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
初中化学科综合实践课教案
初中化学科综合实践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科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和意义。
2.掌握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实验内容是分析镁的含量。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实验内容,解释实验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对实验有一
个初步了解。
2.实验操作:
步骤一: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包括烧杯、试管、滴管、取样器、硫酸、氢氧化钠等。
步骤二:称取一定量的镁粉,加入稀硫酸中反应生成氢气,观察反应过程。
步骤三: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镁离子,并记录所需的滴定滴数。
3.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滴定的滴数计算镁的含量,并与实验前的预测值进行比较,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原因。
4.总结和探讨:
让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和体会,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加深对化学知识
的理解和掌握。
四、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心得等。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课堂
教学效果。
同时要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鹿泉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绚丽多彩”的太平河鹿泉区实验初级中学范娟珍设计背景:冬天,下午放学,就已经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看到太平河两岸霓虹灯绚丽多彩,将城市点缀得流光溢彩,分外迷人。
市政府在治理环境上取得了很大成效,河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可有些企业还偷偷排污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有待从根本上治理。
因此,我设计了此次综合实践活动,试图通过该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巩固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掌握用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和用PH试纸来测溶液的酸碱度,会用过滤、加明矾、活性炭等几种简易的方法来净水。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共同探究太平河水质污染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知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懂得学以致用,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生产服务。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并以此来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环境行为习惯。
活动过程:引入: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的太平河河水它是多么的清澈美丽,到晚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倒影在水中,宛如人间仙境。
可见我们市委市政府在治理环境上取得了很大成效,河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可是有些企业还在偷偷排污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有待从根本治理。
它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呢?学生围绕太平河水质进行讨论,产生异议,阐述看法:学生一:“美不胜收”-----垂柳、鱼儿、小瀑布。
学生二:“细细品味”-----有的位置水浮绿藻,有异味。
学生三:她本该很美,可有时晚上有排污现象。
学生四:我们有义务监督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一、提出问题:政府在大力治理污染,可有些企业还偷偷排污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有待从根本治理。
二、活动与探究:(一)提出实验方案:老师:学生们提的问题很好,我们必须要治理,可是治理首先要清楚水质情况,并分析污染原因,做出相应的措施。
初中化学知识跨学科整合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跨学科整合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知识跨学科整合方法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化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跨学科整合能力的培养成为关键。
跨学科整合是指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形成全新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化学知识跨学科整合的方法。
二、跨学科整合的内涵与意义1.内涵:跨学科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种整合不仅包括化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还包括化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其他学科的融合。
2.意义:跨学科整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形成全面的认知。
3.生活实际相结合: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出发,探索化学原理。
例如,在学习“燃烧与灭火”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分析其原理,从而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4.学科内部整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化学学科内部进行知识整合,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这一课时,可以结合“元素周期律”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5.学科之间整合: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
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可以与生物学、物理学等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
6.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现代技术手段为跨学科整合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
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原理”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化学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7.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创设具有跨学科特点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例如,设计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角度分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对初中化学教研员的提问(3篇)
第1篇您好!我是贵校的一名初中化学教师,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向您请教一些关于初中化学教学和研究方面的问题。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下是我准备的一些问题,恳请您在百忙之中给予解答和指导。
一、关于新课程改革1. 请问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化学课程有哪些主要的变化和调整?2. 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3. 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二、关于教材与教学资源1. 如何合理运用教材,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核心作用?2.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丰富和拓展教学资源?3.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三、关于教学策略与方法1.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3. 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4. 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四、关于实验教学1. 如何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2.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如何处理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五、关于评价与反思1. 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3. 如何根据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六、关于教师专业发展1.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2. 如何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3. 如何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七、关于化学与生活1. 如何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2.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3. 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请您对以上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以帮助我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范文三篇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范文三篇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范文三篇【篇一】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内容与分析(一)内容;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
