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实验动物的比较解剖学及其脏器的病理取材方法
常用实验动物脏器的病理取材方法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药理毒理学研究室 中国生育调节药物毒理检测中心
刘向云 阎晗 杨荣富 何桂林 谢琛静 孙祖越
内容提纲
一、实验动物器官取材的一般原则
二、常用实验动物的各脏器比较解剖学和取材位点
实验动物器官取材的一般原则(一)
1. 若无肉眼可视病变 2. 若有肉眼可视病变
呼吸系统
• 肺脏取材: 取两肺下叶组织各一块(包括肺膜),大 小为1.5×1.5×0.5cm3。若有病变可根据病变大小、多 少加取组织块。
• 气管取材:气管任意一段1.0-1.5cm。 大动物1.5×1.5×全层。
泌尿系统
• 肾脏:两侧各取一块组织,包括主要结构, 大小为1.5×1.5×0.5cm3。 • 膀胱:取膀胱组织一块包括全层结构, 大小为1.5×1.5cm2。 小动物整体取材。
神经系统
大脑
小脑
脊髓
垂体
1.5×1.5×0.5cm3
1.5×1.5×0.5cm3, 包括小脑中间部
颈、胸和腰髓三段 0.5-1.0cm
整体取材
大脑中央前、后回各一块组织 大小为1.5cm×1.5cm×0.5cm
垂体整体取材
欢迎批评指正!
可代表性取材,即重点参考下文第2部分。 取准标本病变部位,切勿漏取; 全面反映出各脏器病变,显示病变全貌; 若有肿瘤,包括肿瘤转移部位、切缘等; 全面描述病变状况,由表及里观察病变状况; 测重量、记录部位和脏器重量。
实验动物器官取材的一般原则(二)
3. 根据实验方法、目的、病变、特殊病变等尽量多取材 。选取的组织材料 要包括各脏器的主要结构 。
免疫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呼吸系统
(畜产检验)实验一 家禽解剖实验

实验一家禽解剖实验一、试验目的:通过对鸡的解剖,了解和认识健康家禽的外观、皮肤、各个脏器所处的位置、脏器的外形、颜色、脏器的组织结构,以及家禽各部位的淋巴结等,为进一步进行动物检验打下实践基础。
二、实验材料:以市场上购买的健康、宰杀去毛后的光鸡作为解剖对象。
三、实验用具:不锈钢盆、解剖刀、解剖剪、照相机(自备)。
四、实验步骤:1、颈部淋巴结:先将颈部皮肤延纵径解开、剥落,观察颈部皮下淋巴结,观察食管、气管和嗉囊。
仔细观察所处位置、颜色、外形、结构,必要时剪开观察内部状况。
并用相机拍照。
2、内脏:先延纵线剪开腹部,再剪开胸部肌肉,最后剪开胸骨,向两边拨开,观察各个脏器、淋巴结,并拍照。
注意观察其所处位置、颜色、外形、结构,必要时剪开观察内部状况。
3、内脏观察内容:心、肝、脾、肺、肾、肌胃、腺胃、胆囊、胰腺、卵巢、输卵管、肠道等。
五、实验结果列表说明所观察内容的颜色、外形、内部结构,并附上图片。
最好带上分析和自己的看法。
(仅供参考)淋巴结:圆形或卵圆形食管:从口腔通至腺胃肠,白色软质肌质管气管:从咽喉通至肺部白色由多个软骨环组成嗉囊:与食道并行,不进入体腔白色膨大部,具有伸缩性,,内部暂时贮存食物2、内脏心位于胸腔的后下方,夹于肝脏两叶之间红褐色圆锥形,肝位于腹腔前下方,浅巧克力色较大,分左右两大叶。
脾位干腺胃右侧。
红褐色,较小,呈圆形,肺紧贴于胸腔,嵌入肋骨之间,并与气囊相通。
浅红色能运动缩张,背侧有肋沟,腹侧光滑肾位于脊椎两侧,嵌于椎骨和额骨形成的凹窝处,呈红褐色,质软而脆,鸡肾分叶,即前、中、后三个肾叶。
肌胃腺胃胆囊胰腺卵巢输卵管肠道讨论(李忠晓 200630610313)在鸡病的诊疗过程中,解剖具有直观、简便、快速、费用低廉的特点。
鸡群发生异常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疾病蔓延的有效措施,而快速诊断尤为重要。
1 解剖时的注意事项1.1要注意个人防护,重点是手与口的防护,就是戴口罩与戴手套,穿好工作服或防护服,解剖后还要注意手的消毒与清洁。
实验大鼠常见脏器形态学取材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大鼠常见脏器形态学取材方法和注意事项[取材内容]大鼠肺组织、大鼠肝脏组织、大鼠胰腺组织、大鼠胃部组织、大鼠空场回肠组织、大鼠肾组织、门静脉血、淋巴组织、大鼠心脏。
