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化学实验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实验工作总结模板

初三化学实验工作总结模板

初三化学实验工作总结模板实验名称:初三化学实验工作总结一、实验概述:本学期,我参与了多个初三化学实验,包括酸碱中和实验、电解实验、金属活动性实验等等。

通过这些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的重要性。

二、实验过程:在化学实验中,我首先对实验器材进行了认识和分类。

例如,酸中和实验中,我认识了试管、滴管、试剂瓶等常用实验器材,并学习了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接下来,我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如准确称取试剂、掌握滴液技巧、注意实验时间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认真观察了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例如,在电解实验中,我注意到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电极发生变化。

我还了解到了电解实验的应用,如镀银、电镀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酸碱中和实验中,我掌握了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并实验观察到了酸和碱中和所产生的盐和水。

通过这个实验,我进一步巩固了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在电解实验中,我观察到了电解质溶液中的阳极释放氧气,而阴极则释放氢气。

通过实验结果,我进一步理解了电解反应中离子的氧化和还原过程。

在金属活动性实验中,我通过观察不同金属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发现了金属的活动性差异。

有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和盐,而有的金属则不能。

通过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金属的活动性理论和应用。

四、实验心得:通过本学期的化学实验课,我对化学实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课让我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我更加系统地学习了化学知识。

通过实验,我不仅学习了化学原理和实验技巧,还培养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逐渐认识到了安全性和环保性的重要性。

我注意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如佩戴实验眼镜、实验服,注意保持实验环境整洁等。

在实验结束后,我还学会了正确处理实验废液和废品,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实验课不仅增加了我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培养了我的合作能力。

