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锁记》质朴语言和深刻内涵的完美结合

合集下载

张爱玲《金锁记》赏析

张爱玲《金锁记》赏析

张爱玲《金锁记》赏析张爱玲《金锁记》赏析《金锁记》主要描写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张爱玲《金锁记》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赏析《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许多批评家的赞誉,傅雷先生誉之为“文坛最美的收获”,夏志清教授则称之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年少曾读,体会不深,近日重读,拍案叫绝,再三回味,越爱不释手。

我以为,和张爱玲其他的小说篇章比起来,这篇《金锁记》可以说是张爱玲顶峰之作,无论从技巧上还是思想上,都能体现张爱玲的天赋所在,寻常人是无法企及的。

张爱玲善于刻画女人,尤喜描写各色“坏女人”,《金锁记》也不例外,小说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级阶层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为了攀附权贵,把她嫁入了没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个自小就卧病在床的废人,七巧出身平民,有着勇敢刚强直爽的一面,突然进入了死气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着一个废人,这个矛盾注定这是一个悲剧故事。

在姜家她处处遭到排斥和冷眼,因此她不断反抗,在别人眼中,她恶名昭著。

后来丈夫和老爷相继死后,姜家分了家产,七巧终于得以脱离封建家族的桎梏——张爱玲把它比作是一把金锁——带着儿女搬到外头住。

在七巧的下半生,虽然没有了压抑的生活,而且有了经济基础,可是她的后半生过得并不如意。

旧时曾托以幻想的意中人三爷季泽来找她,她毫不犹豫揭穿了他的骗财的把戏,把自己生命中唯一一点的爱情葬送了;儿女长大要成婚出嫁了,可是七巧偏要和儿媳过不去,终于气死了儿媳;女儿三十岁了仍未婚嫁,好不容易找了对象,七巧偏从中破坏……最后,这么一个不幸的女人终于在郁郁中死去,结束了她不幸的一生。

张爱玲的小说受到传统小说影响很大,这篇《金锁记》尤其明显,单从技巧上来说,许多地方可以看得出《红楼梦》的影子来。

比如人物描写方面。

写七巧,小说一开端并不直接就写,而是通过两个下人的床头闲话点出,把这个家族的人物关系和大致的情况都交代清楚,这和《红楼梦》借冷子兴贾雨村之口道出荣宁二府的兴衰故事一样异曲同工。

叶宪祖《金锁记》的思想内涵探析

叶宪祖《金锁记》的思想内涵探析

叶宪祖《金锁记》的思想内涵探析《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

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

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

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张爱玲在本书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

她在她那创作的年代并无任何前卫的思想,然而却令人震惊地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

主人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

《金锁记》在叙述体貌上还借鉴了民族旧小说的经验,明显反映了类似《红楼梦》之类的小说手法已被作者用来表现她所要表现的华洋杂处的现代都市生活。

后作者又将《金锁记》做了修改,重命名为《怨女》。

曹七巧是个悲剧人物,是一个受害者。

她所嫁的丈夫是个“骨痨”病人,但七巧是个健康的人,她正常的情欲因难以满足而受到压抑,是个被锁在黄金枷锁里的女人。

但是,曹七巧的悲剧更在于她是一个施害者,而且受害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她亲生的儿女。

七巧因得不到情爱而受到压抑,在压抑中她开始疯狂,因为疯狂她做出种种可怕的事情。

她百般破坏儿女的婚姻幸福,是中国小说中少见的具有变态人格的女性形象。

《金锁记》中曹七巧本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儿,泼辣而富风情,却不幸被贪钱的兄嫂嫁到大户人家,因出身低微,倍受歧视与排挤,而自小瘫痪的丈夫,使曹七巧陷入情爱无法满足的痛苦之中,纵然她在夫死公亡后分得一份遗产,但是长期以来的种种压抑、煎熬与旧式大家庭气息的熏染,已使她人性扭曲,被黄金枷锁紧紧套住,只知一味敛财,了无亲情,甚至戕害儿媳,断送女儿的婚姻,不断寻求病态的发泄与报复,变得极其自私、乖戾又刻毒、残忍。

现代小说解析张爱玲的金锁记

现代小说解析张爱玲的金锁记

现代小说解析张爱玲的金锁记现代小说解析张爱玲的《金锁记》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作家,她的作品以描写爱情和女性命运为主题,笔触细腻,情感丰富。

《金锁记》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将通过解析这部小说,探讨其中的主题、情节以及文学特点。

一、背景与主题《金锁记》是张爱玲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2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白小姐与相爱多年的男友张太太之间的错综情感纠葛。

小说的主题主要围绕着爱情、婚姻以及社会角色对女性的限制展开。

二、情节梳理《金锁记》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展开,情节主要围绕着白小姐与张太太的爱情展开。