[试剂及药品]戊巴比妥钠或10%水合氯醛、75%酒精、生理盐水、多聚甲醛或福尔马林液、3戊二醛磷酸盐缓冲液(PBS0.01mol/LP pH7.4)或4戊二醛、肝素钠、器械液器械清洗消毒液[器材]备皮刀、解剖台、弯盘、组织剪、眼科剪、手术刀柄、刀片、小号弯式血管钳、蚊式血管钳、眼科镊、无损伤血管夹、聚乙烯管、三通管、丝线、培养皿、天平、一次性离2ml、1.5ml 、冻存管、肝素锂真空采血管、微量移液器、高速离心机、注射器10ml、5ml、2ml、无菌手套、冰箱、冰盒、液氮罐[取材动物]大鼠[取材步骤]1. 取材前夜禁食,自由饮水。
2. 小鼠称重,按照50mg/kg的比例用5ml的注射器配合针头抽取戊巴比妥钠备用。
3. 正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抓住大鼠的尾巴,另外三个手指抓住大鼠的颈部,使大鼠头部向向下。
这样腹腔中的器官就会自然倒向胸部,防止注射器刺入时损伤大肠、小肠等器官。
右手持注射器,从腹部近腿根处刺入后再腹部皮下穿行深入,动作轻柔,缓慢注射。
注射完药物后,缓缓拔出针头,手指按住针口对小鼠腹部轻柔按摩,促进麻醉药物的吸收,掐小鼠尾部检测小鼠麻醉程度。
4.将小鼠四肢固定于解剖台上,暴露小鼠整个胸部和腹部,修剪去腹部毛发,75%酒精消毒。
5.沿腹侧正中线自阴茎上源由下而上剪开腹部皮肤直至剑突,向两侧钝性剥开皮肤与皮下组织,暴露腹壁浅肌层。
沿白线钝性分离腹壁肌肉,剪开腹膜,暴露腹腔,将肝脏向上翻起,显露肝门。
6.门静脉血采集:将剪成斜口的聚乙烯管尖端背向肝门方向插入门静脉,抽取门静脉血2ml,无创血管夹夹闭门静脉止血。
将抽取门静脉血加入一次性离心管低温静置过夜,4℃离心,3000-3500/min,10分钟,吸出上清液,分装,-80摄氏度保存备用。
实验动物病理标本的标准化取材和量化诊断方法

根据需要计数l0-20个40倍镜视野。
(5)确定病灶大小及积分用40倍镜头进行观察。先将镜头的圆周与观察的病灶边缘相切,再观察该病灶在这一视野中的比例。≤40倍镜头视野的为小灶病变,积1分。><的为小片病灶积2分。>的为大片病灶积3分。计数所有病灶的积分。
2切片病变的定量观察
(1)常规HE染色,切片厚度应≤4μm。
(2)光镜下首先区分有否特异性病变及范围,然后由脏器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整体观察和描述。
(3)观察小动物脏器有否肿大、增生,用l0倍镜由一端开始计数该脏器包含的l0倍镜镜头视野数,或计数整个切片中功能单位数。如脾生发中心、胸腺小叶、肝小叶、肾小球及整个切片中病变灶数量。
(6)实验动物肿瘤发生率的计算:
动物肿瘤的组织分化常不明显,在长期毒性试验或诱癌实验中出现的肿瘤不论良、恶性均计入肿瘤发生数,并计算肿瘤发生率。
xx比较医学杂志
1.动物的处死、组织的固定和取材
(1)小动物每试验组6-10只进行病理检验。大动物病理检验数依要求而定。动物处死前禁食12 h。均用麻醉放血法处死。
(2)按实验要求的顺序打开胸、腹腔,摘取脏器并准确称重。计算脏器系数。摘取时不可损伤所取脏器。心脏不挤压心腔内血块,肝脏分叶固定,肾脏去除包膜。除特殊要求外,均固定于10%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液体积应1倍于所固定脏器,组织须定时翻动。脏器固定24 h后即可取材,再固定48 h即可进行脱水、包埋。
取材时与心肌纤维长轴平行。肝:
小动物在肝脏上缘处与肝表面垂直作矢状切,应包括肝门血管及胆囊。每只动物至少取三叶肝。
常用实验动物的了解和解剖器械的使用

常用实验动物的了解和解剖器械的使用一、常用实验动物常用的实验动物有蟾蜍、小白鼠、大白鼠、豚鼠、猫、兔和狗等。
在医学实验中,常常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而选用不同的动物进行实验研究。
