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 爱莲说(导学案和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短文两篇——《爱莲说》

【学习目标】

1、掌握作者的相关情况。

2、诵读课文,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传统文化固有的审美取向,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高洁的志趣。

4、背诵默写短文,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学习重点】

1、掌握作者的相关情。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2、反复诵读课文到背诵默写课文,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学习难点】理解传统文化固有的审美取向,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高洁的志趣。

【学习过程】

任务一:了解文体知识及其作者情况。

1、“说”,是古代一种()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颇为相似。

2、本文作者(),字茂叔,()哲学家,人称()先生。他是中国()的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著作有《》、《》,代表作是《》答案:1、议论性感想杂文

2、周敦颐北宋濂溪理学太极图说通

书爱莲说

任务二: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自学检测二: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蕃.(.).淤.(.).濯.(.).涟()亵.(.).

噫.()鲜.(.).不蔓.(.).

2、划分课文的朗读节奏。

如何划分节奏?

一、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世人/甚爱/牡丹”是主谓宾结构。

二、四字短句,一般按照两个字划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三、注意一些特殊词语,如出现“而、则”,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如“濯清涟/而不妖,”

四、根据语意划分,意思关系密切的词语划分在一块。如“水陆草木之花”,“草木”和“花”的关系更密切,所以划分成“水陆/草木之花”。“自李唐来”,“李唐”关系密切,所以划分成“自/李唐来”,不会读成“自李/唐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自学检测三

1、解释字词。(包括课下注解和已经学过的字词)

(1)可.爱者甚蕃.(.甚:).(蕃.:.)

(2)晋陶渊明独.爱菊(独.:.)

(3)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染:)(而:)

(4)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予:)(之:)(濯:)(涟:)(妖:)(5)香远益.清(益.:.)

(6)亭亭

..:.)

..净植(亭亭

(植:)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亵.:.)

(焉:

..:.)

..)(亵玩

(8)陶后鲜.有闻(鲜.:.)(闻:)

(9)宜.乎众矣(宜.:.)(众:)

(10)不蔓不枝,(蔓:)(枝:)

(11)花之隐逸者也;(隐逸:)

(12)水陆草木之花(之:)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应当

B.香远益.清益:更加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谓:称呼

D.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蔓:长枝蔓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陶后鲜有闻./闻.之于宋君

B.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濯清涟而不.妖/尊君在不.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无丝竹之.乱耳。

自学检测答案

1、解释字词。(包括课下注解和已经学过的字词)

(1)可.爱者甚蕃.(.甚:很).(蕃.:.多)(2)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

(3)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污泥)(染:沾染)(而:表转折,却)

(4)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予:我)(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濯:洗)(涟:水波)(妖:艳丽)

(5)香远益.清(益.:.更加)

(6)亭亭

..:.耸立的样子)(植:

..净植(亭亭

竖立)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亵.:.)

(焉:

..:.)

..)(亵玩

(8)陶后鲜.有闻(鲜.:少

..)(闻:听说)

(9)宜.乎众矣(宜.:.应当)(众:多)

(10)不蔓不枝,(蔓:生枝蔓)(枝:生枝茎)

(11)花之隐逸者也;(隐逸:隐居避世)

(12)水陆草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应是“认为”

A.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应当

B.香远益.清益:更加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谓:称呼

D.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蔓:长枝蔓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陶后鲜有闻./闻.之于宋君(听说/使知道)

B.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远播/从远处)

C.濯清涟而不.妖/尊君在不.(没有

....).

.../.通“否”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无丝竹之.乱耳(都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任务三: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1、根据课下注解和平时积累来翻译课文。

2、注意留、替、补、删、移、猜的六字法直译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