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法野外工作方法

合集下载

V8电法工作站使用中常发故障解决方案-初稿

V8电法工作站使用中常发故障解决方案-初稿

V8电法工作站使用中常发故障及解决方案胡雪平崔元俊陈磊李肖鹏(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摘要山东省地质调查院自2008年引进V8多功能电法仪以来,在固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调查、地热调查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笔者通过总结V8系统在野外数据采集中经常遇到的故障,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方法,对提高野外生产效率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V8;数据采集;工作效率中图法分类号P313.3;文献标志码 BV8电法工作站(以下简称V8)是加拿大凤凰地球物理公司自1975年以来研制开发的第八代多功能电法系统,是当今最优秀的地球物理勘探仪器之一,该系统被油田、煤田、铁路系统、国土资源部、国家地震局以及环境监测系统等用户广泛应用于油气储量的调查、地热储量的勘察、地下水调查、地壳及地震的研究、活断层的研究以及金属矿和矿产调查、金伯利岩(钻石)的开发、环境工程调查、连续性或长周期的监测等领域[1、3]。

V8的稳定性和抗干扰的硬件要求已接近目前电子技术的极限[2]。

工作站由发射系统、数据采集系统、GPS同步系统、数据记录处理系统等组成,内置多种物探方法模块,配以相应的电缆、探头、电极等外部条件,可满足多种物探方法之需。

主要功用可分为可控源和天然场源两大类。

其中可控源部分包括:可控源声频大地电磁法(CSAMT);各种时域和频域电磁法(TDEM、FDEM);时间域、频率域、相位、谱激发极化法(SIP);各种电阻率参数测定功能(Resistivity)等。

天然场源部分包括:远参考场大地电磁法(MT、AMT)。

在近几年来的野外实际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曾对工程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此总结四个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和解决办法。

1CF卡的数据存储问题V8使用外部存储设备CF卡保存采集的数据,仪器所配备的CF卡容量为512M,完全能够满足CSAMT、SIP、TDIP、TDEM方法的数据存储,对于AMT和MT法其容量就显得太小了。

双频激电法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

双频激电法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

双频激电法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双频激电法主要用来寻找铜、多金属等硫化矿床以及相应的伴生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其他矿床。

也可以寻找磁铁矿、有极化效应的赤铁矿和镜铁矿、锰矿等黑色金属矿床。

此外,还可以寻找煤、石墨矿和地下水。

双频激电法除了对致密块状矿有很好反映之外,对浸染状和星散状矿体也有独特的效果,所以它是寻找斑岩型铜矿有效的物探方法,同时还可借助浅部矿化和浸染晕发现深部矿体。

正因为双频激电对矿化反映灵敏,不够工业品位的矿化也能形成异常,因此对获得的异常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甄别。

在某一地区是否投入双频激电法,主要取决于地质任务,地质、地球物理条件和技术经济指标。

地质任务的确定则必须兼顾主观和客观的条件。

一般地讲,主观是指人们所要解决的矿产地质任务或其它任务的愿望,客观则是指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仅从主观的愿望出发,往往会造成浪费或事倍功半,这样的教训很多、也是很深刻的。

因此,首先要从地质、地球物理条件的分析中提出地质任务,然后通过各种手段了解物性差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再经过成本、效益和地质效果的综合分析,决定是否投入双频激电工作。

在具体工区,究竟是投入双频激电法,还是时间域激电法(俗称直流激电法),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作合适的选择,扬长避短,灵活应用。

一般地说,在地形较平坦如平原、盆地上,交通条件好,以及非工业干扰区,干扰小、接地好,既可使用双频激电法,也可使用时间域激电法。

而在山区,地形很差,以及工业及人口密集区,工业干扰和人文干扰较大,接地条件相对较差时,双频激电法远远优于时间域激电法和其他形式测量的激电法,如变频法、奇次谐波法等。

大量实践证明,双频激电法能够应用于地质工作的各个阶段。

在1:5万或1:2.5万的小比例尺面积性普查工作中,可用来发现和寻找成矿远景区或矿化带,也可配合同比例尺的地质填图。

在1:1万的中比例尺详细普查工作中,可用来圈出矿化富集带范围,为进一步详查提供依据。

EH-4野外工作方法

EH-4野外工作方法

EH-4野外⼯作⽅法4 EH-4⾼频⼤地电磁测深技术4.1 EH-4⾼频⼤地电磁测深原理EH-4⾼频⼤地电磁测深系统由美国EMI 公司和Geo-metrics 公司联合研制出的电导率张量测量仪。

EH-4利⽤⼤地电磁的测量原理,通过配置的⼈⼯电磁波发射源,可以弥补⼤地电磁场的寂静区和⼏百赫兹附近的⼈⽂电磁⼲扰谐波;EH-4依靠先进的电磁数据⾃动采集和处理技术,将⼤地电磁法(MT )和可控源⾳频⼤地电磁法(CSAMT )结合起来,实现了天然信号源与⼈⼯信号源的采集和处理,成为国际先进的双源⼤地电磁测深系统。

