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应用研究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前言领域

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前言领域

( 4) 能反演地理真实的模式和模拟方法研究。
( 5) 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影响研究: 强调从人类的需求和空间行为入手, 研究 人对环境的作用以及人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 关注新经济要素、社会、文化、政 治在人文过程中的作用。
( 6) 重视不同尺度的研究, 尤其关注百年、十年尺度和全球及区域尺度, 着力探索不 同尺度之间的关系。
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及前沿领域
2021/8/14
1
目录
一.现代自然地理的发展趋势
1.当前发展态势 2.未来发展趋势 3.适应未来趋势的研究方向
二.现代自然地理研究的前沿领域
1.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前沿领域 2.未来中国自然地理学的优先领域 3.中国地理学近期重点研究领域
2021/8/14
2
一.现代自然地理的发展趋势
2021/8/14
7
一.现代自然地理的发展趋势
1.适应未来趋势的研究方向
为适应未来趋势, 自然地理学研究应强调如下方向:
( 1) 基于生态系统网络台站观测的地理过程和环境变化机理研究。
( 2) 以系统思想和方法, 深入研究过程和机理, 带动地理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 3) 自然与人文结合、无机与有机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的系统综合研究。
2021/8/14
9
二.现代自然地理研究的前沿领域
1.当前发展态势
(1)自然地理学积极参与多学科研究计划, 与环境变化研究 涉及的其他学科进行广泛的合作。
(2)自然地理学已呈现出一些新思维和新领域, 包括自然地 理系统、自然地理过程、景观与环境变化、人类活动与环境变 化、全球自然地理学、文化自然地理。
(3)环境过程研究的技术越来越精致, 其中模式成为自然地 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我们在进行工程评价时,既要揭示工程开 发区域的不利因素(限制因素),又要揭 示它的有利因素。
如1975年交通部与北京大学地理系协作制 定的《中国公路自然区划》 在选择地域性标志方面,主要是针对公路建 设的需要,选择以下一些关系最密切的项 目和指标: 在气候方面,纬度地带性因素主要考虑土的 冻结状态,而不是一般的积温。同时也选 择反映干湿程度的综合指标——湿润系数。

土层强度类型,分为六个等级:A、砾(碎) 石土类;B、砂土类;C、砂性土类;D、 粘性土类;E、粉性土类;F、软土和人工 填土类。这方面有两点补充:其一,老土 (如Q1、Q2老黄土、下蜀黄土等)因长 期固结,结构成型,可晋升一级;其二, 构成土的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者,可晋 升一级。主要为蒙脱石者,可递降一级。
③各地景象的地域组合、地理位置与可进入 性; ④风景名胜的旅游功能和环境容量; ⑤旅游地的开发利用条件:包括施工条件、 水源条件、交通条件等。
第十一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 应用研究
第三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工程与 旅游地建设方面的应用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为工程建设服务,根据服务目标的不同,可 分为比较狭窄的和比较宽广的两类:
为公路、铁路、管道运输等道路建设和为调 水、水电站等水利工程建设服务的研究工 作,涉及的内容比较窄;
划分城市用地的工程地质等级,一般可采取 两种方法: ①指标叠加法,即把影响城市建设的一些单 项指标,主要是洪水淹没情况、潜水埋深 埋藏的深度、坡度、地基土的承载力等同 时叠加在地形图上,再结合不同地段的地 质地貌条件和工程病害特点,评定不同地 段的等级。这种分等方法比较机械,不易 归纳出同一等地段级用地的共同特点。
②综合分析法,即先对城市的不同等级土地 地段的各个环境要素作综合分析,根据各 要素的相互关系来划分用地类型,然后再 按其工程地质关系进行分等。

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科学

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科学

【内容提要】我国地理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跨入21世纪之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重大任务。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强烈地改变了我国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

我国及各地区的“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

地理学是实现这些国家重大任务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肩负着责无旁贷的重任,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中国地理学/发展进程/当前形势/未来任务geography in china/past progress/present situation/future direction.【正文】1 50年来我国地理学发展的辉煌成就1.1 根据我国自然利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1952年全国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一些综合大学建立了地理学系,并属理科。

在各大区与省师范院校中普遍设立地理学系,师资培养有很大进展。

在几十年的教学和研究实践中,地理学的方向和领域不断发展。

在“文革”前高等学校的地理教育,采用前苏联的教学体制,分专业教学,以二三级分支建立专业,加强了数理化自然科学,增加了实践时间,使地理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发展。