例如,蟾蜍可以用于观察离体心脏搏动情况的实验,小白鼠常用于样本很大的实验(如药物的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等),猫常用于测定脑内电位的实验,而狗是局解手术中常用的实验动物。
在我们细胞生物学实验中,除应用培养细胞外,最常用的动物是蟾蜍和小白鼠,下面对其特点及基本处置做一简单的介绍。
蟾蜍蟾蜍是两栖类动物,由于其取材方便,常用于各种实验。
其细胞较哺乳类动物的细胞大得多,因此常用于观察细胞形态的实验。
1.雌雄鉴别通常雄性蟾蜍较雌性的为小,且在其前肢的l~3趾基部有被称为婚垫的黑疣。
2.捉拿及处死方法:常用捣髓法处死蟾蜍,即用解剖针捣毁其脑组织和脊髓。
具体方法是,左手握住蟾蜍的身体和四肢,使其腹部贴着掌心,食指压住蟾蜍头部前端使其尽量腹屈。
在头与躯干之间可触及一凹陷(即枕骨大孔所在处),右手持解剖针直插入此凹陷约l~2mm,随即将针尖转向头侧插入颅腔捣毁脑组织。
然后将解剖针抽回并转向尾侧刺入脊椎管内捣毁其脊髓。
如此直至其四肢松软,呼吸消失为止。
小白鼠小白鼠是哺乳动物,是最为常用的实验动物。
1.捉拿方法:将小白鼠放在鼠笼盖铁网上,用右手持其尾巴向后拉,小鼠则会尽力向前蹬。
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其头顶部皮肤,然后用左手小指与手掌之间夹住其尾巴。
2.处死方法:处死应以安乐死为原则,即使之无痛苦而迅速死亡。
常用的方法有颈椎脱位法,断头法和二氧化碳吸入法等。
断头法需用特殊的断头器,二氧化碳吸入法则将小鼠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容器内即可。
颈椎脱位法的具体方法是:左手拇指和食指按住小白鼠的头部,左手捉住其尾巴迅速向后猛拉,使其颈椎脱位而立即死亡。
解剖动物内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动物内脏的解剖,了解动物内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培养观察和识别动物内脏器官的能力。
3. 学习和掌握动物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小白鼠(雄性)2. 实验器材:解剖盘、手术刀、解剖剪、镊子、解剖针、解剖针头、解剖放大镜、解剖图谱、生理盐水、75%酒精、碘酒、消毒棉签等。
三、实验步骤1. 解剖准备:将小白鼠处死,然后用生理盐水洗净其体表,置于解剖盘上。
2. 观察外形:仔细观察小白鼠的外形,了解其头、颈、躯干、四肢、尾等部位的结构。
3. 解剖皮肤:用手术刀在小白鼠的腹部做一横切口,用解剖剪剪开皮肤,暴露出腹部肌肉。
4. 解剖肌肉:沿腹中线切开肌肉,用镊子将肌肉向两侧轻轻拉开,暴露出内脏器官。
5. 观察内脏器官:- 消化系统:观察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 呼吸系统:观察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 循环系统:观察心脏、血管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 泌尿系统: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 生殖系统:观察睾丸、卵巢、输卵管、子宫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6. 观察血管和神经:用解剖放大镜观察血管和神经的分布情况,了解其与器官的连接关系。
7. 解剖完毕:将内脏器官按顺序摆放好,用碘酒和酒精消毒,然后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
四、实验结果1. 消化系统:小白鼠的消化系统由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组成。
胃呈囊状,小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分盲肠、结肠和直肠,肝脏呈红褐色,胆囊呈囊状,胰腺呈粉红色。
