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2018)(1)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那些事
83·健康科学·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那些事马丽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在长期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最终引起肾脏实质性损害导致肾功能衰退的一种严重病症,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肾功能异常而导致体内代谢紊乱,患者具体表现为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存在慢性酸中毒的症状。
由于肾功能衰退所以患者体内各种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排出体外,这些物质堆积在体内毒害肾脏及其他器官。
从中医理论上来讲,慢性肾衰竭属于肾劳水肿,虚损,关格,癃闭之证,中医认为,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是比较复杂的,首先,脏腑失健,先天因素致病是其中重要的致病原因,其次是各种疾病久病失治,其中包括各种具有水肿、淋证表现的疾病,这些疾病在长期患病却没能得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湿热之气不除伤及脾肾,进而导致泻下利水过甚,伤及阴阳平和。
最后是生活节律性问题,患者由于疲乏过度起居失常导致脏腑气血不顺伤及肾脏。
肾脏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中医认为,肾脏乃是五脏之本,下有膀胱,其为藏水之用,膀胱气化而肾主骨生髓,肾经不畅则全身脏腑受累,水液气化不利则终蕴成湿浊、湿热、痰湿及溺毒,凡上述种种皆可中困脾胃,下注则劳伤肾脏,在病程长期持续过程中,患者阴元耗损,长期患病终至正愈伤、邪气盛,患者病情危重。
中医对于慢性肾衰竭的诊断需要进行辨证分型,在中医理论之中慢性肾衰竭基本可以分为两个类别,首先是气阴两虚,热毒壅盛型,这种类型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在症状表现上呈现为面色萎黄、胸腹满闷、口苦口干、舌苔黄、尿频且短赤、大便干燥、便秘、从脉象上来看患者多数脉细滑。
第二种是脾肾虚衰、湿浊内壅型,这种分型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具体表现为:面色发黄或者发白,患者气虚无力疲乏感比较严重,饮食上不思油腻、食欲缺乏,腰膝酸软,腿部及脚部有浮肿,舌苔白腻,脉象细滑或者发沉细。
中医认为,肾乃是先天之本,其藏五脏之精华,肾虚则全身脏腑皆虚矣,阴阳两虚,在患者正气难以恢复的情况下肾衰竭很难治愈,一般来讲患者预后较差。
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CRF的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指气血阴阳失调,五脏亏虚,以脾肾虚损为主,标实则指湿、热、瘀、毒、浊。从临床表现来看,CRF的蛋白尿、水肿的关键病机为脾肾阴阳混乱,三焦经气失调。高琛[1]等人认为脾肾两虚为根本病因,清者不升而泄漏,浊者不降而聚内,清浊失调久蕴而生浊毒。此外,禀赋薄弱也是CRF病发的重要原因,饮食和情志不节均可生毒,毒邪久不解导致水津代谢失常而生水毒、涎毒、痰浊,最终引发CRF,且在病理上必会导致多脏腑受累。
[4]刘劲松,钟颖,周琳,等.经方合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阳虚、瘀毒内蕴证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7(13):105-107.
[5]黄娟,胡维,林湘东.黄芪大黄汤加减及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肾功能的改善作用[J].海南医学,2017,28(10):1684-1686.
【参考文献】
[1]高琛,赵刚.扶正祛邪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2):107-109.
[2]陈宪典.中医辨证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血浆内皮素以及D-二聚体的影响[C]//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2015.
[3]刘婕,李侠.肾络微型癥瘕理论指导下的活血-42.
