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纵断面设计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第四章纵断面设计

道路勘测第四章纵断面设计
况下,以采用较小的合成坡度为宜。
特别是下述情况,其合成坡度必须小于8%。

①在冬季路面有积雪结冰的地区;

②自然横坡较陡峻的傍山路段;

③非汽车交通比率高的路段。
例如:某二级公路,有一平曲线半径为250m,超高横坡为 8%,该路段纵坡度为4.8%,则合成坡度为
I ih2 i2 0.082 0.482 9.33% 9%
四、最小纵坡
最小纵坡:各级公路在特殊情况下容许使用的最小 坡度值。 最小纵坡值:0.3%,一般情况下0.5%为宜。 适用条件:横向排水不畅路段:长路堑、桥梁、隧 道、设超高的平曲线、路肩设截水墙等。 当必须设计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时,边 沟应作纵向排水设计。 在弯道超高横坡渐变段上,为使行车道外侧边缘 不出现反坡,设计最小纵坡不宜小于超高允许渐变率。 干旱少雨地区最小纵坡可不受上述限制。
Lmin

V 3.6
t

V 1.2

Rmin

Lmin

V
1.2
3.满足视距的要求: 凸形竖曲线:坡顶视线受阻 凹形竖曲线:下穿立交
(二)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应以满足视距要求为主。
按竖曲线长度L和停车视距ST的关系分为两种情况。 1.当L<ST时:
h1

d12 2R
九、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定。
2.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 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

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
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坡。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

道路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
(5).平原微丘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浅,池塘、湖泊分布较广, 纵坡除应满足最小坡度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土高 度的要求,以保证路基稳定。
(6).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端引线等, 纵坡应小些,避免产生突变。路线交叉处前后的纵坡 也平缓一些。
(7).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 面的要求。
150 120
100
60
(m)
二.坡长设计
2、最大坡长的限制
道路纵坡的大小及其坡长对汽车正常行驶影响 很大。纵坡越陡、坡长越长,对汽车影响也越大。 主要表现在:上坡时使汽车行驶速度显著下降,需 换较低排挡以克服坡度阻力,同时,坡长太长,易 是水箱“开锅”,导致汽车爬坡无力,甚至熄火; 下坡时制动次数频繁,易使制动器发热而失效,甚 至造成车祸。因此,为保证行车的正常与安全,应 对陡坡的坡长加以限制。
3.1 概述
(1)直线(均匀坡度线) 直线有上坡和下坡之 分,是用高差和水平长度表示的。
(2)竖曲线 在直线的坡度转折处为平顺过渡要 设置竖曲线,按坡度转折形式不同,竖曲线有 凹有凸,其大小用半径和水平长度(曲线长度)表 示。
3.1 概述
地面标高: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连线,反映地面的 起伏变化情况。
一.坡度设计 2、最大纵坡
最大纵坡是指在纵断面设计中,各级道路容许采用的最 大坡度值。它是路线设计中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在地 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它直接影响路线的长短、使用质量 的好坏、行车的安全、运输的成本和工程造价。
各级道路允许的最大纵坡是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 道路等级、自然条件以及工程、运营、经济等因素, 通过综合分析,全面考虑,合理确定的。
二.坡长设计——最小坡长和最大坡长 1、最短坡长的限制
最短坡长是指纵断面上两个变坡点之间的最小长度。

道路纵断面基本概念与设计

道路纵断面基本概念与设计
位高度及坡度变化情况的过程。
二、路线纵断面图构成:
地面线: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线。
三、路基设计标高(design elevation of subgrade) 1.新建公路:
① 高速、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 高;
② 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 设置超高和加宽路段时则是指设置超高加宽之前 该处标高;
1100 900 700 500
30
1100 900 700 500 300
2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连续上坡或下坡时,应在不大于规定的限制纵坡长度范围 内,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 ,其长度 应符合最小纵坡长度的规定。
3.组合坡长
当连续陡坡是由几个不同受限坡度值的坡段组合而 成时,应按不同坡度的坡长限制折算确定。
3.平均纵坡
1.定 义
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 它是衡量纵面线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2.作 用
ip
H L
(1)在山区高差较大地区,为了防止交替最大纵坡 和最短长度的缓坡形成“台阶式”纵断面线形,应对路线最 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平均坡度加以限制,以提高行车质量。
(2)汽车在长上坡上行驶,会长时间地使用二档,造成 发动机长时间发热,导致车辆水箱沸腾;下坡则频繁刹车, 司机驾驶紧张,也易引起不良后果。
例:三级公路 8%纵坡 长度120米 最大坡长限制300米 120/300=2/5 ✓ 相邻坡段纵坡7%(最大坡长限制500米) 坡长500×(1-2/5)=300米 ✓ 或相邻坡段纵坡6%(最大坡长限制700米) 坡长700× (1-2/5)=420米