2. 呼吸系统:小白鼠的呼吸系统由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气管呈管道状,支气管呈树枝状,肺呈海绵状。
3. 循环系统:小白鼠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组成。
心脏呈红色,分为四个腔室,血管呈管状,分布全身。
4. 泌尿系统:小白鼠的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组成。
肾脏呈红褐色,输尿管呈管状,膀胱呈囊状。
动物内脏标本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动物内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动物内脏标本的制作方法。
3. 通过观察动物内脏标本,加深对动物解剖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动物内脏标本的制作是通过对动物内脏进行解剖、清洗、固定、染色等步骤,使其保持原有的形态和结构,便于观察和研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小白鼠(或其他实验动物)、解剖刀、剪刀、镊子、解剖板、解剖针、生理盐水、福尔马林、酒精、石蜡、切片机、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显微镜、投影仪、数码相机等。
四、实验步骤1. 解剖小白鼠:在解剖显微镜下,沿小白鼠腹中线切开皮肤,分离肌肉,暴露内脏器官。
2. 清洗内脏:用生理盐水清洗内脏,去除血液和杂质。
3. 固定内脏:将清洗干净的内脏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24小时,使内脏固定。
4. 染色:取出固定的内脏,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液染色,使内脏结构更加清晰。
5. 切片:将染色后的内脏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5-10微米。
6. 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切片,观察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功能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心脏由心肌构成,分为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2. 肺:肺由肺泡和支气管组成,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 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具有代谢、解毒、储存、分泌等功能。
4. 胃: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负责储存和消化食物。
5. 肠道:肠道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吸收营养和水分,排出废物。
六、实验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动物内脏的结构和功能,加深了对动物解剖学知识的理解。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动物内脏标本的制作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3.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操作要轻柔,避免内脏器官损伤。
- 清洗内脏时要彻底,去除血液和杂质。