2.中医药治疗CRF的方法
2.1辨证施治
在2015年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中[2]对中医辨证治疗CRF的方法进行了总结:(1)两期治疗。将CRF病情分为虚损期和关格期,虚损期辨证分型包括:肺脾气虚证,治宜补益肺脾气机,方用参灵白术散、补中益气汤、补阳还五汤;肝肾阴虚证,治宜平肝潜阳、滋肝养肾,方用自拟归芍地黄汤或杞菊地黄汤;肾脾阳虚证,治宜温补脾肾,方用真武汤或保元汤;气阴两虚证,治宜养阴益气,方用参芪地黄汤。关格期辨证分型包括:寒湿中阻证,治宜补脾益胃、健脾益气,方用香砂六君子汤;湿热中阻证,治宜化湿清热、调理脾胃,方用半夏泻心汤或黄连温胆汤;湿浊上凌心肺证,治宜温阳降浊,方用小半夏汤、芩桂术甘汤、生脉饮、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方。(2)三期治疗。将CRF病情分为病变初期、中期、后期,初期包括:脾肾气阳虚,方用六君子汤合肾气丸;脾肾气阴虚,方用参芪地黄汤合大补元煎丸;肝肾阴虚,方用杞菊地黄汤合天麻钩藤饮;气血阴阳皆虚,方用归脾汤加减。中期若患者夹水湿则用五苓散、胃苓汤、五皮饮加减;夹湿浊者用温脾汤、黄连温胆汤;夹湿热者用用三仁汤、黄连苏叶汤、黄连温胆汤治疗;夹淤血者用血府逐瘀汤和桂枝茯苓丸。后期患者脾肾亏损和瘀浊阻塞更严重,且容易并发各种危险症状,治疗时需遵“急时指标、缓时治本”的原则,对症选用以上诸方治疗。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心衰的临床效果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心衰的临床效果王淑萍 李凌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重症医学科,甘肃武威 733000[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并心衰患者运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方案的效果。
方法选取武威市凉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并心衰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血液透析治疗方案,观察组运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方案。
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肾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即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即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指标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慢性肾衰竭并心衰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方案可提高总有效率,改善肾功能、心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程度,且具有更高安全性。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并心衰;连续性肾脏替代;肾功能;心功能;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69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4)05-0195-04DOI:10.20116/j.issn2095-0616.2024.05.45Clinical efficacy of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for chronic renal failure with heart failureWANG Shuping LI Lingxiao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Wuwei Liangzhou Hospital, Gansu, Wuwei 733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heart failure.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heart failure admitted to Wuwei Liangzhou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patients included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hemodialysis therap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enal function indicators,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inflammatory factor indicators,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82.50%,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renal function indicato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cluding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serum creatinine (Scr), and cysteine C (Cys-C) inhibitor,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 (LVESD)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nflammatory factor indicators of C-reactiveprotein(CRP), interleukin-6(IL-6) and procalcitonin(PC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heart failure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improve renal and cardiac function, reduce the degree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has higher safety.[Key words] Chronic renal failure with heart failure;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Renal function; Cardiac function; Adverse reactions慢性肾衰竭与心衰存在密切联系,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减退,无法有效排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水分,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西那卡塞及碳酸镧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继发重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HEILONGJIANGMEDICINEANDPHARMACYFeb.2018,Vol.41 No. 1• 43 •西那卡塞及碳酸镧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继发重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①李长红,赵春艳,蔡天蕊,杨悦(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摘要:目的:观察钙敏感受体激动剂西那卡塞和磷结合剂碳酸镧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继发重 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 -01 ~12我院进行规律血液透析尿毒症合并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症的患者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西那卡塞片,起始剂量25mg/d,每2周复查一 次血钙、血磷、iPTH,根据检测结果逐渐将剂量调整至75mg/d。
