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整理思维导图3.血液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ppt课件
生成调节物质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雄激素
红细胞的破坏:平均寿命120天
白细胞生理
Physiology of leukocyte
白细胞的分类和数量—有核,正常年人:(4.0~ 10)×109/L。
白细胞的形态
特性:变形、游走、趋化和吞噬
白细胞
%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内源性途径对凝血反应开始后的维持和巩固 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血液凝固的调控
1.细胞抗凝系统 ✓血管内皮细胞
⑴屏障作用 ⑵抗凝和抗血栓
✓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
2.纤维蛋白吸附酶抑制物:抗凝血酶Ⅲ (Ⅱa Ⅸa Ⅹa Ⅺa Ⅻa)
⑵肝素 ⑶蛋白酶C系统: Ⅷa、Ⅴa ⑷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FⅦa-Ⅲ复合物
X→Xa
⑵凝血酶原被激活成凝血酶 Ⅱ → Ⅱa
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Ⅰ→Ⅰa
外源性凝血途径
组织损伤 Ⅲ
内源性凝血途径
表 面
PK
K,胶原,异物
激 活
Ⅻa
Ⅻ
Ⅶa/Ⅲ
Ca2+
Ⅺa
Ⅶ
Ⅸa
Ⅸ
Ca2+ PL
Ⅷa
HK Ⅺ
Ⅷ
①凝
血酶原 酶复合 物形成
Ⅹ
Ⅹa
Ⅹ
磷 脂
Ca2+ PL
Va
V
表
面
Ⅱ
Ⅱa
阶
②凝
血酶原 的激活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红细胞生理
Physiology of Erythrocyte
㈠数量和形态:
⒈形态:成熟RBC无核,双凹圆盘状,周边稍厚
⒉数量:正常成人
生理学3血液[可修改版ppt]
4.淋巴细胞(lymphocyte)
红细胞正常值: 男性: (4.0~5.5) × 1012 个/ L 女性: (3.5~5.0) × 1012 个/ L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正常值: 男性: 120~160g/L 女性: 110~150g/L
贫血(anemia): 在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或其中
血管和血窦孔隙时,发生卷曲变形,通过后再恢 复其正常形态。
4.红细胞膜的通透性
(三)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1.红细胞生成 ⑴ 红细胞生成的部位:红骨髓。
红骨髓被破坏时,患再生障碍性贫血。
⑵ 红细胞生成的原料 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是铁(Fe2+)和蛋白质。 缺铁(Fe2+)时,患缺铁性贫血症。
(3) 成熟因子 叶酸、维生素 B12 不足时, 患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症。
但又增添了血凝时由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颜色 动脉血呈鲜红色 (氧合血红蛋白 HbO2 含量丰富) 静脉血呈暗红色 (还原血红蛋白含量丰富)
(二)比重 全血 1.050~1.060 血浆 1.025~1.030 红细胞 1.090
(三)粘滞性 通常指体外测定全血或血浆,与水比
较的相对粘滞性。 全血为 4~5,血浆为 1.6~2.4。
(四)血浆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形成: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晶体物质。 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和细胞的正常 形态。
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形成:血浆蛋白( 主要是白蛋白 )。
红细胞中的缓冲对: KHCO3 / H2CO3 血红蛋白钾盐 / 血红蛋白 氧合血红蛋白钾盐 /氧合血红蛋白 K2HPO4/ KH2PO4
【思维导图】生理学—血液
概述
血液抗凝处理,后比容离心 管内血液分为三层: 上层 浅黄液体 血浆 中间 白色不透明薄层 白细胞,血小板 下层 深红色 红细胞
血液的组成及血量
组成:血浆+血细胞
血细胞比容 男 40%-50% 女 37%-48% 新生儿 约55%
血量
每千克体重含70-80ml血液 分类—循环血量,储存血量
运输
(1)除钙剂:①柠檬酸钠②草酸铵或草酸钾 (2)降低血液温度。 (3)应用抗凝剂 (4)保证血液接触面光滑
血型与输血
红细胞凝集
抗原抗体反应 A型血
A₁型,A₂型 血浆中含抗B凝集素
B型血
血浆中含抗A凝集素
ABO系统
AB型血 O型血
无抗A、B凝集素 血浆中含抗A+抗B凝集素
血型
抗体
天然抗体 免疫抗体
不能通过胎盘
血液的生理功能
维持内环境稳态
免疫和防御
血液的理化性质
密度(比重)
全血 1.050-1.060 血浆 1.025-1.030 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 红细胞 1.090-1.092 取决于血红蛋白含量
黏度
全血 4.0-5.0 取决于红细胞数量及可塑变形能力,血流速度 血浆 1.6-2.4(37℃)
血浆
水(91%-92%)
白蛋白(40-48g/L)
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
分类
球蛋白(15-30g/L)
白蛋白/球蛋白(A/G)≈1.5-2.5
纤维原蛋白
血浆蛋白(6.5%-8.5%) 溶质
功能
营养作用 运输功能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参与凝血、抗凝以及纤溶过程 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缓冲血浆pH功能
生理学 第三章 血液3 图文
E.血浆不被受血者的血浆凝血
2.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不含( ) E
A.Ca2+ B.球蛋白 C.白蛋白 D.凝集素 E.纤维蛋白原
3.下列因素中,具有抗凝作用的是( )
D
A.适当加温 B.4.献血者为A型,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受血者的血型是( )
后2~8个月开始出现,8~10岁达高峰 免疫性抗体:为IgG抗体,分子量小,能够通过胎盘
7
二、Rh血型系统
(一)Rh血型 抗原与分型