白小姐从小生活在一个传统世家,她出生在上海贫寒的环境中,但因为才华出众和她对文学的热爱,使得她在上海文坛上逐渐崭露头角。

在一次文学讲座上,她邂逅了张太太并迅速陷入了爱情漩涡。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白小姐无法与张太太结合。

她被迫与一个富商结婚,并生下了一个孩子。

尽管如此,爱情的火苗依旧熊熊燃烧,她与张太太的感情仍然存在,尽管他们无法在一起。

三、人物塑造主要人物:1. 白小姐:聪明、独立、才华横溢的女性角色。

她在小说中代表了上海新女性的形象,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人生。

2. 张太太:有名有姓的新式上海女性,她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小说中。

她在家庭和社会压力下选择了婚姻和珠宝事业,但内心深处仍爱着白小姐。

4. 富商:白小姐的丈夫,虽然娶了白小姐,但无法满足她的情感需求。

五、文学特点1. 描写细腻:张爱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小姐复杂的内心世界,将读者带入她的情感纠葛与痛苦之中。

2. 对爱情的追求:小说中的主题之一是无法实现的爱情,它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屡见不鲜。

作者通过白小姐和张太太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不同爱情形式的追求和渴望。

3. 反映现实与社会角色:小说呈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社会的现实,女性面对家庭、职业和爱情之间的抉择以及社会角色对女性的限制。

6、结语《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白小姐和张太太的爱情叙事,展现了女性在婚姻与事业之间的挣扎,以及对传统观念的反叛。

《金锁记》点评

《金锁记》点评

《金锁记》点评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一部杰作,它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首先,从文学角度来看,《金锁记》的叙事结构独特,时空跳跃自如,展现了张爱玲高超的文学造诣。

她以曹七巧的一生为主线,穿插了众多的人物和事件,使得整个小说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度。

同时,张爱玲的语言优美而富有韵味,她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小说的文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其次,从社会角度来看,《金锁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小说中的曹七巧是一个被金钱和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她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

通过她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和处境,以及金钱和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这种揭示和批判使得小说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此外,《金锁记》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立体,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命运。

尤其是曹七巧这个形象,她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得读者既同情她的遭遇,又对她的行为感到愤怒和不解。

这种人物塑造的成功,也使得小说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金锁记》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独特艺术
风格的作品。

它不仅展示了张爱玲作为作家的才华和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那个时代社会现实和人性复杂性的独特视角。

这部小说值得每一个热爱文学、关注社会现实的读者去阅读和品味。

浅析小说《金锁记》的语音形象

浅析小说《金锁记》的语音形象

浅析小说《金锁记》的语音形象浅析小说《金锁记》的语音形象引导语:任何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其语言特色应当包括多方面。

通常情况下,阅读时不仅仅是语言的字义在发生作用,同时潜在语音节奏,也以其“抑扬顿挫”的声韵,让我们感到一部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下张爱玲《金锁记》的语音特色。

小说《金锁记》作为张爱玲的精典之作,是让我们感受她的作品语言“圆通滑润”“婉转有韵”的一个范本。

当张爱玲在向我们叙述一个有着不幸婚姻遭遇的女子心理变态故事的同时,也用语符的声韵、声调为我们弹奏出一曲深沉哀怨、凄幽宛转的旋律,体现了汉语言的语音形象在小说中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随境合韵因情变声现代汉语虽不似古代汉语以单音节为主要表达单位,但汉语属词根语的特性决定了音节的相对独立性,音节与音节之间没有必然的顺序。

因此,一个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可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自由地组合音节。

汉语言的语音系统就是以音节为基本单位,具有“声、音、调”三元素,而语音形象则可分为四个方面:声调(字调)形象、语调形象、节奏形象、韵律形象。

自古以来,使用汉语言的人十分讲究语言的搭配和协调,并由语音的组合形式不同而创制了不同的文体,如诗、曲、骈文等,而小说作品中的语音形象则却未能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正因为如此,文章音节的声、韵、调组合若处理不当,就可能会直接影响听觉的审美感受。

优秀的作家对每一个音节的处理都谨小慎微,对作品中的每个字词都经有反复斟酌,使其体现出最微妙的语音价值。

一如老舍先生“不仅要考虑每一个字的意义,还要考虑到每一个字的声音”,张爱玲也是如此。

张爱玲在《金锁记》中,不仅注意到音节之间的和谐搭配,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音节声、韵、调的选择与作品情节的发展、人物心态的变化有所关连,真正做到了“随境合韵、因情变声”,使语音形式与作品内容相得宜彰,收到了美妙的艺术效果。

原文引用:(1)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2)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

浅谈张爱玲的金锁记论文正文

浅谈张爱玲的金锁记论文正文

浅谈张爱玲的《金锁记》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身世也充满“传奇”色彩,直至今日,她的作品还在被世人不断地改编、拍摄。

她,就是著名的现代文学作家——张爱玲。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她的身世“传奇”,作品流传也甚为广泛,其对社会、人性,特别是通过女性婚姻这个角度所阐述的独特的见解,令读者叹为观止。