九年级化学课本上的实验总结

九年级化学课本上的实验总结

九年级化学课本上的实验总结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3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把塞子塞紧;等燃烧结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4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瓶中原空气的1/5 体积5结论:空气是是混合物; O2约占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约占空气体积的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6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②能否用铁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③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残余的氧气;点燃7空气的组成测定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P+5O2=====2P2O51.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2-2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有助燃性,是常用的氧化剂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夹取木炭的仪器为坩埚钳,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红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充分利用瓶中的O2,倒入澄清石灰水, 振荡 ,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在氧气中发出白光 ,放出热 ,生成无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木炭燃烧生成CO2 C+O2CO2⑵实验2-3硫燃烧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气体;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S+O2SO2实验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操作: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 ,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 ,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大量热,有黑色固体生成 ;3Fe+2O2Fe3O4注意事项: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红热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 ,原因是氧气支持燃烧,氧气瓶中的氧气浓度比空气中氧气浓度大,所以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活动与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操作: 1将导管插入水中;2用手握住试管现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实验2-4实验室制取氧气一加热KMnO4制取氧气⒈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⒉发生装置1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3.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将导气管的出口浸没在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如果水中出现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4收集装置: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排水法收集;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向上排空气法要求:①导管伸入集气瓶底,以利于排净空气;②密度和空气接近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5.操作步骤:①查气密性②装药品③定固定试管④点酒精灯⑤收⑥移导管⑦熄酒精灯6.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说明气体收集满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7.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入热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②试管内导管应稍露出胶塞即可利于气体排出;③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④加热KMnO4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被吹入导管,使导管堵塞;二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2H2O22H2O+O2↑2.发生装置: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选择固液混合在常温下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右图3.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图b用弹簧夹夹紧橡皮塞,从长颈漏斗中加水;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不下降,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4.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abcd四种装置;a装置a的特点:装置简单,适用于制取少量的气体;容易造成气体泄漏,增加药品不太方便;b装置b的特点:便于随时添加药品;c装置c的特点:通过控制液体加入量来控制反应速率;d装置d的特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5.如果使用长颈漏斗,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使用分液漏斗时无需考虑这个问题;6.不能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O2和水蒸气一起逸出,水蒸气会使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三加热KClO3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2KClO32KCl+3O2↑2.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活动与探究1、取少量滴有酚酞试液的水置于试管中,滴入浓氨水,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现象: A杯溶液颜色变红,B杯无变化原因:分子总是不断运动,C杯中氨分子运动到A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实验4-2过滤见下图实验器材: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注意事项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保证过滤效率;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否则被过滤的液体会直接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到漏斗下的接受器中,使滤液浑浊;“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引流、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防止液滴四处迸溅;如果两次过滤之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实验4-3实验目的: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分别取少量的软水和硬水于试管中,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有较多泡沫产生的水是软水;泡沫很少,产生浮渣的水是硬水;实验4-4实验目的:制取蒸馏水装置:简易装置所需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瓶、试管、烧杯等;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突然剧烈沸腾 ;收集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实验4-5实验目的:电解水实验实验现象: 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和正极、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O2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H2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实验结论: ①2H2O2H2↑+O2↑;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③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注意事项: 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活动与探究探究目标: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白磷燃烧方案一:装置:锥形瓶底部铺有细沙,作用防止白磷燃烧放大量热;玻璃管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作用 1 防止气体逸出/保证装置密封,2调节瓶内气压 ;现象: 1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热冒大量白烟,2气球先变鼓,再变瘪 ;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现象: 1冒出大量气泡,白色粉末逐渐溶解/消失;2天平不平衡,指针向右偏转 ;解释: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CO2气体从烧杯中冒出,使烧杯中剩余物质质量减少,所以指针向右偏转;实验5-2镁条燃烧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解释:燃烧放大量热,使部分白色固体进入空气中,剩余物质质量减少,所以指针向右偏转 ;讨论:如果把镁条燃烧的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比镁条的质量大 ,为什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因为MgO质量等于参与反应的Mg与O2的质量之和,燃烧生成物质量比镁条质量大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6-2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实验目的:探究木炭的还原性 ;装置: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火焰集中,达到高温条件 ,也可以用酒精喷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操作:把刚烘干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 ,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加热;然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待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现象: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固体,同时放出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分析: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木炭把氧化铜还原为铜,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化学方程式为 C+2CuO2Cu+CO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二氧化碳中混有C O 氯化氢气体而不纯;不用碳酸钠等代替大理石、石灰石的原因: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容易控制和收集; 2.反应原理:CaCO 3+2HCl=CaCl 2+H 2O+CO 2↑3.发生装置: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原因:固和液混合,在常温下反应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原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5.验满: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了;6.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收集的气体是CO 27.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工业制法:CaCO 3CaO+CO 2↑实验6-3倾倒CO 2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实验结论:①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②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实验6-4CO 2的溶解性实验实验现象:瓶体变瘪实验分析:CO 2溶于水时,使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实验6-5探究目标 CO 2是与水发生反应设计原理: 控制变量法Ⅰ Ⅱ Ⅲ Ⅳ 现象小花变红 小花仍为紫色 小花仍为紫色 小花变红 分析 石蕊遇酸变红 水不能使石蕊变红 CO 2不能使石蕊变红 CO 2与水反应生成酸,酸能使石蕊变红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实验7-1实验目的 探究燃烧的条件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红磷无变化,水中白磷不燃烧;用导管向烧杯中通入少量氧气后,水中白磷燃烧 ;分析: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 燃烧的条件是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 达到着火点的同时还要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CO 2本来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结论:燃烧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实验7-4目的探究甲烷燃烧操作:先检验甲烷的纯度 ,再点燃;在火焰上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过一会观察;盖上玻璃片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 振荡 ,再观察;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CH4+2O2CO2+2H2O实验室制取H2反应原理: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取H2的简易装置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工业炼铁的原理:高温条件,酒精喷灯,酒精灯+网罩加热仪器为酒精喷灯 ,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是否生成CO2现象: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固体, 同时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分析:氧化铁粉末为_红色,变成的_黑_色粉末是_铁粉_;特别注意尾气的处理:一氧化碳有剧毒,会使空气受污染,必须把未反应的CO燃烧转变成无污染的CO2活动与探究探究目标钢铁生锈的条件设计原理:控制变量燃烧条件实验准备:铁钉要打磨干净无锈蒸馏水要煮沸,冷却去除溶解的气体试管甲试管乙试管丙至室温 ;用品: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要点:试管乙中的植物油的作用隔绝空气,防止氧气溶入水中试管丙中干燥剂的作用去除空气中的水蒸气连续观察约一周;结论: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更容易生锈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第九单元溶液实验9-7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操作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溶解装瓶,贴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注意事项:①计算填步骤名称,下同根据要求计算所需要的水质量、氯化钠质量;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取所需物质的质量;③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物质的体积;④将有关溶质和溶剂倒入烧杯 ,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第十单元酸和碱实验10-3浓硫酸的腐蚀性现象:纸张、木材、衣服、皮肤等纸变黑,木材变黑,棉布出现漏洞结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实验10-4目的:探究浓硫酸稀释的方法现象:液滴飞溅,放大量热解释:浓硫酸遇水放大量热,使水沸腾,向外喷溅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将浓硫酸沿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玻璃棒的作用:通过搅拌加快热量的扩散活动与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操作:在白色点滴板上分别滴入各种液体现象: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实验10-8中和反应操作:所用仪器烧杯、玻璃棒、滴管 ;稀盐酸是缓慢滴加,同时用玻璃棒搅拌 ;现象:酚酞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反应后溶液蒸发,蒸发后出现白色固体说明:有氯化钠生成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活动与探究粗盐提纯目的: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如泥沙步骤:1溶解:仪器烧杯、玻璃棒 ,玻璃棒作用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2过滤:仪器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用品滤纸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贴漏斗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口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靠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靠烧杯内壁;如滤液仍浑浊,应再次过滤 ;3蒸发:仪器铁架台、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玻璃棒作用搅拌,防止局部过热炎或液体飞溅;或者防止固体出现影响液体对流,待有大量固体析出,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九年级化学实验总结大全