道路勘测设计-纵断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纵断面设计

F/G为单位车重所受到的离心力,参考有关资料取F/G=0.028,代
入得
Rmin=V2/3.6
② 考虑夜间行车前灯照射角的影响
在竖曲线上,设竖曲线长大于视距长, 知竖距Y=S2/2R且Y= h0+ S·tanα
S2 R
2(h0 S tan)
取h0=0.75m,α=1°,则Rmin=S2/(1.5+0.0349S) 1
O
因变坡角很小,近似认为折线CP1P2D的总长度等于竖曲线长度L,则 P1P2=L/2,而L= R·ω,则
S
AP1
P2 B
P1 P2
d1
d2
R 2
( S
d1
d 2 )2 R
2
R凸
2
S
(
d1
d
2
)
2
3. 竖曲线
(4)竖曲线设计示例
▪ 设计速度为80km/h的某公路一变坡点桩号为K20+100,变
公路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最小坡长(m)
300 250 200 150 120 100
60
城市 设计速度(km/h)
80
60
50
40
30
20
道路
最小坡长(m)
290 170 140 110
85
60
标准中规定坡长限制指的是变坡点间的直线距离。
2. 纵坡及坡长设计
(8)最大坡长限制
(z A
l i1 )
1 2R
(
x
2 A
2xA
l
l
2
)

纵断面设计的步骤

纵断面设计的步骤

纵断面设计的步骤纵断面设计是道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描述了道路沿线的地形变化以及道路的纵向特征。

在进行纵断面设计之前,需要进行详尽的地形测量和确定设计标准,以确保设计的道路满足交通和安全要求。

下面将介绍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步骤。

步骤一:确定纵断面起点和终点确定纵断面的起点和终点是设计过程的第一步。

起点通常为接口或交叉路口,而终点则可以是另一个接口或者终点道路。

这一步的目的是确定设计的范围,以便进行后续的设计工作。

步骤二:收集地形数据收集地形数据是纵断面设计的关键步骤之一。

使用地形测量仪器或者无人机等先进的测量工具,对道路沿线的地形进行测量,以获取高程数据。

这些数据将用于绘制纵断面图,并对设计做出影响。

步骤三:绘制纵断面图根据收集到的地形数据,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或绘图工具,绘制纵断面图。

在纵断面图中,道路的纵向比例通常为1:100或1:200,以便能够清晰可见地显示道路的变化。

纵断面图应包含道路的中心线、纵坡、切坡、挖土和填土等重要信息。

步骤四:确定设计标准和要求在进行纵断面设计之前,需要根据交通规划和设计要求确定道路的设计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道路的纵向坡度、最小半径、最大坡度等。

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纵断面的设计将有所不同。

步骤五:确定纵断面的纵向坡度纵断面的纵向坡度是指道路的纵向变化。

根据设计标准和道路的功能,确定道路的纵向坡度。

通常,道路中心线的纵坡应逐渐降低,以便提供流畅和安全的行车体验。

步骤六:设计挖土和填土区域在绘制纵断面图时,需要根据道路纵向变化确定挖土和填土的区域。

挖土区域通常出现在道路的上坡段,而填土区域则出现在下坡段。

设计挖土和填土区域时,需要考虑土壤的稳定性和排水条件。

步骤七:设计切坡和边沟对于具有较大纵坡的道路,需要设计切坡和边沟以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排水。