两组患者均于透析后当晚口服骨化三醇,4 ~6收,每周二次;所 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嶙血症,给予口服碳酸镧500mg,每日3次。
将150p g/m L<iPTH<300p g/m L认定为达标。
所有患 者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3,6个月血清钙,磷,iPTH ,计算钙磷乘积,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iPTH水平明显低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磷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 组血钙及血钙磷乘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 40%;观察组显效4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西那卡塞联合骨化 三醇冲击及碳酸镧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重度SHPT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降低iPTH。
三种药物联合治疗重度SHPT明显优于 骨化 。
关键词:西那卡塞;碳酸镧;骨化三醇;继发重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 -0104(2018)01 -0043 -03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常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 H P T)⑴。
医药卫生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区某医院(以下简称“某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某医院在医疗、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
然而,在2018年,某医院发生了一起因药品质量问题导致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二、案情简介2018年4月,患者王某因感冒、咳嗽等症状到某医院就诊。
医生根据王某的病情,开具了包括“某药品”在内的多种药品。
患者王某在服用“某药品”后,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某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患者死亡,要求某医院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法律问题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1. 某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2. 某医院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3. 患者家属的损失如何计算?四、案例分析1. 某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某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以下过错:(1)医生开具的“某药品”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2)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未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未进行过敏试验。
(3)患者在服用“某药品”后,医院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综上所述,某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
2. 某医院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某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患者死亡,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具体赔偿范围包括:(1)医疗费:患者因疾病治疗而产生的费用。
(2)误工费:患者因疾病导致误工而产生的费用。
(3)护理费:患者因疾病需要护理而产生的费用。
(4)交通费:患者及其家属因治疗产生的交通费用。
(5)住院伙食补助费:患者住院期间产生的伙食费用。
慢性肾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慢性肾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8例慢性肾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4例患者,给予参照组患者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Hcy、PTH、β2-MG水平,分析慢性肾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Hcy、PTH、β2-MG水平在统计学上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讨论价值(P<0.05)。
结论:对慢性肾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有利于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清Hcy、PTH、β2-MG水平更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190-02慢性肾衰竭主要是指肾器官在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慢性进行性实质损害,出现萎缩情况,无法维持肾脏基本功能。
虽然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率越来越高,但是,患者伴有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也是临床上一大难题[1]。
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28例慢性肾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临床选择采用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以及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分析慢性肾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临床疗效。
最终治疗效果确切,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8例慢性肾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4例患者。
参照组:男7例,女7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43岁,平均年龄(59.41±4.53)岁。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真题2018年真题第一单元真题_真题-无答案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真题2018年真题第一单元真题(总分72.XX01,考试时间120分钟)不定项选择1. 男,28岁。
6小时前从4米高处坠落,不能站立行走。
查体:左小腿明显肿胀,中段畸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皮肤温度较对侧降低,被动屈伸足趾时疼痛加重。
