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之高血压护理综述
高血压个案护理报告
![高血压个案护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394e90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8.png)
高血压个案护理报告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高血压病人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包括家族遗传、年龄、肥胖、高盐饮食、吸烟和饮酒等。
2、护理措施在常规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高血压患者还需要进行非药物治疗护理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教育、体育锻炼和饮食干预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3、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病情和治疗方法,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和方法,以及预防并发症的知识。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心理教育高血压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心理教育也是高血压患者护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提高治疗的积极性和效果。
5、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减轻体重,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但是,患者在进行体育锻炼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6、饮食干预高血压患者需要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等。
同时,还需要避免吃过多的肉类和油腻食品,以及饮酒和吸烟等不良惯。
7、结论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多种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在非药物治疗中,健康教育、心理教育、体育锻炼和饮食干预等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XXX,男,72岁,因高血压10余年,伴咳嗽和气促,于3天前入院心内科。
入院时,查体发现T:36.6摄氏度,P:87次/分,Bp:141/83mmHg。
发育正常,神清合作,半卧位,颈软器官居中,甲状腺不大,颈静脉未见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满肺可闻及哮鸣音,双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韧带第5肋外侧0.9cm处,HR:85次/分律齐。
高血压健康管理论文的文献综述范文
![高血压健康管理论文的文献综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c9bd4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f.png)
研究建议和展望
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科学研究,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 推广高血压健康管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跨学科合作,提高健康管理效果 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政策支持,提高健康管理的可持续性
感谢观看
汇报人:
03
高血压健康管理的 现状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
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 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 城市地区患病率较高
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
肥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 肾病等
高血压健康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现状: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增长 问题:缺乏有效的健康管理手段,患者依从性差 现状: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问题:缺乏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患者健康知识不足
文献检索和筛选的方法
检索策略:使用关键词、主题词、作者等检索条件进行文献检索
数据库选择:选择适合研究领域的数据库,如PubMed、Web of Science等
文献筛选: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
文献质量评估: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确保文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文献整理:整理文献,按照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进行分类和归纳,为后续研究提供 基础。
06
高血压健康管理的 研究结果和结论
研究结果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 以控制血压水平
饮食和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血 压控制有积极作用
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对高血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研究结论
高血压健康管理对降低血压有显 著效果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管 理,以保持血压稳定
护士毕业论文_护理完全病历_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护士毕业论文_护理完全病历_高血压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ee8be3ab307e87100f6964d.png)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节奏加快,得高血压的几率越来越高,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主要表现为头疼,眩晕,耳鸣,心悸气短,肢体麻木,失眠,如果不积极的治疗,则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的损害,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后果不堪设想。
2011年9月到2012年2月,参加了李菊高血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现总结如下:1. 临床来源:1.1临床资料:李菊,女,年龄65岁,健康档案号12012011093261221,心内科,疾病诊断:高血压,临床表现:发现血压高10多余年,加重伴颜面部浮肿17天,既往有心脏病史,,10多年前,有反复晕厥史,否认“结核”﹑“肝炎”病史,否认输血史﹑药敏史,有左手外伤史。
体查:T:36.4°C,P:62次/分,BP:230/91mmHg,自主体位,神清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充盈,双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可,右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HR:62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浮肿。
1.2辅助检查:头部CT﹑胸部X片﹑尿常规及肾功能﹑肝功能﹑血脂﹑血脂肾素指铁测定﹑心电图或心脏彩超2. 拟诊讨论:2.1诊断依据:发现高压高10多余年,加重伴颜面部浮肿17天,既往有心脏病史,有颈椎史,10多年前,有反复晕厥史,否认“结核”﹑“肝炎”病史,否认输血史﹑药敏史,。
体查:T:36.4°C,P:62次/分,BP:230/91mmHg,自主体位,神清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充盈,双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可,右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HR:62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浮肿。
2.2鉴别诊断:急性左心衰所致血压高:气促明显,予以控制心衰后血压下降。
2.3入院诊断:①高血压查因:原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②冠心病心功能Ⅱ-Ⅲ③肺部感染 2.4病例分型:C 型2.5诊疗计划:①心内科护理常规﹑I级护理,陪人陪伴,低盐低脂饮食;②予以改善微循环、控制血压等对症支持治疗;③完善相关的检查,如头部CT﹑胸部X片﹑尿常规及肾功能﹑肝功能﹑血脂﹑血脂肾素指铁测定﹑心电图或心脏彩超等;④请上级医师指导诊治。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综述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131ba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2.png)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综述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综合护理来控制病情并维
持健康。
本文将提供一份护理综述,介绍高血压患者护理的重要性
和常见的护理策略。
高血压患者护理的重要性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因为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中风
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通过正确的护理和管理,
可以控制高血压病情,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血压患者护理的常见策略
1. 饮食管理:
- 限制食盐摄入,控制每日钠摄入量在2-3克以内。
-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 限制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
2. 体育锻炼:
-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或游泳。
-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