切坡是指道路两侧的斜坡,其目的是防止土壤坍塌。

边沟是指道路两侧的开放排水渠,用于排除降水和道路上的积水。

步骤八:进行纵断面的评估和修改在完成纵断面设计后,需要对设计进行评估和修改。

简述纵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简述纵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简述纵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纵断面设计是公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根据地形地貌、交通需求和工程技术要求,以及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公路纵断面进行合理设计和布置的过程。

纵断面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收集:首先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地形地貌数据,包括地形图、高程数据、地形特征等;同时还需要获取交通流量数据、交通需求情况、设计标准等。

2.地形分析:对收集到的地形地貌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地形特征、高差变化情况、倾斜程度等。

根据地形特征,确定设计纵断面原则,如纵坡选择和过坡点的确定等。

3.纵断面起点确定: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功能要求,确定纵断面的起点位置。

起点位置一般选在连续缓坡上,使车辆能够适应转向桥梁、隧道等特殊工程的纵坡要求。

4.纵断面分段:根据起点位置和纵坡选择原则,将整个公路纵断面划分为若干个段落,每个段落的坡度、坡长和坡度变化率要保持合理,以满足交通安全和舒适性要求。

5.纵坡设计:根据交通需求和交通流量,结合地形地貌的变化情况,设计纵坡的坡度和坡长。

纵坡设计的目标是保证交通安全和行车舒适性,坡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既要保证车辆的动力需求,又要满足制动和操控的需要。

6.横坡设计:根据交通安全和排水要求,进行横向坡度的设计。

根据工程技术要求和标准,确定横坡的最大坡度和最小坡度,横坡的设计是为了保证雨水迅速排除,防止积水导致的安全隐患。

7.横断面设计: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功能要求,设计道路的车道宽度、人行道宽度、路肩宽度等。

同时,也要考虑道路的绿化和景观设计,保证道路的美观性。

8.技术参数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计算并确定纵断面的各项技术参数,包括坡度、坡长、高差、横坡、曲线半径等。

9.综合评价:对设计的纵断面进行综合评价,与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对比,检查设计是否满足要求,是否符合交通安全和工程技术要求。

10.优化调整:如果设计存在不合理或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需要进行优化调整,重新设计和计算,以达到设计目标和要求。

道路交通道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道路交通道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四、曲线的超高与加宽
(一)超高
当曲线受地形、地物限制, 选用不设超高的半径十 分困难时,为保证车辆 能以设计车速行驶,可 以在曲线上设置超高。
1、超高横坡度
2、超高缓和段
超高缓和段是由直线段上的双坡横断面过渡到具有完全超高的单坡横断 面的路段。超高缓和段的长度按下式计算:
超高缓和段不宜过短,否则会发生侧向摆动,行车不十分稳定。一般,超高 缓和段的长度最好不小于15~20m。
– 汽车行驶轨迹是一条连续的圆滑曲线,并且轨迹的曲率、曲率 变化率都是连续的。
– 如果汽车前轮转角为α ,汽车前后轴距离为L,则汽车轨迹半 径可近似地用r=L/α 表示。轨迹曲线的半径由r=∞ 变到r=R, 或者由r=R变到r=∞ ,是一条缓和的曲线。
– 缓和曲线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曲线,如回旋线(螺旋线)、三 次抛物线、双纽线、多心复曲线等
倒的危险。 一般多以μ=0.15为最大控制数值。
3、运营经济要求
为了减少轮胎和燃料的消耗曲线半径也 不应太小,以免轮胎在牵引力与横 向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很大的横移偏 转角δ 。
当δ <1˚ 时,相当μ=0.1,燃料额外消耗为
10%~12%;当δ=1.8˚ 时,相当μ=0.16,
燃料额外消耗将达到40%,轮胎消耗速度比 正常速度加快一倍。
• 2),将路中线保持在原有高度位置 上,绕路中线旋转。
(二)加宽
机动车辆在曲线上行驶时,为保证 车辆不侵占相邻车道,要将行车部 分加宽。
e为双车道加宽值
前述公式未考虑行驶车辆摆动幅度在曲线曲线上的变化,即未 考虑车道加宽与行车速度的关系。因此,引用一个经验修正值, 即双车道行车部分的宽度B为:
μ为横向力系数,其意义为单位 车重的横向力。