此类临床表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 胫腓骨骨折不稳定B. 骨折压迫动脉影响血供C. 骨折压迫静脉影响回流D. 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E. 小腿部广泛软组织挫伤2. 男,56岁。
尿中泡沫增多2年,间断双下肢水肿,晨轻暮重半年。
既往患2型糖尿病15年,目前使用二甲双胍(1.5g/日)联合胰岛素(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治疗。
冠心病病史10年,2年前行PTCA治疗。
查体:BP 155/85mmHg,腹型肥胖,心肺无显著异常,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尿蛋白(++)。
患者凌晨噩梦惊醒,胸闷,监测血糖:睡前6.4mmol/L,3点时3.6mmol/L,空腹血糖9.8mmol/L,空腹血糖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A. 清晨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B. 夜间可疑心绞痛发作后的应激现象C. 胰岛素剂量不足D. 二甲双胍未达足量E. 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3. 男,28岁。
6小时前从4米高处坠落,不能站立行走。
查体:左小腿明显肿胀,中段畸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皮肤温度较对侧降低,被动屈伸足趾时疼痛加重。
预后状况最主要取决于A. 手术减压的早晚B. 外固定时间的长短C. 内固定方式的选择D. 有无应用脱水抗感染治疗E. 有无及早抬高患肢4. 女,65岁。
因大量蛋白尿外院肾活检,病理提示膜性肾病一期,予以泼尼松60mg/日治疗2周,突发右侧腰痛伴肉眼血尿1天。
查体:右肾区叩击痛(+)。
尿蛋白(++++),尿沉渣镜检RBC满视野,血Alb 18g/L,血肌酐95μmol/L,B超提示右肾增大。
对明确诊断血尿原因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 清洁中段尿培养B. 重复肾活检C. 静脉肾盂造影D. 肾脏MRIE. 肾血管超声5. 女,65岁。
慢性肾衰竭护理查房
根据病因和病情进展速度,慢性肾衰 竭可分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 病、高血压肾病等类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慢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包括慢性 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 压肾病、免疫性疾病等。
发病机制
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复杂,涉 及多种因素,如免疫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重构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慢性肾衰竭护理查房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7
目录
• 慢性肾衰竭概述 • 慢性肾衰竭护理评估 • 慢性肾衰竭护理措施 • 慢性肾衰竭患者健康教育 • 慢性肾衰竭护理查房效果评价
01
慢性肾衰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 起的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导致肾 脏排泄和调节功能丧失,出现一系列 临床症状和代谢紊乱的综合征。
质量改进措施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改 进措施,包括完善查房流程、提高护 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优化护理措施等 方面。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慢性肾衰竭护理评估
患者一般情况评估
01
02
03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年龄、性别、民族 、籍贯、职业等。
患者病史
既往病史、家族史、用药 史等。
患者生活方式
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 习惯。
患者病情状况评估
肾功能评估
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 检测,评估肾脏排泄功能 。
电解质平衡评估
钾、钠、钙等离子的检测 ,了解患者电解质状况。
酸碱平衡评估
血pH值、HCO3-等指标 的检测,判断患者酸碱平 衡状态。
患者认知情况评估
疾病认知情况
心理状况评估
丁香园2018技能真题-病例分析(附答案)
(2)尿常规检查显示血尿、蛋白尿、低比重尿。
3.右下肺炎
(1)受凉后发热、咳嗽、咳痰;查体右下肺可闻及中量细湿啰音。
(2)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三、鉴别诊断
3分
1.急性肾衰竭(或答“急性肾损伤”)
2.高血压肾病
3.其他继发性肾脏病: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血管炎相关肾损害
等(答出其中 1 个即得分。)
1分
五、治疗原则
5分
1.糖尿病健康教育。
1分
2.合理饮食。
1分
3.运动治疗。
1分
4.血糖监测。
1分
5.应用降血糖药物。
1分
试题编号 5(助理)急性盆腔炎(下题类似)
女,29 岁。脓血性白带伴下腹痛、发热 2 天,加重半天。 患者 2 天前出现阴道分泌物为脓血样,味臭,伴下腹痛及低热,半天前重伴高热。既往 体健 5 天前因不全流产在外院行“清宫术”,术前妇科检异常 查体:T39℃,P108 次/分,R20 次/分,BP100/70mmHg。急性病容。巴结未触及肿大。 心肺查体未见异常。下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 妇科检查:外阴(一),阴道内少量脓血性分泌物,有臭味。宫颈充血举痛(十),宫颈 管有脓性分泌物。子宫体稍大、稍软,压痛明显。双附代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16g/L,WBC 13.8×109/L,N 0.87,Plt 210
病历摘要
女,68 岁,腹胀伴食欲减退、消瘦 1 个月。 患者 1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逐渐加重,伴食欲减退、消瘦。无阴道流血,已绝经 15 年。28 岁结婚,G1P1。1 年前妇科查体无明显异常。否认消化、呼吸。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结核病 史。 查体:T 37.0℃,P 68 次/分,R 20 次/分,BP 110/70 mmHg。一般状况差,全身浅表淋巴结未 触及。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膨隆,左下腹触之饱满,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 及,移动性浊音(+)。 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式,阴道光滑通畅,宫颈及宫体缩小。左附件区可触及 6cmx5cmx4cm 实 性肿物,表面凸凹不平,活动差,右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宫骶*带有散在结节状物,无触痛。直肠 黏膜光滑,指套无染血。
2018年1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标准操作规程-文档资料
溶质 ▪ CHFD:ARF伴高分解代谢 ▪ CVVHDF:清除炎症介质,适用于脓毒症 ▪ CPFA:去除内毒素及炎症介质
透析剂量
▪ 推荐采用体重标化的超滤率作为 CRRT剂量单位
ml/(kg·h)
CRRT治疗剂量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定义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
▪ 一组体外血液净化的治疗技术,每天持续治疗以24h小时为目标的. ▪ 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治疗方式的总称 ▪ 不仅替代功能受损的肾脏,更扩展到常见危重疾病急救 ▪ 与机械通气和全胃肠外营养地位同样重要
▪ 治疗结束前30~60min停止追加 ▪ 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剂量 ▪ 治疗时间越长,追加剂量应逐渐减少
