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合集下载

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借‚民主‛和‚科学‛两个名 词英文译音的第一个音节,称‚民主‛为 ‚德先生‛(Democracy),“科学‛为 ‚赛先生‛(Science)。
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 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 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 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 科学知识。
中国人向西方寻求
真理的路径
器 物 地主阶级 改革派 科学技术 制 度
鸦片战 争时期 洋务运 动时期 改 良 派 革 命 派 维新 运动
“师夷之长 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资 产 阶 级
君主立 宪制
资产阶 级民主 共和制
辛亥 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文化 (观念形 态的革命)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 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这是指五四运动体现了近代以来历 次斗争所不具有的广泛性、群众性。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毛泽东说:‚五四运动时中国无产 阶级开始有了觉悟,五四运动发生在 1919年,1921年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 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同 时,也开始领导中国农民运 动。
广州、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2、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1927年 ‚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3位代表: 李 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 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烬美、邓恩铭、 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陈舒颜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袁世凯死后的割据局面 地方性农业经济造成的市场分割 帝国主义的分化控制政策 扩充军费带来的问题

军阀割据
军阀混战时期,不同军阀在其占领某地时期重 复收税,并预收未来的税,操纵实物与货币的 换算率,增加苛捐杂税,战时捐税,并进行强 制粮食征购,使经济不勘重负。 军阀陈光藻说:“军费一般是靠征收田赋,正 税不足,便行预征,有一年预征五六年粮赋的。 到1935年(民国24年)时,有些地方预征田 赋已到民国一百多年的。”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动机:改造国民性,发动新的启蒙运动 开端:陈独秀《新青年》 两大旗帜: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 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 斗争对象:孔子 分化:五四运动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人。




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 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 1921年7月被选为中共领 导人。 1927年7月下台。 1929年11月被开除党籍。 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 逝世。
何谓民主?何谓科学?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其 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 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 度。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 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敌友问题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 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 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 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 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 界,是我们的敌人。 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 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 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 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22年7月在上海召 开中国共产党第二 次代表大会,代表 有陈独秀、张国焘、 李达、杨明斋、罗 章龙、王尽美、许 白昊、蔡和森、谭 平山、李震瀛、施 存统。
摘自:新华社北京2001年5月31日电
地点:今上海兴业路76号 (最后一天转至嘉兴南湖的一画舫上)
主要人物: 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 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 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 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 惠僧
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1921年7月23 日 陈上海独秀为书记
它提供了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 为实践、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可操作的范 式。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 专政的理论,就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 “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知识分子转向的呢?
• 第一,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 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陈独秀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 人口中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是在装满 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1879-1942) 安徽怀宁人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真理的路径
魏源
李鸿章
康有为
• 吴玉章回忆说:辛 亥革命给长期黑暗无 际的中国带来了一线 光明,当时人们是多 么欢欣鼓舞啊!但是, 转瞬之间,袁世凯窃 取国柄,把中国重新 投入黑暗的深渊,人 们的痛苦和失望,真 是达到了极点,因此, 有的便走上了自杀的 道路.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2.中国的出路是什么?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失望、苦闷和痛苦 中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定要建立 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改良文学须从八事入手……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 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 无病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 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 不避俗字俗语。‛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蔡 元 培 (
) 浙 江 绍 兴 人
1868—1940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其次,启蒙的形式不一样。西方启蒙运动是源自世 俗生活基础的自下而上的个体自我确证之渴望,是一种 大众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反对的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有着 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参与意识,是一项影响深远的世俗化 运动,因而是一种正向的自身觉悟式的启蒙和现代性的 诞生路径。但是,中国的情况与此殊异,社会基础的缺乏 使得启蒙运动不可能生发自强烈的个体意识,也不可能 自下而上地进行启蒙,而是自上而下地由知识精英们对 大众进行灌输式的逆向式启发的文化启蒙,结果启蒙成 为‚化大众,而不是大众化‛。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 文小说,也是他开始鲁迅笔名射向封 建礼教的第一支标枪。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 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 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 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 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鲁迅
视频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 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规 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是崭新的。
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先锋作用。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 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概念的分梳:文化运动还是政治运动?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07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07