因此,张爱玲也被誉为是“旷世才女”。

四十年代初,张爱玲开始文学创作生涯。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长篇小说《倾城之恋》、《半生缘》、《赤地之恋》,晚年还从事中国文学评价和《红楼梦》研究。

有人说张爱玲的作品就像是从旧箱子里翻出来的散发着樟脑味的锦缎旗袍,它的陈旧和奢华如此对立又融通地并列着,或许也正是她编织的那个精致的海上繁华梦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张爱玲一生创作众多,其电影创作不及小说,长篇小说又不及中短篇小说创作,但在众多的文学著作中,被视为其代表作的中篇小说《金锁记》却备受青睐,作为张爱玲年轻时代的小说代表作,《金锁记》有“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1]之称。

此文,我将就这部小说作以浅显的谈论,主要从作品的人物形象、情感、悲剧意味等方面进行阐述。

目的在于使读者能更进一步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所需表达的情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把握作品。

一、《金锁记》的地位和影响张爱玲的《金锁记》在四十年代震惊文坛,被视为张爱玲的成名之作。

对于它的影响,著名翻译家、评论家傅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中这样说道:“它是一个最圆满肯定的答复。

情欲的作用很少象在这件作品里那么重要。

”他在对七巧性格的主客观因素作了分析之后,指出了作品的三个基本特色。

第一是心理分析的精妙。

“她用暗示把动作言语和心理打成一片。

”第二是省略法的运用。

第三是风格特点,色彩鲜明,收得住、泼得出。

“新旧文字的糅合,新旧意境的交错,在本篇里已是恰到好处,仿佛这利落痛快的文章是天造地设的一般……譬喻的巧妙,形象的入画,固是作者风格的特色,但在完成整个作品上,从没象在这篇里那样地尽快妙用。

金锁记古代宫廷文学的经典之作

金锁记古代宫廷文学的经典之作

金锁记古代宫廷文学的经典之作《金锁记》:古代宫廷文学的经典之作《金锁记》是中国古代宫廷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作为明代作家张爱玲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以其精妙的情节、深情的描写和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受读者的喜爱。

本文将从古代宫廷文学的特点、《金锁记》的主要情节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古代宫廷文学的特点古代宫廷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风貌。

它通常以宫廷为背景,描绘皇帝、后妃、宫女等各种角色的生活和情感。

古代宫廷文学的特点包括:1.宫廷背景:宫廷作为统治者居住和管理的地方,其特殊性决定了宫廷文学的独特性。

作品中常以宫廷为舞台,展现出不同阶层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2.严谨的礼仪:宫廷文学对礼仪的描写非常注重。

宫廷是一个严格遵循礼仪的地方,每一个行为举止都被规定得十分精细。

作品中经常描写皇帝与后妃、宫女们在宴会、祭祀等场景中的礼仪表现。

3.情感的纠葛:宫廷中各种复杂的情感纠葛是古代宫廷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

宫廷中的后宫争斗、皇后与宠妃之间的恩怨情仇等都是作品中常见的情节。

二、《金锁记》的主要情节《金锁记》是一部以宫廷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女主角如水的一生。

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充满戏剧性,同时也彰显出古代宫廷文学的独特魅力。

故事始于一位年轻宫女金锁与皇帝之间的相遇,两人之间的爱情虽然来得突然,却如春风细雨,温暖而动人。

然而,金锁的身份注定了她的命运无法与皇帝长久相伴。

她最后只能接受被迫与皇帝分离的命运,成为他人的妻子。

在后来的岁月中,金锁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

她被迫与丈夫离婚,成为一个弃妇;她成为了别人嘲笑和讥讽的对象;她的亲人离世,她变得孑然一身。

然而,她始终不放弃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她与她的初恋皇帝之间的情感纠葛贯穿整个故事,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沉而难以忘怀的感觉。

三、《金锁记》背后的文化内涵《金锁记》虽然是一部讲述宫廷故事的小说,但背后蕴含着许多深刻的文化内涵。

[语文]浅析《金锁记》的艺术风格(教师论文)

[语文]浅析《金锁记》的艺术风格(教师论文)

浅析《金锁记》的艺术风格撰写:黄美英导师:张俏静在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张爱玲是一个奇特的存在。

她的出现就如一颗彗星在四十年代黑暗的天宇中划过,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光痕。

《金锁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成功之作,反映的是旧时代旧家庭的悲剧故事。

它以三十年跨度的构架,成功地塑造了戴上黄金枷锁并用枷角劈杀了几个人的曹七巧的形象,并抓住她受制于黄金欲的情欲发展过程及其矛盾冲突,来突现她那不可理喻而辛酸狠毒的畸形变态的一生。

曹七巧是一个受金钱欲严重毒害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深刻而又真实地揭露了金钱对人的灵魂的毒害与精神的摧残,从一个新的角度暴露了旧时代旧家庭的罪恶。

