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组织学绪论课件
合集下载
免疫学(全套课件475P)
防御功能过强(亢进): 变态反应
异常 ??
防御功能低下或缺失: 反复感染
14
2020/3/11
2、自身稳定(Homeostasis) 指机体具有清除衰老和破坏的组织细胞的
一种功能。 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平衡,保证机体组织
细胞进行正常生理活动。
自身稳定功能失调或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
15
2020/3/11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及其 有害产物(毒素)的侵入所引起的发病,具 有抵抗力。(Jenner and Pasteur)
—5 5—
2020/3/11
•现代的“免疫”概念
机体识别(区分)自身成分和异己物质, 产生一系列特定的应答过程,最后排除异 物,对自身组织形成耐受,以维持内环 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20—
(二)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在动物长生活过程中,机体感染了某种病原体 或接种过某种疫苗后,由于机体与病原体的直接的相互作 用,使其产生一种具有明显针对性的免疫,这种免疫称为 特异性免疫,也称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主要功能是 识别非自身和自身的抗原物质,并对它们产生免疫应答, 从而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
四、免疫的分类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天然自动免疫 自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特异性免疫
天然被动免疫 被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一)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凡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属于先天即有、 相对稳定、无特殊针对性的对付病原体的天然抵抗能力, 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也称先天免疫、固有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任何动物都有,受遗传基因控制, 非常稳定。
异常 ??
防御功能低下或缺失: 反复感染
14
2020/3/11
2、自身稳定(Homeostasis) 指机体具有清除衰老和破坏的组织细胞的
一种功能。 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平衡,保证机体组织
细胞进行正常生理活动。
自身稳定功能失调或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
15
2020/3/11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及其 有害产物(毒素)的侵入所引起的发病,具 有抵抗力。(Jenner and Pasteur)
—5 5—
2020/3/11
•现代的“免疫”概念
机体识别(区分)自身成分和异己物质, 产生一系列特定的应答过程,最后排除异 物,对自身组织形成耐受,以维持内环 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20—
(二)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在动物长生活过程中,机体感染了某种病原体 或接种过某种疫苗后,由于机体与病原体的直接的相互作 用,使其产生一种具有明显针对性的免疫,这种免疫称为 特异性免疫,也称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主要功能是 识别非自身和自身的抗原物质,并对它们产生免疫应答, 从而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
四、免疫的分类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天然自动免疫 自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特异性免疫
天然被动免疫 被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一)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凡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属于先天即有、 相对稳定、无特殊针对性的对付病原体的天然抵抗能力, 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也称先天免疫、固有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任何动物都有,受遗传基因控制, 非常稳定。
《医学免疫学绪论》课件
研究方法
实验室技术、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免疫学的意义和应用
1 防御机体免疫
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和其 他有害物质的侵害。
2 免疫疾病治疗
通过干预免疫反应来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 陷病。
3 疫苗和免疫诊断
预防疾病和诊断免疫相关 疾病的关键手段。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
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
《医学免疫学绪论》PPT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帮助你了解医学免疫学的基础概念和关键内容,包括免疫学的 研究内容和方法、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类型与功能等内 容。
什么是免疫学?
探索人类免疫系统的科学研究领域,研究机体对有害物质及异物的防御作用。
免疫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免疫系统、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反应和免疫调控等。
2
T细胞
识别和杀伤受感染的细胞,调控免疫反应。
3
B细胞
产生抗体以中和病原体,参与体液免疫反应。
免疫分子的类型和功能
抗体
结合和中和病原体,促进免疫 效应。
细胞因子
调控免疫细胞的生长和功能。
补体
激活炎症反应和细胞溶解,促 进病原体的清除。
免疫反应的类型和过程
1 细胞免疫
T细胞识别和杀伤受感染 的细胞。
淋巴器官
如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等,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 作用。
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
1 脾脏
2 腺体
3 骨髓
负责储存和激活免疫细胞, 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
淋巴结和扁桃体等腺体过 滤淋巴液,帮助抵抗感染。
产生和成熟免疫细胞,如 B细胞和巨噬细胞。
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实验室技术、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免疫学的意义和应用
1 防御机体免疫
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和其 他有害物质的侵害。
2 免疫疾病治疗
通过干预免疫反应来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 陷病。
3 疫苗和免疫诊断
预防疾病和诊断免疫相关 疾病的关键手段。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
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
《医学免疫学绪论》PPT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帮助你了解医学免疫学的基础概念和关键内容,包括免疫学的 研究内容和方法、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类型与功能等内 容。
什么是免疫学?
