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有效实施的探讨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有效实施的探讨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四、研究计划(框架)
Tankertanker Design
3、教学资源使用与课堂组织
挖掘不够? 应用不充分? 应用方法不恰当?
4、课堂有效性的评估
(1)试题测验:设计贴近生活、时事热点的题目,创设情 境,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问卷 ????? (3)个别访谈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有效实施的探讨
Tankertanker Design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 新课程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现代公民必 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对 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思想。各个版本的新教材编 写也秉承这个理念,把旧教材里大段的原理性文字删除, 而是换上了联系生活实际的地理情境案例,更添加了活动、 阅读、案例研究等环节。 • 新高考试题:不断体现着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应用型和能 力型试题逐渐增加,结合生活现象与实际设置的情境题增 加,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与技能去综合分析,解决 实际问题。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二、文献整理与搜集
Tankertanker Design
直接相关文献
生活化地理课堂的内涵(周洪兵,2013;杨 亭,2010) 地理教学需要生活化的原因(杨少霞,2009) 地理生活化教学现状(周洪兵,2013) 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顾娟,2007;杜海霞,2009) 课堂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苏庆华,2005)
四、研究计划(框架)
Tankertanker Design
资源的转换
素材收集
课堂评价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地理科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必修的学科之一,地理知识涉及到人类生活、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等方面。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多以教科书知识为主,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的实践性教学。

高中地理教育需要转变教学方法,倡导生活化教学模式,使地理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生活化教学模式逐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普及和应用。

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研究和探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生活化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能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析还有助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地理教育的发展。

对于有效推广和应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估,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地理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正文2.1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概述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

生活化教学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探析1. 引言1.1 概述地理知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通过教学生活化地传授地理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是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本文将探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地理案例、实地考察活动设计和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让他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地理学科的魅力。

【概述】1.2 研究意义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知识的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一项枯燥的任务,但通过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通过讲解城市规划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城市发展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

通过将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具体地理解这些概念。

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进行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这一概念。

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地理知识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注重生活化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进行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探析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进行研究时,我们可以采用实地调研、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

实地调研是一种直接观察生活环境并深入了解地理知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地调研,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是指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注重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它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化教学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教授气候变化的内容时,可以通过讲述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引发学生对气候变化原因和应对措施的兴趣。

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生活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能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意义,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设计和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案例、实地考察、问题解决等方式设计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入新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如多媒体、互联网等,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地理现象和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图谱、地球仪等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地理实际,提供具体的案例和数据,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设计和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入新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只有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发挥地理教育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研究

“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研究

“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7)1. “三新”背景介绍 (8)2. 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概念解读 (10)3. 教学理论基础 (11)三、“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理论框架 (12)1. 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 (13)2. 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14)3. “三新”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构建 (15)四、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16)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 (17)2. 情境的创设与优化 (19)3.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20)4. 学生参与度的提升 (22)5. 教学评价的改革 (23)五、“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24)1. 案例选取的依据与原则 (25)2. 具体教学案例展示 (26)3. 案例分析与反思 (27)六、“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效果评估 (28)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30)2. 评估方法的选择与实施 (31)3. 评估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32)七、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34)1.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5)2. 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36)3. 长期发展规划与展望 (37)八、结论与展望 (38)1. 研究成果总结 (39)2. 研究不足与局限性分析 (40)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1)一、内容描述本研究主题为“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研究”,旨在探究在新时代教育背景、新课程理念以及新地理教学标准要求的“三新”如何将生活化情境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不断,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地理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学生需要掌握的地理知识更加广泛和深入,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一、生活化教学策略1.问题导向生活化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探究、观察和实践,逐步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在城市规划的教学中,可以以学生所在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讨城市的规划布局、交通设施建设等内容,使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生动、实际的案例,将地理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在气候变化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结合国内外的气候灾害案例,使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案例教学,能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实地考察利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将地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走出课堂,走进城市、乡村、自然保护区等实地,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具体而鲜活。

