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7课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丨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丨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通过绘画、剪纸、泥塑等多种形式,展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

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重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3. 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美术手段表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绘画、剪纸、泥塑等多种形式,展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教材。

2. 学具:绘画工具、彩纸、剪刀、泥塑材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

3.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剪纸、泥塑等多种形式,创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美术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板书设计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 提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3. 重点与难点:通过绘画、剪纸、泥塑等多种形式,展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美术手段进行创作,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丨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丨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感。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作品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激发他们参与保护工作的热情。

教学内容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

2. 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昆曲、京剧、书法、剪纸等。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和意义。

4. 学生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作品的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作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艺术价值,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参与保护的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作品。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以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 欣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艺术价值。

4. 实践:学生分组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和反馈。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 副了解、欣赏、创作、保护3. 主体内容: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以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作业设计1.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并写一篇研究报告。

2. 学生创作一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画作,要求作品能够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点。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情。

2. 教师应反思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元素。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7课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虹桥木拱桥》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7课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虹桥木拱桥》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7课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虹桥木拱桥》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7课《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虹桥木拱桥》是浙美版教材中的一课。

虹桥木拱桥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虹桥木拱桥的历史、特点和建筑技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虹桥木拱桥的图片、构造原理、建筑技艺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传统建筑有一定的了解。

但虹桥木拱桥的特殊结构和建筑技艺对他们来说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他们理解。

此外,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虹桥木拱桥的历史、特点和建筑技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分析、评价虹桥木拱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虹桥木拱桥的历史、特点和建筑技艺。

2.难点:运用美术语言分析、评价虹桥木拱桥,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介绍虹桥木拱桥的历史、特点和建筑技艺。

2.展示法:展示虹桥木拱桥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虹桥木拱桥。

3.讨论法:分组讨论虹桥木拱桥的审美特点和建筑技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制虹桥木拱桥,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虹桥木拱桥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详细讲解虹桥木拱桥的特点和建筑技艺,引导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3.展示:展示虹桥木拱桥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虹桥木拱桥的魅力。

4.讨论:分组讨论虹桥木拱桥的审美特点和建筑技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实践:让学生动手绘制虹桥木拱桥,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7.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7.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7.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其独特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

2.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昆曲、京剧、书法、剪纸等。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其独特魅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 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感受。

4. 实践:进行剪纸、书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活动。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板书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 板书内容:概念、特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传承。

作业设计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深入了解,并写一篇介绍性的文章。

2. 进行剪纸、书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创作,展示自己的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互动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到了其独特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创作能力,让他们在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京剧或昆曲的经典片段,或者展示一些剪纸和书法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中国非物质遗产介绍

中国非物质遗产介绍

中国非物质遗产介绍
中国非物质遗产是指中国各民族和地区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几个代表性的中国非物质遗产进行简要介绍。

1. 古筝艺术:中国古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被誉为"东方
钢琴"。

古筝艺术包括演奏技巧、曲目创作和表演风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音乐表达手法。

2. 中国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源于北京地区,流行于全国各地。

它结合了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形式,以其独特的唱腔、行头打扮和表演技巧而闻名于世。

3. 中国传统民间技艺:中国传统民间技艺包括剪纸、刺绣、泥塑、木雕、银器制作等多种手工艺品制作技术。

这些技艺源远流长,代代传承,并在当代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4. 中国传统医药:中国传统医药是中国独有的医学体系,包括中草药疗法、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多种疗法。

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这些中国非物质遗产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们通过口述传承和实践传统而得以保护和传承,也为世人所珍爱和欣赏。

在现代社会,中国非物质遗产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新动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52个非遗手艺有哪些

中国52个非遗手艺有哪些

中国52个非遗手艺有哪些每一份文化遗产都历经沧桑,饱含历史风雨,凝结情感和知识因素。

中国遗产,盘点那些让时光惊艳的非遗手艺。

图为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青花瓷是一种白底蓝花的高温釉下瓷器,起源于中国,流传于世界各地。

常简称青花瓷,也用来指这种装饰工艺。

这个品种清新亮丽,简单大方。

它不仅是工业化前最有影响力的瓷器,也被视为中华民族审美观念的代表。

因此,中国景德镇的青花瓷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泥人雕塑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民间艺术。