该系统能观测从地表数⽶⾄⼀千多⽶的地质断⾯的电性变化信息,基于对断⾯电性信息的分析研究,可以应⽤于地下⽔研究、环境监测、矿产与地热勘察,以及⼯程地质调查等。

该系统适⽤于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较恶劣的野外环境。

其⽅法原理与传统的MT 法⼀样,它是利⽤宇宙中的太阳风、雷电等⼊射到地球上的天然电磁场信号作为激发场源,⼜称⼀次场,该⼀次场是平⾯电磁波,垂直⼊射到⼤地介质中,由电磁场理论可知,⼤地介质中将会产⽣感应电磁场,此感应电磁场与⼀次场是同频率的,引⼊波阻抗Z 。

在均匀⼤地和⽔平层状⼤地情况下,波阻抗是电场E 和磁场H 的⽔平分量的⽐值。

()H E i e H E-=Z (1)225151y x xy xy H E f Z f==ρ(2) 225151x y yx yx H E f Z f ==ρ(3)式中f 是频率,单位是Hz ,ρ是电阻率(M ?Ω),E 是电场强度(mv/km ),H 是磁场强度(nT ),E ?是电场相位,H ?是磁场相位,单位是mrad 。

必须提出的是,此时的E 与H ,应理解为⼀次场和感应场的空间张量叠加后的综合场,简称总场。

在电磁理论中,把电磁场(E 、H )在⼤地中传播时,其振幅衰减到初始值e /1时的深度,定义为穿透深度或趋肤深度(δ)f ρδ503= (4)由(4)式可知,趋肤深度(δ)将随电阻率(ρ)和频率(f )变化,测量是在和地下研究深度相对应的频带上进⾏的。

激发极化法野外工作方法及其应用

激发极化法野外工作方法及其应用

si


' si
/ 2n 0.5%
i 1




1

n
si


' si
100% 10%
n
i 1
1 2
si


' si

(二)激发极化法图件绘制
• 激发极化法与电阻率法一样,其野外观测 资料主要以各种图件的形式来表现。包括剖面 图,平面剖面图,平面等值线图,测深曲线图, 测深断面等值线图等。其制作方法也与电阻率 法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3、电源的选择 • 电源电压 VAB I~ RAB 0.7 200 140V 。
• 可见,在同等条件下,交流激电法要求的 电源功率比直流激电法要小很多。因此装置轻 便,工作效率高是交流激电法的最大优点。
一、激发极化法的资料整理
激发极化法的野外观测数据必须准确可靠, 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才能用于绘制图件,进 行异常的推断解释。 (一)野外观测质量的评价

s

U 2 U1
s

K
U1 I
I K U1 KU 2 0.0005 K ( A) 0.000514000
s
ss
ss
2% 100
(三)供电电源的选择

上式中K取最大值,s 、ηs取测区背景
值或最小值。
可见,电极距(K)越大,s 、ηs越低, 要求供电电流I越大
电,观测的都是总场电位差。一般仪器要求


k
U~ I~
I~ K U~ K 0.0005


U~ 0.5mv
3、电源的选择

电法勘探的应用

电法勘探的应用

一、隐伏断层的探测


(5) 探测资料处理与解译。 探测工作中,会有明显地电阻率差异的断层,如破碎带宽、活 动新、含水量大的断层及断层两侧有明显电阻率差异的断层, 其在高密度、联剖及其他装置方式中均有清晰显示;而有些有 干扰的测试断面,在一种探测方式中由于干扰异常使断层显示 不清,但在另一探测方式中干扰能被压制使断层能有明显表现; 有些情况则是干扰造成的断层假象,这些都需要用多种方式综 合判定。

结合钻探结果显示,联剖曲线反映的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的界 线是准确的。联剖曲线与高密度电法断面反映的地层电性变 化情况基本吻合, ZK1 孔未见断裂与岩溶应是对联剖异常深 度估算偏浅所致, 较深部位有岩溶发育。通过对比两种方法 测量效果, 显见高密度电法小点距、高密度、断面数据量大 的特点使其能较准确地反映地下电性异常体的纵、横向展布 位置与形态。

三、电法寻找地热资源


电法勘探是勘查地下热水的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近年来应用范围逐渐 扩大,主要用于探测地下热水的成因和来源、分布范围及地质断裂构造 的具体位置等。此处简要介绍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找 地热资源的效果。 CSAMT 法勘探水资源工作效率高,勘探深度大,勘探环境适应范围宽, 在研究地下热水方面优势明显。地下热水为地热的重要来源,利用 CSAMT 方法勘查地下热水为主的地热资源可以圈定赋水区域以及查清 热源或导热通道。CSAMT 方法对低阻异常体有很强的敏感性,通过分 析 CSAMT 断面图、拟断面等资料就能够精确划定地下水赋存部位、规 模及其连通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反演 获得的电阻率模型只是地层电性特征综合效应的反映。电性层的电阻率 变化与地层界线之间不存在一个完全的对应关系。因此,在没有钻孔资 料作标定的情况下,仅依靠电法资料就进行地层划分,可能会造成较大 误差,甚至是错误。所以想要高精度的探测,还需结合钻探等资料,此 外反演模型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电法勘探找水野外常见干扰问题分析与处理