探索人类免疫系统的科学研究领域,研究机体对有害物质及异物的防御作用。
免疫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免疫系统、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反应和免疫调控等。
2
T细胞
识别和杀伤受感染的细胞,调控免疫反应。
3
B细胞
产生抗体以中和病原体,参与体液免疫反应。
免疫分子的类型和功能
抗体
结合和中和病原体,促进免疫 效应。
细胞因子
调控免疫细胞的生长和功能。
补体
激活炎症反应和细胞溶解,促 进病原体的清除。
免疫反应的类型和过程
1 细胞免疫
T细胞识别和杀伤受感染 的细胞。
淋巴器官
如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等,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 作用。
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
1 脾脏
2 腺体
3 骨髓
负责储存和激活免疫细胞, 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
淋巴结和扁桃体等腺体过 滤淋巴液,帮助抵抗感染。
产生和成熟免疫细胞,如 B细胞和巨噬细胞。
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组织学与胚胎学--免疫系统 ppt课件
少量初始T细胞
胸腺小体:
医学课件
20
blood thymus barrier:血胸腺屏障
定义:
结构
连续性Cap内皮 完整的内皮基膜
血管周隙 胸腺上皮细胞基膜 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
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
医学课件
21
2、胸腺功能:
分泌激素:胸腺素
胸腺生成素
培育初始T细胞
ppt课件
22
(二)淋巴结 lymph node
医学课件
4
Function of Immune system
1.免疫防御 2.免疫监视 3.免疫稳定
3
1
医学课件
2
5
一 、免疫细胞
(一)淋巴细胞 (二)抗原呈递细胞 (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ppt课件
6
(一)淋巴细胞 Lymphocyte
效应性T细胞 (Tc、Th 、Tr)
T细胞 记忆性T细胞
细胞免疫
第12章 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ppt课件
1
授课重点
❖淋巴组织的分类、结构。 ❖淋巴结和脾的结构、功能。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血-胸腺屏障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
ppt课件
2
风湿性关节炎
红斑狼疮的名人:迈克尔·杰克逊
ppt课件
3
Immune system Consists of A) Lymphoid organs B) Lymphoid tissue C) Immune cells
医学课件
38
淋巴结与脾的比较
•定义 •举例
医学课件
11
(三)抗原呈递细胞 APC
•定义:捕获、处理、提交、激活 •举例:巨噬细胞
胸腺小体:
医学课件
20
blood thymus barrier:血胸腺屏障
定义:
结构
连续性Cap内皮 完整的内皮基膜
血管周隙 胸腺上皮细胞基膜 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
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
医学课件
21
2、胸腺功能:
分泌激素:胸腺素
胸腺生成素
培育初始T细胞
ppt课件
22
(二)淋巴结 lymph node
医学课件
4
Function of Immune system
1.免疫防御 2.免疫监视 3.免疫稳定
3
1
医学课件
2
5
一 、免疫细胞
(一)淋巴细胞 (二)抗原呈递细胞 (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ppt课件
6
(一)淋巴细胞 Lymphocyte
效应性T细胞 (Tc、Th 、Tr)
T细胞 记忆性T细胞
细胞免疫
第12章 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ppt课件
1
授课重点
❖淋巴组织的分类、结构。 ❖淋巴结和脾的结构、功能。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血-胸腺屏障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
ppt课件
2
风湿性关节炎
红斑狼疮的名人:迈克尔·杰克逊
ppt课件
3
