的安全,可以采用爆破、挖掘机等方式进行开挖。

地下现场开挖则是通过隧道掘进机等设备进行开挖,同时还需进行支护工作,如喷射混凝土支护或安装预制隧道衬砌板等。

-顺斜开挖法:适用于隧道纵向倾斜较大的情况。

它通过调整隧道纵向倾斜角度,使开挖行进方向与最大地压方向保持一定的夹角,减小地压对顶板的影响,提高隧道的稳定性。

-随机开挖法: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场合。

它通过隧道掘进机进行开挖,同时采用隧道支架、钢管液压支柱等设备进行支护,确保隧道工作面的稳定。

3.隧道支护:隧道开挖后需要进行支护工作,以确保隧道的稳定性和施工区域的安全。

常用的隧道支护方法有喷射混凝土支护、预制隧道衬砌板等。

-喷射混凝土支护:通过喷射混凝土形成隧道衬砌,以增加隧道的强度和稳定性。

喷射混凝土支护可以采用湿喷法或干喷法,具体选择取决于施工要求和地质条件。

-预制隧道衬砌板:通过预制隧道衬砌板进行隧道支护,提高施工效率。

预制隧道衬砌板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或聚合物材料,具体选择取决于施工要求和地质条件。

4.后续工程施工:包括隧道通风、排水系统的建设,以及路基、道轨等其他工程的施工。

隧道通风和排水系统对隧道运行安全和乘客出行舒适性至关重要,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和施工。

在地铁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安全管理:隧道施工是一个高风险的工程,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CD法在浅埋小净距隧道中的运用

CD法在浅埋小净距隧道中的运用

CD法在浅埋小净距隧道中的运用摘要:随着轨道交通不断发展,软弱地层下超浅埋、小净距隧道下穿复杂周边环境的案例越来越多,在此种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的开挖支护措施以减少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以青岛地铁R3线两河站~北京路站区间为例从隧道设计思路、地面加固、支护参数、开挖工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叙述,全面介绍了CD法在浅埋小净距隧道在复杂环境中的运用。

关键词:CD法;加固;注浆;开挖;支护;沉降一、工程概况青岛地铁R3线两河站~北京路站区间暗挖隧道大里程端约170m为VI级围岩,其中YSK22+530~YSK22+650约120m范围覆土4.6~5.5m,位于城市主干道泰山路下,拱顶土层差,且本段为小净距隧道,开挖净距最小处约1.38m。

左线:ZSK22+530至ZSK22+650,拱顶覆土厚5.5m至4.8m。

主要为素填土、粉土、粗砂及含有机质粉质黏土层。

图3:本段左线地质纵断面图二、设计思路及要点1、施工前对拱部洞身开挖轮廓线以外2~3m地层进行加固,以地面袖阀管加固为主,以止水和地层加固为目的。

同时辅以洞内超前导管补偿注浆。

图4:地面袖阀管注浆范围示意图2、开挖方法采用CD法。

3、YSK22+610~YSK22+650段左右线从明挖向暗挖打设40m大管棚,并考虑明挖进洞,软弱土层以下范围的岩层宜采用弱爆破的方式以减少对地面及隧道周边土体的扰动。

4、小净距隧道处,先施工隧道在中夹岩体侧边墙打设对拉中空注浆锚杆,间距0.5*0.5m,梅花形布设。

钻孔深度根据中夹岩体间厚度确定,对与隧道间的挟持土进行补充注浆加固,后开挖侧开挖时对中空锚杆预加应力45KN后与钢架可靠焊接,抗拔力设计值不小于100KN。

图5:小间距隧道设计图5、洞内初期支护按照浅埋暗挖设计理论,采取强支护,C25喷射混凝土厚300mm,同时加大工字钢钢拱架型号,拱顶设置超前小导管进行支护。

三、施工步序及要点本段隧道为浅埋小间距隧道,且位于泰山路下,初支施工完成后需提前施做二衬,二衬施工前尽量采取路面导改,路面铺设钢板等辅助措施。

青岛地铁路试验段隧道工程钻爆法施工

青岛地铁路试验段隧道工程钻爆法施工

青岛地铁路试验段隧道工程钻爆法施工
洪海粟;孙嘉林
【期刊名称】《铁道建筑》
【年(卷),期】1998(000)002
【摘要】阐述在青岛地铁试验段中,如何采用浅埋暗挖钻爆法,安全通过城市交通主干道和旧砖房地段,有效控制爆破噪声,振动的体会。

【总页数】4页(P9-12)
【作者】洪海粟;孙嘉林
【作者单位】青岛市地下铁道公司;青岛市地下铁道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3
【相关文献】
1.青岛地铁3#试验段爆破施工减振试验研究 [J], 杨仁树;薛华俊;郭东明;李晓;许鹏
2.湿式喷射混凝土在青岛地铁试验段工程中的试验研究与应用 [J], 吴全立
3.承载梦想与希望青岛地铁工程试验段动工兴建 [J], 刘继峰
4.青岛地铁3号线车辆段试验线最高试验速度分析 [J], 于景美
5.青岛地铁3号线车辆段试验线最高试验速度分析 [J], 于景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岛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技术