在为国家自然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过程中,地理学研究机构逐步增加,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

首先是在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综合性的地理学研究机构和有地区特色且针对我国特殊的地理问题的专业性地理学研究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在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建立的研究机构更多。

80年代我国人文地理学得到复兴,促进了应用地理、计量地理、旅游地理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由地球信息科学家开拓的gis在全国学术界和社会许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动了地球信息科学在我国的发展,初步建立起一个地理信息科学基本体系。

地理学研究机构和地理研究的发展,使地理学在为国家目标服务和科学问题的研究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 “以任务带学科”,提高了地理学的应用价值“以任务带学科”是我国50年来地理学取得蓬勃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

地理学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应用

地理学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应用

地理学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应用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其发展规划是一个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地理学凭借其丰富的理论和方法,为城市的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和指导。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分布规律、相互关系以及其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学科。

它涵盖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多个分支领域,这些领域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城市发展规划中都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在城市规划的初期,自然地理学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对城市的选址和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例如,在山区,城市通常会选择在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的河谷地带建设,以减少建设成本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在沿海地区,城市的布局要考虑到海洋气候的影响,如台风、海潮等,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此外,地质条件也是城市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不稳定的地质构造可能会导致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在选址时要避开这些区域,保障城市的安全。

人文地理学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人口分布、民族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人口分布的分析,可以了解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和人口流动情况,从而合理规划居住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设施。

不同民族和文化群体在城市中的分布也会影响城市的功能分区和文化特色的塑造。

比如,在一些多民族聚居的城市,需要规划专门的民族文化街区,以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社会结构的研究则有助于了解城市中不同阶层的需求和利益,为制定公平合理的城市政策提供依据。

经济地理学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它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

城市的产业布局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通过经济地理学的分析,可以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并根据产业的特点和关联度,合理规划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例如,高新技术产业通常需要靠近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以获取人才和技术支持;制造业则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和原材料供应等因素。

地理学科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融合

地理学科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融合
缺乏跨学科人才
地理学科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融合需要跨学科的人才支持,但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储备相 对不足。
数据共享与整合问题
地理数据和可持续发展经济数据之间存在共享和整合的难题,制约了两者融合的深入发 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跨学科研究成为主流
随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严峻,地理学科 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跨学科研究将成为未来 发展的重要趋势。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通过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 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新型城镇化道路
坚持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 、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等原则,推进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战略
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大数据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广 泛应用
大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为地理学科与可持 续发展经济的融合提供有力支持。
政策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未来,地理学科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融合将 更加紧密地结合政策和实践,为解决全球性 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政策建议与行动呼吁
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
政府和教育机构应加大对跨学科 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地理学科与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融合提供人才 保障。
03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精确定位、导 航和授时服务,广泛应用于地理 信息采集和位置服务。
遥感监测在资源环境管理中应用
土地资源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覆盖类型、土壤质量等信 息,为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
数据支持。
水资源管理
通过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分布、水质 状况、水文变化等信息,实现水资 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人口集聚与扩散等。
人口迁移动因
分析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人 口迁移的影响,揭示人口迁移的动 因和机制。
人口迁移规律
总结人口迁移的时空规律,探讨人 口迁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及空间结构演变
城市化阶段划分
根据地理学理论,将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分析各阶 段的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包括城市用地扩张、功能分 区变化等。
06
CATALOGUE
地理学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辅助作用
土地资源管理政策优化建议
土地利用规划
基于土地资源分布、性 质和适宜性评价,制定 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 划,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
土地整治与复垦
针对土地退化、污染等 问题,采取土地整治与 复垦措施,恢复土地生 态功能,提高土地利用 效率。
耕地保护政策
意义。
城市规划与管理领域
03
地理学为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管理等提供了理论支撑和
实践指导。
02
CATALOGUE
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及需求
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概述
社会科学研究范围
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 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 领域,旨在探究人类社会 现象及其规律。
研究方法多样性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 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 、实地观察、实验设计等 。
运用数学统计、模型模拟等方法,对 地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
地图学与遥感技术
利用地图制作、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 ,对地理环境进行可视化表达和空间 分析。
跨学科应用潜力
社会科学领域
01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在人口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
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自然地理学重点笔记摘抄(3篇)

自然地理学重点笔记摘抄(3篇)

第1篇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的科学,它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球的陆地、海洋、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以下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些重点笔记摘抄:1. 地球表层:地球表层是指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交集区域,是地球上生命活动和人类活动的场所。