Immune system Consists of A) Lymphoid organs B) Lymphoid tissue C) Immune cells
医学课件
38
淋巴结与脾的比较
•定义 •举例
医学课件
11
(三)抗原呈递细胞 APC
•定义:捕获、处理、提交、激活 •举例:巨噬细胞
组织学课件12免疫系统
2. 免疫应答:对血源性抗原物质产生免
脾
疫应答
3. 造血:胚胎早期造血;成体在严重缺 扁桃体 血或某些病理状态下,恢复造血
概述 免疫细胞 淋巴组织 淋巴器官
胸腺 淋巴结
脾
图29、
1. 腭扁桃体 :黏膜上皮为复3层0扁平; 上皮下陷形成隐窝, 隐窝上皮含淋巴 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朗格汉斯 细胞;隐窝周围的固有层含大量淋巴 小结及弥散淋巴组织
概述 免疫细胞 淋巴组织 淋巴器官
胸腺 淋巴结
脾 扁桃体
3. 血-胸腺屏障
图13
• 结构: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有
完整的紧密连接);基膜;血管周隙
(含巨噬细胞);上皮基膜;连续的
胸腺上皮
• 功能:阻挡抗原物质进入胸腺皮质,
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胸腺细胞的正
常发育
胸腺的功能 形成初始T 细胞的场所
概述 免疫细胞 淋巴组织 淋巴器官
扁桃体
有边缘窦(血液淋巴细胞及抗原进入 白髓;白髓淋巴细胞进入血液)
概述 免疫细胞 淋巴组织 淋巴器官
胸腺 淋巴结
2. 红髓
图24-27
• 脾索:富含血细胞的淋巴组织;有
较多B 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树
突状细胞;笔毛微动脉开口于脾索
脾 扁桃体
• 脾血窦:
形态不规则,相连成网;长杆状内 皮细胞围成,细胞间隙大,基膜不完 整;周围有大量巨噬细胞;脾索内血 细胞穿越内皮间隙进入脾血窦
图1 T细胞增殖分化过程示意图
图2 Tc细胞作用过程模式图
图3 淋巴细胞再循环通路示意图
4
图 巨 噬 细 胞 处 理 抗 原 过 程 示 意 图
图5 扫描电镜图 左:面纱细胞 右:培养的树突状细胞
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_PPT幻灯片
抗体产生的侧链学说 克隆选择学说 单克隆抗体理论和技术
病原菌的发现和疫苗使用的推广
• 1850年,显微镜下观察 到炭疽杆菌
• Pasteur发明液体培养基, 培养的炭疽杆菌致动物 发病
• Pasteur制备出减毒疫苗
Louis Pasteur 1822-1895, Father of immunology, attenuated bacteria and viruses as vaccine against anthrax …..
•免疫耐受的发现
• Owen于1945年首
先报道了在胚胎期 接触同种异型Ag所 致的免疫耐受现象
Peter Brian Medawar 1915-1987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0
•Burnet 学说及对免疫的推动作用
• 公元前1160年统治古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从其木乃 伊考证出他面部就有天花疤痕。
• 公元三~四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大规模天花流行,饱受天花 的肆虐。
• 大约到了六世纪非洲暴发天花,八世纪欧洲也难逃一劫。 •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传入大洋洲在西半球肆虐; • 二十世纪,天花夺去了三亿人的生命。
种人痘-我国古代接种人痘的方法有四种:
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可致免疫性疾病
超敏感反应病 反应过高 如:过敏性休克、新生儿溶血症等。
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 如:B细胞缺陷病、DiGeorge综合征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自身抗原应答所致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免疫学的应用
• 传染病预防 如:各种疫苗和抗血清等
• 疾病治疗 如: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干细胞移植等。
病原菌的发现和疫苗使用的推广
• 1850年,显微镜下观察 到炭疽杆菌
• Pasteur发明液体培养基, 培养的炭疽杆菌致动物 发病
• Pasteur制备出减毒疫苗
Louis Pasteur 1822-1895, Father of immunology, attenuated bacteria and viruses as vaccine against anthrax …..
