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基因与基因组结构
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精)

第3章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1.主要内容1)断裂基因构成性质2)重叠基因种类3)C值矛盾4)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区别5)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结构6)真核生物DNA序列的4种类型7)基因家族、基因簇、卫星DNA、分散重复DNA 序列8)人类基因组计划2.教学要求1)掌握基因,断裂基因,顺反子,C值矛盾,重叠基因,基因家族,重复序列,卫星DNA等基本概念;2)熟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与功能;3)了解人类基因组的重复顺序、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1节基因的概念第2节基因命名简介第3节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第4节基因及基因组的大小与C值矛盾第5节重叠基因第6节基因组第7节真核生物DNA序列组织第8节基因家族第9节人类基因组研究进展第1节基因的概念●基因:带有特定遗传信息的核酸分子片段。
包括结构基因:编码蛋白质tRNA rRNA调控基因:●基因研究的发展染色体分子反向生物学●基因位于染色体和细胞器的DNA分子上•基因和顺反子•1955,Benzer用以表述T4 具溶菌功能的区的2个亚区: rⅡA rⅡB•现代分子生物学文献中,顺反子和基因这两个术语互相通用。
第2节基因命名简介•表示基因3个小写斜体字母,lac•表示基因座3个小写斜体字母+ 1个大写斜体字母。
lacZ•表示质粒自然质粒 3 个正体字母,首字母大写重组质粒在2个大写字母前面加小写p•基因为斜体,蛋白质为正体•人类基因为大写斜体第3节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一、割裂基因的发现•1977,通过成熟mRNA(或cDNA)与编码基因的DNA杂交试验而发现•真核生物的基因是不连续的,大大改变了原来对基因结构的看法,现在知道大多数真核生物的基因都是不连续基因或割裂基因(split gene)。
•割裂基因的概念——是编码序列在DNA分子上不连续排列而被不编码的序列所隔开的基因。
•割裂基因的构成•构成割裂基因的DNA序列被分为两类:•基因中编码的序列称为外显子(exon),外显子是基因中对应于信使RNA序列的区域;•不编码的间隔序列称为内含子(intron),内含子是从信使RNA中消失的区域。
第二章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演示文稿

④与进化有关 不同种属的高度重复序列的核苷酸序列不同,具有
种属特异性,但相近种属又有相似性。
⑤与个体特征有关
同一种属中不同个体的高度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不 一样,这可以作为每个个体的特征,即DNA指纹。 ⑥与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有关。
第20页,共53页。
高度重复序列类型 (1)反向(倒位)重复序列
第二章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演 示文稿
第1页,共53页。
优选第二章基因组的结构与功 能
第2页,共53页。
Genome:
a set of integrated monoploid genetic material sum total in cellule or organism.
Structure of genome:
人基因组中,大约占60%-65%。
第26页,共53页。
三、多基因家族与假基因
multigene family:
from ancestral gene to group genes by repetition and mutation long time.
histone family: clustering in same chromosome.
第12页,共53页。
基因和基因组及基因工程的概念

圆形种子+皱形种子 杂交第一代(均为圆形) 回交 圆形豆 皱形豆 5474粒 1850粒 3 : 1
摩尔根果蝇杂交试验
有4对染色体,一对小粒状,2对V形,一对呈棒状XX或XY(性染色体) X1X2(红眼)+XWY(白眼) (野生型) (突变型) 杂交子一代(雌雄均为红眼) X1XW, X1Y , X2XW,X2Y X1X1,X1Y,XWX1,XWY,X2X1,X2Y,XWX2,XWY ¼为红眼雄性及白眼雄性
5、重复序列及重复基因
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酵母除外)的基因组DNA中都具有重复序列(repeated sequence),它无转位移动能力,因此它区别于转位作用的IR(inverted repeat)。IR是指序列的重复性。但无基因序列的交叉重叠性,故不同于重叠基因序列。重复序列可分为四种类型: 不重复序列,是唯一的序列,只有一个拷贝。 低度重复序列,一般有1-10个拷贝。 中度重复序列,有数十至数万(105)拷贝。如图2-9、2-10 高度重复序列 拷贝数可达106以上,包括卫星DNA、高丰度SINE家族的Alu序列 。
第二章 基因和基因组及基因工程的概念
添加标题
第一节 基因的概念
01
添加标题
第二节 基因组
02
添加标题
第三节 基因工程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03
添加标题
第四节 基因工程的发展史
04
第一节 基因的概念
01.