电法勘探找水野外常见干扰问题分析与处理

第28卷第5期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年10月V ol.28N o.5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of Water Res ources Oct.2008 作者简介:刘福臣(1963—),男,山东栖霞人,教授,硕士,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教学及科研工作。

E 2mail :liu803036@DOI :10.3880/j.issn.1006Ο7647.2008.05.019电法勘探找水野外常见干扰问题分析与处理刘福臣1,黄怀峰1,马祥配2(1.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2.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日照 276826)摘要:针对野外电测找水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布极与跑极、覆盖层、低阻岩层、低阻矿体、地形、接地电阻、漏电等因素对电法勘探找水的影响。

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沿等高线布线、电线不要悬在空中、加大电极与土壤接触面积、减少电极附近介质的电阻率、布极方向垂直于游散电流方向、清理电极附近的植物、电极不能布置在疏松的填土上等相应处理措施,排除了各种干扰因素,提高了测量精度,使成井率保持在90%以上,找水效果明显提高。

关键词:电法勘探找水;电测深;低阻矿体中图分类号:T V2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Ο7647(2008)05Ο0074Ο04Problems of the electrical prospecting method of field w ater exploration and their solutions//LI U Fu Οchen 1,H UANG Huai Οfeng 1,M A X iang Οpei 2(1.Shandong Water Polytechnic College ,Rizhao 276826,China ;2.The Eighth G eology Prospecting Institute o f Shandong ,Rizhao 276826,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s ome factors in the electric prospecting method of water exploration ,including pole arrangement ,pole running ,the overburden layer ,low Οresistance terrane ,low Οresistance rock body ,topography ,earth resistance and leakage current ,are discussed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field water exploration.Based on this discussion ,s ome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eliminate various disturbances and im prove measurement precision.They include arranging wires along the contour line ,av oiding the hanging of wires in the air ,increasing the electrode Οto Οs oil contact area ,decreasing the resistivity near the electrode ,mak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poles vertical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scattered current ,cleaning the plants near the electrode ,and av oiding the placing of the electrode in loose s oil.A fter these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he rate of well Οdrilling could exceed 90%and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exploration by the electric prospecting method could im prove significantly.K ey w ords :water exploration with electrical prospecting ;electrical exploration ;low resistance rock body 电法勘探找水在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瞬变电磁法的原理及野外工作技术简介

瞬变电磁法的原理及野外工作技术简介

技术平台
科技经济市场
浅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刘柳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广东 深圳 518048)
摘 要: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中常见的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施工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提出看法。力求设计者
和施工单位对此类问题引起重视。
关键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配水管道;报警阀
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场所 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明确规定,这里特别要提 到很多设计人员会忽视的几条: 1.1 设置有送回风道(管)的集中空气调节系统具有较大的 火灾蔓延传播危险,即使为多层建筑,多为旅馆、商店、展览且使 用人员较多,有的室内装修还采用了较多难燃或可燃材料,这些 场所人员流动性大、对环境不太熟悉且功能复制,有的建筑内的 使用人员还可能较长时间处于休息、睡眠状态。装修材料的烟生 成量及其毒性分解物较多、火源控制较复杂或易传播扩散火灾 及烟气。 1.2 自动扶梯的底部,虽然只有高规对其做了强制要求,但 笔者认为多层建筑的自动扶梯最底部多会堆积货物,上次扶梯 布置喷头可起到隔烟、阻火的作用。 1.3 超高层的住宅及高层商住楼的走廊,由于超高层建筑的 疏散相对困难,火灾一旦发生,后果严重;而商住楼,多为办公和 住宅合用,人员相对复杂,装修情况复杂,可能会在楼内堆积货 品,一旦发生火灾,蔓延较快。因此,设计中应考虑到此部分应设 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 不同建筑环境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要求及选择 对于环境温度不低于 4℃,且不高于 70℃的场所应采用湿 式系统,该系统也是我们最常用的系统。但是由于我国北方地区 冬天的温度低于 4℃,而有的地下车库等场所也并没有设置室 内采暖系统或在入口设置热风幕,因此该环境条件下比较适宜 采用干式系统或预作用系统。

