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二章整式单元导学案

第二章整式单元导学案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课题:2.1单项式审核人 主备人:袁 振 使用日期 姓名: 【学习目标】: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区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列代数式(1)若边长为a 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体积为 ;(2)铅笔的单价是x 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的2.5倍,圆珠笔的单价是 元; (3)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 千米/小时,行驶t 小时所走的路程是_______千米; (4) 设n 是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是________. 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 二、自主学习: 1.单项式:通过上述特征的描述,从而概括单项式的概念,:单项式:即由_________与______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

补充: 单独_________或___________也是单项式,如a ,5。

2.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21+x ; (2)abc ; (3)b 2; (4)-5ab 2; (5)y+x ; (6)-xy 2; (7)-5。

解:是单项式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项式系数和次数:四个单项式31a 2h ,2πr ,a bc ,-m 中,请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分别是什么?小结:一个单项式中,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为这个单项式的________一个单项式中,_____________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4.学生阅读课本55页,完成例1【课堂练习】:1.课本p56:1,2。

2.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与思考,能说出人及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通过自身体验和制作模型,能解释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配合。

3.认同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

【重点难点】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解释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配合。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42~45页一、【运动系统的组成】课文P42~431.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如蚯蚓的____,鱼的游泳,鸟的飞行,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___等。

2.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组成的。

骨与骨之间通过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附着在其上的肌肉称为_____。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3.观察关节示意图,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周围由_________包裹着,内部形成_______的________。

关节腔内含有_______,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_______。

4.肌肉中间较精的部分叫_______,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______,它可绕过_____连在_______的骨上。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课文P44~455.骨的位置变化产生_____,骨本身是不能运动,它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____。

骨骼肌受____传来的刺激_____时,会牵动骨绕___活动,躯体的相应部位会产生运动。

6.骨骼肌只能收缩骨改变位置,而___将骨复位,骨的复位要靠____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__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当肌收缩,肌舒张时,肘部弯曲;肌收缩,肌舒张时,肘部伸展。

8.人体的骨骼由___块骨连接而成,约占体重的20%。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①头部颅骨之间的_____连接;②脊椎骨之间以____相边连,属____连接;③其他骨之间多以____(也叫活动连接)相连。

人体内的骨骼肌有___多块,约占体重的40%。

人教版新课标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导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导学案

装订线装订线班级:姓名:组别: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课时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学习目标】学会物质的分类方法,掌握物质的分类标准。

【学习重点】掌握物质的分类标准。

【基础问题】1.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从状态上可以分为,,三态。

例如:对于空气、水、硫酸、矿石、石油、煤炭,进行从状态分类,可以将归为一类。

将归为一类,将归为一类2.初中学习中将元素分为了元素和元素;其中Na、Mg 、Al 、Fe、Cu、Zn等属于元素,O、S、N、P、Cl等属于元素。

3.对于化合物,我们可以根据组成特点,把它们分为:、、、四大类,是否还可以对它们继续分类?试举一例。

4.对于化学反应,在初中我们把它们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

【探求新知】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把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进行分类,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种工作方法。

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人们可以分类进行学习,从而认识他们的性质。

同类事物可以使人的认识举一反三,不同类的事物可以使人的认识由此及彼。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例: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①海水②蒸馏水③氨水④食盐水⑤汞⑥液溴⑦硝酸溶液⑧硝酸银⑨纯碱⑩烧碱⑾乙醇⑿生石灰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盐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

1.交叉分类法定义:。

【基础练1】某些盐的交叉分类(将下列三种盐和对应的类别用短线连接)按阴离子分类按阳离子分类Na2CO3碳酸盐钠盐K2SO4硫酸盐Na2 SO4钾盐Na2CO3既是盐,又是盐;还属于盐。

Na2 SO4既是盐,又是盐;还属于盐。

K2SO4既是盐,又是盐;还属于盐。

K2CO3既是盐,又是盐;还属于盐。

【基础练2】(1) 对下列碱NaOH、KOH、M g(O H)2、B a(O H)2、进行交叉分类。

(填化学式)一元碱二元碱难溶性碱可溶性碱。

第二章复习导学案

第二章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包科领导:年级组长:使用时间: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复习)【学习目标】1.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会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3.掌握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重点、难点】1.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会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3.掌握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内容,限时独立完成导学案;2、用红笔勾画出疑难点,提交小组讨论;3、带※为选做题;【自主探究】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①离散型随机变量;②分布列;③两点分布;④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①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及性质;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及性质;③二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3.正态分布①正态密度曲线;①正态分布中的三个概率.4.思想方法:——————————————————————————————————【合作探究】1、袋中有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其中1个白球和4个黑球,每次从中任取一球,每次取出的黑球不再放回去,直到取出白球为止.求取球次数 的期望和方差.2、已知每门大炮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3.0,那么要多少门这样的大炮同时对某一目95?标射击一次,才能使目标被击中的概率超过%3、某商场要根据天气预报来决定国庆节是在商场内还是在商场外展开促销活动.统计资料表明,每年国庆商场内的促销活动可获得经济效益2万元;商场外的促销活动如果不遇到有雨天气可获得经济效益10万元,如果遇到有雨天气则带来经济损失4万元,9月30日气象台预报国庆节当地的降水概率是40%,商场应该选择哪种促销方式?4、一批电池用于手电筒的寿命是均值为35.6小时、标准差为4.4小时的正态分布.随机从这批电池中任意取一节电池装在电筒中,问这节电池可持续使用不小于40.0小时的概率是多少?【巩固提高】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列如下:则A .0.1 B .0.2 C .0.5 D .0.672.设服从二项分布),(p n B 的随机变量ξ的期望和方差分别是15和445,则p n ,的值分别是( ) .A .41,50B .41,60C .43,50D . 43,60A .21 B .0 C .2 D . 随p 的变化而变化 4.连续抛掷两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差是一个随机变量ξ,则=≤≤-)44(ξP . 5.正态总体)94,0(N ,则数据落在)32,(-∞内的概率是 .。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二章线与角导学案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二章线与角导学案

