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的厚实追求_草房子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从《草房子》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出发,认为《草房子》具有独特的美的质素即具有人性的美、意境的美、悲剧的美、苦难的美,是一座美的圣殿;是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一部经典或具有经典性的作品,探讨它的美对于当下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曹文轩;《草房子》;美中图分类号:I20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8)10-0149-04

对美的厚实追求——

—《草房子》*

许军娥

(咸阳师范学院中文系,陕西咸阳712000)

“曹文轩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为引人瞩目的儿童小说家。”[1]他的儿童文学创作在当代文学格局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下文学创作或耽于叙述游戏,或认同庸常人生而放弃美感之际,以古典的梦境般的‘温馨与温暖’关怀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创造了一种既注重审美情感,又不薄思想,既注重形而上又不轻慢形而下的‘新古典主义’形态的文学。其独特意义是在新世纪完成文学创作美与真的重构,为中国本土文学在全球的文化浪潮中寻求一条个性化发展的道路。”[2]特别是他的成长小说《草房子》。深受读者的喜爱。每当我读《草房子》这部弹奏着少年成长的美丽哀伤赞歌的小说时,让我不断地想起卡尔维诺笔下的《为什么要读经典》中的几句话。如:“我正在重读”、“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3]毫无疑问,《草房子》是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一部经典小说。它诉说着人生字典里的优美、优雅、高尚、悲悯、宽容、大度、正义、拼搏、勇气、希望、苦难……,阅读《草房子》,就像是在阅读童年,阅读岁月,阅读美。小说象一幅美的画卷———不动声色地舒展着人性的美、意境的美、苦难的美。

一、人性的美

曹文轩是写人性美的大手笔。《草房子》是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讲述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南方水乡油麻地小学的故事。整部小说以善于异想天开、顽皮淘气的桑桑的成长为线索,给我们展示

了一幅美丽的人生画卷!为我们筑建了一个美的世界:首先吸引我们的是人性美。他把浓浓的亲情、纯净的友情、朦胧的爱情都串接在爱的纽带上。小说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以真挚的情怀感动着今天的读者,同样也将感动明天的读者。在《草房子》中,我们看到的人性皆真、人性皆善、人性皆美。他的作品,“向读者叙说和倾诉的是不论什么时候都会让人深深感动的情愫、思想和人格精神,从激发起人们崇真崇善崇美的情怀和从真从善从美的愿望。”在人与命运的搏斗中,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和关爱是至关重要的。陆鹤与班集体之间,秦大奶奶和油麻地小学之间,细马和邱二妈之间,桑桑与杜小康之间等等都有一个从对立、对抗、误解到和解、沟通的过程。显示了人性的美。桑桑是贯穿全书的主人公,是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的儿子。是个顽皮而又淘气的孩子,喜欢异想天开,敏感而富有同情心。他为了自己养的鸽子有个好住处,将家中的碗柜用锯子和斧头对它大加改造,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

“秃鹤”是一个秃顶的孩子。随着日子的流逝,六年级的“秃鹤”感觉到了自己的秃顶是学生“戏弄”的对象,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秃鹤为此做出了反常之举:他用不上学逃避同学异样的眼光;用生姜擦头希望在七七四十九天后长出头发来,用戴帽子企图遮掩自己的秃头。当这些都使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时,他索性在“广播操”比赛这样的重大日子里,把自己头上的帽子甩向了天空,导致全校的广播操失控,而错失了“第一”的荣誉,“就这样,秃鹤用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对他的轻慢与侮辱”,“秃头”陆鹤坚守着人格的尊严,他在学校的文艺演出中活灵活现的出演角色得到大家的尊重。

*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金资助项目<立项号:07J021Z>阶段成果;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立项号:08JK184>阶段成果;咸阳师范学院2007年专项重点资助项目<立项号:07XSYK105>阶段成果。

杜小康从油麻地首富之家的“天之骄子”,突然之间经历了家境的败落,在被迫辍学后,随父亲远走芦荡养鸭,放鸭失败后,他把五只很大的、颜色青青的双黄鸭蛋全部送给了桑桑。这五只鸭蛋,大概是他从大芦荡带回来的全部财富,而桑桑为了杜小康也把自己心爱的鸽子卖掉了,将钱统统给了杜小康帮助他渡过难关。两人之间的友谊纯洁透明,真挚无私。杜小康在杜家山穷水尽遭到灭顶之灾时,勇敢地站了起来,继承父业,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到最后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为家庭生计拼搏的男子汉,留给我们的是他成长中人格魅力的闪光。

细马是一个领养来的孩子,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感觉到了被别人排挤,无法适应新的生活。他选择了逃避,拒绝和同学交谈,选择了与羊为伍,开始了放羊生活。当他能听懂当地的方言时,他用笨拙的“骂人和打架”,希望得到别人的“招惹”,以泄他对在教室里读书孩子们的嫉妒。在与邱二爷邱二妈的相处中,从最初的冲突排斥到最后与邱二妈相依为命,倔犟的细马咽下委屈,当养父母家的房子被水淹没后在本可继承的房产荡然无存之时,毅然挑起了生活重担,立志为妈妈造一座大房子,俨然成长为一个独挡一面的男子汉形象。