- 固定内脏时要充分,确保内脏保持原有形态。
小鼠解剖取肝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小鼠解剖技术;2. 观察小鼠肝脏的结构;3. 掌握肝脏取样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小鼠肝脏是重要的解毒器官,具有代谢、储存、合成等多种功能。
通过解剖小鼠,观察其肝脏的结构,有助于了解肝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成年小鼠;2. 实验仪器:解剖盘、剪刀、镊子、解剖针、解剖刀、注射器、生理盐水、酒精、碘酒、消毒纱布、载玻片、显微镜等;3. 实验试剂:肝素钠、甲醛、酒精、碘酒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动物处死:采用颈椎脱位法处死小鼠,处死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动物挣扎。
2. 解剖皮肤:将小鼠尸体置于解剖盘上,用剪刀剪开腹部皮肤,暴露腹壁肌肉。
3. 分离腹壁肌肉:用剪刀剪断腹壁肌肉,暴露腹腔器官。
4. 观察肝脏:观察小鼠肝脏的位置、大小、颜色、形状等。
5. 肝脏取样:用解剖针在肝脏上刺一个小孔,插入注射器抽取肝素钠生理盐水,冲洗肝脏,使肝脏表面无血液。
再用剪刀将肝脏剪成小块,放入装有甲醛的容器中固定。
6. 肝脏切片:将固定好的肝脏取出,用刀片切成薄片,放置在载玻片上。
7. 肝脏染色:用碘酒染色肝脏切片,然后用显微镜观察。
8. 数据记录:记录肝脏的位置、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肝脏位置:小鼠肝脏位于腹腔右侧,呈红褐色,质地柔软。
2. 肝脏大小:小鼠肝脏长约2-3cm,宽约1-2cm。
3. 肝脏颜色:小鼠肝脏呈红褐色,表面光滑。
4. 肝脏形状:小鼠肝脏呈不规则形,边缘有锐角。
5. 肝脏显微镜观察:肝脏细胞排列紧密,肝细胞呈多边形,有明显的细胞核。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解剖了小鼠,观察了小鼠肝脏的结构,掌握了肝脏取样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小鼠肝脏位于腹腔右侧,呈红褐色,质地柔软,具有代谢、储存、合成等多种功能。
七、实验讨论1. 在解剖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动物挣扎,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 肝脏取样时,注意使用肝素钠生理盐水冲洗肝脏,以防止血液污染。
小鼠肝取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小鼠肝脏的解剖位置。
2. 学习小鼠肝脏的取材方法。
3. 了解肝脏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具有代谢、解毒、储存等功能。
在生物研究中,肝脏常作为研究对象,用于观察药物、毒素等对肝脏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解剖小鼠,取出肝脏,为后续实验提供材料。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小鼠2只2. 仪器:解剖剪、镊子、解剖盘、解剖针、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镜、解剖生理盐水、生理盐水、75%酒精、10%福尔马林固定液四、实验步骤1. 将小鼠置于解剖盘上,用解剖剪剪开小鼠的颈部皮肤,暴露出气管和血管。
2. 用解剖针挑破气管,用镊子轻轻拉出气管,使小鼠呼吸停止。
3. 用解剖剪剪断气管,使小鼠血液流出。
4. 用解剖剪剪开小鼠的腹腔,暴露出肝脏。
5. 用解剖剪剪断肝脏周围的血管,取出肝脏。
6. 将肝脏放入生理盐水中清洗,去除血污。