第1节《线的认识》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区分"线段、射线、直线",掌握其表示方法,理解并能运用相关性质、公理.。

2、在感受美妙多变的图形世界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比较、探究等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组间竞争等形式,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增强进取意识,激发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学习重点】: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

【学习难点】:掌握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的方法。

第一课时导学案预习案【使用说明】1、自学课本第16页内容。

2、结合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预习案中的问题,完成预习自测。

3、把自学中存在的疑惑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我的疑惑中”。

【预习自测】:⒈下面的线中,哪些是线段?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请把序号填在相应括号里。

()是直线,()是射线,()是线段。

2.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是 ;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的是;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是我的疑问:探究案【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3(1)如图:线段可以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那么图中的线段可以记作_____或_____。

(2)射线可以用表示端点和射线上另一个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A··B(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前面)那么射线可以记作_____ 。

(3)直线可以用表示直线上任意两个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A··B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那么的直线可以记作_____或_____探究点二:线段,射线和直线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并完成下面的表格,在小组内说一说。

端点数延伸性(有/没有)能否度量线段射线直线小组汇报:回答:我们组的讨论结果是这样的:1.从端点数来分析: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有()个端点。

2.从延展性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能否度量上来分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②③④⑤B A探究点三:(1)用一个图钉把一张硬纸条钉在木板上,硬纸条可以转动吗?过一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我们组研究的结论是:(2)用两个图钉把一张硬纸条钉在木板上,硬纸条可以转动吗?过两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我们组研究的结论是:探究点四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训练案【巩固新知、强化提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条线段只有两个端点; B 、射线有两个端点C 、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D 、直线AB 与直线BA 表示同一条直线 2.我是小法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音备课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音备课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音备课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2.掌握声音的特性与传播规律。

3.了解声音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声音的基本原理和产生方式。

2.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规律。

三、教学难点1.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的解释和应用。

2.声音传播速度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2.板书工具和白板。

3.实验器材:发声器、细火柴棒、弹簧、玻璃棒等。

4.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例如播放一段好听的音乐,让学生们畅谈自己对声音的感受和了解,引导学生们思考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方式。

第二步: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1.邀请学生观察发声器的结构,并请学生描绘出发声器的原理图。

2.解释发声器的工作原理:当电流通过发声器线圈时,线圈内的铁芯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快速振动,从而震动空气,产生声音。

3.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介质?第三步:声音的传播速度和特性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速度。

–实验1:让两名学生分别用发声器和接收器,相距一定距离,进行暗中交流。

通过计时器计算出声音的传播时间,从而计算出声音的传播速度。

–实验2:让学生通过观察水中传播声音的实验,思考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特点。

2.讲解声音的特性:–音调:通过调整发声器的频率,观察音的高低变化。

–音量:通过调整发声器的振幅,观察音的大小变化。

第四步: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涉1.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声音的反射现象。

–实验:让学生用发声器向墙壁发出声音,在不同位置用接收器接收声音,并观察声音的反射方向和音量变化。

2.讲解声音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的传播和折射规律。

3.讲解声音的干涉现象:–引导学生用光源和狭缝模拟声音干涉,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成,解释声音干涉的原理。

第五步:应用案例分析让学生思考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 1. 如何通过反射利用声音定位方位? 2. 如何利用声音折射改变声音的传播方向? 3. 如何利用声音干涉增强声音的音量?六、课堂练习1.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数学七上第二章《2.1整式》导学案