抗凝方案:低分子肝素
▪ 首剂量60~80IU/kg,推荐在治疗前 20~30min IV
▪ 追加剂量30~40IU/kg,每4~6h IV ▪ 治疗时间越长,追加剂量应逐渐减少 ▪ 有条件的单位应监测血浆抗凝血因子Xa活
治疗前患者评估
▪ 由有资质的肾脏专科或ICU医师
▪ 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 ▪ 确定治疗方案
——保证CRR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治疗时机
▪ 单纯性AKI
▪ 血清肌酐>354umol/L ▪ 或尿量<0.3ml/(kg.h),持续24小时以上 ▪ 或无尿达12小时
▪ 重症AKI
▪ 血清肌酐增至基线水平2~3倍 ▪ 或尿量<0.5ml/(kg.h),时间达12小时
▪ 抗凝 ▪ 血滤器选择 ▪ 置换液 ▪ 操作程序及监测 ▪ 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慢性肾衰教案
慢性肾衰教案慢性肾衰竭课程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日期授课内容经维2018-01-02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内科护理学16护本教学手段授课类型学时数黑板板书理论教学2X40min时间安排10min15min50min5min慢性肾衰竭的护理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和讲授提纲)1、慢性肾衰竭疾病概述2、慢性肾衰竭①病因和发病机制②病理变化3、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4、小结教学目的1.了解慢性肾衰竭的概念和分期,发生机制以及尿毒症症状的发生机制2熟悉竭的高血压、酸中毒、高血钾、心力衰竭治疗。
3.掌握肾衰竭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以及发生机制,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4了解替换治疗的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讲授方法讲授重点课前、课中或课后示教典型病例,帮助学生认识本病的症状和体征特点概述]定义与分类,主要阐述慢性肾衰竭(CRF)临床表现]结合肾脏生理作用,阐明慢性肾衰竭造成全身多个系统的功能紊乱的临床症状。
[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用药护理,抗感染护理。
教学难点一、慢性肾衰竭概念和分期及发生机制。
二。
肾衰竭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以及治疗要点。
教材及参考书XXX,主编。
《内科护理学》四年制教材,五版思考题试述慢性肾衰竭心血管系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试述肾性血虚的产生机制?讲授后记慢性肾衰竭课程教案教学内容慢性肾衰竭一.定义及分期定义:慢性肾衰竭(CRF)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功能损害,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分期:一、肾功能代偿期二、肾功能失代偿期三、肾衰竭期四、尿毒症期二.病因及发生机制病因: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球动脉硬化、狼疮性肾炎、梗阻性肾病遗传性肾病发病机制:一、肾小球高滤过学说二、矫枉失衡学说三、肾小管高代谢学说二.临床表现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二、糖、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
3、消化体系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吐逆、腹胀、腹泻、口腔溃疡、消化道粘膜溃疡、出血。
百令胶囊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分析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腰痛患者的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共9个项目,每个项目0~5分,0分表示活动功能正常,5分表示活动功能受限最严重。
使用EXA-3000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进行骨密度测量。
4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
显效:压缩椎体大部分恢复正常形态,骨折愈合,腰背疼痛等症状显著缓解,腰部活动自如,能独立从事工作。
有效:骨折愈合,腰背疼痛症状较治疗前有所减轻,但活动或疲劳后仍有疼痛,能从事较轻的工作。
无效:腰背疼痛症状及腰背部畸形无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无法独立工作。
并发症疗效标准。
治愈:腹胀以及其它并发症状基本消失,积分减少超过90%。
显效:腹胀以及其它并发症状基本消失,积分减少60%~90%。
有效:腹胀以及其它并发症状有所缓解,积分减少30%~60%。
无效:腹胀以及其它并发症状没有得到改善或者加重,积分减少不足30%。
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临床效果例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4022126(85.00)对照组4020137(82.50)P>0.05两组并发症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疗效比较 例(%)组别例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40181543(92.50)对照组401015510(75.00) 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x ±s )时间 例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408.2±1.4 4.1±0.9 2.4±0.9观察组408.3±1.3 3.4±1.1 1.2±0.7 P>0.05<0.05<0.05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见表4。
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1.09.069--临床研究--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马宝(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泰安第一人民医院/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山东泰安271000)摘要:目的研究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效果及对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辅治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辅治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
结果辅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治疗前,两组Scr、BUN、IL-6、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cr、BUN、IL-6、C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辅治组Scr、BUN、IL-6、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CRF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关键词:肾康注射液;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晚期表现,病程迁延,治愈率较低,常因肾实质损伤,累及多系统,以代谢紊乱为主,病情呈缓慢进行性加重,死亡率高[1]。
及早发现并有效针对原发病及继发肾脏损伤进行治疗,可延缓病情发展,肾单位损伤是不可逆的,终末期患者只能靠透析或肾移植挽救生命[2]。