•免疫耐受的发现
• Owen于1945年首
先报道了在胚胎期 接触同种异型Ag所 致的免疫耐受现象
Peter Brian Medawar 1915-1987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0
•Burnet 学说及对免疫的推动作用
• 公元前1160年统治古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从其木乃 伊考证出他面部就有天花疤痕。
• 公元三~四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大规模天花流行,饱受天花 的肆虐。
• 大约到了六世纪非洲暴发天花,八世纪欧洲也难逃一劫。 •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传入大洋洲在西半球肆虐; • 二十世纪,天花夺去了三亿人的生命。
种人痘-我国古代接种人痘的方法有四种:
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可致免疫性疾病
超敏感反应病 反应过高 如:过敏性休克、新生儿溶血症等。
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 如:B细胞缺陷病、DiGeorge综合征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自身抗原应答所致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免疫学的应用
• 传染病预防 如:各种疫苗和抗血清等
• 疾病治疗 如: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干细胞移植等。
《绪论免疫系统简介》课件
02
免疫系统的细胞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
作为免疫系统的“清道夫”,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并消化病原 体和其他外来物质。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NK细胞能够识别并杀死被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细胞,以及发生 突变的自身细胞。
特异性免疫细胞
T细胞
T细胞分为辅助T细胞、细胞毒T细胞 和调节T细胞,它们在激活和调节免 疫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
免疫调节剂
开发新型免疫调节剂,调 节免疫系统的平衡,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 疾病。
免疫预防与疫苗
研发新型疫苗,提高疫苗 接种覆盖率和保护效果,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疫苗研发的未来方向
mRNA疫苗
利用mRNA技术,快速开 发针对新发传染病的新型 疫苗。
联合疫苗
研发多价联合疫苗,减少 接种次数,提高接种覆盖 率。
疫苗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疫苗种类
疫苗可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 程疫苗等,每种疫苗的作用机制和制备方法
有所不同。
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将病原体灭活后制成的疫苗,其 免疫原性较弱,需要多次接种才能产生足够 的免疫力。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较高,但制备
过程较为复杂。
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是通过选择性培养和繁殖病原体 ,使其失去致病性,但仍保留免疫原性。接 种后,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监控和清除 功能,能够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 侵、监视体内异常细胞、清除死 亡细胞和有害物质。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等是免疫系统的 主要器官,负责产生和培养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是免疫 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执行免疫应答和 清除任务。
第五章免疫系统ppt课件
能对付相应抗原的记忆细胞,增强抵抗力。 3.效应阶段 是免疫活性细胞发挥其免疫功能的阶段(细胞作用 和释放产物)。此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细胞毒作用并产生淋巴因子, 消灭抗原,执行细胞免疫作用;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杀灭或
破坏抗原物质,完成体液免疫作用。