数学七上第二章《2.1整式》导学案

数学七上第二章《2.1整式》导学案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刘渡中心学校 丁浩勇知识导学学习目标导航1.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掌握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数、次数等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3.养成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典型例题精讲【例】 把下列各式填在相应的集合里:253a -,x 5,2ab ,5232-+x x ,y -54,722y x -,y x xy +,0,π. 单项式集合:{ …}; 多项式集合:{ …}; 整式集合:{ …};分析:根据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来选择分类.解:单项式集合:{253a -,2ab ,722y x -,0,π…};多项式集合:{5232-+x x ,y -54…}; 整式集合:{253a -,2ab ,5232-+x x ,y -54,722y x -,0,π,…}.方法归纳:要注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特别是它们所包含的运算,另外,要注意所给式子的原始形式.如xx可化简为1,但它不是整式.课堂预习1.像216b π、x 53、a 2h 等,都是 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 叫做单项式的次数.3.几个单项式的 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里,每个单项式(连同符号)叫做多项式的 ,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 项.4.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 ;5.一个多项式中,次数 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当堂训练1.某次旅游分甲、乙两组,已知甲组有a 名队员,平均门票m 元,乙组有b 名队员,平均门票n 元,则一共要付门票________元.2.某公司职员,月工资a 元,增加10%后达到________元.3.如果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数字为x ,个位上数字为y ,则这个两位数为________. 4.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整式. 5.单项式21xy 2z 是________次单项式. 6.多项式a 2-21ab 2-b 2有________项,其中-21ab 2的次数是________. 7.整式21,3x -y 2,23x 2y ,a ,πx +21y ,522a π,x +1中________是单项式,________是多项式.8.x +2xy +y 是________次多项式.9.制造一种产品,原来每件成本a 元,先提价5%,后降价5%,则此时该产品的成本价为( )A .不变B .a (1+5%)2C .a (1+5%)(1-5%)D .a (1-5%)210.第二十届电视剧飞天奖今年有a 部作品参赛,比去年增加了40%还多2部,设去年参赛作品有b 部,则b 等于( )A .%4012+-aB .%4012++aC .a (1+40%)+2D .a (1-40%)-21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价格不断降低,某品牌电脑按原售价降低m 元后,又降低20%,现售价为n 元,那么该电脑的原售价为( )A .(54n +m )元 B .(45n +m )元 C .(5m +n )元D .(5n +m )元课后作业1.含盐20%的盐水x 千克,其中含盐________千克,含水________千克.2.甲车的速度为每小时x 千米,乙车的速度为每小时y 千米.若甲、乙两车由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t 小时后相遇,则两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若两车同时分别从两地出发,同向而行,t 小时甲车追上乙车,则两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3.有一棵树苗,刚栽下去时,树高2.1米,以后每年长0.3米,则n 年后树高_____米. 4.某省为了解决药品价格过高的问题,决定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其中将原价为a 元的某种常用药降低40%,则降价后此药价格是( )A .4.0a元 B .6.0a 元 C .60%a 元D .40%a 元5.下列单项式次数为3的是( ) A .3abc B .2×3×4 C .41x 3yD .52x6.下列代数式中整式有( )x 1,2x +y ,31a 2b ,πy x -,xy45,0.5,aA .4个B .5个C .6个D .7个7.下列整式中,单项式是( ) A .3a +1 B .2x -y C .0.1D .21+x 8.小芳家去年结余6000元,估计今年可结余10000元,并且今年收入比去年高15%,支出比去年低10%.(1)若去年支出x 元,求去年收入多少元?今年的收入和支出各多少? (2)若今年支出x 元,则今年收入多少元,去年的收入和支出各多少? 9.某人买了50元的月票卡,乘车后的余额如下表次数 余额 1 50-0.8 2 50-1.6 3 50-2.4 …………求:(1)乘车m 次时的余额为多少元? (2)乘车13次时的余额是多少? (3)最多能乘多少次?10.请你写出一个四次项系数为-1的四次多项式,并指出其余各项的次数和系数. 11.在多项式-x 4+2x 2y 2-y 4+3xy 2-3x 2y 中填括号,要求把三次项相结合放在前面带有正号的括号里.12.如图,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 课堂预习要点感知:1.数与字母;2.指数和;3.和,项,常数;4.整式;5最高.当堂训练1.am +bn 2.1.1a 3.10x +y 4.单项式 多项式 5.四 6.三,3 7.2123x 2ya 522a π;3x -y 2 πx +21y x +1 8.二;9.C 10.A 11.B课后作业1.0.2x 0.8x ;2.tx +ty tx -ty ; 3.2.1+0.3n ;4.C 5.A 6.B 7.C 8.(1)6000+x 1.15(6000+x )元 0.9x 元;(2)10000+x 23)10000(20x +元 910x 元9.(1)50-0.8m (2)50-0.8×13=39.6(元) (3)62 10.(略)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11.-x 4+2x 2y 2-y 4+(3xy 2-3x 2y ) 12.23a 2。

必修2第二章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导学案

必修2第二章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导学案

2.3.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学习目标】①理解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定义;②简单应用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重点难点】重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简单应用难点: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简单应用【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66~P67,完成下列题目预习案一、知识梳理1、斜线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斜足。

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二、问题导学1、如何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度数取值范围是什么?三、预习自测1、一条直线和平面所成角为θ,那么θ的取值范围是()(A)(0º,90º)(B)[0º,90º] (C)[0º,180º] (D)[0º,180º)2、设斜线与平面α所成角为θ,斜线长为l,则它在平面内的射影长是.3、直线a与平面α斜交,则在平面α内与直线a垂直的直线()(A)没有(B)有一条(C)有无数条(D)α内所有直线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A1B与对角面BB1D1D所成的角.探究案【例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A1B和平面A1B1CD所成的角。

【例2】如图,已知AP⊥BP,P A⊥PC,∠ABP=∠ACP=60º,PB=PC=2BC,D是BC 中点,求AD与平面PBC所成角的余弦值.课堂检测1.若斜线段AB是它在平面α内的射影长的2倍,则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 A.60°B.45°C.30° D.120°2、在正方体AB-A1B1C1D1中,BB1与平面AC成角的余弦值为()A.23 B.33 C.23 D.633、已知∠ACB=90º,S为平面ABC外一点,且∠SCA=∠SCB=60º,则SC和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1=1,则求AC1与平面A1B1C1D1所成角的正弦值B。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1. 基本概念回顾1.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需要声源、传播介质和接收器。