CRF于中医属“溺毒”“水肿”“关格”等范畴,患者常久病入络,表现为脉络失和、血行不畅、瘀血症等,痰、瘀、湿互积体内不得祛除,积而成毒,伤及肾脏,易致其功能失常。
一例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
一例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4年,伴左心衰竭。
通过给予血液透析清除过多体液及毒素、抗感染、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患者胸闷、心悸、乏力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控制,病情好转出院。
结论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疗效,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心力衰竭;血液透析;护理心血管疾病是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
在血透中患者常因心脏病出现低血压、胸闷、心慌、胸痛等症状,不能耐受标准血透。
血透是这些患者维持生命的基础[1-2],不耐受血透预示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没有保证,严重影响患者常规治疗的实施及预后。
同时有研究指出[3-4],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血流动力学常发生改变,可引起一定程度的心血管系统损伤,诱发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5]。
阜阳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科现就1例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进行透析治疗时的实际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类似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54岁,离异,初中文化。
因“维持性血液透析4年,失眠5天,加重2天”于2021年9月23日收入肾内科。
2021-9-23实验室检查提示:B型钠尿肽30000.00 pg/ml;肌酐1065.9 umol/L;尿素氮30.5 umol/L;血红蛋白87 g/L。
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左室轻大;左室壁增厚;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降低。
心影增大,主动脉壁钙化。
2021-09-23 21:42 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患者活动后突发胸闷气促,不能平卧,无明显胸痛。
从胡希恕认识厥阴病辨治慢性肾衰竭
从胡希恕认识厥阴病辨治慢性肾衰竭戴浩然;董兆珵;刘宝利【摘要】慢性肾衰竭是肾功能不可逆损失后,临床上以体内废物潴留而表现相关脏器损伤的综合征.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虚劳\"等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传统六经辨证从初期病位在肾、肾病及脾,水不涵木、肝火上炎,逐渐进展到气逆上冲、水饮凌心,最后影响全身脏器功能异常.胡希恕辨六经实质是六经来自八纲,厥阴病即半表半里的阴证,与慢性肾衰竭寒热错杂证密切相关,但又与传统六经辨证不同,临床上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本病.【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8(011)012【总页数】3页(P1933-1935)【关键词】慢性肾衰竭;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寒热错杂;柴胡桂枝干姜汤【作者】戴浩然;董兆珵;刘宝利【作者单位】101300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肾病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101300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肾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科研处【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5慢性肾衰竭由慢性肾脏病进展而来,出现肾实质损害、双肾逐渐萎缩、肾单位及肾功能不可逆地丧失,最终以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
本病在中医属“虚劳”“关格”或“水肿”范畴。
其病机演变过程常由肾及脾,由脾及肝,后累积肺和心,或五脏相兼致病。
病机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初期病位在肾,常见腰酸、腰痛或浮肿,实验室检查可见蛋白尿、血尿等;继而久不得治,肾病及脾,可见恶心、纳差、呕吐;见头痛、头晕、心烦,血压常升高,皆由水不涵木、肝经失养,肝郁胃失和降,肝火上炎而致或土虚木乘,脾虚肝旺导致,实验室检查可见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肾功能受损;再进一步见胸闷憋气、喘促、紫绀等心衰症状,临床常辨证气上冲心、水饮凌心。
而这些皆与《伤寒论》中厥阴寒热错杂证相近,因此笔者团队从该思路辨治,临床探索治疗中获得较好的疗效。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20例死亡患者及20例生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为何会引起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死亡。
结果:死亡原因中:心脏疾病占比30.00%,脑血管意外占比30.00%,感染占比40.00%。
其中,老年、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压、容量负荷的偏高及贫血为其独立死亡因素。
保护因素为透析充分。
结论:导致该病患者死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需积极应对,以促进预后。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贫血;高容量负荷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升,透析技术不断成熟,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获得了响度较长的生存周期[1]。
而维持性血液透析给患者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死亡率较高。
为此,积极研究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能够为临床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提供指导[2]。
对此,本研究进行了此项调查,现将相关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分析对象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20例死亡患者及20例生存患者。
纳入标准:生前病例资料完整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者;对本次研究知情者。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意识障碍,无法正常沟通者;恶性肿瘤者。
全部患者中(男/女)27/13,血液透析维持时间1-5年,平均(3.01±0.76)年。
1.2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方法:透析液中加入碳酸氢盐对入选者进行维持性透析,采用费森尤斯4008S型血透机,结合患者肾功能状态,调整透析充分程度。
采取临床首选的深静脉置管和动静脉内瘘管作为血管通路方法,调整血透过程中透析液流量的大小为500mL/min,透析2~3次/周,血流量200~250ml/min,透析3.5~4h。