(二)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接触后直接杀死带抗原的细胞(如各种 靶细胞)并分泌淋巴因子以扩大免疫反应的过程,称细胞免 疫(或细胞介导免疫)。其效应机理包括两个方面: 1.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 效应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 地结合,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 渗透压发生变化,最后导致靶细胞肿胀和崩解。效应T细胞杀 伤一个靶细胞后还可攻击另一靶细胞。 2. 产生淋巴因子扩大免疫反应 淋巴因子是T细胞被抗原(刺 激)或促分裂素刺激后而产生释放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 (肽类)的总称。已知20余种,现已发现有多种类型的效应T 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B细胞也能产生少量淋巴因子。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由淋巴器官(胸腺、骨髓、淋 巴结、牌和扁桃体)、淋巴组织以及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借助血液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而组成的 功能系统。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1.清除人侵的抗原,如微生物及其产物,异体细胞等。
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抗微生物物质 指正常体液,特别是血清中含有的各种抗微 生物物质,如补体、溶菌酶,干拢素等。
(二)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指专门对某一种病菌有 识别和杀灭作用的免疫。其特点是:①有特异性;②是后天 获得的,故又称获得性免疫,医学上预防注射疫苗就是此原 理。人体感染过某种病菌或者预防注射过某种菌亩以后,可 获得对某种病菌持有的防御功能,如患过伤寒病的人对伤寒 杆菌有终生免疫力。特异性免疫按其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 体液免疫和细用免疫两种(见本章第二节)。
破坏抗原物质,完成体液免疫作用。
(二)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接触后直接杀死带抗原的细胞(如各种 靶细胞)并分泌淋巴因子以扩大免疫反应的过程,称细胞免 疫(或细胞介导免疫)。其效应机理包括两个方面: 1.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 效应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 地结合,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 渗透压发生变化,最后导致靶细胞肿胀和崩解。效应T细胞杀 伤一个靶细胞后还可攻击另一靶细胞。 2. 产生淋巴因子扩大免疫反应 淋巴因子是T细胞被抗原(刺 激)或促分裂素刺激后而产生释放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 (肽类)的总称。已知20余种,现已发现有多种类型的效应T 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B细胞也能产生少量淋巴因子。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由淋巴器官(胸腺、骨髓、淋 巴结、牌和扁桃体)、淋巴组织以及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借助血液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而组成的 功能系统。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1.清除人侵的抗原,如微生物及其产物,异体细胞等。
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抗微生物物质 指正常体液,特别是血清中含有的各种抗微 生物物质,如补体、溶菌酶,干拢素等。
(二)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指专门对某一种病菌有 识别和杀灭作用的免疫。其特点是:①有特异性;②是后天 获得的,故又称获得性免疫,医学上预防注射疫苗就是此原 理。人体感染过某种病菌或者预防注射过某种菌亩以后,可 获得对某种病菌持有的防御功能,如患过伤寒病的人对伤寒 杆菌有终生免疫力。特异性免疫按其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 体液免疫和细用免疫两种(见本章第二节)。
医学免疫学PPT第一章 绪论课件
免疫调节 身 维持机体平衡 稳
定
肿瘤发生 自身免疫性疾病 疾病发生
• 儿童哮喘 • 花粉过敏 • 鸡蛋过敏 •…
过敏
• 免疫缺陷
• 遗传性血管神经 性水肿
• 免疫缺陷
• 获得性免疫缺陷 综合征(AIDS)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累及全身各系统 • 蝶形红斑
•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免疫系统 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过程
固有免疫组成
解剖学屏障:皮肤/粘膜组织 生理学屏障:胃酸,溶菌酶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
然杀伤细胞 体液因子: 补体、细胞因子等
适应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 个体出生后,生活中不断接触到病原微生物等多种抗 原刺激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获得的免疫功能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Rowe(1965)自骨髓瘤患者的血清内发现了IgD 石板(1966)自枯草热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IgE
1、细胞免疫的发现 2、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 3、抗体生成克隆或细胞系选择学说的提出 4、胸腺的发现 5、七十年代的重要成就还有T细胞亚类的发 现和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等