2第二章 基因、基因组与基因组学

2019/9/26
8
1、结构基因
① 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连续的,RNA合成后不需 要剪接加工。
z
y
非结构基因 a
非结构基因
结构基因
2019/9/26
9
② 真核生物结构基因 由外显子(编码序列)和内
含子(非编码序列)两部分组成,编码序列不连续, 称为断裂基因(split gene / interrupted gene)。
医学分子生物学
第二章 基因、基因组与基因组学
南华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目录 CONTENT
•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 基因组学 • 基因组复制 • 本章小结
PPAARRTT1 1
第一节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基因的生物学概念 基因的现代概念
2019/9/26
3
一、基因的生物学概念
1909, W. L. Johannsen 将遗传因子改称为基因(gene),提出 基因型和表型的概念
1910,T. H. Morgan 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
2019/9/26
4
1944, M. McCarty & O. Avery 肺炎球菌转化实验
1952,A. Hershey & . Chase T4噬菌体感染细菌实验
25
3. 结构基因没有内含子,多为单拷贝,结构基 因无重叠现象;
4. 基因密度非常高,基因组中编码区大于非编 码区;
5. 重复序列很少,重复片段为转座子; 6. 有编码同工酶的等基因(isogene);
2019/9/26
26
7、存在可移动的DNA序列
转 座 因 子 ( transposable element ) : 能 够 在 一 个 DNA分子内部或两个DNA分子之间移动的DNA片段。
第2章从基因到基因组

第二章从基因到基因组我们可以从几个水平上解决基因和基因组的作图问题。
遗传(或者连锁)图谱(Genetic map )以重组率来确定突变之间的距离,其局限性在于它依赖于影响表型的突变。
由于重组率与位点的物理距离并不一致,因此不能准确的代表遗传物质。
连锁图谱(Linkage map)也可以通过测定基因组DNA位点的重组率获得。
这些位点有序列的改变,从而改变了被特定限制性酶切割的适应性。
这种变化非常普遍,因此无论突变是否发生,任何生物都可以获得连锁图谱。
连锁图谱的不足之处与遗传图谱相似,即相对距离依赖于重组。
限制性图谱(Restriction map)是用限制性内切酶将DNA切割成片段,然后测定片段之间的距离建立的。
它以DNA的长度来代表距离,因此为遗传物质提供了物理图谱。
限制性图谱未能确定遗传性取得独特位点,要使其与遗传图谱相联系,必须选择能影响酶切位点的突变。
基因组上较大的改变能影响限制性片段的大小和数量,易于识别。
点突变则很难被发现。
终极图谱(ultimate map)是确定DNA的序列,从序列中可以确定基因和它们间的距离。
通过分析一个DNA序列的阅读框架,可以推测它是否编码蛋白质。
这里基本的推测是自然选择阻止了编码蛋白质序列中破坏性突变的聚集。
与此相反,可以假定整个编码序列实际上很可能用来产生蛋白质。
通过比较野生型DNA和其突变型等位基因,可以确定突变的实质和它确切的位点,从而定义遗传图谱(完全依赖于突变的位点)和物理图谱(取决于DNA序列组成)的关系。
相似的技术也用于确认DNA和测序,以及基因组作图,尽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同。
其原理是获得一系列重叠的DNA片段,能组成一个连续的图谱。
通过片之间的重叠,使每一个片段都是与另一个片段相联系,确保没有片段丢失。
这个原理也用于限制性片段排序作图以及连接片段间的序列。
遗传图谱对分析基因组和单个基因都很重要,因此我们在研究基因结构之前先简单回顾一下该原理的应用。
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

基因和基因组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本 文将介绍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什么是基因?