九年级化学实验总结大全

九年级化学实验总结大全九年级化学实验总结(人教版)一、走进化学实验室。

1. 常用仪器。

- 试管:- 用途:可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 注意事项: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 烧杯:- 用途: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 注意事项: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 酒精灯:- 用途:用于加热。

- 注意事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 量筒:- 用途:量度液体体积。

- 注意事项: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 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将试管横放,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先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 液体药品:- 较多量液体:直接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

- 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更不能接触容器内壁。

- 物质的加热。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先预热,然后用外焰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 仪器的连接。

-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连接好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初三化学实验教学总结四篇

初三化学实验教学总结四篇

初三化学实验教学总结四篇初三化学实验教学总结1在初中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中,笔者提出了化学复习教学的四步走策略.第一轮复习是围绕教材,按照课本章节复习;第二轮是围绕教学知识点,实施专项复习;第三轮是围绕考纲考点,实施习题训练复习;第四轮是总结式复习,回顾前三轮的复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如此一来,从化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到试卷中常出现的经典考题,可以实现“一网打尽”,从而实现有效化学复习教学.二、化学复习教学策略1.围绕教材,学生基础强化认真研读新课程理念不难发现,中考化学知识点无一不是来源于教材.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知识点的考查更加强调基础和实践.在传统的化学复习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一味地拔高和拓展,在一些不必要的题型和知识点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因此,在初中化学第一轮复习中,教材必须是复习教学的重点.课本中的例题、知识点总结、课后习题、阅读资料等,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考点.在中考之前,必须将化学课本反复研读,将教材中的化学概念、知识研拓、实验技能等,加以总结.例如,在化学授课伊始,教材中给出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变化必然有新物质的产生,而物理变化则不引入新物质.由此引出了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概念,即是考查某一性质的产生是否需要化学变化的帮助.对此,笔者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题:爆炸现象是化学变化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对于本题,教材中明确指出化学中出现的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必须区别对待.物理爆炸不涉及新物质的产生,如气球的爆炸,则是物理变化;化学爆炸,如鞭炮的爆炸,必定产生新物质,则是化学变化.如果对教材中的爆炸知识点看得不够仔细,自然就难以正确判断出该题的答案.对于初中化学的首轮教材化复习,不必追求深度,但是必须强调对教材的仔细研读,细细品味教材中的每一句话.2.围绕考点,化学专项强化初中化学学科涉及的知识点概念虽然繁多,但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往往是固定的.对于简单易懂的化学知识,教师不妨一带而过,从而为化学难点和重点的复习腾出时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化学特殊现象,往往会成为学生失分点.对此,笔者开设了专门的实验课、化学角、化学之最等兴趣活动.在提高化学教学趣味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只有做到突出主次、真正减负,化学复习教学的高效才能实现.3.围绕实验,化学素养教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更是中考化学的核心考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针对化学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题、实验推断题、实验计算题等,初中化学教师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实验课,利用实验规律、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实现高效化学实验教学.除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的教学外,近些年中考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对此,教师不妨从中考化学的实验真题出发,围绕实验考点,培养学生的化学操作能力.例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CO2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1)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是什么?实验现象是什么,说明了CO2的性质是什么?(2)欲证明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你的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接下来的操作是什么?分析:在该实验中,既涉及化学实验的操作,又涉及化学物质的性质,对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在化学教材中也给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在本题中,还涉及探究式实验,在第二问中,要求自主探究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的区别.该题中,还隐含要求掌握CO2的性质及其检验方法.初三化学实验教学总结2化学在初中阶段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初中三年的学习中,只有在初三的年段里有化学,是因为必须经过初一、初二的学习打好一定的基础,才可以在三年级学习。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总结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总结

中考复习资料总结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总结一、化合反应1、木炭(碳)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点燃CO2(充分燃烧)2C+O2点燃 2 CO (不充分燃烧)2、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S+O2点燃SO23、红磷(或者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4P+5O2点燃2P2O54、注意..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3Fe+2O2点燃Fe3O4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冒白烟,生成白色粉末,放出热量。