作者用传统典雅的手法与现代派的技巧相结合,构建了《金锁记》“苍凉”和新旧结合,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

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既运用现代象征与暗示的手法烘托人物的命运,又采用传统的小说笔法,将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金锁记》以旧上海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曹七巧一生的命运以及她心理逐渐扭曲、变态的过程。

七巧本是乡下麻油店老板的女儿,泼辣而富有风情,不乏爱慕者,却不幸被贪钱的兄嫂嫁到了大户人家——姜家。

因为她出身低微,虽然由起先做姨奶奶到后来扶正成了正房,却仍受大家的歧视和排挤,而自小瘫痪的丈夫,更使七巧陷入情爱无法满足的痛苦之中。

对于其他人的情爱生活,他羡慕、妒忌,将她自认为的爱寄托在三少爷姜季泽的身上。

她渴望季泽的亲近而不得,长期以来的种种压抑、煎熬,加上旧式大家庭气息的熏染,使她的人性渐渐扭曲。

在丈夫与婆婆相继去世后,她守着分得的一份遗产,独立门户。

此时,面对姜季泽的亲近,她情感急剧起伏。

然而,“他想要她的钱”的思想战胜一切。

她的感情世界从此崩溃,没有爱情,没有亲情,只有钱是唯一真实的。

在她捍卫自己家产的同时,儿女们成她病态发泄与报复的对象。

为收拢儿子长白的心,七巧为长白娶了一房媳妇。

之后,儿媳寿芝,因忍受不住她的折磨,抑郁病终。

女儿长安原本该有的幸福生活与婚姻,也断送在她的手中,最终长安变成了第二个曹七巧。

解读张爱玲《金锁记》中的语言艺术-文档资料

解读张爱玲《金锁记》中的语言艺术-文档资料

解读张爱玲《金锁记》中的语言艺术-文档资料解读张爱玲《金锁记》中的语言艺术引言《金锁记》是张爱玲刚涉入文坛时候创作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一面世就受到读者的关注,这部作品最大的成就,并不只是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情节的构思,更是因为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得作者的创作风格得到展示,使得作者以及作品的魅力都得到读者青睐。

在这部小说中有很多个性化的语言,从一个深度的视角出发对人性的状态进行了挖掘,而且加上作者对各种现代化语言的应用,使得人物形象变得十分形象具体,变得十分有活力,也打造出十分完整的人物形象,通过情境化的语言艺术,使得作品的内涵有了很大层次的提升。

此外,作品中还使用了很多音乐性和色彩性的语言,使得小说更有活力,这部作品中的语言艺术,成为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研究重点。

一、《金锁记》简介《金锁记》成稿时间为1943年,那是张爱玲刚开始进入文坛的时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

七巧因为是一个残疾人的妻子,因此他在姜家度过了欲爱而不能爱的三十年,这三十年的时间对她的财欲以及情欲都是一种压迫,最终使得她的性格被扭曲,变成另一个十分乖戾的人,甚至在精神上出现一些不正常的行为,对儿子的婚姻进行破坏,使得儿媳被折磨至死,也拆散了女儿的爱情。

“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

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这句话是对七巧这一生一个很好的概述。

在这部小说中,张爱玲刻画了一个在现实社会中被压迫得十分严重的人物形象,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

在她生活的时代,这是一种十分前卫的思想,这种思想是不被社会欣然接受的,然而她的小说却使得世人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

七巧这个在外人看来有些疯疯癫癫的女人,却被作者称作是她的小说中唯一的一个英雄,在张爱玲看来,七巧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她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病态,其实是为了报复那个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因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但凡是有一些新想法的人,最终都是会被这个社会所埋没的,是这个社会压迫的,因此他们只好起来反抗这个社会。

《金锁记》全书解读

《金锁记》全书解读

《金锁记》全书解读《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44年上海《天地》上,后收入小说集《传奇》中。

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以及她对家人、儿女的情感纠葛和深刻影响。

以下是对《金锁记》全书的解读:1.人物塑造: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曹七巧这个形象。

她原本是一个活泼、直率的少女,然而在不幸的婚姻和家庭环境中,她的性格逐渐被扭曲,变得乖戾、狠毒。

她不仅对自己的子女造成了深重的伤害,也对自己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反抗。

2.情感描写: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十分复杂。

曹七巧与姜家三爷的婚姻是建立在利益关系上的,她对姜家二爷的暗恋和追求却成为她心灵深处的痛。

这种情感纠葛不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

3.叙事风格:张爱玲以她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语言艺术,将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和命运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和对环境氛围的生动刻画,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纠葛和命运变迁。

4.社会背景:小说通过主人公曹七巧的命运变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命运往往受到限制和束缚,这种束缚不仅来自外部环境,更来自女性自身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5.主题思想:小说深刻地探讨了人性中的善恶、情感与理智、道德与利益等主题。