•声源是产生声音的物体。

•传播介质是声音传播的媒介,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接收器是接收声音的物体。

1.2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分子间的碰撞传播。

•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2. 声音的特性2.1 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声音的强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2.2 音调与频率•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频率密切相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单位是赫兹(Hz)。

2.3 声音的音量•声音的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

•音量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2.4 回声•回声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回声的产生需要有声源、障碍物和接收器。

3. 声音的利用与保护3.1 声音的利用•声音的利用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广泛,如广播、电话、音乐等。

•声音还可以用于声纳、超声波等技术。

3.2 噪声与对策•噪声是指给人们带来不适的声音。

•噪声对人体健康有害,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护听力。

4. 思考题1.请列举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2.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大小顺序是怎样的?3.音调与频率有什么关系?声音频率越高或越低对应的音调是高音还是低音?4.什么是回声?回声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5.声音的利用有哪些方面?你还能举例说明声音的利用吗?6.噪声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如何保护听力?5. 作业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2章的课后习题,巩固对声音和声现象的理解。

2-2第二章1、2节导学案

2-2第二章1、2节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 包科领导: 年级组长: 使用时间:第二章§1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 §2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学习目标】1、理解函数平均变化率和瞬时变化率的概念,会求给定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变化率。

2、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会利用概念求函数的导数。

【重点、难点】重点: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和导数概念 难点:导数概念【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内容,限时独立完成导学案;2、用红笔勾画出疑难点,提交小组讨论;3、带※ 为选做题; 【自主探究】不看不讲 1、平均变化率对一般的函数)(x f y =来说,当自变量x 从1x 变为2x 时,函数值从)(1x f 变为)(2x f ,它的平均变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记自变量的改变量x x x ∆=-12,函数值的改变量y x f x f ∆=-)()(12,则平均变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注:(1)它刻画函数值在区间_________上的变化快慢。

(2)它的几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瞬时变化率(导数)对一般的函数)(x f y =来说,在自变量x 从0x 变到1x 的过程中,记01x x x -=∆,)()(01x f x f y -=∆它的平均变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当0→∆x 时,如果平均变化率趋于一个固定的值,那么这个值就是函数)(x f y =在0x 点的_______________,称瞬时变化率为函数)(x f y =在0x 点的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它刻画函数在_________处的变化快慢。

(2)它的几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定义求导步骤:1、.求函数的增量)()(00x f x x f y -∆+=∆; (2).求平均变化率xx f x x f xy ∆-∆+=∆∆)()(00;(3).取极限,得导数/)(x f =xy x ∆∆→∆0lim 。

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导学案

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导学案
上游
中下游
第一考察队(第_____组)
线路:上游源头——宜昌
考察课题:
1、上游河段人们开发利用的黄
金价值是什么?原因为何?
2、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的“水
能宝库”?目前开发利用现
状怎么样?
3、利用率如何?原因是什么?
如何解决?
第二考察队(第______组)
线路:中下游宜昌——入海口
考察课题:
1、中下游河段人们开发利用的
黄金价值是什么?原因为何?
2、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的“黄
金水道”?目前开发利用现状怎
么样?存在哪些问题?
3、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其“黄
金水道”的航运价值?
三、自我小结,话收获
今天我的学习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巩固新知,反馈练习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导学案
第三课时长江的开发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长江发源地、流经省区及地形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河段的划分。
(2)运用地图和资料,理解长江开发的优势,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状况。
(3)根据长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题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的开发治理措施。
【学习过程】
(课前)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描述长江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自主学习水文概述(通常河流的水文特征从以下几方面叙述)
发源地
注入的海洋
长度、流域面积
支流与湖泊
流经的省区
流经的地形区

初中数学 必修二 第二章完整全部教案及导学案经典练习

初中数学 必修二 第二章完整全部教案及导学案经典练习

初中数学必修二第二章完整全部教案及导学案经典练习第一节有理数的认识与运算教学目标- 了解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掌握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 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2. 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3.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4.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 导引学生回顾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与有理数进行对比,引出有理数的定义。

步骤二:研究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1. 回顾整数的概念,引入有理数的概念。

2. 解释有理数的定义,并将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3. 通过例题和练,让学生熟悉有理数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步骤三:研究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1. 介绍相反数的概念,并进行示例演示。

2. 引入绝对值的概念,解释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

3. 通过练,巩固学生对相反数和绝对值的理解和运用。

步骤四:研究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1. 介绍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等。

2. 解释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进行示例演示。

3. 通过练,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技巧。

步骤五:研究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1. 介绍有理数的乘法规则,包括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等。

2. 解释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进行示例演示。

3. 通过练,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

步骤六:巩固与拓展- 综合运用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 设计一些经典练题,检验学生对有理数的掌握程度。

导学案经典练1. 用【填入正确的符号:>, <, =】比较以下有理数的大小:- 3/4 ____ 5/8- -1.2 ____ -1.25- -5/6 ____ -4/52. 计算下列有理数的和或差:- 5.2 + (-3.7)- 2/3 - 1/43. 计算下列有理数的积或商:- 2.5 * (-0.4)- -3/4 ÷ 2/5资源准备- 教材《初中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相关内容- 板书工具、投影仪等教学评估- 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回答、练和解题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必修2第二章2.1导学案