细胞转移迟发型超敏性的成功证明了细胞免疫的存在 Chase等(1942)证明了结核菌素反应不是由抗体引起, 而是由致敏细胞引起,从而证明了机体免疫性除能产生体液免 疫外还能形成细胞免疫,证实了细胞免疫的存在 Fagraeus证明抗体是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转化成的浆 细胞产生的。这些成就提示免疫细胞在抗体形成和细胞介导的 免疫作用中的主导地位
炭疽杆菌疫苗
狂犬病病毒疫苗
1、抗体的发现 2、补体的发现 3、血清学方法的建立 4、免疫化学的研究 5、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 6、抗体分子结构揭示
组织学与胚胎学免疫系统 PPT
皮质与髓
被膜 小叶间隔 小动脉
质交界处
微动脉
皮质
小静脉
毛细血管后
髓质
微静脉 皮质与髓 毛细血管
质交界处
血胸腺屏障:
① 连续毛细血管内皮、 ② 内皮基膜、 ③ 血管周隙、 ④ 上皮基膜、 ⑤ 胸腺上皮C、
淋巴C ⑤上皮C ④上皮基膜
血-胸腺屏障
①内皮C ②内皮基膜
③血管周隙 巨噬C
2、胸腺功能: 就是形成初始T细胞得场所 分泌胸腺激素
(thymic corpuscle) 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排列
▪ 外周得上皮细胞较幼稚, 核明显,细胞可分裂
▪ 近中心得细胞较成熟,核 渐退化,含较多角蛋白
▪ 中心细胞完全角化 功能不详
(1)皮质 (cortex):
胸腺上皮细胞 构成支架, 间隙 内含有大量胸腺 细胞与少量基质 细胞
➢ 胸腺上皮细胞(上皮性 网状细胞):星形有突 起,以桥粒连接成网; 位于被膜下或胸腺细 胞之间;分泌胸腺素与 胸腺生成素
免疫(immune)
机体识别、排斥、消灭所有异物得过程与 能力
抗原(antigen)
入侵得病原微生物 异体细胞与大分子物质 自体发生变化得细胞(如:肿瘤细胞)
免疫功能得分子基础:
1、体内所有细胞表面都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 分子(MHC分子)
MHC-Ⅰ类分子:所有细胞表面 MHC-分子
MHC-Ⅱ类分子:免疫细胞表面 2、T细胞与B细胞表面有特异性得抗原受体
二、抗原提呈细胞
能捕获与处理抗原,形成抗原肽-MHC分 子复合物,将抗原肽提呈给T 细胞,并激发T 细胞活化、增殖得一类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lymphatic tissue(LT) (out of LO) 3. immunocompetent cells (out of LO and LT)
Function : protect the body against the invading of foreign Ags,
distinguish self from nonsefl.
reticular tissue: reticular cell +reticular fiber + ground substance(amorphous)
tissue Lc
plasma cell
blood Lc
?
macrophage mast cells
lymphocytes
1. T CD3/TCR Th CD4 Tc CD8 Tr CD25
lymphoid organ
blood
small intestine
macrophage Rc
Lc
silver stain of reticular tissue
lymphoid tissue: RT+ abundant Lc and some macrophages, plasma cells, mast cells,dendritic cells,WBC
2. B CD19; BCRs: B1(CD5+) / B2(CD5-) 3. NK: no T/B markers, CD16/CD56
Dendritic C(DC) :
heamatopoitic origin; extensively distributed antigen-presenting(APC); help Lc differentiates
2.lymphoid nodules: clear border, B redominant
Primary ~ Ag
Secondary ~(germinal center: Dark. Light. Cap )
PCV
Classification of Lymphoid organs
1.Central lymphoid organs produce LC Thymus: generating place for Tc Bone marrow: generating place for Bc
Peripheral lymphoid organs lymph node, spleen, tonsil places to proceed immune reactions
capsule
Thymus
C
parenchyma
M
lobules
septa
Thymic structure
Capsule
1.Diffuse L.T.
no clear border, no fixed shape,no definitive size T cell predominant or both T and B postcapillary venules (PCV)
high endothelium, Lc transportation
胚外中胚层
haematopoitic cells migrate from extraembryonic mesoderm to intraembryonic mesoderm
Lymphatic tissue structure
lymphoid nodules
difuse LT
Structure of lymphatic tissues
Macrophages: phagocytose and present Ags to Lc
Plasma cell: produce Abs
Mast cell: allergic reactions,produce vasoactive mediators
(penicillin shock,hives,asthma,drug eruption....)