2Mg+O2点燃2MgO6、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2H2+O2点燃2H2O7、铜在空气中加热现象: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2Cu+O2△2CuO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火焰上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O2点燃2CO29、汞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2Hg+O2△2HgO10、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11、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 +C高温2CO1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 +H2O == H2CO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的原因)二、分解反应1、氧化汞加热分解:2HgO△2Hg+O2↑2、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3、氯酸钾制氧气:2KClO3MnO22KCl+3O2↑△MnO24、过氧化氢制氧气:2H2O2 2H2O+O2↑5、电解水:2H2O通电2H2↑+O2↑6、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CO2↑ (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加热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三、其他反应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 H2O + CO2↑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2、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CuO为黑色粉末)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教学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教学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实验教学总结白璧关初中化学教研组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实验教学总结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能为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提供感性认识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化学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化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化学实验教学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具体总结如下:(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初中三年级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

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几个环节。

1.加强演示实验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为此,对于大纲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我们都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

2.努力开足学生分组实验根据教学进度努力开足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做到每2人一组,位置固定,每次实验都进行登记,并对每个实验从课堂纪律、操作规范、整理仪器等方面对每一个学生打分。

一学年下来,教学效果较好,完全改变了以前那种实验课上乱轰轰的教学场面,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一些较简单的演示实验,根据条件把它改为学生实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开发家庭小实验配合教学内容,每逢放假,化学教师都向学生布置一些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家庭小实验,并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都详细记录下来,回校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

例如,把教材中铁钉生锈演示实验当作家庭小实验,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

(完整word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总结

(完整word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总结

上册实验总结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点燃2P2O5原理: 4P + 5O2装置: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翻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本卷须知:①装置气密性要好;②红磷的量要足;③待装置冷却后再翻开止水夹。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2.木炭、硫磺、铁丝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间的燃烧现象对照:木炭〔 C〕硫磺〔 S〕铁丝〔 Fe〕反响物颜黑色固体淡黄色固体银白色固体色、状态生成物颜无色气体,可使澄清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黑色固体,有磁性色、状态石灰水变浑浊可造成酸雨燃烧方程式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不燃烧,只发生红热现在空气中燃发红光烧现象气味的气体象光明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激烈燃烧,火星四射,在氧气中燃发白光烧现象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黑色固体3. 实验室制取氧气:KMnO 4法KClO 3法H2O2法暗紫色固体白色固体无色溶液反响方程式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排水法〔较贞洁〕或向上排空气法装置图KMnO 4法试管口需要棉花检验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小木条复燃验满排水法不用验满,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假设复燃那么证明收集满4.过滤操作(1〕目的:除去难溶于水的固体(2〕“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边缘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3〕本卷须知: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5. 电解水实验通电〔 1〕反响原理: 2H 2O2H 2↑+ O2↑(2〕“正氧负氢,氢二氧一〞(3〕正极:用带火星小木条检验负极: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用无聊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产生水雾6.木炭、一氧化碳、氢气复原氧化铜木炭复原一氧化碳复原氢气复原反响方程式装置图①酒精灯火焰加网罩:集中火焰,提高①先通气,后加热注意事温度②停止加热后再连续通气至冷项②预热可以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同时却,防范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排出试管中的空气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药品:大理石、稀盐酸(2〕反响原理: CaCO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3〕装置:固液不加热、向上排空气法(4〕步骤:查、装、收、验(5〕本卷须知:①装置气密性要好②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起到液封作用,防范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初三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总结5篇

初三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总结5篇

初三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总结5篇总结所要反映的是全局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全貌,所以在内容安排上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全局工作不能遗漏哪个方面,单项工作不能遗漏哪个环节,否则就会影响工作总结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接下来是关于初三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三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总结1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

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

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

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

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

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

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

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重点实验总结(共12个)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重点实验总结(共12个)

九年级化学上册重点实验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以上实验得到的分子具有的基本性质是: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1)适用范围:用于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1)蒸馏是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瓶受热均匀,防止炸裂。

烧杯中的冷水的作用是使水蒸气迅速液化,如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放出氢气,正极放出氧气,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此
(每两种材料间均用纱布隔开)
(1)图中所用材料的摆放顺序,有一处错误是石英砂与小卵石顺序放反了。

(1)实验1的现象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气球先膨胀后收缩。

气球的作用是缓冲作用,防止
(1)实验一:试管内实验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化学方程式是C+2CuO高温2Cu+CO↑。

倒在纸上观察?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实验二: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是黑色的固体变红色,化学方程式CO+CuO Cu+CO
2。