孤独的秦大奶奶拼了老命采用各种看似滑稽的方式与学校争地,她的固执让人感到可憎可恶。然而这位生性善良的老人,用两次以生命为代价的“落水”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敬重。一次是在震撼人心的“奶奶”余音里扑下河救起了女孩乔乔,在孩子们排山倒海般“奶奶”的呼唤声中醒来的秦大奶奶,从此成了学校的守护者,最后却又拼了老命只为去救护学校的一只南瓜,她却再也没有活过来。在老人的故事里透着一种人生的苦涩,正如那些在夜风中飘摇着香味的苦艾,我们看到了一颗饱经沧桑的灵魂是那么的纯净无瑕,闪耀着人格的光彩,向我们昭示了人性的高贵……这些都无不闪现着普通人崇高的人格美。

二、意境的美

宗白华说:“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4]“意境是在情感主导下情理形神多层次交融的统一体,是意象系统的特殊性结构与审美知觉的整合作用共同创造的可供心理情思自由活动的艺术空间;是能诱发人们超越具体意象去领悟含蓄丰富的人生最高灵境的诗意胜境。”[5]曹文轩的小说用其优美的语言、优雅的姿态、忧郁的情怀构筑着幽微精深、如诗如画的意境美。

“艺术和自然一样,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6]《草房子》正是描绘了这样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首先扑面而来的是优美的田园风光。这里有水网密布,垣篱交错的江南水乡油麻地,有掩映在红色枫树中的金色茅草房,有开满百合花的大峡谷。通过风景描写营造了一个个具有梦幻感的和谐的美丽家园。

乡野的纯美与宁静,散落在油麻地竹丛与夕阳下的那

片金色的草房子,微风吹动艾叶哗啦哗啦的翻卷声,清风吹拂荷花飘散在空中的清香……这一切都充满了无尽的情趣与诗意。草房子不是用一般的稻草或麦秸盖成的,而是用从三百里外的海滩上打来的茅草盖的。那些生长在海滩上的茅草“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掩的阳光的曝晒,一根一根的都长得很有韧性”。油麻地小学的十几幢草房子,似乎是有规则,又似乎是没有规则地连成一片。它们分别用作教室、办公室、老师的宿舍,或活动室、仓库什么的。在这些草房子的前后或在这些草房子之间,总有一些安排,或一丛两丛竹子,或三株两株蔷薇,或一片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美人蕉,或干脆就是一小片夹杂着小花的草丛。这些安排,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仿佛是这个校园里原本就有的,原本就是这个样子。这一幢幢房子,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而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又显出一派华贵来。油麻地的草房子美得精致、美得纯粹。

水,参与形成了作家的性格、人生观和审美情趣;是曹文轩小说中的主要意象。他曾说:“这是一个道道地地的水乡。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橹声中,在渔人噼噼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剌泼剌的水声中长大的。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一睁开眼来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忆储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是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7]“水,也是我小说的一个永恒的题材与主题。对于水,我一辈子心存感激。”“我之所以不肯将肮脏之意象、肮脏之辞藻、肮脏之境界带进我的作品,可能水在冥冥之中对我的影响有关。我的作品有一种‘洁癖’。再其次,是水的弹性。我想,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水更具弹性的事物了。遇圆则圆,遇方则方,它是最容易被塑造的。水是一种很有修养的事物。我的处世方式与美学态度里,肯定都有水的影子。”[8]

曹文轩的景物描写是出色的,正如有位评论家所说“景物描写是最见作家功底的”。[9]曹文轩把自然作为他的审美关照,用自己的笔与心捕捉着自然中的精灵、光环、空灵,也用他优雅娴熟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淡雅悠然的水墨画。也正是在这美丽如画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作家用意境中的和谐与微妙所勾画出的美丽图景。在曹文轩的作品中,意境是通过自然与人的对话表现出来的,而和谐则是他们共有的话语。秦大奶奶的苦艾诉说着她的凄苦与孤单,善良与独立;作家将他真切的情感汁液注入到这些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意象中,从而“使其万事万物着上了一层漂动的灵秀之气”。作家正是通过这种灵秀与空灵表现着自然与人物的和谐与美好,而和谐也构成了意境美中的最强音。

《白雀》“月亮照得芦花的顶端银泽闪闪,仿佛要把蒋一轮与白雀温柔地围在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里。”《草房子》里桑桑摇橹的动作:“桑桑摇着船,船在夜色下前行。桑桑像所有水乡的小孩一样,八九岁时就能撑小船,而到十几岁时,就能摇橹。水乡的水面上,常见一些与船体极不相称的孩子摇橹。那些孩子埋着屁股,一仰一合,居然把橹摇出很大的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