地质普查中常用几种电法方法

地质普查中常用几种电法方法
G
土槽模拟
数值计算
4、几种装置 ⑴电剖面法:如联合剖面、对称四极、偶极等,其 特点是各电极间保持一定距离,其勘探深度大致一定。 ⑵电测深法:如对称四极测深、偶极测深,最常用的是 对称四极测深,AMNB四极呈对称排列,固定MN不动,或 按与AB极距之比例移动,将AB逐渐增大,以加大勘探深 度。⑶中间梯度法:固定AB极,MN在AB的1/2或2/3区间 移动测量。 5.这几种装置的特点是: 联合剖面:水平分辩率 高,对陡倾斜或直立脉状低 阻体反映灵敏,根据ρsA与 ρsB的低阻正交点可确定异 常体头部位置,根据曲线的 不对称性可指明异常体的倾 向。
现结合研讨班的学习内容介绍几种主要电法方法。
一、电法勘探的原理及分类 二、地质调查中常用的几种电法方法 (一)电阻率法 (二)激发极化法 (三)电磁法 三、电法的发展现状
四、电法勘探深度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一、电法勘探的原理及分类
电法勘探是以地下岩(矿)石的电性或电磁性差异为基础的勘探方法。
岩(矿)石的电磁学性质主要有四种:
· ρ
MN
这是定性分析ρs曲线的重要公式,称为视电阻率的微分形式。
根据视电阻率微分公式分析,影响视电阻率的因素主 要有2点:一是围岩导电性不均匀,二是地形影响。地形影 响可引起假异常,即山脊出现低阻异常,山谷出现高阻异 常,即视电阻率曲线与地形呈镜像。地形改正方法是用比 较法,即用野外实测的视电阻率曲线(ρssh),逐点除以 相应点纯地形异常, ρ =ρ ssh /(ρ sD/ρ 1) s 获得纯地形视电阻率异常的方法有: ① ② ③ 导电模拟
偶极剖面:排列形式是A B M N ,该装置 在异常 体上出现双峰。当AB=MN=a,BM=na,改变n, 即改变极距 时,用3~4个电极距,可获得测深断面图。由于异常复杂, 该方法只能做定性解释。该装置的优点是BM一般较小,不 需要大的供电设备。适用较小功率的装置还有二极法、三 极法,这些装置对于发现较浅的异常体有一定作用。

高密度电阻率法野外工作技术

高密度电阻率法野外工作技术
不同精度结果)的剖面区别。
图 4.3地形改正前的电阻率断面图
2020/5/24
图 4.4地形改正后的电阻率断面图
15
10
20
30
40
50
0
-5
图 4.5未经地形校正实测资料的反演结
0
-5
-1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2020/5/24
图 4.6地形校正后实测资料的反演结果
2946800 677200 677400 677600 677800 678000 678200 678400 678600
T 异常平面等值线图
B样条分层离散插值结果平面等值线图
2020/5/24
13
• 3)滤波处理
• 在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中,由于电极接触不好或存在其它方面的干扰等原因,常常使数 据断面出现一些虚假点或突变点,进而造成电阻率拟断面图的虚假异常,难于对其进行 准确解释,所以要剔除数据断面中的虚假点.电极打好后,同一根电极可能是供电电极 或测量电极,如果某个电极接触不好,对于供电回路,直接影响着供电电流的大小,从 而影响着电位差的测量精度;对于测量回路,会产生读数不稳定或出现假异常,最终使 整个断面记录出现“八”字型假异常。(图4.2) 是两种不同情况的记录:图4.2a 是接触不好 或有问题的电极位于剖面中部,使用温纳装置测量时,影响到 A 、 B 、 M 、 N 使剖面 形成两个“八”字型假异常;图4.2b 是接触不好的电极靠近剖面的左边,使断面记录形成 “ \ ”型假异常。由此可见,在仪器开始扫描之前,一定要对电极的接触情况进行检查, 对接触不好的电极要设法处理,条件允许时,最好对电极进行浇水处理,改善电极接地 条件,提高数据的采集质量。但是当野外条件不允许,无法改善电极接地条件时,那么 只能先将数据记录下来,然后再剔除掉断面记录中的虚假数据。而针对其它干扰则须对 整个观测数据作对应的滤波处理。

大地电磁测深的野外工作方法简介

大地电磁测深的野外工作方法简介

大地电磁测深的野外工作方法简介大地电磁测深的野外工作,首先必须根据所要研究的地质、地球探测问题和任务进行施工设计;然后根据设计1,正确的进行观测布极,资料采集时要求观测资料要求观测资料必须包含有足够的频率成分,足够的记录长度并满足一定的质量指标。

最后对观测资料进行自评。

下面介绍野外工作中值得重视的几个环节。

一施工设计在进行MT野外施工之前,应根据地质任务的要求进行施工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收集工区及邻区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初步建立起工区的地层-电性关系模式。

根据地质任务的要求,结合已知的构造走向和地质露头情况,确定测线间距、测点距离、测线方位,并根据勘探目标的深度和地层电性特征,提出对观测数据最低频的要求。

(2)对工区进行现场实地踏勘,了解工区的地形、交通、地质露头情况及各种电干扰源(铁路、输电线、水电站和煤矿等)的分布情况。

提出避开电干扰、确保野外观测质量的措施。

(3)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和实际情况,提出仪器一致性点和质量检查点的要求,提出对电极距的基本要求。

二、野外资料采集1、选点MT法观测质量与测点所处环境关系很大,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野外观测资料,测点选择的原理是:(1)根据地质任务及施工设计书,布置测线、测点,在施工中允许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但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若测区范围内发现有意义的异常,应及时申请加密测线、测点,以保证至少应有三个测点位于异常部位;(2)测点尽量不要选在狭窄的山顶或深沟底,应选开阔的平地布极,至少在两对电极的范围内地面相对高差与电极距之比小于10%;(3)布极应尽可能避开近地表局部电性不均匀体;(4)所选测点应远离电磁干扰源。