•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文化运动是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 旧文化的斗争。
• 新文化 运动时 期的陈 独秀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 陈独秀《青年》创刊号中发表《敬告青年》一 文,提出六条希望和要求: •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 后来,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参加编辑部并成 为主要撰稿人。提倡“破除迷信”的口号。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后果: • 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内在 的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形式对资本主 义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的进一步暴露。 • 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一再碰壁,给中国人 民极大的刺激,从而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 更大的怀疑。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 3、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 否定正规的全部传统文化。 • 指出:孔学不等于全部国学,也没有否定孔 学的历史作用,更没有把孔学说的一无是处。 • 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必须现代化 的重大课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概要
• 教学重点 •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 思主义? • (2)怎样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 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 (3)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中国革命展 现了哪些新面貌?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概要
• 教学难点 •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特点 •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过程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制定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第一次提出民主革命 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 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2.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 方法。
中 共 二 大 宣 言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掀起了第一个工 人运动高潮。 2.开始从事发动农 民的工作。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进行独立思考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 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再次,他们也 没有把孔学说 得一无是处。
首先,他们指出,孔学 并不等于全部国学。
其次,他们并没有否 定孔学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 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启蒙 者的弱点,把反封建的启蒙运动有力地推向了前进。 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从反对封建思想 入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 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 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 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 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其代表为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
杨 匏 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1917年,蔡元培聘请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新青年》编辑部也随陈迁到北京。 •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 地。
蔡元培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早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 胡适、鲁迅、钱玄同等。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蔡元培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 二卷第1号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 始。
陈独秀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 文化运动
兴起标志
指导思想
主要阵地
代表人物
活动基地
1915年,陈 独秀创办 《新青年》
民权、平 《新青年》 陈独秀、李 大钊、鲁迅、 等和进化 北京大学 胡适 论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的先进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具有特定国际环境 的双向作用:
• 一是一战与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的怀疑、抛弃。因为 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 分地暴露出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形式的进一步暴 露;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 对资产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 • 二是中国人学习西方一再碰壁,给中国人民极大的刺激, 从而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更大的怀疑。 • 三是更直接作用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直接实践成果的俄 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五四运动的爆发
1919年5月3日,北京各界纷纷集会,抗议巴黎和 会的无理要求。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 多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天安门,手持各色小旗,上书 “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 惩国贼”等口号,发表演讲。会后,举行示威游行。 游行队伍首先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进发,遭到巡捕阻拦 后,转向赵家楼曹汝霖住宅,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 楼。大批军警赶到,逮捕学生32人。

【学习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1)

【学习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1)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是在 特定的社会历史 条件下成立的
(1)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 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 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 产之后。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 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 型工人阶级政党
(2)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 产生的。
二是私有的武装、军队分割 地方,形成了私有的地盘。因 此,军阀统治的实质是实力之 下的武治,它比寻常的封建统 治带有更多的动乱性和黑暗性。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辛亥之后,去满洲一国之专 制,转生出无数强暴之专制,其 为毒之烈,较前尤甚。
这哪里是中华民国,分明是 中华官国、中华匪国!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22年7月16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 召开二大,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 代表大会宣言》,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当时 军阀混战情况下的政治立场。
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 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 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 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广泛的群众性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 结合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思考
中国的先进分子 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 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20年前后,中国先进分子找寻资产 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失败原因,接受新文化 运动的思想启蒙,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的问题及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之下,在对各 种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新思潮推求比较中 ,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之下。经历了 五四运动的洗礼之后,更多的先进分子成 为马克思主义者。