(3)实验三:倒了适量水后,旋紧盖子,观察到的现象是矿泉水瓶变扁了,得到此现象的原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水能发生反应生成H CO。

(2)实验
(Ⅳ)结束后,烘干第四朵花所发生的现象,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H
2CO
3
CO
2
↑+H
2
O。

(1)实验1:铜片上的白磷是否燃烧是,左图水中的白磷是否燃烧否,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九年级上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上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上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实验在九年级上学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化学原理和实验技术。

下面将对九年级上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进行任何实验前,首先要了解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包括佩戴实验室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实验眼镜、实验手套等。

同时了解实验室中的安全设施,如安全淋浴器、安全柜等。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台面整洁,不得离开实验台,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报告老师。

二、常用实验器材在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包括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酒精灯等。

每种实验器材都有特定用途,学生要熟悉它们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三、实验中常用的化学试剂在九年级上学期的化学实验中,学生接触到了一些常用的化学试剂,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等。

每种试剂的性质和用途都需要了解,遵循使用注意事项,切勿滥用。

四、常见实验操作技巧九年级上学期的化学实验中,涉及到了许多常见的实验操作技巧。

如横排灼烧、滴定、加热、过滤、蒸发等。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操作技巧,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实验环境的清洁。

五、常见实验现象与原理在化学实验中,会出现许多常见的实验现象,如气体生成、重力层析、溶解反应等。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观察,总结这些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六、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数据的记录、整理和分析。

包括实验数据的计算、图表的绘制等。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七、实验报告的撰写每次完成一次实验后,都需要按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以及实验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在撰写实验报告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科学术语,整洁排版,使其看起来美观大方。

总结:九年级上化学实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包括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常用实验器材、化学试剂的使用、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常见实验现象与原理的分析、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

初中化学实验工作总结上期

初中化学实验工作总结上期

初中化学实验工作总结上期
上学期,我们在化学实验课上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学习了许多化学知识和技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上学期的化学实验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进行了酸碱中和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酚酞指示剂来检测酸碱溶液的酸碱度,并且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这个实验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酸碱中和的过程,还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其次,我们进行了金属活动性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盐酸来测试金属的活动性,并且了解了金属活动性规律。

这个实验让我们对金属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另外,我们还进行了气体制备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用实验装置制备氢气和氧气,并且了解了氢气和氧气的性质。

这个实验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气体制备的方法,还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和安全意识。

总的来说,上学期的化学实验工作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化学知识和技能,也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希望在下学期的化学实验课上,我们能够继续努力,学到更多有趣的化学知识。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3篇)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3篇)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是一年一度的实验室工作管理总结,本学期我本着这样的实验室管理理念:一切为教学一线服务,一切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方向,在增强学生动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此我对本学期化学实验室的工作做了如下总结:一、认真执行教学实验计划完成化学学生分组实验____个,学生分组实验率____%,教师演示实验____个,教师演示实验率____%。

二、严格执行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各种实验事故的发生,上化学实验学生必须戴眼镜,对有毒、有害药品的使用反复强调实验操作规范,指导学生做好实验。

实验注意用电安全,杜绝人身伤害事故。

三、注意节约,反对浪费,各种实验药品、用品要定量使用。

四、精心维护实验仪器设备,实验仪器设备定期维修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五、及时为教学一线教师准备好课堂教学所需演示实验。

保证演示实验的效果,达到任课教师的满意。

六、强化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借还登记详实,有使用期限,到期不归还者,要及时通知本人归还。

七、在实验过程中如有违规操作造成损失损坏,应照价赔偿,并对其批评教育或进行通报。

八、有购置不到的仪器,实验教师自行研制,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九、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自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学校主管领导反映给予解决。

十、加强防火、防盗、防人身伤害的管.。

总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时也带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全校老师得帮助和指导下,我也算基本完成本年度的工作,希望来年加强和完善化学实验这一块工作做的更好。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二)化学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使常规的死记硬背转变为研究性学习。

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所包含的化学意义。

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从本质上去了解,既能让学生巩固既得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上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上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上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在九年级上学期的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令人兴奋的实验。

这些实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并提升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本文中,我将对九年级上化学实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与变化1. 燃烧实验燃烧实验是我们学习物质变化过程中最常见的实验之一。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了解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并能够区分物质是可燃物还是不可燃物。

2. 酸碱中和实验酸碱中和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酸碱反应。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确定酸碱溶液的酸碱度,并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与原始物质的关系。