它以粘土为主要材料,混合不同的颜色,用手和简单的工具塑造各种形象。

泥人雕塑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时代人们的记忆。

景泰蓝,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瓷器为景泰蓝。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

2006年5月20日,景泰蓝制作技艺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老虎是自古以来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手工艺。

它也是一个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装饰,礼品和个人收藏。

种类繁多,流传甚广。

这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2008年6月7日,布鲁胡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沙棕编是以棕叶编制而成的小工艺品,被誉为中国“江南一绝”,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艺美术棕编,唯湖南长沙一处,棕编之巧与湘绣之美、菊花石刻之奇,并称为“长沙三绝”。

长沙农村生长着去多棕树,为棕编工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相传工艺美术棕编起始于三国时代,已有1,700余年历史。

由于久远地传承,发展成“纯叶”、“全棕”两大派别。

浙美版 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17课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件

浙美版 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17课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件
美术六年级下册课件
石琉璃Biblioteka 金属“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汉 佚名
“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
——南朝 梁武帝
结义、结社、结拜、结盟、团结 情结、结发、结婚 结果、结局、结束
思考与练习 右图中的盘扣有可能 出现在那个时代?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民国
一 造型美
扣门
扣结
扣花
观察下面的盘扣,从造型的角度尝试对它们分类
盘扣的基本制作手法




技艺展示
试一试
在之前设计好的造型上进行改动, 动手“盘”出来吧!
传统盘扣材料
袢条
传统盘扣的扣子是用称为“袢条”的折叠缝 纫的布料细条编织而成。
现代盘扣材料
棉布、绸缎、丝麻、化纤等面料,各种绳带、毛线均可用来制作盘扣。
三 韵味美
直扣
盘花扣
盘扣在造型方法上与普通装饰图形有何异同呢?

线

练一练
尝试用1~2条线表现一个造型。
要求:造型明确,具有装饰性。
盘扣的题材
盘扣
动物
植物
文字
蝴蝶扣 蜜蜂扣
菊花扣 树叶扣
喜字扣 寿字扣
燕子扣
树枝扣
万字结扣
几何
四方扣 三耳扣 盘长结扣
蝴蝶的造型如何表现呢?
现代盘扣
二 工艺美
说说你手中的盘扣怎样做出来的?用到了哪些方法?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7.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7.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7.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美版一、教学内容1.1 知识点•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及其造型特点•掌握造型表现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造型创作1.2 能力目标•能够感受和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能够通过表演和造型,加深对于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识•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造型创作1.3 教材《美术》六年级下册,浙江美术出版社二、教学过程2.1 教学准备•创作材料:麻绳、细竹子、彩色纸张等材料•教学工具:PPT、电脑、投影仪•教学环境:教室2.2 学习活动2.2.1 热身活动教师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兴趣。

2.2.2 研究活动1.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蒲原文化、京剧、绍剧、新昌皮影、温州民间木雕等。

2.对于不同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表演及其造型特点。

例如:–绍剧:绍兴有“昌国旦”之称,男女生演员常在脸、眉、唇、眼等节目中进行不同的化妆。

教师可以通过PPT,将这些妆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用麻绳、竹子等材料创作出绍剧人物的简单几何造型,并在造型上固定上方的不同妆容。

–皮影戏:皮影戏中人物粗犷、明朗、饱满、传神,无论是人体结构还是表情、动作都很独特。

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皮影戏中人物的样式,让学生利用彩色纸张和剪刀,创建出有趣的皮影形象。

2.2.3 创作活动1.学生们根据所学习的表演及其造型特点,独立进行造型创作。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帮助学生发掘其中优秀的部分,感受造型中呈现出的文化内涵。

2.3 总结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回顾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表演特点以及创作所应用的造型方法。

2.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利用所学的知识,发掘、保护、传承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教学评估3.1 方法教学评价主要采用教师观察法和同伴评价法,教师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和作品创作过程,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和评价。

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7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说课稿1

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7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说课稿1

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7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介绍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昆曲、古琴、刺绣等,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图片展示,又有文字介绍,便于学生理解和欣赏。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所了解。