3. 药物管理:
- 按医生的处方准确服用降压药物。
- 定期监测血压水平,确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并随时与医生沟通。
4. 生活方式调整:
- 戒烟或减少吸烟。
- 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 减少压力和焦虑。
5. 定期检查:
- 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随访和检查。
- 检测血压、心率和其他相关指标。
- 定期检查肾功能、血脂水平和血糖水平。
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包括饮食管理、体育锻炼、药物管理、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检查等多个方面。
通过正确的护理策略,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并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老年高血压护理综述
![老年高血压护理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1a05d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4.png)
老年高血压护理综述发布时间:2022-03-14T09:12:35.77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5期作者:杨美[导读] 国内外众多研究者一致表明,高血压属于一类较为严重的高血压病症,杨美(玉林市中医医院,广西玉林537000)摘要:国内外众多研究者一致表明,高血压属于一类较为严重的高血压病症,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已处于很高的状态,需要尽可能将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否则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高血压也是造成老年群体心血管终末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老年高血压,目前临床上尚无根治该疾病的方式,常见的控制方法是长期通过服用药物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以对病情进行控制。
随着临床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表明,高血压患者除了要积极接受药物治疗,同时需加强护理干预,从而提高血压控制的效果。
为此,本文就老年高血压的护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护理;综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成为了我国老年人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根据相关统计表明,在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中,一些城市高血压发病率达到了50%以上。
高血压是一类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主要认为其和患者的生活习惯、社会因素、精神因素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患者以血压值长期明显高于正常人为主要的临床特征,以头晕、乏力、失眠、耳鸣、易激动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1]。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多为进展性,如果未经及时干预,则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及高血脂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2]。
同时,大部分老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未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未进行饮食节制和运动锻炼等,使得血压控制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3]。
1 老年高血压的用药护理统计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存在着未按时按量用药、擅自增删医嘱药物或停止服药等现象,因此,临床根据患者的血压状况、年龄、职业、学历等情况为病人制定针对性的用药指导方案[4]。
高血压护理综述范文(实用)2024
![高血压护理综述范文(实用)2024](https://img.taocdn.com/s3/m/115b006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6.png)
高血压护理综述引言概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人群的健康。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不断上升,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进行有效的高血压护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血压护理进行综述,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护理建议。
正文内容:一、高血压的定义和诊断1.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持续性的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的状态。
2.高血压的诊断:高血压的诊断需要多次测量血压,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和家族病史进行综合评估。
二、高血压的分级和分类1.高血压的分级:高血压根据血压水平被分为三个等级:正常、正常高值和高血压。
三、高血压的危害和并发症1.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2.高血压对其他器官的危害:高血压还会影响肾脏、眼部和周围血管等器官的功能,引起相应的并发症。
四、高血压的护理原则1.药物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主要手段,包括降压药的选择、用药剂量的调整和药物的合理搭配等。
2.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的管理同样重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饮食的控制和体育锻炼等。
3.定期随访和监测:对于高血压患者,定期随访和监测血压是必不可少的,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五、高血压的护理措施1.定期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2.饮食调节:高血压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限制高胆固醇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3.控制体重:体重过重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适当控制体重有助于稳定血压。
4.减少烟酒摄入:过量饮酒和吸烟会损害血管和心脏功能,高血压患者应尽量减少烟酒的摄入。
5.应对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引起血压飙升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患者需要学会应对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总结: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综述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6cf5c184431b90d6c85c7da.png)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综述一、随着人民医疗卫生保健知识胡不断提高大家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关心。
有不少人也十分关心自己胡血压是否正常那么什么是高血压呢高血压椒指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 和或舒张压大于成等于90mmHg1mmHg0133kPa 的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
高血压是世界量常见胡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等并发症尤其为老年人常见病。
高血压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还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肾及眼底的并发症。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人群增加而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病高危群体有效控制高血压可减少老年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对老年患者尤为重要.在美国老年因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的病人超过50万人其中15万人死亡因高血压引起心脏病发作的病人约100万人其中死亡人数高达50万人。
在英国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有高血压的已超过500人。
在我国高血压胡发病率不断增高从1980年的77急剧上升到1991的11。
尤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得行列。
由于老年人口逐年增多高血压导致的社会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而我国1991年对高血压患者的调查结果却表明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只为2477高血压控制在临界水平以下的患者仅占高血压患者的64高血压控制在正常者为58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中有791的患者不能遵医嘱长期规律服药。
664患者不能自我监测肯记录血压5左右患者仍未戒烟酒疾病不能控制和治疗。
又因为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①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
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
老年人在不同程度的器官退行性病变血压调节功能减退致使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范围明显大于非老年人尤以女性、收缩压为甚。
研究表明体位、昼夜、季节的变换及进食均可影响老年人的血压值。