二、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1. 铁与硫酸铜实验在铁与硫酸铜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铁以及硫酸铜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产生的蓝色离子铜离子以及铁离子是如何在反应中转化的,并学习如何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2. 钠与水的反应实验在钠与水的反应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钠在水中的反应。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现象,并学习如何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三、气体的实验1. 燃烧蜡烛实验通过燃烧蜡烛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燃烧蜡烛产生的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理解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并了解到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反应中的转化关系。

2. 碳酸氢钠与醋酸的反应实验在碳酸氢钠与醋酸的反应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二氧化碳的产生。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以及碳酸氢钠和醋酸在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

四、离子的实验鉴定1. 硝酸银试剂与氯化物的反应实验在硝酸银试剂与氯化物的反应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的产生。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的氯化银的结果,并能够通过观察沉淀的形态和颜色来鉴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2. 硫酸钡试剂与硫酸盐的反应实验在硫酸钡试剂与硫酸盐的反应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的产生。

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

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

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活动与探究】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蜡烛浮在水面(2)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3)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变黑碳化;(4)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无色小液滴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5)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⑵ 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H2O ,其中含氢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 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⑶ 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活动与探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现象: 1. 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 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 2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 ( 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O2的含量高 )3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 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H2O 的含量高 )小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H2O的量增和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只是含量多少不同)基本操作插图送入固体粉末状:操作要点“ 一横、二送、三缓速”( 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 。

液体的倾倒操作要点:“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手心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液体的量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四篇)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四篇)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四篇)篇一:化学实验心得体会当今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发展和更新更是日新月异,它会随着学习者的不断学习,在学习本身那里得到不断拓展、深化、提高。

化学科的教学也要遵循知识的这个客观规律,我们必须在化学教学的不同阶段对某个或某些知识点进行不断地联系、整合、开发和拓展,促进化学知识在学生心中的生长和发展。

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式的学习,使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提出了“重视学生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观点,这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的。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理当引导着的角色,为此,我校化学教研组结合化学科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实情,实施了《化学实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的研究。

从研究的这一阶段来看,完成了很多实验探究,对这些实验,我们都采用教师逐一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学习,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性学习,学生能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探索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中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丰富的化学实验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是很重要的内容,在这一阶段的探究中,正好有这几个实验,如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学生很快回答出制氧气的两种方法: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和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

接着让学生回忆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学生很快可以回答,这两个都是基础性问题,学生通过回忆能把旧知识重现,当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后,我才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否适用于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比前两个问题提高了一个层次,学生需要经过思考才能回答。

我再问:为什么这个装置不适用于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呢?怎样才能把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改成适用于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呢?为什么要这样改?这些问题经学生讨论后回答。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报告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报告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报告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报告引言:化学实验是九年级化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化学原理和现象,并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本文将介绍我在九年级上册所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实验,并总结实验结果与体会。

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目的: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理解酸碱中和的概念。

实验步骤:取一烧杯,加入适量的盐酸,并用PH试纸测定其酸性。

随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PH试纸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性。

当PH值接近7时,停止滴加,记录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实验结果:在酸碱中和反应中,盐酸与氢氧化钠按化学计量比例反应,生成盐和水。

通过PH试纸的测定,我们发现,当PH值为7时,溶液呈中性。

实验体会: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刻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同时,在实验操作中,我也学会了如何使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二:金属与酸反应实验目的:观察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了解金属的活泼性与酸的腐蚀性。

实验步骤:取几块不同金属(如铁、锌、铜等),分别与盐酸进行反应。

观察反应过程中是否有气体产生,并记录金属片的变化。

实验结果:在与盐酸反应时,铁片产生大量氢气,同时铁片表面出现气泡和明显的腐蚀。

锌片也产生氢气,但腐蚀程度较轻。

铜片与盐酸没有明显反应。

实验体会: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金属的活泼性与酸的腐蚀性之间的关系。

活泼性较高的金属在与酸反应时会产生大量氢气,并且金属表面会被腐蚀。

实验三:燃烧反应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的燃烧反应,了解燃烧的条件和产物。

实验步骤:取几种不同物质(如木柴、纸张、石蜡等),分别点燃并观察燃烧过程。

同时,用试管盖捕集燃烧产生的气体,并进行气体的测试。

实验结果:木柴和纸张在点燃后迅速燃烧,并产生大量火焰和烟雾。

石蜡燃烧时,火焰较小且无烟雾。

通过气体测试,我们发现燃烧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实验体会:通过这个实验,我认识到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需要有足够的氧气参与。

初中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知识总结

初中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知识总结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以下是初中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知识的总结。

一、实验室安全常识1.实验室内部禁止吸烟、喝水、进食。

2.实验室中严禁玩闹、追逐、随意行走。

3.实验台上必须整洁,不得堆放碎片、杂物。

4.实验室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

5.自己的实验桌上只能放置与实验相关的物品。

6.实验室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7.使用实验器材时,要检查是否完好,并按照正确方式使用。