基因是一段能够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确定蛋白质的合成和功能来 控制特定的遗传特征,并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来改变。
结构域
蛋白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区域,可通过DNA编 码。
DNA的结构与功能
DNA由四种碱基、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组成,并分为双螺旋结构以容纳基因信息。DNA的主要功能是储存遗 传信息并传递给下一代。
双螺旋结构
决定了DNA储存和复制信息的方 式。
复制
DNA复制是DNA分裂的过程,它 使一个细胞能够分裂成两个相同 的细胞。
贡献
基因研究有助于了解疾病、进化 和生命的本质。
扩展
基因表达和DNA复制是细胞分裂 和自然选择的重要机制。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对疾病的预防和 治疗提供了新的机遇。
基因的组成
内含子
基因中不能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
启动子
DNA中距离基因起始位置最近的序列,用于调 节基因的表达。
外显子
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
调控基因表达
整个基因组中有许多调节区域, 可以控制基因表达的量和时间。
基因重组
基因组的重组导致了基因的多 样性和变异,这是进化和适应 性的关键。
蛋白质合成
基因组指示了蛋白质的合成, 这些蛋白质组成了细胞、器官 和整个生物体的机制。
基因组研究的意义
基因编辑
启示了新的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发 展机遇。
基因组学研究
揭示了生命的本质、进化的规律 和疾病的机制。
第二章 基因的概念与结构(1)基因是DNA

Z-DNA生物学意义:
(1) 可能提供某些调节蛋白的识别。啮齿类动物病 毒的复制 起始部位有d(GC)有交替顺序的存在。
(2) 在SV40的增强子中有三段8bp的Z-DNA存在。 (3) 原生动物纤毛虫,它有大、小两个核,大核有 转录活性,小核和繁殖有关。 Z-DNA 抗体以萤 光标记后,显示仅和大核 DNA结合,而不和小 核的DNA结合,说明大核DNA有Z-DNA的存在, 可能和转录有关。
• 基因是产生另一种核酸RNA的DNA模板。DNA是 双链核酸,而RNA只是一条链,基因编码RNA, RNA可以编码蛋白质。
• 1.2 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 • 细菌转化实验为DNA是遗传物质提供了首要的证 据。从第一个菌株抽提DNA,然后加入到第二个 菌株,能使遗传特性从一个细菌菌株传递到另一 个菌株。
图显示了大肠杆菌中 lacI 基 因中的每个碱基发生突变的 频率。
有些位点获得了比随机分布 所估计的更多突变,可能是 10 倍或 100 倍 ,这些 位 点称 为热点( hotspot )。自发突 变可能发生在热点,但不同 诱变剂可有不同热点。
基因不直接产生蛋白质:基因 是编码独立产物序列的特有的 DNA 序列,基因表达的过程 可以终止于RNA或蛋白质。
不同基因的突变
同一基因的突变
B:核酸内切酶识别DNA分 子上的相应断裂点,在断 裂点的地方把磷酸二酯键 切断,使两个非姊妹DNA分 子各有一条链断裂 C:两断链从断裂点脱开, 螺旋局部放松,单链交换 准备重接。 D:在连接酶的作用下, 断裂以交替方式跟另一断 裂点相互联结,形成一个 交联桥。
• 基因的本质性质是在一个多世纪前由孟德尔定义 的。他的两大定律指出,基因是一种由亲代传到 子代保持不变的“特殊因子”。基因可能存在可 变形式,称为等位基因(allele) • 二倍体生物,即有两套染色体的生物,其每条染 色体的一份拷贝来自每个亲本,基因也是如此。 每条基因的两个拷贝中的一份是父本等位基因 (来自父亲),另外一份是母亲等位基因(来自 母亲),这种对等性导致了人们发现染色体携带 基因的事实。 • 每一条染色体由线性排列的基因组成,每条基因 位于染色体的特殊位点上,这称为遗传基因座 (genetic locus)。因此,我们就可以把等位基因 定义为该基因座上所发现的不同形式
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结构和编码区和终止子组成。基因的编码方式可以是直接编码蛋白质 的mRNA,也可以是通过多个mRNA剪接变体实现。
基因组的定义
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
基因的功能涵盖了几乎所有生物过程。基因的表达可以通过转录因子、环境 信号和表观遗传调控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控。
基因组是一个生物体细胞中所有基因的集合。它包含了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以 及非编码RNA的序列。
基因组的组成和大小
基因组的组成包括核苷酸序列和非编码区域。核苷酸序列是基因组中编码蛋白质和RNA的基本单位。基因组的 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生物体的复杂性而异。
基因与表型的关系
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表型表达。不同基因的组合以及基因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个体的表型。
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和功 能
在这个演讲中,我们将探讨基因和基因组的组成和功能。了解基因的定义, 构成成分以及基因组的组成和大小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基因与表型之间的 关系以及基因的功能和调控。
基因的定义
基因是DNA分子上一段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这些蛋白质在细胞中扮演着 各种重要的功能角色。