在不能调整测点位置的情况下应采取其它措施减小电磁干扰。

1、观测装置的布设每一测点上需要测量彼此正交的电磁场水平分量及垂直磁场分量,野外采集装置的布设示意如图21)布极(1)方位:如果已知测区的地质构造走向,最好取x,y分别与构造的走向和倾角平行,这样可直接测量入射场的TE极化波和TM极化波,若地质构造走向未知,则通常取正北为x轴,正东为y轴。

3.大功率激电测深工作方法

3.大功率激电测深工作方法

3.⼤功率激电测深⼯作⽅法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化探⼤队物探⼋院⼯作⽅法(三)激电中梯、激电测深(中梯、对称四极装置)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化探⼤队物探⼋院⽬录第⼀章基本原理 (8)第⼀节直流激发极化法勘探原理及应⽤条件 (9)⼀、直流激发极化法的基本原理 (9)⼆、(视)电阻率和(视)激化率的概念 (11)(⼀)视电阻率(ρs) (11)(⼆)岩(矿)⽯的导电性特征 (12)(三)视激化率(ηs) (13)三、影响(视)电阻率、(视)极化率数值⼤⼩的主要因素 (14)(⼀)影响视电阻率(ρs)的主要因素 (14)(⼆)影响视激化率(ηs)的主要因素 (15)第⼆节直流激电⼯作装置⽰意图 (16)⼀、直流激电⼯作装置概述 (16)⼆、激电测深装置 (17)三、激电中间梯度装置(A—MN—B) (18)第⼆章仪器设备 (20)第⼀节仪器设计基本原理 (20)⼀、发送机 (21)⼆、接收机 (22)第三节主要技术指标 (22)⼀、仪器的基本要求 (22)⼆、技术规程对仪器的要求 (23)(⼀)仪器的技术指标 (23)(⼆)导线与线架的技术指标 (23)(三)电极的技术指标 (23)三、⼤功率激电测量系统 (24)(⼀)DJF10-1A发送机 (24)(⼆)DJS-8接收机 (25)第四节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27)⼀、⼤功率激电测量系统接收机 (27)(⼀)仪器故障检查诊断 (27)(⼆)仪器保养 (28)⼆、发送机可能产⽣的故障及简单维修 (28)第三章⼯作技术规范规程要点 (29)第⼀节常⽤的规范、规程 (29)⼀、电法类 (29)⼆、测量类 (29)第⼆节装置要求 (30)⼀、激电测深 (30)⼆、激电中梯 (31)第三节采集信号要求 (33)⼀、激电测深 (34)⼆、激电中梯 (36)第四节精度要求 (37)第四章野外⼯作流程 (40)第⼀节⼯作流程图 (40)第⼆节⽣产准备阶段 (41)⼀、设备及⼈员配置 (41)⼆、设备及⼈员安排 (41)三、技术储备 (42)第三节仪器检测和技术试验 (43)⼀、仪器性能检查 (43)⼆、技术⽅法试验 (44)(⼀)激电测深 (45)(⼆)激电中梯 (45)第四节测⽹布设及测地⼯作 (45)⼀、激电测深 (45)⼆、激电中梯 (46)第五节装置类型 (48)⼀、激电测深装置 (48)⼆、中间梯度装置 (48)第六节仪器参数和测量要求 (49)⼀、仪器参数设置 (49)⼆、测量要求 (49)第七节原始数据采集 (51)第⼋节资料预处理及基本图件制作 (52)⼀、资料预处理 (52)⼆、基本图件制作 (54)(⼀)应提交的图件 (54)(⼆)成果图件的技术说明 (54)(三)⼏种主要成果图件的具体要求 (54)第五章质量检查 (57)第⼀节观测精度检查 (57)第⼆节异常检查 (59)⼀、观测误差造成的假异常 (59)⼆、客观存在的异常 (60)(⼀)地质观察研究 (60)(⼆)综合剖⾯ (60)(三)物性测定 (61)第六章资料整理与⼯作总结报告编写 (62)第⼀节资料整理 (62)第⼆节⼯作总结报告编写 (62)⼀、名称 (62)⼆、编写内容 (62)第三节资料验收清单 (64)第⼀章基本原理电法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法之⼀,它是以地下岩(矿)⽯的电性或电磁性质差异为基础的,利⽤直流或交流电(磁)场来研究地质结构和寻找有⽤矿产的⼀种物理勘探⽅法,简称电法。

2024年地质物探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地质物探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地质物探工作总结2024年是地质物探领域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团队取得了许多突破和进展。

以下是对2024年地质物探工作的总结,总结内容约为____字。

一、工作概况在2024年,我们团队的地质物探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和地震深部探测。

地震勘探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在2024年,我们对特定地区的地壳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包括地震波传播速度、振幅、频率等参数的分析。