二、实验器材的使用和保管1.烧杯的使用:烧杯用于调配溶液、加热液体等,使用时应放在实验桌上的垫板上,禁止放在电磁炉上直接加热。

加热液体时应小心操作,避免烫伤。

2.试管的使用:试管用于进行小规模试验,使用时应先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禁止用力过猛,避免破碎。

3.酒精灯和酒精灯架的使用:使用前应检查酒精灯是否漏气,点火时应远离易燃物体,严禁用手捂住火焰。

酒精灯架要稳固,不得倾斜。

4.天平的使用:天平应保持水平,放置物体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天平偏移或受损。

5.热水槽和冷却水槽的使用:加热时应用隔热板隔开,避免烫伤。

冷却后的烧杯、试管等应放入冷却水槽,确保安全。

6.筛子和过滤纸的使用:筛子和过滤纸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使用时应防止过滤液溢出,安全倒掉过滤液。

三、实验操作技巧1.液体的转移:使用滴管、量筒等器材进行液体的准确转移,避免液体的浪费和溅出。

2.火焰的控制:使用酒精灯时,要控制火焰的大小,避免烧毁实验物品。

3.液体的加热:加热液体时,要适量加热,避免过热溢出或溢出造成烫伤。

4.反应物质的混合:在进行化学反应实验时,要掌握化学反应的物质比例,适量混合反应物质,避免浪费。

5.实验结果的观察: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颜色变化、气体生成等,记录实验结果。

四、常见实验操作1.气体的收集与保存:使用气体收集瓶收集气体,可使用水位观察管法、水封法等方法,注意安全。

2.溶液的制备:溶液的配制时要按照一定比例溶解固体或液体,搅拌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实验总结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一、实验一: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1.实验步骤:1)取一根蜡烛,点燃后,平稳放置于桌面,观察蜡烛火焰的燃烧;2)取一根火柴,将火柴横置于燃烧蜡烛的火线中心,一段时间后,观察火柴的变化;3)熄灭燃烧的蜡烛,用点燃的火柴与熄灭蜡烛产生的白烟接触,观察变化;4)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放置一块玻璃片,玻璃片上涂有澄清石灰水,观察玻璃片的变化;2.实验记录及结论二、实验室药品及仪器的使用原则(一)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2.块状固体(如大理石、石灰石等)用镊子;“一斜二放三缓立”(三)液体药品的取用1. 多量且不需准确体积:倾倒。

注意瓶塞要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2. 少量:用胶头滴管滴加。

悬空滴加,不能伸入容器内.3. 定量:用量筒量取。

先倾倒,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量筒要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水平。

注意:①瓶塞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防止瓶塞沾上杂质而污染药品;②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残留在瓶口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③量筒无零刻度。

一次性量取,且量筒规格要与所量液体体积接近。

3.量筒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仰视会使读数偏小,量取液体体积偏大。

俯视会使读数偏大.量取液体体积偏小。

(五)酒精灯的使用.1. 三禁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2.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3. 酒精的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不能超过2/3.4. 处理酒精着火的方法:用湿抹布扑灭.5. 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灯帽,否则酒精挥发,留下水分,下次使用时点不着火. (六)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需要注意:1. 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0。

2. 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七)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需要注意:1. 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2. 试管夹或铁架台的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3.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

必须用外焰;(八)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九)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十)必须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十一)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

三、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步骤: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紧容器外壁,导管口冒气泡,松开手后导管一端有一段水柱。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实验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仪器:烧杯集气瓶双孔活塞燃烧匙导气管止水夹2.实验药品:红磷(只能和氧气反应)3.实验原理: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且生成物是固体,使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

打开弹簧夹后,水被大气压压入集气瓶内,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约等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4.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约等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5.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红磷要过量;②容器要密封,不漏气;③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6.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的原因:①红磷不足,氧气未耗尽;②瓶塞未塞紧,空气进入;③未冷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7.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多于1/5的原因:①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而逸出;②止水夹未夹紧,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而从导管口逸出。

8.该实验的不足之处:①红磷被点燃后再伸入集气瓶内,使部分空气因受热膨胀而溢出集气瓶;②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会污染空气;③导管内的空气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9.集气瓶中先加少量水的作用: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二、实验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1.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SO2注意: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此处的水不能用沙代替。

2.铁在氧气中点燃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Fe3O4注意:瓶中装少量水或铺一层沙的目的:防止溅落的生成物炸裂瓶底。

