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现货市场分析.doc
2023年豆粕行业分析:价格下行仍有空间

豆粕行业分析:价格下行仍有空间最近,南美降雨缓解了部分地区的干旱局面,大豆长势较好,供应前景乐观,给国内豆粕市场带来压力。
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前期成交火爆,企业乐观备货,随着豆粕价格下跌,下游成交量明显缩水,豆粕供应紧急局面将逐步得到缓解,价格仍有向下空间。
南美迎来有利降雨今年南美大豆进入播种季以来,部分地区的天气状况就不甚抱负,阿根廷先是在10月经受了较为多雨寒冷的天气,影响了大豆的播种,使得播种进度远远落后于正常年份,引发市场的担忧,直到11月末天气才渐渐改善,播种进度渐渐加快。
但是进入12月阿根廷又消失了干旱的迹象,市场持续关注阿根廷中部和南部地区的旱情。
由于南美天气的不确定性,加上美国大豆出口持续向好,CBOT大豆价格一路攀升,胜利站上1000美分/蒲式耳大关。
近期南美迎来有利降雨,特别有利于大豆的生长,提振了南美大豆丰产的前景。
巴西大豆主产州马托格罗索州和其他中部各州,在目前大豆的结荚期都得到了充分的雨水,南部的南里奥格兰德州在经受了几周的干旱后也迎来了有利的降雨。
良好的天气状况提振了巴西大豆丰产前景,Safrase Mercado、AgRural等询问机构纷纷上调巴西大豆的产量预期,给大豆价格带来压力。
国内豆粕下游备货节奏放缓由于进口大豆阶段性的到港延迟和下游备货的增加,11月国内豆粕市场处于紧缺状态,油厂豆粕一车难求,限量提货,部分油厂库存基本消化殆尽。
国内饲料消费进入旺季,进一步加重了市场缺货的氛围。
豆粕现货价格持续上涨,大幅升水期货,下游企业和贸易商也纷纷抢购,豆粕未执行合同大幅飙升,截至12月23日同比增幅达到76.87%。
随着南美天气改善和大豆价格止步不前,国内豆粕价格开头有所松动,企业挺价意愿不再那么剧烈,下游企业选购节奏也有所放缓。
12月17日到23日,豆粕成交量下降至35.68万吨,周环比下降66.5%,同比下降42%,市场对后市开头谨慎起来,这进一步缓解了市场供应紧急的局面。
豆粕现货市场分析

豆粕现货市场分析春节以来,国内豆粕价格一直跟随CBOT豆价波动。
春节期间CBOT大豆要紧合约反弹了14美分,春节过后,2月底3月初国内华东地区豆粕现货市场赶忙较节前大涨200—250元/吨,达到2600—2650元/吨。
3月份,国内华东地区豆粕现货上下振荡,月底滑落到2500元/吨左右,但这期间CBOT大豆价格在20美分区间内振荡。
4月10日,CBOT5月大豆较月初下跌了约50美分,国内豆粕货价格即下滑100元/吨到2400元/吨(由于种种缘故,现货商没有做主动调整)。
4月13日在CBOT大豆连续下跌的情形下,国内豆粕现货压力大量积聚,价格快速下滑到2280元/吨,至4月18日更是下跌到了本次行情的最低点2180元/吨。
随后从5月初到5月21日,CBOT7月大豆大幅反弹上涨50美分,豆粕现货也展开反弹走势。
到5月中旬,价格反弹到2380—2400元/吨,但成交始终不甚理想,2400元/吨那个价格连续了近10天没能被突破。
但在随后的6月份,在CBOT 大豆始终振荡上行的过程中,华东地区豆粕,包括国内其他地区豆粕却走出了下跌行情。
在目前CBOT大豆上涨了100美分的情形下,国内豆粕现货却下跌了160元/吨之多,目前华东地区豆粕差不多跌到了2240—2260元/吨。
什么缘故6月份以后国内豆粕现货未能跟随CBOT大豆同步上涨,却走出能够说是完全相反的行情呢?目前的市场供求关系确实是供给大幅大于需求。
且在还没有形成稳固的市场格局的情形下,各个油厂为了自己的利益,或选择低价抢占市场或选择提高给经销商的销售返利以提高经销商的销售积极性。
因此在目前的豆粕市场价格,不太可能会反映出豆粕成本对其的支撑作用。
缘故如下:1.第一,一个专门简单的道理,假如说成本对价格有绝对的支撑作用,那各行各业、各油厂都没有必要去在采购等环节中去降低成本,反过来,成本越高越好,因为价格能够卖得更高。
这与市场规律相违抗。
2.各家的豆粕成本不一,没有统一标准。
2024年豆粕饲料市场需求分析

豆粕饲料市场需求分析引言豆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在畜禽养殖业中广泛使用。
因此,对豆粕饲料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当前市场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生产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市场需求分析1. 饲料需求量豆粕饲料的需求量直接受制于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情况。
目前,中国畜禽养殖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生猪、牛羊、禽类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对优质肉类需求的不断增加,豆粕饲料作为高蛋白饲料原料的地位不可替代。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豆粕饲料的需求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 饲料质量要求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饲料质量的关注度提高,对豆粕饲料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饲料加工技术在保证饲料质量上存在一定难题,对饲料原料的检测和处理工艺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饲料生产企业普遍采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通过科学的配方和生产工艺来提高饲料质量。
3. 价格因素豆粕饲料市场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包括豆粕原料价格、市场供需关系、运输成本等。
豆粕的主要生产国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进口价格的波动和国内大豆产量的变化对豆粕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和物流成本的波动也会对豆粕饲料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市场发展趋势1. 蛋白质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动物蛋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豆粕作为一种富含优质植物蛋白的饲料原料,其市场需求将随之增加。
尤其是随着人们对肉类消费的偏好逐渐转向白肉,豆粕饲料在禽类饲养中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扩大。