4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二)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
1.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 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 舞台,成为运动的主 力军 2. 社会各阶层联合的 作用 3. 以陈独秀、李大钊 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 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 子的指导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事件
比点
五四运动
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辛亥革命
不够彻底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举起了新文化 的大旗,揭开了一场规模 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9月陈独
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 1916年9月《青年杂志》第二 卷第一期起改名为《新青年》。
编辑部设在陈独 秀的寓所——上海
• 李大钊(1889-192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 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字守常。 河北省乐亭县人。 • 1907年夏至1913年夏,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求学。 1913年底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期间,曾参加反对袁世凯 复辟、卖国的斗争。1917年底,入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 任,并参与编辑《新青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率先 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 积极领导了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后,成立中共北京地方委 员会,任书记,负责领导北京和北方地区党的工作。 •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被选为国民党中央 执行委员,并负责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北京执行部的工作。 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共北方区委,积极组织和领导北方的革 命运动,多方与冯玉祥国民军合作,开展推翻北京军阀政 府的斗争,组织北方人民支援北伐战争。1927年4月6日, 奉系军阀张作霖派军警搜查苏联大使馆,李大钊等60余人 被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本章主要讲述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段历史。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风行全中国,在先进知识分子的撮合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缘,后来中国共产党就诞生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可以和盘古相提并论,所不同的是盘古创造了天地万物,中国共产党推翻了一个旧世界,缔造了一个新世界。

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了一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大革命。

由于国民党右派的背叛和中国共产党内的右倾错误,大革命失败。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狠命的掐住民主思想的脖子,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一场更加猛烈的抨击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奔涌而来,即以提倡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间形成同盟国(德、意、奥)、协约国(英、法、俄)两大军事集团。

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两大军事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以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斐迪南大公遇刺为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订停战协议为标志,大战以协约国胜利而结束。

可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六个强盗为争赃而导致驴踢狗咬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两个结果: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果)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从此宣告结束。

二,(乘虚而入果)各国因战争大伤元气,从而引发被压迫人民一系列解放革命运动。

俄国的十月革命就是其中之一。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现实的道路,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阶级到东方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四章_开天辟地的大事变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四章_开天辟地的大事变ppt

主要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国际大背景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 五、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六、中国革命的新面貌
chap4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经验证明: 近代以来,中国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 产阶级都有反帝反封建的要求,都是革命的阶级,但 是,由于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都不能领导中国反 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6、中国先进分子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 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 锋队和领导核心,这就要求它必须通晓社会发展和革命 发展的规律,了解工人运动和人民斗争的条件、进程和 结果,并据此指定出正确的纲领、路线和政策。
第二,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和社会革命论的指导,这个斗争的胜利就是不可阻挡 的了。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四、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奠定了组织基础
(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 人运动的结合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 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同时又促进了马 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1、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基本情况 基本原因、导火线、过程、结果
新型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热情不断增强,在“五 四”运动起到了先锋的作用。
(二)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 文化思想的怀疑与保留
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左翼人士已经开始对资本主义文 化思想持某种程度的怀疑和保留态度,这是因为: 1 、中国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实践、努力屡 遭失败的事实,使他们对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中国 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第四章_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_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思考题
讨论思考题: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条件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2、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 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 于被免职
出席巴黎和会的 中国代表拒绝在和 约上签字的通告
思考题
讨论思考题: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 变”?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一)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第一次提出
1922年7月中共二大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以及党
成立后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探索,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 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P115 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 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P115
2、采用群众革命路线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掀起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
5、共产党员在战斗中起着先锋和表率作用。
北伐时期的周恩来
叶挺
(四)大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意义P120 2、失败原因P120 3、教训P120
思考题
讨论思考题:
中国人民和历史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参考答案: 时代因素。 政治因素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把它运用于指导 革命实践,并获得了成功。 文化的因素是指在近代中国有志之士引入的 诸多进步思想中,马克思主义最具理论力量, 最适合解决中国近代的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开 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开 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讲:张凯峰 zkftju@

一、袁世凯窃权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 北京,清朝起用袁世凯率领 北洋军进行镇压。袁世凯在 得到南方同意让权的确切保 证后,对清帝实行逼宫。 1912年2月,清帝宣布退位 。随即,袁世凯声明赞成“ 共和”,孙中山向临时参议 院辞职,临时参议院选举袁 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二、袁世凯称帝