公路勘测设计 纵断面设计

公路勘测设计 纵断面设计
《公路勘测设计》
三、公路竖曲线设计
(一)竖曲线设计基本知识
1、纵断面上相邻两条纵坡线相交的转折处,为了行车
平顺用一段曲线来缓和,这条连接两纵坡线的曲线叫竖曲 线。
2、为方便设计和计算,竖曲线的形状一般采用二次 抛物线形式。
《公路勘测设计》
三、公路竖曲线设计
3、转坡角
纵断面上相邻两条纵坡线相交形成转坡点,其相交角 用转坡角表示。
Q
l
xA
h
Y L
TB M
O E ω t
xB
i2
B
X
《公路勘测设计》
三、公路竖曲线设计
2、竖曲线曲线长: L = Rω
3、竖曲线切线长:
T=
TA
=TB

L/2
= R
2
4、竖曲线的外距: E = T 2
2R
5、竖曲线上任意点至相应切线的距离: y x2
2R
式中:x —为竖曲任意点至竖曲线起点(终点)的距离, m;
R—为竖曲线的半径,m。
《公路勘测设计》
三、公路竖曲线设计
(三)竖曲线的最小半径 1、竖曲线最小半径的确定
(1) 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确定考虑因素: 缓和冲击; 经行时间不宜过短; 满足视距的要求。
《公路勘测设计》
三、公路竖曲线设计
(2)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确定考虑因素 缓和冲击; 前灯照射距离要求; 跨线桥下视距要求; 经行时间不宜过短。
《公路勘测设计》
二、纵坡及坡长设计
2、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和坡长限制 (1)最大纵坡
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使用的最大坡 度值。
①确定最大纵坡应考虑的因素 (ⅰ)汽车的动力性能; (ⅱ)公路等级; (ⅲ)自然因素。

《道路工程》第4章 纵断面设计

《道路工程》第4章 纵断面设计
编辑课件
6、缓和坡段
如前所述,凡大于理想的最大纵披i1的坡度均属陡 坡。在纵断面设计中,当陡坡大于限制坡长时,应 设<3%的缓和坡段,其长度应大于最小坡长。
7、平均纵坡
定义:某段路线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i平=H/L(%)
作用: ①.衡量纵断面线型质量。 ②.可供放坡定线参考。
规定:①.越岭线高差200~500m时,取5.5%为宜。 ②.越岭线高差>500m时,取5.0%为宜。 ②.任何连续3km内,i平≤5.5%。 ④.要考虑公路编辑等课件级影响。
编辑课件
四、爬坡车道
2.设置条件
城市道路: ①.快速路及V≥60km/h的主干道,i>5%的路段。 ②.大车V下降,80→50、 60→40 ③. 上坡路段混入大型车辆的干扰降低通行能力时。 ④.经综合分析认为设置爬坡车道比降低纵坡经济
合理时。爬坡车道宽3.5m。
编辑课件
3.爬坡车道横断面设计
➢ 爬坡车道设于上坡方向正线行车道右侧。 ➢爬坡车道宽度一般为3.5m(含左侧路缘带宽度0.5m。 ➢爬坡车道的路肩和正线一样仍由硬、土路肩组成。 ➢由于爬坡车道上车的速度较低,硬路肩宽度可不按正 线设计,一般取1.0m。土路肩宽度以按正线要求设计。 ➢长而连续的爬坡车道路肩窄,右侧应设紧急停车带
编辑课件
最大纵坡的总结:
A,城市道路为公路按设计车速的最大纵坡-1。 B,大、中桥≯4% C,非机动车≯ 2.5%,>2.5%时有坡长限制。 D,隧道≯3% E, 海拔:公路:2000m以上,i≯8%。
3000m以上,比正常值减1~3%。 F,高寒冰冻:公路:i≯8%, 城市道路:i≯6%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纵断面定义:沿着道路中心线竖直剖切开的断 面即为线路纵断面。 绘制纵断面的目的:主要反映路线的起伏、纵 坡以及与原地面的填挖情况。 纵断面设计:就是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 等级和自然地形,研究道路起伏的坡度和长度, 以便达到行车的安全、舒适迅速和经济合理的 目的。