2. 绿色饲料发展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高,绿色饲料的需求日益增加。
豆粕饲料作为一种天然优质饲料原料,其绿色、健康的特点得到了广泛认可。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规模扩大和科技进步,未来豆粕饲料市场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
3. 饲料加工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提高豆粕饲料的加工效率和质量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
2023年我国菜粕豆粕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菜粕豆粕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经过5月的大幅下跌后,市场利空因素得到肯定消化,近日国内菜粕、豆粕期货跌势明显放缓,呈现出低位震荡走势。
本周二(6月2日),双粕期货一改此前价格弱势下挫走势,消失强势反弹。
看看以下2022年我国菜粕、豆粕进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空头获利平仓以及国内南方部分地区遭受暴雨,不利于油菜收晒等支撑双粕期价昨日消失技术性反弹。
不过,由于6月份南美大豆到港量浩大、美豆种植进度表现良好以及现货市场仍将表现低迷,将连续拖累粕类期价走势。
估计后市期价将以弱势震荡走势为主,且仍有创新低可能。
空头获利离场双粕齐反弹本周二(6月2日),国内菜粕期货主力1509合约小幅高开后上行,最终收涨30元或1.45%。
而豆粕期货尽管日内涨势凌厉,但盘终收报2556元/吨,上涨21元/吨或0.83%。
“昨日,国内豆粕、菜粕期价消失反弹的缘由在于两方面:一是市场空头获利平仓,这点可以从市场减仓上行行为得到验证;二是气象监测显示,江淮、江南大部、华南地区等地区遭受大到暴雨,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不利于油菜收晒,提振菜粕市场。
”国信期货讨论员表示。
业内分析师补充称,近期国内双粕期价下行量能不足,徘徊于低位水平,引发市场多空分歧。
而昨日部分空头获利了结令双粕期价消失技术性反弹。
相关行业资讯可查询《低温豆粕行业市场价格专题深度调研及将来进展趋势讨论猜测报告》。
基本面偏空后市连续承压从市场整体状况来看,主导粕类期价走势的主导因素仍以偏空为主。
数据显示,6月油菜籽到港42万吨,大豆到港853.6万吨,油脂油料到港增加,且均处于高位水平。
此外,在高压榨利润下,企业开工乐观性较高,但豆粕和菜粕未执行合同却连续两周下降,市场走货不畅,油厂抛粕甚至倾销。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6月2日消息称,以目前价格计算,大连豆粕期货主力1509合约5月份跌幅达到7.9%,3月以来累计跌幅达到12%。
加之基差持续下跌,假如以10%的保证金比例计算,部分前期签订的基差合同已跌破保证金。
2022年行业分析6月份豆粕市场行情回顾分析

6月份豆粕市场行情回顾分析一,本月行情回顾月初豆粕价格震荡下行,经过一段弱势震荡后,月末开头反弹,主要受美盘上涨拉动,以及现货市场需求转暖影响。
欧洲债务危机利空影响逐步释放,市场悲观心情有所缓解,使得大宗商品市场重聚人气,多数品种逐步进入企稳阶段。
而在国内良好的政策预期支持下,连豆底部企稳迹象较为明显,并且在新作大豆渐渐进入“天气市”之后,连粕期价极有可能连续查找向上突破机会。
二、本月现货市场走势月初豆粕现货市场连续弱势行情,价格连续稳中下探,幅度在10-40元/吨之间,业内已看跌至2700元/吨一线,山东部分地区在2780-2800元/吨之间,辽宁地区成交价在2800-2820元/吨成交清淡。
市场没有支撑因素,对于6、7月的行情,进口大豆大量到港的压力将成为制约粕价的重要利空,而美豆方面,美国天气预期良好也令其难改弱市。
总的来看,月初豆粕现货市场仍将连续震荡趋弱格局,值得留意的是目前有油厂看好8月后的行情。
月中旬豆粕价格持续下跌,沿海局部油厂已跌至2700元/吨以下,加上缺乏盘面支撑,需方入市谨慎,市场成交持续清淡,山东、江苏部分地区无成交,各地豆粕价格连续稳中略跌。
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将持续受到供应压力的制约,油厂方面连续乐观出货,月中旬在行情偏弱的状况下,除非美盘连续拉升,终端选购量才会明显增加,否则国内豆粕现货行情仍将连续震荡走弱行情,华东地区曾低价位大量销售豆粕,或将在当地形成阶段顶部。
目前有油厂看好8月后的行情,需要关注油厂停机动态、价格跌至理论成本线后的支撑力度、美盘走向、港口大豆到港状况、国内养殖、政策等相关状况。
月末汇改消息引起商品市场整体上涨,国内外豆类期价连续上扬,刺激豆粕现货价格多坚挺上涨,成交方面,据了解昨日辽宁、华北以及江苏部分地区油厂豆粕价格在区域内相对较低,成交状况好转,其中辽宁大连成交价2760元/吨,华北地区成交价2750-2780元/吨左右,江苏地区成交价2800-2820元/吨左右。
2024年豆粕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豆粕市场规模分析1. 引言豆粕是由豆类加工而成的饲料,被广泛应用于养殖业。
随着人们对优质肉类需求的增加,豆粕市场的需求也日益扩大。
本文旨在分析豆粕市场的规模,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分析豆粕市场的规模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产量分析豆粕的生产量是评估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豆粕的全球产量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2018年,全球豆粕产量达到X万吨,比2017年增长了X%。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豆粕产量将继续增长。
2.2 销售额分析豆粕的销售额也是市场规模的重要考量因素。
随着豆粕市场需求的增加,豆粕的销售额也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豆粕销售额达到X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了X%。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豆粕销售额将继续增长。
2.3 市场份额分析市场份额是衡量企业在行业中地位的关键指标。
豆粕市场中,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8年,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豆粕企业分别为公司A、公司B、公司C、公司D和公司E。
其中,公司A占据了市场份额的X%。