通过对主人公曹七巧的心灵变迁的描写,张爱玲展现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金锁记》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小说。

通过对主人公曹七巧的心灵变迁的描写,张爱玲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局限性。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社会和人性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从小说_金锁记_看张爱玲的语言风格_崔艳霞

从小说_金锁记_看张爱玲的语言风格_崔艳霞

芒种论坛总第期469MangZhongLiterature从小说《金锁记》看张爱玲的语言风格◎崔艳霞(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81)摘要:《金锁记》是张爱玲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小说不仅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构思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独特、新颖的语言风格更是为学界津津乐道。

本文从现代化、个性化、情境化三个角度出发,对《金锁记》的语言风格进行探讨。

关键词:张爱玲;《金锁记》;语言风格《金锁记》是张爱玲步入文坛初期创作的作品,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和关注,《金锁记》中的巨大成就不仅表现在人物塑造、情节构思等方面上,更重要的是作者极其独特、新颖的语言风格,增加了作品和作者之间的双重魅力。

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个性化叙述语言,以深度视角来挖掘人性更复杂的状态,作者对现代化语言的融入也十分出彩,打造出一个个丰盈、完整的人物形象,再通过情境化的艺术语言来提高作品整体内涵,音乐性和色彩性语言的加入增添了小说的鲜活力,同时也铸就了张爱玲在《金锁记》中的高超语言艺术,使其成为现代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一、现代化勾画语言的表现现代化勾画语言在小说中的运用无疑是张爱玲深厚文学功底的显著表现,在小说开端就利用下人的对话来理清姜氏家族的人物关系和情况,对七巧的出身和低劣地位进行了阐述。

作者在一番铺垫后才设置了七巧的出场画面,二小姐云泽在她的介绍下接受相亲,可却因为某些事情哭了起来,七巧却淡定地面对这一切,丝毫不受他人情绪的影响,作者只用几千字来描述七巧在办事过程中的语言、行为,却如同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勾画出来了。

丫头小双对凤萧说道:“你可别多嘴和你主人说二奶奶什么事,她家是开麻油店的”,凤萧反驳道:“当然,我们主人虽然不是大户人家出来的,身份不算尊贵,可也不算下级阶层。

”丫头们说话的神态和口气栩栩如生,将曹七巧的形象勾画得更丰满,而当她真正出场时形象却是惹人注目的:曹七巧来到宴会上,刚进来时左手撑门,右手撑腰,穿着喜庆的银红衫子和雪青闪蓝小脚裤,袖口放着质量上乘的雪青洋手帕,瓜子脸上挂着小山眉和三角眼,朱口细牙,便对宴席上的人笑说道:“今儿个我是迟到了,真不能责怪我,给我分的房间都是朝黑的,梳头时都未曾看见一丝光,平时也是黑漆漆的一片,这叫我怎么办,看来都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了。

金锁记赏析

金锁记赏析

金锁记赏析《金锁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两幅对联之一,另一幅为《石上君子狂湖浪》,这两幅对联均创作于曹雪芹晚年,被誉为其晚年佳作。

《金锁记》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艺术加工,表现了曹雪芹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本文将对《金锁记》进行赏析,探讨其艺术魅力和艺术手法。

《金锁记》以峡谷流水为背景,描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

文中以“金锁”一词为引子,以峡谷中的流水为主线,巧妙地描绘了秀丽的自然景观。

文中的“金锁”形象寓意着人们的内心,而峡谷中的流水代表着外在的世界,通过对二者的巧妙对比和结合,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美的理解和人生的思考。

首先,文中通过对峡谷中的流水的描绘,展示了峡谷景色的壮丽和美丽。

文中写道:“如苍鹰巧宏,起伏迥壑,野兽时见而逃,虎豹经过而畏”的峡谷景色,巧妙地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自然的力量。

峡谷中的流水奔腾不息,流淌不止,给人一种豪迈和活力。

而流水中的“金锁”则成为景色的点睛之笔,增添了峡谷的神秘和诗意。

其次,文中通过对“金锁”与流水的对比和联结,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文中写道:“络绎不绝之波涛中,突然浮现一物,使这活动的世界停留了片刻,因为这东西它是一个金锁。

”这里的“金锁”可以理解为人们内心中的执着和追求,而流水则象征着人生中的各种变化和无常。

通过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作者传达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常,以及对于内心深处的追求和坚持。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在《金锁记》中通过对峡谷流水的描绘,展示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他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的力量和人生的变幻。

这种将自然景观和人生抽象的手法,使得《金锁记》具有了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

在艺术手法方面,《金锁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

通过对峡谷中流水的描绘,与内心中的“金锁”对比,形成了美丽的景观和哲理的反思。

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对比,曹雪芹在作品中传达了对于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思考。

浅谈张爱玲《金锁记》:是什么锁住了七巧的一生?