(二)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识别、药品取用规则、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方法。
指的是认识仪器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了解药品的取用规则;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洗涤方法,其核心是药品的取用和物质的加热,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实验室规则、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了解药品取用规则。
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训练,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做好规范操作的示范、分析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后果。
二、目标及分析(一)目标:1、能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2、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3、学会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4、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二)分析:1、“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是指看到仪器图形能写出仪器名称,同时能说出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2、“知道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就是能记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3、“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就是指习惯的形成及独立操作能力的形成,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独立进行物质的取用、药品的加热及仪器的洗涤等操作。
三、问题诊断分析学习本课题时,同学可能会出现两种态度:一是对实验基本操作无所谓——动手做,不如用脑记;二是有恐惧心理——不敢动手,怕危险。
以上两种态度均不利于学习,教学时要注意纠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讲到药品的取用时,为了给学生做好示范,借助信息技术播放“粉末固体取用”、“块状固体取用”和“液体取用”三个视频。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化学实验室简介→仪器识别→药品取用规则→托盘天平的使用→连接仪器装置→固体药品取用→液体药品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给物质加热→仪器洗涤。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能够:1. 了解实际生活中的化学应用;2. 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技巧;3. 培养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4. 培养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将包括以下内容:1.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2. 酸碱中和实验;3. 燃烧实验;4. 溶解实验;5. 物质的性质测试实验。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知识,如佩戴实验服、戴眼镜、洗手等,提醒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步骤二:酸碱中和实验(20分钟)1. 布置实验仪器和试剂;2. 将酸溶液和碱溶液分别倒入两个试管中;3. 将酸和碱混合,观察中和反应过程;4. 记录并讨论实验结果。
步骤三:燃烧实验(15分钟)1. 准备燃烧实验器材;2. 分别测试不同物质的燃烧性质;3. 记录不同物质的燃烧结果;4. 讨论实验结果。
步骤四:溶解实验(15分钟)1. 准备溶解实验器材;2. 将不同物质溶解于水中;3. 观察并记录溶解过程;4. 讨论实验结果。
步骤五:物质的性质测试实验(20分钟)1. 准备实验器材和待测物质;2. 分别进行物质的酸碱性测试、溶解性测试、燃烧性测试等;3. 记录并比较不同物质的性质;4. 结合实验结果讨论物质的特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程度。
2. 实验结果:分析学生的实验记录,评估其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合作与沟通: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为了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作业,如化学知识的应用技术、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等。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试管、试剂、灯台等。
2. 教具:题册、课件、教案等。
以上为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的基本内容,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初中化学教研新形式(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研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推动化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探索初中化学教研新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化学教研新形式进行探讨。
一、创新教研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教研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形式的教研应将学生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2. 强化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新形式的教研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注重评价改革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形式的教研应关注评价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优化教研内容1. 深化课程改革新形式的教研应关注课程改革,优化课程内容,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 注重跨学科融合化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新形式的教研应注重跨学科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强化核心素养教育新形式的教研应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改进教研方法1. 创设情境教学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新形式的教研应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
2. 实施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形式的教研应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
新形式的教研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四、构建教研平台1. 建立教研网络新形式的教研应建立教研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线上线下教研活动能够拓宽教研渠道,提高教研效果。
新形式的教研应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活动,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教案课题:化学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培养实验中注意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1.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注意事项。
2. 常见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化学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方法。
4. 合作完成一项化学实验。
教学步骤:
一、引入
1. 讲解化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实验前准备
1. 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注意事项。
2. 分配实验组,每组分配实验材料和器材。
三、实验环节
1. 各小组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2. 师生共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