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1. 纵坡设计:确定道路纵坡的变化规律,使道路能够顺利排水和提供合适的水平净空距离,确保车辆安全行驶。

纵坡设计还需要考虑土壤稳定性、便于排水和排泥、降低耕地损失等因素。

2. 纵断面曲线设计:根据道路设计标准和交通要求,设计合适的曲线,以提供行车的平稳度和安全性。

常见的曲线形状包括圆曲线、抛物线、混合曲线等。

3. 纵断面宽度设计:根据道路等级、交通流量和车速等因素,确定道路纵断面的宽度,以满足车辆通过和安全需求。

道路宽度设计还需要考虑路肩、人行道、自行车道等附属设施的需求。

4. 路堤和路基设计:根据地面地形和地质条件,设计合适的路堤和路基高度和形状,以提供道路稳定性和排水功能。

路堤和路基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土壤的稳定性和加固措施。

5. 路面结构设计:确定道路的路面结构,包括路基、基层、面层等材料的选择和厚度设计,以满足预期的使用寿命、承载能力和驾驶舒适度。

6. 边坡设计:根据路段的地形和地质条件,设计合适的边坡形状和坡度,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防止坡体滑动或塌落。

7. 排水设计:确定道路纵断面的排水系统,包括沟渠、排水管道、坡面排水设施等,以确保道路干燥、无积水,并防止水流对道路结构的破坏。

总之,道路纵断面设计是为了确保道路的交通功能、安全性和持久性,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交通需求和环境影响等因素,以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第三章 道路纵断面设计分析

第三章 道路纵断面设计分析

x2 2R
后半支计算:

h后半支
(L x)2 2R
x L-x
§3.3 竖曲线设计
3.缓坡段 在纵断面设计中,当陡坡的长度达到限制坡长时,应安排一段缓坡 ,用以恢复在陡坡上降低的速度。同时,从下坡安全考虑,缓坡也是 需要的。一般情况下,缓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其长度应不小于最 短坡长。
§3.3 竖曲线设计
竖曲线: 竖曲线的凸、凹性: 竖曲线的作用: 竖曲线的线形: 一、竖曲线的数学模型 二次抛物线竖曲线方程:
第三章 道路纵断面设计
§3.1 概述


§3.2 纵坡设计


§3.3 竖曲线设计
§3.4 纵断面设计
§3.1 概述
一、纵断面与纵断面设计图 纵断面: 纵断面线: 纵断面设计线: 纵断面设计图: 道路纵断面: 道路纵断面设计图: 公路路线纵断面设计图样例,见教材P89页图3-1 二、纵断面图上的线形要素 地面线: 设计线: 设计线基本要素:
设 计 速 度(km/h)
3
4

5

6


7
(%)
8
9
10
120
100
80
60
40
30
20
900
1000
1100
12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100
1200
600
700
800
900
900
1000
500
600
700
700
800
500
500
600
300
300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步骤与方法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步骤与方法
16
17
THAT’S IT.
18
4. 土壤地质剖面图、简明路线平面设计图
5. 交叉口范围,平曲线位置
5
6
2 标注控制点高程
1.控制点是指路线起终点、路线交叉口、桥梁顶面或 梁底、沿线重要建筑物地坪以及依据横断面确定的 填挖合理点等,这些点往往在道路设计之前就因其他它
因素而限定了其标高。
2.建筑物前的地坪标高比中心线的设计标高高0.3—0.5m
围地形景观的协调,综合考虑平纵横三各方面试定坡度
线,再对照横断面检查核对,确定纵坡值,定出曲线半
径,计算设计标高,完成纵断面图。
4
1 绘出原有地面线(或待改建道路纵坡线)
1. 坐标计算纸绘制各里程桩标高,各点标高连 线即为原地面线
2. 按照道路中线水准测量资料
3. 比例尺:水平1:500—1:1000; 垂直1: 20—1:100
l——计算桩号与控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m
i——横向坡度
14
求出各里程桩挖填高度,并标注在纵断面上
填方高度=设计标高-原地面高(m) 挖方高度=原地面高-设计标高(m) 填方写在设计上面;挖方写在设计下
15
7 绘制纵断面设计图
1比例尺:水平1:500—1:1000; 垂直1: 20—1:100 2两部分书写 图5—18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 与方法
1
12046118
回顾:城市道路纵断面
通过道路中线的竖向剖面,成为纵断面
——《城市道路设计》P129
2
3
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纵坡设计前,路线位置拟定后,应先根据中桩的桩
号和地面标高汇出纵断面图的地面线及平面工程经济及与与周
2.经济、技术合理