基因的组成成分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分子生物学))

微卫星DNA:是由短的重复单元序列串联构成的 重复序列,重复单元一般为1~6bp,重复次数10~60次 左右,重复序列长度一般小于150bp。
如(AC)n
(TG)n
(CGG)n
➢ If not specified, “genome” usually refers to the nuclear genome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分子生物学))
不同的生物体,其基因组的大小和复杂 程度 各不相同
进化程度越高的生物其基因组越复杂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分子生物学))
Fragile syndrome
the 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 Gene (FMR1) trinucleotide repetitive sequence (CGG) expansion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分子生物学))
many CGG tandem repeats in the 5’UTR Normal individuals have 5 to 50 CGG repeats FXS carriers have 53-200 repeats (premutation) Premutation does not cause mental retardation, but there is a high risk when it is passed to the next generation through a female Affected individuals have more than 230 repeats (full mutation) In the full mutation, the FMR1 gene is “shut off” and prevents the production of the FMR1 protein, which is considered important for brain development Girls are only carriers of the disorder, so they show less severe effects
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卫星DNA:这类DNA在真核生物中发现,占基因组的6%, 在DNA链上串联重复几百万次。常含有一些A· T,A· T浮 力密度小;
将DNA切断成数百 个碱基对的片段进 行等密度超离心时, 常会在主要的DNA 带的上面有一个次 要的DNA带相伴随, 这就是所谓的卫星 DNA(satellite DNA)。
●长分散重复片段
平均长度为3500 bp-5000 bp ●短分散重复片段 平均长度约为300 bp-500 bp,拷贝数 可达10万左右,如Alu,Hinf家族。
●
Alu家族
人基因组平均每5 kb
DNA就有一个Alu序列,长
度约300 bp ,每个单位长
度中有一个限制性内切酶
Alu的切点(AG↓CT),
1.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DNA是双链线状,与蛋白 质结合形成多条染色体。 2.大多数基因为断裂基因,基因不连续,受顺式作 用元件调控; 3.真核基因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4.非编码区较多,多于编码序列(9:1) 5.含有大量重复序列,约35% 6.具有端粒结构 7.含有细胞器基因组:线粒体、叶绿体基因组 8.含有基因家族
乳糖操纵子 lac operon
二、原核生物中的质粒DNA
1.质粒的基本特性
●
质粒的定义
质粒(plasmid)是细菌细胞内的、染色体外的共价闭合的环
状DNA分子(covalent closed circularDNA,cccDNA)
质粒克隆载体
质粒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 能够独立于细胞的染色质DNA而进行复制
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或数次,单拷贝
序列在人基因组中占60-65%,储存了编码各种不 同功能的蛋白质的遗传信息
经典:第二章-基因与基因组

三、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
(一)分子量很大的DNA与蛋白质形成染色体存在 于核内。人类染色体约30亿bp
(二)转录与翻译不同步,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功能相关基因分散排布,无操纵子结构
(三) 基因组存在高比例的非编码顺序(non coding sepuence, NCS), NCS可作进化标尺?
(四) 大量重复序列(repeat sequence)存在。
基因组(genome)是指一个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 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
对二倍体高等生物来说,维持配子正常功能最 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遗传物质,构成一套基因组。
对只有一个染色体的原核生物,基因组就是其 整个染色体。
人类基因组24个染色体(22+X+Y)约3.0×109bp
4
1.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
• 基因组中基因数目与生物进化程度或复杂程度的不 对称性,称为N值佯谬(N value paradox)。
• 既然一切生物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生物体 的DNA含量(C值)和质量(N值)就应该与生物 进化阶梯及复杂性成正相关。