二、生活化教学案例分析1.城市规划案例在城市规划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个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为目标的规划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参观城市交通设施、分析交通状况等方式,深入了解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并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

2.气候变化案例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的气候灾害事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气候数据、调查气候灾害案例等方式,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对策,并围绕“如何减缓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讨论。

3.自然资源案例在自然资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自然资源,深入了解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文献调研等方式,掌握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评价反思生活化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科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地理教育也逐渐走向生活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将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成为广大地理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背景介绍部分将探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背景和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阐述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对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概念解析和案例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提出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结合现实教学实践,总结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地理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字数不足,继续补充内容】1.2 研究意义地理生活化教学是当前地理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理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通过将地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从而提高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地理生活化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地理生活化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观察、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等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这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地理生活化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通过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引导他们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事业。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研究,旨在解决传统地理教学容易出现的枯燥乏味、脱离实际、缺乏趣味性等问题,促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对环境、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关注度。

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

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

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探讨摘要: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呈现出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地理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

本文主要探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联系生活学地理,把生活问题地理化,地理问题生活化。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必要性教学探讨教学反思有两个真实故事:其一,有一个来自英国的小女孩,到印度洋沿岸来玩的时候,发现海水涨落的异常现象,立刻想到这和她在学校的时候听老师讲的海啸现象一样。

她就把可能有海啸的事告诉了妈妈,结果救了100多人。

其二,2005我国湖北一些县市的学校的学生正在上课时,恰遇地震来袭,集体恐慌拥挤出逃,前面有人跌倒了,后来者仍继续前行,“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踩踏现象就这样发生了,造成百余名学生受伤……一、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地理教学基本理念中“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1]旨在倡导地理教学生活化,即地理教学要走进生活,贴近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脱离生活的倾向,灌输式的教育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其实地理就在我们身边,人们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因此,中学地理教学生活化势在必行,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和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地理教学应当和现实生活、生产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

二、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探讨如何将“生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地理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体现“生活化”的理念,就必须提高课堂的“生活质量”,重视把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这是让地理教学焕发生活魅力的前提。

笔者针对此问题,结合具体课堂实践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摘要: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让学生能够有较强的地理实践应用能力,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当中出现的一些地理问题,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加强对世界、对环境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也是新时期背景下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通过生活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高中地理知识的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当中发现一系列的地理现象,并运用学到的地理知识进行解释和解决,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生活化进行相应的分析,以期通过生活化教学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实践,并在生活当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生活化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限制,导致高中地理教学古板,而且传统地理教学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标,缺乏对学生地理知识实践应用方面的考核,从而导致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不高、实践性不强。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和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强调了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和教学方法。

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对高中地理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开展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不仅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生活当中应用地理知识、学习地理知识、实践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明确了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使得地理教学更加有效。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一)能够最大限度的凸显出地理的价值所在地理一直以来是我国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学科,但是传统的教学当中,更加注重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教学,由于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感觉很抽象,特别是对于“洋流分布”、“大气运动”等这种比较抽象的知识,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够[1]。

学生不能够有效的运用和学习这些知识,就会感觉地理科目没有作用,导致学生出现懈怠心理。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设计思维的应用…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设计思维的应用…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2、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设计思维的应用3、高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策略探讨4、高中地理教学全程设计视角分析5、谈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渗透全文总字数:17687 字篇一: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在于将生活和课本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其能够结合生活案例探究地理知识。

生活化教学是符合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要求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在生活中找到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引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或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生活化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识,能够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地理核心素养基本概述(一)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思维方式包括对地理事物全面、系统、动态认识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了解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并对这些因素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做出一定的解释,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1]。

(二)对地区区域有基本了解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应具备分析、解释和预测人地关系区域系统特征的方法和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区域人地关系等问题,从而形成基于某个地区实际情况的区域发展概念。

(三)提高地理的实践能力在地理学习中,实践活动包括户外地理调查、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探索篇•教学研究一、地理核心素养的概述早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此后这一概念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在教育界广受关注与重视,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探讨和热议。

各个学科都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和规划中,地理学科也不例外。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成为高中阶段地理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和方向。