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我们能够获得地下层的结构信息,从而对地质构造进行研究,为资源勘探和灾害预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重力勘探是我们另一个重要的工作领域。

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场强度,并结合地质地貌、地壳运动等因素的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地下岩石和构造的密度分布情况。

这对于油气勘探、矿产资源勘察和地质灾害的评估都有着重要意义。

电法勘探主要通过测量地下的电阻率分布来研究地下结构。

我们团队在2024年开展了一系列电法勘探实验,获得了大量的电阻率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通过对电阻率数据的综合研究,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地下岩石的类型、厚度和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勘探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磁法勘探主要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磁场强度来研究地下的磁性物质分布情况。

2024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磁法勘探实验,获得了详细的磁场数据,并进行了准确的数据处理和解释。

通过磁法勘探,我们能够确定地下岩石的磁性特征以及地下构造的分布,为矿产资源勘探和地质灾害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地震深部探测是我们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内容之一。

在2024年,我们利用地震勘探数据,结合地球物理理论和计算模拟,深入研究地壳与上地幔的界面特征、地幔上部结构等问题。

这些研究对于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工作成果在2024年,我们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工作成果。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成果:1. 地震勘探方面,我们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分析和解释,获得了目标地区地壳结构的详细信息,为资源勘探和地质灾害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电法工作方法

电法工作方法

电法工作方法1:1万激电剖面①工作布臵中梯激电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查找、了解矿(化)体的形态、产状,为下一步实施地表槽探工程做准备。

激电测深工作布臵需待面上工作完成后,根据其异常特征,结合地质矿产资料分析,其位臵、剖面长度及测深布极方位,与有关地质人员商定再作安排,其原则是:一是位臵和方位尽量与地质剖面一致;二是通过异常或矿化中心且垂直走向;三是观测长度能反映目标异常全貌。

满足进一步分析需要。

测深点数以能构绘激电测深(ρs、ηs)剖面,反映矿体深部形态特征为准。

②技术要求A、中梯激电测量:AB导线长1200—1600米(短导线),原则上网度为200×40米,但可以根据工作区的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在矿体附近,点适当加密,而在第四系或地质内容单调的地段,可适当放稀,但最大不超过80米。

B、激电测深:测深点数量以能控制低阻高激化体在深部的产状或形态,能勾绘激电测深断面图为准,测深点位需选在已知矿体和异常浓集中心及其两翼至两侧,具体位臵待剖面测制完成后确定(表4-1)。

表4-1 激电及电阻率测量精度指标指标方法质检率ηa ρa 总均方相对误差M1(ηa>3%时)总均方误差(ηa≤3%时)总均方相对误差%(无位差)激电中梯普查3—5% 7 0.21 7异检≥10% 7 0.21 7 激电测深≥10% 7 0.21 7C、测地要求:考虑工作上方便和测区地形特征及地物标志不明显,各测线起算点,待作业人员到达实地后,通过实地观察,在测线上,最好具备地形、地物标志点,结合地形图用手持GPS定出测区起算点和相应点、线号,基点、线号和起算点座标及时记录上图,并立上标志。

D、测线、测点方位野外测线、测点方位,根据所提供1∶10000(1/5万放大)地形图,结合罗盘,目估、测绳及手持GPS确定:测线起止点,用GPS 测定并做标志,中间部分由罗盘定向(调整磁方位),其中激电由测绳量距,每5-10个点由GPS控制,并做好标志;点位平面差在同工作比例尺图上不大于2.5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3.1频率域激电工作程序3.1.1 踏勘根据地质任务在选择测区时,应组织力量进行踏勘,踏勘的目的在于了解测区的地质特点和地球物理前提以及接地条件、干扰水平、生活驻地、交通运输等情况。

3.1.2试验工作对新的工作测区,在编写设计时应在典型的地质剖面上或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做一定数量的试验工作,具体实验工作量以能对测区的地球物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为宜。

3.1.3草查与普查对于1:5万~1:2.5万的大面积草查与普查时,其工作方法的选择以偶极法或近场源法(AMBN)为宜。

就某一具体测区而言,应根据地质任务,通过分析所掌握的地质及以往的物化探资料或通过试验,确定一个适当的极距进行面积性的工作,以迅速得到面积性的资料,达到发现异常的目的。

3.1.4 详查在普查所发现异常的基础上,开展1:1万~1:2千的详查工作,这时可用中梯装置扫面。

建议采用一线供电多线测量的工作方式,以便在短时间内圈出异常的形态、做出成果的解释推断以及对异常进行轻型山地工程揭露。

对精测剖面,可采用偶极装置,根据不同极距(一般4-6个)的观测结果勾绘出断面图,以判断矿体的埋深、倾向和形态,然后根据综合解释结果建议施钻验证,进而达到对异常的再解释。