3. 师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
四、实验总结
1. 学生分组汇总实验数据,解释实验结果。
2. 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五、课堂小结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实验报告。
2. 准备下节课的实践活动。
教学手段:
1. 课堂讲解。
2. 实验操作。
3. 小组讨论。
4. 实验报告。
教学评价:
1.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初中化学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发挥不同学科之间协同联动作用的初中化学教学(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发挥不同学科之间协同联动作用的初中化学教学第一篇范文:发挥不同学科之间协同联动作用的初中化学教学摘要: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各学科之间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探讨了如何发挥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联动作用,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学科协同;联动作用;综合素质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将不同学科进行融合,发挥它们的协同联动作用,有助于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学科间的关联性分析1.化学与数学化学与数学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例如,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等方面,都需要运用数学知识。
通过数学工具,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化学现象,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准确性。
2.化学与物理学化学与物理学都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学科,它们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例如,在研究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等方面,化学与物理学都可以采用实验方法。
通过将化学与物理学进行融合,可以加深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理解。
3.化学与生物学化学与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在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药物作用机制等方面,都需要运用化学知识。
将化学与生物学进行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学科协同联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跨学科课程设计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课程,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
例如,可以开设“化学与生活”课程,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各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
例如,在讲解化学方程式时,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让学生在理解化学知识的同时,巩固数学知识。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
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探究
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探究摘要:跨学科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存在显著的差异,其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当中打破学科壁垒,明确学科之间的联系,构建更加科学的知识体系。
初中化学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将化学这门基础的自然科学与生物、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相互联系,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多学科知识要点,达到现代化课程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一.活动育人价值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理化性质学科,许多教师开展化学实践教学时,都会将化学学科知识与物理、生物等相互结合,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简化化学内容,同时实现化学学科知识的拓展延伸。
组织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观念,使得学生在更加贴近真实情境的实践活动中更加深入地掌握化学知识要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知识要点并不局限在化学元素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上,还与现代工程、生态自然等息息相关。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学习当中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并且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究和反思,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强化。
二.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目标教师具体开展跨学科活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核心知识、思路形成、学科素养三个方面着手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按照科学的流程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于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认知,使其能够在活动当中产生实质性收获。
绝大多数初中生在初中时期的学习中才会接触化学知识,教师以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形式为主时,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内容和要点,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依据元素守恒判断和分析物质的转化形式、书写和理解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这些都是核心知识内容,要求教师和学生加以重视。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化学学习思路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主要是由于一些学生很难完全理解化学知识要点。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简介:本文根据新课程的理念——1、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化学为生活服务;2、自主、合作、生动、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
为了提高学生化学综合实践的能力取材东湖水,从东湖的“美与丑”引发学生讨论、争辩从中提出问题:东湖水质污染严重,有待治理。
接着开展活动与探究:首先,提出实验方案;其次,学生分组实验;再其次,各小组分别汇报实验情况,展示实验成果,教师适当点评;最后,分析水质污染的原因,提出治理方案。
同时,向课外拓展延伸。
课题:“美丽”的东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会用酸碱指示剂或者PH试纸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或者酸碱度,会用几种简易的方法来净化水。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合作、讨论、实验为主,共同探究东湖水质污染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生活服务。
同时鼓励学生人人争当保护家乡环境的小使者。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么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村庄,回想一下我们村头的东湖曾经它是多么的清澈美丽,可它那曾经的美丽现在却已离我们而去。
它可以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呢?学生:围绕村头东湖讨论,发生争议,发表看法:看法一:“美”-----小桥、杨柳垂荫看法二:“丑”-----水太脏,有点臭(水质污染严重)看法三:她本来很美,可惜现在被污染了。
看法三:我们有责任治理家乡的东湖。
一、提出问题:东湖水质污染严重,有待治理。
二、活动与探究:(一)提出实验方案:教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击中要害,我们的确要治理东湖,但要治理首先要知道东湖水质情况,分析污染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水质分析的实验方案。
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较典型的板书列举)。
1、用石蕊、酚酞试剂测定其水溶液的酸碱性;2、用PH试纸测定其水溶液的酸碱度;3、用过滤的方法分析其不溶性杂质;4、用加明矾的方法来除去水中的杂质;5、用加活性炭的方法来吸附水中的杂质;6、用煮沸的方法来分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7、用蒸发的方法来分析水中的杂质;8、自制简易净水器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9、加入化学药品分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如:HCl NaOH CuSO4)(二)学生实验操作:1、取水样、准备实验器材。