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通过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欣赏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同时进行讲解和示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如昆曲演员的剧照,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哪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演形式?2.新课导入:介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昆曲、古琴、刺绣等,让学生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特点。

3.欣赏与分析:展示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如古琴演奏、刺绣作品等,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讲解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4.实践环节: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绘画或制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5.总结与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古琴刺绣历史特点艺术内涵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欣赏能力、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三个方面进行。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盘扣之美丨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盘扣之美丨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盘扣之美丨浙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盘扣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掌握其制作方法,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盘扣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创新,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盘扣的历史与文化:介绍盘扣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盘扣的艺术特点:分析盘扣的图案设计、色彩搭配和材质选择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3. 盘扣的制作方法:学习盘扣的基本制作技巧,包括扣结的编织、装饰物的搭配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盘扣的基本制作方法,理解其艺术特点。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个人创作中,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盘扣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盘扣样品、制作工具。

2. 学具:彩线、丝带、扣子、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盘扣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盘扣的起源和发展。

2. 新授:分析盘扣的艺术特点,教授制作方法,并示范制作过程。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盘扣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新。

板书设计-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盘扣之美- 副盘扣的历史、艺术特点与制作方法- 关键词:盘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艺术、制作技巧作业设计1. 必做题:每人制作一个盘扣作品,要求体现个人特色。

2. 选做题:研究盘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和变化,撰写研究报告。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盘扣的制作技巧,还深入了解了盘扣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展现了极大的兴趣和创造力,作品多样且富有个性。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在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指导。

国家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是中国的一些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1.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通过将纸张剪成各种图案和形状来表
达祝福和美好的寓意。

2.中国刺绣:中国刺绣是一种精美的手工艺,通过在织物上使用针线进行刺绣,创造出丰
富多样的图案和花纹。

3.中国版画:中国版画是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使用雕刻技术将图案刻在木板上,然后再
用墨水印刷到纸上。

4.中国陶瓷艺术:中国陶瓷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装饰风格
而闻名于世。

5.京剧脸谱:京剧脸谱是京剧演员在舞台上使用的彩绘面具,通过不同颜色和图案来表达
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6.中国篆刻:中国篆刻是一种传统的印章雕刻技艺,通过在石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写文字和
图案,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传统美术艺术的精髓和独特之处,它们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对后代的艺术创作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12册)美术教案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12册)美术教案

浙美版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大榭二小美术组王汉静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外国的传世名作一、教学目标1.欣赏外国传世名作,了解外国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利用多种欣赏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悟和分析。

3.培养欣赏的能力,激发向往美的情愫,提高艺术修养。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可以用2课时完成,内容分为建筑、雕塑与绘画三个板块。

西欧的古建筑与雕塑历经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长达2000多年,每一个时代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帕提侬神庙”与“罗马大角斗场”的单纯与雄伟,“巴黎圣母院”的挺拔与轻灵都是世界古典建筑的最高典范。

雕塑《三女神》纤细而又繁复的湿衣褶,随着人体的结构而起伏,女性人体的优美轮廓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感觉到这些雕像不是冷冰冰的大理石,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2000多年前的《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与500多年前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遥相呼应,分别展现了男女人体健康之美的最高理想。

罗丹的《加莱义民》是彻底逼近真实的英雄组雕,表现了最大的人文主义关怀。

绘画部分呈现了从文艺复兴到1 8、19世纪西欧美术的一些经典之作,内容涉及人物、风景、静物。

让学生在看看说说中体会西方绘画的色彩之美、构图之美、内容之美,让学生选择性地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这些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的欣赏,不需要形成某一条历史线索,而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作品的美感,简单了解经典作品的社会学知识,以此拓宽审美视野,激发对美的向往。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西欧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难点:对作品形式美的欣赏,即作品中呈现的点、线、面、色彩、肌理、构图的理解,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美术教科书。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品及作品介绍资料。

教学过程1.导人,揭题。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7课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代表性项目的介绍,并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使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直观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特点还不够。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有限,因此需要在教学中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特点及代表性项目,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通过欣赏和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4.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感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特点及代表性项目。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和内涵,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特点及代表性项目。