1、民初政治乱局 黄远庸:“自民国成立以后,国之上下咸苦于政争,盖欲得 一日之息以为幸。……纯以两造之势力赌一国之基础,以为 胜负,一切政治问题法律问题云者,皆特藉以为名目,而利 用政党及议会以为傀儡。今以大借款为例,甲党之报,今赞 成而前反对,乙党之报,则今反对而前赞成,甚至同在一时 ,赞成唐绍仪之借款者,而不赞成熊希龄之借款,赞成熊希 龄之借款者,而不赞成唐绍仪之借款。又试以对于政府态度 而论,于其未入国民党之先,则甲党赞成,而乙党思推倒之 ,同此一人,而前后有尧桀之别……推其原因所由来,不外 所争在两派势力之消长。绝无与于国事之张弛而已。”
章太炎:“用一人必求同意,提一案必起纷
争。始以党见忌人,终以攻人利己。财政部 官制议二月不成,六总长名单以众妒而反对 ;裁兵之案,延宕逾时,省制之文,磋磨累 月,以至政务停顿,人才淹滞,名为议员, 实为奸府。”
二、袁世凯称帝

1、民初政治乱局 袁世凯: “国家既采法治主义,庶政皆藉 法律以行;而国会纷争,议案丛 脞,累日不能决一条,经月不能 颁一律。律文既缺,何所遵依? ” “查临时约法……即其内容规定 ,束缚政府,使对于内政外交及 紧急事变,几无发展伸缩之余地 。本大总统……身受其苦痛,且 间接而使四万万同胞无不身受其 苦痛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月间
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1927年7月 7月14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1927年7月 7月15日,正式宣布同共产党决裂,在其辖区内开始了对共产 党员和革命群众的大屠杀。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大革命最终失败。
真题训练
B
A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 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青 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发 挥了主力军作用。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 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4)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 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提倡民主和科学 提倡新道德, 提倡白话文、 提倡新文学、
反对封建迷信 反对旧道德 反对文言文 反对旧文学,主张文学革命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三节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925年7月 1925年8月
,广州革命政府改组,国民政府成立 国民政府所辖各部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1926年5月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以及第七军一部,作为北伐
先遣队先入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1926年7月9日 国民革命军举行誓师典礼,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1926年3月 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
1926年5月 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力量,成为国民党内 新右派的代表
谢谢观看!
1927年1月 蒋介石会见日本驻九江领事时,明确表示保护外国在中国的 权益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本章重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3、五四运动及其意义。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5、第一次国合作的形成、成果及其失败的原因本章提示理解为什么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1、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从此宣告结束。

、2、战争引发一系列革命。

3、亚非拉人民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

4、帝国主义开成了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护战后和平的新秩序。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内容:1、提倡新道德,批判旧道德;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1、是资产阶级了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3、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二)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1、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三)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新的时代条件;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3、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这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 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 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中 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 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 中国的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 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 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 称为新文化运动。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南陈北李”
五四时期小诗
南陈北李
北大红楼两巨人,
纷传北李和南陈。
孤松独秀和椽笔,
日月双悬照古今。 陈独秀 李大钊 (安徽怀宁人) (河北乐亭人)
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 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 二卷第1号改名为《新青 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 的开始。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黎元洪总统
冯国璋副总统
段祺瑞内阁总理
1920.4---1924.10
1916.6---1920.4
1924.10--- 1928.12
黎 元 洪
段 祺 瑞
张 作 霖
阎 锡 山
冯 国 璋 陆 荣 廷
唐继尧
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形成原因:
1.帝国主义扶植和支持的结果。中国经 济发展的不平衡、不统一,势必造成政治发 展的不统一、不平衡,军阀可以轻易割据一 方;同时,帝国主义的分裂和剥削政策加深 了、助长了军阀的割据和混战。
1.帝国主义不会 容忍中国成为独 立、富强的资本 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共 和国方案
4. 广大工农群众 不允许。
继续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 旧中国统治 创建新民主 主义的新中 国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 1914年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以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订停战协定为标志,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结束2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3 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4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来了马克思主义5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6 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这是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其后的《阿Q正传》等作品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7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倡导民主和科学8 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讴歌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8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10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2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拒绝和约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6月3日学生被逮捕,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运动主力从学生转为工人。