从字面上理解,地理素养可以简单地阐述为一个人可以合理地用地理知识理论和思维来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并能够借助地理知识和技能来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地理核心素养则是建立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之上,重点强调个人在生活与发展过程中所必备的地理素养与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今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地理核心素养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的热议,但却没有产生明确、一致的定义。

学术界都将其简要地概括为地理研究人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具备的较为稳定、完善的内心品质。

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地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以及技术素养这三部分内容,同时也分别体现了社会、精神以及物质这几方面的价值。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而形成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对其成长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一)地理教学设计的生活化结合现今高中地理教学的特点来看,地理知识较为抽象和复杂,很多学生在理解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一些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科学合理地把握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生活实例,有效地展开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地对教学知识进行生活化教学设计,合理地将生活现象与地理知识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识。

课题申报范文:2036-构建生活化的高中地理课堂的实践研究

课题申报范文:2036-构建生活化的高中地理课堂的实践研究

构建生活化的高中地理课堂的实践研究1.问题的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基本理念之一。

当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地理教学为了教而教,远离生活远离学生兴趣。

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无趣,课堂低效。

基于此我们提出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实践研究。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实施10多年来,其“突出人地关系和人文精神,面向生活,反映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的特性被越来越多的高中地理工作者采纳,并渗透到他们的课堂教学中。

在此过程中对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赏识,研究颇多。

但是经过对中国知网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检索,对课堂教学生活化实施的困惑、实施的误区研究并不多。

2.课题的界定地理课堂教学是指地理教学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地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目标,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把生活问题地理化,地理问题生活化,建构课堂教学生活化模式。

生活化的课堂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课堂,即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促使课本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进入案例的情境,情为之所牵,意必为之所动。

能够使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赋予地理学习以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和探究心理,促进学生思维的觉醒;能够更加贴近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源,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东北师大赵红在《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中指出:地理生活化教学是指在地理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地理,把生活问题地理化,地理问题生活化,体现“地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是指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本文将从生活化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原则是通过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更加关心和感兴趣。

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问题相联系,使得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地理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在讲解城市规划时,可以通过学生周围环境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规划问题,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包括教师讲解、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考察、多媒体展示等。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讲解地理气候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况天气预报,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并与学生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效果是显著的。

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在参与实际生活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运用地理知识,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生活化教学也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地理课程的实用性和现实性。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地理是一个概括性的学科,它包括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

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学校所教授的地理类似于独立的知识概念,并不具体地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研究,切实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

生活化教学研究是将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教育方法,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方式。

在地理教育中,生活化教学研究是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具体来说,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生活化教学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生活化教学研究的具体方式生活化教学研究可以通过以生活为导向的实地调查、地理研究和地理实验来实现。

例如,在城市地理领域,可以引导学生对城市化现象进行调查或研究,分析城市化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

同样,在农业地理方面,可以通过生产实践、田间采样和对农村经济社会现象的调查研究,让学生体验和了解农业地理学的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让生活经验与地理知识相互映射,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建设生动逼真的地理教育案例在生活化教学研究中,可以通过建设生活化的教育案例,以生动逼真的方式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利用电影、游戏、实境等途径,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地理相关知识。

电影《印度神童》,让学生认识了印度这个国家,了解了印度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深入了解了印度这个国家的习俗和生活方式。

此外,还可以通过实境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验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十分重要。

绝大多数学生因为对地理学科缺乏兴趣,导致学习不积极。

因此,在生活化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点,采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使用影视、图片和实景的方式来真实展现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学科在高中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地理知识对于学生们了解世界、认识自然、把握时代变迁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来探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一、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生活化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它是将抽象的知识和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贴近生活去感受、思考、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依托于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其核心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和“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思想。

地理学科是一门涉及广泛、内容丰富的科目,有时候学生会因为地理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而感到迷茫和无趣。

采用生活话教学理念进行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法1. 利用现实生活案例生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和地理知识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或者案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并积极思考。

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地理景观、气候现象或者城市规划等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其中的地理原理和特点。