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有机整合初探
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有机整合初探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传统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所强调的“教师讲、学生”以及应试教育思想等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局限性,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整体水平较低、学生的化学学习状态极为被动以及化学实践能力、应用意识的薄弱等现象直接导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化学教学的低效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有机整合初探引言初中化学课程是中学化学学习的基础,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的理解往往存在差异,导致了教学、学习和评价的不一致性。
教学、学习和评价一致性是保障化学教育质量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从有效教学视域出发,探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提供积极的借鉴。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从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以引导为主,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会比较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重视。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以及能力的培养,无法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同时,化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不容易理解。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与挑战。
因此很多教师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与教育。
大部分初中生在化学知识学习中都是处于被动状态下,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学习过程中来。
其次,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单一。
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都是通过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开展与实施。
并且由于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教育阶段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标准,导致很多教师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教材和新要求。
很多教师并没有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对课堂进行创新与改进优化设计;同时有些老师认为运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活动即可满足教学要求和目标指标。
二、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有机整合策略(一)科学开展实践活动开展“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实践活动,因为水质检测的内容对于初中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此时建议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组织,帮助学生找到水质检测的简单方法。
化学主题综合实践作业
化学主题综合实践作业一、认识身边的水在初中化学“自然界中的水”学习过程中布置学生小组合作,不同小组选择以下一方面完成作业,最后交流展示。
(1)调查本地水资源分布状况,形成调查报告;(2)参观自来水厂",写出你看到的水净化的流程;(3)调查本地水资源受到的污染情况,并谈谈你对此看法:形成调查报告;(4)组织交流一~下节约用水的必要性,你今后打算怎样做?形成记录材料;(5)记录1个月或本学期当中下雨的情况,并测定雨水的PH,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6)设计并动手组装一个精美的净水器;(7)自制蒸馏水;提示:班上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课题,老师负责提供网络资源让学生查阅调查报告形式和查阅净水器的制备方案。
二、化肥与生活在学习“化肥”的相关知识后,布置作业:(1)调查农民使用化肥的方法是否科学,根据你所学到的知识加以指导;(2)了解水的富营养化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交记录材料做作业。
二、捕捉“丁达尔”在必修1第二单元“物质的分类”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有一种分散系叫胶体,如果用一束光通过,能在其中产生漂亮的光的通路,我们称之为丁达尔现象,而老师会讲一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现象,给学生个月时间,让他们去体会,并做好记录,最好是能用相机或手机能拍出自己所看到的景象,最后交流展示,分享。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捕捉”:1、电影院内播放机射出有光路2、大雾天气时车灯的光束3、雨后彩虹重庆市丰都中学化学组4、早晨森林里水汽形成交替光透过树叶透下形成光柱5、农村同学观察从家里亮瓦透出的光束6、自已动手用强光束照射牛奶,豆浆,或揭开热水瓶塞子,用光照射水雾。
当然,同学们还可能选上网或查资料了解一些关于丁达尔现象摄影技巧,最后收集学生的摄影作品或其它记录材料。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整合教案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整合教案
课程名称:初中化学创新实验
教学内容:实验整合教学
目标:帮助学生在实验中培养科学思维,提高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材准备:
1. 实验器材:实验室台架、试管、烧杯、移液器、玻璃棒等
2. 原料: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钙等
3. 相关文献资料
教学流程:
1. 引入实验: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和目的,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可能的结果。
2. 实验设计: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和需要的材料。
3.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数据,进行讨论和总结,找出规律性。
5. 总结反思: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思考实验的意义和可能的应用,提出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评价方法:
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
2. 实验表现: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实验技能和实验态度。
3. 口头答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口头表达和讨论,展示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4. 同行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与改进:
1. 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多组织实验交流和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3. 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
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下的环境教育的调查与研究
.
赵 映 荷
( 苏省 东 台市 实验 中 学 江 苏 东 台 24 0 ) 江 2 2 0
摘 要 : 过 对 初 中化 学教 师 的访 谈 , 析 了 当前初 中化 学与 综合 实践 活动 整 合 下环 境教 育的 实施 现 状 。 对 存在 的 问题 。 通 分 针 进
盐 化肥
化 学 与生 活
有 机 大 米 与健 康人 生
塑 料 与 环 境
谈对 象 , 了解 当前初 中化学 与综合 实践活 动整合下环境 教 育 的实 施现状 。 以东 台市实验 中学 8 6位初三学生为 被试 对象 ,指导他们 参加环境 教育类 的综 合实践活动 . 并对 他们就 环境知识 、 环境意识 、 环境态度 、 环境行为等 环 境教育 目标达成 情况进 行活动前 、 的问卷调查 。两 后 次 各发 放 问卷 8 6份 , 收 回有 效 问卷 8 各 6份 。 效率 为 有
一
7 6一
化 学教 与 学 2 1 第 9期 0 2年
每个 小 组 由教 师 指 定 一 名 学 习 基 础 较 好 、乐 于 助 人 、 有
一
表 3 学 生 环 境 意 识 调 查 统 计 内容 选 项 迫 在 眉 睫 前测 / % 后 测/ % 7. 21 9. 3 0
觉 得 在 整 合 化 学 教 材 的基 础 上 有 组 织 地 实 施 环 境 教 育
环境教 育所 采取的教学模式 , 求改变传 统教 学 中 要
师 生 之 间 的关 系 , 张 “ 环 境 中 学 习 ” 强 调 参 与 , 教 主 在 , 将
育引 向与生活 、 社会 相结合 的模式 中去[。基于 这种 观 “
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研究
一、背景介绍