必修2第二章2.1导学案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1平面一、目标解读1.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对平面进行描述;2.掌握平面的表示法及水平放置的直观图的画法;3.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性质的作用;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二、自学导引问题1:生活中常见的如黑板、平整的操场、桌面、平静的湖面等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你们能举出更多例子吗?问题2:你能描述一下平面的含义吗?问题3:平面的画法问题4:平面的表示问题5:如果直线l与平面α有一个公共点,直线l是否在平面α内?如果直线l与平面α有两个公共点呢?公理1:符号表示为:图形表示为:公理1的作用是什么?问题6:在平面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请大家想一想,在空间中,过三个点可以有几个平面?公理2:公理2的作用是什么?问题7: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公共点,那么两个平面相交呢?公理3:符号表示:图形表示:公理3的作用是什么?三、典例精析例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1)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它们只有有限个公共点. ( )(2)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3)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4)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5)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不共线的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重合.( )变式训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1)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平面;(2)任何一个平面图形都是一个平面;(3)平静的太平洋面就是一个平面;(4)圆和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表示平面.变式训练2:西瓜人人都喜欢吃,给你一个西瓜,只许切三刀,最多能切几块?请说出你的切法.例2 已知ABC ∆在平面α外,P AB =α ,R AC =α ,Q BC =α ,如下图所示.求证:P 、Q 、R 三点共线.例3 如下图所示,在四面体上,在的中点,、分别为中,CD F AB BC G E ABCD ,H 在32:::上,且==HA DH FC DF AD 求证:交于一点、、BD GH EF变式训练3三个平面c =βαγβα 即两两相交于三条直线,,,,b a ==αγγβ ,,若直线.不平行和b a 求证:.,,三条直线必过同一点c b a反馈练习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1) 若一个平面长3m ,宽4m ,则面积等于122m ;(2) 若ABC ∆的两边,AB AC 在平面α内,则第三边BC 也在平面α内; (3) 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 梯形ABCD 中的两条边在平面α内,那么它的另外两条边也在平面α内. 2. 若,l P αββ=∈,则_______P l .3. 3个平面最多可以把空间分成_______ 个部分.4. (1)3条直线两两相交可以确定_______ 个平面;(2)3条直线两两平行可以确定_______ 个平面.5. A B C ,,表示不同的点,, a l 表示不同的直线,, αβ表示不同的平面,下列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A. ,,,A l A B l B l ααα∈∈∈∈⇒⊆B. ,,,A A B B AB αβαβαβ∈∈∈∈⇒=C. ,l A l A αα⊄∈⇒∉D. ,,,,,,,A B C A B C A B C αβαβ∈∈⇒且不共线与重合 6. 对于空间3条直线,有下列4个条件: ① 3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共点; ② 3条直线两两平行; ③ 3条直线共点;④ 有两条直线平行,第3条直线和这两条直线都相交. 其中,使3条直线共面的条件有( ).A.1个B.2个C.3个D.4个7. 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P Q R 分别是11,,AB AD B C 的中点.那么,正方体的过,,P Q R 的截面图形是( ).A. 三角形B. 四边形C. 五边形D. 六边形。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 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 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导学案设计一、导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定义和传播特点;2.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基本原理;3.了解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导学内容本次复习导学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声音的定义和传播特点;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基本原理;3.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导学步骤1. 声音的定义和传播特点•声音是一种机械波,由物体振动产生,并通过介质传播的能量;•声音是一种可以被人耳感知的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基本原理•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振动产生声波;•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通过物质的振动传播;•声波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3. 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公共广播系统:通过扩音器将声音传播到远处;•电话系统:通过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传达信息;•音乐系统:通过扬声器放大声音,提供良好的音质。

四、导学要点整理•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通过物质的振动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的振动;•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公共广播系统、电话系统和音乐系统。

五、课堂练习1.主观题:声音是一种什么波?2.客观题:声音在哪种介质中传播最快?a)固体b)液体c)气体d)都一样速度六、课后作业1.思考并写出你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声音现象,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2.阅读课本第二章内容,做好笔记和思考题。

七、复习要点总结•声音是一种振动,通过物质的振动传播;•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的振动;•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

以上是《声现象》单元的复习导学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后,同学们应该对声音的定义、传播特点,以及声音的产生和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章 有理数复习—— 导学案