2. 实地教学和考察生活化教学注重“感性认识”,实地教学和考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

通过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和观察地理现象,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而生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并记录下所见所闻,然后回到教室中进行讨论与总结,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设计图表、动画、视频等形式来向学生介绍地理知识,使学生在欣赏多媒体作品的同时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认识。

教师可以借助地图软件展示地球各大洲和国家的分布,或者播放有关地理环境差异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载体更加直观地认识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高中地理应用表现性评价的关键技术…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高中地理应用表现性评价的关键技术…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2、高中地理应用表现性评价的关键技术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4、高中地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5、高中地理学科探究式教学全文总字数:15850 字篇一: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学生的生活化体验,贯彻落实“生活即教育”的基本教学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地理教学中,符合学生生活体验的生活化教学,体现了地理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指导思想。

本人在地理教学中,认真贯彻落实在教学中的生活化,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有益地尝试:一、教学设计生活化对于许多高中学生而言,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仅理论较难理解,有些知识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稍微远一些。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地把握,有可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渐地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地理学习目标的实现。

基于这种考虑,本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融入了生活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通过生活现象,去较为轻松地理解地理知识与概念。

例如本人在给学生讲解高中地理中的地球运动时,就融入了这种理念。

考虑到处于宏观运动的地球运动,是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抽象性较强,我一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授课。

比如让学生结合昼夜长短的变化,去观察每天天黑的时间的变化。

一般而言,这节课在秋分前后进行授课,在上课时,先对学生进行一个小的调查,询问学生起床的时间,学生起床的时间一般在6:50左右,我会接着提问,你起床的时候天亮了吗?学生会给出“天刚刚亮”的答案,由于学生上学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我问学生,冬天起床的时候,天亮了吗?学生会说,冬天起床的时候天还是黑的。

再问学生,暑假期间如果早点起床的话,天是不是亮了,学生会得出肯定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设问,让地理知识具有了生活化的特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这些提问在备课环节教师就应该进行充分地准备,因此,本人认为,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学设计的生活化。

高中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研究一、生活化教学理论概述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其核心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自主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合作、全面发展。

生活化教学理论强调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论的落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的地理问题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教学方法的设计:生活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地理学习中。

3. 教学资源的利用:生活化教学注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实用性,教师可通过利用身边的自然环境、地理资料、地图、模型等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知和理解。

1. 通过实地考察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或者城市郊区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地貌特征,增加对地理知识的亲身体验和感知。

比如在学习地形地貌时,可以带学生到附近的山区、河流、湖泊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貌特征。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的地理环境认知能力和地理事实理解能力将得到有效的提升。

2. 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对地理现象的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真实的地理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了解背后的地理原理和影响因素。

在学习气候变化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某个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当地的生产活动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引发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思考,从而使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地理学科的教学在提升学生全球感知和承担全球责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地理教学要求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本文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阐述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1.提高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地理的现象和规律,并发现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同时,将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提高应用能力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通过观察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学会制订旅游路线和规划地理场地等,从而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技能。

3.激发创新思维生活化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立体的学习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面锻炼出更多的创新思维。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更具创造性,并且不断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1.内容单一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仅仅只是将知识点生活化,忽略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

这种单一的内容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也无法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缺乏创新一些老师在生活化教学中仅仅只是在板书上画一些逗趣的图画并附带至少一个例子。

这种方法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感到单调,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也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发挥。

三、解决方法1.多样化的资源老师可以多方收集生活化教学所需要的资源,如图片、录音、影藏、文献等,这些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照和理解所学知识,学生也可用这些资料进行相关实习和实践操作。

为了创新生活化教学方式,老师可以使用课件、综合活动、间接教学等方法,也能够让学生观察、探究、分析、组织等多种方式来学习。

通过这样的新颖方式,学生才能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3.多角度的学习在地理学科中,可以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角度来进行生活化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摘要】现在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感到地理无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中地理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