7. 将肝脏放入75%酒精中浸泡,防止细菌感染。
8. 将肝脏放入10%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固定,待后续实验使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解剖操作,成功取出小鼠肝脏。
2. 肝脏呈红褐色,质地较软,具有弹性。
3. 肝脏位于腹腔右侧,上方与膈肌相连,下方与胃、小肠相邻。
六、实验讨论1. 在解剖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小鼠的损伤,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 肝脏在生物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观察药物、毒素等对肝脏的影响,以及研究肝脏的代谢、解毒等功能。
3. 本实验成功取出小鼠肝脏,为后续实验提供了材料。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小鼠肝脏的解剖位置和取材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减少对小鼠的损伤。
肝脏在生物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为后续实验提供了基础材料。
实验大鼠常见脏器形态学取材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大鼠常见脏器形态学取材方法和注意事项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实验大鼠常见脏器形态学取材方法和注意事项[取材内容]大鼠肺组织、大鼠肝脏组织、大鼠胰腺组织、大鼠胃部组织、大鼠空场回肠组织、大鼠肾组织、门静脉血、淋巴组织、大鼠心脏。
[试剂及药品]戊巴比妥钠或10%水合氯醛、75%酒精、生理盐水、多聚甲醛或福尔马林液、3戊二醛磷酸盐缓冲液LP 或4戊二醛、肝素钠、器械液器械清洗消毒液[器材]备皮刀、解剖台、弯盘、组织剪、眼科剪、手术刀柄、刀片、小号弯式血管钳、蚊式血管钳、眼科镊、无损伤血管夹、聚乙烯管、三通管、丝线、培养皿、天平、一次性离2ml、、冻存管、肝素锂真空采血管、微量移液器、高速离心机、注射器10ml、5ml、2ml、无菌手套、冰箱、冰盒、液氮罐[取材动物]大鼠[取材步骤]1. 取材前夜禁食,自由饮水。
2. 小鼠称重,按照50mg/kg的比例用5ml的注射器配合针头抽取戊巴比妥钠备用。
3. 正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抓住大鼠的尾巴,另外三个手指抓住大鼠的颈部,使大鼠头部向向下。
这样腹腔中的器官就会自然倒向胸部,防止注射器刺入时损伤大肠、小肠等器官。
右手持注射器,从腹部近腿根处刺入后再腹部皮下穿行深入,动作轻柔,缓慢注射。
注射完药物后,缓缓拔出针头,手指按住针口对小鼠腹部轻柔按摩,促进麻醉药物的吸收,掐小鼠尾部检测小鼠麻醉程度。
4.将小鼠四肢固定于解剖台上,暴露小鼠整个胸部和腹部,修剪去腹部毛发,75%酒精消毒。
5.沿腹侧正中线自阴茎上源由下而上剪开腹部皮肤直至剑突,向两侧钝性剥开皮肤与皮下组织,暴露腹壁浅肌层。
沿白线钝性分离腹壁肌肉,剪开腹膜,暴露腹腔,将肝脏向上翻起,显露肝门。
6.门静脉血采集:将剪成斜口的聚乙烯管尖端背向肝门方向插入门静脉,抽取门静脉血2ml,无创血管夹夹闭门静脉止血。
实验动物的大体解剖和主要脏器腺体识别专家讲座

实验动物的大体解剖和主要脏器腺体识别专家讲座
第11页
4. 压迫膀胱采集尿液
试验人员用手在试验动物下腹部加压,手法 既轻柔又有力。当增加压力使试验动物膀胱括约 肌松弛时,尿液会自动流出,即行搜集。
5. 穿刺膀胱采集尿液
试验动物麻醉固定后,剪去下腹部耻骨联合 之上,腹正中线两侧被毛,消毒后用注射针头接 注射器穿刺。取直角进针,针头穿过皮肤后稍微 改变角度,以防止穿刺后漏尿,然后刺向膀胱方 向,边迟缓进针边回抽直到抽到尿液为止。
第18页
六、胃液采集
1. 直接搜集胃液法