3. 市场发展趋势豆粕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3.1 增长潜力随着人们对优质肉类需求的增加,豆粕作为饲料的使用量将继续增加,从而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
同时,豆粕作为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在素食主义和养生食品需求增加的背景下,也将有更大的市场需求。
3.2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豆粕市场中,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将提高豆粕的品质和产能,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3.3 区域扩张豆粕市场的区域扩张将进一步促进市场规模的增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豆粕出口与进口之间的贸易也将继续增长,推动市场发展。
4. 结论豆粕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随着人们对优质肉类需求的增加以及植物蛋白需求的上升,豆粕市场有望持续扩大。
同时,技术创新和区域扩张也将推动豆粕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豆粕基差点价及期现货结合投资策略分析

期货操作策略
买入套保 卖出套保 跨期套利 跨品种套利
跨市套利 期现结合 无风险套利交易
代表企业类型 上游生产商 中间贸易商 下游终端消费商
各类企业
规避价格风险——套期保值
现货市场的季节性价格波动,往往会 使生产者和经营者遭受经济损失。
➢ 套期保值的定义
指同一生产经营者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现货商品的同时, 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 以期在现货市场上发生不利价格变动时,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 时间
由于现货交易交货的时间与期货交割的月份往往不一致,这样就 造成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着时间差价。时间影响基差主要表 现在仓储费用上,具体费用包括库存费、保险费和利息。
基差的风险
基差风险是指保值与被保值商品之间价格波动不同步所带 来的风险。
➢ 套期保值交易时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基差水平及未来收敛情况的变 化。由于套利因素,在交割日,期货价格一般接近现货价格,即基差约 等于零。因此,套期保值交易时的基差水平、基差变化趋势和套期保值 平仓对冲的时间决定了套期保值的风险大小及盈亏状况。 ➢ 影响持有成本因素的变化。在理论上,期货价格等于现货价格加上持 有成本,该持有成本主要包括储存成本、保险成本、资金成本和损毁等 等。如果持有成本发生变化,基差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套期保值组 合的损益。 ➢ 被套期保值的风险资产与套期保值的期货合约标的资产的不匹配。 ➢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随机扰动。
套期保值的作用
➢ 套期保值的作用: 第一、锁定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销售利润。 第二、套期保值者是期货市场存在的原始力量,是期货市场交易的主体。
套期保值的应用
➢买入套期保值
2023年国内豆粕市场后市分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内豆粕市场后市分析进入9月份之后,国内豆粕市场一改疲软态势,开头发生明显好转。
原来,长期以来由于选购谨慎,各地饲养厂家豆粕库存就特别低,传统的养殖需求旺季的来临,使豆粕选购倍感紧迫,豆粕需求有放量增长的趋势。
近期大连期货豆粕交割日期的接近,又引导大批量豆粕流入期货市场,在前期豆粕价格低迷时,国内又有相当数量的豆粕用于出口,不少大型油厂豆粕供应已经消失紧急局面,山东及华东一些油厂销售订单已经排到9月下旬,油厂多欲伺机提价。
进入本周国内各地豆粕价格上涨不断加速,9月6日,部分油厂曾一天两度提高报价,东北地区豆粕价格已跃上2500元/吨以上,华北地区豆粕(43%蛋白)价格由2500-2510元/吨上涨到2560元/吨,山东地区最高价达到2580元/吨,向2600元/吨一线看齐,中原、华东、华南等地豆粕销售价格已经超过2600元/吨,油厂纷纷将目标价位设定到2700元/吨左右。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大有一发不行整理之势,不过,在此笔者还是要奉劝业内人士不要被市场利多冲昏了头脑,由于有证据显示,本次豆粕上涨行情可能具有短暂性,详细分析如下:一、浩大的豆粕期货交割,终将给市场形成压力如上所述,本次国内豆粕需求大增、行情上涨的主要缘由之一,就是大连豆粕期货交割接近,不少油厂都有繁重的豆粕交割任务。
张家港及连云港油厂分别有3万多吨及4万吨豆粕的期货交割任务,其他一些油厂也有类似状况。
短期内,国内豆粕期货的大规模交割,不免会给市场造成供应相对紧急的状况。
不过,也应当看到,如此巨量的豆粕交割后最终还要回归现货市场,9月20日之后,大量期货豆粕的集中流入也将给现货市场形成压力,将可能有效地阻挡豆粕价格进一步上涨。
二、进口大豆库存压力依旧很大,油厂相继开机将增加豆粕供应量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至今我国港口进口大豆库存仍保持在300万吨以上,9月份中国仍将以装运南美大豆为主,估计到货量在200万吨-220万吨之间。
2024年发酵豆粕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发酵豆粕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发酵豆粕是一种具有高蛋白质和营养价值的饲料原料,广泛用于畜禽饲养业。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发酵豆粕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发酵豆粕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发酵豆粕市场概述发酵豆粕是由黄豆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得到的一种高蛋白饲料原料。
相比于传统豆粕,发酵豆粕具有更高的蛋白含量和更低的抗营养因子含量,能够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
发酵豆粕广泛应用于家禽、水产、畜牛等饲养业,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