2. 地球圈层结构:地球圈层结构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

3.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层自然要素的总体,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

4. 地理环境差异性:地理环境差异性是指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在不同地区、不同地带之间的差异,表现为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5. 地理环境规律性:地理环境规律性是指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在空间分布、时间演变等方面呈现出的规律性,如地带性、垂直性、周期性等。

6. 地理环境形成因素:地理环境形成因素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指地球内部的热力、构造运动等,外力作用主要指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等。

7. 地理环境演化:地理环境演化是指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二、自然地理要素1. 大气:大气是地球表面最外层的气体层,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大气具有保温、调节气候、提供氧气等作用。

2. 水圈:水圈是指地球上所有水体组成的系统,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等。

水圈具有调节气候、提供水资源、塑造地貌等作用。

3. 岩石圈:岩石圈是指地球表面以下,包括地壳和上部地幔的部分。

岩石圈具有塑造地貌、提供矿产资源等作用。

4. 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体。

生物圈具有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物资源等作用。

5. 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天气状况的统计平均值,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

气候对地球表层自然要素的分布和演化具有显著影响。

6. 地形: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包括山脉、平原、丘陵、盆地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广义理解的区域规划是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所进行的总体部署,而狭义区域规划则仅指一定区域范围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规划。

区域规划的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统一体,它属于比自然生态系统更近一级的人类社会生态系统。

这个系统属于综合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规划的内容包括:1 以全面分析评价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确定区域开发和经济发展方向;2 调整和改善工业布局;3 合理利用土地;4 预测人口增长;5 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布局和分工;6 协调重大基础设施与居民点和工农业生产之间的布局;7 保护和美化环境等。

从事区域规划与设调不仅是整个地理学的任务而且在完成局部的规划与设计任务时,还必须吸收许多其它学科的专家参加。

所以自然地理学家是区域规划与设计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它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一,综合自然地理学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结构及综合评价的研究,是区域规划中设计经济结构,制定区域最佳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方案的科学基础。

拟定一个区域的发展规划,重要的是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结构去设计生产力布局与结构即以自然结构为基础去拟定区域经济的长期性的生产力结构与布局蓝图。

在这方面综合自然地理学对区域自然环境与资源分区、分类的研究将成为区域规划必不可少的科学基础。

为了使自然环境与资源结构的研究能直接应用于区域规划,还必须对整个区域及区域内的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开展综合评价,并根据各个自然综合体及其资源系统的整体优势来确定它们的应用功能。

只有这样,区域规划上作者才有可能根据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正确地拟定长远的生产力结构与布局蓝图,制定地域最佳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方务即进行最优化的经济设计。

所以,综合自然地班学所进行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综合评价研究也是区域经济设计的重要的科学依据。

第二,综合自然地理学关于自然综合体综合评价与预测的研究,是进行景观生态设计与建设的科学依据。

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考研题库及答案-考研笔记

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考研题库及答案-考研笔记

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考研题集及答案师姐高分重点考研题库一、什么是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分支之一。

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

按研究的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性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科学。

综合性的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

部门性的分支科学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等。

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特点(一)全球性由于地球系统过程具有明显的全球性特征,因此许多自然现象和过程都不受国界的限制。

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首先在固体地球研究中建立了全球观概念。

80年代以来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的发展,也已经走向全球化,著名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引起的气候灾害影响遍及全球3/4范围,就是一个实例。

自然地理学的全球性特点决定了人们必须采用全球范围调查研究和观察测试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球的研究范围,已经能从隧道扫描显微镜和离子探针的原子尺度到全球地震台网的和轨道卫星所提供的数据得出的全球图像。

从地表的地学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飞机和卫星对地面的遥感监测,大陆和海洋的超深钻探,天然和人工地震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探测等,为自然地理学的全球观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与此相适应,80年代起一系列大型国际地球科学合作研究计划的推出,如国际岩石圈计划(ILP)、深海钻探计划(DSDP)/大洋钻探计划(ODP)、世界气候计划(WC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等,已形成了对地球的全球立体研究网络。

(二)多尺度性另一个特点是地球系统内各种地学过程发生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具有极大的差别。