初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它不仅涉及到物质构成、化学反应等化学 知识,还涉及到物理、生物等其他学科的知识。然而,传统的初中化学教育往往 只注重化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这使得学生难以真正 理解化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因此,开展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研 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践活动的设计需要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即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涵盖化 学学科的知识,还需要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还需要与实际生活相,以增 强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2、实践活动的实施需要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即实践活动需要按照一定 的科学原理和步骤进行操作,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实践条件和安全等因素,以确保 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3、制定活动规则
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一些活动规则。例如,小组合作完成活 动任务、实验操作规范、成果展示要求等。
4、实施活动方案
在做好前期准备后,就可以实施活动方案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全程 跟踪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5、活动总结与评价
活动结束后,需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活 动中的表现,还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教学设 计研究
目录
01 一、背景介绍
03 三、文献综述
02 二、问题陈述 04 四、研究方法
目录
05 五、研究发现与讨论
07 参考内容
06 六、结论和建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跨学科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趋势。特别 是在初中化学教育中,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 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本次演示将探讨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 活动的教学设计研究。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活动主题: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与实验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对象:初中化学八年级学生
活动目标:
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中和反应的实验方法;
3. 能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能力。
活动准备:
1. 实验器材:酸、碱溶液、酸碱指示剂、试管、试管架、滴管等;
2. 教师准备:整理实验器材,制作实验操作流程,准备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报告模板。
活动流程:
第一课时:
1.教师简要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讨论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流程,说明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4.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规律。
第二课时:
1.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和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内容;
2.学生上台进行实验报告展示,并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和提问;
3.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规范;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实验方法和实验规律,并写出实验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与实验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中和反应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书写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作者:***来源:《广西教育·A版》2022年第09期【摘要】本文結合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项目式学习的基本理念及初中生的认知与年龄特点,以广西特色植物色素提取实验探究为例,阐述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5-0048-03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化学教学在课后延伸的一种教学形式,指的是学生在化学教师引导下,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解决新问题、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项目式学习成为一种既能够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又能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
所谓项目式学习,指的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
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案例阐述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一、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将化学课本知识和技能内化为一种实践能力是需要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辅助的。
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是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是指综合实践活动的范围广泛,不同于传统教学局限于某一知识点。
综合实践活动并不局限于某一学科的某一个知识点,而是从不同学科的视角认识本质,强调将各种学习内容有机融合并向学生整体呈现。
实践性是指综合实践活动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制订,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知识,提高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最终提升科学素养。
探究性是指综合实践活动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无法在活动中直接获得知识,而需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行学习积累,充分激发自身的学习潜力和学习活力。
开放性是指综合实践活动突破了常规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因此教师的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途径更加多样。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一、实践目的:
1. 熟悉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和操作方法。
2. 锻炼科学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进行几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三、实验材料:
酸、碱、指示剂、试管、试管夹、燃烧器等。
四、实验步骤:
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将少量盐酸倒入试管中,加入几滴甲基橙指示剂,观察试管内液体颜色的变化;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加入几滴溴甲酚蓝指示剂,观察试管内液体颜色的变化;
将两个试管中的液体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2.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
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加入几滴溴甲酚蓝指示剂,液体颜色变蓝;
将少量亚硫酸铜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观察试管内液体颜色的变化;
将两个试管中的液体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分析:
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中,当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后,液体呈中性颜色。
2.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中,溴甲酚蓝由蓝变为黄,淀粉溶液由白色变为蓝色。
六、总结与讨论:
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
2. 探究化学反应中指示剂的作用。
3. 表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注意事项:
1. 操作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溅洒。
2.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仪器和工作台。
以上为本次化学综合实践课的教案,欢迎学生们积极参与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祝实验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
沂水县泮池中学
耿美琪
【摘要】具有启蒙性和基础性的初中化学与作为课程改革重点、难点、亮点和生长点的综合实践活动之间能够实现融合么?它们之间为什么要融合?怎样才能实现融合?本文从它们的课程特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等几个方面作了初探。