②老年人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
高血压病综述范文
![高血压病综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27069e58fafab068dc022c.png)
高血压病综述范文中文医学综述写法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注释、几部分。
其中注释部分又由前言、主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材料来源、现状和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价值和实践意义,假如属于争辩性课题,要指明争辩的焦点所在。
主体次要包括论据和论证。
通过提出问题、问题和处理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依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
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
这部分应包括历史进展、现状分析和趋向猜测几个方面的。
①历史进展:要按时间挨次,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进展情况,体现各阶段的水平。
②现状分析:引见国内外对本课题的讨论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
将归纳、整理的现实和材料进行陈列和必要的分析。
对有制造性和进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具体引见,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辩的问题要引见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进展趋势,并提出本人的看法。
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
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需提及即可。
②趋向猜测:在纵横对比中确定所综述课题的讨论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瞻望性看法。
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精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爬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
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进展历史依年月挨次引见,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
不论采纳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进展方向。
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1)纵式写法“纵”是“历史进展纵观”。
它次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挨次或专题本身进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化、情况、趋向猜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进展轨迹。
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进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处理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进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进展层次交代清晰,文字描述要紧密连接。
高血压综述论文范文
![高血压综述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947b41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9.png)
高血压综述论文范文高血压是一种古老的疾病,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医学的进步高血压问题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血压综述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血压综述论文范文篇一多数高血压患者通常只注意药物治疗,而忽视饮食治疗或饮食治疗不合理,常常导致治疗失效[1]。
饮食护理指导可以有效地控制体质量,防止和纠正脂类、蛋白、血糖代谢紊乱,预防或延缓动脉硬化,减少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2-5]。
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进行护理调控,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存在吸烟饮酒史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36例,女4例,年龄41~79岁,平均(55.0±5.0)岁,病程1~25年,平均(6.5±1.0)年;对照组:男35例,女5例,年龄40~80岁,平均(57.3±5.4)岁,病程1~25年,平均(6.3±1.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一般护理、药物指导、饮食控制等。
观察组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2.1饮食总量的调控对于体重超标甚至肥胖的患者,要高度重视,因为两者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通过饮食控制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护理上首先可以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调整膳食,严格控制能量的摄入,把体重控制在标准体重范围内,肥胖者应节制饮食,减轻体重[3]。
1.2.2低盐饮食控制每日食盐摄入量,低盐饮食要求患者每日食盐的摄入总量控制在5~10g,有研究表明,正常人群每日摄入量超过10g,则会大大超过机体的需要量,所以笔者建议,遵照WHO推荐的高血压患者每天的钠盐摄入量控制在1.5~3.0g较为适宜,护理上需要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估计每日摄入的食盐量[4-5]。
1.2.3低脂饮食动物内脏中胆固醇含量高,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食物中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容易促进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应减少对动物内脏和油脂的摄入[6]。
高血压的综述
![高血压的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6d3a04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5.png)
高血压的综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也被称为高血压病。
它是指人体血液在动脉血管内的压力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高血压是一种无痛性疾病,常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它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危害却非常严重。
本文将对高血压的定义、病因、症状、检测、治疗以及预防进行综述。
一、定义高血压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
根据血压水平的不同,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95%。
二、病因高血压病的病因复杂,涉及到多种因素。
遗传、生活方式、饮食、环境以及其他慢性病等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高盐摄入、肥胖、缺乏体育锻炼、饮食不均衡、过度饮酒以及吸烟等不良习惯都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三、症状高血压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很多患者都是在体检或因为其他疾病而被检测出高血压。
在一些情况下,高血压可能会导致头痛、头晕、眩晕、心悸、耳鸣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
但这些症状并不特异,容易被忽略或归因于其他原因。
四、检测高血压的检测通常通过测量血压来进行。
血压应该在安静环境下测量,患者应该保持坐位或半躺位,放松身体,并将胳膊放在心脏水平位置。
常用的血压计有汞柱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两者在测量血压时均可准确、可靠。
在临床上一般会进行多次的血压测量,以确定是否存在高血压。
五、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既包括药物治疗,也包括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降低血压来控制疾病的进展,包括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ACE抑制剂、ARB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
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减轻压力等,这些措施都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
六、预防预防高血压的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建议减盐、少油、限制糖分和饮酒,合理控制体重,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
此外,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高血压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高血压护理论文 [高血压的护理论文参考范文]
![高血压护理论文 [高血压的护理论文参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3d6aec7964bcf84b8d57b7f.png)
高血压护理论文 [高血压的护理论文参考范文] 浅析老年高血压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需要注意的要点。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1年5月间收治16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对其进行血压观察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指导等措施,控制其血压。