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经验交流·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的临床效果于乃裕(东莞仁康医院血液净化室,广东东莞523952))关键词:尿毒清颗粒;复方α-酮酸片;慢性肾衰竭早中期;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8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6-4141(2020)05-0474-02慢性肾衰竭是指患者由于受到各种肾脏疾病影响而形成的慢性进展性的肾实质损害,这种损害属于不可逆性,直至患者肾功能丧失导致患者代谢紊乱,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酸碱平衡失调、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释紊乱等[1]。
临床上的治疗多以透析为主,但透析治疗不仅过程较为痛苦,而且费用十分昂贵,患者不愿轻易接受。
因此,寻得合适的药物来控制和延缓肾功能衰竭对于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对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片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到我院就诊64例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64例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尿毒清组,每组各32例。
64例患者在我院均拥有完整病历,且之前均未接受过透析治疗,排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和伴有严重心肝肺等功能障碍患者。
其中联合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0~68岁,平均(48.26±3.11)岁,疾病类型:8例梗阻性肾病、12例高血压肾病,12例糖尿病肾病。
尿毒清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31~67岁,平均(48.33±3.15)岁,疾病类型:6例梗阻性肾病、11例高血压肾病,15例糖尿病肾病。
经疾病类型、年龄等资料分析,联合组和尿毒清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
二、方法尿毒清组患者接受单纯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α-酮酸片治疗。
尿毒清组:患者入院后首先对其实施全结肠灌注,时间持续1~2h,待患者无粪便排出后才实施结肠透析,透析时以每分钟100~200滴的速度将已配置好的温度为30℃的总量为10L的碳酸盐透析液从输液管滴入,由肛管流出,全过程持续1h,当透析液全部排除干净后,给予患者尿毒清颗粒j进行保留灌肠,1周3次,持续治疗1月。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长春市中医院吉林长春 1300311.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研究及命名慢性肾衰竭在传统医学中并无明确的病名,历代医家根据其临床症状及其疾病的发展和愈后将其归结为”水肿”,”虚劳”,”癃闭”,”关格”等。
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虚劳”一词,但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哪种疾病。
《金匮要略》也提到过类似的病症,称之为“脾水”。
这些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水肿表现与现代医学中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
《灵枢·水胀》中提到:“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后期出现腹部膨隆,按之凹陷难复。
金元时期刘完素提出了“水肿”这一概念,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来论述。
到明代张景岳则正式提出“肾风”、“癃闭”等,即小便闭塞不通之意。
癃闭是一种表现为小便量减少、阻塞不畅的疾病,这种临床症状最早出现在中医学《素问·宣明五气论》的描述中,被称为“溺毒”或“尿浊”;《素问·五常政大论》则描述了症状和治疗方法。
若兼见倦怠乏力、恶心呕吐、食欲缺乏、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腻、脉细弱无力等证候时则属于“虚劳”范畴;关格症状主要包括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视线模糊、夜尿频繁等,多见于中老年人,以肝肾阴虚为主要病机,而《伤寒论·平脉法》:“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则强调了膀胱失约所导致的吐逆症状。
由此可见,古代文献中关于慢性肾衰竭的论述虽然简略但却十分详尽,这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探索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至清代,随着临床实践经验不断积累和医学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对于慢性肾衰竭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如王清任认为本病是由湿浊、瘀血、水饮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唐容川则将其归为“水肿”范畴。
现代中医学者经过深入研究与探讨后,逐步统一了对该疾病的认识,并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
1997 年,《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的出版,使得古代医家对于现代病情的描述得以统一,并将其命名为“肾衰”,以便更好地反映当代病情的特征。
大剂量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i苺职2®f辁*f报2018年第28卷第1期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College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Vol.28 No. 1 2018•中医中药•大剂量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杨荣波(南阳市中医院,河南南阳473000)[摘要]8 46:分析大剂量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选取慢性肾衰竭患者20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饮食治疗等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治疗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后肾功能及血红蛋白变化率及总有效率。
结: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变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的水平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_ 05)。
锫讼:大剂量黄芪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程进展,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适合临床推广。
[关键词]黄芪;慢性肾衰竭;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0126(2018)01>0089"02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进行性肾实 质损害,使肾脏明显萎缩,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不能维持基本功能,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 状组成的综合征。
近年来肾脏病的患病率明显上升,慢性肾衰竭的防治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的公 共卫生问题。