在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进行岩矿石物性测定和幅频特性的研究。

一、联合剖面法图2-10 联合和剖面装置如图2-10所示,装置系数计算方法和三极装置相同联合剖面法是两个三极排列AMN∞和MNB∞的联合。

所谓三极排列是指供电电极之一位于无穷远的排列。

采用联合剖面装置时,可以用A电极,也可以用B电极供电,而A和B有一个共同的无穷远电极C。

也就是当A或B供电时,供电迴路中另一电极C位于无穷远。

如果以O表示测量电极M和N的中点,则在联合剖面装置时,四个电极A、M、N和B极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测线),且AO=BO。

无穷远极C一般铺设在测线的中垂线上,与测线之间的距离大于AO的五倍(CO>5AO)工作中将AMNB四个电极沿测线一起转动,并保持各电极间距离不变,中点O就作为测点的位置。

在每个测点上分别测出AMN∞排列和MNB∞排列Fs、ρs。

对于同一极化体,AMN、BMN的测量结果将在极化体上方形成交点。

利用这种交点性质和曲线的不对称性可判断极化体的产状、形态。

联合剖面法的工作比例尺一般都大于:1:10000,常用的有1:10000、1:5000、1:2000。

测线沿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

测线间距相当于作图时所用比例尺的1厘米,即工作比例尺为为1:10000时,线距等于100米。

至于极距AO的选择则与勘探对象的埋深有关,一般要求AO>3H(H为矿顶埋深),而MN=(3/1—5/1)AO。

无穷远极垂直于测线方向布置,要求CO>5AO。

联合剖面法主要用于寻找低阻陡倾的硫化矿床或成矿有关的含水断裂破碎带。

由于联合剖面法工作中需要铺设无穷远电极,在每一个测点上都要观测两次,因此装置比较笨重,效率比较低,很少用于地质工作的普查阶段。

其优缺点可评述如下:1、这种装置,可预先布置电极以减少移动电极时间,但这需要准备很多电极,也要增加工作量。

2、联合剖面对各类极化体的反映能力可与偶极剖面相当,对板状体产状反映更灵敏。

3、在相同条件不,联剖的电位差比偶极剖面大,但比中梯小。

4、装置最大缺点是要一个无穷远极,且必须用长导线与发送机相联,带来很多不便。

二、中间梯度法中梯装置图2-1 中梯装置示意图中梯装置如图2-1所示,这种装置的特点是:供电电极AB 的距离取得很大,且固定不动;测量电极在其中间三分之一地段逐点测量。

记录点取在MN 中点。

其s ρ表达式为:IU K MN s ∆=ρ 其中()BN BM AN AM MN BN BM AN AM K ⨯+⨯⨯⨯⨯⨯=π2 此外,中间梯度装置还可在离开AB 连线一定距离(AB/6范围内)且平行AB 的旁侧线上进行观测(见图2-2)。

X图2-2 旁侧中梯装置示意图中间梯度法利用两个电极A 和B 供电,另两个电极M 和N 进行测量。

其特点是:供电电极距AB 很大,AB >MN 一般AB=(30—50)MN ;在工作中A 和B 是固定不动的,MN 则在AB 之间中间3/1范围内逐点移动进行观测。

中间梯度主要用来寻找陡倾的高阻含矿岩脉(如石英脉、伟晶岩脉等)野外工作中通常测线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点距等于MN之间的距离。

中间梯度排列之所以应用较广,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1、在一段范围内不需要移动供电电极。

在一系列测量中,导线AB、电源及发送机也不要移动,只移动测量电极极MN(短导线测量方式)。

2、中间梯度排列中,可以一线供电,多线观测,甚至可以全域测量,因而生产效率高。

3、在AB中部,激发场接近水平均匀场,因此中间梯度的异常相对简单,甚至可用电磁类比法进行半定量解释。

由于中间梯度应用较广,因而它的一些缺点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必要说明如下:1、AB导线一般在1000米以上,铺设很费时间,在潮湿地区又容易造成漏电。

2、电磁感应偶合效应随AB增加而增加。

3、在AB中部,激发场接近水平,使陡倾斜良导极化体的异常很不明显。

4、说中间梯度异常形态简单,那是有条件的,即在AB中部,激发场接近水平均匀场,因而异常形态与垂直磁化的垂直磁异常相当。

如果极化体不在AB中部,情况就不同了。

三、偶极—偶极剖面法偶极装置图2-6 偶极装置如图2-6所示,其s ρ表达式为:IU K MN s ∆=ρ 其中)2n ()1n (n a +⨯+⨯⨯⨯=πK偶极排列,两个供电电极AB 和两个测量电极MN 彼此分开,各在一边,沿一直线排列,实际应用中的偶极排列一般是对称的。

即AB=MN=∫,AB 与MN 中点连线OO ’长度为L=(n+1)∫,n 为整数。

测量结果记录在OO ’中点,探测深度随n 增加而增加。

进行激电测量时,探测深度可以固定的,每次测量后,四个电极向前一起移动一个固定距离,一般为测点距,等于MN 。

有时也常在每一个测点测量几个深度上的IP 值。

在西方,偶极装置应用较广,但在我国作得很少,偶极排列有如下优缺点:1、偶极剖面对各类形态的地质体都有很好的反映,由于是以各种不同位置去激发极化体,总可以在某些条件下使极化体处于良好的极化形态,从而观测到较大的极化率。