发现:恒河猴(Rhesus monkey)的红细胞→家兔→血清中产生 抗体→人: RBC凝集者,为Rh(+) RBC不凝集者,为Rh(-)
1. Rh血型抗原 主要有D、E、C、c、e 5种 2. Rh血型分型 Rh阳性: D抗原阳性(+)
12
一次失血总量10%时的恢复情况
血浆的水分和电解质可在1~2h由组织液透入血管而得到 补充
血浆蛋白总量可因肝脏合成蛋白质加速在一天左右得以 恢复
红细胞总数可因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于一个月内得以 恢复
抢救方法:最好输血。它是保证患者血量的有效方法。
13
二、输血及其原则
1.输血原则: (1)准备输血时先鉴定供血者与受血者血型 (2)血型相符的输血前也必须作交叉配血检验 (3)反复输血的受血者还要检测供血者与受血 者Rh血型 (4)不同血型间输血只在紧急情况下 进行,但要注意输血量、速度及受者 的反应
O型
红细胞膜上的抗原 A+A1 A B
A+A1+B A+B
无A、无B
血清中的抗体 抗B
抗B+抗A1 抗A 无 抗A1
抗A+抗B
3
一、ABO血型系统
生理学西综3(血液 )
09-4. 维持血浆平衡最主要的缓冲对是
2-1
A. Na2HPO4/NaH2PO4 B. NaHCO3/H2CO3
C. K2HPO4/K2PO4
D. KHCO3/H2CO3
答案:B
13
2-2
09-24. 血浆渗透压的高低主要决定于
#
A. 血浆蛋白总量 B. 白蛋白含量
C. 氯化钠浓度
D. 氯化钾浓度
17
二.红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M:RBC 4.0~5.5×1012/L,Hb 120 ~ 160 g/L F:RBC 3.5~5.0×1012/L,Hb 110 ~ 150 g/L
18
二.红细胞生理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1. 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的变形能力 红细胞呈双凹圆碟形 (表面积/体积比大) 红细胞内黏度低,膜的弹性高
等渗溶液: 0.9%NaCl、1.9%尿素、 5%葡萄糖
等张溶液 0.9%NaCl
5%葡萄糖
11
二. 血液的理化特性 (四)血浆的pH值: 7.35 ~ 7.45
血浆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主要的缓冲对。 ① NaHCO3 /H2CO3 (最重要) ②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主要是Hb) ③ Na2HPO4/NaH2O4
生理学(西综) (血液)
1
第三章. 血液
第三章 血液
1.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 各类血细胞 3. 生理性止血 4. 红细胞血型
2
血液的功能: 1. 运输 2. 缓冲,维持稳态 3. 防御,保护
3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渗透压)。
4
一. 血液的组成
运动生理学思维导图
第一章绪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包括同化和异化两个过程兴奋性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应激性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征适应性生物体长期生存在某一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客观环境影响下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生殖生物的生命是有限的,必须通过生殖过程进行自我复制和繁殖,使生命过程得到延续运动生理学概念、研究对象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任务①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②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③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锻炼④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生理调节机制及特点神经调节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适应性反应过程。
一般来说,自身调节的幅度较小,也不十分灵敏,但对于生理功能的调节仍有一定意义生物节律由于生物体内生理活动的节律性变化,使生物体对内、外环境的程序性变化具有生物“预见性”,产生了更完善的适应过程第二章骨骼肌功能2、细胞间的兴奋传递(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①当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时,引起轴突末梢处的接头前膜上的Ca2+通道开放②Ca2+从细胞外液进入轴突末梢,促使轴浆中含有乙酰胆碱的突触小泡向接头前膜移动③当突触小泡到达接头前膜后,与之融合进而破裂,并将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间隙④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与特异性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后膜Na+、K+通道开放⑤使Na+内流、K+外流,使得接头后膜膜电位幅值减小,即去极化,这一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⑥当终板电位到达一定幅度时,引发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使得骨骼肌细胞产生兴奋1、静息电位产生原理①当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大,而对Na+通透性较小,所以就形成静息时K+向细胞外流动②离子的流动必然伴随电荷转移,使细胞内丧失带正电的K+而电位下降,细胞外增加带正电的K+而电位上升③这就造成细胞外电位高而细胞内电位低的电位差④随着K+外流,细胞膜两侧形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会阻止细胞内K+的继续外流,当促使K+外流的由浓度差形成的向外扩散力与阻止K+外流的电场力相等时,K+的净移动量就会等于零⑤这时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值就稳定在一定水平上,这就是静息电位3、肌丝滑行学说在调节因素的作用下,肌小节中的细肌丝在粗肌丝的带动下向A带中央滑行,使肌小节长度变短,导致肌原纤维、肌纤维以致整块肌肉的收缩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是细胞兴奋的标志)第二章骨骼肌功能5、兴奋—收缩耦联释义:以肌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①兴奋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