第二章 有理数复习—— 导学案

第二章 有理数小结与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相反数、倒数、绝对值、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等知识,并能借助数轴熟练应用;2、掌握科学计数法、近似数;3、能根据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进行正确计算;4、灵活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学习重点】1、五种运算;2、四个概念;、3、三种运算律4、两种数5、一种记数方法【学习过程】一、自主梳理:(先由学生复习课本,然后针对学案中的复习指导进一步回顾课本,并独立完成学案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1.举例说明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2.什么叫做有理数?有理数怎样进行分类?3.什么样的直线叫数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有什么关系?4.怎样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数a 的相反数是什么?5.什么叫做绝对值?如何求一个数的绝对值?6.两个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它们的绝对值相等吗?7.在数轴上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如何用绝对值的知识来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8、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法则各是什么?9、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哪些运算律?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10、什么是近似数与有效数字?11、什么是科学记数法?12、 给出下列各数: .415,4,0,5.1,75.3,6,211--- (1)在这些数中,整数有__________个,负分数有__________个,互为相反数的是__________,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______.(2). 3.75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倒数是 .(3). 这些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后,与原点距离最远的数是__________.(4). 这些数从小到大,用“<”号连接起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3 (1).写出在数轴上和原点距离等于4.3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2).写出在数轴上和表示-5的点距离等于4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3).若将第2题中所得到的左边的点向右移动个1.5单位,右边的点向左移动2.5个单位,则各表示什么数?(4).你能参照上面的问题,编出一个数轴上的点和数对应变化的问题吗?处理此题时,引导学生借助于数轴来解决问题,以形助数.14. 已知 | a | = -a ,你能说出这里的a 可以是什么数吗?又是什么数?呢,如果当a aa 1||-= (说明:此题是绝对值的性质的应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0的地位.)15.如果两数不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也不相等吗?试举例说明.16. 已知|a | = 5 , b 的相反数的倒数为5,你能说出a 、b 分别是多少?(此题是绝对值、相反数、倒数的综合运用,解题时要注意的是绝对值是5的数有两个).17.;4.466.5218.285.0517)1(-+-++-- ).43)(412()211()2(--÷-18.计算);121()61(24)4()2()1()1(3322-÷-⨯--÷-⨯- .4.0)]4121(212[)2.0(1)2(2⨯+--÷19. 填空:(1)504.03是由四舍五入所得的近似数,这个近似数精确到 ,有效数字是 ,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2)如果a 为有理数,那么在|a |, -|-a |,2a ,2)(a -, -3a , -3)(a -这几个数中,一定是非负数的是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万平方千米,西部地区我国的国土面积约为32960)3(西部面积约为 千米2.(4)用计算器计算:圆的半径r=2.5,圆的面积S= (π取3.14,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20. 完成下列计算:1 + 3 = ?1 + 3 + 5 = ?1 + 3 + 5 + 7 = ?1 + 3 + 5 + 7 + 9 = ?1 + 3 + 5 + 7 + 9 + 11 = ?根据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二、合作交流完成学案中的复习题,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将较难的,易错的知识点题目,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补充三、精讲点拨:由老师进行补充,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四、有效训练:1.在数2、0、-52、0.7、-8、65、-3.2、+108、-0.25、-9中正数有 个,分数有 个,非负整数有 个。

2023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的应用》导学案

2023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的应用》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的应用》导学案一、温故知新——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写出下列各题的函数关系式。

1.正方形的边长是5,若边长增加x,面积增加y,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已知正方形的周长为20,若其边长增加x,面积增加y,求y与x之间的表达式。

3.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x,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设矩形的面积为ym2,当x取何值时,y的最大值是多少?第二段:【白天长课导学】一、学习目标与要求:1. 能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并能通过配方求出最值。

二、定向导学、合作交流、教师精讲定向导学、合作交流、教师精讲摘记【合作探究一】一养鸡专业户计划用116m长的篱笆围成如图所示的三间1.长方形鸡舍,门MN宽2m,门PQ和RS的宽都是1m,怎样设计才能使围成的鸡舍面积最大?【合作探究二】某建筑物的窗户如图所示,它的上半部是半圆,下半部是矩形,制造窗框的材料总长(图中所有的黑线的长度和)为15m.当x等于多少时,窗户通过的光线最多(结果精确到0.01m)?此时,窗户的面积是多少?课题:第二章§2-6-1 二次函数的应用课型:新授总第9课时-18模块五:当堂训练班级:九()班姓名:一、解答题。

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解答。

1.如图⑴,在Rt△ABC中,AC=3cm,BC=4cm,四边形CFDE为矩形,其中CF、CE在两直角边上,设矩形的一边CF=xcm.当x取何值时,矩形ECFD的面积最大?最大是多少?2、如图⑵,在Rt△ABC中,作一个长方形DEGF,其中FG边在斜边上,AC=3cm,BC=4cm,那么长方形DEGF的面积最大是多少?3、如图⑶,已知△ABC,矩形GDEF的DE边在BC边上.G、F分别在AB、AC边上,BC=5cm,S△ABC为30cm2,AH为△ABC在BC边上的高,求△ABC的内接长方形的最大面积。

4、如图,校园要建苗圃,其形状如直角梯形,有两边借用夹角为135°的两面墙,另外两边是总长为30米的铁栅栏。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导学案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导学案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1-3)学习目标:1、了解人体的各种感觉的形成(嗅觉,触觉,味觉)2、知道声音的产生传播,熟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340m/s3、了解乐音三要素,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复习课导学:1、我们已学过的人体感官和感受器有哪些?感受各种刺激后能产生哪些感觉?2、你能和同学说下皮肤有哪些感觉功能?3、嗅觉的形成过程忘记了么?说下看!嗅觉有何特点呢?4、味觉的形成嗅觉一样么?舌的不同部位他们的感觉一样么?5、声音如何产生?能够说出声源?举例说明。