【关键词】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融合
【教学理念】1、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化学,化学为生活服务;
2、自主、合作、生动、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设想】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教学为生产、生活服务。
为了提高学生化学综合实践的能力,在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利用学科特点、我校校园条件将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在其中。
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已有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同时使同学们真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为生活服务。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提出疑问、设想,从而引发讨论、争辩,在争论中达到共识,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作为化学教师,如何以“活动”为形式、为载体, 以“化学”为基本内容,实现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本文从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等几个方面作了探究。
1、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自身特点
通过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 可把初中化学的学科特点归结为如下几点:以启蒙性和基础性为起点的性质特点、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认识特点、以现代物质结构理论为灵魂的内容特点、以学生认知规律为顺序的结构特点、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价值特点、以化学用语为
工具的形式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 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
其特点是: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学生地位的主体性、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师生关系的民主性、教学时空的开放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融合的最佳写照。
学生的一些知识、经验,需要用综合实践“做”出来,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因此,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性特点方面是一致的。
2.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
《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
”它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建构课程目标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表述虽然有自身的特点,但也体现了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总的要求。
其中,“知识”目标是指在实践性学习中获得的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以及对文化的认识和经验,它不追求系统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
“知识和技能”目标并不仅仅作为结果性目标,它也具有过程性目标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它强调学生亲历实践性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情景中运用并掌握各种实践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经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它不是靠灌输、告诉等接受性教学方式获得的,而是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体验、实践等方式逐步生成的。
因此,可以说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都是从学生主体的自我发展和自主生成获得的。
故从三维目标的实现角度来讲,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是可以融合的。
3.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
初中化学在课程内容上,和实践活动一样,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
所以说,它们是可以融合的。
4.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源头,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组织实施。
5.将问题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从发现问题到论证形成活动主题,这一环节十分重要。
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形成有价值、具有可行性的活动主题呢?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对此问题往往难以把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进行论证,以便确定合理可行的活动项目、主题或课题。
所以,在将化学问题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要考虑到主题是否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是否有效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同时还要考虑主题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特别是要重视指导学生制定好研究(活动)方案,引导学生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口,注意研究的拓展和综合,在研究中综合运用化学等学科知识,重视与综合实践活动其它几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尽可能的整合。
例如:学习了酸、碱、盐后,引导学生检测食堂排出污水的酸碱度,并提
出治理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会用酸碱指示剂或者PH试纸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或者酸碱度,会用几种简易的方法来净化水。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合作、讨论、实验为主,共同探究食堂排出污水水质污染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生活服务。
同时鼓励学生人人争当保护校园环境的小使者。
二.提出问题:
水质污染严重,有待治理。
三、活动与探究:
(一)、提出实验方案:
教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击中要害,我们的确要治理食堂污水,但要治理首先要知道食堂污水水质情况,分析污染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水质分析的实验方案。
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较典型的板书列举)。
1、用石蕊、酚酞试剂测定其水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测定其水溶液的酸碱度;
3、用过滤的方法分析其不溶性杂质;
4、用加明矾的方法来除去水中的杂质;
5、用加活性炭的方法来吸附水中的杂质;
6、用煮沸的方法来分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7、用蒸发的方法来分析水中的杂质;
8、自制简易净水器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二)学生实验操作:
1、准备实验器材。
2、教师在学生实验时及时进行指导。
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撰写实验报告。
(三)各小组分别汇报试验情况,展示实验成果,教师适当点评。
重在融合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有关实验技术能力、实践能力和用相关知识处理一些生活和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丰富学生的环境知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强化环境教育的理念。
学生这种“学了有用、能用、会用”的现又必然会受到家长和社会的赞赏,转而使其更加支持学生学好化学。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自身生活的感受以及社会生活实际的调查了解,体验另类学习的轻松愉快;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即化学学科中提到的STSE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认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来之不易和成功之后的甜蜜与喜悦;通过对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思维习惯的感受,培养其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所有这些使得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了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建构了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
2. .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