•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复杂程度不仅取决于一定的基 因数量,更重要的是在于基因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网 络的复杂性和精确性。
且卫星两侧的顺序是特异的,故可以PCR检测, 可作为遗传连锁分析的标志。
列特征可预测将近50%的外显子及20%的完整基因。
6
3. 序列保守性
*一个功能在不同物种内是保守的基因,大都表现出 外显子的保守性和内含子的多变性。 *最好是对适当进化距离的物种间序列进行比较。 *但保守性序列也可能是非转录的调控单元。
4. 转录产物
*寻找基因的表达产物——RNA或蛋白质,是鉴定一 个基因的有效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 1) DNA的双螺旋结构
• 脱氧核糖以磷酸二酯键构成螺旋的骨架 • 两条主链方向平行 • 螺旋主链的外侧为核酸+磷酸,内侧 • 为碱基AGCT按照Chargaff当量配对 • 螺距,大沟,小沟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2)三种类型的DNA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通常是指每一百圈的双螺旋会形成多少负超螺旋,例如:
λ =(L-L0)/L0=-0.08。其含义就是:每一百个右
手螺旋结构就能够产生8个负超螺旋。DNA双螺旋中存在 的负超螺旋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
四、RNA及其结构
• hnRNA(heteronuclear RNA ) • snRNA (small nuclear RNA),snRNP • snoRNA (small nucleolar RNA) • tRNA、rRNA、 • mRNA(monocistron、polycistron)
在双螺旋DNA中,一条链以右手螺旋绕另一条链缠绕的次 数,以L表示。 2)扭转数(twisting number) 扭转数是指DNA分子中Watson-Crick的螺旋数,以T表示 3)缠绕数(超螺旋数writhing number)以W表示
所以:L=T+W
4)比连接差数(Specific Linking Difference)以λ表示,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三链DNA(H-DNA):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三链DNA(H-DNA):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2) 四链DNA-端粒DNA的结构
• 端粒的生物学功能是保持染色体的稳定,子代DNA的复制 使得DNA的5’端逐步缩短。端粒DNA 主要有一段结构简单 和串联重复的序列构成,脊椎动物通常为AGGGTT,原生 生物通常为GGGGTT(TT),面包酵母G1-3T和G1-8A,特 点是富含G,长度可以达到几百或几千。
DNA的双螺线结构并不是规整的,而是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 它的构象参数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核苷酸序列的不同而变化 的,DNA的多样性结构还会相互转变,DNA结构的多样性决定 生命的复杂性。
DNA通常也具有三级结构: 一级结构是指它的核苷酸序列; 二级结构是指核苷序列的双螺旋构型和构象; 三级结构是指双螺旋结构的折叠,以及空间的构象。
为A2B2,分别为105和95KDa,需要ATP。
• DNA旋转酶:引入负超螺旋 • DNA解旋酶:转变正负超螺旋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4) 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机制
生物体的DNA 通过拓扑异构酶I和II的相互作用,使得超螺旋达 到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
A) 拓扑异构酶I作用的碱基序列特异性并不高,但是切点一定 在C的下游方向的4个碱基;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2 DNA的三级结构-超螺旋与拓扑异构现象
1) 定义: DNA的三级结构指DNA分子(双螺旋)通过扭曲 和折叠所形成的特定构象。包括不同二级结构单元间、单 链与二级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以及DNA的拓扑特征。 超螺旋是DNA三级结构的一种类型。超螺旋即DNA双螺 旋的螺旋。
• 端粒DNA 的 3‘末端12-16个碱基对能够形成回折结构,长 的富含G的序列能够形成G的四链DNA
三、DNA精细结构特点
• 1) X射线衍射证明 双螺旋的结构及其参数是不固定的, 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和改变,形成具有DNA 局 部构象的双螺旋:
• 2) DNA 的局部构象:包括,螺旋扭转,碱基平 面扭转,平面弯曲,平面滑动等形式
• 研究表明,两个H3分子、两个H4分子先形成四聚体,然后 再与两个由H2A、H2B构成的°异二聚体结合成为八聚体。八 聚体的组蛋白分子连接成匝道形状,直径7.0nm,螺距 2.7nm,提供1.75圈(146bp)的DNA缠绕,核小体颗粒高 6.0nm,直径11.0nm。核小体具有二分对称性。
第二节 DNA、பைடு நூலகம்小体与染色体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2 非常见DNA 的分子形式
1)三链DNA(H-DNA):
含有(TC)n和(AG)n的同型嘧啶或者是同型嘌呤易形成镜 像重复序列,该序列在低pH的条件下能够形成分子内的三 链DNA,它是由双链DNA拆开后产生的多聚嘧啶链回折并 嵌入剩下的双链DNA 的大沟之中形成的。 在三链的DNA中,原来的两股链的走向是反向平行的,其 碱基通过Watson-Crick方式配对,位于大沟中的多聚嘧啶 链则与双链DNA中的多聚嘌呤链平行走向,碱基按照 Hoogsteen方式配对并且形成TAT,CGC三联体,这种配 对方式中的胞嘧啶残基必须先于H+结合进行质子化才能与 鸟嘌呤配对。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一、 DNA的结构特征