6、声音如何传播的?有特点么?7、耳的结构和功能8、听觉的形成9、听觉的减弱与丧失怎么会事?10:人的听觉范围知道么?超声,次声怎么回事说下,举例说明下。

11:乐音有几个要素?每个要素有什么特点请说明下。

教师释疑1.在足够长的装满煤油的铁管一端敲击一次,在此铁管另一端听到响声次数是(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2.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 )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B鼓膜 C.中耳 D.内耳3、要使胡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方法是()A.拉紧弦线 B.放松弦线C. 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D.用一根粗弦代替原来的弦当堂训练1、1964年,美国空军F104喷气式飞机做超音速飞行实验时,一个农场的10000只鸡中有6000只在飞机的轰鸣声中突然死亡。

造成这种危害的原因是 ( )A.飞机发出的超声波 B.飞机发出的次声波C.飞机发出的强烈的噪声 D.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废气2、有经验的工人鉴别瓷瓶的好坏,只需轻轻用手指一弹,听声音即可判断,他的根据是声音的( ).A.音调和音色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都不相同3、阅读下列表格:根据上表,你能从表中获得哪些信息(尽可能多):(1)(2)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4-5)学习目标1.知道光源,认识光的直线传播。

2.知道光色散和物体的颜色,能简单应用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对简单光路进行作图。

新人教版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导学案

新人教版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导学案

七年级上期数学第二章教案第二章整式教材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有关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运算。

课本首先通过实例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介绍了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整式等有关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明确了同类项可合并的道理,明确了整式加减法的法则和去括号法则.这些内容也是对前一章内容的进一步认识。

本章在呈现形式上突出了整式加减产生的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力求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法则的掌握。

本教案处理去括号法则是直接运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的;并对某些内容和例题作了小范围的调整和增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及有关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熟练的合并同类项。

3、掌握去括号法则,能准确地去括号。

4、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丰富的实例,经历观察、分析、交流、概括出单项式、多项和整式等有关概念。

2、经历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探索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3、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

2、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整式的运算,在整式的运算中又不断地运用数的运算,使学生感受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观念。

重点难点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整式的加减去处理运算是重点;正确区分单项式的次数与多项式的次数,括号前是负数时去括号是难点。

课时分配2.1整式…………………………………4课时2.2整式的加减………………………………………3课时本章小结…………………………………………2课时2.1 整式2.1.1单项式[教学目标]1、能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理解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等概念,会指出单项式的次数和系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代数式》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代数式》导学案

4、课本P56的例1,例2你有何发现?三、预习自测1. 若圆的半径用r 来表示,那么圆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的周长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___ 。

2. 某城市市区人口为 a 万人,市区绿地面积为 b 万平方米,则平均每人拥有绿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方米3. 某城市市内公用电话的付费标准是:通话一方从接通开始计费,时间不超过3分钟付费0.4元,超过3分钟后每1分钟加付0.2元。

则通话时间为0到3、4、5、6分钟各需付费 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 、_元。

如果通话时间用字母 n (n>3)表示,那么通话 n 分钟应付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

探究案:一、质疑探究一一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一)基础知识探究探究点一:用字母表示数的特点问题1:1,2,3 是三个连续的整数,同样地, -2,-1,0也是三个连续的整数,如果用字母 n 表示任意一个整数,那么与它相邻的两个整数怎样表示呢? 二、当堂检测一一有效训练、反馈矫正1. P57练习2. 某城市5年前人均年收入为 n 元,预计今年人均年收入是5年前的2倍多500元,今年人均年收入将达到 _______ 元。

3. 一位同学第二次的测验成绩比第一次的提高了10分,若他第二次的测验成绩为 a 分,那么他第一次的测验成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

课堂作业:P57 A1、2、问题 2:观察下面一组等式:(+2)+(-2)=0,( +12)+(-12)=0,( +3.8)+(-3.8)=0,你能用简明的 语言说明这些等式所揭示的数学规律吗?如果用字母a 表示数,上面的规律可写 成。