简述纵断面设计的步骤

简述纵断面设计的步骤

简述纵断面设计的步骤
纵断面设计是道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调查与分析:首先需要对道路所在区域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水文地质情况等。

还需根据交通流量、车速要求等确定设计标准。

2. 确定纵断面线路: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确定道路纵向剖面的线路,包括起点、终点和中间控制点。

3. 建立纵断面模型:在道路设计软件中建立纵断面模型,根据设计标准和线路确定道路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根据纵向坡度和弯道半径的要求,设计道路的坡度变化和道路曲线。

4. 设计纵断面要素:在纵断面模型中,根据设计要求设置路床宽度、交叉口、过水管、排水设施、路基坡度等要素,确保交通安全和道路使用的可行性。

5. 优化设计:对纵断面模型进行优化调整,确保道路符合设计要求和交通流量需求。

6. 完成设计报告:根据纵断面模型,编写详细的设计报告,包括纵断面的尺寸、标高、线型等信息,以便后续的施工施工。

总之,纵断面设计是道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调查分析、
线路确定、纵断面模型建立、要素设计、优化调整和报告编写等步骤,确保道路纵断面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道路勘测与规划设计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道路勘测与规划设计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地面线: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 折线。平面确定后,地面线自然就唯一的确定下来。反映 了路线中线处的地形起伏情况。 设计线:满足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的,由设计人员确定 的一条具有规则形状的几何线形,反映了路线的起伏变化 情况。由直坡段和竖曲线构成。
坡度=两变坡点高差/平 距 直坡段 坡长:两变坡点水平距 离
2、道路阻力 (1)滚动阻力 汽车的轮胎具有弹性,所以当车轮滚动时,轮胎会连续反复 地发生变形。车轮轮胎的变形属弹塑性体的变形,导致能 量损失。 (2)坡度阻力 汽车在坡道倾角为α的道路上行驶时,车重G在平行于路面 方向的分力为Gsinα,上坡时它与汽车前进方向相反,阻 碍汽车行驶;而下坡时与前进方向相同,助推汽车行驶。






3、《标准》规定: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纵 坡应符合以下规定: 越岭路段的相对高差为200m~500m时,平均纵坡以接 近5.5%为宜。 越岭路段的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以接近5% 为宜。 在任一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 城市道路的平均纵坡按上述规定减少1.0%。对于海拔 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平均纵坡应较规定值减少0.5% ~1.0%。
4、最小坡长 (1)理由:过短,则变坡点个数增加,行车时颠簸频繁,

影响行车平顺性;过短,则不能满足设置最短竖曲线这一
几何条件的要求。从路容美观、相邻两竖曲线的设置和纵 面视距等也要求坡长应有一定最短长度。
(2)《标准》和《城规》规定,各级道路最短坡长应按表 3-14和表3-15选用。在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的匝道以及 过水路面地段,最短坡长可不受此限。
上坡为正
下坡为负
平坡为0