结果:结果显示16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之后,有153例收缩压将至150mmHg以下,仅15例患者由于年龄过高、器官损伤严重收缩压为将至150mmHg。
结论:高血压老年患者在合理的用药和生活指导下,定期进行血压观察和护理,同时辅以适当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护理我国卫生部曾与2002年组织了一次27万人的健康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占49%,这意味着我国平均2位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
高血压作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它是导致老年人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缺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病以及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严重地影响着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着老年的生命安全。
对此笔者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1年5月间收治16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对其实施血压观察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指导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1年5月间收治16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94例,年龄范围为64-82岁,平均年龄为67.6±11.7岁。
其中脑出血患者3例,肾功能不全患者5例,心理衰竭患者27例,冠心病患者34例,合并脑梗塞患者39例。
1.2 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之后要定时为患者检测血压,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和生活护理,具体如下。
1.2.1 血压观察及护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一大特点是血压波动范围较大,且主要是单纯的收缩压升高。
高血压综述总结范文
![高血压综述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6a38e4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c.png)
摘要:高血压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对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流行病学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慢性病,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众多,患病率逐年上升。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7亿,占总人口的18.8%。
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城市高于农村。
二、病因高血压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遗传因素:家族史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2. 不良生活方式: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导致血压升高。
3. 内分泌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异常等内分泌疾病可引起高血压。
4. 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也可导致血压升高。
三、临床表现高血压患者多数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以下临床表现:1. 头痛、头晕、耳鸣、眼花等。
2. 心悸、胸闷、气促等。
3. 面部潮红、手脚发麻、视力模糊等。
四、诊断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压测量结果,一般采用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五、治疗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低盐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
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高血压患者,如高血压危象、恶性高血压等,可考虑手术治疗。
六、预防高血压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健康生活方式:提倡低盐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
2. 定期体检:定期测量血压,及早发现高血压患者。
3. 早期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及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毕业论文高血压护理
![毕业论文高血压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5b710969dc5022abea005f.png)
毕业论文高血压护理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通过对我院56例患者(男40例,女16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 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
结果:56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高血压概念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和/或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
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
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疾病简介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护理实践报告高血压(2篇)
![护理实践报告高血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1aae0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5.png)
第1篇一、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对于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实际护理高血压患者的案例,总结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背景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复杂,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三、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头晕、头痛就诊。
患者血压最高达180/110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
患者有吸烟史30年,饮酒史20年,饮食习惯较差,缺乏运动。
四、护理措施1. 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指导患者戒烟限酒,调整饮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3)鼓励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生活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避免感冒。
(2)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3)指导患者进行血压监测,了解血压变化情况。
3. 药物护理(1)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2)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确保药物剂量准确。
(3)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了解药物对体内器官的影响。
4. 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心理支持。
(2)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学会调整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5.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1)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肢体活动、呼吸功能训练等,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综述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cb21f5ca6c30c2258019e0e.png)
4、高血压危险度分层
4、高血压危险度分层
• 临床状况: 心脏疾病; 脑血管疾病; 肾脏疾病; 血管疾病; 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10年内将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的概率
低危 中危 高危
<15% 15%~20%
20%~30%
4、高血压危险度分层
• 患者甲,男性,62岁,Bp 164/98mmHg, 吸烟,有高脂血症。
饮食
精神应激
其他
概述
• 发病机制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
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胰岛素抵抗 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等
护理评估
• 健康史 • 身体状况 • 心理-社会状况 • 辅助检查 • 治疗要点
护理评估
• 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高血压家族史; 有无摄盐过多、摄钙和摄钾过低、摄入高蛋白质饮 食和摄饱和脂肪酸过多的习惯; 有无烟酒嗜好。 了解病人个性特征、职业、人际关系,是否从事脑 力劳动,或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和长期噪声环境中 工作; 有无肥胖、心脏病、肾脏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及痛风等病史; 用药情况。
谢谢!