探究点二:用字母表示运算规律及公式问题1:设a,b,c 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则乘法结合律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全章导学案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全章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第二章导学案第1学时课题:正数和负数(1)课型:新授编号:01 班级: 姓名:编写人张聪颖复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3、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练习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三、练习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 , +13, 0, —, 200, —754200, 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A 组为必做题)A 组 1.任意写出5个正数: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出5个负数:_______________.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32-,,+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向东为正,那么 -50m 表示的意义是………………………( ) A .向东行进50m C .向北行进50m B .向南行进50m D .向西行进50m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C .0是最大的负数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6.给出下列各数:-3,0,+5,213-,+,21-,2004,+2008.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B 组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组1.写出比O 小4的数,比4小2的数,比-4小2的数.2.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第2学时课题:正数和负数(2)课型:新授编号:02 班级: 姓名:编写人张聪颖复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3、通过探究,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学习重点: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习难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方法:讲练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问题1:“零”为什么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参考例子:温度表示中的零上,零下和零度.二.探究理解解决问题问题2:(教科书第4页例题)先引导学生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例 (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2)2009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 德国增长%,法国减少%, 英国减少%,意大利增长%, 中国增长%.写出这些国家2009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2)六个国家2009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美国%, 德国%,法国%, 英国%,意大利%, 中国%.三、巩固练习从0表示一个也没有,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在学生的讨论中简单介绍分类的数学思想先不要给出有理数的概念.在例题中,让学生通过阅读题中的含义,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决定哪个用正数表示,哪个用负数表示.通过问题(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四、阅读思考(教科书第8页)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问题:1.直径为和直径为的零件是否合格?2.你知道还有那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请举例.五、小结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六、应用与拓展必做题:教科书5页习题4、5、:6、7、8题选做题1、甲冷库的温度是-12°C,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酷低5°C,则乙冷库的温度是 .2、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3、吐鲁番的海拔是-155m,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8m ,它们之间相差多少米?4、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从起点先走+40米,再走-60米到达终点,问终点在起点什么方向多少米应怎样表示一共走过的路程是多少米5、10筐橘子,以每筐15㎏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县第一初级中学导学案年级:七年级 学科:数学导学案编号:20
导学案编号:20
执笔:张风华
审核:七年级数学组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课题:2.1单项式
课时1
课型新授课
评价等级:
【学习目标】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重、难点】
(1)100×2+252×2=__________,
9、单项式-x2yz2的系数、次数分别是( )
A. 0,2 B. 0, 4 . C. -1,5 D.1,4
10.下面各题的判断是否正确?
-7xy2的系数是7;( ) -x2y3与x3没有系数;( )
-ab3c2的次数是0+8+2;( ) -a3的系数是-1;( )
-32x2y3的次数是7;( ) πr2h的系数是 。( )
1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如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是,请指出它的系数和次数。
x+1; ; πr2; - a2b。
答:
范县第一初级中学导学案年级:七年级 学科:数学导学案编号:21
导学案编号:21
执笔:张慧利
审核:七年级数学组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课题:2.1多项式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D.- 的系数为- ,次数为3。
6.下列关于23的次数说法正确的是( )
A. 2次 B. 3次 C. 0次 D. 无法确定
7.- a2b- ab+1的次数为,其中三次项系数是,二次项为,常数项为,写出所有的项。
8.如果 为四次单项式,则m=____;
范县第一初级中学导学案年级:七年级 学科:数学导学案编号:22
例如,多项式 有_____项,它们是______________。其中常数项是________。
多项式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例如,多项式 最高次项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为。
_________与___________统称整式。
知识链接
单项式:即由_________与______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单独_________或___________也是单项式,如a,5。
(4) 设n是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是________.
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合作探究】
4.单项式:
通过上述特征的描述,从而概括单项式的概念,:
单项式:即由_________与______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
补充:单独_________或___________也是单项式,如a,5。
导学案编号:22
执笔:张慧利
审核:七年级数学组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课题:2.2 合并同类项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评价等级:
【学习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认识同类项。
2.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重、难点】
正确合并同类项。
【自主学习】
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
(3)一个数比数x的2倍小3,则这个数为_________;
(4)鸡兔同笼,鸡a只,兔b只,则共有头个,脚只。
2.观察以上所得出的四个代数式与上节课所学单项式有何区别。
【合作探究】
3.多项式:
学生阅读课本58页完成下列问题:
上面这些代数式都是由几个单项式相加而成的。像这样,_______________的和叫做多含字母的项,叫做_______。
教师复备或学生笔记
师生反思
4.问题:
(1)多项式的次数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吗?
(2)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吗?
【展示提升】
完成课本P58练习1,2
【达标测评】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项式 的系数为-2,次数为2
B.单项式a的系数为0,次数为0
C.3x2y+4x-1的次数为3,常数项为1.
一个单项式中,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为这个单项式的________一个单项式中,_____________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学法指导
5、同学们认真预习教材完成导学案自学内容,画出重点内容及标出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
6、课堂上合作学习解决疑难问题。
7、及时改正、完善导学案。注意双色笔使用。
8、对于疑难问题、易出错知识点和规律及时整理到纠错本上。平时多复习思考。
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自主学习】
课下预习课本P54-57,完成以下内容;
1.列代数式
(1)若边长为a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体积为;
(2)铅笔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的2.5倍,圆珠笔的单价
是元;
(3)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小时,行驶t小时所走的路程是_______千米;
5.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 ; (2)abc; (3)b2; (4)-5ab2; (5)y+x; (6)-xy2; (7)-5。
解:是单项式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1、同学们认真预习教材完成导学案自学内容,画出重点内容及标出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
评价等级: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导学,使学生掌握整式多项式的项及其次数、常数项的概念。
2.能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及其次数。
【重、难点】
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
【自主学习】
1.列代数式:
(1)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为a、b,则长方形的周长是;
(2)某班有男生x人,女生21人,则这个班共有学生人;
-m
数字因数
字母因数
小结:一个单项式中,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为这个单项式的________一个单项式中,_____________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7.完成P57练习1,2
【达标测评】
8、 ,x+1, -2, , 0.72xy,各式中单项式的个数是( )
A. 2个 B.3个 C.4个 D.5个
2、课堂上合作学习解决疑难问题。
3、及时改正、完善导学案。注意双色笔使用。
4、对于疑难问题、易出错知识点和规律及时整理到纠错本上。平时多复习思考。
教师复备或学生笔记
师生反思
6.单项式系数和次数:
四个单项式 a2h,2πr,abc,-m中,请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分别是什么?
单项式
a2h
2πr
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