• 多核苷酸链是核酸结构的基础, • 多个核苷酸通过3‘,5’-磷酸 • 二酯键连接而成的线型大分子, • 核苷酸是多核苷酸链的结构单位
• 核酸有三部分组成: • 核糖、磷酸和碱基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一、 DNA的结构特征
1 DNA结构的多样性
3) DNA的拓扑异构酶
• A DNA拓扑异构酶I • 催化单链DNA的断裂和连接,不需要ATP和NAD;消除负
超螺旋不会引起DNA结构的改变;磷酸二酯键能够与蛋白 -DNA中间体结合。是一个100KDa的单一多肽。
• B DNA拓扑异构酶II • 催化双链DNA的断裂和连接,形成负超螺旋,其亚基结构
• 两个α亚基各自结合于切口的5’端,并贮藏水解磷酸二酯键 所获得的能量;
• β亚基的功能是水解ATP,是酶分子恢复原来的构象。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4) 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机制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二、 DNA 的分子形式
1 常见DNA 的分子形式
• I形DNA:具有正超螺旋或者负超螺旋的双链闭合环状分 子;沉降系数1.41;
• DNA的实际长度是染色质长度的1000-2000倍,表明DNA 是被压缩在组蛋白的包装之内。
第二节 DNA、核小体与染色体
第二节 DNA、核小体与染色体 染色质组装--染色质的四级结构
DNA+ 组蛋白 核小体(11压nm缩)10倍
压缩6倍
螺线管(30nm)
一级 二级
压缩40倍
超螺线管(300nm)
3) DNA的精细结构
• A. 在B-DNA双螺旋的结构中,错配是被允许和包容的,其构 象参数处于一定的范围内,错配碱基形成的氢键其宽度不超 过理论上的配对宽度,例如,
•
CGCGAATTAGCG
•
GCGCTTAAGCGC
• 一个GA碱基对时, 采用两种配对方式:G采用顺式,而A一 个采用正式,另一个采用反式。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2)负超螺旋的单链泡状结构
• 除了负超螺旋以外,还存在着单链泡状结构,其主要作用 是解除松缠作用造成的协变,特别是富含AT结构的单链 泡状结构。
• DNA的超螺旋是由于DNA的拓扑异构酶加工而成的,负 超螺旋是由于DNA的旋转酶形成的。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microRNA
Ribozyme
Spliceosome Ribosome
第二节 DNA、核小体与染色体
•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在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以染色质 的形式存在,染色质是一种纤维状的结构,有核小体成串排 列而成。
• 常染色质( euchromatin ) •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
B) DNA单链切断以后,拓扑异构酶I连接与切口的5‘端,并贮存 水解磷酸二酯键的能量;
C) 促进两条单链的复性,解除复性时的链环数负值; D) 产生三叶结构分子和环链体分子。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4) 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机制
• 拓扑异构酶II具有引入负超螺旋、形成和拆开双链DNA的作用; • α亚基具有磷酸二酯酶的活性,β亚基具有ATP酶的活性;
• 核小体中的DNA与组蛋白与限制性内切酶EcoRI在DNA 识 别位点上形成复合体。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 C. D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一是编码氨基酸转录并翻 译为蛋白质;二是基因表达的调控,即,DNA的精细结构 -密码结构域,通过被结合蛋白识别,调节和控制基因的 表达。因此,非编码DNA区段的作用及其功能,将成为分 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 双螺旋的结构是通过碱基的 堆积及其氢键的相互作用而 形成稳定的结构
• 双环结构的嘌呤会因为增大 碱基的堆积作用而使得碱基 的功能基团之间发生挤压, 这种挤压随序列不同而变化。
3、DNA超螺旋的相关参数
1)链环数(linking number) 双螺旋DNA中两条链相互交叉的次数。或者说,是指
• 两个GA碱基对中, A采用顺式,而G采用反式。
第一节 DNA的结构特征与分子形式
• B. DNA的局部构象是DNA结合蛋白的结合标志,二者构成 了核酸-蛋白的交互作用。
• DNA的局部构象及其改变都为结合蛋白或者调节蛋白的作用 提供了可识别的结构条件,例如,大肠杆菌的调节蛋白CAP 对乳糖操纵子的启动子的结合,导致该区段的DNA产生更多 的折叠。
压缩5倍
染色单体
三级 四级
第二节 DNA、核小体与染色体
• 核小体(Nucleosome) : 构成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 200bp左右的DNA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以及一个分子的组蛋 白H1构成,组蛋白八聚体的核心颗粒(Core Particle)是由 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组成,并由组蛋白H1连接 一段连接DNA。
第二章 基因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