3. 2024年发酵豆粕市场发展现状3.1 市场规模目前,全球发酵豆粕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据统计,2019年全球发酵豆粕产量达到XX万吨,市场价值超过XX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发酵豆粕市场,占据了全球发酵豆粕市场的XX%份额。
3.2 市场竞争态势发酵豆粕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xx公司、xx公司和xx公司。
这些厂商通过不断创新和市场营销活动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知名度,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份额。
此外,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也促使发酵豆粕市场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3 市场驱动因素发酵豆粕市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
首先,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动物福利的关注度提高,对高蛋白和健康饲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其次,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日益严重,发酵豆粕作为一种环保的饲料原料备受青睐。
此外,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和饲料行业的规范也推动了发酵豆粕市场的发展。
3.4 市场挑战与机遇虽然发酵豆粕市场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发酵豆粕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市场竞争力。
其次,一些消费者对发酵豆粕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需要进一步增强市场宣传和推广。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发酵豆粕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4. 发酵豆粕市场发展趋势4.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发酵豆粕生产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一季度国内豆粕市场行情分析及后市展望

企 业 自行 以 不 低 于 最 低 收购 价 收 购 农 民
手 中大 豆 ,每 吨补 贴 金额 10元 / ) 6 吨 , 鼓励 大豆 加 工 企 业 进 入 收 购 环 节 。然 而
3 进 口大 豆 到 港成 本 先 扬后 抑 ,使 .
蒲式耳 以上跌至 9 0美分附近 ,随后基 6
本在 9 0 ~ 9 0美分 之 间运 行 。相 对 而 0 5 言 ,国 内连 豆 市 场 表 现 较 强 ,主 力 合 约
足 ,今 年 除 春 节 期 间 停 机 以 及 黑龙 江地
区 油 厂 开 机 率 持 续 较 低 外 ,油 厂 开 机 积
显 示 ,2 1 0 0年 2月末 国 内生 猪存 栏 量 为
利 空 ,南 美 大豆 产 量 丰 产 在 望 及 中 国 进 口需 求潜 在 降低 对 大 豆 期 价 构 成 压 制 , 同 时 美 元走 强 、原 油 期货 暴 跌 亦 形 成 利 空 ,美 豆 期价 在 第 一 季 度 高 位 回 落 后 维
备大 豆 进 行 轮 储 ,一 些 大 型 压榨 企业 将 使 用 部 分 轮 储 大 豆 进 行 加 工 。 总 体 来 看 ,一 季 度 国 内大 豆 供 给 总 体充 足 。
底 饲 料 库 存 量 扩 大 等 因 素影 响 ,饲 料 市 场 总 体 表 现 为 需 求不 足 , 商 品 饲料 产 销 量 在 全 年 四季 中处 于 最低 点 , 较上 年 第 4季度 有 较大 幅 度 下 滑 。预 计 2 1 第 0 0年 1季 度 全 国 商 品 饲 料 总 产 量 为 3 3 0 2万 吨 ,同比增 长 5 % ,较 2 0 年 第四季 度 . 6 09
豆粕供需研究报告

豆粕供需研究报告1. 引言豆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由大豆经过脱油加工获得。
在畜牧业中,豆粕在提供生物蛋白质的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被广泛用作饲料配方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本文将对豆粕的供需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2. 主要供应国家豆粕的主要生产国包括美国、巴西和中国。
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豆粕生产国,其拥有大量的大豆种植面积和先进的加工设备,能够大规模生产豆粕。
巴西是全球第二大豆粕生产国,其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巴西能够高效地种植大豆。
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其自产的豆粕产量较小,主要依靠进口满足需求。
3. 主要需求国家豆粕的主要需求国包括中国、欧洲和印度。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豆粕消费国,由于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豆粕的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
欧洲也是豆粕的重要消费地,其养殖业规模庞大,对豆粕的需求量也很大。
印度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其畜牧业也需求大量的豆粕。
4. 供需平衡分析根据国际贸易数据和市场调研,豆粕的供需状况存在一定的平衡。
虽然豆粕的生产量逐年增加,但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中国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对豆粕供需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进口依赖程度高的国家对豆粕的供应状况更加敏感,其价格波动和进口政策的变化都可能对市场供需产生重大影响。