道路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

各级道路的最大纵坡一般是根据以下因素确定的:
汽车的动力特性:按照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的类型及其 动力特性来确定汽车在规定的速度下的爬坡能力;
道路等级:道路等级越高,交通密度越大,行车速度 越高,要求纵坡设计越平缓;对于等级较低的道路, 可以采用较大的纵坡;
自然因素:在纵坡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的地 形起伏情况、海拔高度、气候条件等对汽车行驶的影 响,如阴湿多雨地区、长期冰冻地区,均应避免过大 的纵坡。
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当纵坡的设计达到限制坡长时,应设
置一段缓坡,用以恢复在陡坡上降低的速度。 一般缓和坡段的坡度应不大于3%,长度不小于100米; 缓和坡段应设置在直线或较大半径的平曲线上,最大限
度地发挥缓和坡段的作用; 当有必要在较小的平曲线上设置缓和坡段时,应适当增
加缓和坡段的长度,使缓和坡段端部位于平曲线之外。
合成纵坡
合成纵坡——指在设有超高
的平曲线上,路线的纵坡和弯道 超高所组成的坡度。
i i I 2 2 h
I—— 合成坡度(%);
i ——路线设计纵坡坡度(%);
i h——超高横坡度或路拱横坡度(%)。
合成纵坡
各级公路允许的合成纵坡度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计算行车速 120 100 80 60 100 60 80 40 60 30 40 20 度(km/h)
纵断面图
§3.2 竖曲线
竖曲线——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
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一段曲线 来缓和,称为竖曲线。
竖曲线分凹形和凸形两种
§3.2 竖曲线
形式——抛物线和圆曲线两种。
纵断面只计水平距离和竖直高度,斜线不计角度而计坡度; 竖曲线的切线长与曲线长以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计,切线支 距是竖直高程差,相邻两坡度线的交角用坡度差表示。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之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之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
包括如相交道路的中心线标高重要地厂建筑物的标高与铁路交叉点的标高河岸坡度和河流水位桥涵立交的标高等
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
(1)线型平顺。设计坡度平缓,坡段较长,起伏不宜频繁,在转坡处以较大半径的竖曲线衔接。 (2)路基稳定、土方基本平衡。 (3)尽可能与相交的道路、广场和沿路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 (4)道路及两侧街坊的|考试大|排水良好。道路路缘石顶面应低于街坊地面标高及道路两侧建筑物的地坪标高。 (5)考虑沿线各种控制点的标高和坡度的要求。包括如相交道路的中心线标高,重要地—厂建筑物的标高,与铁路交叉点的标
高,河岸坡度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纵断面设计
第二节纵断面设计
第5.2.1条纵断面设计原则如下:
一、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

二、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

三、山城道路及亲辟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土石方平衡,汽车运营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

四、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宜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纵坡度。

五、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

1、路线经过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时,应提高路基标高以保证路基稳定。

当受规划控制标高限制不能提高时,应采取稳定路基措施。

2、旧路改建在旧路面上加铺结构层时,不得影响沿路范围的排水。

3、沿河道路应根据路线位置确定路基标高。

位于河堤顶的路基边缘应高于河道防洪水位0.5m。

当岸边设置挡水设施时,不受此限。

位于河岸外侧道路的标高应按一般道路考虑,符合规划控制标高要求,并应根据情况解决地面水及河堤渗水对路基稳定的影响。

4、道路纵断面设计要妥善处理地下管线覆土的要求。

5、道路最小纵坡度应大于或等于0.5%,困难时可大于或等于0.3%,遇特殊困难纵坡度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

六、山城道路应控制平均纵坡度。

越岭路段的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度宜采用4.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宜采用4%,任意连续3000m长度范围内的平均纵坡度不宜大于4.5%。

第5.2.2条机动车车行道最大纵坡度推荐值与限制值见表5.2.2。

第5.2.3条坡长限制规定如下:
一、设计纵坡度大于表5.2.2所列推荐值时,可按表5.2.3-1的规定限制坡长。

设计纵坡度超过5%,坡长超过表5.2.3-1规定值时,应设纵坡缓和段。

缓和段的坡度为3%,长度应符合本条第二款规定。

二、各级道路纵坡最小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表5.2.3-2的数值,并大于相邻两个竖曲线切线长度之和。

第5.2.4条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横坡度与道路纵坡度的合成坡度应小于或等于表5.2.4规定值。

第5.2.5条非机动车车行道纵坡度宜小于2.5%。

大于或等于2.5%时,应按表5.2.5规定限制坡长。

第5.2.6条各级道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置竖曲线。

竖曲线采用圆曲线。

竖曲线半径及最小长度见表5.2.6。

设计中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5.2.6一般最小半径值;特殊困难时,应大于或等于极限最小半径值。

非机动车车行道的竖曲线的最小半径为500m。

第5.2.7条桥梁引道设竖曲线时,竖曲线切点距桥端应保持适当距离,大、中桥为10,15m,工程困难地段可减为5m。

隧道洞口外应保持一段与隧道内相同的纵坡,其长度见表5.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