以往对不少地学问题争论不休,特别是环境预测问题上出现互相矛盾、脱离实际的情况,症结之一就是不在一个时空尺度下讨论问题所致。

中国地理学发展战略中国地理学未来指向

中国地理学发展战略中国地理学未来指向

中国地理学发展战略中国地理学未来指向中国地理学发展战略中国地理学未来指向■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解决国家发展中的重大地理学问题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将对科技产生十大需求:产业优化与升级的需求,农业发展的需求,高技术产业的需求,国际贸易压力的需求,城市化的需求,人口健康的需求,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优化能源结构的需求,改善环境的需求,国家安全的需求。

这十大需求都与地理学有密切关系。

要以这些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作为“第一生产力” 的科学技术的作用,为解决国家发展中的重大地理学问题做出贡献。

地理学自身也要在满足国家需求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地理学在国家从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转向重视科学发展观、实现“五统筹”(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对内与对外)的发展进程中,要立足自身特点,发挥优势,选好主攻方向,组织综合性研究项目,并不断提高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争取直接参与国家宏观决策的论证和制定,为满足上述十大国家需求做出应有贡献。

■加强基础研究,在若干主攻方向上占领国际学术前沿阵地要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结合中国国情和特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选择地在某些领域集中攻关、突破,自立于国际地理科学之林,并在某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此,要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强调地理学的理论建设,深化地理学理论和方法。

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和系统化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的地理特点,加强地理科学内部的联系,改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人与自然关系、现代地理过程、环境演化、城市与区域发展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地理科学基础理论,占领国际学术前沿阵地。

■充分发挥我国的地理优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理科学我国幅员辽阔、位置特殊、地形复杂多样,具有“地利”条件;我国人口多、历史久、典籍富、民族众、文化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深刻;我国又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冲突尖锐,为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为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及若干前沿领域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及若干前沿领域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及若干前沿领域
自然地理学指的是研究自然环境的学科,其探讨范围包括大气、水文、地表和海洋等领域,旨在理解和解释自然环境的现象、过程和特点。

自然地理学作为基础学科,在现代生态环境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正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整合交叉学科,实现融合创新
在面临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问题的社会现实中,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促进了科学理论的创新和应用。

注重实践操作,采用多种手段探究问题,如遥感技术、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等方法,实现了研究方式的多元化。

二、强调应用科学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需求,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总体趋势是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有机结合,在研究成果与社会实践中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这意味着自然地理学研究应该通过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决策与指导,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技术、方案和服务。

三、加强当前热点问题的研究
在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等众多热点问题的影响下,自然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正在逐渐扩大。

气候变化、物种保护、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
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学术关注。

另外,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自然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将进一步扩大。

四、注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挖掘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需要继续探索许多未知领域,包括深海底部和北极地区等极端环境以及其他复杂的生态系统。

同时,自然地理学需要不断研究和理解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以便更好地维护自然环境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总之,尽管自然地理学在许多领域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需要继续发展和创新,结合社会需求和未知领域的探索,确保对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的正确把握。

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

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

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恶化以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的学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分析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全球自然地理学的繁荣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文章首先回顾了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分支领域。

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几个前沿领域,包括气候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地表过程与地貌演化、水文循环与水资源管理、生态地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这些领域的研究不仅关乎地球自然环境的演变和可持续发展,也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文章还就当前自然地理学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表过程的干扰和调控、全球尺度下的水文循环与水资源管理策略等。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期推动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文章展望了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跨学科合作与数据共享在推动自然地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也呼吁全球自然地理学者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地理学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自然地理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地理学的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生物多样性变化以及地球表面形态的改变等方面。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对沿海地区和低洼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

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海岸侵蚀、盐度入侵和洪水灾害等问题,对沿海生态系统和人类居住区构成了严重威胁。