5. 影响豆粕供需的主要因素•种植面积和产量:大豆是豆粕的主要原料,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豆粕的供给情况。
•动物养殖业发展:畜牧业发展水平和规模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对豆粕的需求量。
•贸易政策:不同国家的进口政策会对豆粕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贸易壁垒的设立或取消将直接影响豆粕的供需平衡。
•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形势的波动会对养殖业和豆粕市场产生影响,经济形势好转将刺激养殖业发展,从而推动对豆粕的需求增长。
6. 市场前景和投资建议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以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豆粕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
然而,供需平衡的形势不稳定和全球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都给豆粕市场带来一定的风险。
现货菜粕行情分析报告

现货菜粕行情分析报告
根据最新的现货菜粕行情分析报告,以下是对市场情况的分析和预测。
近期,现货菜粕市场整体呈现稳定的态势。
供应方面,新一季的菜粕产量相对充足,但由于部分地区的天气不稳定,导致供应链上的部分环节出现了一些问题,对菜粕的供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需求方面,受到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和农业投入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菜粕的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在价格方面,由于供需关系的较好平衡,现货菜粕的价格波动较小。
进一步观察市场发现,菜粕的价格在短期内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首先,随着夏季来临,生鲜菜的需求将逐渐增加,进而拉动了菜粕的需求。
其次,近期部分地区发生极端天气事件,导致了农作物产量下降,从而对菜粕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因素将对菜粕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菜粕市场仍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首先,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性仍然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进而影响菜粕的交易和价格。
其次,菜粕的替代产品也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压力。
例如,大豆粕等替代品价格的波动也会影响到菜粕市场。
综上所述,目前现货菜粕市场整体稳定,供需关系相对平衡。
短期内价格有一定上涨的可能,但仍需关注不确定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风险控制,以便在市场波动时能够灵活应对。
2022年我国豆粕行业市场分析

2022年我国豆粕行业市场分析8月以来,豆粕跟随美豆连续震荡向上,截至8月6日收盘,豆粕主力1601合约收涨0.37%,报2729元/吨,周内累计涨幅为1.11%。
眼下,投资者正等待将于8月12日公布的美国农业部(USDA)月度供需报告的指引。
下文是2022年我国豆粕行业市场分析。
分析人士指出,因降雨过多影响了春季种植活动,市场普遍预期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和期末库存数据将有所下调,若USDA8月报告利多,则连豆粕将跟随美豆上行。
现货方面,据豆粕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8月6日,沿海豆粕主流报价集中在2600-2700元/吨,其中天津2670元/吨,山东2720元/吨,江苏2680元/吨,东莞经销商2680元/吨,广西2630-2700元/吨。
消息面上,据InformaEconomics周三发布的数据,估计2022年美国大豆产量达到37.89亿蒲式耳,低于USDA在7月时预估的38.85亿蒲式耳。
Informa估计美国大豆单产将为每英亩45.4蒲式耳,低于USDA预估的每英亩46.0蒲式耳。
此外,FCStone对新年度美豆产量的预估为37.97亿蒲式耳。
目前美豆产区总体天气良好,但USDA周一公布的作物生长报告显示,大豆优良率增加1%至63%,仍低于去年同期的72%。
华泰期货分析师黄玉萍指出,目前大豆已经渐渐进入生长关键期花期,后期天气对豆价的影响仍旧非常重要,假如天气持续干燥则可能又不利于8月大豆生长。
建议投资者调整仓位,等待USDA报告更明确的指引,同时关注天气。
“进入7月份之后,优良率的凹凸对实际单产存在比较显著的影响(影响的是实际单产较趋势单产的偏离),优良率低于55%时,需要警惕实际单产下滑的风险。
操作上,内盘单边走势将主要取决于美豆走势,建议在天气炒作阶段以多头思路对待,若消失天气炒作,预期内盘1509豆粕高点将为2800-2900元/吨,1月豆粕保持较9月豆粕升水80-100点左右。
”中粮期货表示。
豆粕现货价格底部抬升 下半年或维持强势

☆ 中国 畜 牧 业
豆粕现货价格底部抬升 下半年或维持强 势
文I 牧和 ( 中国养猪第一网 )
一
、
上半年豆粕市场行情回顾
相 比仍下跌27 吨 ;但截至6 0 2 元/ 月3 日,豆粕均价
从 图 1 以 看 出 ,2 0 年 以来 ,豆 粕 价 格 持 大幅上扬至35 元/ ,较今年年初以来的最低价 可 09 57 吨 续 在 高位 运 行 。同 时也 充 分 证 明 :豆粕 价 格 已经 格 2 3 元/ 9 1 吨上涨 6 6 / .涨 幅达 2 . %。 2元 吨 16 3
美 国农业 部 ( D US A)公布 的6 月供 需报告 中将 紧 ,北 美 天 气 炒 作 燃起 ,大豆 表 现 相对 强 势 完 全 2 1 12 0 11 年度美豆结转库存预估下调至17 亿蒲式 可期 ,但后期大豆价格也可能因南美2 1 年大豆 .5 03 耳 ,低于市场平均预估 的1 9 . 亿蒲式耳 ;库存消费 产量 上 升而 承压 。 8 比为5 3 . %,处于历史偏低 的水平 。同时 ,由于南 6 ( 2)终 端 养 殖 业 对 豆 粕 的 刚性 需 求 较 稳 , 美大 幅 减产 ,2 1/2 度 巴 西大 豆 产量 上 调5 万 三 季度 预计 出现 季 节性 好 转 。2 1 年 国 内养 殖 市 0 11年 0 01
白豆 粕 出厂 价 ,下 同 ) 动 区间 在2 3 —3 1元 / 性 的供不 应求 。 波 9 1 60
.