本文分析了当今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总结了这些理论的共性与个性,并根据这些生活化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和湘教版教材,得出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生活化教学理论【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66-021.引言目前关于地理与生活的探讨并不少,也经常有学者提出在讲授地理知识时应举生活中的例子[1],可是这仍然是老师带着学生走,面对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需要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更有意义的探讨,把生活化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

在教育学的发展中,已经有很多理论提出了生活与教育的密切联系,比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等,本文在对这些生活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脱节的现象,进行了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前人对生活教育研究的理论,得出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当今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地理学科的地位有了提升,但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以高考为指挥棒。

随着地理学科重新划入高考的科目中,地理教学,尤其是高中地理的教学应试性就变强。

在高中分科后,地理经常是读读划划背背,变得毫无乐趣可言,与生活严重脱节,在人文、区域地理部分,一些案例过时,一些措施的可操作性不强,很多措施都是宏观的而不是可行的,没有强调出学生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其次,重结果轻过程。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直接让学生记住,而忽视过程的探究,尤其是在自然地理部分,内容较难,由于课时和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教具等因素的限制,地理的科学性不明显。

虽然现在的学校普遍运用多媒体教学,但传统教具的作用不可忽略,可以让学生不仅听到、看到,甚至可以感觉到,这就是感官体验的过程[2-3]。

例如在学习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时,师生应一起分析,一步步探讨,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结论。

笔者提倡传统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不可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

最后,方法陈旧,不注重教法和学法的改革。

教师依然习惯性地起主导作用,教师课堂的提问常是选择性的问题,答案只有“是”或者“不是”这两种,是无疑而问,缺少开放性,问题没有思维含量[4],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3.生活化教学理论研究进展3.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60年代,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科学技术条件的成熟,建构主义由瑞士学者皮亚杰系统地提出,认为在儿童与周围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之后科尔伯格、斯滕伯格和卡茨等人都丰富了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体现了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肯定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但是容易受到学习者原有的知识与经验的限制,过于强调知识的相对性。

比如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复习的方式导入就根据已有的经验来建构新的知识。

又比如在讲解湘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时,同学们对地震波的感觉没有直观的认识,可以通过让同学们想象敲西瓜震动的感觉,还有就是地球的内部圈层我们不能直观地感受到,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对熟鸡蛋的结构来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这些在实际的教学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就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到与抽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新知识,再用这种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未知现象。

3.2情境学习理论20世纪80年代,情境学习理论开始引起学者们的注意,brown等人首次详述了情景认知和情景学习。

情境学习理论倾向于从已有的实践、探究中学习。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在某一情境中与他人及事物相互作用能力的提高;而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参与一种活动的学习能够影响(正向或负向)其在新情境中参与另一活动的能力[5]。

情境学习理论在长期的实践与应用中体现出了很大的优越性,促进学习共同体的产生,但是对学习共同体这个概念的界定并不十分明确,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教学的主导者变成引导者,辅助者。

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最明显的是关于情境的建立,很多提倡远程教学,就是用视频的方式再现真实情境,但是这种只靠声音和图像的教学方式与真实的情境还是存在差异的,不能产生交互式的效果。

另外就是对于真实情境的建立或者去考察都受学校实际情况等一系列问题的限制,有可能存在地区差异。

笔者认为情境学习就是学习的这种知识要在哪里应用,就要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中体验。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制作教具、标本、情境假设等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情境,让学生形成全方位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时,就可以为同学们提供基本的24种矿物标本(如果有的学校不具备这种条件,就可以找一些岩石,来分析其中的矿物),不仅在图片上看,要给同学们实物,让同学们摸一摸,感受下石墨滑腻的手感,划一划,看看矿物的划痕,就能区分出赤铁矿和金,天然水晶可以在阳光底下观察棉絮状的包裹体,这可以帮助同学去分真假水晶,而云母因为具有层理结构,可以分成一片片的等等,根据矿物的不同性质来区分矿物。

3.3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威曾指出,传统学校教育的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自主地运用他在校外所获得的经验;同时又不能把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这种问题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效率[6]。