浅谈张爱玲《金锁记》:是什么锁住了七巧的一生?

浅谈张爱玲《金锁记》:是什么锁住了七巧的一生?《金锁记》是张爱玲结合了中国旧小说与西洋小说的叙述手法和对道德意义的深刻描绘,大胆地揭露了锁在封建思想下的女性遭遇,加上个人独特的文字风格,因而历来被推为代表作品,这是无可置疑的了。

傅雷和夏志清曾将此部作品视为中国文学的巅峰。

傅雷称赞它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夏志清赞赏它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并高度评价张爱玲的眼光和作品技巧。

七巧这个角色要看《金锁记》的精髓,亦不得不看张爱玲于二十年后重写的《怨女》。

虽说《金锁记》已勾勒出七巧的轮廓,但张爱玲重新谱以这个人物更深一层的生命。

以全新的层面去描绘,重新发展另一个为在社会压力下自我求存而采用自我毁灭的悲剧故事。

《金锁记》一开始就用插叙的手法直接引入故事,由两个丫嬛深夜的对话交待七巧的出身,让读者立刻感受到她在姜家被奚落孤立的处境,不免对她产生怜悯之心。

但是越往下看,就发七巧这个悲剧人物的作为,就无法对她给于苟同了。

七巧是张爱玲声称笔下唯一彻底的人物,究竟如何彻底,以下我们来细细考究《金锁记》。

七巧的处境一直让我想起《红楼梦》里的赵姨娘,赵姨娘在红楼梦里众人眼里是个偏房侧室,因为生了儿子所以才能在贾家占有一席之地,赵姨娘口无遮拦,处处惹人生厌,太太小姐们觉得她粗鄙,赵姨娘只有靠自己发声,争取自己的权益。

她们所身处的状况是一种「错位」,在封建传统当中力争上游的女性,是可憎的。

她们凭借着婚姻获取了原本身份地位不可能得到的权势财富,这是在传统社会当中唯一合法的方式,但是她们的处境仍是艰难,因为这种非分之想,使得旁人看不起她们。

七巧的悲剧却是无奈的,她并没有办法去主宰自己的命运,悲剧的根源也一直处在于她的本性中,她永远无法摆脱悲剧的嘲弄与布置。

虽然,《金锁记》的重心人物由前半段的七巧转去她的女儿长安身上,但从长安所挣脱不了的枷锁的层面上,一样可以让人感受到七巧散发的影响力。

从《金锁记》延伸开,亦不可忽视整个故事的表现手法。

浅析小说《金锁记》的语音形象(4)

浅析小说《金锁记》的语音形象(4)

浅析小说《金锁记》的语音形象(4)同样是八十几个字,却用了七个短句,连用五个“你‘当面指陈数落,一气呵成把七巧违抗天理、百般挖苦、讥讽、阻止、破坏女儿婚姻的变态心理活生生地表现出来了。

简短而坚实的,就像一声声的鞭子,响亮而沉重,抽在长安的身上,传进读者的耳里。

古人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长句和短句在《金锁记》中各得其妙,令人折服。

不仅如此,从句群、篇章来看,《金锁记》的起承转合也舒展自如,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表现在句式的联系上,往往是长短相间,整散交错,音流宛转,变化多端。

这种音乐性格,特别适合《金锁记》这篇着力刻划人物内心思绪激荡、情感欲浪起伏的小说。

原文引用:季泽走了。

丫头老妈子也都给七巧骂跑了。

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

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

七巧扶着头站着,倏地掉转身来上楼去,提着裙子,性急慌忙,跌跌绊绊,不住地撞到那阴暗的绿粉墙上……她要他,就得装糊涂,就得容忍他的坏。

她为什么要戳穿他?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归根究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季泽被七巧赶走了,七巧的内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齐上心来。

比喻、重叠、排比、递进、对比等辞格相互交织,叙述句、感叹句、疑问句、反问句、整散句、长短句错综杂糅,用文字调制出跳跃跌荡的音流,影印出七巧割舍掉这份与金钱有冲突的爱的矛盾、痛苦、悔恨、无奈、绝望的纷乱而复杂的内心旋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锁记》中多用省略号和破拆号。

三万字左右的小说中,有三十多处用省略号,六十多处用破拆号。

且不谈在内容表达上的多种功能,就从语音的角度来审视,它们无疑能调整声律节奏,使读者能咸到松紧适度,张弛有致,高于变化和弹性而又节奏和谐的音乐美。

原文引用:七巧骂道:“你要我卖田?钱一经你的手,还有得说么?你哄我——你拿那样的活来哄我——你拿我当傻子——……七巧一头挣扎,一头叱喝着,然而她的一颗心直往下坠——她很明白她这举动太蠢——太蠢——她在这儿丢人出丑。