2024版生理学易错点整理血液(附思维导图与名词解释)
以上,是血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运输营养物质和代水分如钠、钾、钙、镁等,维持血浆的酸无机盐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具有维持血浆渗透压、运输物质和参与免疫应答等作用。
蛋白质糖类包括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等,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和细胞膜的构成。
脂类0201030405血浆成分及作用红细胞形态与功能形态呈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直径约7.5μm。
功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能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将氧气从肺部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血红蛋白也能与二氧化碳结合,将二氧化碳从组织器官运输到肺部排出体外。
白细胞分类及功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结构与功能结构功能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
心房与心室每收缩一次,即分别为一个心房或心室收缩期,每舒张一次,即分别为一个心房或心室舒张期。
心室收缩期结束到下一次心室收缩期开始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完整心动周期。
心脏泵血心脏泵血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两个过程。
收缩过程是血液从心房泵入心室;舒张过程即抽吸血液的过程。
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心动周期。
心脏舒张时内压降低,腔静脉血液回流入心,心脏收缩时内压升高,将血液泵到动脉。
心动周期心脏泵血过程VS血管系统分布与特点血管系统分布血管特点血液循环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微循环与淋巴循环微循环淋巴循环凝血因子及其作用凝血因子凝血因子的作用凝血过程包括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两个途径,最终形成共同的凝血酶原激活物,激活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
要点一要点二凝血机制内源性凝血途径由血管内膜下组织暴露的胶原纤维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由组织损伤释放的组织因子激活。
两条途径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确保凝血反应的迅速和有效。
凝血过程及机制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抗凝系统纤溶系统了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的生理过程对于诊断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意义通过检测凝血因子活性、抗凝物质含量以及纤溶系统活性等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生理学课件3血液
(二)血细胞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 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测定方法
抗凝; 比容管; 离心
二、血量
指全身血液的总量。 循环血量、补充循环血量 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7%-8%,
即70-80ml/kg。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
全血比重:与红细胞数量有关 血浆比重:与血浆蛋白含量有关 (二)血液的粘度 粘度: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形成 血液粘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2.形态结构:双凹圆碟形,无核
3.血红蛋白
贫血 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
★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 1.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选择通透性、可塑变形性 悬浮稳定性、渗透脆性 (1)红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 ①CO2、O2、尿素可自由通过 ②负离子如Cl-、HCO3-较易通过 ③Na+、K+难通过:低温贮存,K+浓度↑ (2)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蛋白质C由肝脏合成需VitK,蛋白质S是辅 助因子。
作用: ①灭活FⅤa、FⅧa; ②抑制FⅩ、凝血酶原的激活; ③促进纤溶。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由小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抑制外源性凝血 过程及FⅦa-TF对FⅨ的激活。
TFPI
(-)
Ca2+ 变构
FⅢa FⅦa
FⅩa
FⅢa- FⅦa- TFPI- FⅩa
★小
结
1.血液凝固过程是一个瀑布式的连锁反
应,凝血因子相继激活,最终生成纤维蛋白
2. 血液凝固过程中,只在凝血酶原激活
物生成时,有内源性途径与外源性途径两种
形式。此后,两条途径归于统一,以相同的
方式生成凝血酶和纤维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