青岛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技术

青岛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技术
刘泉维
【期刊名称】《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37)001
【摘要】青岛地铁线路穿越历史悠久的胶济铁路线,下穿地铁线为双洞隧道,跨度大、埋深较浅、相邻间距小,且在穿越青岛铁路时,不能影响其正常的营运和结构安全,施工难度和风险极大.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施工期间下穿胶济铁路线的受力状
态和施工工法进行模拟计算,并分析了下穿铁路前对上方既有铁路线采用的加固措
施所产生的效果.分析表明:引起被穿越地层上方铁路线路基沉降的主要因素是列车
通过期间产生的竖向荷载;未采取注浆加固措施时,拱顶至地表被最大沉降所贯穿,
铁路路基呈现整体沉降趋势;采取注浆加固措施后,拱顶最大位移未延伸至地表,地
表处沉降量仅为前者变化量的1/3.
【总页数】6页(P52-56,61)
【作者】刘泉维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3
【相关文献】
1.地铁区间隧道明挖空顶法下穿既有铁路 [J], 胡威东
2.浅埋暗挖法地铁区间隧道零距离下穿既有线施工技术 [J], 赵克生
3.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下穿既有线铁路立交桥施工技术 [J], 任国青
4.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客运专线施工技术 [J], 刘莹;李占林;郜念
5.市政框架桥下穿既有铁路顶进施工技术探讨——以长沙市栖凤路下穿京广铁路框架桥为例 [J], 杨长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岛地铁暗挖及船坞开挖止水堵漏施工工艺

青岛地铁暗挖及船坞开挖止水堵漏施工工艺

青岛地铁暗挖及船坞开挖止水堵漏施工工艺
陆洋;韩丽
【期刊名称】《水利水电施工》
【年(卷),期】2018(000)004
【摘要】地铁暗挖施工中,围岩破碎带区域地质条件较差,围岩稳定性欠佳。

若已暴露的掌子面出现大量的渗漏水情况,则给暗挖带来极大的障碍。

在船坞开挖施工中,出现较大渗流通道,水量大且急,需快速堵漏,否则存在较大隐患。

文章对地铁暗挖中及船坞开挖中止水堵漏的情况作了简要叙述,希望给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以确保工程安全施工,提质增效。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陆洋;韩丽
【作者单位】[1]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1]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3
【相关文献】
1.深基坑的止水施工和开挖过程中堵漏措施 [J], 刘敬锋;王振光;孙来兵
2.止水堵漏施工工艺 [J], 张昆
3.缅甸船厂12 000DWT干船坞坞口水平止水帷幕施工工艺 [J], 徐新庆
4.大断面暗挖车站主体结构衬砌施工工艺——以青岛地铁李村公园站为例 [J], 杨力
5.大断面暗挖车站主体结构衬砌施工工艺——以青岛地铁李村公园站为例 [J], 杨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地铁13号线两河站~北京路站暗挖区间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
本文结合青岛地铁13号线两河站~北京路站地下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探讨了小间距隧道施工的相关技术。

标签: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
1.引言
青岛地铁13号线两河站~北京路站地下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为单洞单线隧道。

暗挖区间于里程右线:YSK22+480-YSK22+650(左线:ZSK22+490-ZSK22+652)段落,两线隧道净距最小为1.2m,为小间距隧道。

本文结合本工程实例总结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控制措施,为类似小间距隧道工程积累经验。

2.工程概况
两河站~北京路站区间由两河站引出后,沿泰山东路向西方向铺设,轨面逐渐抬高至出地面,暗挖区间里程范围如下:YSK21+972.000~YSK22+650.00(ZSK21+968.505~ZSK22+651.954),左线全长683.449m,右线全长678m,断面为马蹄形,隧道覆土约4.6m~13.5m,采用暗挖法施工。

暗挖隧道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均采用全包防水模式。

其中YSK22+480~YSK22+650下穿泰山东路,隧道覆土约4.6~6.5m,双线净间距小于6m,围岩等级为Ⅵ级,地下水位处于地面下约1.5m。

3.小间距隧道施工方法和措施
3.1初期支护参数
①超前支护:拱部采用小导管超前预支护,并注水泥浆。

②开挖进尺:各分部开挖进尺为1榀钢架间距即0.5m。

③台阶高度:上台阶开挖高度4.0m。

④开挖工作面间距:环形台阶法:上下台阶开挖间距控制在3~5m,CDA 法:左右侧导坑开挖掌子面间距10~20m,同侧导洞开挖间距为3~5m;左右线掌子面开挖步距不小于30m。