收缩压≥140mmHg 和(或)
舒张压≥90mmHg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
收缩(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8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主要内容
一
疾病概述
二
护理评估
三 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之"文献综述"综述题目: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护理治疗的研究综述学生姓名:尚爽班级:2015级专升本学号:27号完成日期:2015年10月29日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护理治疗的研究综述2015级专升本27号尚爽摘要: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影响身体的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血压的治疗与护理一直都是医学界的重点课题,而我国的高血压专业护理却处在一个极低或者可以说是空白阶段,故此,高血压的护理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高血压患者;病因;临床表现前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目前我国高血压病患者已过亿且每年仍呈上升趋势,现已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高血压的治疗与护理备受关注,而其中的高血压患者护理内容更是提上日程,成为治疗高血压的关键步骤,但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护理工作仍处于极低水平,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危害,本文将从高血压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方式等各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高血压的类型及病因1.1高血压的类型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90~95mmHg;1 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2 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3 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注: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等级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1]。
1.2高血压的病因我们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高血压,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及压缩动力学原理,我把心脏和血管及毛细血管比喻成密封的压力循环系统,就是说人体是一台机器,心脏和血管就是润滑系统。
中医认为高血压形成原理是:血管内皮组织代谢不稳定、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混乱造成血压的升高[2]。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一)遗传因素:多组研究数据表明,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特征。
若父母均出生于有高血压病史的家庭,则他们的子女未来患上高血压的几率可达75%以上[3]。
(二)环境因素:现代人因环境因素患高血压的案例呈逐年上升态势。
通过对多个因环境因素产生的病例的调查,基本上可以得出以下几种可致病因素:1、饮食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带油腻的食物(如大鱼大肉,油脂调料等)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有很多时候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
另外,过多的烟酒应酬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导火线之一。
2、精神因素:现代人长期为工作和家庭奔波。
长时间精神紧张,生活压力大。
心脑血管的日常负荷早已超过健康水平,极易诱发。
3、运动因素:生活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缺乏运动,光吃不练,体重超标。
4、药物因素:现代人过分依赖药物,特别是部分年轻人为解决一些难言之隐,过分依赖计生类药物。
患高血压的几率既然也就越来越高。
5、职业环境因素:流行病材料提示,从事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长期精神紧张、长期受环境噪音及不良视觉刺激者易患高血压病[4]。
二、高血压的临床表现2.1、大体表现一般而言,当病人患有高血压时。
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早期:病人刚刚患上高血压时,很多时候没有感觉。
即使出现了症状也只是有轻微的头痛、颈后部不适,头晕,睡眠质量下降,健忘等。
有的患者会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
但都不会太强烈。
病人不会意识到高血压,可能只是按照神经衰弱的症状来进行处理。
中期:当高血压病人的病情进入中期以后。
就会出现血压急剧升高,起初的头痛迅速变得剧烈。
头晕,天旋地转。
然后开始恶心呕吐,甚至会出现晕厥休克的严重情况。
晚期:当高血压病人的病情进入晚期以后。
病情已经从最初的外部表现开始向体内主要脏器并发症爆发过度,这时候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肾动脉硬化等一系列疾病将会彻底被引爆。
病人将会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5]。
2.2、主要器官表现心脏:血压长期升高,左心室出现代偿性肥厚,当此种高血压性心脏病进一步发展时,可导致左心功能不全,既而出现右心肥厚和右心功能不全。
肾脏:主要因为肾小动脉硬化,使肾功能逐渐减退,出现多尿、夜尿,尿检时可有少量红细胞、管型、蛋白,尿比重减轻。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最终还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而出现氮质血症或尿毒症。
脑:如脑血管有硬化或间隙性痉挛时,常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产生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眼花、肢体麻木或暂时性失语、瘫痪等症状。
脑血管在以上的病理基础上,可进一步发展而引起脑卒中,其中以脑溢血及脑动脉血栓形成最常见。
眼底:在早期可见眼底视网膜细小动脉痉挛或轻、中度硬化,到晚期可见有出血及渗出物,视神经乳头水肿[6]。