2.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深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带齐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如剪纸、皮影、泥塑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独特的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和课件,向学生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特点及代表性项目,如民间绘画、刺绣、戏曲等。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雕漆工艺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古朴庄重 纹饰精美考究 色泽光润 形态典雅
《剔红洗桐宝盒》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雕漆工艺的雕刻刀法,大量的是浮雕、镂空 雕、立体圆雕等,你能分清它们的类型吗?请你 连一连。
镂空雕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立体圆雕
景泰蓝
《鼎盛中华》
走进北京景泰蓝厂,说一 说你眼中的景泰蓝是什么样子 的?
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 六年级(下册)
11.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闯关
第一关:这些标志叫什么名字?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关:请用线连出下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哪个方面?
1、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白蛇传》《孟姜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
5、“聚元号”
11、景泰蓝工艺
弓箭制作工
12、雕漆工艺
艺 6、荣宝斋木版
13、同仁堂
水印
中医药文
工艺
化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 与美术有关系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荣宝斋木版水印
京剧戏服
雕漆工艺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筝
景泰蓝工艺
现代糖人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风筝——曹氏风筝
北京 风筝
天津 风筝
潍坊 风筝
造型雄伟, 画工粗狂。
浓墨重彩
造型生动, 彩绘精美, 中国画、版画
色彩典雅。
造型优美、 夸张变形、 色彩艳丽。
木板年画的工艺 国画传统技法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曹氏风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非文化物质遗产有哪些

非文化物质遗产有哪些

非文化物质遗产有哪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皮影戏、剪纸、古琴、珠算、二十四节气、针灸、书法、京剧、活字印刷术、清明节等等。

1、皮影戏
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2、剪纸
一般指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古琴
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

4、珠算
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

“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把木板刻为3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

)5、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丨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丨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丨浙美版一、课程内容简介在这一节美术课中,我们将学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懂得珍惜、传承和发扬光大。

二、学习目标1.掌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特征。

2.了解并学习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3.培养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三、课堂教学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简单阐述其重要性。

2. 学习内容(35分钟)(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介绍以下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中和驿道2.昆曲3.苏州园林4.广东艺术武术5.秦腔6.欧阳询书法7.北京簸箕教师可针对以上内容进行一定的现场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地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代表性的地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介绍,例如:1.吴语宣传片2.山东莱阳鼓3.广东狮舞(3)练习与作品欣赏(20分钟)在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基础认识后,可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题目的写作或口述。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作品的欣赏,例如:1.观看昆曲表演视频;2.欧阳询字体书法书写;3.北京簸箕制作。

3. 课后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从自己所在的地方寻找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针对所选题目进行资料收集,并做好相关的展示准备。

四、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懂得珍惜、传承和发扬光大。

2. 教学难点了解并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帮助学生发现和欣赏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

五、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们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小组讨论和作品欣赏深入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优势。

当然,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加形象、生动的授课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传承和发扬的作用。

六年级美术下册《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美术下册《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教学案例
2.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案例中,教师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探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解答问题,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研究、创作、展示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选择一个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创作实践,如绘制京剧脸谱、制作剪纸等。
2.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法,发挥自己的创意,表现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热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尊重、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培养学生具备开放、包容的审美态度,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和成果,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指导学生不断提高。
五、案例亮点
1.融合多元文化,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本教学案例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将美术学科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感受美术魅力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中,学生通过学习京剧脸谱、剪纸、皮影戏等艺术形式,接触到多元文化,提升了审美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
浙江 泰顺
寻找
消失的木拱桥......
它的魅力......
浙江泰顺木拱廊桥“溪东桥”
木拱桥造桥技艺的继承与发展
北宋时期的“汴水虹桥”
浙江泰顺木拱廊桥“溪东桥”
木拱桥的造桥技术是如何传承的呢?
手艺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手工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1.口头传说和表现形式,包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手工艺技能。
小 手 拉 大 手 传 承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第17课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设计、制作:徐雅静 施文韬
家乡的廊桥——西津桥
请你说一说它与家乡的桥有什么不同之处
《清明上河技艺
著名桥梁专家 茅以升教授
古代的虹桥在中原大地前后只存在大约二三百年。 至元明,虹桥在中原就再以难觅踪影。
寻找木 拱桥营 造技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