2、偶极拟剖面图上,对各类极化体的产状,形态有较好的反应。

3、可采用短导线方式测量,并将AB 和MN 完成分开,使电磁感应耦合大大减弱。

4、导线短,布置和移动方便灵活,漏电机会也少。

5、为充分反映异常,最好作多极距测量,以便绘制拟剖面图,但由于每次观测后要移动电极位置,因而增加了野外工作量。

6、由于沿测线不断移动四个电极,有时导致测量结果发生变化,而这并不是极化体引起的,而是所谓的电极效应引起的。

四、激电测深图2-3 对称四极装置示意图 对称四极装置如图2-3所示,这种装置的特点是AM=NB ,记录点取在MN 的中点。

其s ρ表达式为:IU K MN s ∆=ρ 其中MN ANAM K ⨯⨯=π在激电测量中,对称排列,A 、M 、N 、B 四个电极同时沿测线移动,AB 和MN 共有一个中点O ,且O 点也作为记录点,规定MN=∫,AB=2L ,这类装置的探测深度随L 增加而增大。

在激电测深时,通常固定MN ,增加AM 和BN ,这样可在同一测点得到不同深度上的信息,据不同测点上的测深可编制电测深拟剖面图。

激电测深其优缺点可评述如下:1、和偶极剖面一样,四个电极都沿测线移动,工作量大。

由于极距增大时,AB电缆很长且笨重,移动困难。

因此测深的工效低。

2、只有当被探测的地质体是无限大的水平层时,它才能对二层、三层介质等反应为二层或三层曲线。

3、激电测量结果也可以绘制拟剖面图,以分析地质体形态和产状。

4、由于MN电线总会靠近AB电缆,电磁感应耦合效应会严重影响测量结果。

5、观测信号随极距增加而减小,但比偶极剖面的信号衰减慢。

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信号是三极排列的三倍,约与中梯相当。

第四章岩矿石物性参数的测定岩矿石的电性差异是电法勘探的物性前提,也是成果解释的物理基础。

实践表明,合理地测定和利用电性参数,可以提高激电成果的解释水准和地质效果。

以数字式激电双频激电仪测定岩矿石的电性参数时,通常取用两个参量,即幅频率(F)和电阻率(ρ),物性参数的测量可参照选用以下方法。

4.1 露头测定法(1) 对称小四极法:在露头、探槽或坑道的岩矿石表面上,采用对称小四极装置测定自然条件下的电阻率和幅频率,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均可用直径2mm的铜丝或用其它材料做的小不极化电极。

选择露头时,应注意选择新鲜、无裂缝、宽度较大,表面较平整的岩矿石露头。

供电电极与测量电极应与岩石表面接触良好。

一般供电电极AB的排列方向应大致与野外工作中AB方向一致,且布置在露头的中间部位,以避免旁侧影响。

也可以多做几组排列方向,以了解岩石的各向异性。

应该指出,对致密块状矿体,当其与围岩边界明显时,应注意界面影响,有时可能会因界面积累电荷的影响使得观测常常出现反常现象。

当矿体露头致密到面极化程度时,不宜用对称小四极法在露头上获得幅频率(F),应改用其他方法测量。

(2) 对称小极距测深:在浮土较薄时,可用小极距测深了解下伏基岩的电阻率和幅频率。

对称小极距测深一般应布置在地质情况清楚,地形较平坦,岩层倾角不大的地段。

对称小极距测距的最大极距,以获得待测目的层之渐近线为准则。

4.2 标本测定法用双频仪测定岩矿石标本的物性时常用“强迫电流法”,其特点是使所供电流全部通过标本,做法上有标本架法、封腊法、泥团法。

4.3 检查电参数测定的检查工作量为总工作量的5~10%,标本测定的均方相对误差小于30%为合格,露头测定的均方相对误差小于20%为合格。

无论是露头测定还是标本测定,应注意使供电电线与测量线分开,以避免因电磁感应耦合造成测定的参数误差。

第五章内业资料整理室内资料处理人员应及时检查野外记录的完整性、可靠性,及时将观测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及时进行数据的有关计算和预处理,及时绘制有关图件。

发现问题应及时汇报并敦促野外操作员改正,对质量不合格的测点应及时要求返工。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点、可疑点应通知操作员及时重测或检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在解释过程中应参考野外人员的原始记录,特别注意记录中的矿化、岩性变化等记录。

第六章野外观测质量的评价1 为了衡量整个原始观测的精度,应对原始观测进行一定数量的检查观测。

一般检查的物理点数应不少于总物理点数的5—10%,如还达不到精度要求,则整个原始观测作废。

计算误差时被舍去的点不得超过参加计算点数的1%。

2 视电阻率的质量评价:视电阻率的质量评价以均方相对误差衡量:式中:n——检查观测的物理点数;ρsi——第i测点上原始观测视电阻率值;ρ′si——第i个测点上检查观测视电阻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