Histology of Immune System
Lc and immune accessory cells L. tissue L. organs Mononuclear phagocytic system
Morphological Components
1. lymphoid organs(LO) thymus, lymph node, spleen, tonsils
3. PCV 4. blood-thymusich stromal cell, thymic corpuscle.
Thymocyte development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Lymphoid stem cell T precursor thymocyte
Origin of immunocompetent cells: Blood Ilands syncitiotrophoblast
cytotrophoblast
Day 14
extraembryonic mesodermal cells
Blood ilands
Haemangioblasts -initial cell type differentiate to (1) Angioblasts (2) Haematopoitic stem cells
1. double negative stage: CD4-/CD8-
2. double positive stage: CD4+/CD8+
3.mature thymocytes stage: CD4+ or CD8+
Parenchyma: incomplete lobules divided by
interlobular septa
Cortex: 1. thymocyte :dense developing T cells
2. thymic stroma cells ERC(epithelial reticular cell); macrophage; DC
Function : protect the body against the invading of foreign Ags,
distinguish self from nonsefl.
reticular tissue: reticular cell +reticular fiber + ground substance(amorphous)
tissue Lc
plasma cell
blood Lc
?
macrophage mast cells
lymphocytes
1. T CD3/TCR Th CD4 Tc CD8 Tr CD25
lymphoid organ
blood
small intestine
macrophage Rc
Lc
silver stain of reticular tissue
lymphoid tissue: RT+ abundant Lc and some macrophages, plasma cells, mast cells,dendritic cells,WBC
2. B CD19; BCRs: B1(CD5+) / B2(CD5-) 3. NK: no T/B markers, CD16/CD56
Dendritic C(DC) :
heamatopoitic origin; extensively distributed antigen-presenting(APC); help Lc differentiates
2.lymphoid nodules: clear border, B redominant
Primary ~ Ag
Secondary ~(germinal center: Dark. Light. Cap )
PCV
Classification of Lymphoid organs
1.Central lymphoid organs produce LC Thymus: generating place for Tc Bone marrow: generating place for Bc
Peripheral lymphoid organs lymph node, spleen, tonsil places to proceed immune reactions
capsule
Thymus
C
parenchyma
M
lobules
septa
Thymic structure
Capsule
1.Diffuse L.T.
no clear border, no fixed shape,no definitive size T cell predominant or both T and B postcapillary venules (PCV)
high endothelium, Lc transportation
胚外中胚层
haematopoitic cells migrate from extraembryonic mesoderm to intraembryonic mesoderm
Lymphatic tissue structure
lymphoid nodules
difuse LT
Structure of lymphatic tissues
Macrophages: phagocytose and present Ags to Lc
Plasma cell: produce Abs
Mast cell: allergic reactions,produce vasoactive mediators
(penicillin shock,hives,asthma,drug eruption....)
Histology of Immune System
Lc and immune accessory cells L. tissue L. organs Mononuclear phagocytic system
Morphological Components
1. lymphoid organs(LO) thymus, lymph node, spleen, tonsils
3. PCV 4. blood-thymusich stromal cell, thymic corpuscle.
Thymocyte development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Lymphoid stem cell T precursor thymocyte
Origin of immunocompetent cells: Blood Ilands syncitiotrophoblast
cytotrophoblast
Day 14
extraembryonic mesodermal cells
Blood ilands
Haemangioblasts -initial cell type differentiate to (1) Angioblasts (2) Haematopoitic stem cells
1. double negative stage: CD4-/CD8-
2. double positive stage: CD4+/CD8+
3.mature thymocytes stage: CD4+ or CD8+
Parenchyma: incomplete lobules divided by
interlobular septa
Cortex: 1. thymocyte :dense developing T cells
2. thymic stroma cells ERC(epithelial reticular cell); macrophage;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