慢性肾衰竭患者在不同阶段其临床表现 各异。
目前西医治疗手段较为先进,但因其费用比较 高昂,加之基层医院缺乏治疗条件,患者往往无法得到 长期有效的治疗[1’2]。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大剂量黄芪 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单一使用西 医综合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钾血症
钾摄入不足、胃肠道丢失过多、应用排钾利尿剂
精品课件
18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钙磷代谢紊乱
钙缺乏:钙摄入不足、活性维生素D缺乏、高磷血 症、代谢性酸中毒
磷过多: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继发性甲旁亢 肾性骨营养不良
镁代谢紊乱
精品课件
19
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代谢紊乱
慢性肾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肾内科 冯敏
精品课件
1
肾脏的生理功能
肾小球滤过功能
排泄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等。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分泌激素
血管活性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等; 非血管活性激素:1α羟化酶、红细胞生成素
精品课件
2
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由K/DOQI(美国国家肾脏病基金会的肾脏
病生存质量指导)专家组于2002年提出
精品课件
3
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损害超过3个月
肾损害≧ 3个月
血/尿成分异常 影像学检查异常 病理学检查异常
蛋白质代谢紊乱:氮质血症、血白蛋白↓、必 需氨基酸↓(蛋白质分解增多或/和合成减少、 负氮平衡、肾脏排出障碍)
糖代谢异常
糖耐量减低: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受体障碍 低血糖症:少见
高脂血症 维生素代谢紊乱:血维生素A↑、维生素B6↓、
叶酸↓
精品课件
20
心血管系统
主要并发症之一 最常见死因,占尿毒症死因的45%~60%
≥90
CKD诊治;缓解症状 保护肾功能
60-89
评估、减慢CKD进展 减少CVD患病危险
45-59
GFR中到重度下降 GFR严重下降
ESRD(肾衰竭)
30-44 15-29
<15
精品课件
减慢CKD进展 评估和治疗并发症
综合治疗 透析前准备
替代治疗(尿毒症 )
5
慢性肾衰竭的定义
慢性肾脏病持续发展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 降及出现与之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 组成的一种综合征。
精品课件
12
尿毒症症状的发 生机制
排泄代谢产物
调节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
肾毒素聚集、营 养素缺乏
水、电解质及酸 碱平衡紊乱
内分泌
激素产生及代谢
精品课件
障碍
13
尿毒症毒素
小分子物质:分子量<500道尔顿,尿素、胍 类、肌 酐等;
中分子物质:分子量500-5000道尔顿,PTH; 高分子物质:分子量>5000道尔顿,糖基化
精品课件
10
3. 肾组织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
在某些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 (TGF-β)或炎症因子诱导下,肾小管、小球上 皮细胞及肾间质成纤细胞均可转变为肌成纤维细 胞,在肾间质纤维化、局灶节段性或球性肾小球 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精品课件
11
4 . 某些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的作用
某些生长因子(如TGF-β、白细胞介素-1、 单个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紧张素Ⅱ、内皮 素-1等),均参与肾小球和小管间质的损伤过 程,并在促进细胞外基质增多中起重要作用。
精品课件
6
患病率与病因
我国CKD患病率约10.8%
引起CRF常见病因:
➢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 糖尿病肾病
➢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
➢ 肾小管间质疾病
➢ 肾血管疾病
➢ 遗传性疾病
精品课件
7
发病机制
(一)慢性肾衰进展的机制
1. 肾单位高滤过学说:
当肾单位破坏至一定数量,残余的“健存 肾单位”其代谢废物排泄负荷增加,代偿性发 生肾小球毛细血管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 三高)。
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 ≧ 3个月。
精品课N件KF. Am J kidney Dis. 2002; 39: S14-246.
CKD的分期
分期 1 2 3a 3b 4 5
特征
肾损伤 GFR正常或增加
肾损伤 GFR轻度下降
GFR轻到中度下降
GFR(ml/min/1.73m2)
防治目标-措施
终末产物(AGE), 2-微球蛋白。
精品课件
14
临床表现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蛋白质、糖类、脂肪和
维生素代谢紊乱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血液系统 神经肌肉系统 内分泌功能紊乱 骨骼病变
精品课件
15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肾小管性酸中毒:正常阴离子间隙高氯血症性代谢 性酸中毒
精品课件
21
心血管系统
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
水钠潴留——容量依赖性 肾素增高——肾素依赖性。
心力衰竭:
尿毒症最常见死因 贫血、尿毒症心肌病、高血压、水钠潴留、内瘘
尿毒症性心肌病
与代谢废物的潴留和贫血有关
心包炎
尿毒症毒素蓄积、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等所致 可分为尿毒症性和透析相关性。
精品课件
8
肾单位高滤过学说
残余肾单位负荷增 加
↓
高灌注、高跨膜压力、高滤
足突融合、过系膜 肾小球通透性 内皮损伤、血
细胞增生、基质 增加致蛋白尿 小板聚集、炎
增加
损伤肾小管间 性细胞浸润、
质
系膜细胞凋亡
肾单位损精坏品课件、肾小球硬化
9
2.肾单位高代谢学说
残余肾单位肾小管耗氧增加 ,氧自 由基增多,小管内液Fe2+生成和代酸所引起补 体旁路途径激活和膜攻击复合物(C5b-9)的形 成可导致肾小管间质损害。
尿毒症性酸中毒:高阴离子间隙高氯血症(或正氯 血症性)代谢性酸中毒
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呼吸深长
精品课件
16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水钠代谢紊乱
水钠潴留:
水肿 体腔积液 血压升高 左心功能不全 脑水肿
低钠血症
水过多 缺钠
精品课件
17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钾代谢紊乱
高钾血症
肾脏排钾能力下降 钾摄入过多、酸中毒、感染、创伤、消化道出血、溶血、
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
精品课件
22
呼吸系统
酸中毒引起呼吸深长
水钠潴留、心功能不全致肺水肿或胸腔积液
尿毒症肺水肿(毒素致肺泡毛细血管渗透压增高, 致肺充血,肺部照片示“蝴蝶翼”征)
精品课件
23
消化系统
最早期、最常见表现。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有尿味。 消化道出血多为胃粘膜糜烂或消化性溃疡。 限制蛋白饮食及血透能减少和缓解胃肠道症状。
精品课件
24
血液系统
EPO↓
红细胞寿 命缩短
CRF
贫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骨髓抑制
铁、叶酸、
食欲不振
蛋白质等摄
入减少
精品课件
25
血小板聚集、 粘附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