急性试验时,先将动物麻醉,假如是狗,能 够用插胃管法搜集胃液;如是大鼠,需手术剖腹, 从幽门端向胃内插入一塑料管,再由口腔经食道 将一塑料管插入前胃,用pH7.0、35℃左右生理盐 水,以12ml/h流速灌胃,搜集流出液,进行分析。
2. 制备胃瘘法
在慢性试验中,搜集胃液多用胃瘘法,如全 胃瘘法、巴氏小胃瘘法、海氏小胃瘘法等。制备 小胃是将动物胃分离出一小部分,缝合起来形成 小胃,主胃与小胃互不相通,主胃进行正常消化, 从小胃可搜集到纯净胃液。应用该法,能够待动 物恢复健康后,在动物清醒状态下重复采集胃液。
实验动物的大体解剖和主要脏器腺体识别专家讲座
第2页
2.剖开头骨
用剪刀小心自头骨与颈柱相接枕骨大孔,向 眼窝和前方剪开头骨,剪刀不要插入太深, 并尽可能保持硬脑膜。然后再在额前横剪, 小心用镊子取下头盖骨,可分别观察硬脑膜。 有血管分布蛛网膜和脑表面软脑膜。小心将 脑取出,由前向后分别为嗅球、大脑、间脑 (大脑腹面)、中脑、小脑、延脑及脊髓。 间脑下方脑漏斗中为脑下垂体。在大脑腹面 分布有12对脑神经。
实验动物的大体解剖和主要脏器腺体识别专家讲座
实验动物解剖及病理取材

1.6 尸体的无害化处理
尸体及垫物应置于挖好的深坑内, 并撒上生石灰、 石灰乳或氢氧化钠液后再行填埋。填埋后应对埋葬 区和解剖地实施消毒。有条件的可采用焚烧法处理 (人畜共患病时)。
1、体表检查
山羊尸体呈左侧卧姿势, 或由助手握住死羊一侧的前后肢, 将其 仰躺保定。
2、鼻孔检查
3、口腔检查
2鼻孔检查3口腔检查4眼结膜检查5耳孔检查6肛门检查7阴道检查8关节检查9蹄部检查10体表消毒11自下颌角沿体中线切开皮肤12四肢系部环切皮肤13从四肢内侧作一与体中线垂直的皮肤切线14剥皮在胸骨剑状突出处进刀向后沿胸腹正中线切开绕过乳房或阴茎切至肛门或阴部
羊的解剖及病理取材
山羊尸体解剖原则 1.1 解剖前应选好解剖地点 规模养羊户或羊场应注意防止疫病传播 解剖点应选在尸体处理地或埋葬地附近 解剖点应远离农舍、羊舍, 河流、池塘、 公路。 室内解剖应在水泥地面上进行, 以便冲洗 消毒。
15、切除乳房
16、切离右前肢
17、切离右后肢
18、腹腔的检查
19、肠胃的检查
20、肠管的结扎
21、环切食管肌层
22、结扎食管
依次摘除脾、胃、肝、肾等。切开 左侧胸腔肌肉, 分别在离胸骨5 cm 处和肋骨头处锯开肋骨, 将横膈膜附 着部分离, 使左侧胸腔露出。在胸腔 入口处切断食道、气管, 取出心、肺。
谢谢!
42、横行锯断颅顶骨
43、自颅顶部中央作一锯线
44、自枕骨大孔至 横锯线外端分别作一锯线
病料的采取、保存、运送
1、采取 病料存取应按疾病种类确定。一般应采取心、肝、脾、肺、肾、淋巴结、 胃肠、脑。疑为患某种特定疾病的, 可系统采取患部组织块, 如疑羊患消 化道病时, 可分别采取四个胃、小肠( 包括回肠、空肠、十二指肠) 、大 肠( 结肠、盲肠、直肠) 2、保存 采取的胃肠道或膀胱、胆囊等组织可放于纸板上,之后将纸板与组织一同 浸入固定液中。病变组织与健康组织应一同取下。注意勿人为按压病料, 以防造成污染。取下的组织块立即浸入10%的福尔马林液中, 冬季防冻 可用80%~90%的酒精固定。病料应放入大玻璃瓶或瓷罐中, 放入时避 免挤压造成变形, 固定液量为病料的5~10 倍。贴瓶标签不能用圆珠笔 等易褪色的笔类书写 3、运送 运送装病料的容器应用蜡密封, 密封的容器可用塑料布包扎。运送时容 器底部及四周应垫塞棉花或锯末等物。运送的同时应附寄详细病例资料, 如病例流行特点、病史、尸体解剖纪录等。疑为传染病的还应作病原检 验、血清学检验或化学检验, 以便进行综合判定
常用实验动物比较解剖学介绍及脏器病理取材规范方法探讨

常用实验动物比较解剖学介绍及脏器病理取材规范方法探讨刘向云;闫晗;杨荣富;谢琛静;徐滢雯;张晓芳;吴建辉;孙祖越
【期刊名称】《毒理学杂志》
【年(卷),期】2007(21)4
【总页数】2页(P292-293)
【关键词】比较解剖学;病理学;脏器取材
【作者】刘向云;闫晗;杨荣富;谢琛静;徐滢雯;张晓芳;吴建辉;孙祖越
【作者单位】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药理毒理学研究室;中国生育调节药物毒理检测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94