海平面上升也改变了海洋动力学过程,对全球海洋循环和气候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极端降雨、干旱、热浪和风暴等天气事件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如洪水、干旱、火灾和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第九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第九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 二 ) 生 物 多 樣 性 原 理 ( biodiversity principle) 景觀異質性程度高, principle):景觀異質性程度高,造成嵌 塊體及其內部環境的物種減少, 塊體及其內部環境的物種減少 , 同時也 增加了邊緣物種的豐度。 增加了邊緣物種的豐度。 ( 三 ) 物 種 流 動 原 理 ( species flow principle) principle):景觀結構和物種流動是反饋 環中的鏈環。 環中的鏈環 。 在自然或人類干擾形成的 景觀生態元素中, 景觀生態元素中 , 當干擾區有利於外來 種傳播時, 種傳播時 , 會造成敏感物種分布的的減 少。
研究自然综合体的整体功能和效应 对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一是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组成包括了 农业生态因子光、热、水、气、土及生 物有机体的全部;而人类需要的生物产 量,是这些因子共同作用的一个综合函 数,其产量的高低决定于这些因子的整 体效应,而不是决定于某一单项因子。 因此要获得农业的预期产量,必须研究 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结构、功能和它的生 产潜力类型。
二、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在进行一般性工程评价时,应当揭示的自然限 制因素主要是: 1.工程地貌与地质条件的限制:包括陡坡地、 1.工程地貌与地质条件的限制:包括陡坡地、 切割度大的地貌类型、高频率的地震活动区、 崩塌、滑坡、山洪、雪崩、强烈的冲刷和溶蚀 作用。 2.基底限制:主要是考虑泥炭、流沙、高岭土、 2.基底限制:主要是考虑泥炭、流沙、高岭土、 强烈下陷的黄土、多年的冻土等对工程开发的 限制。 3.水文状况的限制: 3.水文状况的限制: 4.气候的工程限制: 4.气候的工程限制:
二是自然地理综合体具有系统的反 应特征,即一个因子的变化,会引起其 它因子在性质上的改变。特别在人类对 自然的干涉活动日益剧烈的情况下,人 们愈来愈深刻地感到研究各要素之间相 互关系的必要性。事实证明,由于人们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对自然综合体 各个因素的功能及作用缺乏必要的相关 分析和综合考察,曾导致自然综合体在 性质上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由此可见, 研究掌握自然综合体的整体变化规律是 解决上述问题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9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第9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综合自然地理学应用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于依据综合自然地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矛盾,为社会-经 济-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9.1.2 综合自然地理学应用研究的领域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综合自然地理学形成了为农、林、牧、渔业服务的综 合自然区划、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土地评价、土 地利用、土地规划与管理、景观规划与设计、区域 开发与国土整治等传统应用研究领域。
• 农业的土地类型划分应侧重考虑影响当地 农业生产的土地自然因子和利用特点,并 参照某种特殊目的选择适宜的指标进行分 类划分。 • 盐土地和碱土自然属性不同,但在农业上 属于盐碱地一种土地类型; • 选择柑橘适宜种植地,在一般土地类型划 分基础上还应根据越冬条件的不同进一步 划分。
• 编制农业土地类型图,可依据研究区域大小 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和相应的制图单位。 • 省级以地方(土地系统)作为制图单位
农业综合自然区划与一般的以认识地域分异规 律而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的划分的区别
• 两者在区划目的和结果上均有所不同,后
者的目的在于对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 • 农业综合自然区划可能在一般自然区划基
础上划分出应用性的农业自然亚区,也有
可能对后者的区划界限做出变更和修正。
9.2.2 土地系统研究在农业上的应用
• 土地潜力评价是对某一区域各种土地类型的评
价,评价时侧重于考虑土地的自然属性。
• 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针对某种土地类型进行评
价,需综合考虑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宜胶地评价、宜柑橘地评价、茶叶地评价

(3)土地变化研究的农业应用
• 土地变化在农业上的应用模式主要是通过
对区域内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监测、驱

对自然地理学的认识与总结

对自然地理学的认识与总结

对自然地理学的认识与总结齐安安(======学校地理系,甘肃省=========)【摘要】通过对自然地理的进一步学习,使得我们明确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全面而又系统的了解到地理学的发展方向,学习分析地理环境中各环境要素的作用,从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地理学中把握地域范围内的整体性与分异性的特点,规律以及发展趋势,描述学科的重要性与发展的意义。

关键字:自然地理学;特点;自然环境要素;规律;发展趋势;学科发展;意义正文一、引言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是地理学分支之一。

是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

按研究的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性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科学。

综合性的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

部门性的分支科学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等。

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

在自然地理学中学习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形成过程、基本特征、类型和分布,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自然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方法。

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影响的机制,提高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和开展地理学研究的能力,为人类科学开发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为人类地球的安危进行科学探索。

一、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1.1学科描述与优越性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由于它研究的对象以及研究的任务,同人类活动密切关联,因此远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近代科学发达之前,人类对于居住地周围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等基本知识,业已知晓不少,这些知识既可看做是自然地理学的萌芽,又是自然地理学发展的基本资料准备。

1.2 发展历程一般可以把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分为如下三个阶段: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前期,以著名的德国科学家亚历山大·洪堡德的科学活动与学术著作为界,以前为第一阶段。