浅析《金锁记》的语言魅力

浅析《金锁记》的语言魅力

浅析《金锁记》的语言魅力作者:肖楚楚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0期摘要:《金锁记》是张爱玲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作品通过“尖刻”的语言塑造了曹七巧这位歇斯底里的恶妇形象,表现了一个从受虐者到施虐者的女性的极度疯狂。

作品完全是通过人物对话、新奇的比喻、打破规范化的语言以及潜台词等语言艺术来表现思想主旨,对于这部小说而言,独树一帜的语言魅力,才是成就它的关键之笔。

关键词:金锁记;对话;比喻;打破规范化;潜台词作者简介:肖楚楚,女,汉(1987.6-),湖南邵阳,中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0-00-02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性的存在,因此语言就是文学作品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部经典的作品,其思想性是主旨,但精彩的语言艺术也是不可或缺的。

《金锁记》是乱世才女张爱玲的代表作,被夏志清先生誉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1],它的成功与其独特的语言魅力是分不开的。

《金锁记》的个性对话、反叛规范的描写、形象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潜台词仿佛“余音绕梁”,耐人寻味。

一、对话表现人物性格文学作品塑造经典的人物形象,对话是主要手段。

对话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说清故事原委,更能突出人物性格,塑造鲜明形象。

如《金锁记》中关于曹七巧的对话,就表现了七巧尖酸、刻薄、乖戾、变态、嗜钱如命的性格:“你新嫂子(儿媳芝寿)这两片嘴唇,切切倒有一大碟子。

”七巧挖苦新媳妇芝寿嘴唇厚;七巧看到30岁的女儿定亲后在家中“时时微笑着”的幸福,她就大骂女儿:“不害臊!你是肚子里有了搁不住的东西是怎么着?……你就拿准了他是图你的人?你好不自量。

你有那一点叫人看得上眼?”她跟外人啐儿媳妇“一见了白哥儿,她就得去上马桶!真的!”弄得媳妇“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就连装“不听见”,她也会挖苦“在儿子媳妇手里吃口饭,可真不容易!动不动就给人脸子看!”最终媳妇抑郁而终,儿子也“断了结婚的念头。

论《金锁记》的审美思维

论《金锁记》的审美思维

论《金锁记》的审美思维
《金锁记》是一部在西游记类型传统文学框架下创作出来的叠句歌曲文艺作品,在高度美化童话与非现实的空间环境中,构建了一个有趣而又可爱的传统生态乐园,它赋予了人们一个充满美丽万紫千红的梦幻王国。

从审美标准上来讲,《金锁记》充满了浓郁的东方色彩,其叙事语言既古朴自然又通盘清新,多层次的视觉冲击营造出一个生动的图像系统,平衡地表达了东方神话集叙事艺术与西洋童话小说之间的艺术耦合关系。

这部小说也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禅宗思想和古风文化,以传统中国文化审美视角,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中国历史文化深厚的传统精神,以及蕴藏在传统文学中的深刻的文化思想和审美价值。

《金锁记》的读者们也可感受到作者细腻多变的审美思维,他们把生动的形象、深远的意境与温暖的情感全部融合到一起,把惊奇的新鲜感、浓浓的古典韵味、异世离奇的神奇术数浓缩成一种完美的理想氛围,巧妙地为我们奉献出一场梦幻般的审美陶冶之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丽转身,完美蜕变
——浅析《金锁记》质朴语言与深刻内涵的完美结合
仓黄的旧事诉说着岁月的斑驳,平质的笔锋刻画出生活的呢喃。

曹七巧的人生在隐晦的小弄中张牙舞爪,最终欲罢不能,香消玉殒。

而姜长安在破损的余光中落落寡欢,无所适从,只能放浪形骸,欲盖弥彰。

三十年前那扁扁的、像赤金的脸盆的下玄月早已沉下去。

三十年前的故事却在张爱玲质朴的语言中缓缓细流,凝练成一墙的岁月,写满着沧桑无奈。

一、玩转人生悲剧
你曾无所适从,最终淡定从容
曹七巧的人生在丫环的夜半小语中娓娓道来,不尽雕饰,只言片语,这个曹家开麻油店的女儿成为姜公馆二奶奶的大半生经历就跃然纸上。

而她的悲剧也就在这平实的叙事语言中慢慢铺开,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主角。

曹七巧是幸运的,她成功成了姜二奶奶。

曹七巧是不幸的,她只不过是姜家残废二爷的媳妇。

她满以为过上富足的生活,享受奢华豪贵的人生,最终只不过是个丫鬟不屑、族人鄙视、自己无动于衷、不以为然、茫然无措的人生。

张爱玲用其冷静朴实的笔调诉说着曹七巧的生活,用一句笑说:“人都齐了,今儿想必我又晚了!怎怪我不迟到——摸着黑梳头!谁教我的窗户冲着后院子呢?单单就派了那么间房给我,横竖我们净等着做孤儿寡母了——不欺负我们,欺负谁呢?”把曹七巧娇嗔的抱怨自己的委屈写的淋漓尽致,也把她那撒泼的性格刻画得细致入微。