【相关文献】
1.药物毒理学中实验动物脏器取材方法探讨 [J], 刘向云;曹霖;孙祖越
2.《常用实验动物解剖病理取材图谱》已经出版 [J],
3.《常用实验动物解剖病理取材图谱》已经出版 [J],
4.《常用实验动物解剖病理取材图谱》已经出版 [J],
5.《常用实验动物解剖病理取材图谱》已经出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代表性取材,即重点参考下文第2部分。 取准标本病变部位,切勿漏取; 全面反映出各脏器病变,显示病变全貌; 若有肿瘤,包括肿瘤转移部位、切缘等; 全面描述病变状况,由表及里观察病变状况; 二)
3. 根据实验方法、目的、病变、特殊病变等尽量多取材 。选取的组织材料 要包括各脏器的主要结构 。
生殖系统
雌性生殖器官
雄性生殖器官
卵巢
子宫
睾丸
附睾
前列腺
宫颈和子宫角
两侧睾丸
两侧整体取材
附睾尾部
1.5cm ×1.5cm ×全层
1.5×1.5×0.5 cm3
整体取材
常用实验动物子宫比较
内分泌系统
• 甲状腺:因其较小应整体取材(包括 甲状旁腺)。 • 肾上腺:两侧肾上腺整体取材、固定。
循环系统
4. 应避免选取因解剖失误造成的凝血块和坏死组织等。
5. 取病理材料时勿压(组织变形)、刮抹(组织缺损)、冲洗(红细胞和 其他细胞吸水肿胀破裂)。 6. 所取材料应尽量保持肉眼标本的完整性,不宜过厚或过薄,一般认同 1.5×1.5×0.5cm3的取材。
常用实验动物的各脏器解剖和取材
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
呼吸系统
• 肺脏取材: 取两肺下叶组织各一块(包括肺膜),大 小为1.5×1.5×0.5cm3。若有病变可根据病变大小、多 少加取组织块。
• 气管取材:气管任意一段1.0-1.5cm。 大动物1.5×1.5×全层。
泌尿系统
• 肾脏:两侧各取一块组织,包括主要结构, 大小为1.5×1.5×0.5cm3。 • 膀胱:取膀胱组织一块包括全层结构, 大小为1.5×1.5cm2。 小动物整体取材。
• 心脏:左心室取一块组织应包括瓣膜、心室壁 各层结构大小为1.5×1.5×0.5cm3。 • 主动脉:升主动脉一段1-1.5cm。
主动脉取材1.5cm长
免疫系统
• 脾脏:取1-2块组织,包括包膜, 大小为1.5×1.5×0.5cm3。 • 淋巴结:一般取肠系膜淋巴结和给药局部淋巴结, 较小淋巴结整体取材固定, 较大淋巴结切取1.5×1.5×0.5cm3的组织块。 • 胸腺:取胸腺组织一块并带包膜, 大小为1.5×1.5×0.5cm3。
常用实验动物的比较解剖学 及其脏器的病理取材方法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药理毒理学研究室 中国生育调节药物毒理检测中心
刘向云 阎晗 杨荣富 何桂林 谢琛静 孙祖越
内容提纲
一、实验动物器官取材的一般原则
二、常用实验动物的各脏器比较解剖学和取材位点
实验动物器官取材的一般原则(一)
1. 若无肉眼可视病变 2. 若有肉眼可视病变
免疫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呼吸系统
内分泌系统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
胃
肠
肝
胰腺
1.5×1.5×全层cm3
十二指肠、小肠和
1.5×1.5×0.5 cm3
1.5×1.5×0.5cm3
大肠各一段1-2cm
大动物1.5×1.5×全层cm3
常用实验动物的肝脏比较
犬
大鼠
小鼠
猴
取左、右最大肝叶的一块组织 1.5cm×1.5cm×0.5 cm
神经系统
大脑
小脑
脊髓
垂体
1.5×1.5×0.5cm3
1.5×1.5×0.5cm3, 包括小脑中间部
颈、胸和腰髓三段 0.5-1.0cm
整体取材
大脑中央前、后回各一块组织 大小为1.5cm×1.5cm×0.5cm
垂体整体取材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