⑤施工支护措施:中隔壁临时支护采用I16a工字钢,初期支护维持原设计I22a不变。

⑥先开挖侧上台阶中隔墙拱脚处及边墙钢架拱脚处均打设两根L=3.5m、φ25
锁脚锚杆。

3.2施工方法
3.2.1环形台阶法施工
1)环形台阶法开挖步序为:
a开挖隧道上台阶①部,施作上台阶初期支护;
b开挖隧道上台阶②部,施作上台阶初期支护;
c开挖隧道上台阶③部,施作上台阶初期支护;
d开挖隧道上台阶④部(核心土);
e开挖隧道下台阶⑤部,施作下台阶初期支护;
f铺设仰拱防水层,施做仰拱二次衬砌;
g铺设拱部及边墙防水层并施做二次衬砌。

2)环形台阶法开挖断面分块及台阶长度的控制
环形台阶法适用于机械开挖的区段,开挖循环控制在一榀钢架间距。

环形台阶法施工在一般情况下,台阶长度控制在6~10m以内,核心土长度3~5m以内,在遇富水地层及围岩差的地层台阶长度适当缩短。

3.2.2CD法施工
5.2.2.1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3.2.2.2开挖方法
隧道分为左、右导坑进行开挖,每侧导坑又分为两步台阶。

为保护好围岩,围岩尽量采用小型机械辅人工开挖,每循环进尺按每榀钢架间距0.5m,当围岩稳定性较差时,设置临时仰拱,以控制隧道变形。

3.2.2.3CD法施工步骤
开挖前,先沿初1部开挖轮廓线施打Φ42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前方岩层,然后开挖1部上台阶土体,施作1部洞身结构的初期支护,中隔墙挂设钢筋网,架立I16工字钢钢架,并喷射250mm混凝土;待1部台阶施工至3-5m后,开挖2部台阶,接长钢架,施作洞身结构的初期支护及临时中隔墙支护;待1
部台阶开挖10-20m后,施做3部超前小导管,开挖3部台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相同工序施作4部。

3.2.2.4中壁拆除
(1)中隔壁拆除施工条件
中隔壁(CD)法各部开挖支护完毕后,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初期支护体系可以承受围岩的全部应力,这时候中隔壁就可以拆除了。

加强拱顶下沉及周边位移量测,观测隧道封闭成环后隧道初期支护体系的变形情况,确定变形情况在正常范围内时,方可进行中隔壁的拆除。

(2)中隔壁拆除的施工步驟
在CD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拆除中壁,中隔壁拆除时间应在全断面成环后,各部位位移充分稳定后,依据围岩监测数据稳定后逐段拆除,要求如下:严格控制临时支撑每次拆除长度,每次不超过9m,合理安排环形施工缝位置,减少纵向施工缝数量,并应根据现场监测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根据现场监测情况,若变形速率较大需迅速恢复支撑,浇筑拱部混凝土。

拆撑同时按2小时一次的频率加强监测,监测控制值:变形速率达到2mm/d,拱墙中部净空收敛及拱顶相对下沉量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确定。

当监测发现异常应及时恢复支撑作用,必要时做换撑处理,严禁提前拆除支撑及支架。

3.2.2.5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
(1)严格控制隧道开挖的中线和水平,开挖轮廓要圆顺,防止超挖,局部欠挖处人工修凿,但要充分考虑施工误差及预留变形。

(2)当隧道围岩自稳能力较差时,应尽可能缩短开挖台阶长度,尽快使初期支护闭合。

对于地质条件差的隧道,施工中视具体情况,采用4cm厚喷射混凝土临时封闭掌子面。

(3)钢架接头采用连接板和螺栓连接以方便安装。

钢架安装位置要准确,各节点要对齐,连接要牢固,确保钢架可靠受力。

(4)每一步开挖后应立即初喷约40mm厚砼、然后挂网、架立钢架、打锚杆,钢架与喷层间隙应楔紧,架立钢架后,立即分层续喷砼至设计厚度。

为防止格栅承载下沉。

钢格栅下端设在稳固地层上,或设置在钢板上、混凝土垫块上,并及时打设锁脚锚杆。

(5)初支结束后及时回填注浆,浆液为单液水泥浆。

(6)开挖过程中必须加强监控量测,当发现拱顶、拱脚和边墙位移速率值
超过设计允许值或出现突变时,应及时施工临时支撑或仰拱,形成封闭环,控制位移和变形。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及爆破震速,加强监控量测,及时反馈信息,做到信息化施工。

同时,应加快仰拱闭合,以减少临空时间,确保施工安全及控制地层沉降。

(7)根据地质超前预报,当发现围岩较破碎或地下水较多时,隧道正洞及各导坑应增设或改设超前注浆小导管辅助施工,以保证隧道施工及支护安全。

参考文献:
[1]龙东宏.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8(7):123-125.
[2]程广威.深埋软弱围岩平行对称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纵横,201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