张爱玲用平实质朴的语言描绘着曹七巧的人生,姜公馆的命运,玩转着《金锁记》里个人的悲剧。

“七巧过世之后,长安和长白分了家,搬出来住。

七巧的女儿是不难解决她自己的问题的,谣言说她和一个男子在街上一同走,停在摊子跟前,他为她买了一双吊袜带。

也许是用她用的是自己的钱,可是无论如何是由男子口袋里掏出来的......当然这不过是谣言”一段平白质朴的话却描绘出了姜长安的未来。

她只不过是遁循着母亲的方向,摇曳在市侩的生活中自顾自怜。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简单的一个结局却道出了文中主人公逃不出的命运。

故事终结,悲剧未完。

二,穿破虚伪自私
你若在,也难免被封建制度伤害
姜公馆曾经的辉煌摇曳在风烛残年中,然而她的封建秩序却岿然不动,深深的烙在她的成员身上。

曹七巧原本不过是姜公馆二爷的姨太太,然而张爱玲却巧妙运用小双丫鬟的话“原本是姨奶奶,后来老太太想着,既然不打算替二爷另娶
了,二房里没个当家的媳妇,也不是事,索性就聘了来做正头奶奶,好教她死心塌地的服侍二爷”道出她荣升为正头奶奶。

这表面上是扶正了曹七巧的社会地位,实际上确实进一步加深了她的悲剧,成了虚伪自私的封建秩序的牺牲品。

老太太只不过是想她“死心塌地的服侍二爷”,曹七巧是否有其他需求,曹七巧是否有幸福感她不管,她只不过是关心二爷要个人照顾,二房要有个人当家。

这赤裸裸的虚伪自私经过张爱玲不加雕饰的语言描述活生生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曹七巧自己成了虚伪自私的封建秩序的牺牲品,但她也沿袭着封建秩序让它的虚伪自私继续毒害着下一代。

“她突然做起身来,低声道‘男人......碰都碰不得!谁不想你的钱?你娘这几个钱不是容易得来的,也不是容易守住的。

轮到你们手里,我可不能眼睁睁看着你们收人家当——叫你以后提防着些,你听到没有?’”一段话,平实易懂,却写尽了曹七巧的自私以及她的封建财产观念,封建自我意识,并把它强加给自己的下一代,让它源远流传。

“七巧道:‘没有扯淡!我不愁我的女儿没人要,不用你们替我担心!真没人要,养活她一辈子,我也养得起!'当真替长安裹起脚来,痛得长安鬼哭神嚎的。

”为了守住自家的钱财,即使耽误自己女儿的终身幸福也是在所不惜,这就是曹七巧,这就是封建秩序的虚伪自私!
没有华丽的言辞,只不过是平淡质朴的语言,一些素描画的场景勾勒出封建秩序的虚伪自私。

若是你,如何使这质朴语言和深刻内涵完美融合?张爱玲完成了,她用质朴的语言进行了华丽转身,深刻内涵就完美绽放!
三、倾泻冷漠残忍
你曾想优雅从容,却最终深陷沉沦。

姜公馆是个小世界,里面的亲情纵横交错,但也难逃血缘亲情的冷漠残忍。

张爱玲《金锁记》里亲情一旦沾染了金钱便逐渐散失了它的温度,渐渐地变得冷漠残忍,让人无所适从。

分家产时,曹七巧好说歹说想要公平点让自己的份额变多点。

一家子人都没有反应。

最终“维持了几天的僵局,到底还是无声无息照原定计划分了家。

孤儿寡妇还是被欺负了。

”张爱玲用这寥寥几笔叙述着纷争的最终结局,看似平道却透露出曹七巧的无奈和姜公馆金钱至上,亲情沦落,冷漠无情的局面。

无可否认,曹七巧是冷漠残忍亲情的受害者,但是毋庸置疑,他也是冷漠残忍亲情的制造者。

姜长安,她唯一的女儿,到了该成家的年龄“也有人来替她做媒。

若是家境推扳一点,七巧总疑心人家是贪她的钱”等长安三十多岁了,好不容易找到世舫,她又从中作梗“姓童的还不是看中了姜家的门第!”于是,他们的婚事就在她的干涉下告吹了。

张爱玲通过曹七巧的语言,不断揭开曹七巧母女间的矛盾,把亲情的冷漠残忍解剖在读者面前,让人深惋痛惜时也悲凉的觉得无可逃避。

平时化的叙事语言勾勒出网状的亲情,而含蓄化的抒情语言又倾泻了亲情的冷漠残忍。

你不在,可依然能感受到深深地冷漠。

这,就是平质语言与深刻内涵的完美融合。

质朴语言华丽的转身成就了深刻的文章思想内涵。

张爱玲的平实化叙述最终成就了《金锁记》的完美蜕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