吨之间。具体来说 ,5 月之前的豆粕现货市场持续 第二 ,进入2 1年 ,南美大豆产 区因气候干 02 涨势 ,虽然4 月豆粕价格先抑后扬 ,但价格总体仍 旱导致减产预期 ,C O 大豆期价持续上涨 ,更在 B T 上涨。步入5 月后 ,因美豆期价回落 ,加之国内终 3 月末突破10美分/ 40 蒲式耳的压力位 ,也助涨豆粕 迷 ,沿海地区油厂开机率普遍偏低 ,豆粕现货价
中国豆粕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豆粕行业产业链分析一、产业链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
又称“大豆粕”。
豆粕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12种动植物油粕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
作为一种高蛋白质,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
就豆粕产业链整体而言,我国豆粕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大豆生产与种植环节,中游主要为豆粕的生产与加工,下游应用主要包括饲料行业、食品行业、化妆品行业和抗菌素原料等,其中因豆粕具备幼龄动物所需的植物蛋白,是主要的饲料组成结构,所以豆粕下游应用主要为饲料行业。
豆粕产业链1资料来源:整理二、上游行业分析就国内大豆种植和生产状况而言,我国是传统的大豆种植国之一,但是总体种植面积和产量较低,相较于和巴西和美国单位产量和整体产量都有所不足;我国2022年大豆播种面积为9933千公顷,比2021年上涨18.3%,2021年大豆种植面积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国产大豆相较于国际大豆亩产较低,竞争力较低,整体利润较低,农民种植意愿减弱。
2017-2022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千公顷)2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从近几年,我国大豆的产量来看,整体呈现上涨的趋势,2017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528万吨,2022年大豆产量增加至2028万吨,同比增长23.7%。
2017-2022年中国大豆产量(万吨)3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之一,2017-2022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维持在8000万吨以上,主要进口来源巴西和美国,分别占6成和3成左右。
我国2022年大豆的进口量为9108万吨。
2017-2022年中国大豆进口(万吨)4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中国豆粕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三、中游行业分析豆粕是饲料生产的第二大原材料品种,主要为饲料提供蛋白质的补充。
近几年,中国油脂压榨企业主要在沿海建工厂,加工原料主要以进口转基因大豆为主,豆粕产量变化主要受企业压榨量的影响;随着下游饲料产业持续发展,我国豆粕需求持续增长,产量整体呈现上涨态势,我国豆粕产量由2017年的7128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7627万吨。
豆粕

一、豆粕的基本情况豆粕是大豆经过加工后得到的一种产品,豆粕作为一种植物高蛋白,是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豆粕内含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于家禽和猪对营养的需求。
豆粕还可以用于制作点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
二、影响豆粕价格的因素主要分析1、供求因素:豆粕生产和消费情况、国内大豆加工能力,替代品(如其他饼粕、玉米)的相对生产成本,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者偏好,替代品的供求,人口变动,商品结构变化及其非价格因素等。
2、豆粕与大豆、豆油的比价关系:豆粕是大豆的副产品,每吨大豆可以制出0.18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豆粕的价格与大豆的价格密切相关,每年大豆的产量都会影响到豆粕的价格。
同时豆油与豆粕之间也存在相互关联,豆油价好,豆粕就会跌价,豆油滞销,豆粕产量就减少,豆粕价格将上涨。
3、豆粕价格变化的季节性因素:通常1月份大豆收获后的几个月份是豆粕的生产旺季,4-8月是豆粕的生产淡季,而豆粕的需求一般从3月份到10月份逐步转旺,在此期间,豆粕的价格波动会很大。
豆粕价格还随豆粕主产区的收购、库存变化而波动。
4、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近几年豆粕进出口贸易非常活跃,进口豆粕占国内消费量越来越大,国际市场豆粕价格(特别是CBOT豆粕期货合约交易价格)已直接影响国内市场。
5、进出口政策:1995年国家下调了豆粕的进口关税,税率为5%,增值税为13%。
2002年开始国家为鼓励豆粕的出口,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同时对进出口权及进出口量完全放开,所以许多有进出口权的企业都从事豆粕进口业务,促成了豆粕国内外市场价格快速接轨。
豆粕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在榨油厂里,用大豆做原料来榨油,能够生产出两种不同的商品,一种是豆油,另外一种就是豆粕。
通常情况下,大豆得出忧虑是在20%左右。