三、高血压患者的护理1.1、护理目标:(一)能自我调整情绪(二)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三)躯体不适减轻1.2、护理问题(一)活动无耐力,与长期高血压至心功能减退有关(二)舒适的改变头痛、头晕与血压增高有关1.3、专科评估(一)血压是否维持在正常水平,收缩压≤18.6kpa,舒张压≤12kpa。
(二)病人对活动的反应,活动后是否出现心悸,收缩压增设,呼吸困难,虚弱,疲乏等。
(三)休息后体力是否容易恢复,头痛、头晕是否减轻。
1.4、护理措施(一)常规护理1、心理护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存在焦虑、郁闷情绪易激动等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多关心病人,了解病人思想、生活及工作情况,多与病人进行交谈,消除病人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协助病人寻找引起高血压的可能因素,以便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并指导病人训练自我控制能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以免加重病情[7]。
2、活动指导根据高血压分期决定病人的活动量,但必须以循序渐进、动静结合为原则。
第I期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但必须避免重体力活动。
第Ⅱ期适当休息,避免比较强的活动。
第Ⅲ期卧床休息。
对于心率偏快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
3、饮食护理向病人讲解限制钠盐和脂肪的重要性,过多的脂肪摄入可造成脂质代谢紊乱,加重高血压,因此饮食应以低盐、低脂肪为主,限制摄入肥肉,动物肝、肾,巧克力,香肠等食物,积极鼓励病人多吃水果和蔬菜,禁止吸烟和饮酒[8]。
4、用药护理服用降压药开始应从小剂量开始,并且降压药后应定时测量血压以判断疗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避免急性低血压反应。
在对于重症患者应用到血管扩张剂时,要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并逐渐减少用药[9]。
5、出院指导指导病人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情绪,不要暴饮暴食,保持通便顺畅,坚持长期用药,同时指导病人或家属测量定时血压并记录,定期到医院复查,不适随诊。
(二)头痛、头晕护理1、保持环境安静,尽量减少探视2、抬高床头,使病人体位舒适。
3、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降压药和镇静剂4、用药期间应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
5、做各种操作时动作要轻巧,以免加重病人头痛[10]。
(三)病情观察1、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定期测体重,并认真记录。
2、如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并伴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潮红、视力模糊、心悸、气促、失语偏瘫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同时备好降压药物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1]。
1.5、高危急症的观察及护理1、观察(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病人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视力模糊、眩晕、惊厥、昏迷等症状时,立即报告医生。
(2)密切观察病人的瞳孔及意识变化,测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一次并记录。
2、处理:(1)绝对卧床休息,置病人半卧位,头稍抬高,减少搬动病人。
(2)持续吸氧4-5L/分。
(3)立即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速效降压药、镇静药及脱水剂等,如硝普钠静脉滴注,应注意避光及输液速度,现用现配。
(4)提供保护性护理,病人意识不清时应加床栏,防止坠床,当发生抽搐时,用牙垫置于上、下磨牙间防止咬伤唇舌[12]。
结论:通过上文的研究论证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高血压的治疗和护理仍存在许多可以提高或亟待解决的方面,这就对我们医护人员提出了挑战与要求,在校园学习时,我们要多涉猎各方面疾病的护理书籍,多去积累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归纳,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防治高血压的主要措施仍然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及时纠正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改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自我心态,乐观去生活,同时要加强血压调护,定期进行测量血压检测,获得更加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2005修订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8.[2]胡大一, 马长生, 陈良龙.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新观点2007欧洲高血压指南解读[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311-319[3]郭冀珍. 高血压治疗的新进展[ J]. 中华内科杂志, 1997, 36( 9): 638[4]郑海燕.中青年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20):60[5]刘国红.老年与中青年高血压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 ,22 (12 ):1466[6]刘力生. 高血压[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487-500[7]娜仁,郭明贤.高血压护理研究现况[J].护理研究,2011,45(22):56-58.[8]史素玲,孙圣燕,陈玲丽.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24(1):72-73.[9]王建华.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J].中国实用医药,2009,4(4):219-220.[10]赵爱珍.护理医学问答[P].山东医学院出版社,1999,8(5):106-107.[11]戴燕铃,金爽.高血压药物治疗与用药护理进展[J] 护理科学 ,2009,24(3):92-94.[12]刘登焦. 基础护理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