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13 1920年2月,陈独秀、李大钊交换了建党的意见,相约在北京和上海进行筹建工作活动,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2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3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14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5 1924年1月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革命,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16 1924年5月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兼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17 1924年7月广州沙面租界工人罢工的胜利成为工人运动从低潮转向高潮的信号18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简表
上海 北京 武汉 长沙 广州 济南 巴黎 东京
上的准备。
陈独秀、李汉俊、李达 李大钊、张国焘 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 毛泽东、何淑衡 谭平山、陈公博 王尽美、邓恩铭 周恩来 周佛海
1920.8 1920.10 1920秋 1920秋 1920秋 1921春 1921春 1921春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 传播 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三、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 发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 ◆中国最早信仰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即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1921年7月23日, 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 最后一天 的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中共一大的15位参加者: 参加大会的有12名代表,他们来自7个地方,代表 全国50多名党员。他们是:
上海: 李 达
李 汉 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3)北洋政府让步: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
了实现
6 10
月 日 释 放 捕 去 的 学 生 。
第 一 , 北 洋 军 阀 政 府 被 迫 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曹汝霖: 时任交通 总长,订 二十一条 时任外交 次长 章宗祥: 驻日公使
陆 宗 舆 的 职 务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2)工人阶级参战
学生的爱国行动受到北洋政府的严厉镇压。在这关键时 刻,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上 海 工 人 罢 工
从6月5日起,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举行罢工。接着 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随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扩展到了20多 个省区、100 多个城市。
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
◆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三类人:
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陈独秀、 李大钊) 2、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毛泽东、周恩来等) 3、一部分原同盟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董必武、林伯渠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首先,是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 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出席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
马林(1883-1942)原名
亨克· 斯尼佛力,荷兰人, 早年参加荷兰的工会活动。 后赴印尼从事工人运动和 建党工作, 1921年4月被
派来华, 7月参加一大,
1923年10月调回共产国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尼克尔斯基(俄国人, 1889——1938) 中共一大前后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二)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
为主流
俄国十月革命对 中国革命有什么 影响?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转向社会主义。 ● 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 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以新 的平等姿态对待中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参与,昭示中国先进 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北京:
张 国 焘
刘 仁 静
长沙:
毛 泽 东
何 叔 衡
武汉:
董 必 武
陈 潭 秋
济南:
王 尽 美
邓 恩 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广州:
陈 公 博
周 旅居日本东京: 佛 海
陈独秀、李大钊因分 别在广州和北京有事, 未出席会议。包惠僧受 陈独秀派遣,出席了会
包 惠 僧
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确 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纲领是推翻资产阶级,消灭阶级 、废除资本私有制等;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 运动)。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3人组成的中央 局作为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党早期组织 党早期组织
党诞生历 党诞生的标志 史特点 及意义
党成立初期所 开展的工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
中国第一个地方党组织是上海共 产主义小组,陈独秀1920年8月组 建的,成员有李达、李汉俊 1920年10月,李大钊、张国焘 等人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共产党早 期组织 1920年秋到1921年春,武汉、 济南、广州、长沙等地的党支部 先后建立起来。 同一时期,日本、法国留学生中 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 化上的条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明显 的缺点。 ● (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 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 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 的。他们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 会进行改造。 ● (脱离广大劳动群众)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 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 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 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 (思想方法形式主义)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 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 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杨匏 安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 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
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
来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再次,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组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 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中 共 一 大 会 址
南 湖 红 船
视频:《建党伟业》片段
其代表为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
董必武
吴玉章
林伯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及其历史特点 1.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表现:
一是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出版。 二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纷涌现。
三是大量进步刊物的创办。
陈望道 翻译的 《共产 党宣言》 第一个 中文全 译本在 上海出 版。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二)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 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 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一)基本概况
时间:1914年6月至1918年底 参战国:同盟国(以德、奥、 意为首)与协约国(以英、 法、俄为首)两大军事集团。 性质: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 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的 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结果:协约国取胜。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 动 时代背景 直接导火线 发展阶段
评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新的时代条件 ☆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
☆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 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 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 干力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陈独秀
李大钊
鲁 迅
胡 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 要阵地。
北京大学红楼(北京大学旧址, 新文 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 ●提倡白话文、新文学,主张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包括文学的内容(用新文学取代旧文学) 和形式(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两个方面的革命。 (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这是新文学 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以及其后的一些作品为 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