自然地理学学科现状及发展前景

自然地理学学科现状及发展前景

自然地理学学科现状及发展前景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对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学科现状目前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关注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对自然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需求。

国际上实施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生物多样性计划等,包含着许多自然地理学的前沿研究领域。

我国各类科技计划也提出了一系列自然地理学的前沿研究议题。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与适应当今瞩目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是与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影响的缓慢累积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几十年至百年尺度的全球变化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征;全球变化的成因、人类活动的诱发机制及主导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全球变化早期信号的捕捉、监测与预警;全球变化过程的建模、模拟与预测;重大全球变化事件的影响及后果;全球变化减缓、规避与适应对策。

2、陆地表层过程机理与格局研究强调不同空间尺度上多种自然过程的相互作用研究,以及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相互作用研究,揭示陆地表层系统关键要素、过程的机制与演化规律,揭示区域可持续发展中人为作用与自然作用的关系。

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关键要素变化过程与机制;关键要素相互作用与模拟;界面过程与物质迁移转化规律;地理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综合研究;格局与过程的综合研究,包括结构、功能、动态、驱动力、过程、机制。

3、海洋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研究与陆地表层系统一样,将海洋系统作为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研究海洋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资源效应。

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是:海洋动力过程与环境变化;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物多样性;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深海大洋环境与生态系统;极区环境变化与海-陆-气-冰相互作用。

4、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研究自然资源空间格局及变化过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机制,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浅析自然地理学的研究现状前言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

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现代自然地理学在过去近两个世纪中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主要探讨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应用领域的拓展,国内外研究的对比等问题。

一、自然地理学应用领域的拓展地理学是伴随人类社会进步而产生的,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的舞台和生产的场所,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认识和了解地理环境的内容构成了人类早期知识的主体,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并遵循一定内在逻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地理学研究不断深入,由一般现象认识过渡到规律探讨。

当代世界面临面临诸多新的危机和冲突,资源环境问题及其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冲突尤其称为全球性关注的焦点。

自然地理学在全球变化和环境研究领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自然地理学还通过在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与社会问题、资源利用、布局决策和科学转让等方面的研究,对其他领域也作出贡献。

学术界普遍认同,研究地球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和研究人类活动的社会科学,对于认识和对付全球环境变化同等重要,由于地球系统是一个自然和社会综合的系统,又由于自然地理学时候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所以其应该在认识和对付全球环境变化、发展地球系统科学中发挥核心作用。

自然地理学家的视角应该放在“全球变化、区域挑战”,“全球着眼、就地着手”。

自然地理学家必须重视区域综合研究、发展新的视角、清楚地界定区域和地方尺度上的科学问题或热点地区都是自然地理学可以发回重要作用的领域。

①二、自然地理学国内外研究对比中国自然地理学已经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对宏观的研究走向微观过程和机理与宏观格局相结合的研究,从要素和过程的分离研究走向综合集成研究。

在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地标自然过程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以及面向社会现实的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②20世纪前半期,美国地理学已经成为世界地理里的研究中心,地理学对于美国的贡献也较大,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美国地理学界的研究重点放在国内社会与环境问题上,70年代以后,对于地球表面演化的特征与组织的研究、空间中自然与人文事件和过程的影响研究成为重点,这些都与美国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学应用研究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应用气候学、应用地貌学、资源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医学地理学等是运用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参与解决农业生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地理环境污染和治理等问题而发展出来的应用性分支学科。

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应用气候学是利用气候学原理,解决人类有关问题的实用学科。

主要任务是,根据各专业部门对气候的特殊要求,在工程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使其最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源,最有效地防御气候灾害。

例如对台风灾害的及时预警可有效地减少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地
省市的经济损失,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充足的保证。

再有,资源地理学是研究各种资源的地域分布、结构特征及其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学科,内容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的分布规律和结构特征,这些资源的评价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等。

资源地理学的深入研究对战略物资的需求,开展土地利用、城市和区域规划以及企业选址和设计规模的需要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另外,医学地理学作为研究人群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地理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医疗保健机构和设施地域合理配置的学科,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医学和地理学相互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研究领域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环境和地球人文社会环境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为人体健康提供合理的理论和措施。

对环境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特别是慢性疾病、心血管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收集研究生活在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和不同技术地区的人群生理和健康状态的资料;从多方面分析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建立医学地理学监测系统,为拟订有效的保健计划和防治设施以及新经济区的开发方面提供依据;环境污染所致健康和疾病的环境分析和评价等都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建设提了相当宝贵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