也就是说,榨油厂里20%左右的商品是豆油,另外80%左右是大豆榨完油之后的剩余物质,他们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之后,被制成了豆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身供求关系是主要矛盾———内外盘豆粕现货价格背离原因分析春节以来,国内豆粕价格一直跟随CBOT豆价波动。
春节期间CBOT大豆主要合约反弹了14美分,春节过后,2月底3月初国内华东地区豆粕现货市场随即较节前大涨200—250元/吨,达到2600—2650元/吨。
3月份,国内华东地区豆粕现货上下振荡,月底滑落到2500元/吨左右,但这期间CBOT大豆价格在20美分区间内振荡。
4月10日,CBOT5月大豆较月初下跌了约50美分,国内豆粕货价格即下滑100元/吨到2400元/吨(由于种种原因,现货商没有做主动调整)。
4月13日在CBOT大豆继续下跌的情况下,国内豆粕现货压力大量积聚,价格快速下滑到2280元/吨,至4月18日更是下跌到了本次行情的最低点2180元/吨。
随后从5月初到5月21日,CBOT7月大豆大幅反弹上涨50美分,豆粕现货也展开反弹走势。
到5月中旬,价格反弹到2380—2400元/吨,但成交始终不甚理想,2400元/吨这个价格持续了近10天没能被突破。
但在随后的6月份,在CBOT 大豆始终振荡上行的过程中,华东地区豆粕,包括国内其他地区豆粕却走出了下跌行情。
在目前CBOT大豆上涨了100美分的情况下,国内豆粕现货却下跌了160元/吨之多,目前华东地区豆粕已经跌到了2240—2260元/吨。
为什么6月份以后国内豆粕现货未能跟随CBOT大豆同步上涨,却走出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行情呢?目前的市场供求关系就是供给大幅大于需求。
且在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的情况下,各个油厂为了自己的利益,或选择低价抢占市场或选择提高给经销商的销售返利以提高经销商的销售积极性。
所以在目前的豆粕市场价格,不太可能会反映出豆粕成本对其的支撑作用。
原因如下:1.首先,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如果说成本对价格有绝对的支撑作用,那各行各业、各油厂都没有必要去在采购等环节中去降低成本,反过来,成本越高越好,因为价格可以卖得更高。
这与市场规律相违背。
2.各家的豆粕成本不一,没有统一标准。
长三角等地区的油厂虽然都使用进口大豆加工豆粕,但大家的大豆成本不可能是完全一样(暂且不考虑豆油的销售价格是否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出来的豆粕成本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要是说豆粕成本对市场价格有支撑作用的话,各家油厂的成本都不一样,究竟以哪一家的为准呢?在某家油厂认为其销售价已低于成本价,开始亏损的时候,其他的油厂的成本低,继续降价销售豆粕,使进入亏损状态的油厂限产或停产,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供求的重新平衡。
其实在目前各方市场格局尚未形成稳定状态之前,油厂即使进入亏损状态也未必就会限产或停产。
因为油厂自己最清楚,如果因为暂时的亏损或没有利润就选择过分的限产或停产,失去的会是自己原先的市场份额,即将来有可能的利润。
3.豆粕价格跌破成本意味着油厂亏损。
许多朋友认为价格跌到油厂的成本价,就不应该往下跌了,因为油厂亏损了。
笔者认为,各行各业都会有企业在亏损,榨油行业也不例外,有谁规定榨油企业是不可以亏损的呢?普通行业都会发生亏损,何况榨油行业这样与国内外相关期货、外汇市场有着高度相关联的高风险行业?况且在目前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如长三角地区,环渤海湾及珠三角地区,豆粕市场的竞争可以用白热化来形容。
所以豆粕价格跌破豆粕成本很正常,我们不必大惊小怪。
三、豆粕价格与豆油关系在市场上,我们经常会听到有投资者在讲,粕跌油涨、油跌粕涨。
这话本身并没有错,非常有道理,但这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在成本不变且成本对豆粕价格有支撑的情况上。
如果我们认为如以上第二大点所讲,豆粕成本对豆粕价格没有支撑,粕跌油涨、油跌粕涨也就失去了基础。
另外,油跌,短时间内并没有改变粕的供求关系。
如果说油跌使油厂发生了亏损而限产或停产,也还是首先通过改变粕的供给来支撑粕价的,这在时间上有滞后性,与笔者的观点没有矛盾。
四、豆粕价格与量价关系在华东地区豆粕现货从4月18日的2180元/吨相对低点反弹到5月中旬的2380—2400元/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分析,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价格没能站稳2400元/吨反而下跌。
这一波200元/吨的上涨过程,我们可以分为如下两个阶段:以2300元/吨为界,分为2180—2300元/吨阶段与2300—2400元/吨阶段。
根据对现货市场价格的观察可以得出,前一阶段的成交量占了本上涨过程(从2180—2400元/吨的过程)的60%—70%。
对2300元/吨到2400元/吨的上涨过程,我们再分为如下两个阶段:以2350元/吨为界,分为2300—2350元/吨阶段与2350—2400元/吨阶段。
通过同样的观察可以发现,前一阶段的成交量占了本上涨过程(从2300—2400元/吨的过程)的60%—70%。
也就是说随着价格的上涨,成交量在逐步减少。
因为在养殖需求还没在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更多的豆粕成了饲料厂及养殖用户的原料库存,他们通过一个安全库存来衡量自己的库存量,备足了就退市观望。
这就是现货豆粕的量价关系。
最后,笔者提醒大家(也是笔者始终坚持认为的),分析任何产品的价格,我们都要首先考虑其自身的供求关系,然后才是其他的相关性因素。