3.磷在氧气中点燃实验现象:生成白烟,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4P+5O22P2O5注意:P2O5会污染空气,集气瓶中装少量吸收剂吸收P2O54.碳在氧气中点燃实验现象:空气,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CO2三、实验三制取氧气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试管水槽集气瓶橡胶管导气管单孔活塞2)实验药品:高锰酸钾(KMnO4,暗紫色固体)3)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可以得到氧气2KMnO4K2MnO4+MnO2+O2↑4)实验现象:加热高锰酸钾,导管端有气泡溢出5)实验步骤:连接装置→检查其密性→装入药品→固定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收集氧气→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6)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7)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8)注意:①铁架台的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②导管伸出橡皮塞少许,不能太长;③用KMnO4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为了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⑤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

2.双氧水制取氧气1)实验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水槽集气瓶橡胶管导气管双孔活塞2)实验药品:双氧水(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锰(MnO2,催化剂)3)实验原理:双氧水分解可以得到氧气2H2O2 2n O M 2H2O+O2↑4)实验现象:导管端有气泡溢出5)实验步骤:连接装置→检查其密性→装入药品→收集氧气→将导管移出水面6)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7)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3.氯酸钾制取氧气1)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试管水槽集气瓶橡胶管导气管单孔活塞2)实验药品:氯酸钾(KClO3)二氧化锰(MnO2,催化剂)3)实验原理:氯酸钾受热分解可以得到氧气2KClO3 2KCl+3O2↑4)实验现象:加热氯酸钾,导管端有气泡溢出5)实验步骤:连接装置→检查其密性→装入药品→固定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收集氧气→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6)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7)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8)注意:①铁架台的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②导管伸出橡皮塞少许,不能太长;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④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实验一探究分子的运动现象1.实验仪器:烧杯2.实验药品:氨水酚酞试液3.实验原理:碱性物质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4.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无色酚酞溶液变红5.实验步骤:1)在两个小烧杯内分别加入少量的浓氨水和水,在盛有水的小烧杯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并搅拌均匀;2)取一大烧杯将两个小烧杯罩住,静止观察。

第四章自然界的水实验一过滤1.实验仪器: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2.实验原理:固液混合物经过滤纸时,滤纸可以截留大分子3.实验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架好漏斗,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取一张圆形滤纸,折好并放入漏斗,使之紧贴漏斗内壁,并使滤纸的边缘略低于漏斗口,用少量水湿润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内壁之间不要有气泡;3)取处理过的一杯液体,沿玻璃棒向漏斗中倾倒,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边缘;4)观察另一烧杯中收集得到的滤液。

4.过滤操作要领:“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若有气泡,则影响过滤的速度。

“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下端靠三层滤纸处;③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

注意:1)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过滤时,玻璃棒不能搅拌;2)两次过滤后仍然混浊的原因:①滤纸破损;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漏斗或烧杯不干净实验二蒸馏1.实验仪器:铁架台圆底烧瓶温度计转接口冷凝管转接弯头锥形瓶2.实验原理:物质的沸点之间有差异3.实验步骤:1)在烧瓶内加入约1/3体积的硬水,在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防止爆沸);2)连接如右图装置,使各部位连接严密;3)加热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的太剧烈,以防止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到试管里;4)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左右的蒸馏水后,停止加热。

4.注意:1)温度计要置于转接口与冷凝管交接处;2)冷凝管的进出水要下进上出实验三电解水1.实验仪器:直流电源电解器玻璃管2.实验步骤:在电解器玻璃管内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实验现象;3.实验现象:正负极都有气体产生,正负极气体体积比1:24.实现结论: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化学反应:2H2O2通电 2H2↑ + O2↑6.注意:(1)电解水实验所用电源为直流电;(2)在水中加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导电性;(3)H2和O2的混合气体称为爆鸣气,爆鸣气是混合物。

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实验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仪器:天平锥形瓶单孔橡胶塞2.实验原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3.实验步骤:1)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队干燥的红磷,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红磷接触;2)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记录所称的质量m1,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3)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记录所称量的质量m24.实验结果:测量的重量m1=m25.注意: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反应体系需是一个密闭体系。

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一木炭还原氧化铜1.实验仪器:铁架台玻璃管酒精灯试管导气管2.实验原理: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3.实验步骤:1)把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的放入玻璃管;2)组装仪器,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3)一段时间后点燃装置末端的酒精灯,观察实验现象;4.实现现象:1)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混合的黑色粉末部分变成红色;5.化学反应:C + 2CuO 高温 2Cu + CO2↑实验二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1.实验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2.实验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3.发生装置要点: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下;导气管伸出橡皮塞少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