杜威在19世纪90年代发表了其教育理念的纲领性著作《我的教育信条》,形成了他关于教育的突出观点,即:“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对当时呆板的脱离生活的学校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7]。

此时的中国社会处于战火与动荡中,广大人民缺乏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经常提倡以生活为中心,但依然教育是教育,生活依然是生活。

我国生活教育派的主要代表陶行知先生继承和发展了杜威关于生活教育的观点,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演讲,如教学合一、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行是知之始等,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主张[8]。

他的理论在晓庄乡村师范学校进行实践。

对比杜威和陶行知关于生活教育的观点,不难发现有以下的共同点:首先都强调生活与教育相联系。

在杜威看来,教育并不是为生活做准备,而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过程,学校的教育最好尽可能呈现真实充满生机的生活。

陶行知认为生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亲知是一切知识的根本,通过自己亲身得来的知识印象能更加深刻。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就在此,就像我们学习旅游业时会强调,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这个“质”和“真”,就只能在生活中亲身体验才能品味其中的韵味。

其次就是都强调了注重儿童发展中的差异性[9]。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认为:儿童有自己的本能和倾向,学校教育应适合儿童天性的发展,而不是扼杀儿童快乐的牢笼。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认为:促进小孩子个性发展,保持对科学的严谨性和创造力有助于我国的科学化,解放孩子的思想,解放孩子的嘴,允许、鼓励孩子问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把孩子从牢笼中解放出来。

当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产生的“教育即生活”和“生活即教育”这两种观点必然存在差异,两个思想的侧重点不同。

“教育即生活”提倡在学校中真实再现生活,学校模拟出简化的生活。

而“生活即教育”强调什么样的生活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把生活当做教育,以生活为平台开展教育。

另外不同的教育背景解决不同的问题。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主要解决学校教育与生活的脱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

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主要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每人提供一种受教育的可能,希望通过科学和教育来挽救中国。

4.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新课标指出我们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就强调了地理教学和生活化的密切相关。

另外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的研究,地理教育与生活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保持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使课堂充满亲切感[10]。

比如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树林里比沙地凉快,为什么阴天温差小,为什么买房要看楼间距等等的问题,都会让学生觉得地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是十分可行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11],也有了一些生活常识,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高中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样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而许多的信息,往往只呈现了表象,对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以及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就缺乏深入的报道,因此学生有需求,就会对知识有渴望,这样生活化的课堂就会变得很有效,教师不是在唱独角戏[12]。

例如学生对于“拉尼娜”这个词并不陌生,尤其在近两年,气象灾害频繁发生,这些不仅是因为局部天气的变化,而是受大范围全球大气环流的影响,而这些就是我们生活与地理的结合点,也是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点的。

笔者认为现在高中地理教学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在生活的天地中学习地理,也就是“生活即教育”。

另外高中开展了许多地理选修课,比如天文地理、海洋地理、灾害地理、旅游地理、城市地理等都体现出了寓教于生活,开展天文地理与海洋地理有很强的战略意义,把我们的视野变广,一直以来,我国海洋和宇宙的研究比陆地少,开展这两门选修课有助于建立学生的海洋和宇宙意识,具备全方位综合的视角。

另外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天气多变,是一个多灾害的国家,研究灾害地理,可以使学生在面对灾害时从容地减少伤害。

既可以让人们安心生活,也可以提高生活的品质,这些都体现了“教育即生活”。

无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还是“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论,都离不开生活,建构主义是根据生活建构,情境学习理论是再现生活的情境,而“教育即生活”理论就如同微缩版的情境学习理论,是在学校再现、简化生活情境,“生活即教育”就更不用说了,就是在生活中进行教育。

所以,有生活才有教育,没有生活的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能长久的。

5.结语生活化取向的高中地理教学就是在教师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备课、上课以及课后回顾)都有意识地把生活中的现象渗透进去,为学生建构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学生能主动、有效地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地理不仅是功利主义的,也是提高学生生活品质的,使学生更愉悦地享受生活。

生活化地理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深入学习的引力和动力,通过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