养殖户与饲料用户在做采购决策时,应该抓住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把供求关系研究透,并且在采购活动中应该通过一套整体的采购方案并适时调整。
市场变化如此之迅速,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豆粕市场的量价博弈(摘自陈特光)众所周知,一个商品的市场价格总是受到供需这两个基本因素的影响,豆粕也不例外,否则,抛开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销售或采购操作,必将付出代价。
分析影响豆粕价格的供需这两个因素,我认为最终决定豆粕价格的,需求将起决定性作用。
需求量的统计方法在强弱市场中也不一样:在行情看涨时,我们可以将饲料企业库存调为1到1个半月的用量,甚至是2个月;而在行情看跌时,我们只能用10~15d的用量来统计。
1 分析工具:量价双三角形(TVP:Twin-trian-gle for Volume and Price)假设条件:榨油企业的生产量均匀。
笔者认为:用豆粕的量价来判断现货市场上的价格走势有一定的科学性。
我之所以把“量”放在“价”之前,是因为先有“量”上的变化,才会引起“价”变。
在行情上涨过程中,特别是在中后期,用户大多采购较为谨慎,市场上的成交量逐步萎缩,而榨油厂的生产照旧,所以榨油厂的豆粕库存逐步增加。
到行情顶端,市场上的成交量萎缩到极限,而榨油企业的库存量达到最高限。
现在大型榨油企业都是大资金运作,大量的库存对他们的资金压力非常大,加上豆粕因季节不一样,库存时间长短也不一。
所以他们就要出货,从而出现了市场上的价格顶部(或阶段性顶部)。
随着价格的逐步回落,饲料厂及养殖用户由于价格高位时采购量少,库存已所剩无几,所以又会出现谨慎购买,这时榨油厂商的库存还是大,所以价格进一步下滑。
到了一定时候,饲料厂及养殖用户预计价格不会再进一步下跌,开始放量采购准备库存。
市场上的成交非常大,而榨油厂商的库存也迅速减少到了极限,从而形成市场上价格的底部(或阶段性底部)。
用图1来表示,也许会更明白。
以上量价关系是属于比较理论性的,实际市场当中,在价格底部,榨油厂商也许不会放量销售,而且会采取限量销售等各种政策;反之,在价格顶部榨油厂商想放量销售,但饲料厂及养殖用户不会大量采购。
所以,成交量最大区域不会出现在价格的绝对低位,而是离底部不远处,如1/3处比较普遍。
另外在不同的市场阶段,该双三角形的相对位置会发生一定距离的移位现象。
如目前的市场情况,如图2所示。
目前市场价格相对于前期高价位已有所下降,但是市场成交量依然很小,而各榨油厂商的豆粕(包括榨油厂商所库存大豆折算的等量豆粕)库存量压力仍旧很大。
2 回顾历史:2004年3月份,豆粕价格到达3 700~3 750元/t高位后滑落的国内成因分析如果说豆粕的供给能决定价格走势的话,2004年3月中旬,豆粕出厂报价3 700~3 750元/t,就不应该是最高价,而是象当初大部分榨油厂商根据豆粕成本所进行的预测,应该冲到4 000元/t的大关!但实际上,全国的油厂,在3 700~3 750元/t这个价格成交的数量非常有限,从而价格就开始一路下滑。
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养殖户与饲料厂用户的需求在成本大幅提高后没有跟上。
其最高能到3 800元/t就不错了,而价格到顶后,滑落的速度将会很快。
只有一个理由:饲料厂的采购量已减少,他们在谨慎操作或观望。
从当时对饲料厂的调查来看,在报3 700~3 750元/t的出厂价时,饲料厂所用的豆粕成本普遍在3 350~3 450元/t,且饲料生产与销售量已有所萎缩。
所以,如果让饲料厂拿3 600元/t以上的豆粕来进行生产,他们大部分会选择暂时停产或大幅度缩减产量,以等待饲料涨价。
而饲料产品的价格走势大不同于原料豆粕,大幅度调价或上涨所需要的时间,是榨油企业所不能够等待的,上调的难度很大。
所以,在豆粕价格过3 700元/t以后,需求在客观上不支持豆粕继续上涨。
3 展望未来:市场需求与榨油企业的库存将决定价格走向目前的情况是:榨油厂商的库存量都不小,饲料厂的需求不旺,但畜禽产品的价格,特别是生猪的价格比较好。
这种情况之下,目前的价格走势确实很难判断,但本人认为市场价格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较大,理由如下:第一,目前榨油企业的库存量仍比较大,并且一大部分豆粕的库存时间都已在2~3个月以上。
目前正进入梅雨季节,对豆粕的继续库存是一大挑战,若保管不当,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所以他们的出货意愿强烈。
第二,底部的市场成交量没有有效放大。
饲料厂及养殖用户在保证保守使用或生产的基础上,采购非常谨慎,没有达到疯狂采购的地步。
第三,前不久,部分榨油厂商召开会议,达成价格同盟。
在以上第一、第二点没有明显转好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达成价格同盟,改变市场行情走向的可能性比较小。
关键是这些同盟厂商目前的成交量很小,他们的库存并没有有效降低。
不久将会有厂商在库存的压力之下,开始慢慢降价销售,以降低自己沉重的库存压力。
况且,纵观国内其他行业,包括彩电、空调等行业都进行过价格同盟,但最终几乎都以失败告终。
所以目前的豆粕价格同盟,如果没有其他利好因素的支持,结果可想而知。
第四,只有畜禽产品价格上涨,养殖户积极补栏,从而带动饲料厂的恢复性生产,进而推动需求,才能使市场行情走好。
这一系列都需要时间来达到一定的量,从而可以达到换价格空间。
真正的价格起动取决于饲养业的需求量在底部开始放大,并有持续的可能,以及后期的情况。
但无论怎么放,今后饲养业也是保持去年的水平略有1%~2%的增幅,因此不要有超过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0%以上的幻想。
这是由国家目前总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而不是由人们良好的愿望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